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因为水土不服发生点儿不良反应,大家都见多了。通常只要待上一段时间就没事了,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只能遣返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因此被遣返,即便是君士坦丁堡战场上伤亡率居高不下。
因为身体无法适应气候,引发了不良反应,通常都是无法平安返航的,大部分都会死在路上。
这个年代的大海不好惹,船上的环境又相当的恶劣,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旦病倒了就一脚踏入了鬼门关。
看着日渐增多的病倒人数,法军统帅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可惜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君士坦丁堡死的人太多了,为了守卫这座要塞城市,光倒下的法军士兵都超过了十万,俄国人死的只会更多,城内的平民伤亡更是无法统计。
因为战争的关系,法军根本就没有办法把城内的尸体清理干净,实际上很多尸体都被倒塌的建筑物给掩埋了,想要清理都无法做到。
这就给老鼠苍蝇创造了优越的生存环境,这个夏天君士坦丁堡的老鼠苍蝇数量,突破了历史最高纪录,仿佛它们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
佩利西耶对卫兵命名道:“请安布鲁瓦兹医生过来,把这些资料交给他。”
尽管有所怀疑,佩利西耶还是不敢确定爆发了瘟疫。直到这个时候,克里米亚半岛爆发瘟疫的消息,都没有向他通报。
整日忙着君士坦丁堡守卫战,佩利西耶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小道消息,当然想关注他也未必能够重视。
联军从克里米亚半岛开始,就饱受病魔困扰,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了。
况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联军确定瘟疫爆发的时间,也仅仅只是比佩利西耶早了那么几天,病毒在此之前就已经进入了这座城市中。
因为战争,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去,时间长了人的精神对死亡就麻木了,病死几个又算得了什么?
……
安布鲁瓦兹严肃的说:“司令官阁下,我刚刚去医院看了一下,结合这份数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瘟疫来了!”
佩利西耶脸色一沉,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君士坦丁堡有大海相连,无论是援兵还是补给,都可能源源不断的送上来,只要舍得伤亡,他有信心一直坚守下去。
唯独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瘟疫。在疾病面前人类是脆弱的,佩利西耶可以击败俄国人,却面对病魔束手无策。
“能够控制么?”佩利西耶关心的问道
仅仅只是控制,治疗他已经不期待了。这个年代感染瘟疫,就只能听天由命,没有任何特效药。
安布鲁瓦兹想了想后说:“抱歉,司令官阁下,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你。
这要看瘟疫的传播性,还要确定现在已经有多少人感染上了病毒,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可是现在是战争时期,军队调动太频繁了,我们的医生数量严重不足,不可能分散到部队进行诊治,无法确定哪些是普通感冒,哪些是瘟疫。
实际上从症状上,普通感冒也有可能发生这些症状,如果不是死亡率太高,我都怀疑这只是一次传播性高的流行感冒。”
瘟疫之所以可怕,就是在传播速度,和高发的死亡率。
佩利西耶继续问道:“能够确定这次瘟疫的属性么?”
瘟疫也是有分类的,不同的分类,最后造成的杀伤力也不一样。
安布鲁瓦兹摇了摇头说:“目前我们手中的资料太少了,无法确定这次瘟疫的来源,以及传播途径,不排除是鼠疫的可能。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君士坦丁堡已经不适合继续待下去了。
城市中死的人太多了,很多时候臭水沟中我们都可以闻到腐尸味,战争本来就是瘟疫滋生的源泉。”
佩利西耶苦笑着说:“好吧,安布鲁瓦兹医生,调查瘟疫和防治瘟疫的任务,我都交给你了。
至于君士坦丁堡适不适合居住的问题,我无法回答你,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还涉及到了政治。”
君士坦丁堡不适合待下去了,这个道理佩利西耶同样也知道,都爆发瘟疫了,肯定不适合继续待下去了。
可是放弃君士坦丁堡的后果太严重了,至少他这个远征军司令官还兜不住,在这个问题上他甚至没有发言权。
安布鲁瓦兹回答道:“那好吧,司令官阁下。我只能说是尽力而为,最终的结果无法保证!”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
君士坦丁堡爆发瘟疫的消息确定后,佩利西耶不敢怠慢,立即向巴黎政府进行了汇报。
凡尔赛宫
拿破仑三世的心情非常糟糕,克里米亚半岛爆发瘟疫消息刚刚传回来,君士坦丁堡也跟着爆发了瘟疫。
病毒是从哪儿来的,拿破仑三世没有兴趣知道,现在他头疼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克里米亚半岛还好说,有那么大地盘,分散隔离疫情区,可以控制疫情蔓延。
君士坦丁堡现在就剩下巴掌大的地方,人口密度又那么高,还要和俄国人进行巷战,这个疫情怎么控制?
陆军大臣阿尔诺开口说道:“陛下,君士坦丁堡爆发了瘟疫,前线的情况恐怕要糟。
这个时候增兵,就是把小伙子们往火坑里推。英勇的法兰西士兵可以战胜俄国人,但是瘟疫,只有上帝能够解决。”
君士坦丁堡战役爆发以来,法军几乎每个月都在增兵,也不能算是增兵,主要是补充前线的兵力消耗,顺便替换掉一些被打残建制的部队。
这方面拿破仑三世做的还是很不错,没有把一支部队往死里用。那怕是清除异己,也大都是找借口调离岗位,没有大开杀戒。
战争打到了现在,巴黎政府早就想停下来了,只不过因为政治因素,拿破仑三世无法妥协。
现在阿尔诺在隐晦的提醒拿破仑三世,要么找个借口放弃君士坦丁堡,要么组织更多的军队去和俄国人决战,总之不能继续用添油战术拖下去。
政治敏感度极高的拿破仑三世,立即醒悟了过来,甚至他还想到了更多,急切的说:
“外交部立即和奥斯曼帝国谈判,让他们放弃君士坦丁堡,我们将保障他们其它地区的利益作为回报。
可以联合英国人一起施压,这个时候,相信伦敦政府会做出明智选择的。
把谈判的消息放出去,就说我们要替基督世界拿回这座圣城,联系天主教会帮忙造势。
命令前线的佩利西耶,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也必须要让俄国人感染瘟疫!”
这个年代科学还没有深入人心,要是再不采取行动,被俄国人抓住了机会,发动政治攻势,后果就难以控制了。
要是瘟疫只是在联军中爆发,俄国人却安然无事的话,后面的战争不用打,光靠政治手段都可以英法政府完蛋。
一句“上帝要惩罚帮助异教徒的叛徒”,估计前线的军心士气瞬间就崩溃了。不管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他们都是信奉上帝的。
君士坦丁堡是基督世界的圣地,就赋予这座城市浓厚的宗教色彩。从宗教感情上来说,可没有人喜欢帮助奥斯曼帝国。
要是让国内的民众知道,政府因为帮助异教徒受到了上帝的惩罚,那么后果还用考虑么?
拿破仑三世可不敢考验法兰西民众的信仰虔诚度,和这个可怕的后果相比,奥斯曼帝国这个盟友的重要性就不值得一提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度过可能爆发的政治风暴,奥斯曼帝国的利益只能被牺牲了。
……
事实证明,拿破仑三世完全多虑了,瘟疫真不是上帝放的,因为这是无差别攻击,俄国人也没有幸免于难。
可能是因为毛熊的体格强壮,瘟疫给他们带来的伤亡没有联军那么严重,水土不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伴随着瘟疫一起降临的,实际上还有痢疾,只不过症状看上去差不多,联军还没有发现两种疾病的区别。
巴尔干半岛俄军指挥部,远征军高层齐聚一堂,所有人都脸色苍白。
缅什可夫非常关心的问:“确定是瘟疫了么?”
一名中年军医严肃的回答道:“司令官阁下,消息已经确定了。截止到目前,我们有超过五千名士兵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这超过了正常流行感冒的范围。”
“司令官阁下,根据我们抓到的俘虏交代,城内的法军也有大量的士兵病倒。”不待缅什可夫出声,一名中年军官补充道
没有犹豫多久,缅什可夫就做出了决定:“命令部队做好防疫工作,进攻还是不能停,我们的情况糟糕,城内的法军只会更加严重。
瘟疫的问题,我会向圣彼得堡求助,让国内派很多的医护人员过来。这次瘟疫也是一个机会,我不相信法国人还能够撑得住!”
面上紧张的缅什可夫,内心深处却松了一口气。既然瘟疫爆发,那么法国人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人口密度越大,越有利于瘟疫传播。这种情况下,城内的肯定比城外的损失更大。
战争打到了现在,君士坦丁堡城内死了多少人,十万还是二十万?又或者是三十万、四十万,甚至是更多?
这些尸体及时处理了么?或许法国人处理当中的绝大部分,可剩下的那怕是百分之一漏网,那都是上千俱尸体,没见君士坦丁堡城内的老鼠都胖了么?
尸体腐烂,虫蚁滋生,简直是就是病毒传播的最佳助手。甚至不需要外来病毒,君士坦丁堡本身都具备爆发瘟疫的可能。
……
维也纳
接到君士坦丁堡爆发瘟疫的消息后,弗朗茨第一时间召开了会议,让卫生部主持防疫工作。
尽管历史上这次瘟疫,波及范围不广,主要是在克里米亚半岛爆发,奥地利只是稍微有点儿影响。
现在的情况明显不一样,既然瘟疫在君士坦丁堡爆发了,那么巴尔干半岛还能够幸免么?巴尔干半岛遭了殃,奥地利难道不会受到影响?
防疫工作部署完了,弗朗茨才继续考虑瘟疫带来的影响。
“瘟疫爆发,法国人是守不住君士坦丁堡了,接下来的国际形势会如何发展,大家有什么看法?”
梅特涅提醒道:“陛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瘟疫的死亡率并不是太高,如果疫情得到控制,法国人还是有能力守住君士坦丁堡的。”
弗朗茨哈哈一笑,然后问道:“元帅,俄国人切断君士坦丁堡的水源多久了?”
拉德斯基元帅回答道:“陛下,快十六个月了。不过君士坦丁堡有港口相连,他们还是有足够的淡水补充,现在城内并不缺水。”
君士坦丁堡由于地质原因没有地下水,尽管城内有储水设施,可是这也无法供应这么多人消耗。
弗朗茨摇了摇头说:“君士坦丁堡城内那么多人,每天的生活用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被俄国人切断水源这么长时间,我们可以大胆的判断,城市内的储备水源已经枯竭。
现在他们全靠用船舶运输淡水,满足城市数十万人的用水需求。
这么多人,每天要消耗的淡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这需要大量的船舶运输。
活跃在君士坦丁堡的运输船才多少?在完成各项物资运输过后,能够供应多少淡水才多少?
英法的官僚们,最多会保证这些人基本的生存用水,生活用水恐怕都是限量供应。
如果在平常时期,淡水供应不足,大家也可以坚持一下,大不了就是一段时间不洗澡、不洗脸、不洗手。
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没有足够的淡水供应,法军如何进行防疫?基本卫生条件无法改善,病毒传播如何进行遏制?”
因为防疫会议的缘故,大家都恶补了一阵防疫知识。有些是奥地利卫生部的官员提出的,有些是弗朗茨根据记忆补充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卫生的重要性,在这种瘟疫爆发关键的时刻,城内法军却因为没有足够的淡水,病毒不找他们找谁?
外面的俄国人就算是同样不注意卫生,可是人家不缺水,偶尔洗一次澡总是有的吧?
城内的法军士兵,不知道多长时间才有这样的机会,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机会。
这个问题,不管法国人有没有注意到,他们都无能为力。
因为这个缺口不是一星半点儿,只是满足生存所需,每天一小盆水足以,要是改善卫生条件,这个消耗量要增加好多倍。
短时间内,他们上哪儿去找这么多运水船?
每天都要消耗数万吨的淡水,估计把英法在地中海的船舶全部调过来,才有可能满足他们的后勤供应。
费利克斯想了想说:“陛下,如果法国人解决不了瘟疫问题,我们就可以准备调停这场战争了。
一旦俄国人拿下君士坦丁堡,这场战争就打不下去了。
俄国人的财政已经出现了危机,如果不是因为君士坦丁堡的政治地位太特殊,恐怕他们早就妥协了。
现在俄国人已经占领了保加利亚地区,再让他们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未来就更加难以控制了,最好还是遏制一下。”
梅特涅反对道:“首相,这个时候想要遏制俄国人已经晚了,除非我们可以撕毁俄奥密约,否则在未来的谈判中,我们必须要支持他们。
外交上有我们的支持,只要君士坦丁堡被俄国人占领了,我不认为英法有能力逼迫沙皇政府吐出来。
不要忘了对我们来说,这个时候维持俄奥同盟,要比遏制俄国人重要的多,我们不可能反对俄国人吞并君士坦丁堡。
既然遏制不住,那么何必还要做这个恶人呢?
不如索性再推上一把,让俄国人继续在前面吸引英法的火力,加深他们之间的矛盾。”
“推一把”,这个提议弗朗茨非常的有兴趣。要掌控黑海海峡,可不是仅仅一个君士坦丁堡就够了,这需要同时掌控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
俄国人还有能力打下去么?显然是不存在的,那怕是沙皇政府不顾一切的爆肝,也要止步君士坦丁堡。
万一把英法逼急了,没准还有可能被反推一波,俄罗斯帝国的交通制约了他们的实力投放。
在巴尔干半岛上,纵使有奥地利的支持,俄国人最多也只能发挥出七八分的国力,拿什么和英法拼下去?
现在俄国人占据上风,只是英法没有反应过来,在战场上互相坑队友。
一旦俄国人给他们的压力太大,让两国放下了矛盾精诚合作,战场上又是另一种局面了。
俄国人打不下来没有关系,弗朗茨也不希望沙皇政府能够真的掌控黑海海峡。
地中海实在是太小了,英法西奥四国都不够分,完全没有多余的利益给俄国人。
可并不妨碍让俄国人产生野心,毕竟君士坦丁堡都拿下来了,地中海又更近了一步。
只要俄国人还有野心,那么他们和英法就无法妥协。英法俄三国相互对抗,奥地利也就安全了。
历史上俾斯麦就是这么设计的,结果威廉二世外交玩儿崩了,居然让法俄两国结了盟,作为夹心饼干自然悲剧了。
“俄奥同盟不容破坏,遏制俄国人的事情可以让英法来做,作为盟友,我们绝对不能背信弃义!”
弗朗茨直接表明了态度。他可不想放出错误政治信号,让政府高层误认为奥地利已经拿到了想要的利益,就可以抛弃俄国人了。
从国家利益上来看,这种背叛是非常正常的,现在和英法靠拢有利于奥地利的海外殖民,似乎更加符合国家的利益。
可是考虑到战略上的安全,情况就不一样了。相比不稳定的法国政府,和野心勃勃想要逆袭的普鲁士王国,弗朗茨觉得还是和俄国人结盟更加靠谱一些。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
“这边死了一个!”
“快把尸体弄走,尽快安排火化!”
……
吆喝声中,还透露出了麻木与绝望,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去,死的多了大家也就麻木了。
不同于之前的伤员死亡,这次是瘟疫,连医护人员同样不能幸免的瘟疫,甚至法军中还有一名少将也因此走进了火葬场。
安全防护?很遗憾,这个年代的防护措施非常的原始,基础的消毒都做不到。
隔离区的角落里,不时还有病号的哀嚎声传出。这里已经是人人畏惧的绝地,医护人员每天过来,也只是匆忙的分发一下药品,就迅速离开。
检查病情?这是不存在的,法军中才有多少医生?
况且,瘟疫根本就没有特效药,现在使用的药品,给患者起到的心里安慰作用,比实际治疗作用更大。
负责发放给养的士兵们,更是对这里避之不及,将食物放在门口,吆喝一下,然后就迅速离开。
“阿道夫,还坚持的住么?”
“没有问题,谢谢你阿方索,我感觉自己好了很多,这次应该撑过去了。”
“好好休息,撑过去了就没事了。”
这样的对话,阿方索每天都会说很多遍。作为最早的瘟疫感染者,阿方索很幸运的活了下来。
按照惯例,躲过了一波瘟疫,短时间内上帝是不会再次召唤他的,然后他就不得不留下来充当护理员。
按照医生的说法,他还需要留院继续观察治疗,确保万无一失才可以出院。
实际上,就是让他留下来干苦力,比如说照顾病人,给他们分发食物,又比如说处理尸体。这些人人畏惧的工作,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看在额外薪水的份儿上,阿方索很痛快的接过了这份人人畏惧的工作。
阿方索是一名老兵了,是最早进入巴尔干半岛的法军,和他一起过来的,已经有一半人倒下了。
死人,对战场上的老兵来说,早就无所畏惧。战场上每天死的人多得去了,血肉横飞都是常有的事。
在他看来到这里帮忙,要比在上战场轻松多了。每天只需要照看三十多名病人,然后就是自由人。
待的时间长了,阿方索发现这里远远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可怕,他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一共就死了五个,康复了七个。
……
君士坦丁堡法军指挥部,安布鲁瓦兹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司令官阁下,俄国人的进攻让我们的防疫工作失败,瘟疫扩散已经不可避免!”
这个消息,并没有出乎法军统帅佩利西耶的预料。瘟疫爆发,俄国人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君士坦丁堡内除了法军外,还有留下来的市民。奥斯曼帝国是他们的盟友,佩利西耶也不可能把君士坦丁堡的民众全部赶出城。
人口越是密集,瘟疫防治就越困难。加上俄国人的进攻,更是雪上加霜。
佩利西耶平静的问:“说说城内的瘟疫情况吧?”
安布鲁瓦兹有些伤感的说:“这次瘟疫可能是来自前不久伦敦的霍乱,克里米亚半岛那边也爆发了瘟疫,症状和我们这边差不多。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君士坦丁堡爆发的瘟疫传播性很强,要比其它地区强的多,我们初步判断是通过蚊子、苍蝇,这类昆虫传播的。
死亡率在瘟疫中只能算是一般,青壮大都能够抗过去,死亡率不会超过15%,老弱的死亡率要高得多。
最严重的还是伤员,一旦感染上了瘟疫,基本上都有死无生。”
佩利西耶只能在心里问候了一遍英国人,伦敦爆发的霍乱并不严重,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没有全面蔓延开来,反倒是他们遭了殃。
……
伦敦
外交大臣托马斯严肃的说:“首相阁下,刚刚得到了消息,君士坦丁堡的法军没有能够控制住瘟疫,现在已经开始扩散。
昨天晚上,拿破仑三世在凡尔赛宫接见的奥地利驻法大使,两人秘谈了两个多小时。
外交部分析,这次密谈可能和近东战争有关。君士坦丁堡的变故,让法国人对这次战争丧失了信心。
巴黎政府有可能单方面和俄国人结束这场战争,现在他们通过奥地利人向俄国人传递和谈的信号。
根据我们搜集的情报,最近奥地利驻伦敦公使也很活跃,频繁接触国内的主和派领袖,维也纳政府似乎有意调停这次战争。”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乔治-汉密尔顿-戈登开口问道:“法国人有意结束这场战争,并不令人奇怪。
外交部判断奥地利人想要调停这次战争,理由是什么?从利益角度上出发,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奥地利越有利。”
国际政治利益永远都是决定性因素,近东战争持续下去,不但能消耗英法俄三国的实力,奥地利还可以大发战争财。
从利益的角度出发,维也纳政府没有道理,让三国提前结束这场战争。
托马斯胸有成竹的回答道:“奥地利人不希望我们真的分出胜负,维也纳体系虽然崩溃了,但是奥地利政府并没有放弃欧洲平衡战略。
无论是俄国人赢了,还是我们赢了,奥地利的超然地位都不复存在,新一轮的国际斗争必然会爆发。
近东战争持续下去,虽然符合奥地利的利益,可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可控。
这次近东战争,奥地利已经拿到了太多的利益,现在急需消化下去。梅特涅的作风是一贯求稳,现在见好就收很正常。”
乔治首相点了点头,和国家战略相比,些许经济利益不值得一提。夹在法俄之间,奥地利政府想不执行欧陆平衡政策都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