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士兵反手一记耳光,‘啪!’一声脆响,打得这名世家子弟眼冒金星,他捂着脸不敢吭声了。
“带走!”
“我三叔是相国,你们谁敢抓我!”韦敏怒吼道。
“给我打!”
几名士兵如狼似虎冲上来,一顿暴打,将韦敏打得瘫倒在地上,士兵们如同拖死狗一样将他拖走了,一屋子人都吓得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
韦府内,韦涣正在给大管事庄毅交代部署童谣之事,他要趁这两天朝廷百官投票的时候,制造各种事端将郭宋的名声搞臭。
“童谣要编得琅琅上口,像最开始这几句,东郭王,西晋王,野心勃勃换李唐,很顺口嘛!就这样编下去,明天一早就去各地教孩童唱歌.......”
这时,一名家丁从外面跑上堂,“老爷,外面来了好多士兵,把咱们府包围了。”
“什么?”韦涣一下子惊呆了。
他头脑有点混乱,裴延龄不是说郭宋要这段时间装大度,不会找他们麻烦吗?
“老爷,怎么办?”大管事庄毅也心惊胆战,是不是他们消息泄露了。
“别急,他们没有证据,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两人心乱如麻,竟然把桌上的儿歌草稿忘记收起了。
一阵脚步声传来,百余名士兵出现在堂下,韦涣连忙迎出来,
“各位有什么事?”
为首将领正是周岷,他认识韦涣,便一指旁边的庄毅问道:“此人叫什么名字?”
“此人是我府中大管事,叫做庄毅!”
周岷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看来你就是李庄逸了,几千头牛还等你去赎呢!”
庄毅大惊失色,他后退两步,士兵们一拥而上,庄毅按倒捆绑起来。
“家主救我!家主救我!”庄毅大喊求救。
韦涣吓得呆住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周岷又对韦涣道:“还有阁下,也请跟我们一起走吧!”
韦涣猛地后退一步,大喊道:“我没有犯罪,我不跟你们走!”
这时,有士兵在桌上发现了他们的童谣计划书,取过来交给周岷,周岷看了看,摇摇头道:“这都是小事情了,你儿子韦敏指控你加入卫唐会,参与了对独孤相国的刺杀策划,你的案发了!”
韦涣转身要跑,被士兵扑倒,将他反绑起来,用破布将他的嘴堵住,韦涣呜!呜!呜!大喊,眼睛惊恐万分。
周岷一挥手令道:“给我彻底搜!”
百余士兵立刻进入后宅翻箱倒柜搜查,不多时,一名校尉拿着厚厚一叠信走来道:“将军,我们发现了这些信件,都是韦涣和元卫的通信,他确实勾结卫唐会,证据确凿!”
韦涣几乎要晕过去了,他什么时候和元卫通过信,他书房里根本没有这些信,分明是栽赃陷害。
这一刻,他肠子都悔青了,他知道这是郭宋对自己下手了。
“带走!”
大群士兵将韦涣和大管事庄毅一起拖走了........
当天晚上,三千内卫士兵出动,抓捕了裴延龄、崔元丰和独孤大石三人,虽然是秘密抓捕,但独孤明仁还是得到了消息。
独孤明仁心里很清楚,以四叔独孤大石的任性,迟早会吃大亏,但无论如何,独孤大石是家主,是他四叔,他被抓走,自己不能不管。
独孤明仁连忙去找二叔独孤长秋帮忙。
独孤长秋哼了一声道:“你不觉得他是咎由自取吗?我虽然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但连晋王都忍无可忍,可见他已是罪不可恕!”
“二叔,再怎么说,他也是家主,是我的四叔,也是二叔您的兄弟啊!”
独孤长秋很无奈,“好吧!我们一起去晋王宫探探口风,但我丑话说在前面,这件事和幽兰无关,你不要去找你妹妹,把她给拖下水!”
“二叔放心,这事和幽兰没有关系,我不会去找她。”
叔侄二人上了马车,马车向晋王驶去。
晋王宫麒麟殿内,王越和周岷向郭宋汇报了抓捕裴延龄等人的情况,郭宋点点头,“今晚要连夜审讯韦涣,必须要让他认罪伏法,他儿子和大管事也要成为口供的一部分,至于其他几人,暂时不要审讯,把他们三人软禁起来,等明天革职后再审讯也不迟。”
王越躬身道:“殿下,他们毕竟是高官,这个时候杀他们,卑职担心影响殿下的名声。”
“我心里有数,你们去吧!”
“遵令!”
两人行一礼,转身走了。
郭宋又问门口的宫女,“什么事情?”
“启禀殿下,独孤叔侄在外面求见。”
郭宋知道这叔侄二人是谁,便点点头,“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独孤立秋和独孤明远走了进来,两人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请坐下说吧!”
郭宋桌案两侧放着几把软椅,主要是给相国们坐的,独孤长秋是长辈,明仁是准相国,当然也可以坐下。
两人坐下,独孤明仁道:“殿下也知道我们为何事而来,我四叔虽然做了很多蠢事,但恳请殿下能否看在我父亲的面上,饶他一命。”
郭宋淡淡道:“说起来我还是独孤大石的侄女婿,可他对我下手却没有半点亲情,你们看看这个吧!”
说着,郭宋将一卷布递给他们,“这是从一块古石碑拓下来的,你们先看看。”
独孤明仁接过布卷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八个字,‘李唐中兴,郭氏当灭!’
顿时吓了他们一跳,“这.....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独孤大石的手笔,八个字是他写的,他找人凿碑,找人做旧,然后他派人扔到灞水中,又找人装作钓鱼翁指点渔夫发现了这块碑,他生怕人不知道,派人到处去宣扬,结果引来几万人跑到城外灞水边看热闹,闹得沸沸扬扬,他派的人已经被内卫抓住了,把他招供出来。”
独孤明仁和独孤长秋神情颇为尴尬,他们没想到独孤大石竟然捅了这么一个大篓子,当然,郭宋也没有完全告诉他们实话,虽然这件事是独孤大石所为,但策划是几个人一起商量的,还是韦涣想到的办法,只不过分工给独孤大石来操作。
“殿下,这件事肯定和独孤家族无关!”独孤长秋连忙解释道。
郭宋点点头,“这件事当然和独孤家族无关,所有罪责由独孤大石一人承担,不过就像明仁刚才说的,无论如何,我会给死去的独孤老家主一个面子,我可以不杀独孤大石,而是将他流放安西,让他去安西养老送终吧!”





猛卒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后算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入夜,晋昌坊的《京都快报》报馆内依旧灯火通明,按照时间安排,这个时候应该排完版面,准备送去印刷了,但主审杜崇却紧急从印刷工坊调回了活字雕版,要重新进行编排内容。
房间内,杜崇亲自提笔写一篇文章报道,今天发生了两件较大的市井新闻,都和晋王殿下有关,一件是春明门外群牛事件,一件是渔民在灞水中捞起一块古石碑。
按照往常,这种新闻都要上市井栏目的头条,但这两件事情对晋王不利,报馆当然不会采用,所以不少消息探子送来消息,都被杜崇否决了。
但在刚才,晋王郭宋派人送来一张纸条,让杜崇改变了决定,这两条新闻要用,只不过要反着用,把内容改掉就行了。
群牛送书的内容变成了‘晋王登基,风调雨顺!’
新闻叫做《万千农民的心声,赶牛群支持晋王登基》
而古石碑的内容也变成了,‘新王出郭,天下当兴!’
新闻则叫做《百年古碑出水,惊现瑞兆》
这就是掌握舆论武器的优势,真相并不重要,只要能引导舆论,黑的也能变成白的,坏事也变成好事。
杜崇亲自提笔写了这两则新闻,令人送去排版,连夜印刷。
..........
次日上午,大明宫皇城内传出两个重大消息,一个消息是昨天的投票结果出来了,一共五百四十三张票,其中五百二十张票赞成晋王登基,只有二十三张票不赞成,这个结果百官们一点都不意外,晋王登基已是众望所归,他们身边的同僚基本上都是投赞成票。
第二个重大消息是尚书左丞裴延龄和礼部尚书崔元丰被御史台弹劾,虽然具体案情还没有公布,但已经有小道消息流出,他们二人和卫唐会有关系。
由于两人都是从三品以上高官,所以他们的任免不通过政事堂,直接由晋王郭宋决定,上午时分,郭宋批准了御史台的弹劾,罢免二人一切官职和爵位,交内卫调查审理。
到了下午,消息终于明朗化了,韦涣和他儿子韦敏是卫唐会的隐藏成员,他们不仅向卫唐会提供了大量金钱,还为卫唐会进入长安提供了诸多便利,韦涣已在昨晚畏罪自尽。
而裴延龄和崔元丰是在韦涣和元卫的书信中被牵扯出来,虽然他们二人没有正式加入卫唐会,但他们是卫唐会的同情者,为卫唐会的扩张提供了便利。
独孤大石同样也是卫唐会的同情者,曾经给卫唐会提供了八千贯钱的个人资助。
郭宋随即下达晋王令,将裴延龄、崔元丰和独孤大石三人流放安西,同时将韦敏、庄毅以及京兆府二十几名卫唐会成员斩首,没收其土地财富。
韦涣父子死了,裴延龄、崔元丰和独孤大石被流放,罪名都是和卫唐会有关,卫唐会的真相早已公布朝野,大家都是知道是朱滔在中原发展的势力,以极端手段刺杀朝廷高官乃至晋王,相国独孤立秋便是被卫唐会刺杀。
所以只要沾上卫唐会的边,不死也是重罪,裴延龄、崔元丰和独孤大石只是流放安西而不是发配充军,已经是晋王格外开恩。
但该明白的人心中却明白,这分明是晋王杀鸡儆猴,也是在严厉警告那些反对者,谁敢公开闹事,一定会秋后算帐!
..........
独孤大石在晋王放逐令颁布不久便被释放回府中,他只有半天时间收拾,明天一早他就必须离开长安,出发前往安西,独孤大石的放逐地是龟兹,裴延龄被放逐到疏勒,崔元丰是去于阗,他们三人各在一方,想见一面都不太可能了。
独孤大石当然不是一个人前往,他的妻子和两个小妾将同往,四个儿子中的幼子独孤弘也随父亲同去安西。
“别哭了!又不是让你去死,换个地方生活而已,有什么好哭的?”
妻子的哭哭啼啼让独孤大石一阵心烦意乱,忍不住吼了起来,妻子吓得不敢哭了。
小儿子独孤弘怯生生问道:“爹爹,我们以后不回来了吗?”
独孤弘只有十二岁,是独孤大石的小妾王氏所生,长得酷似独孤大石,最得父亲疼爱,独孤大石拉着他的手安慰道:“爹爹就在安西养老了,但你会回来,等你二十岁时,爹爹就让你回长安。”
这时,管家上前禀报道:“老爷,二老爷来了。”
二老爷就是独孤长秋,他是老好人,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和独孤大石的关系也不错。
独孤大石点点头,“请他到这里来!”
他又妻子和儿子道:“你们快去收拾东西吧!除了家具不拿,其他物品能携带就一起带走吧!”
妻儿走了,不多时,独孤长秋走上大堂,“四弟,什么时候出发?”
独孤大石请他坐下,叹口气道:“明天一早就走,正好朝廷有支驼队去安西,跟他们一起走。”
“多带点东西吧!我已经安排好了,家族的驼队也跟你一起走,全部驮运你的物品,龟兹那边我们也有座大宅,还是大哥留下来的,你就住那里,有什么需要,可以用飞鹰传信送来,我来给你安排。”
“谢谢二哥了!”
独孤家族的驼队由五百头骆驼组成,这次朝廷只给他们每人五十头骆驼的运力,独孤大石正发愁东西太多,不料二哥雪中送炭,着实让他感动,五百头骆驼对他足够多了,还可以分一部分给裴、崔二人。
沉默片刻,独孤大石低声问道:“韦涣真是自杀的?”
“这个你就别管了,他若不死,你们就不会流放那么简单了,至少也是发配充军,有人背锅,你们的日子才好过一点。”
独孤大石摇摇头,“这个郭宋太阴险了,他早就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也不阻拦,等我们做了以后才动手,还背上勾结卫唐会的罪名,只是可怜那二十几个地主,只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结果连命都搭上了。”
“那是你们太蠢,非要去触动他的逆鳞,他要登基,谁能阻挡得了?况且我们独孤家族的利益都在他身上,你呀!这下子你把整个家族都得罪了。”
独孤长秋取出一份墨迹未干的家族决议,扔到独孤大石面前,“这是宗族会刚刚作出的决定,你自己看看吧!”
独孤大石以为是革除自己家主的决议,不料上面的内容让他呆住了,竟然是逐出家祠,永不许祭。
“这....这是什么意思?”
“独孤家族不想被你连累,及时和你切割了,你的所作所为和家族无关。”
独孤大石心中说不出的苦涩,他被流放安西,当然不指望自己余生还能回来,参不参祭都无所谓了,但逐出家祠就意味着他死后的灵位就无法进入祠堂,无法享受子孙的祭祀,年轻人或许还无所谓,但对于一个老人,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二哥,没有挽回余地了吗?”独孤大石有点恐慌地问道。
“暂时是没有希望,看以后吧!你的子孙如果有出息,或许你会被重新列入宗祠,所以,你要好好培养弘儿。”
独孤大石内心第一次生出了懊悔之意,他不怕被流放,但他无法接受被逐出宗祠,早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他又何苦来着呢?
独孤长秋看了他半晌,又取出一份报纸递给他,“这是我在路上买的,你看看上面的头版头条。”
他接过报纸,顿时瞪大了眼睛,‘群牛送福!古碑现瑞!’
他匆匆读完这两条新闻,让他半晌说不出话来,明明是天降警示,却变成了古碑现瑞,居然还能这样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你现在才知道自己不值得吧!辛辛苦苦做出的古碑,谁管你上面写的是什么,报纸一宣传,大家都以为是瑞兆,关键是谁掌握了两份报纸。
你是家主,你应该知道《天下信报》名义上是独孤家族和窦家联合办的,但实际上呢?你能左右《信报》的内容吗?你们那点小伎俩,一开始就输得一败涂地了。”
独孤大石长长叹息一声,“我们确实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现在才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多么幼稚!”




猛卒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次日一早,被流放的三人带着家眷和行李出发去安西了,但这趟旅程注定不会顺利,现在已经入冬,河西走廊和安西都已是大雪封路,他们要先去金城县住一个冬天,等明年开春后再继续上路,至少要明年初夏才能抵达流放之地。
时间转眼又到了次年二月初,长安又到了春暖花开时节,这天上午,郭宋的妻女上了马车,在三百名骑马女护卫严密保护下,数十辆马车浩浩荡荡驶进了夹道。
晋王宫就是从前兴庆宫,它的最东面便是东城墙,通过城墙夹道直通大明宫,从晋王宫到大明宫,也就一刻钟的旅程而已,也不用上街惊扰百姓。
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随时可以回晋王宫,甚至可以白天呆在晋王宫,晚上去大明宫居住,这两处地方都是他们的家,也不会给别人居住,想通这一点,搬家就容易了,很多东西都不用带,以后再慢慢调整,或者随时让人回来取。
薛涛等人并不是第一次来大明宫,两个月前她们就来过多次,安排房间住处,接见宫女宦官,甚至她们房间都布置好了,还在大明宫住过几夜,这次搬迁只是一种仪式上的搬迁。
和晋王宫最大的区别,就是她们无法住在一起了,但也不是相距很远,实际上一长排并列的独院,以蓬莱殿为主殿,向东边铺开,就像一把平放的铁锤,锤身便是蓬莱主殿,锤头是清晖阁,紧靠波光浩渺的太液池,长长的锤柄就是后妃们的居住区了。
在一条长长的走廊两边,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院落,大的院落有数十亩,小的院落只有几亩,天子的三宫六院就是住在这些院落内。
皇宫的寝宫在绫绮殿,是一座占地三十亩的建筑群,里面亭台楼阁,各种建筑有数百间之多,气势恢宏,南面是贵妃的浴堂殿,只比皇后寝宫稍小一点。
太液池北面还有以含凉殿为中心的另一处生活区,那是嫔妃们的度夏之处,各种建筑居水而筑,非常清凉。
郭宋的妻妾不多,目前只有四人,而且他子嗣也不多,对皇族的开枝散叶非常不利,对皇族的稳定也不利,他的后妃必然还会增加不少,只要他登基为帝,很多事情就不是以他的意志来转移。
车队进入后宫区域后,就开始分头前往他们各自的寝院,四人的寝院其实是连在一起的,王妃薛涛的寝院最大,就是皇后的绫绮殿,接下来是独孤幽兰的荷蕴轩,然后是张敏秋的三秋院,最后是刘采春的踏雪院,占地都在十亩左右。
郭薇薇跟随母亲进了绫绮殿,她撅着嘴道:“娘,我不喜欢大明宫,太大了,像迷宫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搬回晋王宫?”
薛涛脸一板,训斥女儿道:“不准你这样任性,你以为自己想住哪里就能住哪里吗?”
郭薇薇扭过头不理母亲了,小声嘟囔道:“那么凶做什么,说说都不行?”
这些天薛涛也是忙昏头了,着实有点疲惫,心情也不太好,她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有点太严厉,便和缓一下语气道:“薇薇,你在这里最多也只能住两年,然后就要出嫁了,到时候你会有自己的家,在自己家里,你想怎么样住都由你,但你爹爹很快要登基了,有些规矩咱们必须服从,听娘的话,知道了吗?”
郭薇薇俏脸一红,抱着母亲的胳膊撒娇道:“人家就想和娘住在一起,不想出嫁嘛!”
薛涛见她活脱脱就是一个顽皮的小娘子,哪有半点出嫁年龄的稳重,她不由哑然失笑,在女儿额头上指了一下笑道:“你这个小小娘子的心态,谁敢娶你?”
郭薇薇笑嘻嘻道:“不是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吗?我爹爹既然要当皇帝,娘还担心什么?”
“话是这么说,但总要找一个你喜欢的,不能随便挑一个就让你嫁了。”
郭薇薇托着香腮望着窗外,心中无限遐想,自己喜欢的少年郎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
傍晚时分,郭宋回到大明宫后宫,虽然几个妻子都分开住了,但很多习惯他们依旧保留,比如在一起吃早饭和晚饭,聚会吃晚饭之地在绫绮殿北面的清晖阁,这里和晋王宫的相辉楼很像,他们把餐堂也布置在二楼,一家人坐在一个回型的大桌前。
“今天第一天住在这里感觉如何?”郭宋笑问道。
郭薇薇立刻抢着道:“爹爹说错了,今天不是第一天,我们已经在这里住过五次了。”
“好吧!是爹爹说错了,和晋王宫相比感觉如何?”
薛涛抿嘴笑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午讨论过了,结论是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会没有区别?”郭宋不解问道。
“很简单啊!白天她们几个都跑到我那里去,晚上才回自己的院子,夫君说会有什么区别?”
“我明白了,这个问题应该明天早上再问。”
郭宋笑了笑,他沉吟一下又道:“有件事我去年就告诉过你们,可能我要离开长安几个月。”
众人都默默无语,薛涛勉强笑问道:“时间定下来了吗?”
郭宋点点头,“五天后出发!”
..........
和晋王宫一样,郭宋在后宫也有两个书房,一个外书房在蓬莱殿,这里和他的兰台官房紫微殿就相隔一条横街,中间是一道很高的围墙,这里就相当于原来的麒麟殿,在这里接见大臣和处理紧急朝务。
而内书房就在清晖楼的旁边,叫做七星楼,这里虽然叫做楼,其实也是一组建筑群,有七座外形一样的阁楼,到夜里都点亮灯,再拉上厚厚的窗帘,如果有刺客过来,根本就不知道郭宋在哪一座楼中。
事实上,整个宫城部署了六千侍卫,他们不能进房,都是在外面巡逻,还有五百女侍卫藏身在各个建筑的隐蔽处,就算刺客侥幸突破了侍卫的巡逻防卫,也躲不过女侍卫们的暗中监控。
有了晋王宫的刺客教训,大明宫的防备便异常严密,就算刺客混进来,也找不到想要刺杀的目标在哪里?大明宫实在太大了,就像郭薇薇说的那样,回廊环绕,门洞众多,简直就像迷宫一样。
书房内,长子郭锦城垂手而立,郭宋正给他交代一些重要事情。
郭锦城已经不在弘文馆读书,朝廷去年八月在晋王郭宋的提议下成立了慈幼局,它属于半官方机构,很像后世的基金会,接受各种捐款,然后资助各地的慈幼院。
它的资金来源一个是房租,比如安居坊的租金,东市、西市以及西安门外大街的店铺租金,然后就是商人或者大户人家的捐助,比如某个商人想纳妾,要么考上功名,要么就获得勋官,考上功名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走勋官这条路。
给慈幼局捐一千贯钱,就能获得飞骑尉的勋官,那么就有纳妾资格了,但也只能纳一妾,想多纳妾就得多捐钱,最高不能超过三人。
1...476477478479480...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