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
西班牙使馆,尚未离开的儒尼奥尔,此刻正陷入了沉思之中。首批贷款已经拿到,兜里有钱自然要考虑消费了。
见各国哄抢飞机坦克,儒尼奥尔也非常的眼馋。随行的军方代表,更是每天都在他耳边唠叨。
眼馋归眼馋,但儒尼奥尔是一个理性的人。不会盲目受外界影响,就胡乱做出决定。
飞机坦克虽好,但这真是西班牙军队现在需要的么?
飞机也就罢了,反正都是在天上飞,使用范围非常广,很少受地形限制。
坦克装甲就不一样了,平原地区是王者,一旦进入山地、丘陵,那就秒变青铜了。
西班牙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牛逼哄哄的日不落帝国了。政府手中的钱,都是从外面借来的,未来可都是要还的。
如果不省着点儿花,要是钱花光了,叛乱还没有被镇压下去,那就要悲剧了。
儒尼奥尔可不认为维也纳政府的钱,真的好拿,花光了还可以去再要。
就算是给人当小弟,那也也要表现出自身的价值来。维也纳政府扶持西班牙的目的,明显人一看都知道,就是充当打压法兰西的马前卒。
扶持的前提条件是西班牙能够扶得起来,同时也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
要是军事实力一直上不去,那么西班牙和比利时、瑞士、撒丁这些小国,有什么区别?
甚至还比不上这些小国,撒丁就不说了。比利时和瑞士虽然小,但是人家的军队战斗力还真的不差。
两国加起来,人口差不多也有法兰西的百分之三十。反法战争中,又从法兰西身上咬下了一块肉。
两国一旦发展起来,国力达到法兰西的三分一不是梦。毕竟,法国受到了欧陆联盟打压,根本就不可能放开手脚发展。
理论上来说,只要西班牙表现不差,从背后威胁法兰西,加上几个意大利邦国帮场子助威。那么法兰西即便是复兴了,也会被周围几个邻居压制死死的。
没有这个捣蛋鬼添乱,神圣罗马帝国就可以放开手脚,向英国人的海洋霸权发起挑战。
这是一个阳谋,明知道维也纳政府的扶持是别有用心,西班牙政府仍然没得选择,甚至还要主动加入进去。
没有别的原因,西班牙同样想要复兴。但是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欧洲大陆已经出现了霸主,西欧弹丸之地容不下两个区域小强。
无论是因为仇恨,还是因为利益,西班牙都有和法兰西对上的必然。欧陆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就成了打压法兰西的急先锋。
纵使殖民地叛乱爆发,西班牙仍然有一支“精锐”部队驻扎在法兰西境内。西班牙政府宁愿征召雇佣兵,也不愿意动这支部队,就足以说明了问题。
儒尼奥尔:“犹太人那边怎么样了,后续贷款能不能保证?”
不管什么样的战略计划,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钱”。为了弄到更多的钱,儒尼奥尔已经顾不上道德节操了。
即便是明知道犹太贷款可能存在问题,但是看在神盾的份儿上,儒尼奥尔还是乐得装糊涂。
甭管犹太人的贷款资金来源是否有问题,也不管犹太资本是否有存在阴谋,都和西班牙这个借款人没有任何关系。
儒尼奥尔签订的就是一份普通商业借贷合同,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就算是未来出了事,也牵扯不到他头上。全世界都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借款人要为银行资金来源负责。
布拉德公使:“犹太人正拿着和我们签订的合同,在四处融资。我暗中派人去参加过他们在维也纳宣讲会,情况不怎么乐观。
市场对我们的还款能力,抱有很大怀疑。如果不是有高回报做支撑,恐怕根本就没有投资人参与。
当然,那帮犹太人的演讲确实不错。投资人即便是心中迟疑,不少人还是试探性的投上了一笔。
理论上来说,只要他们不捐款跑路,后续贷款应该不会出问题。毕竟,现在有钱没地方投的人太多了,总是会有几个胆大的。”
“赖账”?
不!
虽然贷款利息高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只要有能力偿还,西班牙政府就不会赖账。
国家信誉可是很值钱的,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没有哪个政府会故意赖账。
“那就暗中派人盯着,暂时不要采取行动。只要每个月的贷款,能够按时划拨,我们就先配合他们。”
儒尼奥尔希望债主出问题,但绝对不是现在出问题。最好是等他们把贷款全部拿走后,再出现暴雷。
内心深处,儒尼奥尔还有一个无良的想法,那就是:先搜集犹太人的把柄,等拿到全部贷款之后,就反手举报一波,逼这些家伙跑路。
当然,这种事情风险也很大。一旦传了出去,西班牙政府的名声就臭了,再也不会有任何银行敢和他们合作。
“天下乌鸦一般黑”,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这年头的银行,就没有几家是完全干净的。
差距只在于问题大小的区别,一旦暴露在阳光之下,大部分银行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布拉德公使点了点头:“没有问题,我会派人长期盯着他们,不会惹出乱子的。”
停顿了一下,布拉德公使问道:“大臣阁下,军购的问题你想好了么?”
不管是镇压菲律宾土著叛军,还是镇压古巴独立运动,都少不了军火。
西班牙的工业化仅仅只进行了一半,军工生产能力只能说“能造”。理论上来说,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坦克军舰,西班牙都能够自主建造。
能造不等于能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莫说是飞机大炮、坦克军舰这些高档货,就连弹药生产能力都有些。
不光是产能不足,更重要的是造价高昂。自家的生产成本,和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售价相差无几,偏偏质量又赶不上。
为了改变这一切,西班牙政府也做出了努力。
反法战争结束后,受维也纳条约的限制,法兰西被禁止从事军工生产。
生产武器的机械设备,直接被反法同盟给没收了,成为了大家的战利品,不是被各国拆了回去,就是在现场进行了烟火表演。
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似宝贵的机械设备,实际上却是鸡肋。
有能力利用这些设备的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拥有自己的一套工业体系,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
需要这些设备的国家,又受限于工业基础和人才,拿到了机械设备,也利用不起来。
作为战胜国的一员,西班牙也没少从法兰西拆设备,怎奈缺乏配套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工人,根本就无法投入工业生产。
显然,西班牙政府官僚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以至于这些机械设备,现在都躺在仓库里等着生锈。
生产线开动不起来,弹药就是打一发少一发,以至于西班牙军中的法械装备很快就成了烧火棍。
正在西班牙政府在考虑,要不要花大价钱,从法兰西拉人回来开动生产线的时候,维也纳政府的武器装备援助也来了。
免费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在真香定律之下,西班牙军队很快就抛弃了法械装备,换上了战场上表现更优秀的奥械装备。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前期占了便宜,现在就到了买单的时候。
伴随着日西战争的结束,免费武器弹药援助的时代也结束了。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西班牙政府不得不从神圣罗马帝国采购弹药。
儒尼奥尔:“我们的经费有限,只能省着点儿花。普通武器装甲和弹药采购,直接按照事先准备的清单采购就是了。
飞机暂时只购买二十架轰炸机,装甲坦克用途不大,对付叛军还不需要这些东西。”
让外交大臣决定军备采购,儒尼奥尔也是无话可说。这究竟是出于“信任”呢,还是出于“信任”?
没有办法,西班牙官僚最擅长的就是捞好处。下面的人同样不是专业人士,包括军方代表都是文官出身。
既然大家都是外行,那还不如让有节操的外行,来干算了。起码作为外交大臣的儒尼奥尔,不会眼皮子浅到要从中收取回扣。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三章、后续影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顾客就是上帝,甭管人家买的武器是否合适,那都是人家的自由。
正所谓“千金难买我高兴”。在这个问题上,神罗的军工企业脑子都非常清醒,从来不强迫顾客买自己不喜欢的商品。
技术封锁,出口限制通通不存在的。现在是19世纪,就算是把武器建造图纸全部打包送人,都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复制出来。
拿着武器逆推技术,那就更不用说了。估计也就英国人能够做到,其它国家就算是把技术推了出来,一时半会儿也无法量产。
那么问题来了,英国人搞一堆陆军装备出来,能够干什么?
总不能为了和神罗抢夺军火市场吧?
要知道,这年头正处于武器更新换代的大时代。今天还是先进技术,明天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想要一直保持领先,就必须要不断的投入。以目前国际军火市场的盘子,再怎么努力经营,和平年代也养不起几家吞金兽。
神罗的军工企业可以不断投入,那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本身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军火买家。仅自身的军费开销,就占到了全球军费开销总额的1/3以上。
英国人的军费开销确实不低,但那也要伦敦政府舍得把钱往陆军上砸才行。很遗憾,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保持皇家海军的优势地位,英国政府就足够努力了,再和神罗搞陆军军备竞赛,那绝对是嫌死得不够快。
至于空军,这年头就是一个小弟弟。不管弗朗茨如何重视,空军仍然被海陆两军远远甩在后面。
神罗都是如此,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对很多国家来说,搞几架飞机回去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尽管空军在反法战争中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但是飞机的杀伤力主要都冲着飞艇去了,对地面部队的威胁有限。
在很多人看来,飞机最大的战略意义,不是用来轰炸,而是用来侦查敌情,和打击敌人地面部队的士气。
想要改变这一点,除非发动机技术再次突破,提高飞机的载重量。能够将更多、更大的炸弹,从天上扔下来,才真正具备战略轰炸的意义。
当然了,真要是发动机技术突破,不光飞机能够受益,地面上的坦克装甲车同样会受益,就连内燃机工业也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对神罗来说,这是花一份钱多方受益的项目。要是搁英国人头上,那就只是单纯的飞机受益,最多加上汽车工业。
没有办法,谁让英国资本家躺着赚钱已经习惯了,抱着蒸汽机就是不愿意撒手。
原本不列颠是工业界的一哥,可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后,就迅速开始掉队。
不管是科技研发创新,还是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英国人都落后了。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如果用心追赶也就罢了,要是故步自封在哪里等着,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好吧,这也不能怪英国政府。英伦三岛就那么大点儿地方,人口也不过三千多万,就算是想要往前冲,天花板也锁死了上限。
能够在先天条件受限的情况下,超越世界各国成为海上霸主,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
伦敦,唐宁街首相官邸内,罗伯特·塞西尔正和政府高层一起看“电影”。
尽管是无声电影,画面也不够清晰,但是电影的内容还是震撼了众人。
伴随着记录片结束,罗伯特·塞西尔首相问道:“奥地利军队的表现,你们觉得怎么样?”
“看起来是训练有素,气势非常足。不过海军和陆军不一样,海军更加重视技术,匹夫之勇难以成势,这些不能体现海军的战斗力。”
海军大臣弗罗拉无所谓的回答道。
在场的众人,就他最没压力了。皇家海军百年积累起来的优势,不是竞争对手一朝一夕就能够追上来的。
除非维也纳政府不顾一切的爆海军,靠数量堆上来。显然,这对一个陆权国家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从神圣罗马帝国的军费开销就可以看出来,陆军第一海军第二空军第三,稳得是一塌糊涂。
尽管神圣罗马帝国的军费开销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分到海军手中的军费,却远远比不上皇家海军。
技术经验上没有优势,又舍不得砸钱氪金,想要靠有限的军费超越皇家海军,根本就不现实。
“你们海军每年有那么多军费,自然是不愁了。我们陆军就惨了,每天都要吃糠咽菜,连一杯咖啡都混不上。
从影片中的内容来看,我非常怀疑,我们和奥地利人是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可惜现实非常残酷的告诉我:是!
现在不用怀疑了,我可以直接得出结论,陆军和奥地利人相差了不只一个时代。
如果再不加大军费投入,某一天在战场上遇到了,我们不会比战败的法国人表现更好。”
不放过任何一个要军费的机会,这是英国陆军百年来的传统。作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要是再不学会哭,那就要真的被饿死了。
显然,斯凯布鲁是一名合格的陆军大臣。适当的运用了修辞手法,强调了双方的实力差距。
如果是热血沸腾的青年,没准现在已经想方设法,为陆军筹款了。
可惜,在场的都是政坛老油条了。英国陆军跟不上时代,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经历的多了,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
英国陆军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被外在压力逼出来的,一般来说都是受到社会毒打的时候。
比如说:第一次近东战争、南非战争,战败之后不列颠陆军就获得了短暂的黄金发展期。
当政客们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之后,马上又变了一副嘴脸。宁可将经费投入海军浪费掉,也不愿意为陆军多花一个便士。
在这种背景下,斯凯布鲁自然要快刀转乱麻。趁大家还沉浸在影片中,没有回过神来,提前敲定结果造成既定事实。
外交大臣卡梅伦:“放心吧,爵士。我们已经买回了样品,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实现国产化。
不过奥地利人的手真是黑,飞机一百架起卖,坦克装甲车直接打包五百辆。
除了少量需要供企业研究技术外,剩下的都会装备到部队,你们想要的飞行师、坦克师、装甲师全都有了。”
靠竞争对手帮忙增加编制,说出去都没有人敢信,然而这一切却真的发生了。
作为老派工业强国,英国的技术并不差,尽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掉队了,英国企业仍然能够造出这些装备来。
只不过这需要大量的研发时间,以及大笔的经费投入。
问题是谁都知道英国陆军是穷鬼,飞机坦克造本动则上万,纵使搞出了这些装备,陆军也不可能大量采购。
陆军不采购,殖民地军队就更加买不起了。国内没有市场,国际上要面临神罗的竞争,同样难以拉到订单。
花费大代价,把产品搞了出来,最终的销量只有三位数。搞不好连研发成本,都收不回来。
资本逐利,没有足够的利润,英国军工企业自然缺乏动力。虽然也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但是投入的力度那就完全没法比了。
可是站在国家的层面上来说,不列颠又不能没有这些先进装备。即便是战场上可能用不到,那也必须要有。
这关系到了日不落帝国的颜面,作为世界霸主,但凡是能够撑场面震慑人心的武器,都必须要有。
不光要有,还要能够自造。企业不愿意搞,政府就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帮他们完成技术突破。
毕竟,和平年代军工企业的小日子本来就很一般,必须要严格控制成本,才能够保持盈利。
如果不是政府要求,估计很多军工企业,都砍掉了陆军装备研发生产部门。
国会盯得紧大订单给不了。不过提供样品模型,让企业逆推技术,帮他们节省研发成本还是可以的。
这也是在发现维也纳政府进行武器大甩卖后,英国政府立即订购的原因。
虽然价格看起来贵了一点儿,但是考虑到技术溢价,实际上还是很合算的。
飞行师、坦克师、装甲师这些都是陆军梦寐以求的,但是斯凯布鲁却高兴不起来。没有办法,关键问题还是回到了军费上。
技术兵种可不是步兵那么廉价,这些飞行师、坦克师、装甲师加在一起,估计陆军小一半的军费都没有了。
要是不增加财政拨款,这让其他部队的日子怎么过?
正当斯凯布鲁在盘算,怎么说服众人增加军费的时候,罗伯特·塞西尔首相又给补上了一刀。
“增加了飞行师后,加上之前的飞艇部队,我们的空中力量已然大增。继续留在陆军中,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功经验,单独设立一个新的军种,管理这些空中部队。”
听到这个噩耗,斯凯布鲁立即脸色大变。
拿飞艇部队换装甲部队,看起来似乎差不多。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的利益,就大得去了。
本来陆军就势弱,要是再多一个空军出来抢资源,斯凯布鲁都不知道未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毕竟,皇家海军太强势,飞行部队独立成军,也没有能力和他们争夺军费。唯一能够抢的,就是陆军的军费份额。
加上不列颠历来都有打压陆军的优良传统,斯凯布鲁瞬间感觉到了“前途无亮”。
倒不是说文官出身的斯凯布鲁,真的就对陆军感情有多深,问题是他现在是陆军部长。
要是不能为陆军争取权益,凭什么获得军方的支持?
一个没有军方支持的陆军大臣,注定是坐不稳的。估摸着空军建立之日,就是他离职滚蛋之时。
斯凯布鲁幽怨的望着罗伯特·塞西尔首相,仿佛是在说:我们可是政治盟友,有你这么坑队友的么?
或许是意识到了吃相有些难看,不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罗伯特·塞西尔首相随即补充道:“考虑到实际情况,一跃而就直接成立空军太过突兀,恐怕很多人会接受不了。
短时间内,空军还是先挂在陆军部下面。只不过飞行部队必须要建立独立的领导层,为未来拆分做准备。”
这个补充令斯凯布鲁神色稍缓,但是不满之情,仍然挂在脸上。显然,首相已经下定了决心拆分陆军。
从在场众人那一脸平静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显然这件事情他们事先已经沟通过的了,就剩下斯凯布鲁这个陆军大臣最后知道。
“首相阁下,这么做太明显了。真要是组建了独立的领导班子,谁都知道政府要拆分陆军。
神圣罗马帝国的空军是以飞机为核心,飞艇部队并没有全部划入空军,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飞艇都留在了陆军。
作为使用空中力量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既然我们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那就要全面学习,不能只学其中的皮毛。
把新购买的飞机,直接整编成一个飞行师,划为陆军部直属部队。既不会引起外界的怀疑,也不会影响未来的拆分工作。”
胳膊拗不过大腿,不想接受现实也不行,斯凯布鲁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陆军争取权益。
如果是在国会、或者是公众场合,斯凯布鲁肯定要为据理力争。但是在仅有几个人参加的高层会议上,就没有必要继续作秀了。
大人物自有大人物的气度,动不动面红耳赤的争吵,那大都是做给外人看的。
同一个政党出身,本来就是政治上的盟友,真要是经常争得翻脸拍桌子,那么这个团体早就玩儿不下去了。
事实上,从弗朗茨带头建立陆海空三军后,跟随的国家就不少。英国政府内部也不乏支持效仿的声音。
作为聪明人,斯凯布鲁一眼就能够看出三军独立的好处。但是作为陆军大臣,他又不希望这一切发生在自己任期内。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四章、“创业者”VS“蛀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没能打乱英国人的节奏,弗朗茨没有感到失望,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果刺激一下英国人就跟进,那就不是约翰牛了。换了海军还差不多,陆军装备上再怎么刺激,英国人都不会盲目。
就和考试一样。如果你是学渣,常年垫底,那么无论第一名考九十分、还是一百分,你都不会有太大的感觉。
反之,如果你是学霸,常年霸榜,突然有人窜到你前面去了,哪怕只是领先半分,你也会想要反超回来。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英国人在陆军上就属于学渣,在海军上则是学霸。
无论弗朗茨搞得阅兵式如何震撼人心,但那都是陆军的表现,再怎么刺激英国政府也不会脑子一抽,要和神圣罗马帝国来一次陆军军备竞赛。
不光英国人没那想法,全世界都没有哪个国家,有勇气在这个时候和神圣罗马帝国玩儿陆军军备竞赛。
从法兰西衰落的那一刻开始,全球陆军军备就出现了断崖式的分化。
1...441442443444445...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