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崔元丰和裴延龄二人胀红了脸,半晌说不出话来。
潘辽起身打圆场道:“杜相国不必动怒,既然是讨论,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毕竟现在还是唐朝,我们谁也不希望晋王殿下背负谋朝篡位的骂名,事实证明,唐朝已经无法再延续下去,晋王殿下如果想取代唐朝,也不会等到今天,对不对?现在是形势所迫,我们不得不改朝换代。”
召集人张谦逸摆摆手道:“各位,让我说两句,作为今天议事的召集人,我是希望政事堂先做一个决定,是否同意小皇帝退位,然后我们再谈新天子之事,首先第一个表决,今天要不要决定这件事?同意今天决定这件事之人请举手?”
七名相国和三名准相国一致举起了手,对于罢黜小皇帝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个孩子谁都见过,完全就是一个傻子,让他继续担任哪怕是名义上的皇帝,也是朝廷的耻辱。
张谦逸点点头,“既然大家都同意今天进行表决,那么表决之前,按照惯例我需要问一问,有没有哪位相国不了解情况或者是我表述不充分?”
没有人提出异议,张谦逸便缓缓道:“天子李纹自幼智力低下,迄今没有任何改善,也不会有好转的可能,政事堂建议,终止其帝位,另寻能安定天下黎民、匡扶社稷者继承大统,同意者请举手!”
张谦逸先举起手,其余六名相国和三名准相国也举起手,一致通过罢黜天子李纹的帝位,不过这只是政事堂的提议,真正罢黜李纹帝位,必须要经过监国批准,然后由太后颁旨。
张谦逸当即写了一份决议案,七名相国和三名准相国都在上面签字画押,形成了政事堂的建议书。
........
从政事堂出来,潘辽对杜佑笑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杜相国在政事堂议事上发这么大的火?”
杜佑恼火道:“我能不发火吗?晋王平定了天下,众望所归,居然还要讨论李唐宗室谁来即位?张谦逸平时装得像,关键时刻就露马脚了,居然把宗正寺卿找来一起议事,他动的是什么心思?”
“张谦逸肯定事先已经了解过,我看他也是装装样子,如果上来就直接表态让晋王登基,取代唐朝,这对晋王殿下的名声不好,所以他要让大家都知道,李唐已经绝嗣了。”
杜佑还是摇摇头,“既然已经表态罢黜李纹帝位,那么政事堂为什么不继续表决推荐晋王继承大统?而且李唐绝嗣可不是好事,大家都会怀疑是晋王殿下做的手脚,他在这个时候提这件事,我觉得他就是在暗示什么?所以我才说他露了马脚。”
潘辽微微笑道:“你不要怀疑张谦逸,他是晋王殿下的第一任记室参军,他绝不会背叛晋王殿下,说不定就是晋王殿下的意思,让他把话给大家说清楚。”
“你就是个老好人,如果天下人都像你这样好说话,那真的是天下大同了!”
这时,张谦逸走了过来,笑眯眯道:“两位相国,我们一起去晋王殿下那里吧!”





猛卒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潘辽三人来到晋王官房,有从事把他们领到参谋室,只见晋王郭宋正弯腰站在桌前,望着桌上一幅辽东地图前沉思。
张谦逸微微笑道:“殿下,好像新罗特使朴泽恩接到了新罗的快信,估计他这两天又要来催促物资了。”
朴泽恩最终熬不过新罗的严峻局势,放弃了漫天要价,和朝廷达成了支援协议,朝廷承诺支援新罗五万套兵甲,十万石粮食,但运送支援物资的船只却迟迟没有出发,朴泽恩也急了,三天两头来找张谦逸要求发送物资。
郭宋笑了笑道;“三位来找我,不是为了谈新罗之事吧?”
张谦逸把政事堂的决议书呈给郭宋,“这是政事堂建议罢黜小皇帝李绣的提议,恳请殿下过目并批准。”
郭宋点点头,“去官房谈吧!”
众人来到郭宋的官房,郭宋请三人坐下,仔细看了建议书,又问道:“李氏宗室情况如何?”
张谦逸道:“微臣也要求宗正寺卿进行了说明,李唐宗室几乎已经绝嗣,目前只剩下小皇帝一人。”
“那政事堂有没有讨论,罢黜了小皇帝,谁来继承大统?”郭宋又问道。
三人面面相觑,杜佑索性直接了当道:“除了殿下之外,谁还有资格继承大统?”
郭宋笑眯眯道:“你们啊!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谋朝篡位的帽子我可不想戴!”
“那依殿下之见呢?”潘辽问道。
郭宋负手走了两步,对三人道:“我并不是虚伪之人,我不否认,目前我确实最有资格继承大统,但改朝换代这种事情,最好形成满朝文武共识,最好是形成天下共识,满朝文武都支持,天下人都支持,那么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杜佑有点明白郭宋的意思,他笑道:“殿下的意思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合法合理!”
郭宋点了点头,“杜相国说得一点没错!”
郭宋没有立刻批准他们的罢黜提议书,但也没有把提议书还给他们,而是把提议书留在了书房。
从晋王书房里出来,潘辽一头雾水问道:“杜相国,晋王殿下是什么意思?”
杜佑微微笑道:“殿下其实说得很清楚了,要满朝文武形成共识,要天下百姓形成共识,就是说,我们现在太仓促了,没有征求满朝文武意见,也没有安排时间让天下百姓讨论,就直接做出决定,国不可一日无君,罢黜了小皇帝,谁来上位?”
说到这,杜佑又直接质问张谦逸道:“张相国今天主持议事进行表决,为什么事先没有和晋王殿下沟通?”
张谦逸愣一下,立刻反应过来,他顿时不满道:“杜相国认为我没有和晋王殿下沟通?”
“如果沟通了,殿下就不会说我们做得不妥,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张谦逸忍住怒气道:“我确实给殿下汇报了,殿下确实同意我今天召集政事堂商议此事,把三位准相国请来一起议事还是他的建议,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殿下又会认为我们的提议不妥,我同样是一头雾水,杜相国信也罢,不信也罢,事实就是如此!”
说完,张谦逸摇摇头,转身快步走了。
“张相国请留步!”杜佑连忙喊道。
张谦逸停住了脚步,冷冷问道:“杜相国还有什么要询问?”
杜佑上前两步,歉然道:“是我不对,我见宗正寺的官员也来参加议事,我还以为是张相国故意请来,我误会了张相国,向你道歉!”
“杜相国现在想通了?”张谦逸似笑非笑道。
“刚才一下子豁然开朗,我完全明白了。”
潘辽苦笑道:“我还是有点不太明白,杜相国能否也让我豁然开朗?”
杜佑呵呵一笑,“不如这样,我中午请两位喝酒,也算是我给张相国赔礼!”
张谦逸心中的不满已经消失了,他微微笑道:“赔礼就不必了,不过能让杜相国破费,也是一件事不容易之事,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
西安门外大街的太白酒楼内,杜佑三人在三楼的一间雅室内坐下,他要了两壶酒,点了七八个菜,他给两人斟满一杯酒笑道:“我们先喝一杯再说!”
三人喝了一杯酒,潘辽拾起酒壶,给三人满上,笑问道:“我现在还是一头雾水,先解惑再说!”
张谦逸也坐直身体,他也很想知道晋王殿下的心思。
杜佑微微一笑道:“我也是忽然一下想通了,今天政事堂议事,恐怕晋王殿下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试探一下大家的反应。”
潘辽和张谦逸都若有所悟,尤其是张谦逸这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殿下昨天同意明明自己举行政事堂议事,但今天结果出来了,他又说政事堂操之太急,前后态度很矛盾,‘试探’两个字,就解释了一切。
潘辽点点头,“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
张谦逸沉吟一下又问道:“那我下一步该怎么做?”
杜佑意味深长的笑道:“政事堂的提案,晋王殿下并没有还回来,说明他会批准,但不是现在,我没猜错的话,《京都快报》和《天下信报》很快会进行舆论引导,引导天下人谈论此事,这个不用我们操心,晋王殿下会安排的,但我们需要在满朝文武上达成共识。”
“那具体该怎么做?”
张谦逸知道杜佑已经胸有成竹,他也懒得多想,直接询问他。
杜佑不紧不慢道:“很简单,给满朝文书发一份询问书,征询所有人意见,不光是朝廷官员,还有地方官,下到每一个县,县令、县丞、县尉、主簿都要表态,然后收集起来后进行统计公布,只要天下大多数官员都认可晋王殿下继承大统,这就是合法合理了,最后由太后颁旨,那么晋王殿下继承大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我认为晋王殿下所说的天下人赞同,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两人都赞同杜佑的方案,潘辽沉吟一下又道:“恐怕这个征询意见会需要很长时间,没有半年时间休想完成,尤其丰州、河西、安西那边,至少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派人去,是不是时间太长了一点?”
杜佑微微欠身笑道:“为了社稷的长治久安,这点时间不算什么!”
张谦逸也道:“杜相国说得有道理,明天议事堂七相聚一下吧!这件事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最好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此事。”
..........
夜幕时分,一辆马车驶入了长安崇德坊,在韦氏前家主韦涣的府门前停下,长安韦氏去年换了家主,由户部侍郎韦应物接替了韦涣。
这是由韦氏宗族会决定,这些年韦涣得不到晋王重用,恼羞成怒之下拒绝出任任何官职,甚至在多个场所公开抨击晋王郭宋,使得韦氏宗族会对他也开始不满了,加上韦涣的儿子韦敏不争气,肆意欺压族人,韦氏宗族会一致认为韦涣损害了韦家的利益,便在去年把他赶下了家主之位。
马车刚刚停稳,尚书左丞裴延龄从马车里下来,等候在门口的韦涣幼子韦敏连忙迎上来,躬身施礼,“小侄参见世伯!”
裴延龄出身蒲州裴氏,他和韦涣是亲家,裴延龄的次子裴鸿远娶了韦涣之女为妻,这也是世家之间世代联姻的一种体现。
裴延龄呵呵笑道:“你父亲呢?”
“家父在书房等候,特让小侄替他迎接世伯!”
“好,前面带路。”
韦敏领着裴延龄向府内走去,不多时来到了外书房,韦涣已在院门口等侯了。
韦涣笑眯眯道:“欢迎亲家翁!”
裴延龄拱拱手,“打扰老弟了!”
韦涣把裴延龄请到书房,两人分宾主落座,侍女给他们上了茶,韦涣对儿子道:“你在院子里等着,暂时不让人来打扰。”
“孩儿遵令!”
韦敏行一礼,把门关上出去了。
裴延龄望着韦敏的背影笑道:“小敏越来越儒雅了!”
韦涣微微叹了口气,“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讲规矩,太讲尊卑,可现在世风日下,尊卑不明,连嫡子斥责庶子也被人诟病,我们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
裴延龄淡淡道:“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迎之,上位者不讲规矩,随意废除奴籍、贱籍,甚至内宫也尊卑不明,不讲秩序,你还能指望庶子们会怎么尊重嫡子?”




猛卒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势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郭宋登基,表面上是一些传统保守势力反对,他们以捍卫唐朝的正统为理由,以此对抗郭宋继承大统,但实际上还是利益在作祟。
郭宋在很多地方都触犯到了某些势力的利益,比如他对关陇集团的政治利益进行打击,但他又用经济利益作为补偿,缓解了关陇集团对他的敌视。
再比如他推行两籍改革,废除贱籍、限制奴籍,尤其是限制奴隶,使那些拥有大量奴隶的人对他恨之入骨,这一点郭宋心知肚明,为了减少抵触,他没有采用一杆子插到底的强硬手段废除奴籍,而是用认旧不认新的改良手段,对旧奴籍延长了十五年,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瓦解反对势力。
裴延龄无疑就是反对废奴的代表人物,崔元丰也是,政事堂中表决奴籍改良提案时,崔元丰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当时连独孤立秋都赞成废奴。
他们当然知道无法阻止郭宋登基,只是他们想用反对郭宋登基作为筹码,换取郭宋撤销废奴律法。
不过以裴延龄、崔元丰、独孤大石为首的这类保守反对势力,他们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比较分散,基本上都是各自为阵,并没有形成一个势力集团。
郭宋严厉剿灭卫唐会让他们心有余悸,现在卫唐会并没有结案,周岷带着大批内卫士兵还在各地不断清剿,而且手段极狠,基本上都是公开处斩,这个案子已经杀了数千人,还在持续之中。
卫唐会的前车不远,这些保守势力也不敢轻易结党。
不过在反对郭宋的各色人物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因为利益分歧而反对,不少人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是出于一种不满情绪的宣泄,韦涣就是其中的典型。
韦涣原是南唐礼部尚书,又是长安名门家主,当年他是冲着相国之位而返回长安,但郭宋最终选择了同是南唐旧臣的杜佑为相国,而没有选择他,韦涣心态失衡了,他一口拒绝了郭宋让他出任庆州刺史的任命,后来又回绝了郭宋任命他为资政。
两次回绝后,郭宋便不再理睬他,后来几次换相都和他无缘,倒是他的族弟韦应物越混越好,做了四年京兆尹,去年又出任吏部侍郎,据说今年又要被提升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正是这种强烈的落差,使韦涣心中对郭宋的怨恨越来越大,常常在公开场合抨击郭宋,以至于各大世家的聚会都不愿意再请他,导致韦家开始边缘化,最终韦涣被家族宗族会罢免的家主之位。
裴延龄十分狡猾,他昨天在政事堂议事时被杜佑公开批评,使他心生警惕,自己做得太明显,是要被郭宋清算的,最好能够假手他人,裴延龄便想到了亲家韦涣,此人心胸狭窄,抨击郭宋这么多年也没有被收拾,已经养成一种骄横的心态,如果鼓动他出面反对,说不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今天政事堂发生了激烈争辩,河西派系的人想废帝,拥立郭宋取代大唐,但世家派系的大臣都不同意,坚决维护大唐正统,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
裴延龄一本正经地说瞎话,就是在欺负韦涣不了解情况,韦涣重重哼了一声,“我早就说此人是狼子野心,名为唐臣,实为国贼,想窃据大唐宝鼎,也不问天下世家同不同意?”
“而且今天还发生一件骇人听闻之事,大唐宗室竟然一个个死去,嗣虢王李俊在四年前重病而死,嗣楚王李晋元三年前失足落水溺亡,陈留郡公李万季去年春天病死,如果宗正寺不说,我们还真不知道他们都已经死了,你说一个人死去还可以解释,但三个人都死了,这就有点蹊跷了。”
韦涣冷冷哼了一声,“这还用问吗?一年一个,把这些宗室都干掉,他最擅长暗杀,到最后把宗室全部杀光,无人继承大统,他便堂而皇之窃据大唐宝鼎。”
说到这,韦涣眉头忽然一皱,“唐朝宗室难道真的死光了?”
裴延龄摇了摇头,“大唐宗室开枝散叶,铺陈天下,哪有那么容易绝嗣?高祖一脉或许没有了,他的几个兄弟都有后代,他们同样也是宗室,所以只要肯用心去找,肯定找得出来,再说现在的小皇帝将来也会有子嗣,难道他的子嗣就不能继承皇位?”
“那能有什么办法?他手握军权,他想上位,谁还能阻止他?”
韦涣虽然痛恨郭宋,但他并不傻,他知道郭宋上位已成定局,不是找来个莫名其妙的宗室来就可以阻挡。
“虽然不能阻止他,但至少能让他知道,这天下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至少让他学会尊重别人,尊重世家。”
裴延龄可谓摸透了韦涣的心理,他知道韦涣对郭宋怨恨极深,如果有机会狠狠恶心一下郭宋,他肯定会主动请缨,裴延龄投其所好,丝毫不提反对废除奴籍之事。
韦涣果然有兴趣了,他虽然不能阻止郭宋上位,但如果能抓住机会狠狠恶心郭宋一番,也能出自己一口心头恶气。
“那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裴延龄就在等他这句话,他压低声音道:“好办法倒是有一个,但你也不用自己出面,可以这样做........”
郭宋回到晋王宫,却意外地发现一群宫女和女护卫正围着一张大桌子低声议论,他轻轻咳嗽一声,众人才发现晋王回来了,连忙行一礼,匆匆退下。
郭宋这才看清桌上之物,原来是一张体型庞大的熊皮,平铺在桌上,郭宋眼睛一亮,他上前细看,是一头棕熊皮,身高至少在两米以上,毛色油亮,异常柔软。
看得出熊皮已经鞣制了很多年,保存得非常完美,这种品相的熊皮郭宋还是第一次见到,堪称极品了。
“夫君回来了!”身后传来妻子薛涛的声音。
郭宋笑问道:“这张熊皮很不错,哪里搞来的?”
“是今天上午内卫王统领派人送来的,他说是他手下在辽东搞到的,我还是年初给他说了一下,我父亲冬天难熬,请他替我搞一张上好兽皮,他就记住了。”
郭宋的岳父薛勋身体很差,又是老寒腿,冬天怕冷,尤其夜里睡觉比较痛苦,他每晚都要用汤婆子睡觉,几次把腿烫伤,年初郭宋就给妻子说过,让她给父亲送去几张十年的老羊皮,没想到她竟然搞来一张老熊皮。
既然她有这个孝心,郭宋便不再多说什么,这张熊皮送给老人确实是最合适不过。
“这张熊皮内卫花多少钱搞到的?”
“我打听了一下,这种品相的老熊皮,市价大概在一万两银子左右,所以下午我派人送去了一万两银子的银票,但被王统领退回来了,他说手下在辽东只花了五百两银子,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他如果不肯收钱,我就打算把这张熊皮退回去。”
郭宋很欣赏妻子公私分明的做法,虽然郭宋也有内库,但他的内库和李适的内库完全不是一回事,他的内库依然是属于户部财政的一部分,只不过是由他直接支配,不用通过政事堂批准。
像这次灭朱泚,他就是从内库中拿出一百万贯钱通过宝记柜坊借给了刘丰,引发了洛阳严重通货膨胀,导致军心崩溃。
而刘丰用来抵押还债的各种酒楼、店铺、仓库、房宅、庄园,全部价值加起来超过了五百万贯,这实际就是一种资产抄底。
像杨密和蒋敏也以个人身份抄了洛阳的底,用极低的价格各买了一座大宅。
就算是抄底买进大量资产,也和郭宋私人无关,属于晋王内库,公私分明一向是郭宋对家人的要求。
郭宋微微笑道:“五百两银子,在长安确实不可能,但在辽东应该是真的,我觉得是这个价格。”
“可卖兽皮的人,难道不知道这张熊皮很值钱吗?”薛涛不解地问道。
郭宋笑着解释道:“兽皮商人卖给坐店商人五百两银子,坐店商人卖给幽州大店,价格就变成两千两银子了,幽州大店再送到长安来,交给长安的皮毛大商人,价格就涨到五千两银子,皮毛大商人卖给长安豪门大户,开价就是一万两银子,但讨价还价,八千两银子也能买下来,所以每个环节都要赚钱,现在就相当于夫人直接从辽东的兽皮行商手中买下熊皮,对于这些兽皮行商,他们收来这张熊皮的本钱极低,可能十几斤盐糖就拿下了,他们差不多净赚五百两银子,也不亏。”
薛涛恍然大悟,笑道:“夫君这样一说,那我心安理得收下了。”




猛卒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晋宫惊魂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入夜,郭宋正在书房里看书,有侍女在门外禀报,“殿下,内卫王统领有急事求见!”
“我知道了,请他在麒麟殿稍等片刻。”
郭宋披上一件毛氅,出门吩咐道:“备车去麒麟殿!”
晋王宫很大,相辉楼和麒麟殿相距三四里,在凝碧湖的外围,必须坐车过去。
郭宋不太愿意使用宦官,也不允许男人进他的内宫,所以他内宫全部都是女人,连贴身护卫也是武艺高强的女子,赶马车的人是一名健妇,手很稳,非常熟练。
当然,晋王宫也有三千亲兵侍卫,像麒麟殿这边的侍卫就是他的亲兵,只不过他们不能进入凝碧湖区域。
马车在麒麟殿大门前停下,两名女护卫给他开了门,两名宫女在前面打着灯笼,两名武艺高强的女侍卫跟在他身后,警惕地望着两边,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林,虽然外围的三千亲兵很尽职,但毕竟晋王宫太大,难免会出现漏洞。
今晚郭宋也感觉内心不太安宁,他的手也本能放在剑柄上,不过一直走进麒麟殿,他也没有发现异常。
王越坐在外殿喝茶,见晋王进来,他连忙起身行礼,“参见殿下!”
“进去说吧!”
郭宋走进内间坐下,麒麟殿相当于郭宋的外书房,是他宫中处理朝务,接见大臣的地方。
王越躬身道:“卑职手下发现裴延龄今晚去拜访了韦涣,在韦涣府中呆了约一个时辰后离去。”
“他们是亲家,去府中做客应该是常态吧!”
王越摇摇头,“裴延龄并非事先约好,而是今天下午临时派人去韦府送帖子,卑职有理由怀疑他是因上午政事堂之事才去拜访韦涣,韦涣对殿下不满,整个长安都知道,他城府不深,容易被人利用,不排除裴延龄想利用韦涣搞事情。”
1...472473474475476...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