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原来是真的了!
程县丞的眼睛微微闭上,知道这是踢到了铁板子,他一个小小的县丞竟然想要找一位十六岁解元的茬,这真是可笑至极。
他此刻很是后悔,为何不再等些时日,而甘受江府驱使,做出如何鲁莽的事情,默默咽下自酿的苦果,拱手苦涩地道:“遵命!”
“今高州府出得解元郎,当浮一大白也,给本官送些好酒好菜上来!”李知县深深地望了公羊叔一眼,然后便领着人向着楼上走去。
这却是他的高明之处,明明就是得到喜讯前来道喜,但却没有落下献媚的话柄。
李知县刚刚上楼,沈六爷跟着几位乡绅便来到了酒楼的门口,却没有李知县那般含蓄,当即便朝着林掌柜道贺。
在得知林晧然中得解元的消息后,沈六爷亦是震惊万分。哪怕作为电白县的地头蛇,沈六爷的腰杆都不得不弯下,这可是站在进士门槛边上的解元郎。
解元虽然不能确定百分百会中进士,但这个概率却是大大地提升。如今是恩科跟正科连考,说不好明年或后年,林晧然就是大明朝的进士,最有前途的官员之一。
让他感到相当庆幸的是,他跟林晧然结下了情谊,算是以兄弟相称,而且如今还有着密切的生意往来。
“天佑我长林氏,我长林氏当兴也!”
在确定林晧然真是中得解元郎后,公羊叔二话不说,走到门前朝着天空便是拜了下去,不由得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林大彪等人相视一眼,然后亦是下楼郑重地跪在公羊叔身后,感谢着苍天的关爱以及祖宗的庇佑。





寒门祸害 第161章 喜讯远来
这个喜讯由广州府的方向而来,自然不可能止于电白县,它如同一股带着魔力的风般,让到粤西的这块大地回春。
到达高州府时,高州府沸腾,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到达化州城时,化州城沸腾,迎接着喜从天降的大好事;到达石城县时,石城县亦是沸腾,这个山窝里终于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哪怕再乐观的人都没有想到,解元会落在他们这里,由一个山村小子所俘获,打破了高州府建朝以来没有出过解元的尴尬局面。
只是在青叶镇那个偏僻之地,那个如同山水墨画般的小山村里,仍然平静如旧。
天空蔚蓝,清风凉爽,高远辽阔。这秋收刚刚过去,田野与山间透露着悠闲的气息,连同路边的小鸟都显得悠然自得。
一辆华丽的马车慢悠悠地行走在路上,前后簇拥着众多的家丁和护院,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青叶镇的方向而去。
在这种山野之地,能够有此派头的,自然便是江夫人。
她身穿着红色真丝窄袖的襦,肩搭白色的绫罗披帛,下面是白色的长裙,精致的脸蛋不苟言笑,那双经过修饰的美目带着丝丝的威严,美艳不可方物。
两个漂亮的待女陪在两侧,其中一个待女看着她的目光落向左边的窗帘,便小心地揪起了那窗帘,让到外面的树木与天空呈现。
今天的江夫人仿佛有着些许的心事,仅是痴痴地望了片刻,便收回了目光。从怀中掏出一方白色丝巾,丝巾带上她的体香,身价仿佛骤然倍增。
这块丝巾上绣着一行红色的字,那是漂亮的小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
江夫人手持着这张绣着《木兰词》的丝巾,绝美的面容却是暗自神伤,又是抬头望了一眼窗外的天空。这词仿佛是写到了她的心坎,让她一度为着这词而哭泣。
对于诗词,她算是比较喜欢的。不管是豪情壮志的诗篇,还是忧国忧民的词章,她都显得敬重,钦佩这些大文人。
或许是这个原因,儿子亦很是喜欢诗词,时而还会写诗词赠予她。对于儿子写出的那些精彩诗词,她亦是喜欢,时常拿来翻读。
只是却从来没有想过,一首词竟然能让她感动落泪,能让她绣在丝巾上帖身随带,仿佛是一件小小的珍宝一般爱惜着。
不得不承认,纵然世上有诗词万千,但能真正打动她的,似乎只此一首而已。
哪怕这个作词人让她很是憎恨,但她还是将这词小心收藏,权当不是那个混小子所作。
她今天打算前往廉州府,不过明月桥还没有修过,她又不想渡船过去,故而打算绕上一个大圈。跟丈夫相会应该是一件让她很欣喜的事,但她却选择了一条远路。
纵使她不承认,但她跟丈夫的关系已经产生了隔阂,故而她宁愿呆在江村,亦不想去廉州那边。
“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车子突然停下,许久不见前进,江夫人寒着脸淡淡地问道。
一个待女急忙钻了出去,很快孙副管家走到车前汇报道:“启禀夫人,是报喜的官差,刚才差点撞到了我们的人。”
“给谁的喜报?”江夫人的眼睛闭着,开口询问道。
“我刚才已经问过,不是我们江村的!”孙副管家沮丧地回答道。
江村有二位生员前去广州府参加乡试,方才看到报喜衙差前来,他还以为江村又诞生一位举人。但却没有想到,结果是空欢喜一场,喜报是另属他人。
江夫人听着孙副管家左右他言,便猜到了其中的真相,眼睛仍然是闭着,带着不屑的口气地问道:“那个书呆子中了举?”
纵使她极看不起那个书呆子,但却不得不承认,那人虽然可恶了一些,但却确是有些才学,中举亦不算是太过于离谱的事。
只是得知他中举的消息,她心里头仍然难抑愤怒,觉得老天这次真是瞎了眼,竟然让那种小人得志,怕回来还真会跑到她家门口耀武扬威。
“是!”孙副管家苦涩地点头,然后又是汇报道:“长林村的林晧然高中……乡试第一解元!
乡试第一,解元?
听到这个消息,江夫人再也不能保持平静,那双桃花目当即睁开,脸上皆是震惊之色。
若只是普通的举人,她仍然能淡然以对。因为举人虽然已经半只脚迈入官场,但很可能只是一位举人官,对江府算不上什么威胁。
但如今林晧然却是解元,而如今又年仅十六岁,有实力又有足够的时间,以后很可能不是举人官,而极可能是以进士进入官场。
一旦成为进士官,将会以七品官起步,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特别是在嘉靖朝中,从寒官到首辅都不再是梦,前提是能讨得皇帝的欢心。
谁都不能断定,这个混小子会不会一飞冲天,甚至将来成为朝廷户部的一名重要官员,到时会反过来掣肘江府。
江府这些年靠着食盐的生意,确实是积下丰厚的家底,但在官场的力量仍然羸弱,很多时候还得依仗她娘家那边。
原本家里是将希望寄与儿子身上,认定他是状元之才。但却不曾想,莫名其妙给人敲了闷棍,不仅错过了院试,更是跟恩科失之交臂。
现在那个书呆子成为了解元,名扬整个大明,而天纵之才的儿子还只是顶着童生的功名,二者相差甚至是天壤。
她虽然很相信儿子的能力,但现在却落后林晧然太多了。如今客观地分析,他们江府还真得忌惮着这个新科解元郎,起码当下做事不能太过分了。
“解元?那便是大四喜了!或许,先前确实是看错那个书呆子了!”
江夫人的心绪极为复杂,目光不由得又落在那方丝巾上,心里如是想着。那个一度被她瞧不起的穷小子,如今她都需要微微仰视着,甚至在将来还得被他骑到头上。




寒门祸害 第162章 京报连登黄甲
竹林环抱着一个小山村,一条夯实的泥土路从村口一直延伸到河对面的小山坡,路两边的稻田已经收割完毕,一群小孩正在田间捡谷穗。
一辆牛车慢悠悠地从山坡那边而来,车上装着从集市采购回来的一些日用品,正是从青叶镇赶集归来的石头一家。
石头娘亲头上插着一支漂亮的银钗子,望着正在田间捡谷穗的孩童,眼睛闪过一抹鄙夷。这些村民简直是往老鼠洞里刨食,真是一丁点粮食都不舍得浪费,只是心里头突然又悠悠一叹。
曾经让她引以为豪的长林村第一富裕家庭,如今已经是明日黄花了。
别说已经拥有马车和酒楼的那两兄妹,现在村中很多普通家庭都过得很滋润,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余钱,很多人家晚上都舍得点油灯了。
自从作坊派送棉布后,这些穷酸都穿着得体,不再是衣衫褴褛。现在她还听说,待天气冷一些,染布作坊还会派发棉衣。
如今长林村的村民异常团结,哪怕是再穷的家庭,只要肯到作坊帮忙干点活,都保证能堵饱肚子,甚至还时常吃到肉食。
那个被江府打断腿的阿六不仅成为染布师傅,前阵子还娶到了邻村的漂亮媳妇,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村民的生活是变得越来越好,但她家的生活并却没有太大的变化,隐隐还被村子排斥着,以致她家现在不再辉煌,处境反而有些尴尬。
“儿啊!你用功读书,将来你中了举,我看这些穷酸还敢不敢落你娘的面子!”石头的娘亲望着经过修葺的村牌坊,对着儿子寄予厚望道。
石头的身体显得壮实,正在朝着吃着香喷喷的肉包子,只是闻言便耷拉着脑袋,怯怯地望着他娘亲道:“娘,先生说我不是读书的料子!”
“你那个先生就是个草包,你这才蒙学几天,怎么就知道不行了?”石头娘亲的眼睛闪过不屑,指着村子的方向大声地说道:“以前大家都说那个书呆子不行,结果那个书呆子还不是中了秀才,现在还能去参加乡试?”
“娘,虎妞的哥哥去参加乡试会不会真的中举呢?”石头沉默地吃了一口肉包子,然后仰起脸好奇地问道。
“就他那个熊样,能中举?除非太阳打西边出了!”石头的娘亲冷哼一声,然后指着山坡那边的方向又大声说道:“要是他真中举了,喜报早就送到了,而不是到现在都没有半点音讯!”
石头和石头的父亲都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心里其实有些认同,毕竟时间过去太多了,只是却突然愣住了,嘴巴微笑张开着。
笃笃……
却是这时,五匹快马从河对面那个小山坡飞奔而来,马上坐的是身穿红衣的官差,毅然正是长林村盼望以久的报喜官差。
噼里啪啦……
在石头一家呆滞的目光中,官差拍马来到村牌坊前翻身下马。确定没有走错村子后,其中一个便在旁边燃起了鞭炮,而四个官差却是吹起了唢呐,是喜庆的调子。
“官爷,你们这是?”石头的爹壮着胆,冲着为首的官差问道。
“恭喜贵村林晧然老爷高中,还请给我们带路吧!”那个手持红纸的官差和颜悦色地望着石头一家,拱手笑着道。
哇……
石头的娘亲闻言,却突然坐在牛车上号啕地哭了起来。这自然不是因为喜悦,而是心里头涌起的那股害怕,一种民对官的天然恐惧。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她在村里可没少唱哀林晧然,认为他肯定中不了举。但万万没有想到,被她看不起的书呆子真中了举,成为了举人老爷。
她娘家虽然在县衙有人,但那其实只是书吏,平时吓唬这些没见识的村民还行。若是想凭着这种小权势跟举人老爷作对,那绝对是在寻死。
只是如今,她却是得罪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举人老爷,简直就是犯了天威。她心里极度的后悔,怎么会猪油蒙了心,竟然得罪了举人老爷。
她清楚地知道,江举人中了举之后,在石城县是横着走,连知县都要敬他三分。现如今,林老爷若是要对付她,那还不是跟掐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虎妞他哥哥中了!”
“十九叔中举了!”
“快!快!去告诉老族长!”
……
一群在田间拾谷穗的小孩围过来,在得知这个喜讯后,兴高采烈地拔腿朝着村子跑去。
虽然他们对功名还仅是一知半解,但这段时间以来,村里或多或少都在讨论着林晧然赴考的事情,知道中举意味着能够做官。
他们年纪虽小,但却清楚地知道,村子能够有如今的好日子,皆拜虎妞的哥哥所赐,早将林晧然当成自家的亲大哥一般。
现在虎妞的哥哥中了举,那以后就能当官了,会成为更厉害的人。而虎妞哥哥变得更厉害,那他们村子亦会变得更厉害。
晒谷场的染布坊门口,一帮青壮刚染好一批布,正准备到晒谷场边休息。突然听到村口传来鞭炮和唢呐声,大家都疑惑地望向村口。
看着一群孩童跑回来,说十九中了举,当然便是欣喜若狂起来。
咚咚咚……
阿牛兴奋地敲响了那个铜锣,要将这个喜讯传遍整个村子,由于心里头的兴奋难以压抑,那个铜锣都快给他敲烂了。
不仅仅为着林晧然中举感到高兴,亦为着整个长林氏高兴,终于有着官员撑着他们了。
锣声传出没多久,晒谷场边便聚满了人,不少人却误以为又山贼来犯,还拿着武器而来。只是到了这里,才发现误会了。
“十九中举了?”
“我早说了,十九肯定能中!”
“中举是不是就能做官,那我们以后是不是得叫十九叔官老爷了?”
……
当得知林晧然中举的消息,围到晒谷场边上的村民像是炸了锅一样,兴高采烈地讨论了起来,仿佛是过年了一般,有人甚至张罗着猴四去杀猪。
老族长正组织着族人清理池塘的淤泥,如今才闻讯赶来,兴奋得亦不能自己。只是很快遇到了一个小难题,由于虎妞不在家,所以报喜的对象却没有了合适的人。
最后还是一个老头给了主意,事情才算得到解决。
“恭贺贵族林晧然高中乡试第一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五名官差在人群中排成整齐的一列,然后唱响了这份喜报,没有向特定的一家子报喜,而是向着整个长林氏报喜。
事情超乎大家的预期,林晧然不仅是中举而已,而且还是解元郎,让到大家又是一场欢呼。
长林氏诞生一名解元,成为了他们辉煌历史的一道印记,亦是他们真正崛起的开始。




寒门祸害 第163章 启程
十月初六,晴空万里。
一艘战船停在广州港的码头上,身穿举人服的书生们跟着亲友作别,打算前往京城赴考,冲击那个含金量最重的进士功名。
虽然举人可以为官,但谁都难以抗拒进士官的诱惑。故而不是年老或才学不继者,大多人都会选择继续参加会试,以期更风光地踏入官场。
本届广东乡试中举者七十五名,选择随船北上的举人一共有四十三人,其他人倒不是全部选择放弃追求进士的功名,而是各有各的谋算。
有人确实是对金榜不抱希望,有人却是苦于盘缠不济,而有人则打算迁往京城进行持久战,故而有部分人没有选择随船北上。
林晧然作为本届乡试的解元,自然没有放弃追求进士功名的理由,所以老早就已经决定上京赴考。现在能从海路北上浙江,这无疑是极为理想的赴考路线,故而选择随战船前往。
从广州到北京,有数千里之遥,这无疑是一趟漫长的旅途。
打算随战船前往的四十三名举人已经齐聚到港口前,如同上战场前的士兵般,受到了众人的相送,有人搬来好酒为着他们践行。
林晧然喝了一碗酒,对着前来相送的陈开平和孙光明等粤西举人,认真地拱手嘱托道:“我父母已经去世,留予妹妹跟我相依为命多年!此番到京赴考,唯心挂舍妹矣,今恳求诸位兄台照拂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这确是他的肺腑之言,现在他启程在即,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感到不舍与担忧。特别虎妞偏偏又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野丫头,不免更加的忧心。
“若愚兄,汝之妹乃吾妹矣,我等粉身碎骨亦会护其周全!”孙光明亦是将碗中的酒饮尽,郑重地拱手回应道。
“此番吾等中举,实乃林兄之功,这个恩情吾等不敢忘。汝尽可放心上京赴考,吾等定会歇力照拂好虎妞!”陈开平脸色肃然,亦是拱手郑重表态。
这话倒不算是恭维,若不是林晧然当初将事情捅到锦衣卫那里,让到李木最终投鼠忌器,选择将那些有实力中举的粤中考生纷纷打落。粤西定能不会这么多人中举,其中便包括第七十名的赵东城、第六十九名的陈开平等人。
特别是陈开平,他的岁数已经不小,若非今年突然来了恩科,他都打算放弃乡试,专心做一个教书匠了。如今在乡试“侥幸”中举,自然更是感激不已。
当然,哪怕没有这个恩惠,他们乃会出力。
毕竟他们这些人极可能止步于举人,只能是以举人的功名入仕,在官场注定是小角色。而林晧然贵为解元,极可能会中得进士,又有尹台这位恩师的关照,前途可谓一片大好。
说不定,他们中的某些人,以后还会成为林晧然的属官,到时需要林晧然的照拂。现在林晧然将妹妹托付他们关照,这无疑是拉近关系的好机会,如何不会尽心尽力呢?
正是如此,这几个举人都表现得很是积极,话中没有半点敷衍之意。
林晧然的目光又落在虎妞身上,虎妞今天穿着漂亮的淡青色裙子,只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充满着幽怨,嘴巴还微微地撅着。
“我不是已经允许你,在粤西三府中,你想去哪玩就去哪玩吗?”林晧然看着她这副模样,不由得掐了掐她的脸蛋道。
虎妞抬眼望了他一眼,撅着嘴巴拉长语气道:“我还是更想跟你一起上京赴考,我都不放心你呢!”
“哥这么大个人了,现在又是解元,你有什么好不放心的!”林晧然好笑地蹲在她身前,双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又是说道:“等哥哥安顿好以后,你就带着你的人来找我!”
虎妞有着阿丽相护,而吴道行又是一个老江湖,所以他倒不是太过担心。
“好吧!”虎妞勉强地点头,抬头望着他的眼睛又是叮嘱道:“哥,如果突然想我跟你一起去的话,给我写信,我马上就去找你!”
“知道了!”林晧然心里涌起几分无奈,点头应承道。
这丫头恐怕不是说说而已,怕还真会这样干,二千公里的路程在她眼里似乎真不算是什么。只要他真写信,这丫头肯定敢前往京城。
“还有这个玉牌,你带上,木兰姐姐说可以保佑平安的!”虎妞将一块玉牌掏出来,递给林晧然认真地叮嘱道。
林晧然很想问清楚,这东西是木兰送给他的,还是这丫头转送给自己。不过想着三人间的关系,他更倾向于后者,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省得自找其辱。
又是认真地叮嘱虎妞几句,然后站了起来,他的目光徐徐扫过吴道行和阿丽。只是该交待的的早已经说了,最后又望向了赵东城以他身旁的女人。
值得一提的是,赵东城这次没有随船北上,而是会留下来跟牛银山的女儿完婚。
这个决定说不上是坏事,毕竟以着赵东城如今的实力,想在今年的会试金榜题名,可能性还是比较小。而倒不如留下攀上牛家这棵大树,对他或他家都是获益匪浅。
“师兄,尽管放心!”赵东城作了一个长揖,极是认真地表态道。
林晧然拍了拍他的纤细肩膀,对他还是相当信任的。现在他又攀上牛家这棵大树,只要虎妞这野丫头不是闯下弥天大祸,相信他都能够解决好。
离别总是让人伤感,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在一名军官的催促下,四十三名举人陆续登上战船,但都没有回到船舱,而是站在甲板上,恋恋不舍地挥手跟着送行的人道别。
没多会,战船徐徐驶离码头,远离那帮送行的人群,众人用力都挥着手。
林晧然看着那个用力挥动小手的丫头突然落下泪水,朝着这边号啕痛哭起来,那一刻他的心亦像是碎了一般,泪水当即涌上眼眶。
突然好想紧紧地抱住虎妞,带着这个丫头一起上京赴考。




寒门祸害 第164章 航行、海钓
战船长达三十多米,共三层,有两个桅杆,外有结实的护拦,船头包着铁皮,并且驾有火炮,毅然是一座海上的城堡般。
顺着珠江驶入海口的时候,望着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令人感到了一种渺小。
却不知道是不是老朱看到了这浩瀚的海洋,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从而才选择实行海禁,让大明跟这充满着未知的大海隔绝。
在海口处,停泊着很多船只,这时很快就汇聚到了一起。船头有人挥舞着不同颜色的旗子,船只按着旗语指令而行动,很快便以一字队往着东北方向航行。
大明的海岸线是外孤线,所以两地的往来,常常地是以东北或西南走向。
这支船队由战斗船和补给船组成,战船航行在最前方,主要是以中小型为主,有二桅炮船、苍山船和海沧船等。
林晧然等举人乘坐的大船跟随战船后面,受到了重点保护。
待到夜幕降临的时候,船队便会进行休整。
在茫茫的大海中是不能抛锚的,要在近海或海岛附近才行。从广东到江浙这条航线,这些水师自然早已经有着详尽的海图,倒不用担心找不着停泊的地点。
1...4849505152...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