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如果扬州某个富商想捐钱怎么办,他不用来长安,只要给宝记柜坊慈幼局的户头上捐一千贯钱,宝记柜坊会报到长安,大概等两三个月,勋官证明就能下来,由县衙颁发,那么就可以娶妾了。
郭锦城目前就是慈幼局的掌门人,职务名称叫做监令,相国们都亲切地叫他小郭尚书。
“为父五天后就要出征新罗,我不在京城这期间,你要履行世子的职责,一般而言也没有什么事情,朝务会由政事堂表决决定,你主要是替为父掌握军权,非战时状态下,任何五十人以上的跨州调兵必须由兵部审批,然后由你颁发调兵令箭,如果是涉及一千人以上调兵,则必须由政事堂批准,由你颁发调兵虎符。
但不管调多少士兵,光有兵部或者政事堂的批准是没有用的,必须有你的令符,军权在你的手上,反过来,如果你直接调兵,那就不需要兵部和政事堂审批,明白我的意思吗?”
“孩儿明白了!”
郭宋又道:“我在兰台设立了一间世子房,我不在京城的时候,你就在坐镇世子房,杨天华他们会辅佐你,你不光要掌握军权,还要了解重大政务,如果有疑惑,可以请潘相国和杜相国来解释,但你没有决定权,决定权是由相国们投票产生。”
郭锦城点点头,他明白父亲的意思了。
郭宋笑了笑又道:“你是嫡长子,所以除了朝务外,你还要担负起照顾家人的重任,有时间陪母亲去探望一下外祖父,其他几个母亲,你也要尊重。”
郭宋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项,郭锦城这才向父亲告辞,退出了书房。
猛卒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军出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二月初四,三百艘大型战船满载着各种军事物资离开长安出发了,最前面是郭宋的五千石坐船,同时和郭宋一起出发的,还有两万铁卫军,铁卫军由亲卫骑兵、重甲步兵以及火器营三部分组成,其中一万五千人是骑兵,他们骑马在岸上行走,而五千重兵步兵和一千火器营士兵则坐船而行。
早在两个月前,裴信已率领三万骑兵先一步出发,前往登州。
这次征讨辽东,郭宋共动用二十万大军,其中姚锦率五万河北军走平州,在辽西走廊一线牵制契丹人。
攻打新罗共计十五万大军,这里面包括李冰、裴信、张云的十万大军,以及罗紫玉和张克诚统率的三万水军,还有两万直接由郭宋统率的铁卫军。
渭河码头上,满朝文武百官和数万百姓出城送信,虽然这次出征没有任何事前宣传,但官员们都知道晋王是去讨伐新罗,根子还是要解决辽东隐患。
郭宋祭祀了马神和水神,又祭拜四方诸神,这才和大臣们告别,登上了大船,船队开始启航,纤夫拉拽着大船缓缓而行,岸上和船上立刻响起一片依依惜别声。
这时,郭宋也看见了几辆马车,被侍卫们严密护卫着,这是自己的妻女来和自己告别了,这还是第一次,从前郭宋的出征她们都觉得并不遥远,而这一次是去远隔重洋的新罗,这让她们心中都充满了担心和不安。
郭宋站在船舷边向妻女挥手告别,他依稀能看见她们也在马车内向自己挥手,这一刻,郭宋心中也涌起一种说不出的眷念。
船队渐渐远处,再也看不见送行的人们,郭宋这才走回了自己的船舱,他的船舱很大,有书房、寝舱、起居舱和客舱,像套房一样,一共有七间舱室,除了两名服侍他起居的侍女外,还有一人便是应采和。
应采和是他的贴身护卫,有时候也会替他执行特殊任务,她虽然是玉真宫宫主,但她的独立性极强,不需要任何人服侍,她有自己的独立船舱,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盘腿练功,只有夜里才会和郭宋在一起,尽情地和主人一起享受鱼水之欢。
郭宋坐在书房内,铺开了他制定的作战方案,当然,任何方案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根据形势变化而随时调整。
从时间上算,今天自己从长安出发,三万水军和数百艘大型战船也应该同时从登州出发了,他们第一步并不是攻打新罗,而是占领儋罗岛,在儋罗岛建立后勤基地,然后再跟随新罗形势的而出兵。
根据辽东传来的消息,今年春天,朱滔大军也将大军进攻新罗,务必灭亡新罗国,其实不仅新罗国的国力即将崩溃,就连朱滔也承受不住年年战争的压力,要不是残酷奴役新罗人和高句丽人,他们根本支撑不了这么多年的战争。
对郭宋而言,发动新罗战争掌握时机最为关键,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时间过得很快,两天时间悄然过去,船队快要到天宝渠,这时夜幕也已降临。
一名侍女给郭宋端来一盏茶,这次有两名侍女跟随郭宋出征,是一对孪生姐妹,一个叫赵涟儿,一个叫赵漪儿,都只有十五岁,长安人,她们都是薛涛身边的侍女,两人从十岁开始便跟随薛涛,已经过去了五年,两人都已出落成小美人胎子,身材雏形已现,现在还稍微青涩一点,但看得出,她们将来都会是高挑丰满的类型。
眼看丈夫登基在即,薛涛也开始考虑为丈夫挑选嫔妃了,让她们二人跟随郭宋同行,就是以后的一个备选。
薛涛知道这次应采和将和丈夫同行,所以她便没有安排成年女子,以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赵涟儿和赵漪儿十分聪明,她们当然知道这是她们讨晋王殿下欢心的机会,所以她们二人服侍得格外尽心,让郭宋颇为喜欢这对孪生姐妹,甚至连一向冷硬的应采和也对她们有了一丝好感。
郭宋端起茶盏,对赵涟儿道:“去请应宫主过来。”
赵涟儿乖巧地答应一声,转身去了,不多时,身材极高的应采和走过来,她给郭宋行一个万福礼,媚笑着在主人对面坐下,赵漪儿也给她端来一盏茶。
郭宋对两姐妹道:“时间不早了,你们也去休息吧!”
“是!”
两人行一礼,转身回房了,她们已经略懂男女之事,知道从现在开始,到明天上午,她们都不能出房门。
待两人一走,应采和立刻钻进主人怀中,久久和他吻在一起。
“要不要把她们一起叫来,在旁边服侍?”郭宋笑问道。
“不要!旁边有人我会束手束脚,还是和主人单独在一起,我会更放松一点。”
郭宋原本只是想与应采和说说话,没想到应采和过于主动,一下子把他身体里的火焰点燃了,他横抱起应采和向寝舱走去.......
赵涟儿和赵漪儿就住在隔壁客舱,随时能服侍晋王殿下,隔壁传来应采和夸张的声音让两人面红耳赤。
赵漪儿低声问道:“阿姊,他们在做什么?”
赵涟儿咬着嘴唇笑道:“我服侍过殿下和王妃的,你想知道?”
“阿姐,给我说说嘛!”
两姐妹躺在被子附耳窃窃私语,不时捂嘴偷笑.......
船队并没有停泊,而是在黑夜中继续航行,浩浩荡荡驶入了天宝渠。
..........
儋罗岛就是今天的济州岛,孤悬于新罗国南面,它并不属于新罗国,一直到北宋徽宗年间,才被高丽王朝吞并。
岛上有一个小国,叫做儋罗国,总人口不足一万,以种田养猪为生,生产力落后,没有耕牛,便刀耕火种,不会纺线织布,便以猪皮为衣,住在简陋的木屋里,普通百姓生活十分贫困,他们全靠从海中捞取珍珠以及名贵贝壳和路过的唐朝商船换取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儋罗国国王曾经去大唐朝拜,被唐高宗李治赐李姓,他们国王便从此以李为姓,现在的国王叫做李星都,虽然只有四十五岁,但对于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余岁的儋罗人来说,四十五岁已经属于古稀老人了。
儋罗国的军队不多,只有五百人左右,由王子李棕统领。
这天上午,铺天盖地的战船出现在儋罗岛西北方向的海面上,战船足有四百余艘,这支船队正是从登州驶来的水军主力,一共有四百艘战船,都是三千石以上的大船,满载着三万水军,由水军主将罗紫玉和副将张克诚统领。
其实前往儋罗岛,从长江口出发会更近一点,走登州反而绕远路了,但这里面有一个海上风险问题,就像鉴真从长江口出发去日本,也是九死一生,失败了无数次才成功。
后来日本遣唐使来大唐,走的都是东北线,先到新罗半岛,船只再沿着新罗半岛绕行,然后前往登州,这样基本上就没有风险。
郭宋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他可不希望战船或者运输船在海上遇到风暴而全军覆灭,又考虑到新罗没有大型战船,只有一些零星的巡哨船,他便毅然拍板,大军走新罗沿海线南下,这样基本上就不会遭遇到海上风暴了。
晋军的战船到来令儋罗岛百姓十分恐慌,人们奔走相告,纷纷逃往儋罗城躲避,儋罗城头也吹响号角,五百士兵纷纷拿着长矛上城头防御。
儋罗城就在北面海边不远,建造在一座矮山上,依山而建,用坚固的大石在山下修建了城墙和城门,王宫就在山顶最高处,所谓王宫其实也是数十座木屋,居住着国王李星都和他的几名妃子。
大量的民房便散布在山道两边,平时约有两千人在城内居住,但现在危险来临,儋罗城周围的百姓纷纷逃进城内避难。
国王李星都皮肤黝黑,身材矮小,整个儋罗国基本上都是小黑人种,显示出他们和南洋的渊源,其实不光是儋罗国,包括大小琉球岛、日本国,他们的祖先都是来自南洋,身材矮小,皮肤粗黑,男子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间。
国王李星都心中忧虑万分,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站在山顶上向北方眺望,只见铺天盖地的船帆出现在远处的海湾内。
猛卒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罗大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大船还在陆续靠岸,但一万水军已经在岸上集结完毕,副将张克诚率领一万大军向十几里外的儋罗城杀来。
不多时,一万大军在儋罗城下列队完成,旌旗迎风招展,士兵们盔明甲亮,杀气腾腾。
这时,一名骑兵纵马飞驰而上,张弓搭箭向城内射出一支信箭,有士兵拾起信箭,急忙跑去交给王子李棕,李棕在新罗读过几年书,认识汉字,这封信竟然是晋王郭宋的亲笔信。
李棕大吃一惊,连忙跑上山顶去找父亲。
“阿爹,你看看这封信,是对方射进来的。”李棕拿着信跑了上来。
李星都紧张问道:“是谁写来的信?”
“是上朝晋王写来的!”
儋罗国把唐朝称为上朝,把新罗称为下朝,李星都当然知道晋王,往来的唐朝商人给他们说过,晋王就是唐朝的皇帝。
李星都不识汉文,又问道:“写的是什么?”
李棕看了一遍信道:“信中说,晋军要用儋罗岛驻军,如果我们配合,晋军会秋毫不犯,甚至还可以招募我们的百姓养猪喂马,挣点钱粮,如果我们不配合,要给晋军制造麻烦,那儋罗国将面临灭顶之灾。”
李星都听到‘秋毫不犯’几个字,心中稍稍安定,他又问道:“你觉得晋军想做什么?”
李棕毕竟是王子,视野不同于普通人,他想了想道:“孩儿觉得晋王肯定看不上我们这点人,我们也没有什么财富让他们图谋,这点土地对他们也是九牛一毛,孩儿觉得他们是想对付新罗,用我们儋罗岛储存粮食物资,作为后勤支援。”
李星都点点头,“你说得对,入侵我们的可能确实不大,既然有晋王的信,那我去和他们接触一下,如果真是秋毫无犯,那让他们驻军也无妨。”
“那孩儿陪父亲去!”
“不用,我找两名长者陪我去就行了。”
儋罗国所谓的长者,也就才四十余岁,远没有晋军主将罗紫玉的年纪大,罗紫玉都快六十岁了。
罗紫玉在岸边搭建了一座临时大帐,他还找了一名商人做翻译,商人叫做王染,扬州商人,长期和新罗做生意,和儋罗国很熟,还在儋罗国住过两年,能说一口流利的儋罗国土话。
这时,儋罗国王李星都和两名长者来到大帐外,罗紫玉亲自出来迎接。
李星都深深行一礼道:“我是儋罗国王,欢迎上朝大军前来儋罗国!”
旁边王染给罗紫玉翻译,李星都这才认出王染,是他们的老朋友,他顿时又惊又喜,“王东主,你怎么在这里?”
王染呵呵笑道:“我给罗将军当翻译,国王不要担心,晋军对儋罗国没有恶意。”
李星都比较信任王染,听他这一说,这才一颗心放下。
王染给他介绍了主将罗紫玉,又介绍了长史徐明博和司马刘沁,众人进帐坐下。
罗紫玉开门见山道:“这次晋军来儋罗岛并非针对你们,而是要以儋罗岛为后勤重地讨伐新罗,你们正常生活,晋军不会干扰你们,只是希望你们不要给晋军制造障碍,更不要跑去给新罗通风报信。”
听了翻译,李星都连忙道:“我们和新罗已经二十几年没有来往,请将军放心。”
双方又商议一些细节,长史徐明博提出雇佣一千名青壮男子给晋军养猪、养羊,军营管两顿饭,每天报酬是二十文钱或者十斤麦子,一个月再给一匹粗布和三斤粗盐,这个价格比唐朝最低的工钱还要低,唐朝最便宜的小丫鬟每天也要三十文钱。
但对儋罗国人却是天价了,一个月能挣三百斤麦子,这比他们一年还挣得多,何况每个月还有一匹粗布和三斤盐,这个消息让儋罗国举国沸腾,儋罗国百姓蜂拥而至,纷纷跑到大营前报名,甚至连不少女人也跑来了。
晋军不得不放宽人数上限,招募两千五百人,其中五百人是女人,负责给军队洗衣,几乎是他们全国的大半青壮了。
晋军很快便在北部沿海地带搭建了一座占地约五千亩的大军营,并砍伐树木制作营栅,搭建了一万三千顶大帐,足以容纳十五万大军,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大营,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水源。
罗紫玉和几名官员在王染的带领下骑马巡视儋罗国的土地资源情况,儋罗国中部是丘陵或者山地,四周地势平坦,分布着一望无际的大片草场,一条条小河从草场中流过,远处是一座座平缓的丘陵,草场上春意盎然,五颜六色的小花在风中摇曳。
“不错,这里可以养马养羊,还真是一块宝地!”罗紫玉由衷地赞叹道。
王染笑道:“将军,儋罗国人主要住在北部和东部沿海一带,这边腹地他们过来也是来采摘野果,这里的橘子不错。”
罗紫玉点了点头,回头问长史徐明博,“晋王殿下怎么看这座岛?”
徐明博在出发前去了长安,被晋王接见,他知道晋王的意图。
徐明博缓缓道:“殿下考虑把儋罗岛改名为耽州,然后向这里移民两万人,儋罗岛的百姓如果归附心强,那就留下来,和移民慢慢融合,如果归附心不强,那就逐步迁移到大琉球岛去。”
“那国王和王子怎么办?”罗紫玉又问道。
“殿下的意思好像是说,国王可以暂时不动,先把王子李棕一家送去长安为人质,殿下可能会封他儋罗郡王,让他定居长安,不用再回来了,等国王死了以后,儋罗国就正式改名为耽州,最多两代人,就没有人还记得儋罗国了。”
几人在轻言淡语中,便决定了儋罗国的未来。
一旁的王染却听得清楚,他用了心,他开始思索该怎么做才能彻底让儋罗岛变成耽州。
.........
十天后,第一批五百艘大船组成的货运船队满载着各种粮食物资以及两万军队抵达了儋罗岛,此时,仓库大营已经搭建完成,开始大量搬运粮食物资上岸。
这次攻打新罗,晋军共募集了九百艘海运货船和五百余艘战船,至少要走四趟,才能将全部物资和人马运送到儋罗道。
三月下旬,经过了近五十天的长途跋涉,晋王郭宋终于率领大军抵达了儋罗岛,众将领以及儋罗国王李星都一起到海边迎接晋王殿下的到来。
众人见了礼,郭宋安抚了国王李星都,众将俨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郭宋来到大营,晋军的军队大营和仓库大营都已经完成,占地广袤,气势庞大。
郭宋先巡视了晋军大营,又在数千亲卫的护卫下来到了儋罗城巡视,儋罗城的位置不错,依山而建,层层木屋次第向上,面朝大海,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更重要是,山上居然还有泉水流下,将来这座山城可以作为行政衙门所在地。
一路之上,数千名儋罗国百姓伏地而拜,迎接大唐皇帝的到来。郭宋骑马上了山顶,山顶很平坦,有数十亩大小,中间有十几座大木屋,是他们的王宫,四周还有三十几座小房子,看样子像军队的宿舍。
站在山顶向北面望去,北面便是大海,视野开阔,最近处是一座海湾,无数的船只停泊在海湾内。
一路过来,始终是国王陪同着自己,却不见别的大臣。
郭宋有些好奇,回头问翻译李染道:“国王是怎么统治儋罗国,好像没看见他的大臣?”
李染恭恭敬敬道:“启禀殿下,儋罗国和咱们不一样,他们没有朝廷,没有官员,军队由王子统领,国中大小事务都由长老会决定,而他们长老会也没有固定人选,需要用到时,由国王从百余名老人中临时指定五人担任,决定重大事务。
五个长老都是国王的心腹,他们的决定就是国王的意志,另外还有一名巫女,她主要负责看病,各种祭祀活动都是由她主持。
郭宋点点头又道:“但我并没有看见什么老人!”
“殿下,儋罗国人的寿命很短,大部分人三十余岁就死了,活过四十岁就是老人了,他们国王今年四十五岁,是儋罗国最年长之人。”
原来如此,郭宋又问长史徐明博道:“他们王子你送走了?”
徐明博躬身道:“卑职按照殿下的指令,一个月前就派人把他一家人送去长安了,他们国王只提出一个要求,他去世后让他儿子回来继承王位!”
“他有几个儿子?”郭宋笑问道。
“就只有一个,另外还有两个女儿。”
郭宋点点头,对李染道:“你就留下来吧!以后你就是第一任儋罗县县令,好好教化他们。”
猛卒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异国斥候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李染喜从天降,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忽然当官了,一时间,他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
郭宋又淡淡道:“以后要多开一些学校,要告诉儋罗孩童,他们的祖先是为了躲避战乱从中原迁徙过来,要教他们说汉话,写汉字,如果十年后,儋罗岛的年轻人个个都说汉语,对中原有认同感,那你就成功了,作为对你的奖赏,我会提升你为温州刺史。”
李染就是温州人,也就是让他衣锦还乡,回家乡当刺史,李染今年只有四十二岁,十年后他才五十二岁,他至少还能做十年的刺史。
李染心中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他躬身道:“小民....不!微臣保证完成殿下的重托。”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十年时间完成我制定的任务。”郭宋笑问道。
李染点点头,“微臣其实很了解儋罗国的人,他们生活十分困苦,但又渴望能改善生活,只要说汉话写汉字就都能过上好日子,那么他们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就算他们自己学不了,但也会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读书,然后卑职过两年会选一批聪明的孩子去扬州学习,他们回来后继续任教,同时卑职会请一些有经验的中原农民过来,教他们修建农田水利,教他们耕田织布,教他们汉人的风俗和礼仪,卑职相信,十年后,儋罗岛的百姓都会认同他们是殿下的子民。”
郭宋很赞同这个李染的思路,很务实,他欣然道:“朝廷会全力支持你,派一批年轻士子来协助你,再小规模地迁徙几百户汉人过来,你需要什么物资,到时候尽管提出来。”
李染犹豫一下道:“其实微臣最需要一样东西,就是传递消息的信鹰,微臣看见军队中有,能不能给我们留两只。”
郭宋知道他想要什么,便微微笑道:“我会安排军队在儋罗岛的东西南北各建一座信鹰塔,然后在新罗和儋罗岛之间建立起鹰信线路,新罗会和登州建立鹰信线路,这样一来,儋罗岛就能和登州联系了,到时候你有什么需要,最迟十天后长安就能知道。”
李染大喜,连忙道:“这样一来,微臣就更有信心了!”
..........
郭宋回到军营,中军大帐内已经摆下了一座一丈宽两丈长的简易新罗地形沙盘,之所以叫做简易,主要是没有细节,只有几条主要官道和十几座城池,以及几座海湾,其他都是用山地来替代,可就算是这样地图,新罗情报站也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李冰用木杆指着北面汉州道:“根据最新的消息,朱滔大军已经在半个月前攻占新罗三大城池之一的汉州城,听说朱邺放纵军队烧杀奸淫了三天,汉州城境况十分惨烈。
朱邺已经率大军继续南下,不知是杀向西南方向的熊州,还是杀向京城都城金州,卑职十天前已经派出十支斥候队乘船北上了,他们带有信鹰,会给我们传来消息。”
郭宋沉吟片刻问道:“双方的兵力对比如何?”
“回禀殿下,朱滔大军佯做粮食不济撤退,汉州主将崔洪山信以为真,率军追击,结果中了敌军的埋伏,两万军队全军覆灭,现在新罗的军队应该只剩下三万,一万在熊州,两万在金州,如果金彦升把熊州军队和所有零散军队集中起来,也只有四万人,士气低落,而且据说金彦升和新罗王金清明的权力斗争反而更加激烈了,内忧外患,我看新罗这次凶多吉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