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泠
只见那些少年一个个涂脂抹粉,长相或清秀或妖娆或俊朗或妩媚,居然还是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很显然,这些少年是精心挑选,且调教过的。
“杨羲,你还真是好‘兴致’啊!”岑隐负手叹道,淡淡地斜了杨羲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杨羲,原来你还有这等好男风的癖好!
“督主您误会了。”杨羲几乎是满头大汗,急忙解释道,“这些个少年是……是……”
杨羲支支吾吾,似有忌惮,却见岑隐眉头一蹙,似有不耐,吓得杨羲一着急,直接脱口而出道:“这是给长庆长公主殿下备的……”
“哦?”岑隐淡淡地应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信了还是不信。
“我决不敢欺瞒督主。”杨羲急忙强调道,讨好地笑着。
话一旦起了头,后面就简单了,杨羲就像是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觅芳园里的这些漂亮少年都是杨羲为了讨好长庆,专门各地搜罗来的,等他把人调教好了,再送去公主府给长庆。
杨羲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岑隐的神色,见他脸上并无不悦之色,甚至还带着一丝隐约的兴味,心里暗暗地松了半口气:也是,这东厂本来就是专门负责监视朝廷上下的异动,京中那些见不得人的阴私,岑隐怕是知道个十之七八……
话语间,两个锦衣卫过来,一左一右地钳住那个蓝衣少年,又往藏香苑的方向拖去,少年吓得眼泪鼻涕一起流,尖声唤着:“老太爷,救救奴家!老太爷……”
“就这种货色?!”岑隐抚了抚衣袖,目露轻蔑地看着那歇斯底里的蓝衣少年,语气更为清冷,“杨羲啊杨羲,你不会是在拿长公主殿下做幌子吧?”
岑隐阴柔的声音不紧不慢,却透着一抹如刀锋般的锐利,似乎在质疑着,长庆长公主能瞧得上这些个玩意?!
“督主,我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啊!”杨羲心口乱跳,急忙为自己辩解道,“您知道的,吃多了山珍海味,偶尔也要尝些清粥小菜,二者各有风味,总要时不时调剂一下……这些不过是些个玩意,殿下尝个鲜也就罢了,上不了台面!”
“那这些算是山珍海味,还是清粥小菜?”岑隐淡淡地随口问道。
“……”杨羲怔了怔,没想到岑隐会这么问,眸中闪过一抹游移,又支吾了起来,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如果他回答说这些少年是清粥小菜,那么“山珍海味”又是什么?!
“杨羲,看来你与长公主殿下的秘密还真是不少……”
杨羲被岑隐一句话又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连身上的中衣几乎都汗湿了。
话说到这份上,也瞒不下去了。
或者说,就算他不说,以岑隐的本事,自然可以命手下的东厂番子去查,虽然费些功夫,但肯定是瞒不过岑隐的耳目,届时自己等于落不得一点好……
只是弹指间,杨羲已经是心思百转,额头的汗液汩汩地流了下来,整个人像是在水里泡了一遍似的,湿哒哒的。
杨羲慌乱地擦了擦额头的汗液,咬着后槽牙,终于还是道出了其中的内情:“督主,实不相瞒……”
这三四年来,他不仅替长庆往大盛四处搜罗美男子,而且长庆若是看中了什么少年,只需要提一句,他就会替长庆把人“请”去公主府。
杨羲努力斟酌着用词,不提掳人,也不说这些少年的下场,只是大致说了这么个事。
见岑隐久久不语,杨羲的心又提了起来,眸光急促地闪了闪,想起了一件事。
大概十来天前,他又给长庆送了一个举子,本来人送到了,之后发生什么也就不关他的事了,谁知道那个举子竟然自尽了!
想着,杨羲眉头紧皱,暗暗地握了握拳。
这些年来,他给长庆长公主送的良家子没几十也有十几了,即便是有几个一开始有些不甘愿的,后来还不是乖乖地顺了长庆的意,也就那个叫丁文昌的书生也不知道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明明在公主府里吃香的喝辣的,只要能讨得长庆的欢心,就算是春闱落榜,也可以求长庆帮着周旋周旋,以后的前途那可是一片大好,偏偏想不开,非要去悬梁自尽!
真真是榆木脑袋,愚不可及!
莫非岑隐这次兴师动众地前来搜府是为了那个自尽的丁文昌?
杨羲虽然昨日就听说了学子们敲了登闻鼓,状告长庆长公主,可他从来没觉得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啊。
难道那些学子闹事是因为丁文昌,这么说来……
杨羲心里越发不安,他不敢打探,只能前倨后恭地陪笑道:“还请督主在皇上跟前帮我说些好话。这恩情我一定会记在心里,惠嫔娘娘也会记在心里的。”
岑隐也不理会他,只用那微微上挑的眼角斜了他一眼,大步流星地继续往前走去,对着小石子和几个东厂番子抛下一句:“给本座继续搜!”
“是,督主。”其他人恭敬地应诺。
看着岑隐决然离去的背影,杨羲的心更加忐忑不安,回头朝藏香苑的方向看了一眼。
很显然,岑隐对那些瘦马以及小倌都不感兴趣……也是,说来也不过不入流的贱籍罢了,岑隐又怎么会看得上眼!
“督主!”杨羲咬了咬牙快步追上了岑隐,又提议道,“我有个小孙女,年方十四,不仅国色天香,而且冰雪聪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对督主更是仰慕已久,若能伺候督主,那也是她三生修来的福气!”
杨羲说得是好听极了,心里却在滴血:本来这个小孙女是打算调教好后代替他那个没福气的五孙女送进宫的,现在也只能如此了……不过,岑隐如今可算是权势滔天,倒也不算太亏!
岑隐转头看向了杨羲,红艳的嘴唇微微勾起,与那白皙的肌肤形成鲜明的对比,唇似火,肤如雪,透着一种极致的魅惑,仿佛那些个志怪小说中勾人心魄的鬼魅般。
杨羲几乎不敢直视岑隐,心里一喜:看来这次正中岑隐的心!
岑隐负手而立,轻描淡写地说道:“杨羲,你还是下去休息吧。”
杨羲怔了怔,忍不住又揣测起岑隐的心意,然而,这一次,他没机会说什么,就被两个东厂番子半推半就地赶下去了。
看着杨羲狼狈的背影,岑隐红艳的嘴唇微翘,随意地一甩袖,就朝另一个方向信步走去,那颀长的背影乍一看闲庭信步,再一看,又似乎透着一股凌厉的杀机。
日头渐渐高升,厂卫们忙忙碌碌,将杨家的每一处地方都细细搜查着,亭台楼阁、花木假山、橱柜书架,只差把墙都给拆了……
从上午一直搜查到了黄昏,岑隐始终没有离开,坐镇在正厅里,自有小內侍端茶倒水,服侍前后。
眼看着太阳开始西沉,府中再起波澜。
“督主……”
一袭青衣的曹千户疾步匆匆地走了过来,面露喜色,瞥了一旁的程训离一眼,对着上首的岑隐附耳禀道:“督主,刚刚发现了……”
岑隐才捧起的茶盅又放下了。
程训离立刻感觉不对,谨慎地问了一句:“督主,有何发现?”
岑隐妖魅的黑眸中闪过一抹如流星般的光芒,那殷红如血的嘴唇微微抿了下,方才缓缓道:“密室。”
密室!程训离瞳孔猛缩,精神一振。这朝堂上有密室的勋贵官员也不在少数,密室自然是代表着有什么秘密不想让人知道。
杨羲这前庆元伯又有什么不想让人知道的机密呢!
程训离眸光一闪,感觉这次的差事也许能有意外之喜,小心翼翼地问道:“督主,您看咱们是不是去瞧瞧?”
岑隐的回应是直接站起身来,随意地抚了抚衣袍。
曹千户立刻就明白岑隐的心意,恭敬地在前面带路,朝着杨府的东北方去了,一直来到了一个名叫“畅和堂”的院子。
畅和堂倚湖而建,一侧是一湾小湖,碧波荡漾,另一侧绿树葱郁,假山叠嶂,很是清幽雅致。
“……督主,这畅和堂是先庆元伯杨晖的住处,自杨晖过世后,也空了十几年了。”曹千户一边带路,一边用尖细的嗓音对着岑隐介绍道。
荒废了十几年的畅和堂虽然有仆人定期打扫,但还是萧条破败了。
院子里空荡荡的,大部分的家具摆设早就被收到了库房,只剩下那空荡荡的屋子。
曹千户引着岑隐和程训离进了屋子东侧的书房中,指着前方又道:“督主,这书房里的东西都被搬空了,只剩两个书架固定在墙壁上,两个小的试探地敲了敲,就发现书架后的墙壁是空的……”
此刻,密室的机关已经找到,暗门也已打开,门后黑黢黢的一片,一股阴冷的霉味扑鼻而来,书房里好像是狂风过境似的,一片狼藉。
密室还没有人进去过,只等着岑隐。
两个东厂番子急忙把那道暗门四周稍微清理了一下,给岑隐清出一条道来。
“督主,小心下面……”
曹千户举着火把在前面带路,众人鱼贯地进了门后,拾级而下。
门后的空气越发潮湿阴冷,昏黄的火光中,可见角落里结满一张张蛛网,灰尘满地,这个地方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走下十几阶石阶后,他们就来到了一间小小的密室中,四周墙壁斑驳,除了正前方的书桌和一把圈椅外,靠西的墙面上还并排摆着三个红木橱柜。
岑隐慢悠悠地在密室中查看着,先将那张书桌上的文房四宝扫了一圈,接着亲手将那橱柜一个个地打开,柜子里放着一些笔墨纸砚、书籍账册、衣物摆设……
当他打开第三个柜子时,一个一尺来宽的紫檀木雕花匣子映入他的眼帘,匣子上挂着一个小巧的鱼形铜锁。
岑隐随手把那雕花铜锁把玩了一番,然后右手一抬,曹千户就把一根粗粗的铜丝交到他手中。
岑隐把那铜丝探入锁口,随意地转动了两三下……就听“咔擦”一声,铜锁被打开了。
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紫檀木匣子上。
岑隐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匣子,往里面看了一眼,又立刻盖上了,乌眸眯了眯,似有流光闪过。
跟着他就捧起了那个匣子,沿着石阶原路返回,只淡淡地吩附了曹千户一句:“继续搜。”
程训离看着岑隐的背影,心里其实有些好奇这匣子里是什么,他又看了面无表情的曹千户一眼,终究还是没敢打听,只是与曹千户一起齐声应道:“是,督主。”
对于杨府众人而言,这注定是一个无眠的夜晚,直到夜幕完全落下,厂卫们还是没有离去,举着一个个火把在府内四处搜查着……
如墨染的夜空中,月明星稀,寒冬的夜晚冷得刺骨,御书房里灯火通明。
那个紫檀木雕花匣子赫然出现在了皇帝的案头。
昏黄的灯火中,皇帝俊朗的脸庞上神色有些复杂,目光微沉地盯着那匣子,一霎不霎。
岑隐站在御案的另一边,道:“皇上,臣以为要是能借着这次的事,顺便把杨家的事了了,也是永绝后患,因而便命人搜查杨府……在先庆元伯杨晖旧居中发现了一间密室,这是在密室中找到的。”
在最初的震惊后,皇帝的嘴角慢慢地勾了起来,眉眼也随之舒展开来,眸中掩不住浓浓的喜意,白日里的阴影瞬间就一扫而空。
“阿隐!很好,很好!”皇帝朗声笑道,看着岑隐的眼神越发柔和。
皇帝身旁自然不乏能人异士,其中天赋异禀者有之,才学武艺出众者亦有之,可是这么多人,也唯有岑隐最知他圣心啊!
这么多年来杨家仗着这东西故意拿捏自己,偏偏他又不能随随便便派人封府搜查,那样只会惹人注意。还是阿隐聪明,知道利用这次的机会。
皇帝深吸一口气,慎重地打开了匣子,匣子里的红丝绒布上放着一道明黄色祥云纹绫锦的圣旨。
皇帝看着这道圣旨,双目不由微微瞠大,眼眶一阵酸涩,连嗓子都有些干涩,心潮澎湃。
一眨眼,就十七年了……
许许多多的往事在皇帝的脑海中飞快地闪过,皇帝的双手下意识地微微握紧,手背上青筋凸起。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终于抬手拿出了匣子中的这道圣旨,“啪”地一声展开,目光灼灼。
“十七年了……为了父皇的这封遗旨,朕担心了十七年,终于还是让朕找到了……”皇帝喃喃自语着。
这么多年来,他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一道接一道的难关,终究还是解决了一切阻碍在他前方的东西,终究还是坐稳了这皇位,稳住了这宣隆盛世。
须臾,皇帝又慢慢地把圣旨卷了起来,眸中绽放出炫目的异彩,容光焕发。
“朕,果然是天命之子!”
他的声音激动得微微沙哑。
是啊,他才是真命天子,他才是名正言顺的天子!
皇帝又看了那卷起的圣旨一眼,就毅然地把它丢了出去,丢进一旁的火盆中。
橘红色的火焰陡然而起,将那明黄色的锦帛一点点地吞噬,火焰熊熊燃烧着,没几息功夫就把那那道圣旨烧得面目全非,最后烧成了灰烬。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145遗诏
皇帝的目光从始而终都盯着那个火盆,一颗心终于彻底定了下来,嘴角勾起。
岑隐也是垂眸看着火盆,跳跃的火光倒映在他乌黑如墨的眼眸中,映得那双眸子比红宝石还要璀璨耀眼。
“皇上,杨家要如何处置?”岑隐突然问道。
皇帝没说话,御书房里,陷入一片沉寂,只有宫灯里的烛火偶尔爆出细微的滋吧声。
许久,皇帝开口了,却是不答反问:“阿隐,你还查到什么?”
“回皇上,臣在杨府发现了一些漂亮的小倌,杨羲还招认他私下里经常为长庆长公主……”岑隐把杨羲和长庆私底下那些见不得人的事都如实说了。
皇帝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一阵红,一阵紫,色彩剧烈变化着,然后目光幽深地怒道:“胆大妄为,掳劫良民……好你个杨羲,简直目无王法,太让朕失望了!”
瞧皇帝一副“杨家有负圣恩”的样子,岑隐眸光一闪,心里有数了:皇帝十有八九是想把罪名都拢到杨家的身上,尽可能地摘出长庆,也顺便洗清了皇家的污名。
岑隐的唇角弯起了一个微不可见的弧度,隐晦地提了一句,“皇上,只怕狗急了会跳墙……”
皇帝慢慢地转着拇指上的玉扳指,一圈又一圈。
也是,现在他虽然拿到了先帝的遗诏,但若是逼急了杨家人,说不定他们会“胡说八道”……
皇帝眯了眯眼,眸光深墨,幽幽叹息道:“这些年来朕对杨家着实不薄……当年先庆元伯为朕所做的,朕一直记着。”
顿了一下后,皇帝抬眼淡淡地问道:“阿隐,你觉得如何处置为好?”
岑隐的眼睫如蝶翼般微颤了几下,不紧不慢地说道:“皇上,杨羲胆大妄为,掳劫良民,以致丁文昌不堪其辱,悬梁自尽,杨羲罪无可恕,自当按律处置。”他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道,“至于杨家的其他人,臣以为看在先庆元伯有功的份上,还是应该继续施恩。”
皇帝一边头痛地揉了揉眉心,一边吩咐道:“阿隐,此事就交给你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地处置了杨羲以安抚那些学子们,皇家的尊严怎么都不能让这等腌臜事给沾污了!
想着,皇帝眸中的纷纷扰扰沉淀了下来,再无一丝犹豫。
岑隐应道:“是,皇上。臣就先告退了。”
岑隐退下的同时,对着侍立在一旁的两个小內侍使了一个手势,小內侍立刻心领神会,一个把地上的那个火盆捧了起来,另一个则抱走了御案上的紫檀木匣子,二人悄无声息地跟在岑隐身后退出了御书房。
一出门,其中一个小內侍就小心翼翼地请示道:“督主,这匣子当如何处置?”
岑隐仿若未闻般,抬眼望着夜空中的圆月,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好一会儿,当小內侍以为岑隐不会回答时,就听他微凉的声音响起:“烧了。”
“是,督主。”小內侍恭敬地俯首应了一声。
岑隐负手离去,毫不留恋,只听另一个小內侍轻声抱怨道:“你刚才说的什么话啊……这匣子有什么用?你当督主这是买椟还珠啊!”
一阵瑟瑟的寒风猛地拂来,把那火盆中的灰烬也吹得飞了起来,如鹅毛大雪般在半空中飞飞扬扬……
夜色更浓了,浓稠如墨,远处传来了二更天的梆子声。
咣!咣!
整个京城陷入了深深的安眠中,夜深人静,然而,这场骚动还远远没有平息。
接下来的几日,杨府被东厂和锦衣卫搜府的事在整个京城迅速地传扬了开去,成为京中各府茶余饭后的话题,闹得沸沸扬扬,这事儿就出在学子们敲登闻鼓状告长庆长公主之后,哪怕不知道原由的人也不禁会揣测其中有什么关联。
京城中纷纷扰扰,尚书府的日子则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已经是腊月中旬了,府中众人都为了迎接新年忙忙碌碌。
端木绯也很忙。
自从天气越发冷了以后,她就很少去闺学了,这几天都专心致志地忙着酿她的梅花酒。
梅花酒的做法不难,只需先用糖蜜腌渍鲜梅花瓣,然后再把糖渍梅花瓣浸渍在白酒中密封一段时日就好了。
其实梅花酒最好是放到来年的夏日用来解暑最妙,不过端木绯急着要试味道以改进酿法,酿了几日,就迫不及待地要开酒坛。
端木绯拿着一个小巧的榔头轻轻地敲松坛口的黄泥,小心地清理坛口,再取掉覆盖在坛口上的荷叶。
随着荷叶一点点地揭开,酒香四溢,其中带着一股带着梅花独有的幽香。
端木绯小巧的鼻头一动,闻着那清幽的酒香,微微勾唇。
绿萝捧着一个木托盘步履轻快地进来了,“姑娘,银酒樽取来了。”
托盘上放着三个精致的三脚银酒樽,酒樽的一边雕着一只朱雀,以雀爪和雀尾为樽脚,很是趣致。
碧蝉用酒吊从酒坛中打了一勺酒水,小心翼翼地倒入银酒樽中。
“哗啦啦……”
清澈晶莹的酒液朝银酒樽倾泻而下,那朵朵白梅漂浮在透明的酒液中,宛如初绽,伴上那幽梅的冷香,让人不由口涎分泌,食指大动。
“梅花酒果然当用银酒樽!”端木绯一边感慨着,一边拿起了酒樽,嗅其香,品其味。
酒液在口中香醇淡雅,酸甜适中,带有白梅独有的清淡甘冽的气息,饮后唇齿留香,令人心醉神怡。
端木绯饮了半杯后,就放下了银酒樽,歪头看着那个酒坛子,惋惜地叹道:“还差了一口气……”
不过,等端木绯拿着梅花酒去给端木宪尝鲜后,端木宪却是赞不绝口:“妙!”
“四丫头,这梅花酒清甜又不醉人,妙啊!”端木宪一鼓作气地饮完剩余的半杯酒水,眸中闪过一道精光。
“祖父喜欢的话,那我……”
端木绯本想说再给他送一壶酒过来,话说了一半,已经被端木宪打断了,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迫切地说道:“四丫头,你这坛梅花酒干脆送给祖父如何?”
端木绯怔了怔,大眼中难免就露出一抹讶色。
端木宪回过神来也觉得有些尴尬。他清了清嗓子,把玩着手中的酒杯解释道:“皇上酒性浅,更喜欢这种不烈的酒,所以,我想着送一坛子去你们姑母那儿……”
这两天端木宪本来正为杨家被搜府的事心烦着,虽然说端木绮和杨旭尧的这门婚事是皇帝的意思,也知道是因为杨家对于皇帝还有用,才用端木绮来安抚杨家,但这种事又不能到处跟别人说……偏偏杨家现在卷进那种腌臜事中,以后这名声是彻底毁了,而在外人的眼里,端木家是杨家的姻亲,也会被这污名所累。
说来说去,都怪小贺氏折腾出这么大一个麻烦!
现在就希望皇帝在贵妃那里喝到这酒的时候,能念端木家的好,早早地让端木家摆脱了这门“姻亲”。
“碧蝉,你去把那坛梅花酒取来。”端木绯爽快地吩咐碧蝉道。
本来这坛梅花酒端木绯是打算带去给安平的,但是端木宪既然这么提了,她也就应了。
不能送酒的话,她干脆就做些梅花点心带去公主府好了!
想着,端木绯抬眼朝窗外看去,外面的天空阴沉沉的,已经开始飘起零星的雪花来,稀稀疏疏地向下飞舞着……
如她所料,下雪了。
看着那漫天的雪花,端木绯弯了弯嘴角。
那日封炎带她去长安右门看完“热闹”后不久,安平长公主就给她下了帖子,约她雪霁赏梅。
现在开始下雪,明晚雪也该停了,正好后日一早她就可以去公主府赏梅采梅了。
渐渐地,天空就成了银白一片,密密匝匝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扬着,落在窗外的屋檐上,树枝上……
窗外几枝白梅在寒风中微微颤颤,缕缕幽冷的梅香随风而来。
端木绯鼻头一动,这尚书府中的白梅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等她采到安平公主府的白梅,肯定能做出更好喝的梅花酒,到时候她再送安平长公主一坛好了!
端木绯越想越是期待,只恨不得时间过得再快一点。
到了约好的日子,端木绯一大早就坐上马车去往安平长公主府。
本来端木纭也是要一同去的,但奈何她最近为了过年的事太忙了,实在抽不出空,端木绯又舍不得公主府的白梅,虽然有点怵封炎,但是为了她的梅花酒,她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去了。
昨日刚下了一场大雪,天公作美,今早雪已经停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