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泠
赵姑娘点了点头,赞道:“堪称天籁之音。”
“琴艺不凡又如何?”蓝衣姑娘忍不住摇头道,“这为人行事却是……”她没有再说下去,嘴角微微抿出一道不敢苟同的弧度。
“是啊。”一位着碧色衣裙的姑娘颔首附和道,“一言不合就丢东西,这心气也太大了!”
不论这位端木四姑娘是真的偷了玉佩,还是被冤枉的,亦或是个误会,她那好似爆竹般一点就炸的性子,可不好相处啊!
假若自己这次有幸被选上了伴读,以后与这位端木四姑娘相处时,可得小心谨慎,既不能远了,更不能太近了。
那黄衣姑娘和蓝衣姑娘也是心有戚戚焉地频频点头,颇为唏嘘,一时间,几人还颇有一种万众一心的感觉。
“是非曲直,自在人心。”赵姑娘静了片刻后,插嘴说道,“局外人不明真相,还是莫要轻言得好。”
那三位姑娘面色一僵,赵姑娘也不想与她们再多说什么,直接走到了水榭东边的扶栏长椅上,径自喂鱼去了。
秋风徐徐,湖水荡漾,四周渐渐地安静了下来,连时间似乎都放缓了不少。
又过了片刻,端木贵妃和涵星还是没回来,倒是程嬷嬷带着两个宫女来了,两个宫女手上分别拿着一个托盘,上面放了不少首饰。
“端木二姑娘,贺姑娘,赵姑娘……”程嬷嬷把水榭里外的六位姑娘都唤了一遍,“贵妃娘娘有赏。”
六位姑娘纷纷过来领赏、谢赏,她们很快就注意到大伙儿拿的首饰都是一个金镶玉的镯子,也唯有赵姑娘与众不同,得了一个精致的赤金嵌玉菊花华胜。
姑娘们皆是怔了怔,心下了然:看来除了端木四姑娘以外,这位赵姑娘被选中当四公主的第二个伴读了。
水榭里瞬间静了一静,气氛微凝。
果然——
紧接着,就见程嬷嬷和颜悦色地看着赵姑娘,笑吟吟地说道:“赵姑娘,从十月开始,还请姑娘每日卯时过半进宫,辰时开始在上书房上课,十日休沐一日……”
四周其他几位姑娘皆是看着赵姑娘,眼神各异,或羡慕或嫉妒或是不以为然,那个着碧色衣裙的姑娘不甘心地欲言又止,可又知道与程嬷嬷闹也没用,不过是徒惹笑话罢了。
无论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那三位姑娘都还算冷静地纷纷向赵姑娘道喜,一个个看着落落大方。
与此同时,几位姑娘看向端木绮和贺令依的眼神就越发古怪了,一个是贵妃的亲侄女,一个是贵妃的表侄女,她们俩今日特意进宫总不会是来给端木绯做陪衬的吧?
端木绮刚才在水廊里赏了会鱼又吹了会儿风后,早就冷静了下来,眼底闪过一抹流光,心道:果然如此。
她心里其实早就猜到自己不会被选上……无论端木绯是否进宫当这个伴读。
可是贺令依心底有些不平,她本来以为以她的家世和那手精妙的草书定能打动贵妃,伴读的位置十拿九稳,没想到贵妃竟然选了这个书法平平的赵姑娘。那么贵妃又何必让她们写什么字?!
贺令依微微咬唇,朝着水榭外的湖面望去,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在她眸中,泛着一圈圈的涟漪,久久不息……
端木贵妃再也没有回来过,程嬷嬷亲自带着几位姑娘在御花园里逛了一圈,这才把她们都送出了宫。
至于端木绮和贺令依则回了钟粹宫与贺氏会和,与端木贵妃母女一起用了午膳,才告辞回府。
对于端木绮和贺令依没选上伴读的事,端木贵妃特意向贺氏解释了一番,端木家本就是大皇子的后盾,再挑一个端木家的姑娘当伴读意义不大,涵星这两个伴读的人选也许将来会成为大皇子的助力,必须精挑细选,权衡利弊才行。
听了女儿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后,贺氏总算是被说服了,也不再纠结伴读的事。
回府的马车上,少了一人,贺氏一路上都有些心神恍惚,几乎一句话也没说,马车里安静极了。
等回了府后,贺氏草草地把端木绮和贺令依给打发了,一个人在宴息间里,直到听闻端木宪回来的消息后,立刻就让人去请了端木宪。
端木宪来的时候,天色已经近黄昏,屋子里一片金黄,不知道是金黄色的树叶映得,还是夕阳的余晖。
等丫鬟奉上茶后,就被贺氏打发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她和端木宪。
“老太爷,今儿我带绮姐儿、绯姐儿和依姐儿一起进宫见了贵妃……”贺氏就把今日端木绯在宫里把房姑娘的玉佩抛进御花园的湖水里的事大致说了一遍,然后沉声道,“绯姐儿小小年纪,性子实在是太过骄横张狂,行事无度,今儿她还被留在宫里小住,宫里都是贵人,我实在担心她这种性子会为家里惹祸。”
端木宪在一旁一边听,一边慢悠悠地饮着茶,嘴角越翘越高。
“这样才对。用阳谋对阴谋!”端木宪放下茶盅,抚掌朗声笑道,“难道还要四丫头委委曲曲地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无辜,还是说要让她与那房姑娘当众对质,争闹不休不成?!”
端木宪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屋子里,一旁的贺氏却是眉心微蹙。
端木宪没注意到贺氏的异状,捋了捋胡须,赞叹地又道:“四丫头这般当机立断,杀伐果敢,才像是世家养出来的孩子!”他脸上一副自己教孙有方的引以为豪。
贺氏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再也说不出话来,她觉得浑身仿佛浸泡在一桶凉水中般,心凉无比。
端木宪的心已经被长房给收服了,就像是被下了什么咒似的,盲目听信那对姐妹。
不,不止是端木宪……
贺氏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不禁想起了刚刚在宫里的时候,贵妃遣退了宫人悄悄与她说,想给大皇子聘端木纭,让她回去与端木宪说一声,问问端木宪的意思。
因为端木宪是外臣,不方便出入后宫,所以,贵妃才会让贺氏代为传话。
本来,贺氏特意让人把端木宪叫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的,但是此时此刻她却犹豫了。
以长房如今在端木家的地位,还有端木绯那个小丫头一贯的嚣张跋扈、目无尊长,这若是长房再出个大皇子妃,只怕是飘飘然地要上天了,以后谁都压不下这对姐妹了。
她嫁进端木家几十年了,一直顺风顺水,端木宪在她贺家和贺太后的助力下步步高升,女儿更是荣升贵妃诞下皇长子,风光无限,整个京城的女眷谁不敬她三分,难道临老她反而还要看宁氏的儿孙们的脸色过活吗?!
想着,贺氏半垂下眼帘,一眨不眨地盯着手里的紫檀木佛珠,眸底掠过一丝利芒。
她已经是继室了,每年拜祭都要对宁氏的牌位执妾礼,要是端木纭真的成为大皇子妃,甚至于日后妻凭夫贵地登上凤位,岂不是以后她还有她的儿孙全要向端木纭行叩拜之礼,在她跟前一辈子屈膝折腰,仰人鼻息?!
只是这么想想,贺氏就觉得一口气憋在心头,上不上,下不下,捏着佛珠的手背上根根青筋凸了起来。
这件事不能说!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不让脸上露出一丝异色,声音还算平静地转移了话题:“老太爷,晚上要不要留下来一起用晚膳?”
端木宪点头应了,接着就拔高嗓门唤了一声:“来人!”
一个青衣丫鬟立刻就快步打帘进来了,端木宪随口吩咐道:“你去告诉大姑娘一声,四姑娘要在宫里小住,让大姑娘收拾几件衣裳送过去。”
“是,老太爷。”那青衣丫鬟屈膝领命,躬身退了出去,然后匆匆地赶往湛清院。
这也不是端木绯第一次在宫里小住,端木纭并没有太担心,吩咐绿萝她们即刻收拾了几身衣裳以及一些常用的东西,就让人火急火燎地赶在宫门落锁前送进宫了。
湛清院里只是稍稍荡起些许涟漪,就像湖面般又恢复了平静。
夕阳西沉,秋日的夜晚愈来愈清冷了……
身处宫中的端木绯已经在涵星的觅翠斋里安顿了下来,涵星就像是一个得了什么宝贝的孩子般乐不可支,下午陪端木绯一起稍微收拾了下东西,晚膳后又带她去夜游御花园,泛舟游湖……表姐妹俩一直玩到了快三更的时候,才回去歇下。
两人睡得晚,自然第二天一早就起不来了。
“殿下,端木四姑娘,”一大早,外面的天还蒙蒙亮,宫女从珍就站在榻边,迟疑地看着躲在锦被下的“两坨”,小声地提醒道:“已经快卯初了。”
红色锦被的某一坨微微蠕动了一下,跟着就传来了懒洋洋的哈欠声,接着是少女犹带一丝沙哑的声音:“本宫今日身子不适,你去上书房知会太傅一声。”
粉色锦被下的另一坨忙不迭出声附和道:“涵星表姐,身子不适,就该多歇息歇息。”
从珍和身旁的另一个宫女璎珞交换了一个无奈又好笑的眼神,应了一声后,就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寝室里,很快又响起了少女均匀的呼吸声,宁静安详,似乎连庭院里的雀鸟声都变轻了不少。
岁月静好。
然而,半个时辰后,从珍好似一阵急惊风般又心急火燎地冲进了寝室,急急地唤着涵星和端木绯。
锦被下,传来了少女不满的嘤咛声,从珍急忙禀道:“殿下,刚才大公主殿下身边的青枫过来报信,说是下堂课皇上要去上书房。”
话音未落,已经惊得涵星直挺挺地从榻上坐了起来,那张睡眼惺忪、鬓发凌乱的小脸上仿佛受到了莫大的惊吓般。
紧接着,端木绯也抱着锦被迷迷糊糊地坐了起来,先是长叹了一口气,紧接着又是一个哈欠,心道:这老天爷怎么就爱和她的被窝作对?!
表姐妹俩此刻都颇有一种难姐难妹的唏嘘,彼此互看了一眼后,就委委屈屈地在宫女们的服侍下起身了。
等她们着衣、洗漱、梳妆,又草草地吃了些早膳,一起赶到上书房时,正好是巳时左右,第一堂课结束了,姑娘们正在课间歇息。
涵星和端木绯的到来让课堂里的一道道目光都望了过去。
“涵星,绯妹妹。”舞阳笑吟吟地起身迎了上去,对着她们俩眨了眨眼,“你们可来了。”
舞阳身后,那些伴读全数静了下来,像是声音被吸走似的,她们的眼神都有些微妙,心情更是说不出的复杂。
她们原以为端木绯颇受四公主的喜爱,又得了两位太傅的看重,一定会留着当四公主的伴读,但是端木绯竟然就一去不复返了,一天,两天,三天……一月,两月……转眼四个月过去了,端木绯一直没有再进宫。
事实就是无声的答案,这些伴读从未讨论过这个话题,但是心里都明白她们之前误会了,端木绯就如她所声称的那般,“真的”只是进宫来玩的。
这京中的贵女谁不把成为公主伴读当做一种莫大的荣宠,偏偏这位端木四姑娘倒是独树一帜,把进宫当作玩耍,这种洒脱还真是让人羡慕。
不远处,着一袭丁香色绣金丝菊纹对襟褙子的耿听莲也在看着端木绯,秀丽的脸庞上微微笑着,眼底意味不明。
看到端木绯,她就难免联想到了对方的姐姐端木纭。
耿听莲的想法自始而终没变过,她看不上端木纭当她的长嫂,然而,端木纭也看不上他们耿家……
耿听莲眯眼盯着笑容璀璨的端木绯,觉得这对姐妹实在是出奇得相似,都是眼高于顶,目下无尘。
与她实在不是同道中人!
耿听莲本来不想理会端木绯,可是看着两位公主又围着端木绯团团转,实在是尊卑不分,又实在看不下去。
她忍了又忍,霍地站起身来,抚了抚衣裙,朝端木绯、舞阳和涵星三人走去。
“四公主殿下,端木四姑娘。”耿听莲先与二人见了礼,寒暄了两句后,就对着舞阳正色劝诫道,“大公主殿下,您是堂堂大公主,理应坐等臣女拜见才是……”像刚才这样起身亲迎一个臣女,实在是成何体统!
舞阳右眉一挑,语气淡淡地说道:“耿听莲,你只是区区一个伴读,本宫要做什么,还由不得你来置喙。”
话音未落,舞阳已经挽着端木绯从耿听莲的身侧走过,二人说说笑笑,像是根本就没有把耿听莲放在心上。
耿听莲面色微僵,嘴角紧紧地抿在了一起。
涵星歪着螓首故意冲耿听莲呵呵地笑一声,然后也步履轻快地跟上了端木绯与舞阳。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耿听莲低低地叹了口气。
她跟在舞阳身边四个月,对这位大公主也有几分了解了,舞阳一向我行我素,骄矜自负,因此之前才会沾染上豢养僧人的流言蜚语。
哎,要是舞阳平日里谨言慎行,娴雅恭顺,别人又何至于会把那些腌臜事扯到她身上!
耿听莲直愣愣地站在原地好一会儿,直到宫女提示说,张太傅来了。
众人急忙各自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没一会儿,课堂里就一片宁静无声。
着一袭青色直裰的张太傅很快就进了厅堂,模样看来与四个月前一般无二,性子也差不多。
他随意地扫了端木绯一眼,就径自开始用一板一眼的声音开始上课了。
端木绯本来就没睡够,顿时觉得好像听了安眠曲似的,眼皮越来越重了……
就坐在端木绯左后方的耿听莲正不以为然地看着她,眉心微蹙。
耿听莲返回京城已经四个多月了,这些日子,因为兄长耿安晧痴迷那个端木纭,所以她也稍微打听了一下端木家的几个姑娘。
端木纭才学平平,不过操持起内务来,还算井井有条,管着端木家的中馈一年了,也没出过什么岔子;端木绯年纪小小,据说棋艺和琴艺上都造诣不凡,尤其是琴艺,在宣国公府和凝露会上两度力挫那个有“琴之绝艺,北楚南付”之称的付盈萱,一时声名大显。
可是,这个端木绯也就一个快满十一的小姑娘,平日里看起来又总是一副懒散的样子,连上课都是这般心不在焉,就差当场打哈欠了……她真的如传闻中一样吗?!
她不信。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227后悔
耿听莲忙着留心端木绯,便有几分心不在焉,完全没注意到张太傅略带不悦的眸光。
这个端木绯不是伴读,没好好听课也就罢了,连这个平日里还算认真的耿听莲也散漫起来,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张太傅心里暗道,嘴上还是继续上着他的课。
这几天的课程正在讲各国邦交,今天讲的是蒲国。
张太傅先大致说了八年前蒲国出兵占了西州和陇州的事,一直说到定国将军府的许景思受封新了郡主和亲蒲国,大盛与蒲国终结姻亲之好。
张太傅饮了两口茶水,润了润嗓子后,就继续说起了和亲之事——
当年的战役后,西北边境一度十户九空,尸殍遍野,一片荒芜。自新乐郡主和亲蒲国后,大盛西北与蒲国才算彼此相安无事,此后数年西州和陇州得以休养生息,渐渐又繁荣起来,如今两国百姓在边境也时有商贸往来……
张太傅说到一半时,皇帝的身形就出现在了厅堂口,众女自然也看到了,正欲起身,就见皇帝使了个手势让她们不用行礼,负手站在一旁听着。
张太傅心无旁骛地侃侃而谈,直到说完后,他才骤然意识到皇帝来了,急忙给皇帝行了礼。
皇帝的心情还不错,挥手让他免礼,然后就在內侍搬来的一把太师椅上大马金刀地坐下了,笑着随口考校道:“你们对新乐郡主和亲有何看法?”
皇帝话落后,课堂里静了一瞬。
几位姑娘面露局促,何太傅的课实在是枯燥无趣得很,她们多是左耳进右耳出,而且新乐郡主的长姐乃是伪帝的正妻,她们更担心不慎触及皇帝的禁忌,触怒圣颜。
一片寂静中,一道丁香色的倩影优雅地站起身来,对着皇帝屈膝福了福,落落大方地说道:“臣女以为,新乐郡主和亲蒲国换来两国八年太平,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实在是于国、于民大为有利,可谓功德千秋,必能名留青史。”
耿听莲的话中虽然没点没提皇帝,但是言下之意分明就是在恭维皇帝英明果敢,让新乐郡主和亲,才换得两国的和平。
皇帝听着也颇为舒心,眉目舒展开来。
耿听莲嘴角微翘,接着就看向了右前方的端木绯,笑吟吟地问道:“端木四姑娘怎么看?刚刚我见四姑娘在课中‘频频点头’,想必一定有所见解。”
舞阳和涵星闻言不由眉头一皱,眸色微沉地看着耿听莲。
“……”端木绯心里颇有一种锅从天上坠的感觉,她刚才哪里是在点头,是差点睡着了才对。
端木绯没看耿听莲,反而是抬眼看向了前方的皇帝,她其实明白皇帝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过来上书房以及他问这个问题的用意,皇帝心里还不是指着舞阳去和亲北燕来缓解两国之间微妙的局面。
在皇帝和众人的目光中,端木绯慢悠悠地站了起来,福了福,小脸上还是如平日里般眉眼弯弯,笑得十分天真可爱。
舞阳和涵星对视了一眼,知道端木绯心里自有计较,便坐等看好戏。
“耿五姑娘,”端木绯转身望向了耿听莲,乌黑的大眼亮得出奇,“我刚刚在想,若是八年前,新乐郡主抵达蒲国后,就被蒲王一刀斩杀,然后蒲国大军继续东进……那么新乐郡主是否要遗臭万年?”
“和亲”本就不是简单地把公主远嫁那么简单,这也是两国的一场博弈,你进我退,互利互惠。一切最终都是一个“利”字。
耿听莲完全没想到会从端木绯嘴里听到这么几句话,嘴巴张张合合,好一会儿才脱口道:“姑娘的这种假设实在是荒谬!”
就现在的事实和结果而言,端木绯的这种假设根本毫无意义!
这个端木绯真是喜欢哗众取宠,博取眼球。
端木绯也不恼,笑眯眯地又说了一句:“读史明智,鉴往知来。不假设不推敲,何以鉴往知来?”
端木绯的话本来也就不是说给耿听莲听的,她瞥了似在沉思的皇帝一眼,根本没等耿听莲再说话,就径自地坐下了。
强词夺理!真是强词夺理!耿听莲胸口一阵起伏,心里暗道。
前面的皇帝若有所思地转动着大拇指上,不由看向了舞阳,眸底掠过一抹愧疚。他也不想用女子来换取和平,但为了国家,这是身为公主应该牺牲的。
两国和亲是为大局。
耿听莲本来还想再说什么,可是皇帝忽然站起身来,含笑道:“朕还有事,就不打扰太傅上课了……舞阳、倾月、涵星……”他扫视了几位公主一遍,“你们跟着太傅好好上课。”
皇帝双手负于身后,大步流星地离去了。
课堂内的空气似乎随着皇帝的离去,顿时变得轻松了不少。
张太傅清了清嗓子后,就继续说起了一些大盛西北周边的小族,多是三言两语地简单带过,那些小族的名称听着就甚是拗口,把姑娘们听得云里雾里。
等午时下了课后,姑娘们感觉一下子好像又活了过来,一个个就像喜鹊般欢声笑语,三三两两地出了上书房,四散而去。
端木绯和涵星一左一右地挽着舞阳不紧不慢地朝凤阳阁的方向走去。
“舞阳姐姐,皇上是不是‘又’打算和亲了?”端木绯轻声问舞阳道,故意在“又”字上微微停顿了一下。
自北燕使臣来京后,“和亲”之事也算是履履提及。
“还没听说,但今天看起来,应该是。”舞阳说着,勾唇笑了,“本来今天课应该讲的是蒲国历史,这突然从八年前说起,还提到了新乐郡主,想来是父皇的意思了……”
皇帝是想让她们这些皇女,学习新乐郡主,主动为国分忧,和亲北燕。
涵星抿了抿嘴,欲言又止地看着舞阳。
四周静了一静,只有那秋风吹拂树叶的簌簌声,一片片金黄的树叶随风打着转儿纷纷扬扬地飘落而下,就像涵星此刻混乱的心情般。
舞阳眼眸明亮,神情坚定,又道:“本宫说过,若真是国家百姓之需,本宫身为公主,自是义不容辞,但是,谁也别想稀里糊涂地就让本宫和亲!”
后方的耿听莲和舞阳的另一个伴读落后了两步,也隐约听到她们似乎在说和亲的事。
耿听莲眉头一动,心有感慨地说道:“身为公主乃天之骄女,金枝玉叶,自出生起就受万民供奉,拥有多高的尊荣,就要同时担负着多高的责任。当国家有难时,公主自当为国出力,以和亲换取边境和平、百姓安乐。”她一副正气凌然,慷慨激昂的样子,“当年新乐郡主主动自请和亲,堪为女子表率。”
前方的端木绯、舞阳和涵星三人停下脚步。
耿听莲以训诫的语气继续说道:“能以一人之身换取万千将士与百姓的性命,实乃功德千秋,两国百姓也会永世记住这则佳话。”
端木绯三人转过了身,与耿听莲面向而立,当她的话音落下后,周围陷入一片寂静,似乎连风声停止了,另一个伴读自然感受到气氛凝重,几乎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耿五姑娘说得十分有理。”端木绯笑眯眯地颔首道,“新乐郡主当年见大盛连失两州,战火连连下,将士、百姓死伤无数,自愿和亲蒲国,换取两国和平。耿五姑娘身为国公府的姑娘,历代卫国公皆是深受皇恩,为国为民,死而后己。耿五姑娘在国公府的熏陶下,想来也是心怀家国,为了国家、百姓、将士、民生……耿五姑娘不如向皇上自请和亲,届时两国交好,定能重现新乐郡主的美谈,为百姓所拥戴,‘名留青史’!”
端木绯故意在最后的“名留青史”四个字上加重音量,嘴角露出一对可爱的笑涡。
“……”耿听莲感觉就像是被喂了一口黄连似的,表情难看极了。
1...165166167168169...7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