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他们要么选择等待,要么跟联合酒楼进行交易,陷入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之中。
“一两一石就一两一石,我卖了!”
有一个外地粮商在权衡一番后,虽然心里颇为不甘,但深知是不可能狠宰柳州百姓一刀,且他跟联合酒楼耗不起,便是找上联合酒楼进行协商地道。
陈掌柜倒没有太过分,知道他们将米粮运过来也不容易,便是同意跟他按一两一石和价格成交。
“算我倒霉,一两一石全卖给你们了!”
“这次算是做慈善了,一两一石全拖走吧!”
“他们都卖给你们家了,我能不卖吗?货已经拉过来了,给钱吧!”
……
有了第一个,自然就会有第二、第三个,进而几乎所有的外地粮商都向联合酒楼出售手中的大米。
随着联合酒楼手里的米粮越来越多,他们的底气显得更足,牢牢地咬着一两一石的价钱不放。
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正是得益于范仲淹的商业哲学,柳州城的米市价格悄然降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柳州府衙亦是参与其中,成为购粮的主力军之一。不过他所购的粮食并没有投向柳州城米市,更是用于城外几万灾民的赈灾。
随着林平常正式主管这里,城外的灾区安置工作进行了改善,同时还加强的卫生方面的管理。
城东,朱府。
随着一个个消息传来,朱福容没有了最初的得意劲,却是重新审视林平常这帮以女子为主的团体。
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们显得离经叛道,但又切切实实用她们的智慧和资源拯救柳州十万百姓。
朱福容今日没有女扮男装,而是一副女人的装扮,却是正在铜镜着梳理着秀发,对着珠帘外面的管事询问道:“他们收购了多少粮?”
“至少四千石!”管事心里暗叹一声,显得老实地回应道。
朱福容手上的动作一滞,又是认真地询问道:“他们能坚持到雷州米北上吗?”
“他们现在的存粮应该能撑一个月,加上其他粮商的补给,他们真的能撑到雷州粮,甚至可以等到赈灾的粮食!”管事一直关注着联合酒楼的动作,却是苦涩地回应道。
朱福容的眉头微微蹙起,心里黯然一叹地道:“你到林副使的府上,将沈公子请过来吧!”
如果所有的外地粮商能够联合起来,联合酒楼别说是一两一石的价格,甚至五两一石也得掏出来。只是这边外地粮商来自不同地方,且很多人都相信雷州米很快就到,从而选择向联合酒楼投降。
现如今,对方确实掌握了主动权,他们已经有充分的理由拒绝自己三两一石的要价。
沈妍被请了过来,只是见到女子打扮的朱福容微微一愣,旋即进行施礼道:“见过郡君!”
人家都已经一副女人装扮,如果还装着“眼瞎”,那无疑是过犹不及了。
朱福容对沈妍本就有好感,现在见识到对方的智慧心里更是敬佩,微笑着指向旁边的座椅道:“沈公子,请座!”
“谢郡君赐座!”沈妍还在犹豫用什么样的性别跟这位郡君相处,现在对方如此称呼于她,心里自然是有了答案,显得恭敬地回礼道。
朱福容对着旁边的侍女吩咐道:“上茶!”
芳香四溢的茶水被送上来,沈妍用琼鼻一闻,不由得是心旷神怡,同时对这位郡君心生了几分好感。
朱福容正端着茶盏,将对方的反应看在眼里,却是开门见山地询问道:“你们费了这么大的劲,结果还是在赔钱,却不知道你们真正图谋的是什么?”
“赈灾!”沈妍将送到嘴边的茶盏放下,显得十分坦诚地回应道。
朱福容看到沈妍的眼睛似乎能令人窥视心底,心里不由微微憾动,但还是进行刨根究底地道:“你们真的这般无私吗?”
在她的认知中,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天下的人都是顾着自己的利益。像这场旱情,连地方的父母官都想着从柳州百姓的身子敲骨吸髓,这些有着商团背景的人只会更加贪婪。
“我跟我家东翁由始至终的意图都很明确,那就是北上帮柳州赈灾,让柳州城的百姓和难民顺利度过这场旱情,确实没有什么私心!”沈妍一本正经地表明态度,接着进行补充道:“只是我们此次是动用了联合商团的资源,还让联合酒楼蒙受很大的损失,所以对联合商团内部还得有些交代。我们想通过这些善举,亦帮着联合商团建立口碑,方便以后联合商团的产业入驻柳州城。”
朱福容听着这番解释,心里头已经信了八九分,却是好奇地打听道:“我听人说,联合商团是广东最有钱的商团,不知道他们都做些什么生意?”
终究是被圈养的朱家子弟,哪怕是再聪慧,眼界终究是有限,更不可能窥视到联合商团的庐山真面目。
跟着很多局外人般,都知道联合商团这些年靠着雷州布和海上贸易赚了不少银子,但更具体的东西都是靠猜,对联合商团的实际情况可谓是一无所知。
“回郡君的话,联合商团做的买卖很多,已经涉及到很多行业,不过基本都是合伙制的模式!”沈妍喝了一口茶水,便是进行透露道:“像联合商团刚刚制定的一个项目,打算在柳州城建立一个桐油作坊,初期的投入是十万两。虽然是由联合商团牵头成立,但亦会引进柳州城的乡贤进行投资入股,从而达到跟地方共赢!”
“桐油作坊?”朱福容的脸上充满疑惑地道。
“桐油,这是我们常用的木漆,有防虫防腐的效果。不管是咱们大明的家具,还是造船远航,甚至葡萄牙人亦很青睐这种东西。只是桐油的生产除了工艺,还要依赖于桐油树,需要组织专门的工人和运输人员前去收割原材料!”沈妍耐心地解释,旋即又是进行构画道:“我家东翁想要将柳州打造成最大的桐油生产基地,让到柳州城跟雷州城那般腾飞。虽然这前期投入巨大,但此举既能解决柳州百姓的生计问题,又能推动柳州的经济发展,还能为我们联合商团找到一条新的财路,可谓是一举三得之举!”
说到最后,她伸手端起了茶盏,眼睛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朱福容。
朱福容心里微微一动,却是一本正经地望着沈妍道:“沈公子,你觉得这桐油作坊是不是一个合算的买卖?”
“稳赚不赔,而且将来的回报很是可观!”沈妍轻呷了一口茶水,显得胸有成竹地回应道。
朱福容眼睛闪过一抹狡黠地道:“我可以以一两一石的价格卖给你们粮食,甚至还能再以这个价卖你们五千石的粮食,但我要入股桐油作坊!”





寒门祸害 第1665章 浴火重生?
沈妍面对朱福容的合作意向,却没有当场答应下来。不管是权限的问题,还是要对朱福容采用欲擒故纵,她都需要表示回去跟林平常相商。
不过她其实乐意于促成这笔交易,毕竟靖江王府在广西盘踞一百多年,其人脉网络和声望是一笔相当巨大的资源。
如果联合商团能够跟靖江王府达成合作,这有利于联合商团在广西的全面发展,甚至能成为联合商团的一把利器。
朱福容倒没有想得太长远,主要是看上这个稳赚不赔的财源,这是靖江王府更需要的东西,却是对着沈妍友好地微笑道:“那本郡君便静候沈公子的佳音!”
“好!不敢叨扰郡君,在下先行告辞了!”沈妍如同一个温文尔雅的公子哥般站起来,朝着朱福容拱手施礼道。
朱福容递给旁边的丫环一个眼色,丫环当即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盒子送了上去,而她则是微笑着说道:“这是我给沈公子准备的一份礼物,还望沈公子能够喜欢!”
“郡君相赠,在下不敢推辞!”沈妍猜到这应该是西湖的乌龙茶,想着这其实有利于双方达成合作,便是选择收下来道。
朱福容目送着沈妍离开,那双漂亮的眼睛异彩连连,似乎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一般,却是突然“扑哧”地掩嘴笑了出来。
旁边的两个贴身丫环看到这一幕,却是暗暗地交换了一下眼色,想着刚刚所赠的礼物,心里头亦是觉得好笑,只希望那位“沈公子”别大庭广众取出来。
在小小地戏弄了一番沈妍后,朱福容亦是开始写信回家。
其实不仅是沈妍要回去跟林平常相商,朱福容虽然有着极高的决策权,但她亦需要将这里的变故和决定汇报回去。
随着粮食不断得到有效的补充,联合酒楼渐渐地掌握柳州米市的主动权,将柳州米市的价格牢牢地控制在一两一石的价格,而且将限售量提到了五斤。
日升日落,这座位于柳江边上的古城显得很是安祥,城外的难民营渐渐熟悉了这里的生活,正是按部就班地过着日子。
黄结实是黄水寨的居民,随着族长一起前来柳州城避祸。不过他的妻子是马平县人,故而他们一家选择投靠了娘家,同样被安排到马平县的难民营中。
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但官府的施粥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令到他们一家不至于饿死。对于这一个能活下去的结果,他心里其实是满意的。
每天排队领粥,已经成为他们一家生活最重要的一件事。跟着往常一般,她领着妻儿排队领了粥,便是回到他们临时居住的棚子中。
随着原知府高焱被法办,他们的营地变得更加井井有条,不仅大家不再吃老鼠了,而且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你们都听好了,凡是有发烧的情况,即刻进行上报!雷州过来的大夫都是治疗疫病的名医,你们可别害人害己!”一个差役巡视着营地的情况,却是不停地提及一些注意事宜道。
黄结实对着这种事情早已经见怪不怪,其实看着官府的如此做法,他的心底反倒是更加的安心。毕竟大灾之后常见大疫,这个东西当真是要防患于未然。
虽然联合酒楼已经撤去了粥棚,但却是每天都往官府的粥棚送去猪羊,而今天上午的粥里便是加了两头肥羊。
经过这么多次的熬煮,羊的味道已经很清淡了。不过终究是放了,令到很多人哪怕仅仅闻到一丝,心里亦是心满意足的。
黄结实在吃粥的时候,显得眉飞色舞地夹起一块羊肠子道:“我今天真是中奖了!”
在这个时代,蛋白质是十分的难得的东西,更别提这个数十年一遇的旱灾。能够分得一段羊肠子,当真是走了大运。
黄结实的老婆柳氏抬头瞧见那段羊肠子,脸上亦是洋溢出笑容,只是笑容旋即消失,她急忙夹起被送到碗里的羊肠子送了回去,并且嗔怪地说道:“你是咱家的男人,自然应该你来吃!”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而且你娘亲说得对,是我害你吃苦,没让你过过一天好日子!”黄结实心里还是很疼惜老婆,便是将羊肠子夹送到她的碗里道。
柳氏又是夹起羊肠子,却是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现在的日子便已经很好!说你害我也不对,现在的灾情大家都挨饿,我娘家现在不也是靠着官府救济过日子?”
“我不吃!”黄结实用大手护住碗口,脑袋如同拨浪鼓般地摇头拒绝道。
柳低看着丈夫这个傻样,反倒是被逗笑了,扭头看到眼巴巴的儿子,便是将羊肠子送到儿子的碗里道:“那给虎子吃!”
儿子看到羊肠子被娘亲送到了碗里,却是没有当即动手,而是扭头望向了自己老爹。
黄结实看着儿子这个胆怯的模样,心里暗叹一声,却是温和地回应道:“是爹没用!待到哪年稻子收成好,我让你娘俩吃上一顿羊肉锅!”
很多东西似乎由出生那一刻便已经注定了,他们世世代代靠着种地过日子。他爷爷那一辈还能过上殷实的日子,但经过父辈和自己兄弟的分家,现在只能够是勉强糊口了。
现在他全家的收入指望着几亩薄田,最好的结果是某年丰收,而他能够借此多换得一些银子,从而有余钱给他娘俩改善一下伙食。
哪怕是这一个有些遥远的许诺,令到柳氏和儿子都是充满着期待。
在吃过粥后,黄结实想到早上又有人弄到了一条肥鱼,便是决定到柳江边上碰碰运气。不过这里的人太多,而且靠徒手捉鱼其实有些不现实。
“黄结实,总算是找到你了!”
黄结实正在制木叉的时候,结果一个同村的人急匆匆地找上他,却是不由份地将他往柳州城靖南门的方向拽。
待到了地方,却见前面已经排了一支长长的队伍。
经过这位热心族人的解释,他这才知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联合桐油作坊要招募工人,分为作坊工人、押运工人和采果工人三类。
桐油树生长在高地,不仅需要炼制的技术工人,还需要采果工人,而且还需要很多的运输工人。不管是从高山将原料运回到作坊,还是将作坊生产的桐油送到雷州进行销售,这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在队伍的前面,毅然有着一个公告牌:“待遇:月钱一两二钱,包三餐伙食!”
哪怕是平常的时候,面对月钱一两二钱和包三餐的高规格待遇,他们早已经是争得头破血流,更别说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了。
消息慢慢地传了开来,难民区的很多人员纷纷跑过来面试,却是如同领粥的场景一般,这里已经排了足足四条长长的队伍。
“真会这么好的待遇吗?我怎么感觉像是假的呢?”
“这是因为我们穷太久了,雷州作坊熟练女工的工钱都已经三两了!”
“人家是真的实在人,哪怕是现在这个情况,人家亦没有想着对我们趁火打劫!”
“若不是有林大人和联合酒楼,就凭那帮贪官的嘴脸,我们这帮人至少得饿死一半人!别说是一两二钱,哪怕他只是管饱,我都愿意免费帮他们干!”
“得了吧!就你这个身板,人家可瞧不上你!”
“谁说我不行了,刚刚那个比我矮一个头都应聘上了,人家联合桐油作坊看重的是你这个人品性如何!”
……
黄结实站在队伍之中,却是听着旁边人的议论声,慢慢地知道了整个事情的大概,但心里却生起了一份紧张。
他幸好被热心族人拉过来得早,虽然他前面的人不少,但后面来的人却是更多。只是看着前面的长长的队伍,特别很多人已然是应酬上了,令到他心里显得忐忑不安。
在现在的形势之下,能够找到一个生计,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亦是为了家人,有收入便代表着能够生存下去。
此时此刻,他不再惦记着家里那几亩薄田,亦不再乞求天空下一场雨,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次的面试。
看着前面的队伍越来越短,有的人欢天喜地地离开,亦有的人垂头丧气而归,他的心里一直保持着紧张,生怕突然宣传招满了。
好在联合桐油作坊的招募人数超过他的想象,而据他所观察的情况,主要是剔除一些作奸犯科的人,似乎更偏向于老实的庄稼汉。
大约一个时辰,黄结实终于走进了那个宅子。
到了宅子的前院,有一个负责登记信息的读书人,认真地询问他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又问及了他的职业选择。
前面还有一批人,大概半炷香的时间,终于轮到他进入那个面试的房间。到了房间里面,他见到一个颇有派头的主事坐在桌前,只是他总算得这个主事像是女人。
他老实地回答几个问题,然后便听到一个冷漠的声音道:“你被录用了!明天你拿着这个牌子,正卯时到这里门前集合,然后便开始进行职前培训!”
“我真被录用了!”黄结实接过一个年轻人送上的牌子,显得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强调道。
主事对他的这种欣喜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却是认真地叮嘱道:“你明日将你的妻子和儿子一并领过来,我们会安排他们住进城里,条件总会比这里要好上一些!”
黄结实听到还有如此好的隐藏福利,又是对着这个主事千恩万谢,手里牢牢地攥着意义非凡的牌子,整个人宛如做了一场梦。
待到他恢复一些神智的时候,却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走出那个宅子的。不过他心里却是清楚,他成为了联合桐油作坊的一员,不仅月钱是一两二钱,而且他的妻子和儿子都能够被安排到城里。
时间到六月底,在经过重重困难后,雷州的第一批粮食终于送到了柳州城。
随着雷州和柳州的粮道打通,得益于雷州府跟南洋的海上贸易,柳州城的百姓遭遇的粮食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
林晧然昔日给雷州打开了一道口,但精明的大明商人早已经将这道口无限扩大。雷州府的米粮早已经不全是依赖于暹罗国,有来自更远的渤泥米,甚至跟着吕宋亦是产生了粮食贸易。
虽然粮食贸易远远不能跟香料贸易相提并论,但历来都是风险和收益相伴相生,故而同样存在不少大明海商从事粮食贸易。
柳州的粮食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联合桐油作坊有序地推进,第一批采伐工人经过培训后,便是朝着油桐树的重要产区出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场旱情虽然给柳州农业带来了重创,但似乎同样是给予柳州的一个浴火重生的机遇。
柳州有着足够的桐油树资源,又有从桐油树获得桐油的技术,如今得到联合商团的资金支持,未尝不能成为大明最大的桐油产生基地。
随着雷州和柳州的粮道打通,两地形成了更紧密的贸易往来,而柳州桐油完全可以借助雷州港的窗口将产品销往海外。
一旦柳州的桐油产业崛起,虽然不能像雷州那边腾飞,但必定拉动地方的经济。
不过令人感到忧心的是,眼看着六月即将结束,天空仍然一粒雨水都见不着。
联合桐油作坊虽然能够解决一些就业问题,但招募的人员终究是有限,面对着这数十万柳州府百姓的生计,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其实还是农业种植。
只是这种天气持续下来,柳州府的田地再没有雨水的福泽,柳州的秋粮同样是无望,城外的几万灾民将要度过一个更加艰难的寒冬。
“我们已经搭好了祈雨台,请副使大人帮忙祈雨!”
面对着柳州府无雨的困境,很多有品行的乡绅纷纷找上了代理知府覃狄,却是表示想要请钦差副使林平常出现进行祈雨,替柳州的百姓觅得一丝生机。
为何要请林平常呢?不仅仅是因为她高贵的身份,更多是她的种种善举。
正是因为林平常的出现,这才化解了这一场浩劫,令到城外几万难民竟然无一人饿死,可谓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寒门祸害 第1666章 暴雨京城
七月的京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着青砖街道,青砖间隙里面的污泥和杂物跟雨水流向了低洼处。
“哎……这该死的鬼天气!”
“咱们这次北郊诗会又要泡汤了!”
“非吾不显名,乃天公不作美也!”
……
几个士子相约着一起前往北郊参加诗会,结果出门便看到眼前这一场劈里啪啦的大暴雨,只好是站在客栈的门前望雨而兴叹。
由于三年一次的顺天乡试即将举行,北直隶上万名士子齐聚于京城之中,致使京城的诗会如同雨后春笋般。
生员已经是这个王朝有身份的人,且很多士子出身在大富之家,令到他们很容易投身于吃喝玩乐之中,成为这个时代最闹腾的一个群体。
不过老天似乎是看不惯他们这般行径,在广西还是赤土千里之时,京城却是下起了连场的暴雨,直接扫了这帮士子的兴致。
“咱们还是回房间好好温书,争取早日实现吾辈平生之抱负!”
王时举刚刚是被硬扯着出来,这时看到门前大雨为他脱困,亦是义无反顾地转身回去,并对这几个玩心甚重的同乡劝导道。
“吾辈平生抱负?不就是想要谋权吗?”
“非也,我想要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将来能娶上扬州花魁!”
“呵呵……我只待我老时能有一处大园子,给子孙留下一些产业即可!”
……
几个书生望着走进客栈里舍的王时举,对于王时举的话却是不屑一顾,已然是不再相信有士子还会满腔的报国之志,纷纷表露着自己的“志向”道。
从大明创立到现在,已经历经了一百多年。
在现在的大环境中,士子早已经不像当年那般讳论名利,而是公然以财和权色进行相诱,很多用心读书的士子的志向变成了升官发财。
不过这亦是难怪,就如同后世很多“望生成龙”的高中班主任那般,亦不会跟你过多地强调考上大学报考国家,而是直接跟你谈将来的就业问题。
教育,不仅需要老师教授知识,还需要学生奋发学习。
在发现爱国教育无法达到催学生奋发读书的时候,他们自然是要“因材施教”,或是诱以权,或是诱人财,从而激发这些门生的上进心。
这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时候,以致徐阶当初进行教学的时候,便有官员指责他过于强调名利。
大量的雨水顺着屋顶的瓦道不断地涌下来,接着汇集到水渠中,然后向着排水道涌去,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这一场暴雨不仅影响了士子的出行,亦是让到很多小商贩纷纷跑到屋檐下避雨,对京城百姓的生活同样是带来了滋扰。
不过时代使然,哪怕站在世界之颠的华夏民族同样无法跟老天相争,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灾害只能被动地承受。
这场暴雨显得很是公正,同样影响到深居西苑的皇上,亦影响到东江米巷那帮高官大佬,令到整个京城如同末日般。
1...528529530531532...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