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强大的冲击波终于停止,重甲步兵纷纷站在起身,踏着敌军的尸体,挥刀向敌军劈砍而去........
“准备——射!”
万名弩兵第二次射击,又是一万支弩箭腾空而起,密集地射向敌军人群,前一轮弩箭导致超过三千人伤亡,而这次随着主力大军涌上,敌军士兵更加密集,一万支弩箭落下,士兵们躲无可躲,纷纷中箭倒地,很多时候,一支箭甚至可以射穿两人。
短短两轮弩箭,伤亡在箭下的士兵超过七千人,而前方骑兵冲不过陌刀军的人墙,被杀得人仰马翻,残肢遍地,到处是内脏滚滚,腥臭之气令人闻之欲呕。
这时,第三轮弩箭大阵发射了,一万支弩箭再次射向密集的敌军士兵.......
朱邺眼睁睁地看着上万士兵倒在敌军箭下,而前方被堵死,大军杀不上去,如果敌军多射几轮,自己大军岂不是损失殆尽。
他立刻喝令道:“大军后撤两里!”
命令传下,大军开始缓缓后撤了,李冰见敌军已动摇,当即下令道:“发信号!”
“嗖!嗖!嗖!”
数十支火药箭射向空中,在空中炸响,两边树林内各冲出上万骑兵,如溃堤的洪水,汹涌澎湃,呐喊着向敌军杀去。
朱邺大惊失色,大喊道:“撤退!撤退!”
东胡士兵和草原骑兵一样,讲究一鼓作气,士气高昂时,确实十分凶猛,可一旦遇挫,斗志就很容易衰竭,当晋军三轮弩箭,射杀了上万东胡士兵,紧接着主将朱邺喝令撤退三里,他们士气迅速消退了。
这时,两边各有一万骑兵杀来,东胡士兵胆寒战栗,纷纷调头狂奔,只片刻,数万大军兵败如山倒,所有士兵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
骑兵在后面掩杀,杀得敌军尸横遍地,士兵哭喊着四处奔逃,或者跪地苦苦哀求,晋军却毫不怜悯,将这些恶贯满盈的东胡士兵悉数斩首杀死。
朱邺没命地纵马狂奔,后面跟着同样狂奔的残军,这时,前方城池方向传来两声剧烈的爆炸声,俨如山崩地裂,不多时,守城的数千契丹士兵也逃了出来,迎面遇到了朱邺。
万夫长耶律洪文对朱邺哭诉道:“敌军引天雷炸城,城池坍塌了,数万敌军杀进城内,我们抵挡不住,只得仓惶逃出城来。”
朱邺听说刚才的剧烈雷声竟然是天雷炸城,他心中也十分惶恐,不敢再回金州城,带着不到两万余残军向西北方向逃亡。
这一战晋军杀敌近六万人,他们也不接收战俘,将数万跪地投降的东胡士兵斩尽杀绝。
这一幕完全和数万新罗贵族跪地投降被东胡士兵无情砍头的情形一样,就在同一个地方,只不过杀人者换成了被杀者。
李冰并没有继续追赶敌军,而是率大军进入金州城。
金州城内已是满目疮痍,就像一个被蹂躏得奄奄一息的女人,原本二十万人口的新罗京城已剩下不到一半人,东胡士兵挨家挨户搜查逃兵,导致满城浩劫,家家户户都有亲人被杀,被杀之人基本上都是青壮男子。
女人们大部分都被凌辱蹂躏,只有一千余名年轻贵族女子侥幸逃过这一劫,但并不是她们运气好,而是她们的命运不同,她们是要送回部落献给各个酋长们,甚至是将作为祭品献给长生天。
各种财产都被洗劫一空,连粮食也被抢光,城内饿殍遍野,无数幼儿嗷嗷待哺,城内百姓都已经麻木了,只剩下老弱妇孺,连晋军进城也看不到他们的喜悦,整个城内被死亡的气息所笼罩。
杨猛率两万军队用巨型铁火雷炸开了北城门,大军进入城内,激战一番后,占领了敌军的军营,数千契丹士兵退出了城池。
杨猛随即命令士兵在大街上架锅熬粥,赈济饥民,城内跑来领粥的百姓排满了长队,士兵开始清理城池,将尸体抬出城烧掉掩埋,各种垃圾也清理出城,并挨家挨户发放干粮,安抚百姓。
下午时分,郭宋率领大军抵达了金州城,大军在城外扎下大帐,他在千余骑兵护卫下进了金州城,李冰跟随在一旁。
城内的萧条着实出乎郭宋的意料,城内并没有实行戒严或者宵禁,但看到的都是老弱妇孺,他们手中拎着粥,匆匆向家里走去。
半天,郭宋看不到一个青壮男子,“怎么全是老弱妇孺?”
郭宋不解地问道:“青壮男子都杀光了吗?”
李冰摇摇头,“差不多杀掉了一大半,还有一小部分送去契丹那边开矿去了,东胡人确实残暴,只要手上有老茧,就认定是士兵,毫不犹豫杀掉,女人除非太老或者太小,大部分都逃不过他们的魔掌,他们原本是要把年轻女人全部送走,但没有来得及,被杨猛的军队救下来了,差不多有三四万人。”
郭宋倒生出一个念头,他的士兵很多都没有成婚,也不太好找妻子,倒是可以让他们娶了这些女人,留在新罗,分给他们土地和财富,他们就会成为新罗的中坚阶层。
这件事倒不急,他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些女人都放回家了吗?”
“能回家的都回家了,剩下还有近两万人无家可归,卑职的意思是,如果她们愿意,可以让她们嫁给我们的士兵,我们一部分士兵就可以在这里成家立业了。”
郭宋笑道:“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这件事交给杜司马来操作,我们集中兵力消灭东胡余孽。”
停一下郭宋又问道:“城内还剩下多少士族?”
“没有了,一个都没有了,听说朱邺原本是想活捉金彦升送去契丹,但金彦升也死在乱军之中,最后连尸体都没有找到,都被东胡人一把火烧掉了,城内没有来得及逃走的贵族也被朱邺集中起来屠杀掉,连孩童都不放过。”
虽然朱邺的所作所为深度契合郭宋的战略,但他连孩童都不放过的残暴行径还是让郭宋难以接受,无论如何,这些东胡人得为自己的残暴付出代价。
这时,裴信骑马奔来,躬身道:“卑职参见殿下!”
郭宋冷令道:“裴将军和杨将军可率领三万骑兵追击敌军,务必将东胡人赶尽杀绝........”
“卑职遵令!”
裴信接过军令,躬身行一礼便匆匆去了。
郭宋并不是很担心敌军会北逃,张云率领三万大军和两万水军以及数百艘大船已经封锁了汉江,已经完全切断了东胡军队的退路。
他又派出十支军队,每军两千人,赶赴各州去清剿东胡人占领军。
..........
朱邺一口气逃出四十余里,见晋军不再追赶,这才停下整理残军,他的六万大军只剩下两万一千余人,其中至少三四千人带伤,失去了战斗力。
他召集剩下了几名万夫长商量对策,这一次所有人都被吓破了胆,尤其是耶律洪文,他亲自目睹城门被炸得粉碎,城墙坍塌,晋王竟然会使用妖法,在他的描述下,所有大将心中皆恐惧异常,异口同声要求北撤。
事实上,他们已将沿途掳掠的大量奴隶和财富都送回了部落,接下来该他们享受了,他们可不想把小命丢在新罗。
朱邺自己也没有了主意,但有一点他很清楚,他这点兵力根本不是晋军对手,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吧!
他当即下令,“大军继续北撤!”
两万大军也不顾疲劳,昼夜行军,第三天清晨抵达了汉江,汉江上他们曾经搭建了三座浮桥,汉江对岸的汉州城,朱邺还有两千驻军,但现在,三座浮桥都不见了,只看见几艘大船在汉江上巡航,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些大船是从哪来的?





猛卒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敌酋授首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朱邺几乎要绝望了,郭宋军队竟然封锁了汉江,让他们怎么北撤?
他们粮食在路上就已经断绝,战马也被杀了吃掉,只剩下朱邺和几名万夫长的马匹,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就指望着去汉江对岸的汉州城好好大吃一顿。
但现在他们居然过不了江,所有人都向朱邺望去,朱邺也同样充满了愤怒和绝望,万般无奈,他只得下令道:“全军向东撤退!”
他们只得向东撤退,看看能否找到一处没有被敌军战船封锁的江面,渡江北撤。
但他们刚走了不到一里,远处尘土飞扬,声如雷鸣,敌军骑兵追杀来了,东面也出现了敌军骑兵,对岸也出现了无数敌军,他们被包围了。
朱邺抽出战剑,绝望地大喊道:“弟兄们,和敌军拼了!”
两万东胡军也同样绝望了,他们体力消耗殆尽,饿得连兵器都拿不动,他们哪里还能和敌军强大的骑兵作战?
他们迅速集结在一起,就在这时,身后战船上箭如雨下,从后面袭击东胡士兵,腹背受敌,绝望的东胡士兵纷纷拔刀,呐喊着向杀来的骑兵冲去。
三万骑兵从南面和东面汹涌杀来,裴信挥枪厉声大喊:“赶尽杀绝,不留战俘!”
骑兵如风驰电掣杀进了敌军人群之中,战刀劈砍,长矛刺杀,一个个东胡士兵倒在晋军骑兵的刀下........
这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尽管东胡士兵兵力不少,但他们士气已经丧尽,毫无抵抗之力,就像一群群待宰的羔羊,眼睁睁地看着敌军骑兵杀向自己,感受到锋利长矛刺穿自己胸膛的剧痛,感受到自己人头被劈飞时那一刻的黑暗,他们只剩下临死前的垂死哀嚎。
朱邺和的亲兵被数百骑兵包围,二十几名亲兵很快被杀尽,只剩下朱邺一人大喊大叫,声音嘶哑,挥舞着大刀和晋军骑兵拼杀,他武艺高强,却无心恋战,企图冲破重围向东面逃窜,但他走不了,前后左右都是晋军骑兵,把他围得像铁桶一样、
裴信发现了朱邺,他见朱邺颇为勇猛,便摘下弓箭,抽出一支箭,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去.......
裴信的箭术在晋军中仅次于晋王郭宋,号称天下第二箭,这一箭从几名亲兵缝隙中穿过,也遮住了朱邺的视线,‘噗!’一箭正中朱邺的咽喉。
朱邺一手扼住咽喉,一名士兵抓住机会,长矛狠狠刺向朱邺后心,这一矛直接将朱邺背心刺穿,刺穿了他的心脏,朱邺当即阵亡,紧接着五六支矛同时刺穿了他的身体,将他尸体挑了起来。
东胡士兵四散逃命,被骑兵追赶屠杀,不少士兵跳进汉江求生,绝大部分都溺死在江中,就算会泅水,也同样会被船上箭矢射杀在江中......
中午时分,这场一边倒的屠杀终于结束了,两万一千多名东胡士兵全部被晋军骑兵杀死,没有一个活口,但这场激战,晋军也付出了两千余人伤亡的代价。
与此同时,各州对东胡士兵的清剿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在混战中,少数侥幸逃过东胡人屠杀的新罗士族也跟着遭殃,死在混战之中,但究竟是死在东胡人手中,还是死在晋军手中,已经无从追查了,所有黑锅都由东胡士兵去背。
郭宋心里很清楚,这是铲除剩余新罗士族的最好机会,现在不除掉他们,将来必然会成为隐患。
四月初十,十五万郭宋统率的大军彻底全歼了朱邺的九万东胡军,郭宋下令军队休整五日。
这天下午,行军司马杜应星来到晋王大帐,郭宋心情很好,他正在翻看一本厚厚的名册,这是晋军士兵和新罗女子配对的名册,郭宋没想到士兵报名会这样踊跃,一共三万五千人报名。
“一共有多少新罗女子愿意嫁给晋军士兵?”郭宋笑问道。
“回禀殿下,现在不光是金州城的女人,还有金海都的女子,加起来超过五万人,都是十六七岁以上或者二十余岁的女子,她们都愿意嫁给晋军士兵,新罗本来就女多男少,现在出现这么多青壮男子愿意娶她们,她们当然很乐意。”
“那怎么给他们配对?”
杜应星苦笑道:“人数太多,两情相悦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用抽签的办法,卑职打算给所有女子编上号,让士兵们抽,抽到谁就是谁了,这是天意,是天赐姻缘。”
郭宋点点头又道:“要给士兵们讲清楚,娶了新罗女人,就要留在新罗,我会分给他们丰足的土地,分给他们房产,还会封他们勋官,他们甚至想娶两个新罗女人也可以,总之一句话,他们若留在新罗,我绝不会亏待他们。”
………
郭宋随即宣布了留在新罗的士兵待遇,凡愿意留在新罗的士兵,给予三顷土地,五十年内免田税,士兵及其子女终生免予其他税赋,给予县城或者乡村内的房宅一座,县城房宅面积不低于两亩,乡村面积不低于三亩,每人再给予三百贯安家费,封飞骑尉以上勋官。
这两天,整个军中的话题都是要不要迎娶新罗女人,要不要留在新罗,这个话题引起了士兵们激烈的讨论,有士兵表示还是想回家乡,但也有士兵认为,在新罗做个小地主也不错。
不过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留在新罗地位会很高,他们的子孙很可能会成为新罗的贵族,正是这一点颇为吸引晋军士兵。
讨论的结果,愿意留在新罗的晋军士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又增加了一万多人,郭宋给予的优厚待遇激励着士兵,十五万大军中有三成愿意留在新罗,如果去除已经成婚的士兵,实际上愿意留下的士兵超过了半数。
士兵们随即进行了第一次抽签,两万四千名士兵和两万四千名年轻的新罗女子在晋王郭宋的证婚下,正式结为良缘,军队拿出两万四千顶小帐作为他们的临时洞房。
数千支火药箭飞射上天空,在夜空中炸开,五彩斑斓,庆贺士兵们新婚之喜.......
郭宋也是趁热打铁,在士兵们头脑发热之时将生米做成熟饭,至少他们现在都是自愿留下,总比以后强行让他们留下要好得多。
在汉江河口以西的海面上,数十艘大船正乘风破浪向新罗驶来,为首大船上站着相国张裘安,张裘安将出任第一任新罗国国相,而新罗国王由郭宋兼任,张裘安实际上就是新罗的最高行政官,新罗驻军都督由杨猛出任。
跟随张裘安一起来新罗的,还有一百多名文官,他们都是从关陇各地挑选的县级官员,到新罗后,这些文官将各升一级,。
另外还有数百名年轻文吏跟随,任期为五年,这数百名年轻文吏主要是来新罗任教,并协助县官治理地方,他们都是明经科进士,有出任官员的资格,将来文官任期届满后,就将由他们继任。
由于任期时间较长,一些人带着妻儿上任,但大部分年轻文吏都尚未成婚。
从去年十二月起,他们便齐聚长安进行培训,主要是语言培训,他们需要能听说简单的新罗话。
随船还运来了大量书籍、笔墨等物资,为此,政事堂制定了三十年的新罗及辽东改造计划,通过长期教育,用一代人的时间,将新罗和辽东百姓逐渐同化。
“相国,卑职听说新罗贵族已经消亡殆尽了,这个消息是真的吗?”问话的礼部侍郎卢佑安,他将出任新罗国副相,成为张裘安的副手。
张裘安点点头,“我也听说了,但没有确切消息,不过我估计是真的,东胡人攻下了新罗国的都城,大肆杀戮,这些贵族和士族首当其冲,其实没有这些贵族和士族是好事啊!”
“相国说得对,卑职在和几名官员闲聊时,他们有点担心,新罗人会不会起来造反?”
张裘安微微一笑,“为什么要造反?一般百姓都是最能忍受,只要能活得下去,没有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真正想造反的就是那些野心家,鼓动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跟随他们造反,如果百姓能吃饱饭,能穿暖衣,能有遮风挡雨的房子,绝对不会跟随他们造反,反而会举报他们。”
“可是我们光靠一百多名官员,能管理得好整个新罗?”
“这一百多名官员可不光是治理新罗,还包括辽东,人数是少了一点,所以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和我们有共同利益的新罗人,有了共同利益,他们甚至比我们还要更卖力,更尽心同化新罗人,他们也怕子孙被清算嘛!所以只要大家都同化了,他们就成了最大获利者,再说,我们还有几百名年轻文吏嘛!”
卢佑安竖起大拇指赞道:“还是相国看得透彻!”
张裘安呵呵一笑,真正看得透彻的还是晋王殿下,不过张裘安就不好多说了。
这时,船夫大喊道:“前方便是河口了!”
众人纷纷走出船舱,向远处望去,他们看见了陆地,也看见了白茫茫的一片河口,他们马上就要到了。
.........




猛卒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罗新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张裘安在汉州城见到了晋王郭宋,他到来的这天正好是军队五天休整的最后一天,张裘安见大营内喜气洋洋,到处张灯结彩,着实有点惊讶,这是在庆贺什么?
迎接他的大将杨猛笑道:“这是给士兵们准备的,几天前,几万名士兵迎娶了新罗女子为妻,大营自然要布置得喜庆一点。”
张裘安虽然有些震惊,但一转念,却也十分欢喜,他明白晋王的意图,是要将几万将士留在新罗,作为新罗最高政务官员,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有几万晋军士兵转为新罗百姓,他们掌控新罗就有底气了。
这时,张裘安一眼看见了站在大帐前笑眯眯的晋王殿下,他心中一热,连忙迎了上去,“微臣参见殿下!”
郭宋欣然笑道:“在异国他乡能见到相国,还真是令人宽慰啊!”
“大臣们都在盼着殿下回去呢!”
郭宋点点头,“应该不会太久,新罗征战,比我之前预估的要顺利,拿下新罗,以后治理新罗就要靠相国了。”
张裘安又让众官给晋王见礼,郭宋鼓励他们一番,让杜应星带他们去吃饭休息。”
张裘安跟随郭宋进了大帐,郭宋把卢佑安和杨猛也留下,他们二人将来会是张裘安的助手,一文一武,算是核心层面人物了。
众人来到一座临时的新罗沙盘前,郭宋指着沙盘道:“首先我们要恢复汉时疆域,汉江以北是乐浪郡,属于朝廷直辖,同时也位于安东都护府的管辖范围内,我准备将乐浪郡改名为乐州。
新罗国仅限于汉江以南,都城还是放在金州,我希望三十年后,新罗国就渐渐消失了,但咱们不要急,一步一步来,先是继续维持新罗国,同时建立新罗都督府。
十年后,新罗国就只是一个虚名,下面各州由朝廷直辖,新罗国国王一直由天子兼任,三十年后就可以取消了。”
张裘安沉吟一下道:“微臣考虑可以分化新罗百姓,比如建立一个门槛,达到这个门槛可以享受很多福利,诸如三粗店,减免税赋、分给永业田之类,看得见的好处,让大家都羡慕,然后会自然而然地向这个方向努力,并以获得这个资格为荣。”
卢佑安也道:“微臣也建议提高新罗商人地位,商人重利,他们得势只会让新罗更加融入我们。”
郭宋点点头,“你们的想法都很对,我来说说三点意见,第一,要建立一种国籍制度,比如现在可以称为唐籍,获得大唐国籍,那他们就成为人上之人,这就像张相国刚才所说的门槛。
当然,三粗店是普遍福利,底层百姓也可以享受,不要和唐籍挂钩,但必须使用我们的钱币,如果获得大唐国籍,可以免税,可以获得永业田,可以穿骑马,可以做官,可以住大宅,穿其他颜色的衣服,但获得大唐国籍不是凭自己有多少钱,而是要送孩子读书,要积极参加官府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宣布效忠朝廷和天子,认可自己为大唐子民,要主动说汉话,要虔诚信佛。”
张裘安和卢佑安听得很专心,但晋王的最后一句话,让两人都愣了一下,张裘安问道:“殿下,虔诚信佛有什么说法?”
郭宋微微笑道:“推广佛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意见,你们千万不要小瞧宗教的力量,如果说学校是对孩童的教育,那么佛寺就是对成年人的洗脑,佛寺会让信徒们相信,他们前世是来自大唐中土,只要他们此生行善,心怀慈悲,他们来世就会回归中土,另外,信奉佛教会给他们学习汉语的机会,使他们对大唐更有认同感。“
张裘安点点头,“殿下说得很对,微臣完全理解了,不知第三点意见是什么?”
“第三点意见就是统一,穿一样的服饰,说一样的语言,用一样的钱币,过同样的习俗,就是‘车同轨,书同文’,我希望五年后,新罗大地上说的是官话,写的是官文,用的一样的钱,百姓的各种生活习俗和我们中原一带没有任何区别。”
.........
次日一早,张裘安正式辞去政事堂副相和兵部尚书之职,接受了郭宋的任命,出任新罗国国相,总领新罗政务,与此同时,安东都护府重新恢复,由世子郭锦城遥领安东大都护之职,张裘安出任安东大都护长史,杨猛出任新罗都督,将统领三万大军长驻新罗。
新罗各州、各县的新任主官也确定下来,都是从长安过来的官员,他们每人带几名随从和五百士兵前往各地上任,几百名年轻士子作为官员的随从一同前去上任,他们既负责办学,同时也要成为地方官的得力助手。
郭宋在分配好官员的任命后,便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上了,继续征讨朱滔,而两万水军则依旧乘船北上。
张裘安则带着一百多名官员和文吏,跟随杨猛率领的两万大军来到了金州城,两万大军都刚刚迎娶了新罗妻子,他们的妻子也跟随着新婚丈夫一起又回到金州城,数万人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杨猛先命令军队在城外扎下两座大营,一座是士兵营,一座是家眷营,他们要等候张裘安给他们分配房宅和土地。
张裘安在五百士兵的护卫下,带着一百多名官员抵达王宫,王宫已经空了,值钱的东西被抢得干干净净,要不是朱邺要用它作为自己的王宫,也被会狂躁的东胡士兵一把火烧成白地。
1...481482483484485...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