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宫女们在饱经磨难后归宿倒还不错,基本上都嫁给了晋军士兵,王宫前面部分是新罗朝房,目前空关着,王宫对面的建筑群是摄政王府,用作晋王军衙,随军判官李延泰暂时负责维持金州城的秩序。
按照郭宋的安排,新罗王宫改为新罗王府,前面部分的官衙改名为新罗政务司,是新罗国相处理政务之地,正对面的摄政王府改为新罗都督府,作为军衙。
判官李延泰在新罗政务司向张裘安交接了金州城的控制权,张裘安正式走马上任,卢佑安出任副相,他们任命了吏、民、度支、财、礼、刑、工、仓八署官员,又在城内招募了一批会说汉话的新罗老吏,让他们负责具体事务,开始清点仓库粮草物资,盘查人口、土地、房宅,
杨猛也在都督府挂牌,上任成为第一任新罗都督,接管防御权和治安大权。
按照分工,张裘安负责整个新罗九州的政务,但现在,他得先把金州城运转起来。
这个时候,张裘安就非常感谢朱邺的前人栽树了,他把新罗贵族和士大夫们杀得干干净净,他们的行权就没有任何阻碍,非常顺畅。
张裘安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继续赈粥,维持城内百姓的基本生存,第二步就是摸清家底,事实上,仓库物资不用他们再清点了,之前军队已经清点完毕,已经把账册和物资交给了他们。
关键是田产和房宅,金州城附近存在着大量的庄园,都是新罗贵族们的土地,不光是金州城附近,新罗各地都有无数的庄园,贵族们被团灭后,这些土地全部收归官府,太远的地方张裘安暂时还顾不上,他要先把金州城附近的土地梳理清楚,然后分配给士兵,这也是晋王殿下要求他优先解决的问题。
“国相,这是去年最新的土地勘定图录册,还有土地分布图,倒是很方便!”卢佑安将厚厚一叠土地庄园资料放在张裘安桌上。
图录册都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都有一张报纸大小,打了孔后用麻绳捆扎好,足有一寸厚。
前面二十几份都是皇庄,地图上画了地形,周围有山地、村庄,然后用笔细细勾勒了皇庄的范围,旁边标注着土地数据,六十顷,这应该是最大的一座庄园了。
“杨署令已经带人去查看了,需要一点时间进行一一确认,我估计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土地的数量,晋王令是给每个士兵三百亩永业田和三亩宅地,新罗可是有三万士兵留下,光是永业田土地就要拿出九百万亩,也就是九万顷土地,金州城肯定不够,得疏散到各州去。
张裘安道:“我考虑,最好是一部分留在金州城,一部分去各州,这样就更加均衡一点。”
卢佑安想了想道:“可疏散去各州需要时间!”
“我知道疏散需要时间,而且至少要半年时间,让他们家眷一直住在帐篷内也不像话,我们必须先在城内给他们找一个临时住处。”
停一下,张裘安又问道:“城内的房宅开始清理了吗?”
“已经开始了,先从贵族的府宅开始清理,我们发现好多贵族府宅都住有人。”
“为什么?”
张裘安不解地问道:“金州城的贵族不是被杀光了吗?据说连孩子都没有能幸免,怎么还有人住在他们府中?”
猛卒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卢佑安解释道:“一些是女人,都是那些贵族的妻女,她们原本是要被送去各个部落,但被晋军救下来了,她们又回到自己家里,另一部分是普遍市井百姓,他们是擅自搬进去的,想占这些贵族的房宅。”
张裘安当即做出决定,“擅自搬进去之人必须全部清理出来,至于贵族的妻女,可以给她们一小部分,隔一个独院出来让她们居住,剩下的宅子收为官有。”
“卑职明白,是把宅子都分给士兵们?”
张裘安沉思片刻,摇摇头道:“士兵最好还是住到乡村里去,分配土地需要时间,这些宅子稍微改造一下,给他们的妻子暂住,一直住在大帐内也不方便。”
“这件事不难,卑职去分配一下,应该能住得下两万户家眷。”
卢佑安行一礼,便匆匆去了。
这时,一名士兵在门口道:“国相,有一群大唐的商人求见!”
张裘安有些惊讶,这里还有大唐的商人,他倒有点兴趣了,令人将商人们带到大堂。
这群求见张裘安的商人大约有二十余人,他们便是从熊津城和两位公主一起逃出来,又被晋军战船带去儋罗岛的那批商人,这批商人很善于抓捕商机,他们先是在金海都那边寻找商机,听说晋军收复金州城,全歼东胡军后,他们立刻结伴北上,来金州城寻找更大的商机。
张裘安请众人在大堂上坐下,呵呵笑道:“能在新罗看到大唐的商人,感到很亲切啊!”
为首商人道:“我们在新罗经商很多年了,一直就受到各种限制,这样不准我们做,那样也不准我们做,现在我们自己的军队占领了新罗,我们才终于等到扬眉吐气的一天。”
张裘安微微笑道:“各位有什么好的想法?”
大堂内安静下来,片刻,为首商人小心翼翼道:“我们一直希望新罗能向我们开放更多的商业,而不是局限于海港贸易,如果相国能让我们购买各州的店铺,那么我们就能在新罗开枝散叶,做得更大。”
张裘安沉吟一下道:“从原则上说,我不会限制你们经商,你们要购买店铺,我很欢迎,但我要提醒你们二点,第一,新罗将和中原实行一样的律法,中原禁止买卖的东西,这里也一样禁止,你们如果违反了禁令,一样会遭到严惩;第二,三粗店很快就在新罗铺开了,现在新罗都以底层百姓为主,你们是否考虑过谁来买你们的货物?”
“相国不必担心,我们会严格遵守大唐的律法,像盐、糖、生铁、兵器之类我们不会碰,至于三粗店,我们也有数,我们不会和三粗店抢生意,虽然现在新罗人是贫弱了一点,但我们寄希望于将来,我们都有些积蓄,在新罗坚持几年没有问题。”
张裘安点点头笑道:“既然你们这样有信心,我自然会全力支持,目前绝大部分店铺都在官府手中,如果你们有意向,那就去和财署官员详谈,所有的土地、店铺、房屋、码头、仓库、矿山这些固定财产都由他们负责管理。”
新罗的情况比较特殊,按照晋王郭宋的意见,张裘安将户部一分四,分成了民署、财署、仓署和度支署,民署负责管理新罗百姓,度支署负责制订财政收支计划,财署负责管理各类不动产和矿山、森林码头之类,仓署负责钱粮物资的保管、调拨、运输。
但这只是暂时的,将来走上正轨后,民署和财署将会合并为户署,仓署将改为转运署,度支署将会一直存在,就算在在长安朝廷,度支使也已从户部中独立出来,由户部侍郎陆贽兼任度支使。
商人们告辞退下了,他们去了金州城内各处探访,寻找自己的心仪的店铺,然后去和财署讨价还价购买。
金州城随即开始大规模的清理房舍行动,由卢佑安亲自负责指挥,两千士兵配合财署官员进行清理,金州城内的大宅有数百座之多,基本上都属于骨品阶层,新罗贵族被屠杀殆尽后,这些大宅朱邺原本是打算分配给自己的手下,现在都被收归官府。
不过有些大宅还住着贵族的妻女,他们被晋军从军营救出来后,又回到自己家中,张裘安毕竟是文官,没有为难这些可怜的女人,而是把大宅给她们隔出一座占地两亩大小的独院,又还给她们一些私人财物和土地,作为她们以后的生计。
张裘安来到一座大宅前,士兵们正忙碌地砌砖,将东面一座独院分割出来,财署参军范云南连忙上前参见,张裘安问道:“每一座大宅都能隔出一座院子?”
范云南笑道:“新罗人的房宅很有特色,院落特别多,一座大宅由十几个小院落组成,也是因为子女都跟父母住在一起的缘故,我们只要各院子把通往内宅的门砌死,另外再破墙对外开一个新门,就形成了一个个独院,很容易改造。”
“那一共可以辟出多少独院?”
“卑职初步估计,算上大宅和小宅,可以隔出六千余套住宅,平均每个院子约两亩左右。”
张裘安点点头,“那么靠近城池的土地要和城内住宅配套,我的意思是说,家在城内的士兵,他们的土地要紧靠城池。”
“卑职明白了,如果是远离城池,是不是就作为村落?”
“可金州城有这么多官方土地吗?六千人可是要一万八千顷土地。”
范云南苦笑一声道:“官方控制的土地算下来也就两万顷左右,也就只能安置六千人。”
“那就这么定了,六千人安置在金城州,其余一万四千人放到金海都和熊津城去,我会和杨将军商议,另外,以后还会陆陆续续有三万士兵在新罗成家,他们主要放在汉江两岸,那边有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
“卑职明白了,卑职今天就开始着手安排!”
这时,士兵领来母女三人,她们是眼前这座宅子的主人,她们在张裘安面前跪下泣道:“恳求大人给我们母女一条生路!”
张裘安顿时有些不悦道:“我们没有把你们赶出家门,还留给你们至少两亩的院子,你们还不知足?非要让东胡人把你们带走,给你们一块粗食果腹,你们才会感恩东胡人?”
“不!不!不!晋军把我们从火炕里救出来,我们心中感激万分,有地方住我们同样感激,只是现在还有赈济的粥可以吃,以后没有赈济,我们母女三人靠什么活下去?”
张裘安见两个女儿大约十七八岁的样子,便问道:“你的女儿可曾嫁人?”
“她们都刚刚出嫁,都是新婚不久,就遭遇灭顶之灾,她们的夫婿都被东胡人杀了,父兄也死了,我们母女真的无依无靠了。”
说到伤心处,三人女人一起抱头痛哭。
等她们稍稍平静一点,张裘安道:“回头给你女儿去民署登记一下吧!给她们重新找两个士兵做夫婿,将来生儿育女,也就有依靠了。”
旁边李云南笑道:“要不我来做个媒吧!我有两名官员尚未娶妻,都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这个两个女子不错,我觉得他们比较般配。”
唐朝人对贞操观念看得很淡,寡妇再嫁或者离婚再嫁都很寻常,其实到了北宋也一样,比如贵族官宦赵士程还娶了陆游的前妻唐婉为正妻,整个社会风气都很宽容,何况眼前这两个女子只是刚刚出嫁,还没有生孩子,更容易改嫁。
两个女子的母亲大喜,连忙对李云南道:“我两个女儿当然愿意,她们并没有遭到东胡人侵犯,就麻烦大人做媒,给我两个女儿找个好归宿。”
娶新罗女子最大的麻烦就是语言问题,得花很长时间慢慢融合,但贵族女子就没有语言障碍,她们说汉语写汉字,对远离故乡的年轻未婚官员们倒是良配。
更重要是,这些官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培养为新罗的栋梁之才,他门将来必将成为新罗完全融入中原的重要推手。
另外,很多年轻的贵族女子都是准备送回部落,献给各部落长老,她们便幸免一劫,没有被东胡士兵糟蹋蹂躏。
张裘安笑了笑道:“我记得没有成婚的东行士子大概有四百余人,在贵族女子中找一找吧!有合适的,就让他们结为良缘,士子们也能安心在新罗长期呆下去。”
李云南欣然笑道:“这件事我来负责安排,我先登记一下未婚女子的人数,让他们见个面,就可以定下来了,再筹建一个简单的婚礼。”
猛卒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来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郭宋率领水陆两路大军北上,汉江以北是从前的安东都护府管辖范围,居民以汉人和高句丽人为主,新罗北扩后,汉人纷纷退回营州和安东都护府北部一带,鸭渌江以南主要是新罗人和高句丽人居住,但经历了八年的鏖战,大部分新罗人和高句丽人都被掳走,沦为契丹、奚人、靺鞨等各部落的奴隶。
晋军一路北上,基本上都是荒无人烟,农田长满了杂草,到处可以看见荒凉的村落和破旧的城池,人口偶然零星可见,十分稀少。
这天上午,大军抵达了鸭渌江,晋军战船已经先一步抵达,封锁了西部江面,鸭渌江对岸就是朱滔的大本营,包括安东都护府和营州。
目前朱滔还有三万大军和一万边军,基本上都是汉人士兵,其中一万边军部署在安东都护府,也就是辽河以东的十二座军城内。
朱滔的重点防御之地并不是鸭渌江,而是辽西走廊,姚锦亲率五万大军已越过榆关,大军进入了营州南部,和两万朱滔军队对峙,但朱滔做梦也想不到,郭宋会亲自率领大军从新罗南部登陆,已经全歼了次子朱邺的大军。
汉江阻断了朱邺的逃亡之路,也阻断消息传到营州,加上汉江北部的千里赤野,除非是朱邺主动派人去营州送信,否则朱滔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新罗的情况。
朱滔得到的最后消息是,东胡大军攻克了新罗都城,灭亡新罗指日可待。
这让朱滔欣喜异常,就算他们敌不过姚锦的军队,他们也可以放弃营州撤退到新罗,他们有了一条退路。
鸭渌江对岸共有三座军城,一座叫大行城,也就是今天的丹东一带,紧靠鸭渌江边,东面百里外有一座军城叫做柏汋城,另外,支流乌骨河上还有一座军城,叫做乌骨城,这三座军城各自相距百里,呈品字型排列,驻扎士兵都只有一千人。
郭宋并不打算偷袭,他的大军可以直接压垮这三座军城,一艘艘大船在大行城外的江面上航行,城内警钟声大作,‘当!当!当!’
在急促的警报声中,一千士兵纷纷奔上城头,只见城外江面上出现了气势壮观的上百艘大海船,一艘接着一艘停靠在南岸,这让城头上的守军震惊万分,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情形。
主将耿浑忠自言自语道:“这是....晋军,晋军杀来了!”
事实上,这百艘大船只是补给货船,它们满载着帐篷和粮草,随时给北上大军提供给补给。
而真正的战船满载着两万水军和一万骑兵已进入渤海,准备从辽河北上,切断安东都护府一万驻军的退路。
这时,城头上的士兵指着对岸大喊:“将军,快看对岸!”
只见对岸出现了黑压压的军队,至少有七八万大军,铺天盖地,一眼望不见尽头。
大军旌旗招展,在晴朗的天空下,一杆镶嵌有金边的巨大黑龙赤旗清晰可见,可惜士兵们都不懂,镶有金边的黑龙赤旗是晋军的王旗,它在战场上出现,也就意味着晋王郭宋也在军中。
军队从大船上卸下大帐,就地驻营,大米和冻羊肉也从大船卸下,发放到各营,士兵们埋锅做饭,熬煮肉汤,格外忙碌。
夜幕渐渐降临,士兵们痛快地饱餐一顿,纷纷入帐休息,四周布满了巡哨的哨兵,严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这时,一艘快船从上游疾速驶来,在紧近大营处靠岸,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被几名士兵领上岸,向大营走来。
巡哨上前接触后,便带着这名男子前往中军大帐,此时郭宋正和几名将领商讨拔掉十二座军城的方案。
郭宋对众人道:“军城内都是汉人士兵,和东胡人不一样,我的原则是尽量以劝降为主,如果坚决不肯降者,在城破后斩其主将,其余士兵可宽恕不杀。”
张云道:“殿下,卑职倒有一个想法,可以恩威施加,先以铁火雷为威慑,然后再送上一封信,劝说守将投降,当然不需要殿下的亲笔信,卑职或者李将军的书信便可。”
郭宋淡淡一笑,“如果需要,我写一封信也无妨!”
李冰摇摇头,“军城主将不过是个镇将而已,只相当于一个郎将,让殿下给他们写劝降信,弟兄们脸上无光,殿下切不可开这种玩笑。”
郭宋确实只是开个玩笑,让小小的军城投降,当然不可能让他来写劝降信。
郭宋点点头,“那就用铁火雷为威慑!”
这时,一名士兵在大帐门口禀报,“启禀殿下,渤海国派使者大仁秀前来求见!”
渤海国居然派使者来了,这倒有点出乎郭宋的意料,他吩咐道:“请使者到侧帐等候,让杜司马先去见一见他。”
郭宋在执政这些年中,和渤海国从无往来,渤海国这个时候派使者过来,当然不会是朝觐自己,它们到底想做什么?郭宋倒有点兴趣了。
郭宋让大将们先退下,又派人去把商人王聚贤找来,片刻,一名中年商人被士兵领了进来,他跪下磕头道:“小民拜见晋王殿下!”
郭宋摆摆手,“平身吧!我有事情问你。”
王聚贤是一名药商,幽州人,在辽东活跃了二十年,各种关系都疏通得很好,基本上可以视为辽东地区的万事通。
“我来问你,渤海国派来一名使者,叫做大仁秀,他是什么人?”
王聚贤连忙道:“此人是王族,同时也是渤海国的宰相,权倾朝野,大家都说,如果他想当国王,他随时可以推翻大明忠。”
竟然是掌握实权的宰相亲自来和自己谈判,郭宋感觉这里面多多少少有点谢罪的意思。
“现在渤海国情况如何?”郭宋又问道。
王聚贤摇摇头,“渤海国政局不稳,有衰败的迹象,这几年他们多次和契丹开战都惨遭失败,他们和日本国的贸易很频繁,但国力还是强盛不起来。”
“你觉得渤海国国力为何强盛不起来?”
“小民认为,渤海国强盛不起来,根子还是出在人口太少上,他们其实是白山靺鞨,而其他靺鞨大族,像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室韦人等等都不买他们帐,使得靺鞨人虽多,但都是各自为政,捏不起拳头。
而且渤海国地方偏僻,资源缺乏,使得他们的军队兵甲不全,有长矛就没有战刀,用战刀就不会有长矛,每个士兵只能配一件兵器。”
“他们有多少军队?”郭宋又继续追问道。
“回禀殿下,他们兵力不足两万人。”
郭宋沉吟一下又问道:“所以新罗向他们求援,他们却不肯出兵,原因就是兵力太少吗?”
“可以这样认为,其实我们辽东商人都知道,契丹一直虎视眈眈盯着渤海国,如果渤海国派军去支援新罗,契丹肯定会大举进攻渤海国,黑水靺鞨也会出兵协助契丹,渤海国根本就不敢动。”
这时,郭宋见司马杜应星出现在帐门口,便对王聚贤道:“多谢先生,先去休息吧!”
王聚贤行一礼,退了下去。
杜应星快步走进大帐,躬身道:“参见殿下!”
“渤海国使者怎么说?”
“这个大仁秀是渤海国宰相,他说渤海国一直想去朝觐殿下,但被契丹和朱滔封路,他们无法前往中原,但他们依然把大唐视为宗主国,数十年来从没有改变过,他们愿意出兵协助晋军剿灭契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他知道我在这里吗?”
“原本不知道,刚刚才知晓,看得出他很紧张,他说如果殿下愿意接见他,他愿代表渤海国向殿下献土,他带来了一罐渤海国的泥土。”
在郭宋的计划中,渤海国最终也是要灭掉的,但不一定是现在,郭宋深知把辽东各个势力逼急了,他们会捐弃前嫌,联手对付晋军,倒也很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分化瓦解,等收拾完一拨人后,再回头收拾另一拨人。
渤海国主动前来效忠,就很契合郭宋分化瓦解辽东各势力的策略,来得很及时。
想到这,郭宋对杜应星道:“你去告诉大仁秀,明天一早,我正式在中军大帐以大唐摄政王的身份接见他。”
猛卒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诏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长安大明宫,吏部对地方各州的计票终于结束了,一共七千四百五十五张推荐票,其中反对晋王登基的票有二百四十五张,而赞成晋王登基的票数一共有七千二百一十张。
当吏部侍郎独孤明仁向政事堂宣布了这个结果后,政事堂内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军队、朝廷、地方官府的三方投票都已结束,晋王郭宋以绝对的优势票,获得广大文武官员的拥戴,这就是铁铸的合法性,谁也无法无法动摇,谁也无法否认。
张谦逸笑道:“可惜晋王殿下还在辽东,否则我们今天就可以拥戴新皇登基了。”
杜佑拍拍手道:“各位相国请听我一言!”
大堂内安静下来,五位相国都望向杜佑,崔元丰被罢相后,户部侍郎兼度支使陆贽升任相国,同时接任户部尚书,原户部尚书张谦逸改任吏部尚书,加上右相潘辽、刑部尚书郭曙、工部尚书韩旻,还有兵部尚书张裘安去了辽东,所以目前政事堂只有六相。
杜佑对众人道:“虽然殿下还在辽东,需等他回来才能正式登基,但作为臣子,我们可以开始准备起来,另外,我们需要把太后的诏书请到,派人去辽东把殿下请回来,然后昭告天下。”
潘辽明白杜佑的急切,先把太后诏书拿到,以免夜长梦多,万一太后在关键时候出什么纰漏,事情就麻烦了,可是有些事情杜佑可能还不清楚。
潘辽沉吟一下道:“太后现在已经玉真宫出家了,基本上不问俗事,据我所知,太后在出家前,把太后宝玺交给了王妃,由王妃代为保管。”
杜佑头脑转得很快,立刻道:“大印在谁的手上并没有关系,从前帝王印玺还由符玺郎掌管,只要我们先草拟一份诏书,太后只需要签字画押,我们就可以重写一份正式诏书,请王妃加印,本质上还是太后下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