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林木儿
不仅他们,就是几个小的里,也没有与哪个表现的叫人惊艳。
他第一次意识到了,让皇子们跟别人一起念书的坏处。
如果脱去身份的光环,他们并没有比谁聪明多少。当然了,这些皇子里,除了永琅。
小的还好安排些,如今再想法子还来得及。但是,两个成年的阿哥……太不争气了。
虽然自己之前骂过,但不待见不等于说养废人呀。
可是天地良心,四爷对这两孩子是真有安排的。永璜接了弘曕盖房子的活,现在还在扩建的书院,包括医馆,星象台这些,都是永璜在负责的。这孩子属于一板一眼的性子,人很老实,好处就是这样的东西上手了,他容易钻进去,且没胆子做出偷工减料的事来。这么大的几个工程,他一天也没闲着。大事小事的天天有。他皇阿玛又不叫他出头,他在不在这种可有可无的事上钻一钻,找到那个无可替代的位置,那以后他还能干点啥?
而且,现在他还正在筹备盖一个藏书阁,收藏天下所有的书籍。哪怕是□□,也该放在藏书阁被禁起来。
他是真挺忙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说的就是他这样的。管书院里谁去谁留,反正跟他也不相干。光他手里的活忙完,没有成十年都干不完的。他对现在的状况很满意。
而对于永璋,四爷是这么安排的。这半年里,不停的叫他走访镖局,走访驿站,再看看来往的书商,四爷是想筹备邮局,而永璋为其择名——书信馆。
乾隆本是带着一腔疑惑来的,但一听他阿玛和他儿子的奏对,便觉得有些欣慰。各自能独立的去做一件事,皇阿玛对孩子们是用了心的。
这两个是大了,没在书院呆多久,然后当差了。可现在剩下的小的,乾隆觉得叫这么着学下去也不是办法。一直比不过人家,把孩子那点骄傲都打下去了。
他试探着提出他的想法,“他们可以在宫里学,学一样的科目……”至于那么比成绩就不用了吧!咱家孩子生来就不一样,也犯不着比成绩,“每日在宫里的将课上完,再过来上选修课……”
可以把上书房挪到园子里,方便几个皇阿哥进进出出的上课。
乾隆说着就道,“他们小,很多东西也最容易被人引导偏了。”在这里没有尊卑,但若不分个尊卑,他们的身份又是什么?出身给他们资本,他们得以这份资本为傲,可在这里,他们身上的傲都快被磨没了。
这不是他乐意看到的。
四爷转着手里的茶杯,想说什么到底没言语,沉默了半晌才道:“你想的也有道理。再则,皇子学的跟别的学的还是该有差别的。你的顾虑是对的,把几个孩子接回去吧。若是有愿意带走的陪读,也一块带走……”
“皇阿玛,永琅也能进宫一起……”
“他也不是皇子,有些东西不学也罢。不是什么身份就不要给什么身份的东西,免得生出妄想来。这对谁都不好。”
乾隆心里大松了一口气,觉得他的什么想法他皇阿玛其实都能理解。
可回去一琢磨,这话里好像也有话,他仔细的琢磨了琢磨,心里就有数了——十二阿哥!
这个嫡皇子存在,叫皇子们纷纷不敢出头。
所以,这些孩子是真学的不好还是假学的不好,他这个阿玛都不好判断了。皇阿玛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哪怕都学的不好,他也从来没说过这些孩子。
是这样的想法吗?
是!一定是的。
说到底,皇阿玛还是对亲孙子疼爱的过了,怕折损了任何一个。哪怕答应了自己带皇阿哥回宫学,却也提点了自己,这是叫自己防备着将来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不得不说,他想的还挺多。这猛的一变故,把皇后吓坏了。她紧张永璂,紧张到无以复加。总觉得皇上此举,是冲着她来的。
但不管怎么紧张,该来的总算来了。
愉妃在宫里直念佛,好歹大家都一样,她的五阿哥终于不那么特别了。
而皇后病急乱投医,不仅把佟氏往前推,还把之前那个惹事的戴佳氏推给了皇上。这姑娘比佟氏年轻,比佟氏鲜嫩,比佟氏长的不知道要好多少……这样的美人,乾隆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不过这点事在京城里每日都有新鲜变化的氛围里,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便是了。等再次关注到这个女人,那都是五年之后的事了。
一晃五年,是乾隆二十二年。这一年一入冬,天气骤然的冷了下来。京城这地界,滴水成冰,雪却一直也没下来。
可哪怕天气再冷,京城里也是热闹非凡。更因着农闲了,周围的百姓都闲下来了。有事没事的,都爱到进城里来转转。如今不同以往了,街上几乎是见不到叫花子的。叫花子们如今都有地方去了。还记得原籍的,朝廷帮着送回原籍,有公养田,一个人三五亩地不等,分出来一亩种上红薯,基本保证是饿不死人的。多出来的或是种点细粮,或是菜蔬,便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也饿不死人。不记得原籍的,都去关外,那里分的田地更多。过的日子现在都差不多,饿不死人,但银钱还是没有——大部分人家肯定还是穷,兜里摸不出三五个铜板来。
但这也得分在什么地方。就像是京城附近,可以说是相当的富了。修路的从京城开始修起,往四面八方延伸。只要有富余的劳力,尽管去。身强体健的,还能长期干。登记造册,月月有固定的银钱拿。不富裕吧,但养活妻儿老小还是行的。真要是遇到意外,给的补偿也丰厚。因此,周围好些人家都乐意去。男人出去做工了,有时候三两月都不见回家的。女人们在家不敢农活也不行。孩子们都有义学可以上。虽说是三年,但这三年之后还能往上考的。县里有更高的义学,州府更高。在州府若是学的好了,还能往京城考。但若是出门做工的话,上过义学的人家就更乐意要一些。所以,有些错过了入学的年纪,都十四五了,都赖着非去听听不行。
这样的人家,女子算是半拉子顶梁柱了,最是见不得张嘴闭嘴就是女德女训的。不让抛头露面怎么着?你养我们呀?
以前备受敬重的老秀才们,换不过思想,倒成了村里一些泼辣女人们言语攻击的对象。不仅没有尊重,奚落的时候更多。逼得这些读书人喝点酒就哭就骂,骂现在这世道人心不古,有伤风化。
这样的话一叫人听见了,就招致更多的谩骂。
如今还不足性?以前那么些孩子,一年能给家里的老大添一件就算不错了。大的穿新的,小的捡大的旧衣裳穿。为这个,孩子们之间大打出手,怨怪大人偏心。现在是真不用了。布匹现在真不算贵,还都是一水的棉布。质量当然有差别,但是价格下降的多,有些孩子再野地里采摘点药材啥的,一年四季的衣裳也都自己挣出来了。
因此,满大街看看去,都是穿的至少都算是齐整的人们。大冬天的出门,便是衣裳不体面,但也算厚实。棉花也不缺的。据说是皇家商行从印度还是那里一年到头的往回运棉花。洋人的棉花好像还便宜。农家种的棉花多了,一年剩下几斤十几斤的,一家老小厚厚实实的值班两身棉衣的钱也总还是有的。
街上的女人越来越多了,穿的也鲜艳了。各色的布,裁成衣服穿在身上,冬日里仿若也添了一抹春色。
街边的小吃摊子热气蒸腾,远远看起,到处都是人间烟火气。
从另一条街上拐出来一辆马车。这马车没有了辚辚之声,那样的黑色轮子压在每日都得泼水的黄土路面上,一点声响也没有。若不是马蹄还有响动,都不会知道有马车前来。
如今这条路,是这两年路政署改建过的路,人在两边行,车马有车马的道儿。马车上挂着铃铛,若是赶的急,前面有人或是车就得提前提醒,拉动响铃。
这样的马车现在还不多,非富即贵才用的起。因此,好些人袖手在边上,就看路上的马车,说这是谁家的,那是谁家的等等。今儿这一辆马车有些低调,车身上并无一丝装饰。车辕上坐着个挺拔的青年,他摇了铃铛,路边的人都回头看他。就见一孩子再马路边玩耍,而那一片,正好是划出来要停马车的地方。边上的大人赶紧把孩子拎起来,却对马车上的贵人并不惧怕。欠身表示道歉,然后拉着孩子走了。
马车停了下来,青年问里面:“爷,您等着,我去买吧。”
“不用!”车帘子被拉开了,里面来一个介于少年和青年之前的小伙子来。说他是少年,他的身量明显高的多。说他是青年,他脸上明显还有些稚气,只是气质更沉稳内敛些。倒一是不知道他的年岁。
少年腿长,出来直接从马车上跃下来,姿态洒脱。他一身锦袍,外面是一黑斗篷,披在身上越发显出了几分贵气。
做小买卖的都赶紧回摊子上去了,这是有生意上门呀。
少年去了烤栗子的摊子,拿出了一张小票,“要一斤。”
小商贩人家,看见这小票不仅没恼,反而是欢喜的很。用这个小票去指定的粮店布店买粮食布匹,能买到平价的。价格比市面上的低一成。
这种票,得去银行换。用家里的金银去换,但说实话,真金白银换成纸,大家也没法信呀。因此,一边是想占便宜,一边又不敢真都给换了。好些人家都是去买粮食买布的时候,才去银行兑换一点。他这种做生意的,当然愿意收这东西。然后当天就去换了粮食回家,这些东西都是家里过日子要用的。也不怕吃亏的。
因此他就比较热情,称头都翘的高高的了,这才道:“您瞧好,一斤一两了都快。咱这称您放心,一点问题没有。”
这少年就笑,“每日都有人来查称的吧。”
小贩就道:“这是好事,咱们卖东西,可家里也买东西不是?咱也不坑人,也不想被人坑是不是?”
是啊!
少年拿了板栗,又朝前走了走,进了一家蒙人开的羊肉店,称了生肉和炖好的肉各几斤,这才从里面出来了。
青年在马车边接了,“主子,您何必亲自去?”
少年就说着青年,“安喜啊,你该成亲娶个媳妇了。这不解风情的样儿,谁家姑娘嫁你呀。”
青年脸上带着几分无奈,“主子,您又来。我不说了还不成吗?”他知道,板栗是给蔡姑娘买的,肉是给老圣人买的。因为昨儿老圣人说,想吃羊肉馅儿的饺子。这一说,把老娘娘也给勾起来了,说是想吃人家清炖的羊肉,回来凉拌了吃。这不,主子给记下来了,今儿专门饶了一圈,过来买来了。这一家的羊肉贵,但是不疝。
两人说着话,就发现边上的路人都朝这边大路上看,看什么呢?
一扭脸,就见一腰上缠着黄带子的少年骑着一辆自行车奔过来了,速度快的很。到了马车跟前,却蹭一下捏住了刹车,“端贝勒,你也出来转呀?”
来人正是四阿哥永珹。
弘晖点点头:“四阿哥也出宫了?”
永珹笑呵呵的,他一只脚点着地,一只脚踩着车,瞧着娴熟的很,“正想出城去呢,不想遇见了你。那要不一起?”
“那不巧,我还得去买点东西,四阿哥先行一步,书院见也是一样的。”
永珹也不强求,摆摆手,“那我先走了。回见!”
脚下一踩,车就出去了一大截。后面的太监和护卫骑马跟着,不敢太远也不敢太近。
弘晖皱皱眉,上了马车。
安喜就道:“爷,这位阿哥爷太狂了。”大街上那般骑车,有些过了。
弘晖坐在马车里,放下帘子,外面的安喜并不能看清里面人的神色,便不好说话了。
“走吧!”弘晖在里面道,“那是皇上的阿哥,不要妄自非议。”
“爷您也是皇阿哥……”安喜直接接了一句。
弘晖轻咳一声,安喜再不敢说话了。
马车从城里出去,外城跟内城现在瞧着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一样是人声鼎沸,处处喧闹。这一段路走的特别艰难。
结果才把热闹处过了,前面便有人挡住了路。
安喜低声道:“四阿哥在街边吃火烧……伸手拦咱们的马车了。”
弘晖轻笑一声:“才多大的年纪,就都坐不住了……也好,停下来吧。”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 407|故国神游(68)三合一
故国神游(68)
“端贝勒, 新开的一店儿,卖驴肉的,味儿不错。”永珹熟稔的在下面招呼, “不来一口?”
弘晖笑了笑, “刚吃过,还不饿。要不……上来坐?”
永珹呵呵的笑,“这火烧啊,就得趁热的吃。要不然皮不脆了。”他直接上了马车,自行车交给后面的随从负责。
等坐稳了, 弘晖就叫安喜赶车。
城外的路如同城里一样平整, 因着行人少,马车也不多,路上稍微有些快。
永珹吃着火烧,看见桌子上的板栗, 就笑道:“又给弟妹买的吧?”
弘晖没接话,只问说:“今儿去书院,是有事?”
“唔!”永珹将最后一口咽下, 端着茶喝了一口, “明年成了亲, 我这不是就得分府出来吗?府邸改建这事, 得跟大哥好好的说说。他前几天叫人捎口信了, 问说,府邸改建有什么意见没有,现在改图纸还来得及。我能有什么意见呀?他是行家, 怎么瞧着好怎么弄吧。但大哥问了,我这不得过去一趟,顺便去医馆一趟……”
分府呀?
这还没指婚呢,就考虑开府的事了?
弘晖就道:“是看上哪家的闺秀了?要过去求皇太后娘娘的吧。”
“皇祖母要能帮着相看那当然好了。”永珹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现在也无吧讲究了什么满汉出身,对吧?”说着,就深深的看弘晖,眼神不曾移开。
弘晖眼皮都没动。这几年,满汉通婚越发的平常了,大臣们之间,百姓之间。好些普通旗人还愿意把不参加小选的姑娘嫁给汉人,因为汉人家自由很多。旗人现在看着好似高人一等,但其实很多限制。谋生啥的并不方便。但跟汉人家结亲,尤其是商户人家,入了暗股,完了一样分成。所以,因为利益的驱使,本以为最反对的旗人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反应。
既然满汉通婚了,那所谓的血统出身就不如以前重了。
如果这个不重要,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皇子们是不是满人肚子里出来的有什么要紧?这就导致了,每个皇子除了嫡庶之分再没别的差别。
永珹为什么冒出来,原因就是这个。
按说皇宫里有嫡皇子的,人心该文档。前两年人心也确实算稳。可那是皇上还顾念这皇后。
虽然皇后跟弘历的关系一般吧,但这皇后的肚子实在争气。这几年又连着生了一女一子。乾隆十八年,生了五公主。乾隆二十年,生了十三阿哥永璟。
自从进入乾隆二十年,可以说是帝后关系就已经出现了恶化。在皇后查出又怀了龙嗣的时候,被册封为忻嫔戴佳氏也被诊出有孕,月份还比皇后更大一些。而后,忻嫔先生下六公主,之后皇后才生下十三阿哥永璟的。
可巧的是,六公主生下来还没满月,便大病了一场,烧的孩子耳朵失聪了。
其实,自打有了女医,京城这地界已经很少出现说孩子夭折了或是婴幼儿得病了来不及医治,就连产妇难产丢了命的都几乎快绝迹了。皇家医馆已经开了,占地最大的一片,是妇婴区。在这边生孩子,有钱人家的妇人,可以住好一些的院子,费用当然比较昂贵。因为也会给产妇最好的照顾,最快的恢复身体。若是生计艰难或是日子难过的,那就直接过去,可以在那边生产,生产后要是没问题,观察了一两天就能出院,这个是不要钱的。也因为如此,京城小老百姓家,都很少见到说哪个妇人没了,哪个孩子不成了。
再加上孩子生下吃母乳,按照额娘的说法,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最不容易染上别的病的,因为母体的抗体能保证孩子安然的度过最初的那个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京城周围的百姓家都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了,偏偏皇宫里,六公主就发烧烧的厉害。
而巧合的是,忻嫔觉得孩子情况不对,叫奶嬷嬷告知了皇后,说想要叫人带出宫去给皇太后瞧瞧。可皇后当是刚生了十三阿哥,人疲乏的很。下面的人帮着料理了,觉得忻嫔就是故意给六公主找靠山,想压五公主一头。这大半夜的往庄子上跑,又是寒冬腊月的天。再加上那时候已经是年前了,这样的事以前都不敢惊动太后的。就怕老人家觉得晦气不吉利,因而只催着宫里的太医去了一次。太医看过了之后也觉得应该没有大碍,跟皇后这边禀报了一声。皇后也没深问,只叫太医院派人盯着。谁知道早上起来,孩子就没了。
忻嫔咬死了皇后害了她的六公主,她说:“……谁不知道太医对小儿的病症不拿手。扎针扎不得,药又吃不得。我是孩子的亲额娘,难道我会害了孩子。便是出宫不方便,或是当时就请个女医来呢,孩子便不至于受了那么大的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皇上特意叫女医帮着看了,说孩子壮实……这要是不耽搁,至于毁了孩子一辈子吗?”
宫里有御医,为何之前宫里的孩子屡屡夭折。确实是在这方面不是太行。再则,若是孩子生的弱,在民间没办法了,那也只能是接受自然的淘汰,体弱的自然就活不下来。
皇后是百口莫辩,当时是知道孩子会没事才没叫惊动皇太后的。再说她是在宫里的嬷嬷处理完之后才知道此时的,太医说没事,那就没事。
这事皇后咬死了不是她的意思,可也很巧。就在这种时候,帮着皇后处理这事的宫嬷嬷死了,畏罪吊死了。太医吃醉了酒,半夜三更睡在外面活活冻死了。
两个当事人死完了,皇后说她的理,忻嫔说她的理,各人都很有理。
但不管怎么说,皇后管着后宫,便不是她的意思,她宫里的人擅自做主,也是她这个主子的不对。因此上,皇上对外没治皇后的罪,可对外,跟皇后的关系那是很疏远了。
反倒是忻嫔,皇上怜惜六公主,倒是多有关怀。如今在宫里,唯她与令妃风头最胜。
令妃这两年也冒头了,去年生了七月十五生了七公主,今年七月十七又生了十四皇子永璐。
其实不难看出,皇宫的格局变了。皇后推出来的忻嫔戴佳氏,反水了。跟皇后站在了对立面倒是跟令妃走的近了。自打六公主失聪了,令妃接连怀孕。忻嫔如今肚子里又怀了一个,算着日子,正好是令妃怀十四阿哥月份很大的时候忻嫔怀上的,这个孩子据说是预产期在年跟前了。往前推算,也就是忻嫔怀上的时候,应该是令妃怀着十四阿哥六七个月的时候的事了。
而今,十四阿哥才几个月大,听说令妃又怀孕了。能传出来,就证明月份得有三个月了。按照宝仪的推算,说是令妃的第三个孩子预产期还在来年的七月半左右。
一年一个,连着三年怀三个。每个都生在七月半左右。这说明什么?
说明令妃的荣宠别人根本就撼动不了。一个没出百日,皇上就临幸了。生完孩子的女人不好看,可令妃还能有此荣宠,为何?非感情不能解释。
因此,从宫里到宫外,几乎没有看好皇后以及嫡皇子的。若是令妃没有儿子还好,可令妃生下了十四阿哥,以现在的医术水平,孩子夭折的可能性不大。那这么说,皇储最后会落在谁身上?
若是给嫡皇子,上面这些阿哥也就认了。身份在那里摆着呢,不惹嫌了。
可明显不是呀!再叫令妃这么荣宠下去,最后皇储的位子非落到十四阿哥身上不可。
如今宫里已经隐隐有些传言了,说是当年多尔衮便是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言下之意便是,当年据说是皇位是传给多尔衮的,最后被抢了。若是太|祖多活几年,还不定给谁呢。又说康熙爷的十四子如何如何……当年也确实是传说皇位是传给十四爷的。
话没那么说完,但意思就是只要皇帝足够长寿,很多事情不好说的。可大家都知道皇上的身体,那真是棒棒的。弘历也有意叫人家知道,常不常的透漏几句,说是皇太后说了,朕这寿数至少在九十上下。
要真是这样的,前面这些大些的阿哥都没戏。只要令妃不倒,十四阿哥的可能性确实更大些。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这些小念叨永珹知道,弘晖也自然听过。这明显就是有人在暗暗的对付令妃,只是不知道这人是皇后呢?还是别的人?
后宫的事,听听就算了。难道真有谁因为这点子风吹草动就要露头?
没这么蠢的吧。
今儿知道了,还真有这么蠢的。
以前置之身外的永珹,因为满汉通婚,对血统要求逐渐淡化,心思变不有的活动起来了。
弘晖都不想跟这蠢孩子说话,你说你要什么没什么,你折腾什么呢?现在还在念书,也不当差,手里银钱没几两,人手没几个,你扑腾什么呢?
如今跟自己说,这是想招揽自己的意思吧?
你说弘历这生的都是些什么孩子。永璜老实疙瘩,永璋没有立场谁说什么都行。永珹吧,平时瞧着挺正常的,结果一办事就冒傻气。反倒是五阿哥,别看人家没考上书院,但是人家当时真是没考上还是真不想考上,这还在两可之间。没考上叫人生气,可不想考上更叫人生气。当时的五阿哥有避皇后锋芒的意思,可因着这个自污……皇阿玛当时把弘昼骂了好一顿,觉得是弘昼没给下面带个好头。
这两年那个永琪怎么样弘晖也没怎么关注,长大的这四个阿哥实在是不出色的很。
也不知道弘历一天到晚的都忙什么呢?
想想康熙爷教育的皇子,再看看他教育下的皇子,就这点心眼还想治人,不被人治的死死的才怪。
永珹并不知道弘晖一瞬间把前因后果都想了个明白,还殷切的看弘晖。觉得要是将此人笼络了,那至少皇祖父和皇祖母心里就有他的分量了。在立储的事儿上,皇祖父说话皇阿玛会思量的。之前以为皇祖父跟皇阿玛会处的不好,可这几年变化实在是大,百姓们挺爱戴皇家的。就像是之前自己腰里缠了黄带子,卖火烧的看见了都不收自己的钱。为啥呢?因为他家的媳妇在皇家医馆生的孩子,母子平安,一文钱都没有花,人家心里感念。人家不要,但他当然不可能不给,不仅给了还给的多的多,于是,皇家的名声只会更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