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可以!让杨猛率一万军前去接应。”
..........
金海都北部以丘陵地形为主,一座座独立的大山分布在广袤的原野上,丘陵之间谷地众多,但也分布着小块的平原。
在一条长达数里的山谷内,一支两万人的大军正浩浩荡荡向南疾速行军,目标是数十里外的金海都。
朱邺一路势如破竹,无往不利,不料却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一件让他无法容忍的大事,一名武士竟然当着他的面把太后救走了。
朱邺无法接受这种奇耻大辱,更重要是,他没法向契丹交代。
朱邺认定是新罗的余孽把桂花夫人劫去了金海都,他发誓要屠尽金海都军民,次日天刚亮,他便派黑水六武率领两万黑水部为先锋,率先杀向金海都。
他随即率领其余六万大军,晚了一天出发,他将彻底扫平新罗余孽,占领整个新罗。
山谷内,两万黑水军不知疲倦地奔跑着,他们士气如虹,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到金海都。
朱邺给了他们十分优厚的条件,只要他们攻下金海都,夺回桂花夫人,那么在主力大军抵达之前,他们能抢多少财物和女人,都算是给他们的奖赏。
所以早一天抵达金海都,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抢掠财物和女人,这一招彻底激发了黑水军士兵的热情,他们士气高涨,一路也不休息。
从山谷出来,外面便是一片小平原,四周的大山都在二十余里外,东面数里外是一条小河。
这样的平原当然主要以农田为主,分布着一望无际的麦田,现在刚到四月,麦子都抽了穗,还没有转黄,风吹麦浪起伏,承载着无数百姓沉甸甸的希望。
队伍在平原上走了十几里,前面忽然喧闹了起来,士兵们都停止了前行,黑水六武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高声问道:“怎么回事?”
前面有人喊道:“将军,前方好像发现了敌情!”
“敌情!”
黑水六武心中一愣,会有什么敌情?新罗军队不是都被杀光了吗?
他催马上前奔去,奔到最前面,只见前面数里外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军队。
不等他看清楚,大地居然震动起来,士兵们顿时惊慌失措。
“是骑兵!”
黑水六武忽然看清楚了,对面的军队竟然是骑兵。
他大吃一惊,这是哪里来的骑兵?
但他已经想不到答案了,两侧麦田内忽然杀出无数的骑兵,瞬间杀上官道,将两万人的队伍冲得七零八落。
黑水军已经习惯了新罗军的软弱,他们心中都有了一种骄慢,正是这种骄慢将他们害惨了,他们进入状态太慢,当他们感受到敌军强悍、狠辣以及训练有素之时,他们才开始重视起来,但为时已晚。
晋军骑兵不给他们任何反扑的机会,战刀砍掉了头颅,长矛刺穿了胸膛,官道上人头滚滚,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两万黑水军很快便支撑不住了,开始在麦田内四散奔逃,晋军骑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裴信下达了杀绝令,两万骑兵在麦田内四处追杀奔逃的敌军,一个都不放过,以人头来论军功。
黑水六武吓得魂飞魄散,带着两千余人拼命向被逃跑,前面却出现了另一支骑兵,截断了他们的退路,为首大将正是杨玄英。
杨玄英拍马冲上来,一抖手中长枪,分心便刺,黑水六武无奈,只得挥刀迎战,两人战不到三个回合,两马交错之时,杨玄英一记回马枪,‘噗!’一枪从黑水六武后颈刺入,枪尖从咽喉透出。
杨玄英手腕一拧,锋利的枪刃顿时绞断了黑水六武的脖子,黑水六武的无头尸体扑通落地。
杨玄英一挥长枪,大喊道:“赶尽杀绝!”
五千骑兵包围着两千敌军杀了上去,任凭靺鞨人怎么跪地投降,任凭他们怎么苦苦哀求,但依旧逃不过命运的轮回,当他们如豺狼般嗜杀无辜百姓时,他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晋王郭宋需要用他们的人头作为吞并新罗的祭品。





猛卒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尽管裴信部署严密,截断了黑水士兵所有的退路,但还是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裴信没有想到,还有一支约两百人的伤病士兵远远落在后面,还在山谷内,并没有跟上主力大军,恰恰是他们的行军迟缓,使他们逃过了一劫。
他们躲藏在山林内,直到搜查山谷的晋军骑兵南撤,他们才从山林内出来,向北狂奔逃命。
当天晚上,这支伤病士兵遇到了南下的主力大军,为首百夫长被带到朱邺面前。
朱邺一脸不可思议地听完了百夫长的汇报,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新罗居然出现了晋军?
他当然知道是晋军,就算是倭国军队,也不可能有骑兵,只能是从唐朝过来的军队。
朱邺虽然没有和郭宋的军队打过交道,但他父亲不就是被晋军赶到辽东的吗?
好一会儿,朱邺才终于从震惊中冷静下来,又急忙问道:“他们有多少军队?”
百夫长道:“我们只看见了无数骑兵,估计有一两万人,应该还有别的军队,但卑职没有看见。”
不用说,有骑兵必然有步兵,而且步兵才是主力,朱邺初步估计,晋军至少在五万人以上。
“传我的命令,大军撤回金州城!”
朱邺当即立断,下令撤军了。
但他却没有想到,他手下将领们却不愿意撤军,他们一起找到朱邺,要求和晋军决战。
“大将军为何不战而退,临战而逃对战士是一种奇耻大辱,我们既然来了,就应该和敌军决一死战!”
“黑水军是被伏击,他们事先一点都不知,被击败也很正常,但我们既然知道了,我们只要做好充分准备,绝不会输给敌军!”
东胡人从未和晋军交战过,他们灭了新罗国,信心爆棚,恨不得一战将晋军赶尽杀绝,众人七嘴八舌,声音越来越大,朱邺着实头疼。
要知道朱邺军队本质上是联军,直属于他的军队只有三万人,其他大军只是表面上认可他为领袖,利益一致时大家认可他,如果利益受到侵犯,朱邺也喊不动他们。
朱邺摆摆手,高声道:“各位请听我说一句。”
众将渐渐安静下来,朱邺这才道:“我不是不想和晋军交战,但他们刚刚战胜黑水军,士气正盛,我们要避开他的风头,而且我们携带粮食不多,一旦进入对峙,我们将出现粮食不继,会不战而溃,我们撤回去准备一下,另外黑水部的财物我也需要重新分配一下。”
朱邺太了解这帮混蛋,他说了一万遍道理,还不如最后一句话管用。
众将霎时间鸦雀无声,粟末靺鞨军万夫长问道:“黑水部抢掠的女人和财富不送还给他们部落吗?”
“女人可以送回去,但财富还留下来激励大家作战吧!”
这下子众人不再言战,都开始盘算能从黑水军哪里分多少财富?
朱邺随即下令大军撤回金州城。
.........
郭宋也没有命令骑兵追击敌军,他也需要稳住阵脚,大军随即金海京城以西十里外扎下大营,这时,金海京百姓得知了晋军全歼了两万杀来的敌军,顿时满城欢腾,近二十万百姓出城迎接晋军到来。
他们载歌载舞,热烈欢迎晋军和皇帝陛下的到来。
郭宋站在高台上,对二十万新罗百姓发表了他的宣言。
“新罗是我们的兄弟,是我们骨肉,早在汉朝,我们就曾经是一家人,我们使用一样的文字,一样的风俗,中原涂炭,不幸让我们分开,现在新罗兄弟有难,所以我们又回来了,我们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兄弟,有责任让大家过得更好,大海另一边的倭人对新罗虎视眈眈,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机会入侵新罗,我向大家保证,只有我的军队在,绝不会让倭人得逞.......”
尽管绝大部分人都听不懂郭宋在说什么,但他们依旧被郭宋的热情感染,对郭宋坚定的语气所感动,他们得到一种安全感,当郭宋说完,二十万新罗人三呼万岁,欢呼声响彻天际。
不过一群官员却隐隐听懂了郭宋的意思,汉朝时候他们是一家人,那就意味着新罗又要重新回归汉朝。
事实上,郭宋并没有胡说,西汉时期,朝廷直属的乐浪郡疆域已经到了汉江,汉江以南属于东夷的三韩部落,人口稀少,汉末大乱,大量中原百姓逃避战乱去了三韩,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技术,三韩部落才渐渐发展起来,至少新罗一半的人口,他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原逃难而来。
不过郭宋的意思也表现得很清楚了,他不仅要收回失去了汉朝疆域,还要更加进一步,把三韩也收入囊中,也不知道这些官员有没有听懂,但有一点官员们肯定听懂了,他要防范倭寇,所以晋军要长期在新罗驻军。
.........
郭宋随即会见了一批士绅长者,好好安抚了他们,这时,应采和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亲兵们都知道应采和和主公的关系,没有人会拦截她靠近主公。
“怎么样,救出来了吗?”郭宋笑问道。
应采和轻轻叹口气道:“她们母女已经见面了,这次多亏了斥候郎将虞临海帮忙,否则我很难成功。”
‘虞临海?’
郭宋对这个名字依稀有点印象,他点点头,“回头我会记上他的功劳!”
他见应采和神情有些疲惫,便劝道:“你先回船去休息吧!赵家姐妹在船上,她们会服侍你。”
应采和已经连续两个晚上没有合眼,着实有些疲惫不堪了,她点点头,轻轻握一下郭宋的手,便悄然转身离去。
安抚了新罗百姓,郭宋在数千骑兵的护卫下来到了三十余里外的战场,一片片麦田都沦为战场,不过比起广袤的麦田来说,被损坏的麦子还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一些倒伏的麦子还能补救回来。
不少农民已经赶到麦田,正在心痛万分抢救被乱军践踏的麦田。
战场已经被杨猛的军队清理完毕,两万具尸体用火油完全焚烧后再深度掩埋,这样就不会产生疫病了,晋军虽然也有伤亡,但比起两万敌军被全歼,晋军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战利品收获也颇为丰富,士兵们都把值钱的财宝随身携带,几乎所有士兵都带着背囊,背囊里都是从新罗贵族手中抢夺的金银珠宝,近两万只背囊堆积得像座小山一样。
郭宋倒对这种皮囊很感兴趣,他让士兵递给自己一只皮囊,里面颇为沉重,打开细看,原来里面有十几块金锭,每块约十两左右,难怪这么沉甸甸的。
他把金锭交给几名亲兵,仔细看这只皮囊,皮囊非常柔软,是用鹿皮缝制,缝制得比较粗糙,但皮质上等,而且设计很新颖,斜挎在肩上。
“殿下,这个皮囊不错,士兵们都很喜欢,一共缴获了六万只!”车骑将军杨猛在一旁道。
郭宋微微一怔,指着堆积的皮囊问道:“这些有六万只皮囊?”
“殿下有所不知,这些都是装了财宝的皮囊,他们每人还带了两只空皮囊,可能是准备去抢金海都用的,现在和大车放在一起。”
郭宋点点头,指着堆积的皮囊对随军司马杜应星道:“里面的财宝都先装箱,等再积累一些,会一并奖赏给将士,然后皮囊先分配给步兵,用来装干粮和水葫。”
杜应星躬身道:“卑职遵令!”
这时,李冰骑马匆匆赶来,在马上抱拳道:“启禀殿下,斥候发现敌军主力北撤了。”
“他们发现前军被全歼了?”郭宋问道。
“应该是的!”
李冰微微叹了口气道:“如果他们发现得再晚一步,我们便可顺势将他们全歼,就剩下很多精力了。”
郭宋沉思片刻道:“他们的主力现在还有六七万大军吧!”
“差不多!”
“他们十万大军南下,分兵一万去镇守各州,攻打金州城时伤亡七八千人,剩下的兵力也就八万了,被我们歼灭两万,那么主力大军就在六到七万之间。”
杨猛低声问道:“殿下,他们会不会将新罗降军编到自己军队中去?”
郭宋摇摇头,“以后或许有可能,但现在可能性不大!以前他们都是将新罗军队斩尽杀绝,就是为了彻底吞并新罗。”
“殿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李冰问道。
郭宋淡淡一笑,“敌军撤退当然是我们前进,明天一早大军北上!”




猛卒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骑虎难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就在郭宋亲自率领八万大军北上出征新罗都城之时,天下各地官府也在进行紧锣密鼓地投票,这是由吏部主导,为晋王合法登基而采取的措施。
如果天下官员都认为晋王可以取代大唐登基,推而广之,天下百姓都会拥戴晋王登基,那么晋王登基就完全合法了,没有任何人、任何理由能阻挡他登基为帝。
原州的投票也在平高县进行,由长安过来的一名监察御史进行复核监督,负责监察原州投票的御史正是年轻的白居易,他带着两名随从在三天前抵达了平高县。
原州一共下辖四县,平凉、百泉、平高和北方的萧关县,其中平高县是州治,来自四个县的县令、县丞、县尉和主簿都齐聚平高县,加上州衙里的十几名官员,一共三十余名九品以上的官员将参加定于四月初一的投票。
四月初一这个时间是吏部确定的,天下各州,包括岭南的广州一起,都要在四月初一这天进行投票,然后由朝廷官员当场贴上封条,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将投票箱送往长安。
和朝廷不一样的是,地方官府投票都必须用实名制,主要是怕弄虚作假,事实上,一个票箱就是那么几十张票,谁投了什么票很容易根据笔迹查到,匿名没有什么意义,索性就要求实名制。
在平高县一座酒楼内,萧关县县令谢长明特地请御史白居易喝酒,白居易参加科举只比谢长明晚了一届,但官阶却比谢长明低一级,谢长明已经是从七品县令了。
当然,每个人升官的因素很多,像和谢长明同一期进士,有人还是九品官员,谢长明他们获得提升有个特殊原因,晋军正好收复了江南,由于江南占据了朝廷三成的税赋,为了笼络江南士族,很多江南名门出身的官员纷纷获得提升,谢长明是江门名门谢氏家族,东晋谢安的后人,他便从从八品一步提升为从七品,从县尉升为县令。
萧臻业、韩愈、陆楠他们都沾了江南士族的光,都获得特殊提拔,而白居易却是沾了妻子的光,升了半级,还获得一个好差事。
谢长明给白居易斟满一杯酒笑道:“朝廷怎么会想到让百官来投票同意晋王登基?”
白居易端起酒杯笑道:“朝中百官都知道这是杜相国的策划,但如果没有晋王殿下本人同意,是不可能成功推行的,这一点我估计大家都明白,都在回避这个敏感问题。”
“可是晋王殿下大大方方承认是他的意见,不更好吗?”
白居易摇摇头,“你想得太简单了,这里面很容易作弊,如果殿下高票获胜,会让人怀疑投票的真实性,而且他又是当事者,所以他最好回避,所有的规则和执行都是政事堂和吏部来操作,和晋王本人一点关系没有。”
“可万一不成功呢?”
谢长明笑道:“那岂不是弄巧成拙了?”
“怎么可能不成功,政事堂规定了一千张推荐票,军方占去四成,朝廷官员和地方官员各占三成,军方投票中晋王殿下获得全票通过,已经拿到了四百张推荐票。
剩下的朝廷三百张票和地方三百张票中,只要再拿到一百张以上推荐票,就算半数以上同意晋王登基。
事实上,朝廷三百张推荐票中已经拿到了两百九十张,晋王殿下已经获得全票近七成的支持,登基已成定局,就算地方官府全票反对,也改变不了结果,你这下该明白了吧!”
谢长明张口结舌道:“这....这岂不是走过场?”
“当然不是走过场,一切都要严格执行,这叫众望所归,难道你还想把晋王殿下否决?”
“那倒不是,我当然不会反对,我是强烈支持,但我知道有人反对,还有好几个反对者。”
“谁反对?”
谢长明犹豫一下,凑身上前,压低声音道:“我知道百泉县的王县令和桑县丞会反对,他们两家都是原州豪门,晋王的废奴令对他们家族影响很大,他们平时就颇有怨言,都说李唐皇帝不可能废奴,都希望晋王统治早点结束,改由李唐皇帝执政天下,他们公开这样说的。”
白居易冷笑一声,“李唐皇族都绝嗣了,哪里还有什么李唐皇帝,就算没有绝嗣,晋王也不会容许李唐皇帝上位,李唐皇帝可是会把郭氏家族全家斩尽杀绝,晋王怎么可能做这种危害子孙的蠢事,这帮家伙纯粹就是痴心妄想,有本事他们明天一早都投反对票,我就不信他们敢真的投反对票!”
谢长明轻轻叹了口气,“你说得对,实名制投票,他们还真不敢投反对票,这帮家伙不满归不满,但官位看得更重,你让他们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而丢官,他们或许会怂恿别人这样做,但他们自己绝不会做蠢事。”
..........
次日一早,原州州衙内举行了投票仪式,来自四个县和州衙的三十几名官员当场填好了自己的投票,用信封封好,放进了一只空木箱内,监察御史白居易进行了验票,并用吏部封条封上了木箱,放入一只布袋内,在众目睽睽之下交给了送信人。
几名送信人翻身上马,背着投票箱向长安方向疾奔而去.........
与此同时,天下各州也在同一时刻完成了投票,交给送信人,各州的送信骑士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将投票送往长安,吏部将在最后一个投票箱到来后统一进行开箱验票。
新罗的征伐依然在继续,郭宋在稳住后方后,率八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金州城,金州城距离金海都也就一百五十里,两天后,李冰率领的三万大军率先抵达金州城。
金州城城门大开,一队队东胡兵奔涌而出,朱邺大军在得到两天的休息后,士气和体力都已恢复,在众将的一致要求下,朱邺也雄心勃发,他要给晋军一个迎头痛击。
朱邺擅长抓住机会,他知道对方的主力就在几十里外,最多半天时间就会杀到,但他要抓住这半天时间,迎头击溃对方的先锋军队,给对方士气一记重击。
何况敌军长途奔跑而至,体力消耗巨大,这个时候晋军战斗力被削弱,正是他们趁弱而击之时。
五万大军在朱邺的率领下,向十里外的晋军前锋军汹涌杀去。
李冰大军目前所在之地,正是东胡士兵屠杀新罗贵族的前面一点,这里地势开阔,有一片宽达三里的空地,远方的两侧则是茂密的树林。
此时,三万大军已排列好阵型,严阵以待。
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诱敌之计,里面有漏洞,一般是骑兵先行,但这里却是步兵先至,并不符合常理,可就是这么一个明显的漏洞也被敌军忽略了。
李冰暗暗佩服晋王殿下的判断,朱邺不敢在气势上认输,和晋军一战,他不打也得打,那么按照朱邺剑走偏锋的性格,他必然会抓住一切机会打晋军一个措手不及,那么这个机会就可以由他们来给朱邺创造,
“将军,敌军已杀到三里之外!”
李冰点点头,他已经看见了对方滚滚黄尘,铺天盖地的大军正向这边杀来,最前面是五千骑兵,五千骑兵在大地上狂飙,激烈的马蹄声使大地都在震动。
“传我的命令,重甲步兵就位,弩军大阵准备!”
五千重甲步兵交错排列成两行,身体半蹲,手中陌刀一头顶在地上,锋利的尖刃呈四十五度斜角向外,形成了一堵寒光闪闪的尖刃长墙。
骑兵速度极快,已经杀到一里外了,骑兵是契丹士兵,是朱邺的直属军队,每次和新罗军队作战,都是由契丹骑兵率先冲击新罗军队,将新罗军阵型冲散,大军随即掩杀而上,彻底击溃新罗军。
这一招到目前为止都是屡战屡胜,甚至出现过五千骑兵横扫三万新罗军的大胜,从未失败过,对付三万晋军,朱邺当然要故技重施。
但无论是契丹人还是朱邺本人,他们都没有和晋军交过手,压根就没有见过晋军的重甲步兵。
在重甲步兵的身后是一万长矛步兵,在阵型后面也是一万长矛步兵,而在两支长矛步兵的中间是一万弩兵,士兵们拿着臂弩,士兵弩箭已上弦,半蹲在地上,弩箭斜角向上,等待着发射的命令。
这时,敌军骑兵已杀到五十步外,而数万大军也冲到百步外。
红旗挥下,一名大将喊道:“射击!”
万弩齐发,一万支弩箭腾空而起,形成一片箭云,飞速移动,掠过了前方的敌军骑兵,向后面密集的敌军人群射去,弩箭如暴风骤雨般落下,惨嚎声响彻大地,一支支弩箭射穿了敌军的皮甲,将无数敌军士兵钉死在地上。
以此同时,五千骑兵也向晋军陌刀军阵冲去,骑兵们已经看清了前方的刀林,吓得嘶声惨叫起来。




猛卒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败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轰!”骑兵群冲进了陌刀军阵,强大的冲击力使不少重甲步兵被掀翻,但后面长矛步兵立刻上前,填补上了他们的空缺。
陌刀的尖刃刺穿了战马和敌军的身体,鲜血喷涌,死亡的骑兵越来越多,很快便积累形成了一道尸体肉墙,挡住了后面骑兵的冲锋,也有极少数骑兵纵马一跃,从重甲步兵头上越过,落在重甲步兵身后,但等待他们的却是数十根长矛的无情戳刺。
1...480481482483484...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