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杜佑躬身道:“殿下,根据曹万年的报告,徐州那边逃走的难民不多,兖州难民也不多,主要是宋州和亳州,基本上大半都在江淮落户了,还是少数一心回家的难民,政事堂可以安排他们回家。”
张谦逸还有事情,便先走一步,大堂上只剩下郭宋和杜佑,郭宋负手走出大堂,来到天井,杜佑在一旁沉声道:“吏部这两天在朝廷中做了一个初步摸底调查,超过九成的官员都希望殿下上位,尤其是中低层官员,几乎全部都支持。”
郭宋点点头,朝廷他不担心,朝官的利益和他是一致的,他关心的是地方官,毕竟地方官受地方豪门的影响较大,他们的态度很重要。
“地方也要进行调查,安西、河西、丰州那边就不用了,那是我们起家之地,我有足够信心。”
郭宋对杜佑非常信任,尤其这次政事堂议事,杜佑表现出的果决和忠心让郭宋很感动,所以在杜佑面前,他有时也能袒露心扉。
“回禀殿下,如果不考虑河西、安西,那时间就能大大缩短,这个冬天就能调查完成,卑职已经着手安排了。”
停一下,杜佑又道:“如果殿下能在奴隶制度上稍稍让步,微臣相信会更多人支持殿下。”
“不行!”
郭宋果断道:“延缓十五年,已经是巨大的让步了,我心里有数,反对奴隶改革最强烈的是河北地区,如果他们还要继续反对,那我正式颁布《禁止追捕奴隶条例》和《籍贯登记条例》,我看他们怎么办?”
杜佑心中暗暗苦笑,这两个条例非常狠毒,对各地奴隶主基本上是摧毁性的打击,奴隶逃走,官府不再追捕,逃到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重新登记籍贯,那奴隶身份也就消失了。
这两个条例虽然没有正式颁布,但实际上已经在执行了,首先是废除了逃奴罪,奴隶逃跑不再是罪犯,官府也不再追捕,就靠奴隶主人自己追捕,如果打死打残奴隶还要获刑。
至于籍贯,只要自称是中原难民,想在哪里落户,官府都会接收,重新编撰户籍,这就是变相的消除奴隶身份了。
晋王态度坚决,杜佑也不再多劝,便道:“反正只要超过五成官员支持,就让天下人无话可说了,微臣还是很有信心。”
郭宋又问道:“杜相国对出兵辽东怎么样看?”
杜佑沉思片刻道:“微臣肯定支持殿下的辽东之策,如果说微臣还有担忧,那就是国力能支持多久?
毕竟藩镇割据多年,天下早已羸弱不堪,如果是像隋炀帝征伐高句丽那样,那我们国力确实无法承担,微臣并非把殿下比作隋炀帝,只是希望殿下心里明白这一点。”
郭宋微微笑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有朱滔大军替我灭掉新罗,我会省力得多,更重要是,我的辽东策略是军事和政治相结合,军事延续的时间不太长,关键是各种政治手段,时间跨度会很长,最后完成辽东策略,至少要几十年的时间,那就是由我们的子孙来最后完成它。”
杜佑有点明白了,他迟疑一下道:“殿下是想把新罗和辽东百姓完全汉化?”
郭宋点点头,“军事是对付贵族和军队,直接肉体消灭,而政治是对付普遍百姓,对他们慢慢进行汉化,这就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
杜佑竖起大拇指赞道:“殿下深谋远虑,乃天下人之福也!”





猛卒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河北黎阳仓是隶属于兵部管理的军仓,各地军队屯田的粮食以及陇右和丰州的部分粮食都直接划给军队,运到黎阳仓存储。
而赈济瘟疫难民和洛阳难民,主要由关中广通仓来承担,基本不动黎阳仓的粮食物资。
目前黎阳仓有库存粮食一百五十万石和大量的兵甲、弓弩、火油等物资。
此时黄河距离完全结冰还有大半个月时间,时间比较紧张了,四百余艘三千石大船云集黎阳仓,它们将运走五十万石粮食和十万套兵甲以及大量其他军事物资。
黎阳仓的署令叫做张秀,是相国张谦逸的长子,按照朝廷规定,三品以上高官有一个子女的荫官指标,但李泌和颜真卿二人稍微特殊一点,各得了两个荫官指标。
张秀于八年前入职,先在少府寺做了两年的掌书记,又在左藏库做了五年的仓丞,去年被提升为正七品署令,出任黎阳仓主管,他做事踏实认真,兢兢业业,从未出任何纰漏,深得兵部尚书张裘安的赏识。
这两天张秀的压力很大,他知道最多二十天后黄河就要开始结冰了,可三百艘大船装满粮食都要十天时间,根本就来不及运到登州,令他心急如焚。
张秀带着几名手下骑马查看情况,张秀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搬运的人手足够多,但只能同时给两艘大船搬运粮食,只需要两三百人就够了,其他七百名民夫都闲在一旁。
“为什么船只不多了一点过来?”张秀问其中一名船老大道。
船老大嘿嘿一笑,“使君去漕河看看就知道了!”
张秀调转马头向城外奔去,沿着漕河奔出一里,张秀便明白了,根本原因是黎阳仓的漕河不够宽,无法容纳两艘三千石的大船并行,必须等两艘大船装满粮食后,从漕河内驶出来,才能再进两艘大船。
发现了问题所在,张秀立刻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他随即下令,“聚集所有漕船向外运送粮食!”
数千艘小船一起行动起来,张秀又在附近招募了上万民夫,小船昼夜不停,像蚁群一样满载粮食在漕河里穿梭,四百艘大船上各自分配了数十名民夫,一旦有满载粮食的小船临近大船,船夫们便用下船将一袋袋粮食扛上大船,他们先用木板搭着小船上岸,又从岸边走上另一块木板上了大船。
这个办法是从重点突破改成遍地开花,效率提高了十倍,三天后,五十万石粮食和大量物资搬运上的大船,大船起航,顺流向黄河入海口方向驶去.......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黄河终于开始结冰了,这天上午,郭宋也得到了登州用鹰信传来的消息,三百艘大船满载着五十万石粮食和无数军用物资已经顺利抵达登州港,这让他长长松了口气。
政事堂已经在五天前全票通过了决议,同意晋王攻打新罗的计划,作为新罗摄政王策划刺杀晋王一案的惩罚。
三天前,《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同时头版头条刊登一个重大新闻,新罗摄政王派刺客夜闯晋王宫,刺杀晋王殿下,晋王车夫不幸身亡,晋王侥幸逃过刺杀。
这个消息在长安顿时引发了掀然大波,朝野上下纷纷声讨新罗国的忘恩负义,卑劣无耻,无数太学生涌到了新罗院,要向新罗留学生发泄内心的愤怒。
但近百名新罗留学生已经事先被转移并软禁起来,软禁的原因是担心他们通风报信,不光是他们,就连刚抵达登州的特使朴恩泽也被登州官府软禁了。
刺杀案的余波未平,在朝廷的官员强烈要求下,政事堂做出一个新决议,重新设立三卫,亲卫﹑勋卫、翊卫,在长安官宦子弟中招募两千人,组建为勋卫,继续维持现有的亲卫,又从内卫中挑选两千精锐组建为翊卫。
这三卫负责保护晋王以及家人的人身安全。
郭宋也正式决定在开春时搬迁到大明宫,大明宫为此成立了内侍署,由晋王宫的老宦官张安平出任内侍大总管,管理三百名宦官和五百名宫女。
《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不断引导舆论,从各个方面阐述晋王上位的合法性和必然性,当然不是单纯说教,而是从各个侧面描述唐廷的腐败,描述李唐宗室子弟的奢靡生活,描述李唐皇帝的无能,导致泾源兵变,导致宦官专权,又描述晋王的简朴生活,甚至列出了饮食清单,和一般大户人家并没什么区别。
《京都快报》甚至讲述了晋王世子在安居坊给底层百姓做先生的经历,又讲述了晋王妃对寡孤老人的关心,种种鲜明对比,详实的数据,真实的描述,潜移默化地让读者认可晋王取代唐朝的合法性。
掌握了舆论权也就占领了宣传阵地,就在今天上午,由吏部组织的,朝廷百官对晋王上位为天子的投票正式拉开了序幕。
郭宋从桌上取过一本期刊,这本期刊叫做《京都生活》,还有本期刊叫做《京都天下》,是线装版,大小就像后世的一本书,实际它就是薄薄的一本书。
郭宋翻了两页,看到了‘聚宝阁说玉之四’,作者是品玉轩主人,就是他妻子薛涛的笔名。
‘君子如玉,玉之温润俨如君子之温润,彬彬有礼有之,从容不迫有之,宝光内敛,蕴含油脂,俨如君子之才,含而不露,腹藏锦绣.........’
内容不多,也就正反两页,五百字左右,郭宋大为赞赏,妻子对于阗玉的理解远远超过了自己,虽然是自己把她领进门,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实际上,郭宋看期刊是在掩饰他内心的紧张,他知道此时朝廷百官正在投票表决自己是否应该登基,前天由兵部组织的军队投票已经结束,河北和中原江淮的军队统计数据还没有到,但长安的数百名旅帅以上将领几乎是全票支持自己登基。
而今天是五百余名朝廷文官投票,这就有点全民表决的意味了。
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极为看重改朝换代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曹操不想当皇帝吗?他当然想,但他就无法找到一个取代汉朝社稷的合法性理由,他最终只能让儿子来篡位登基,但也只延续了数十年,还是被司马氏取代了,说到底,还是天下世家不认可曹魏取代汉室,曹氏白白给司马氏做了嫁衣。
现在郭宋有了一个合理性的借口,那就是李唐宗室已经绝嗣,唐朝已经无法延续下去,但这只是合理,合法性还是欠缺一点,李唐宗室绝嗣,又凭什么让你郭宋来登基?
所以只要有天下官员和军队的投票认可,那么自己登基的合法性就毋容置疑了。
.........
在御史台官房内,刚刚升为监察御史的白居易打开他的投票,在赞成一栏内工工整整打上了勾。
白居易已经在半年前迎娶了施红袖为妻,施红袖被王妃薛涛收为义女后,改名施柔,由郭萍上门提亲,白居易夙愿达成,迎娶了心爱的女子。
施柔成婚后很贤惠,和夫君十分恩爱,白居易母亲虽然不是很满意这门婚姻,但看在媳妇对自己十分孝顺的份上,她也渐渐认可了施柔。
迎娶晋王妃的义女也并非一点好处没有,三个月后,白居易便从从八品上阶承奉郎升为正八品上阶的给事郎,出任官职虽然不高,但权力很大的监察御史,主要负责科举监察。
十几名同僚也都坐在自己位子上填了投票。
“乐天,你选了什么?”另一名监察御史王遵低声问道。
“当然是选赞成,没有晋王殿下,我们说不定还是朱泚之臣呢!你选什么?”
“也和你一样,其实大家都是选赞成,都指望晋王登基,给咱们加俸呢!”王遵呵呵笑道。
“会加俸吗?”
白居易也关心起来,他已经从报馆辞职,每月俸禄加各种补贴只有八贯钱,家里有三个丫鬟,每个月就要支付近五贯钱,虽然妻子的陪嫁每个月能补贴三贯钱,但家里还是不宽裕,他现在就指望自己早日去地方监察科举,那样,每天还有两百文的监察补贴。
所以听到会加俸,他的耳朵就立刻支棱起来了。
“应该会吧!我是听李中丞说的,说大家都支持晋王上位,晋王必然也不会亏待大家,不亏待的意思就是加俸。”
想到要加俸,白居易心中一热,他郑重在投票下面签署了自己的官职和姓名,然后将投票叠好,放进信封内。
吏部规定可以实名投票,也可以不记名投票,随自己选择,白居易光明正大地投票,当然要签署自己的实名。




猛卒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门事件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就在朝廷百官在各自填写投票之时,在长安以东的官道上,忽然出现了大批牛群,浩浩荡荡,足有数千头之多,每头牛的两只角上各挑着一块白布条,上面写着斗大的墨字。
‘反对晋王登基!’
‘维护李唐社稷!’
这是在抗议郭宋取代李唐,在牛群距离春明门还有两里时,数千内卫骑兵冲出了军营,风驰电掣般向春明门方向奔去.......
由于长安夜不闭城门,长安城外已经出现了大片新建的民居,尤其以东西两边最多,春明门外早已修建了密集的房舍,延绵七八里,居住了上万户人家,官道两边都是各种店铺,其热闹已不亚于城内,
官道前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也有人忍不住,对牛群主人破口大骂,有人甚至冲上去撕扯布条,住在城外的百姓都是晋王新政的获利者,正是晋王不闭城坊的政策,使得大批百姓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土地建房,在长安有了属于自己一席之地。
现在晋王登基已是众望所归,却有人用卑劣的手段抹黑晋王,很多百姓都愤怒了,指着赶牛人骂不绝口。
就在这时,远处黄尘滚滚,声如闷雷,一支两千人的骑兵正向这边疾速奔来,有士兵奔在前面大喊:“骑兵来了,所有人靠边站!”
两边百姓纷纷后退,片刻,两支骑兵从官道两边如箭一般冲至,瞬间超过了牛群,数十名赶牛人吓得转身便逃,却被骑兵追上,团团包围,喝令数十人跪在地上,双头抱着头。
王越看见了牛角上的布条,黑着脸令道:“扯下布条!”
内卫士兵一起动手,将牛群所有的布条都扯了下来,士兵们又把牛群先赶到不远处的一座小军营内暂时存放起来,派数百士兵看守。
“如果有人来要牛,就说牛可以领回去,但要先去内卫官衙办理交接手续!”王越吩咐一名校尉道。
“卑职明白了!”
王越随即又指着数十名赶牛人道:“把他们带回内卫官衙审讯!”
数十名赶牛人被内卫士兵带回官衙,虽然事件很快结束,没有闹起来,但春明门一带还是议论纷纷。
有消息探子立刻跑去《京都快报》报馆贩卖消息,如果消息属实并被采用,消息探子可以得到一百文钱的奖励,这是很多长安闲人最喜欢做的事情。
此时,朝廷各个部寺省台正在收集投票送去吏部统计,按照规定,今天就要出结果,吏部的数十名官员都在忙碌地报票统计,有御史台官员进行监督。
杜佑来到吏部官衙,见大堂上两组人正在不断地报票计数,也是用写‘正’的办法,大堂外面有士兵站岗,不准外人进入。
这时,吏部侍郎独孤明仁看见了杜佑,连忙迎了出来,杜佑问道:“都送来了吗?”
独孤明仁笑道:“已经收到大半了,只剩下大理寺和光禄寺还没有送来,卑职已经派人去催了。”
“结果怎么样?”这才是杜佑关心的。
“和之前调查的差不多,绝大部分都是赞成,目前赞成票已经超过五百票了,反对者只有二十三票。”
杜佑一颗心落下,他又好奇地问道:“都是谁反对,有记录吗?”
独孤明仁摇摇头,“反对者都是匿名,不知是谁?”
“是谁确实也不重要!”
杜佑笑道:“争取今天结束!”
话音刚落,只见几名官员抱着两个纸箱子飞奔而来,一个纸箱上写着大理寺,一个写着光禄寺,那就全了,杜佑索性也不离去,等待最后结果。
不到一刻钟,统计全部完成,反对票最终还是锁在二十三票上。
杜佑这才完全放下心,这本来就是他的主意,如果在最后弄巧成拙,他真的没有脸去见晋王殿下了。
按照吏部草拟的规定,最后决定的票数由一千票组成,其中军队占四百票,朝廷占三百票,地方州县占三百票,现在军队全部是赞成,那么四百票全部到手了。
朝廷官员去掉反对票数的占比,大概能得到两百九十票左右,现在实际上赞成晋王殿下登基的总票数达到六百九十票,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了,那么地方州县官员就算全部投反对票,那么也改变不了结果,晋王殿下登基已成定局。
杜佑匆匆向兰台走去,走到中院,韩愈迎上前道:“内卫王统领和周统领正在向殿下汇报情况?”
“发生什么事了吗?”
“好像有人在街上制造事端,反对殿下登基,具体什么事下官也不太清楚。”
杜佑眉头一皱,还有这种事情,他点点头,“那我就稍微等一等吧!”
.........
大堂上,王越和周岷正在向郭宋汇报上午发生的春明门事件。
“因为牛的数量太大,卑职相信,牛主人一定会来讨还牛,中午时分,二十几名牛主人赶来了,他们都是京兆府各县的地主,至少都拥有土地千亩以上,他们都躲在京城附近,自己不露面,却雇人来赶牛,卑职将他们全部拘捕,一一拷问,是一个叫做李庄逸的人让他们这样做,并承诺他们,如果牛损失了,会赔偿他们的损失!”
“还有呢?”
郭宋冷冷问道:“他们为什么会答应?”
“启禀殿下,这些地主对殿下的废奴法十分不满,认为废奴法严重影响他们的利益,所以如果能给殿下施压,取消废奴法,他们也愿意出头,何况组织者还愿意补偿他们的损失,他们已经得到了牛钱补偿,但这帮人比较贪心,拿到了补偿,但又想把牛要回去,所以都跑到军衙来领牛。”
“这个李庄逸是谁?”郭宋问道。
旁边周岷道:“卑职一直在监视韦涣的动静,这个李庄逸应该就是他的大管事庄毅,补偿这些地主的牛钱,不光是韦涣负担,还有裴延龄、崔元丰和独孤大石等人,他们可能还会其他动作。”
“还有什么动作?”郭宋眼中闪过一道杀机问道。
“可能是想制造天意,比如碑文、鱼腹锦书之类,总之,他们会不断造势,不断施压,直到殿下取消废奴令。”
“独孤大石也参与了?”
“他确实参与了,他不光出钱,还几次和裴延龄、崔元丰密谋,这些天他非常活跃,。”
正说着,一名从事在门口禀报,“殿下,内卫说有紧急情况禀报。”
王越和周岷同时吓了一跳,两人面面相觑,又发生了什么事?
郭宋沉声令道:“进来禀报!”
不多时,一名内卫郎将快步走进来,单膝跪下禀报,“启禀殿下,有人在灞水中捞起一块古碑,上面有对殿下不利的话。”
“什么话?”郭宋不露声色问道。
郎将取出一块布,呈上道:“请殿下过目!”
郭宋接过布打开,上面是用墨拓下的碑文,只有八个字,‘李唐中兴,郭氏当灭!’
郭宋按耐住内心的滔天怒火,又问道:“这块碑呢?”
“回禀殿下,石碑被抬回内卫官衙,发现古碑的渔民很不错,他们用渔网把古碑严严实实包起来了,始终没有解开,赶来看古碑的人虽然多,但几乎没有人看到上面的字。”
郭宋点点头,“去重赏渔民每人二十贯钱。”
“卑职遵令!”
郎将下去了,郭宋对王越和周岷道:“看来不出手是不行了,立刻抓捕韦涣和他儿子韦敏,要用严刑拷打韦敏,让他指认韦涣、裴延龄、崔元丰和独孤大石是卫唐会的人。”
郭宋又随即对周岷道:“在卫唐会的名单中把他们四人的名字加进去,今天晚上,抓捕裴延龄、崔元丰和独孤大石,明天提请御史台弹劾裴延龄和崔元丰!”
周岷心中凛然,晋王殿下迟迟不结束卫唐会一案,就是在这里等着呢!
郭宋眯着眼睛又道:“那二十几个小地主也视为卫唐会成员,一并抄家处斩!”
两人躬身道:“遵令!”
等二人离去,郭宋又吩咐道:“请杜相国进来!”




猛卒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无可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平康坊的万家酒楼的三楼雅室内,韦涣的儿子韦敏正和一群世家子弟喝酒作乐,他们每人搂着一个妓女,毫无顾忌,放荡形骸。
虽然大部分世家子弟都家教极好,好学上进,但总也有一些不争气的子弟,他们气味相投,很快形成一个小圈子,经常厮混在一起。
韦敏正说在兴头上,“姓郭想当皇帝,他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他那个人模狗样的土鳖,他配吗?”
众人大笑,一人怪笑道:“我看敏哥才想当皇帝吧!三宫六院,天天换着女人玩,敏哥,是不是?”
众人兴奋得直拍桌子,怀中的妓女娇笑着喂了韦敏一杯酒,韦敏一口喝了,他嘿嘿一笑道:“我虽然当皇帝还差那么一点点,但总比姓郭的有资格,我是什么身份,他是什么出身?他给我提鞋都不配,我爹爹还送他一块石碑,压他一辈子。”
就在这时,门‘砰!’的一声被踢开了,从外面走进四五名士兵,个个高大魁梧,相貌凶猛,屋里之人都吓得纷纷站起身,韦敏不满道:“你们想干什么?”
“谁是韦敏?”为首军事厉声问道。
所有人都向韦敏望去,韦敏心中有点发虚,提高声音道:“我爹爹是韦氏家主,我三叔是户部侍郎韦应物,你们想怎么样?”
为首军士冷冷道:“你犯事了,我奉命来拘捕你,跟我们走!”
旁边一名世家子弟连忙道:“你们抓他,会惹大祸的!”
1...475476477478479...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