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卡洛斯心里苦啊,要知道上一次他来维也纳的时候,享受的可不是这种待遇。
皇帝度假都能够度到自己的王宫中,确实够“假”的。编造借口,好歹也要有点儿诚意啊!
比如说:身体不适、精神状态不佳、工作忙……借口多得去了,偏偏给他来了一个皇帝在家中度“假”。
这也就罢了。对比老资格的神罗皇帝,卡洛斯也只是一个小字辈,受点儿委屈也不算什么。
可是政府高层也避而不见,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作为国王亲自上门去找人,已经把架子放得够低了。
不管能不能谈得拢,总得给点儿面子接待一下,深入交流一次再说。
很遗憾,作为不速之客的卡洛斯,在维也纳就是这么不招人待见。
当然,不待见他的只是维也纳政府高层。好歹也是一国国王,波旁王朝的排面也不低,宴请卡洛斯的酒会还是络绎不绝的。
刚开始的时候,卡洛斯也是积极参与,希望和神罗的权贵们结交,进而影响到同维也纳政府的谈判。
然而现实很残酷,谈论风花雪月也就罢了,一旦讨论了起了政治,一个个都变成了闷葫芦,就看卡洛斯唱独角戏。
再后知后觉,参加了几次宴会过后,卡洛斯也反应了过来。这些家伙请他就是为了撑门面,根本就没有人真正的愿意和他深交。
如果让宴请卡洛斯的贵族们知道,卡洛斯得出的结论,一个个绝对要大呼冤枉。
见面就要寻求帮助,还是那种牵扯到了国家利益的事,这让大家如何敢和他“深交”?
身份决定立场。作为现有国际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不管法兰西现在如何凄惨,神罗贵族都不会有半分同情,更不能有半分同情。
贵族世界也是非常残酷的,要是摆不清自己的位置,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
外交大臣皮耶特罗劝说道:“陛下,息怒!维也纳政府的冷漠反应,确实对我们非常不利,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面。
至始至终,维也纳政府都没有就反俄运动做出公开表态,那么就证明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俄奥两国关系看似很好,但隐藏在暗地里的矛盾也不小,两国漫长的边界线就是最大的隐患。
不管两国关系有多好,一旦出现了击垮对方机会,另一家绝对不会手软。
维也纳政府真要是支持俄国人,早就已经召开联盟会议,拉着欧陆各国一起来帮俄国人善后了。
或许在维也纳政府眼中,看着我们和俄国人厮杀,相互消耗对方的实力,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
合理的分析,几乎接近真相了。然而,众人却丝毫都高兴不起来。
如果外交大臣的判断,准确无误,那么“以法兰西目前的状态,能够击败俄国人么?”
发自内心深处的灵魂拷问,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或者说是不愿意给出答案。因为他们的判断,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五十二章、服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现实是骨感的,无论法国人是否愿意接受,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战争既然已经打响,那就不再是法国政府所能够控制的。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国家之间用拳头讲话,远比任何大道理来得都要靠谱。
如果能够在战场上击败了俄国人,那么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要是再次战败,那么从今往后,法兰西就安心做一个没有军事力量的三流小国吧!
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法国人现在只有拼死一战。想要重新赢得大家的尊重,唯有拿着刀枪从战场打回来。
法国政府没有退路,沙皇政府又何尝不是呢?
俄罗斯帝国的赫赫威名威震世界,靠得就是头铁。如果遇到点儿困难就退缩,他们凭什么令欧洲各国忌惮?
这次法俄战争,可是俄国人自己搞出来的。要是连一个战败衰落后的法兰西都搞不定,沙皇政府的颜面就要扫地了。
面子丢了也就丢了,对外的震慑力,可是万万不能削弱的。翻看俄罗斯帝国的历史书,就是一部战争扩张史。
在不断的扩张过程中,俄国人也把周围的邻居们得罪了一个遍。强势的俄罗斯帝国确实没有人敢惹,可是一旦陷入衰落那就不一样了。
第一次普俄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俄罗斯帝国刚刚露出了疲态,四面八方的邻居们就扑了上去。
若不是关键时刻维也纳政府出手,拉了他们一把,也没有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了。
历史的教训在那里放着,沙皇政府不可能不吸取教训。何况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神罗帝国已经不需要和俄罗斯抱团取暖了。
再来一次的话,维也纳落井下石的可能性,远比拉他们上岸可能性更大。
双方都有必须胜利的理由,法俄战争刚刚爆发,就出现了最血腥的一幕。
为了肃清地方,避免被无穷无尽的游击队袭击,驻守在巴黎的俄军硬是顶着国际压力,祭出了最简单有效的连珠大法。
但凡是遭遇游击队袭击,周围五公里的村镇居民没有举报,全部都要跟着连坐。即便是巴黎这种大都市,遭遇游击队袭击,也要追究整条街道居民的责任。
没有直接进行屠杀,不过俄军采取的惩罚方式,和屠杀也没有多少区别。
流放西伯利亚挖土豆,看似留了一线,实际上和直接送去见上帝,只存在时间上的概念差距。
沙皇政府官僚的节操大家都知道,对待自己人都时常克扣虐待,对付敌人就更不用说了。
物资不足是必须的,老弱病残一起装船,没有任何医疗救助措施,发烧咳嗽都会扔大海喂鱼。
被流放的法国人,往往在抵达俄罗斯帝国途中,就已经减员三分一。能够徒步走到西伯利亚的,实际上已经是十不存一。
就算是侥幸到了地方,也不一定能够保住小命,沙皇政府的时常会忘记发放必备物资。
衣着单薄、且赤手空拳的流放者,想要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生存下来,还必须要经历大自然和肚皮的双重考验。
借用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评价:沙皇政府的流放政策,最大的意义就是为了俄罗斯帝国的土地增加了“化肥”。
幸好现在是冬天,俄罗斯帝国的气温足够低,要不然让沙皇政府这么折腾,早就瘟疫为患了。
也就是这年头的病毒没有进化,要是领教过新冠和非典的威力,保管沙皇政府不敢这么玩儿。
当然,以这年头的医学能力,加俄罗斯帝国地广人稀的属性,估摸着爆发了流行病毒,也不会被人发现。
感染者百分之几的死亡率,那和感冒有什么区别?普通流行感冒就能够达到的杀伤力,能够引起重视才怪。
真正骇人听闻的,就是那种一座村庄、一个小镇直接消失的高杀伤性病毒,比如说——鼠疫。
法俄仇恨上又添上了一笔,自是不用说。看足了热闹的吃瓜群众们,也是纷纷化身嘴炮党,一个个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点江山。
不甘寂寞的文人墨客们,更是不惜挥洒着笔墨,一封又一封的公开信跃然出现在报纸上。也不管法俄两国政府高层能否看到,都不影响大家的创作积极性。
新闻媒体也不忘推波助澜,今天抨击俄国人残暴,明天又抨击法国人不守规矩。
总之,法俄两国都成了大反派,属于大家共同唾弃的对象。看得出来,政治正确在欧洲大陆还是重要的。
法国政府预想中的舆论一边倒没有出现,在反法同盟成员国的舆论上,他们甚至还落入了下风。
不管俄军做得多么过分,都顶不住春秋笔法的粉饰。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例,报纸就下意识的忽略了法国民众在流放途中的悲惨遭遇。
新闻需要公证,但是新闻人却是有立场的。法兰西是敌人,俄国人是盟友,倾向于谁不言而喻。
新闻人的良知让他们不愿意扭曲事实,但是选择性的报道,大家还是能够做到的。
历史可以说是惊人的相似,原时空同样出现过类似的一幕,只不过时间和受害者发生了变化。
一句政治正确,任何罪恶都能够被掩盖。身份决定了立场,法国民众现在的悲惨遭遇,实际上仍然是在为之前侵略行为买单。
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样也没有一片雪花,能够逃脱自然规律带来惩罚。
……
转眼间1895年又到了尾声,战火从年初烧到了年尾,从菲律宾烧到了远东,接着又烧到了古巴,然后是摩洛哥,最后又到了法兰西。
四大洲同时爆发战争,在人类历史上的都不多见。牵扯范围之广、人口之多,丝毫不亚于此前的欧陆战争。
又是一年圣诞节,外界战火连天,维也纳仍然是繁华依旧。匆匆结束了庆祝宴会,弗朗茨独自一人来到了皇宫最高处,眺望着远方。
人上了年纪,最容易多愁善感。两世为人加起来都超过90岁,弗朗茨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
即便是保养的很好,但是岁月不饶人。花甲之年的弗朗茨,再也找不到年轻时代的意气风发。
“或许该退休了。”
弗朗茨暗自想到。
不服老不行,这又不是神话时代,纵观整个世界唯一的超凡痕迹,就是自己这个不科学的穿越者。
即便是想要效仿古代帝国,不切实际的追逐长生妄想,也没有目标可寻啊!
人一旦“累了”、“倦了”,就想要休息,弗朗茨也不例外。
最近这些年,他一直在加强对儿子们的培养,就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
只不过现在弗朗茨还不能退,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伴随着的问题同样也很多。
有些问题可以留待后世,但同样也有些问题,必须要由他这个强势皇帝来处理。要不然到了后世,那就成顽疾了。
不过在此之前,横在神圣罗马帝国前面的最后一颗绊脚石,还是必须要踢掉的。
在没有稳定世界局势,踢出不稳定因素之前,弗朗茨也不敢轻易对内做出大变革。常怀敬畏之心,也是他能够走到现在的重要因素。
下定了决心,弗朗茨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五十三章、爱国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华盛顿,这座象征着美国独立的政治之都,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就沦为了边界城市,但是倔强的合众国政府战后仍然将首都迁了回来。
时至今日,战争留下的痕迹早已消亡。只有在人为保存的历史博物馆,还能够看到战争留下的创伤。
原本是为了让合众国民众知耻而后勇、发奋图强,为统一美利坚而努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物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反战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办法,作为一个由五湖四海移民组成的国家,大家对“统一”的概念,实在是没有太强的认知。
爱尔兰移民和英格兰移民永远都尿不到一个葫芦里,意大利移民和法国移民依旧延续了仇恨,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的歧视……
欧洲世界种下的因,苦果却要合众国来承担。太过的民族矛盾交织在了一起,内部问题一直都困扰着这个新生国家。
事实上,原时空也是如此。后世很多人都认为美国人非常“苟”,明明拥有强大的国力却一直隐忍到了二战后才爆发。
殊不知,真实的合众国远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中央政府势弱,民族矛盾和各州权力无限大,都是这个新生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每天都持续的内耗,消耗了这个国家太多的精力。从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初的历届美国政府,都在为消弭内耗而努力。
最终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移民们的相互了解加深,跨民族联姻增加,缓解了白人种族内部的分歧后,这个国家才真正强大了起来。
原时空这种自我整合,都持续了上百年时间,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伴随着南方的独立,合众国中央政府的颜面直接扫地,对各州的控制力越发薄弱。
移民国家,民众对国家的归属感本来就低。相比重新统一南方,普通人更在意自己个人的生活质量。
分裂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同样有一波既得利益者,比如说:中部平原的几个粮食生产州,就不想让南方回来和他们抢夺市场。
同样对统一没有兴趣的还有西部各州。因为不涉及到自身利益,对统一与否很多人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
简单的说就是,统一南方没有问题,但是要他们参军入伍上战场就不行。
这种苗头,在南北战争时期就体现了出来。很多利益牵扯不大的州,公然抵制中央政府的征兵。
当然,列强的干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自身的安全都受到了威胁,就算是再怎么支持,也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真正希望南北重新统一的,实际上还是资本财团扎堆的东部各州。资本家支持统一的动力虽然足,但是让他们上战场拼命就不行了。
在这方面犹太资本为美国资产阶级做出了榜样:“除了国家之外,他们什么都有”。
普通人不想打仗,想要打仗的人又不愿意上战场,合众国的统一之路遭到挫折,可以说是必然的。
在这种背景下,反战浪潮成为社会主流也就不奇怪了。毕竟,支持武力统一的资本家在全体国民中只是极少数。
对于这一切,作为热衷于推动国家统一的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偏偏自身又无能为力。
事实上,格罗弗-克利夫兰也不是南北战争后,第一个想要重新统一南方的总统。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前任尝试过了,可惜都以悲剧收场。
尤其是他的前任,恰好赶上了欧陆战争爆发,当时是欧洲各国对美洲干涉能力最低的时期。
如果要武力统一南方,当时就是最好的机会。欧陆各国都忙着和法国人pk,置身事外的就剩下一个不列颠。
单独一个国家,伦敦政府也不可能头铁的跑来参与南北战争,毕竟先欧后美是英国人的长期国策。
很遗憾,在是否发起武力统一的时候,合众国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上到国会政府,下到普通民众,都围绕着这个问题爆发了激烈冲突。
合众国内部多个州政府都公开表态,不会出兵参加新的南北战争,搞得提出统一计划的前任直接下不来台。
不等合众国内部达成统一,欧陆战争就先一步结束了。时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重来。
南方的联盟国也不是软柿子,可以说是美洲世界仅次于合众国的存在。尽管双方的综合国力差距高达一倍多,但反馈在军事实力上,这个差距就无限被缩小了。
要是欧洲各国再出面干涉,那么这些差距就不再是差距,反而有可能变成一种优势。
要知道在武力统一南方的问题上,欧洲列强可是经常向他们发出警告。包括欧陆联盟成立后,都没有忘记派人提醒他们安分守己。
要是妄想打破美洲的稳定,一场列强联合混合多打是少不了的。到时候莫说是统一南方了,就连北方都得再被分裂一次。
具体可以参考,欧洲列强当年干涉南北战争时期,提出的“分区占领计划”。
简单的说就是:英法奥西四国领头联合欧洲各国一起出兵肢解合众国,然后实施分区占领。
当然,这只是一种恐吓。真要是让出兵了,估摸着大家就要理性思考一下,是否值得了。
不过这种恐吓方式,对没有见过市面的美国人来说,还是非常有威慑力的。
前任灰溜溜的下台,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自然不会头铁的再来一遍。
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格罗弗-克利夫兰决定采取迂回策略,既:挑起欧洲各大列强之间的矛盾,为统一创造国际基础。
古巴独立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爆发的。
作为幕后黑手,格罗弗-克利夫兰只是走私了几批军火过去,就让英西两国直接对上;顺便还在西班牙和神罗之间,埋下了一颗怀疑种子。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
可惜,西班牙毕竟是没落了,让这一计划大打折扣。
……(为了全勤,只能提前发,不要打我啊…)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五十四章、俄国民众的好爸爸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不管怎么说,计划成功了总是好的。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正在格罗弗-克利夫兰准备启动下一步计划的时候,一个馅儿饼从天而降,直接砸晕了他的头。
英国人希望合众国牵头帮俄国人修建“西伯利亚铁路”。
表面上来看,一条普普通通的铁路似乎不算什么,但政治经验丰富格罗弗-克利夫兰,立即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与机遇。
“分化俄奥同盟”、“诱使俄国人东进,减轻英属印度的军事压力”、“算计俄国人”……一连串的可能性,都在格罗弗-克利夫兰脑海中涌现了出来。
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格罗弗-克利夫兰不知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欧洲列强关系恶化,对合众国是一件好事。
有利自然也有弊,为了“祸水南引”,挑起英俄对立,维也纳政府不惜花巨资帮俄国人修筑中亚铁路。
钱都投入进去了,眼瞅着计划就要成功了,现在突然杀出一个截胡的,神圣罗马帝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虽然有大洋阻隔,但是得罪一个顶尖列强,对合众国来说仍然存在着莫大的风险。
尽管英国政府承诺了兜底,但是对约翰牛的节操,格罗弗-克利夫兰没有半点儿信心。
揉了揉额头之后,格罗弗-克利夫兰问道:“英国人给出了什么条件?”
风险不可怕,得罪了神圣罗马帝国虽然会难受,但是也要不了合众国的命;可怕是光有风险,却获得不了相应的回报。
尽管英国人不出手,合众国也会想办法算计俄奥关系,但那都是在暗中进行,不能拿到台面上说。
“英国政府承诺退出四国联盟,停止对我们的打压,外加一千万英镑无息贷款。”
国务卿胡安·特里普面无表情的回答道。显然,他本人对英国人许诺的条件,并不怎么感兴趣。
从欧陆战争结束那一刻开始,所谓的英法奥西四国联盟,就已经土崩瓦解。
“停止打压”,更是一个笑话。不列颠针对合众国的打压,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英国人的精力也不是无限的,前面还有神圣罗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顶着,伦敦政府根本就顾不上打压合众国。
唯一有价值的,大概就是那笔“一千万英镑无息贷款”,然而这个一千万又不是真正给他们的。
合众国只不过从中间过了一道手,最后这些钱都会砸到西伯利亚铁路上。他们不仅赚不到,搞不好还要赔上一大笔钱。
要知道,这年头借款给沙皇政府可是超高风险,万一哪天俄国人又了破产,他们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胡安可以肯定,这一天绝对不会远。法俄战争已经开始了,沙皇政府实质上已经进入了破产倒计时。
就算是有欧洲各国暗中支持,俄国人侥幸躲过了这一波破产,未来南下或者是东进战略启动,沙皇政府还是会破产。
这是历史留下的经验教训,但凡是发生大战,俄罗斯的财政就进入了倒计时。
俄国人破了产,但是英国人给的这一千万英镑无息贷款,合众国却是必须要还。
伦敦政府倒底还是没能摆平国会,所以出钱资助俄国人的重任只能由合众国承担,伦敦政府只能在其它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
格罗弗-克利夫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哦,看来英国人这次给出的条件还不错,至少不全是空头支票。”
语气中的嘲讽意味,出卖了格罗弗-克利夫兰的内心真实想法。显然,英国人给出的补偿没让他满意。
读懂了眼神,国务卿胡安配合道:“确实很不错了,不过现在我们还是要加价。
想要从英国人手中获得更多,几乎是不可能了,不过俄国人那边似乎可以商量。
我们出人出力帮他们建设西伯利亚铁路,要求共享一部分他们在远东地区的收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同于原时空,分裂后的合众国,不仅工业原材料没有那么丰富,内部市场更是大幅度萎缩。
想要对外扩张吧,环顾一圈之后,才悲剧的发现这个世界已经被瓜分一空。
身边都是列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若是有得选择,大家也不会一直对南方念念不忘了。
没有办法,相比英奥这样的顶尖列强,明显是南方的联盟国要好欺负一些。
现在的“西伯利亚铁路计划”,又给合众国带来了新的选择。既然在美洲无法继续扩张,那就向海外扩散影响力好了。
反正俄国人的工业又不发达,作为西伯利亚铁路的投资者,合众国跟在后面分一杯羹,完全不是问题。
格罗弗-克利夫兰:“非常棒的建议。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先想法搞定奥地利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