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泠
端木绯笑得一派天真无邪,朝耿听莲走近了半步,“若是皇上得知耿五姑娘有此等大志愿,一定会龙心大悦,全成姑娘一片为国为民之心。”
耿听莲嘴巴张张合合,一双杏眸中掠过一丝慌乱之色,“和亲岂是什么人都可以去的。”
舞阳笑着与端木绯一唱一和:“若是耿五姑娘的身份不够,北燕一定要本宫和亲,本宫当然不会拒绝。但是为了一全姑娘的爱国之心,本宫一定会恳求皇上将姑娘作为滕妾,随本宫一起出嫁,想来也是一则佳话。”
公主和亲,赐下几位臣女作为滕妾陪嫁古来自有。
耿听莲闻言瞬间脸色煞白,娇躯更是在秋风中微微地颤抖着。
舞阳神色淡淡,对着两个伴读道:“下午没课了,你们可以先回去了。”跟着,她也不再看二人,一手挽着端木绯,一手挽着涵星,步履轻盈地离去了。
耿听莲直愣愣地看着她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双拳不由在体侧握了起来。
她不觉得自己有说错,有些话也不过是忠言逆耳罢了。大公主不想和亲,所以才迁怒自己。身为公主,大公主却是心中无国,私心未免太重!
耿听莲自然不知道和亲一事,暂时还只是皇帝的一厢情愿。
自打北燕新王即位后,皇贵妃和北燕使臣就再也没有提过和亲,皇帝虽然已经派出了使臣前往北境和北燕新王接洽,但是一天没有消息回来,皇帝就一天坐立难安。
再加之,如今南怀战事不佳,南怀大军与大盛军至今还胶着在黔州,僵持不下。
若是北燕和南怀两边同时对着大盛开战,大盛恐怕难以维持,只会在两面夹击下成为待宰羔羊。要真到了这地步,由大盛主动提出和亲,送去公主恐怕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哎——”
皇帝坐在偌大的御案后,幽幽地长叹了一口气。
虽然他也不忍让舞阳和亲,可是他是皇帝,皇帝是天下至尊,却也同时有着身为皇帝的无奈。
他首先是君,其次才是父。
叹气声还未落下,一个小內侍步履匆匆地进来了,禀道:“皇上,简王求见。”
“宣。”皇帝简单地吐出一个字。
须臾,着一袭石青色锦袍的简王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对着皇帝郑重地抱拳行礼,“参见皇上。”
简王飞快地朝坐在窗边饮茶的岑隐瞥了一眼,似有一分犹豫,但还是说道:“还请皇上准末将亲往北境与北燕人一战!”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地回荡在御书房里,一旁的岑隐捧着茶盅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瞬,随即就若无其事地送到了红艳的唇畔。
什么?!御案后的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眉头紧皱。
他心心念念地忧虑着该如何维护两国和平,而简王却在这个时候来请战!
简王抬眼看向了御案后的皇帝。
两国和谈来之不易,简王也不想重掀战事,但使臣去往北燕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让简王不得不怀疑,耶律索是不想履行和谈了!
既然如此,大盛也不该继续坐等才是!
所以,他来了……
简王的眉宇间带着一股逼人的锐气,继续说道:“皇上,末将在边境时曾与这北燕新王交过手,与先北燕王相比,新王耶律索嗜杀成性,野心勃勃,对大盛一直心怀觊觎,臣只恐他会撕毁和约。”
“不行。”皇帝声调微冷,毫不犹豫地说道,“南怀和北燕两头战事,风险太大了,更何况,现在国库空虚、军备匮乏、士兵不足,再加上征兵不顺,在这个时候大盛绝对经不起两头烧!”
“皇上,无论是战是和,末将以为也该整兵边关,如此进可攻退可守,更可以对北燕起到威吓的作用,令北燕不敢擅动。”简王慷慨激昂地说道,就像是一柄快要出鞘的利剑般,“哪怕北燕想战,大盛也不会边境空虚,无力还击。”
皇帝眯了眯眼,目光微凝地看着御案另一边的简王,眸底掠过一丝疑虑。莫非简王是想借这个机会回北境去?
皇帝沉吟一下,缓缓道:“朕担心若是这时候整兵,说不定反而会刺激了北燕人,以为大盛又要开战……”
“皇上,可若是无所作为,末将恐那北燕人得寸进尺!”简王眉宇紧锁地又道。
“好了,君霁,你不要再说了。”皇帝不耐烦地直呼其名道,“两国好不容易才停战,不可再妄动干戈,更不可轻易激怒北燕人!”
简王君霁抱拳的双手下意识地微微使力,手臂的线条绷紧,冲口而出:“皇上,请三思。当年北境有镇北王府世代镇守,北燕畏之如虎,不敢犯境。如今好不容易大败北燕,必须趁机挫其锐气……”
这些年来,因为镇北王府满门覆灭,北燕人自觉北境无将,才会越来越肆无忌惮,去年北燕的投降来之不易,要是这个时候大盛再退缩,以后恐怕越发压不住北燕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君霁说话耿直,就事论事,可是听在皇帝的耳中,这番话却是刺耳极了。
御书房里,瞬间就一片死寂。
外面的天空都不知何时暗了下来,天空中阴云层层叠叠,如同那墨汁染黑了天空般,一场暴雨似乎即将来临了。
皇帝面沉如水,脸色似乎比那天空中的阴云还要难看,心中更是一阵暗潮汹涌。
镇北王府已经覆灭了十二年了,竟然还有人提,还是简王!他的决定果然是对的,决不能让简王再回北境,免得养大了他的心,自以为能功高震主了!
御书房里服侍的小內侍赶忙把御案旁的宫灯点亮了,宫灯发出莹莹光辉,屋子里也随之亮了起来。
岑隐抬手轻轻地用茶盖拂去茶汤上的茶叶,他半垂着脸,静静地坐在此刻昏暗的御书房里,就像是一尊玉雕般,冰冷而宁静。
“皇上……”
见皇帝沉默,君霁还要再说,却被皇帝冷声打断了:“够了!”
“君霁,记住,朕是君,你是臣,君臣有别。你莫非是想抗旨不尊?”皇帝目光冷如冰棱般,浑身散发着冰冷肃杀的气息。
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哪怕君霁心里还有再多的话,也只能咽了回去,道:“末将不敢!”
皇帝挥了挥手,淡淡道:“好了,你下去吧。”
君霁半躬着身,不甘心地抱拳行礼,“是,皇上。”退了下去。
绣着五爪金龙的锦帘随着君霁的离去在半空中凌乱地跳跃了几下,皇帝盯着那道锦帘,嘴唇紧抿成一条直线,咬牙怒道:“亏朕这些年待简王府不薄,他还心心念念想着薛祁渊那个逆贼!薛祁渊此人就和朕那个大皇兄一样,惯会收买人心……而且,还忘恩负义!”
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眸底浮现一片浓浓的阴霾。
“朕当年也给过他机会,他的儿子不过五岁稚龄,朕就封了他为镇北王世子,就连他的女儿也给一个郡主的封赏,结果呢?他竟然意图整兵,替朕那大皇兄报仇,辜负了朕对他的一片期望。他会落到那个结局,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了朕!”
皇帝滔滔不绝地说着,也没指望岑隐回应什么,他也不过是在发泄心头的不满罢了。
这时,刚才的小內侍就步履匆匆地回来了,诚惶诚恐地禀道:“皇上,简王跪在了御书房外。”说话间,小內侍的头伏得更低了,不敢看皇帝的脸色。
四周静了一息,下一瞬,只听“啪”的一声,似乎是皇帝一掌重重地拍在了御案上,吓得那小內侍的心差点就没跳出胸口。
“这个君霁这是想威胁朕不成?!”皇帝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声,声音冷得像是要掉出冰渣子,“他想跪到什么时候,就让他跪到什么时候好了!”
小内侍的身子缩了缩,忙不迭应了一声,几乎是落荒而逃地退下了。
御书房里,只剩下了皇帝和岑隐。
皇帝闭眼揉了揉眉心,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飘来,又睁眼,只见岑隐亲自端了一个青花瓷茶盅步履轻盈地走到了御案旁。
“皇上,秋天燥热,多喝点安神茶。”岑隐一边说,一边把茶盅送至皇帝跟前,那阴柔的声音永远不疾不徐,就如同这茶香般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阿隐,还是你关心朕。”皇帝捧起了茶盅,慢慢地饮着热茶。
“这是臣的本分。”岑隐在一旁微微一笑,然后劝道,“皇上,臣以为简王父子一向忠心,从无结党之举,想来简王刚才只是一时失言,也是太过关心边境之故。北境连年征战,这才太平了不到两年,也难怪简王担忧北燕人卷土重来……”
皇帝轻啜了几口热茶,稍微顺了气,仿佛心头的郁结被这热茶冲散了。
皇帝放下茶盅,声音还透着一丝不虞,道:“难道朕就不担心北燕会撕毁和谈吗?朕可是大盛的皇帝,朕比任何人都要在意大盛的安危!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要步步为营,万万不可冒进!”
顿了一下后,皇帝挑了一下眉头,随口又问道:“述延符和几个北燕使臣近来如何?”
岑隐立刻回道:“回皇上,述延符他们这些日子一直留在四夷馆,不曾外出。”
“如今倒是安份。”皇帝的嘴角勾出一个讽刺的弧度,站起身来道,“阿隐,你派人盯着那些使臣。”
“是,皇上。”岑隐应了一声。
皇帝大步地走到了窗前,看着外面那阴沉的天空,道:“如今大盛与北燕只能和……就算是要战,也得等和南怀一战结束后。俗话说,瓷器不与烂瓦碰。大盛决不能涉险!”
皇帝的拳头在体侧紧紧地握了起来。
“轰隆隆!”
天际传来了闷雷声,如同万马奔腾般。
皇帝转头看向了岑隐,背光下,皇帝的面色看来一半明一半暗,神情显得有些晦暗沉郁,又问道:“近日安平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市井可还有什么流言?”
“皇上惩了韩士睿,如今市井百姓皆称皇上圣明。”岑隐含笑道,“安平长公主这两个月一直闭门不出。”
皇帝闻言,心情总算好些了,眉心也渐渐地舒展开来。
岑隐接着又道:“皇上,这流言是因征兵一事而起,说来兵部左侍郎也是难逃其责。”
皇帝想了想,觉得岑隐说得不无道理,这次征兵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以致百姓怨声载道,差点就酿成大患,朝廷与兵部也确实要给百姓一个交代。
不过,撤了兵部左侍郎,又该让人谁来负责这次的征兵呢?
皇帝转了转玉扳指,问道:“阿隐,你觉得谁可用?”
岑隐只简单地给了两个字:“简王。”
他话落后,屋子里又是一片鸦雀无声,皇帝几乎是有些傻眼了。
皇帝定了定神,神色淡淡地问道:“阿隐,怎么说?”
“皇上,简王领了差事,自然也就不会想着再回北境了。”岑隐不紧不慢地说着,“简王父子是良将,皇上以后若是还要‘用’简王,总要安抚一番。”
岑隐的后半句说得意味深长,皇帝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北燕。
北燕那边还情况不明,要是战事再起,那么守北境的最佳人选当然唯有简王。
窗外,雷鸣声不断,一声比一声响亮,皇帝久久没有说话。
“哗啦啦……”
豆大的雨点如冰雹般“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一下子就变成一片浓密的雨帘冲刷着大地。
“此事容朕再想想,”皇帝又揉了揉眉心,眸光闪了闪,“阿隐,你先回去吧,朕乏了。”
岑隐也不再多说什么,悄无声息地退下了。
御书房外的屋檐下早就点起了一盏盏的大红灯笼,屋檐外,暴雨如帘,明明还不到申时,天色却是一片阴沉。
一道健壮挺拔的身形正腰板笔直地跪在大雨中,他身上的石青色锦袍早就湿透了,哗哗的雨水如瀑布般不断地冲刷着他那俊朗英伟的脸庞,他的头发湿哒哒地黏在了脸上,看着狼狈极了。
岑隐撑着一把乌青色的油纸伞慢慢地往前走去,点点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啪啪”的声响。
岑隐蓦地在君霁跟前停下了脚步,俯首看着跪在地上的君霁,然后抬手做了个手势。
他身旁的小內侍立刻就明白了,递了一把油纸伞到岑隐手里。
“王爷……”岑隐躬身垂首把那把油纸伞递向了君霁,用低若蚊吟的声音在他耳边说道,“这些年,你可曾后悔?”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228没变
228
四周的雨下得越发大了,“哗啦啦”地像是有人从天下泼水下来似的,暴雨如瀑,转眼就把岑隐的声音压了过去。
君霄猛地抬起头,看向了岑隐。
而岑隐没有再停留,随手把油纸伞放在了地上,也不管君霄到底用不用伞,就大步流星地离去了。
君霄怔怔地望着雨中岑隐颀长挺拔的背影,雨水“哗哗”地模糊了他的双眼,岑隐的背影很快就被密集的雨帘淹没了……
周遭一片死寂,除了雨声,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
四周大雨倾盆而下,地面上水花四溅,但是伞下的岑隐却还是那么优雅从容,仿佛闲庭信步于阳光之下。
乌青色的油纸伞在他白皙绝美的脸庞上投下一层淡淡的阴影,衬得他幽黑狭长的眸子似乎越发深邃,好似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般。
他身后的小內侍亦步亦趋地与他保持三四步之隔,一路沉默,只有雨声不绝于耳。
从御书房到宫门的距离似乎是那么遥远,等岑隐来到宫门外时,这场暴雨已经开始转小,零星细雨绵绵。
“督主,”宫门外的一个小內侍迎了上来,“小的已经备好……”马车。
他的话没说完,就见岑隐已经步履带风地在他身旁走过,走向了几丈外的一辆青篷马车。
马车一侧的窗帘在这时被人从里面挑开,露出一张明艳精致的脸庞,那双乌黑明亮的柳叶眸对上岑隐的眼眸时,先是怔了怔,然后就笑了。
“岑督主。”端木纭笑着打了声招呼,声音明快而愉悦。
岑隐随手收起了油纸伞,也勾唇笑了,走到马车前停下,“端木姑娘,许久不见。”
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停了,天空中的阴云散去,夕阳高悬在西边的天空中,洒下一片柔和的金光,给岑隐那白皙的面孔镀上一层淡雅的光泽,就像是上好的羊脂白玉,狭长魅惑的眼眸如明亮的宝石熠熠生辉。
端木纭看着雨停了,就在紫藤的搀扶下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对着岑隐盈盈一福。
今日的端木纭穿了一件石榴红绣缠枝牡丹花长袄,把她修长的身形衬得婀娜玲珑,一头浓密的青丝反绾了个弯月髻,戴了一支金雀镶南珠金珠步摇,那垂在鬓角的几串金珠流苏摇曳在颊畔,衬得她的眸子如星辰般明亮澄澈,顾盼间熠熠生辉。
她笑容温和地娉婷而立,与身着一袭宝蓝色锦袍的岑隐站在一起,看来优雅婀娜,落落大方,竟然毫不失色。
守在宫门附近的几个禁军与小內侍见这位端木家的姑娘竟然与岑督主说得上话,都是暗自惊讶,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宫里的事自然都瞒不过岑隐的耳目,他也知道端木绯自三天前就住在四公主的觅翠斋里,笑着道:“姑娘可是来接令妹的?”
端木纭点了点头,“之前我看着这天色像是快要下雨了,就过来接蓁蓁。”一说到妹妹,端木纭的俏脸便是神采焕发,那双漂亮的眸子更为璀璨明媚。
岑隐怔怔地看着她,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那双狭长的眸子有些恍惚。
“岑督主……”端木纭看着岑隐,疑惑地微微挑眉。
岑隐一下子回过神来,若无其事地把右拳放在唇畔,轻笑了一声,魅惑狭长的眼眸温和而亲切,笑道:“据闻北境女子个个擅酿酒,个个会饮酒,令妹小小年纪,这酒酿得真是极好。我已经好几年没喝过这么好的菊花酒了。”
说话间,岑隐的眼角眉梢间更为柔和,却看得一旁低眉顺眼垂手而立的小內侍愈发心惊。
“督主喜欢的话,我让蓁蓁再给督主送几坛。”端木纭落落大方地说道,形容间透着几分沾沾自喜,“蓁蓁酿酒的本事都是照着些古籍学的,祖父喝了也是赞不绝口,说连京城神仙楼的神仙醉都不及蓁蓁酿的酒。”
岑隐对姐妹俩一向亲厚,姐妹俩心里都记着,逢年过节都会给岑宅那边送些节,礼虽轻,却是她们的一点心意,重阳节时她们就送了两坛子菊花酒过去。
“那我可真是有口福了。”岑隐又是微微一笑,神情举止间优雅而洒脱,又流露出几分贵气,让四周的一道道目光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他身上。
也包括宫门的另一边某一道樱草色的倩影。
少女停下了脚步,怔怔地望着那道颀长挺拔的身形,似乎是痴了。
“耿五姑娘。”少女身旁的宫女疑惑地叫了一声,耿听莲这才回过神来,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宫门外走去。
她没有上自家的马车,而是一直来到了岑隐身前。
“督主。”耿听莲优雅地盈盈一福,与岑隐行了礼。
然而,岑隐看也没看她一眼,仿佛根本没听到她的声音一般,负手而立,优雅却又高不可攀。
岑隐身后的两个小內侍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道:刚刚看督主与这位端木大姑娘谈笑风生,害他们几乎以为督主换了性呢。看来督主还是那个督主,没变!
沉默蔓延在空气中,耿听莲只觉得四周的目光如针般刺人,秀丽的小脸上难免露出一丝尴尬。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落落大方地又道:“督主,我是卫国公之女,在家行五,上次在寒舍曾经见过督主一面。”
耿听莲以为自己搬出卫国公府的名头,岑隐怎么也要给卫国公府一点颜面,没想到等来的还是沉默。
气氛愈发尴尬,耿听莲的脸色微微涨红,只能看向了端木纭,颔首打了招呼:“端木大姑娘,许久不见。”
耿听莲看着端木纭的眼神微沉,透着一丝审视与不以为然。
方才她分明就看到岑隐与端木纭相谈甚欢,可是面对自己时,岑隐却冷漠得好似目中无人般。而自家大哥也对她一直念念不忘,这个端木纭看着举止端庄,骨子里是个会魅惑人的。
这种招蜂引蝶的姑娘家又怎么能成为她们卫国公府的世子夫人!
还有,她那个妹妹……
想到端木绯,耿听莲心里越发的不敢苟同,正色道:“端木大姑娘,你最好还是管教一下令妹为好。”
端木纭右眉微挑,耿听莲还在继续道:“令妹这些天在宫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实在是不成体统,偶尔去了上书房上课,又掐尖要强,引得太傅围着她团团转,这不是喧宾夺主吗?!如此行事甚为不妥!”
“伴读”自是要伴着公主们读书,是公主们的陪衬,而非抢公主的风采。
端木纭一脸莫名地看着耿听莲,真怀疑她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她也不想跟耿听莲多做纠缠,不客气地说道:“我妹妹姓端木,不姓耿。”言下之意是,就不扰烦耿听莲这个外人多管闲事了。
这端木纭说话未免也太无礼了,毫无大家风范!耿听莲皱了皱眉,不禁想起六月底在国公府时端木纭看着端木绯那宠溺的眼神。
端木纭根本就不在意耿听莲是怎么想的,理直气壮地又道:“舍妹十全十美,哪儿都好,耿五姑娘若是觉得舍妹不妥,那肯定是姑娘自己的问题。我劝姑娘还是回去好好反思一番才是。”
岑隐把拳头放在了唇畔,殷红的唇角不可抑制地翘了起来,似乎发出了一声轻笑。
耿听莲被端木纭这番“大言不惭、厚颜无耻”的话惊住了。
这要是平时,她根本就不屑再与端木纭诡辩下去,但是想着岑隐就在在一旁,自己决不能就这样铩羽而归,就语重心长地劝道:“端木大姑娘,有道是,‘慈母出败儿’,令妹还小,若不加以好好引导,以后难免行差踏错,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耿五姑娘,何为对?何为错?莫非是不听姑娘的就是错的?”一个清脆的女音突然自宫门方向传来,打断了耿听莲。
端木纭一下子就听出了声音的主人,急忙循声望了过去,就见一个青衣宫女带着一个粉衣小姑娘朝这边走来,小姑娘白皙如玉的小脸上挂着甜美可爱的笑容,像只猫儿般闲庭信步。
“姐姐,岑督主。”端木绯步履轻盈地走到岑隐和端木纭跟前,随意地福了福,神态熟稔而活泼。
然后,端木绯就看向了耿听莲,目光清亮,道:“要是连舞阳姐姐都要听姑娘你的,这不是尊卑不分吗?姑娘这样怎么能当公主的伴读呢!”端木绯摇了摇头,故意哀声叹气。
其实,端木绯也只是逞口舌之力,随口一说,没想到的是,她话音刚落,就听岑隐深以为然地抚掌附和道:“端木四姑娘说得没错。”
岑隐神色淡淡地对着耿听莲,轻描淡写地说道:“耿姑娘,你明日起就不用进宫了。”
他的意思是要撤了耿听莲的伴读。
耿听莲目瞪口呆地看着岑隐,嘴巴张张合合,一时说不出话来。
她一方面震惊于岑隐对端木家这对姐妹的维护,另一方面却是不信,岑隐能够随意撤了她的伴读之位。
耿听莲不甘地握了握拳,眸底掠过一道利芒,义正言辞地再开口道:“岑督主,你如此维护端木四姑娘,甚是不公。而且公主伴读乃属后宫内帷之事,督主擅自插手有越权之嫌。”
一旁的两个小內侍几乎快傻眼了,这个耿五姑娘莫非是脑袋被榔头捶了?敢这么指责督主?!
岑隐笑了,绝美的脸庞上比牡丹还要艳丽,看得耿听莲呆了一呆,几乎被夺走了呼吸。
1...166167168169170...7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