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毕竟,我们也不是软柿子。纵使中亚铁路通车,俄国人的胜算仍然不高。
相比南下而言,东进的成功率明显更高,带来的收益也会更大。
如果俄国人能够在霸权争夺落幕之前,先一步实现黄俄罗斯计划,那么又是三足鼎立的格局。
能够自己当老大,没有人愿意当小弟,何况还是傲气十足的毛熊。
别看俄奥关系似乎很好,实际上很多俄国人心中,都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欧陆霸主之位不服气。
这个诱饵,已经足以令俄国人上钩。沙皇政府只要踏出这一步,俄奥同盟也就结束了。
维也纳可以容忍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帝国,但是绝对无法容忍一个能够威胁到自身的俄罗斯帝国。
某种意义上来说,俄国人给神圣罗马帝国带来的威胁,比我们还要大得多。
毕竟,他们都是陆权国家,又恰好是邻居。欧洲大陆虽然广阔,却容不下两个霸主。
相比之下,反而是资金的问题不好解决。国会那帮老爷们是不会同意资助俄国人的,就算是战略需要也不行。”
“敌在国会”,这是每一届英国政府都会有的感慨。不吹不黑,英国国会给政府带来的麻烦,确实比任何一个敌人都要大。
如果没有国会和反对党拖后腿,国际局势也不至于演变到现在这副局面。
早在欧陆战争中期,上一届英国政府就想出兵干涉的,怎奈国会争吵、以及和反对党博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不等讨论出一个结果出来,法国人就大势已去。没得说尘埃落定,自然只有卖队友了。和不列颠做盟友同甘可以考虑,共苦那是不可能的。
类似的事还不只发生过一次,再往上追溯,还有前面的几次奥斯曼战争、法兰西侵吞意大利、奥地利兼并南德……等一系列的国际事件。
1895年的不列颠奈何不了神圣罗马帝国,但四十年前的不列颠,绝对有能力阻止奥地利扩张。
不说阻止奥地利兼并南德,至少能够破坏奥地利的殖民计划,皇家海军的绝对优势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初期。
在此之前,奥地利海军就是一个小弟弟。一直到前无畏舰问世,差距才被拉近到了拥有两败俱伤的能力。
当然,因为时代的缘故,法俄两个大boss在前方吸引了火力,以至于当时的政客低估了奥地利的威胁。
等英国政府开始重视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都快要出来了,再想要做什么已经晚了。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一不留神不列颠的霸权,就遇到了最严重的挑战。
前辈们都遇到过的问题,现在又一次落到了英国政府头上。
如果不能搞定国会,修建西伯利亚铁路计划的经费就没有着落;没有这条铁路,祸水东引就无从谈起;沙皇政府不东顾,那么分化俄奥同盟的终极计划,最后又会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罗伯特·塞西尔点了点头:“外交部先找好和俄国人接洽的第三方,中间隔了一层,我们至少可以避开民众的愤怒。
至于国会的问题,你们先私底下和党内的议员沟通一下,我去拜访一下女王。”
没有办法,独自面对国会的压力罗伯特·塞西尔首相也怂,不得不寻求更多助力。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王室可不是橡皮章。虽然年迈的维多利亚女王,已经很少过问政治,但是谁也不能无视她的存在。
想要压制住国会中反对的声音,仅凭保守党的力量还不够。为了大局着想,罗伯特·塞西尔不得不求助于维多利亚女王。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八章、烂摊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钱难搞,中间人不好找。想要这个中间人,首先要具备三大基本要素:其一、要和俄国人有良好的关系;其二、具备一定的财力;其三、不受俄奥影响。
没有一个良好的关系,忽悠工作不好展开。只有关系足够好,后面的故事才好继续往下编。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纵使天上真的掉馅儿饼,在吃下肚子里之前,那也要先验证一下是否带毒。
这就需要一个好故事,一个让沙皇政府认为中间人是为了自家利益,才帮忙援建西伯利亚铁路的。
光有故事肯定不够,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这个资本不需要太多,只要垫付西伯利亚铁路的部分费用就行。
或者是效仿维也纳政府援建中亚铁路,找一家铁路公司承建西伯利亚铁路,允许俄国人拖欠勘探设计管理和机械设备租赁费用。
人工毛熊是不缺的,原材料也能够解决大半。除了钢轨可能需要进口外,其它的都可以让俄国人自己提供。
事实上,铁路施工最贵的就是人工和原材料。解决了这两个大头,成本去掉了百分之七八十。
没有税收、没有规费,这种战略级别的铁路,有人承建沙皇政府肯定是一路开绿灯,就连官僚都不敢乱伸手。
不吹不黑,原时空能够以不到二十亿卢布的成本,修通西伯利亚铁路的主干线,负责铁路建设的官僚绝对是卖力了。
或许贪腐仍然存在,但是相对清廉还是做到了。真要是以俄国官僚的正常水平发挥,这个数字不增加三五倍,根本就不可能完工。
没办法,西伯利亚条件太过恶劣,施工难度确实大。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施工成本根本就不可能低。
所以财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不多”,那只是针对英国这种土豪而言的。
事实上,能够筹集上千万英镑,哪怕是分期筹措出来的国家,这个世界上也没几个。
虽然是不列颠在背后出钱,但是有财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是一个穷国突然拿出这样一笔巨款,肯定会引起俄国人的怀疑。
要是让沙皇政府知道,资金来自于伦敦政府,估摸着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凉了大半。
除了前以上两条,最重要的还是胆子大。这年头敢参与神罗和不列颠之间纷争的国家,绝对算是胆大包天的主。
欧洲大陆就不用指望了,和沙皇政府关系好的只有丹麦。问题是北欧联邦当家做主的是瑞典,偏偏瑞典和俄国人又是世仇。
除了关系不好外,更重要的还是不在俄奥势力范围之内,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
没有办法,北欧联邦在俄奥的眼皮子底下,一旦计划暴露等待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超高的风险,先天上就决定了参与这项计划的国家,必须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纵使计划败露,也不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要是不能保证自身安全,无论是不列颠许诺多大的利益,人家都不可能参与。
打开地图就知道,不在俄奥势力范围之内,又具备一定财力和军事实力,不惧怕事后被报复的国家就剩下倆了。
再考虑到和俄国人有良好的外交关系,那么就只有美利坚合众国满足条件了。
至于另外一个候选者,因为南北战争时期沙皇支持北方,独立后的联盟国和俄国人的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合众国满足了所有的先天条件,但是后天条件还是有所欠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胆子不够大。
原时空的美国人,这年头都怂得一逼,明明在打古巴的注意,却震慑于西班牙的实力不敢妄动。
只是在暗地里不断搞小动作,试探西班牙人的反应。当然西班牙政府也不负众望,将自己的虚弱暴露了出来。
最后美国政府还是徘徊到了1898年,才“冒险”策划了美西战争。正是击败了西班牙之后,美国人才渐渐丧失了对欧洲列强的畏惧之心。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遭受了社会毒打过后的美国人,那必须是只能更怂啊!
连没落的西班牙都不敢动,让他们去算计俄奥同盟,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
英国人还在为如何说动合众国发愁的时候,甲午战争也落下了帷幕。正处于高光时刻的日本政府,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即将被出卖。
当然,也算不上被出卖。本来就是棋子,在没有跳出棋盘前,自然要受下棋人的遥控。
列强的便宜可不好占,不列颠在日本人身上付出了那么多,总是需要回报的。
迷失在胜利喜悦中,无法自拔的日本政府,自然是想不到这么多。
不需要那么久,马上日本政府就要笑不出来了。国际社会的干涉已经出发,想要吃下……(脑补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古巴还在鏖战,菲律宾依旧在钻山沟,远东的战势未休,欧洲又乱了起来。
欧陆经济振兴战略,谁都照顾到了,唯独漏掉了法兰西。
虽然西班牙招募了一帮法兰西雇佣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兰西的危机,但这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理论始终只是理论,现实是残酷的。弗朗茨预想中的“一个雇佣兵养活一个家庭”,现在看来更像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强烈责任感。除了最初的安家费,留下了部分外,大部分雇佣兵离开本土后,并没有在发放薪水之后第一时间寄钱回家。
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适应能力强大,很快就适应了雇佣兵的生活。拿到薪水之后,一个个都过上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愿意往家中寄钱的人不到一半,肯寄钱的这些人也大都只寄出了收入的小部分,能够占到收入1/3的,都能够称得上是“顾家男”。
在这种背景下,被弗朗茨寄予厚望的雇佣兵赚钱养家的计划,自然是以破产告终。
人总是要吃饭的,法兰西的经济早在战争中就已经崩溃。欧洲经济危机进入了尾声,法兰西的经济危机却还是遥遥无期。
战争带来的创伤太大,被各国驱逐的难民,更是令这个国家苦不堪言。
尽管法国政府已经努力安置难民,尽可能的发展经济、创造就业,但是有庞大的战争赔款压在肩上,他们能够动用的资源实在是有限。
维也纳政府没有催收赔款,不等于其他国家也没有派人催收,至少驻扎在巴黎城外的俄军,就第一时间完成了赔款征收任务。
没错,巴黎政府支付不起赔款,俄国人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俄军都出动了,战争赔款征收那是必须顺利啊!
完全没有标准,纯粹根据个人喜好的征税,多收三五斗也是必须的。参加征税活动的俄军官兵,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
只不过被他们这么一折腾,就苦了法兰西民众。受不了屈辱的卡洛斯国王,直接带着政府玩起了罢工以示抗议。
愤怒的法国民众,已经拿起了武器反抗俄军的暴行,包括部分政府军也参与到了对俄军的袭击中。
就在弗朗茨打了一个盹儿的功夫,法兰西再次变得狼烟四起。望着眼前的烂摊子,弗朗茨突然有些后悔留下俄军驻扎在巴黎了。
没错,镇压革命俄军确实是一把好手。问题是他们的闯祸能力,还要更胜一筹。
想要从法兰西获得战争赔款没有问题,但是总得给人家留下一口气吧!
派兵出去征税,弗朗茨非常怀疑是什么样的指挥官,才能够下达这么脑残的命令。
但凡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的,就会清楚俄军是什么货色。平常驻扎在军营,就让地方苦不堪言。
与其说是放出去征税,还不如说是放出去抢劫。战争时期这么玩儿也就罢了,现在战争早就结束了,还这么玩儿法国人不爆发才怪。
折腾归折腾,只要自己闯得祸,自己能收拾烂摊子,弗朗茨也没有意见。
显然,事情都闹到他这个皇帝面前了,肯定是驻扎在法兰西的盟军招架不住。
要不然谁吃饱了撑着,没事给自己的领导找麻烦啊?要知道这种不懂事的行为,可是非常影响“仕途”的。
从来都是制造问题容易,想要解决问题难。作为盟军领袖,屁股决定了立场,该站在哪边不言而喻。
多年的皇帝生涯告诉了弗朗茨,遇到事情不能急着光看表面,还要深入内在进行分析。
从明面上看,祸是俄国人惹出来的,自然是驻扎在巴黎俄军的责任。然而,法国人就没有责任了么?
现在知道告状了,早干嘛去了?
如果卡洛斯政府,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向盟军总部提出抗议,恐怕早就有人干涉俄军的行动了。
纵使当时没有想到,那么问题爆发时,立即向盟军总部通报情况,总能够做吧?
能够阻止俄军征税的机会那么多,法国政府却完美的全部错过了。等事情闹大了,才来一个政府罢工以示抗议。
这么明显行为,分明就是在故意放纵。就是等着事情闹大了,好利用联盟内部爱心人士的同情心捞取好处。
弗朗茨承认法国人的计划成功了,折腾出了这么大的乱子,盟军确实需要给法国人一个交代。
只不过这个交代,是不是他们想要的就不确定了。洞悉了法国人的目标后,弗朗茨对卡洛斯政府的忌惮之心,又往上拔高了一层。
在这种背景下,要处理法兰西现在的烂摊子,那就必须要慎重考虑了。
……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九章、复杂的俄国政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对弗朗茨来说,问题永远都是处理不完的,只要你不去管它,那就不在是问题。
法兰西乱了,对媒体来说确实是一个大新闻,但是对神圣罗马帝国来说,实际上连小感冒都算不上。
既然是俄国人惹出来的事情,那就让沙皇政府自己摆平好了。反正神罗又没有在法兰西本土驻军,就算是打得血流成河,维也纳政府也不会着急。
唯一的麻烦,大概是国际舆论会很不利。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作为欧陆联盟的老大,维也纳政府的抗雷属性已经强了很多。
现在折腾出乱子的,又不是神罗军队。就算是遭到了舆论抨击,最多也就指责维也纳政府“不作为”。
“不作为”不是罪过,翻开近代历史就知道,维也纳政府这种不作为的政策,已经延续了很多年。
对欧洲各国政府来说,头顶上的老大“有作为”远比“不作为”可怕。要是维也纳政府什么事情都要管,估计欧陆联盟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稳定了。
和后世差不多,如果美国政府突然不折腾、不管事了,世界各国只会弹冠相庆,而不是跳出来指责美国人不作为。
被喷不作为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平常鸡毛蒜皮的小事,你都要参与,到了关键时刻却缩了回去,不肯承担责任。
法兰西乱局虽然有扩大化的迹象,但是毕竟还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维也纳政府暂时不出手,让俄国人自己处理理论上来说没有毛病。
当然这个没毛病,只是站在神圣罗马帝国自身、以及没有利益关联的第三方立场上而言的。
处在风暴中心的法国人、俄国人,绝对不会这么想。
没有了维也纳政府出来调停,此刻的法俄两国政府,实质上已经被逼到了墙角。
妥协?
卡洛斯政府敢让步,法国民众就敢换个国王。
没有实力和敌人硬干,就已经非常丢人了;要是非暴力不合作都不敢,还怎么证明自己和法国民众站在一起?
法国政府没得选择,沙皇政府就尴尬了。刚刚继位的尼古拉二世,还没有来得及适应沙皇带来的无上权力,就遇到了这个大麻烦。
追究对错是没有意义,一旦深入调查,最终的结果多半会打脸。
按照驻法俄军司令部的说法,这是法国人的阴谋,故意挑起俄军和当地民众的冲突,才导致局势失控的。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尼古拉二世是不会信。法国人的阴谋或许存在,但是导致局势失控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阴谋。
没有办法,该死的记者把俄军暴行记录了下来,照片都已经见报了,想洗都洗不掉。
甚至还有人给尼古拉二世邮寄了视频小电影,同时还附赠了一封语气诚恳的书信,希望尼古拉二世制止俄军的暴行。
书信也就罢了,类似的信尼古拉二世收到的多得去了。要是全部集中起来,能装几火车皮。
不吹牛逼,如果生活在二十世纪,尼古拉二世靠卖每天收到书信的废纸,也能够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全欧洲的知名人物,都给他发来了书信。客气一点儿的委婉劝说,不给面子的就直接开骂了。
幸好尼古拉二世涵养不错,要是换上一个小心眼的沙皇,没准就要派人干掉这些指手画脚的家伙。
然而,再好的涵养也顶不住“小电影”带来的冲击。如果不是因为距离缘故,尼古拉二世绝对会把驻巴黎司令官叫到面前,让他知道什么是耳提面命。
见过蠢的,就没有见过这么蠢的。被记者偷拍照片,勉强还可以理解。可是被人在现场拍了纪录片,那就说不过去了。
这年头的摄影机可不是小玩具,那么大的块头再一旁拍摄,现场俄军士兵居然没有去阻止,尼古拉二世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总之,这些视频资料,对沙皇政府是相当的不利。最近安分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才挤入了欧洲文明圈子,现在又要被人踢出来了。
“野蛮”、“残暴”的帽子,短时间内俄罗斯帝国是甭想摘掉了。亚历山大三世时代苦心经营起来的国际形象,此刻是一朝丧尽。
得益于视频资料模糊不清,无法准确的辨认出俄军官兵的身份,要不然尼古拉二世非得把这些废物送去见上帝不可。
局势已经糜烂,要追究责任那也是未来的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善后。
被维也纳政府控制的盟军总部,直接勒令驻巴黎俄军自己解决麻烦。不管沙皇政府是否愿意,现在都只能硬着头皮上。
……
圣彼得堡
冬宫中,尼古拉二世阴沉着脸坐在首位之上,冷漠的说道:“发生在法国的事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国际形象。
为了挽回这些不利影响,维护俄罗斯帝国的利益,现在我们必须要采取果断措施。
……”
显然,尼古拉二世至今都没有搞清楚重点。“国际形象”,那玩意儿一旦败坏了,那就真坏了。
想要挽回也不是不可以,但这绝对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改变的。
与其纠结于国际形象,还不如先想办法稳定法兰西局势。这些利益,才是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
颇别多诺斯柴夫提醒道:“陛下,盟军总部已经授权我们全权处理法兰西事物。
当务之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巴黎局势。照会驻法司令官,追究相关责任人的事,可以等局势稳定过后再进行处理。”
(颇别多诺斯柴夫:尼古拉二世私人教师兼谋臣、东正教事务总管理局局长)
没有办法,盟军授权驻巴黎俄军全权处理,看似是非常的信任,实则是让沙皇政府自己收拾烂摊子。
事情是驻法俄军惹出来的,现在局势失控,沙皇政府难辞其咎,想要推脱都不行。
并且善后工作,还必须要干得漂亮。要不然遭遇无妄之灾的其他几个驻军盟国,就要过来找麻烦了。
不是怕不怕的问题,关键是大家在同一口锅里混饭吃,还需要相互配合。真要是把关系搞僵了,驻法俄军的处境还会更糟。
说不不好听的,真要是法国人彻底抱走,仅凭驻法俄军那点儿力量,根本就镇不住场子。
受限于距离,俄罗斯帝国就算是想要增援,时间上也来不及,只能倚仗盟友们的力量。
或许单个国家实力有限,可是这十几个国家加起来,综合实力距离俄罗斯帝国实际上也不是太远。
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局长说得不错,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容许我们拖延了。
维也纳政府现在摆明了是不想插手。法国政府又罢工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在法兰西所花费,都需要自行筹措。
拖延的时间越长,帝国的损失就会越大。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我提议立即派出一个代表团赶赴巴黎,负责调查事件起因,协调同法国政府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都先要把法国政府安抚住。只有他们出来工作了,社会秩序才能够尽快恢复。”
并非谢尔盖·维特反对暴力镇压,主要是现在法兰西的局势太过复杂,靠暴力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想要解决产生问题的人,貌似驻法俄军又力有不及。考虑到财政上的压力,沙皇政府也不可能派百八十万俄军玩儿大清洗。
既然玩儿暴力不行,那就只能讲道理了。反正法兰西是战败国,开局就要矮三分。
外交大臣米哈伊罗维奇:“这恐怕很难做到。法国政府罢工抗议,主要目的是想要我们从巴黎撤军。
然而,这恰恰是我们最不可能的让步。要是没了驻军,我们战争赔款如何保障?
帝国在法兰西的利益,又靠什么来维护?
即便是这些都不在乎,我们也必须要考虑反法同盟各国的立场。帝国单方面向法国人妥协,只会将帝国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不反对不行,外交部的能力有限。想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法国人,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