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他很强吗?”李国智的眼睛微微一亮,当即认真地继续打听道。
梁义微微扭过头,显得颇为骄傲地道:“自从他加入联合商团后,不论是对南洋的海盗,还是面对佛郎机的舰队,第二舰队从来没有过败绩。当年占城的王子想要洗劫咱们的货物,他在杀光那帮海盗后,亦是亲自带着一千部众跟着占城王子进了占城,将占城王子当街斩杀,占城的国子为此还向他道了歉!”
“这……”李国智听着这个猛人的光辉事迹,不由得暗暗地咽了咽吐沫,眼睛充满敬畏地抬头望向船头。
金灿灿的阳光洒落在这里,整个码头和船只都是暴露在朝阳之中。
一个身材健硕的中年男子从船梯下来,他的皮肤黝黑,浓眉大眼,脸庞的棱角分明,额头上的刀疤显得很是清晰,整个人如同一把斧子般。
时间没有湮灭掉这位海盗头子的雄心,这些年积攒的财富早已经足够他像沈六爷、赵富贵那些人般安享晚年,但他却仍然选择率领部下来到这里。
海霸天的身材很高大,影子拉得很长,顶着朝阳从船上走了下来。
“见过海船长!”
梁义和李国智被这股杀气所震慑住了,显得敬畏地进行施礼道。
海霸天面对着这两个晚辈,则是板着脸回应道:“咱们三人各有分工,你们无须过分客气!只是此次咱们三人肩负开拓东海的重负,老夫定会全力以赴,但你们不可拖后腿,否则休怪我海霸天翻脸!”
梁义跟海霸天曾经打过交道,对此并没有过于意外,脸上则是露出苦涩之色。
李国智知道这话更多是针对于他,毕竟他确实还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绩,亦是恭恭敬敬地回应道:“在下谨记!”
“咱们不要再拖了,先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地议一议吧!”海霸天抬头望着那座新城,当即直接做出决定道。
梁义和李国智则是相视一眼,看着海霸天如此急不可耐,便是无奈地跟着海霸天一起进城。
在联合商团内,早已经分成了日常管理、外交洽谈和安保三大块。
他们三人虽然同属联合商团,但却是各有各的分工。海霸天负责东海的安保;梁义现在负责建设工程,但接下来很可能成为这座新城的管理者;李国智则是负责着联合商团对东海的外交事务。





寒门祸害 第1772章 目标:本州岛
联合城虽然还没有修筑完成,但城内已经修建了不少大明工人的房屋,位于中央的城主府早已经修建完毕。
在那些工作敬畏的目光中,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城门进入,径直来到了议事厅之中。
三人并没有绝对的隶属关系,各有各的分工,只是免不得会出现谈资论辈的情况。由于梁义还没有被正式任命为新城主,海霸天当仁不让地坐在头把交椅上。
李国智对海霸天的举动并不反感,甚至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东海的局面比南洋还要复杂,特别面对局势复杂且崇尚武力的日本,免不得要动用武力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故而他们更需要一个性格强势的船长前来协助他打开日本的局势。
从目前来看,总部恐怕亦是出于这一层考虑,所以才会将第二舰队总船长海霸天从南洋调派到了东海。
海霸天一屁股地坐在椅子上,开门见山地对望着李国智询问道:“李经理,东瀛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梁义其实是知道日本的情况,但这时亦是扭头望向了李国智,想看着李国智会如何回答。
其实他跟海霸天都只能算是协从者,很多事情是由李国智这个东海商务经理决定的,李国智才是联合商团能否打开东海局面的关键人物。
李国智早已经做足了相关的情报工作,显得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海船长,日本的天皇已经是名存实亡,现在处于诸侯割据的时期,可类比咱们的东汉末年。由于日本岛屿繁多的原因,虽然经过了百年的混乱期,但各个幕府的势力仍然如同散沙般。现在实力比较强的实力都在本州岛,其中有龙造寺、大友家、岛津家、尼子家、三好家、织田家、武田家、浅井家等等。”
“这日本还真是够乱的!”梁义听着有如此多的大势力,亦是微微地感慨道。
海霸头轻轻地点了点头,一时间根本记不住这么多势力,则是直接询问道:“我们现在的第一个目标是哪个?”
“毛利家!”李国智早已经有了目标,当即坚定地回应道。
跟随着海霸天到这里的还有几位船长,他们一直规规矩矩地站在海霸天的身后,这时显得疑惑地望向李国智。
海霸天性子比较直,当即便是询问道:“在哪里?”
李国智没有急着回答,却是让手下搬来一张桌子,然后掏出一张早已经绘制好的地图,将那张地图平铺在桌子上。
海霸天和几个船长上前观看,脸上亦是变得凝重起来。这张地图描绘得很详尽的地图,甚至还在上面注明着各家的地盘,已然是花费了不少功夫。
“日本有千岛之国之称,不过都是一些很小的岛屿,比咱们广东的东海岛都要小很多。其中能跟咱们广东琼州岛相比较的岛屿,只有日本三岛:本州、九州、四国。这三座大岛能够相互隔海相望,九州和四国两岛都比较小,最大的当属本州岛!”李国智指着地图进行介绍,然后又指向一个红色的标点道:“本州岛的形状像是一条朝着东爬行的虫子,我们从这里经由朝鲜海峡绕过九州岛便能直达毛利家的地盘——根岛县,距离上等同于我们从雷州到潮州!”
由于地图的标注很是详细,日本三岛的情况可谓是一目了然,更是让海霸天等人很是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打击目标。
“如此说来,我们此次的目标是石见银矿?”海霸天亦是做了一些功课,便是猜测到李国智的战略目标道。
“不错!据我们最新所获得的情报,这座银矿每年的产量已经达到……几十万两白银!”李国智迎着海霸天的目光,显得无比郑重地点头道。
随着石见银矿被发现,加上“灰吹法”技术的引入,令到石见银矿的产量惊人,而毛利家凭借着财力坐大。
面对着如此诱人的财富,哪怕早已经富可敌国的联合商团,自然同样希望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
“一年几十万两?怪不得这帮日本人这么有钱,能够一直跟葡萄牙人做买卖,只是……我可没有听到要占下这座银矿的指示!”海霸天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旋即警惕地望向李国智道。
李国智自是明白没有总部的命令,他根本指挥不动海霸天前去抢夺银矿,便是苦笑着解释道:“现在这座银矿的产量在日本并不是什么秘密,石见银矿早已经成为各个幕府的目标,我们现在抢占石见银矿还得要守住,代价实在太大,所以我现在不会向总部提出这个作战目标!”
“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海霸天欣赏地望了一眼李国智,然后好奇地询问道。
李国智抬头望向海霸天一行人,显得很是郑重地说道:“如果有机会的话,咱们自然还是要将石见银矿占据。只是现在日本各方都盯着石见银矿,咱们现在将目标定为:成为石见银矿主人的最大贸易伙伴,用咱们的商品跟石见银矿的主人换取白银!”
他们联合商团的目标是做海洋的霸主,虽然石见银矿很是诱人,但很容易会成为众矢之的,故而他们亦不能轻易将所有利益抢占。
按着林晧然的战略布局,他们要彻底切断毛利家和朝鲜的贸易往来,逼得毛利家最后拿着白银跟他们交易。
总而言之,他们跟那些明抢的海盗不同,他们是拿商品跟毛利家换得银子。
“好,明天我们便前往毛利家的地盘!”海霸天知道了战略目标,当即亦是决定道。
陈智孝的嘴巴微微上扬,显得颇为期待地微笑着道:“不,按照林大人的意思,咱们此次是要先到毛利家的死敌尼子家做客!”
海霸天的眉头微微蹙起,只是听着这是林大人的意思,亦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在第二天清晨,联合舰队从济州岛出发,朝着日本的本州岛浩浩荡荡地前去。
如果说吕宋的联合城是立足于南洋,那么济州岛的联合二城则是东海的跳板,他们的目标已然是正处于战乱中的日本和那一座令人眼红的石见银矿。




寒门祸害 第1773章 财神爷不好当
时至六月中旬,京城的天气显得更加的闷热,蝉的叫声亦是达到了顶峰。
面对这种能将人烤熟的天气,那些达官贵人的家眷纷纷前往什刹海的宅子居住,亦或者到北京城外的宅子避暑。
只是跟那位敢将豪华宅子建在什刹海西南角的和大人不同,这个时代的官员大抵都是低调的,官员的府第基本都是规规矩矩地坐落在大、小时雍坊。
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地方官员亦是纷纷送来了“冰敬”银,这一笔笔雪花花的银子倒真是帮着朝堂的一些大佬驱走不少暑气。
或许日子都是过得比较舒坦,或许是天气太热了,虽然京城官场不乏争斗,但这段时间还是比较平静。
在六部之中,除了户部下设十三司,其余五部均是下设四司。在南京的六部中,唯有南京户部能够真正掌握一些实务。
倒不是说户部的地位高于其他五部,而是因为户部确实是天下最为繁忙的衙门,已然是要跟着京十三省直接打交道。
由于夏粮征税工作已经全面开始,加上几百万石的税粮从京城大运河陆续北上,令到户部亦是开始为着这些事情而忙碌开来。
从雷州知府、广州知府到礼部左侍郎这一路走来,林晧然一直都为自己的工作效率而沾沾自喜,只是现在却是受到了小小的创伤。
如果有得选择的话,哪怕他的工作能力再强,亦是希望当初出任礼部尚书,而不是这个事务最为繁琐的户部尚书。
户部衙门,议事厅。
身穿二品绯红官员的林晧然蓄起了像样的胡子,整个人越发有威严,正坐在堂中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是听取着十三司郎中的工作汇报。
“浙江丝绢十四万匹,此乃固额,跟往年一致!”
“山东丝绢五万六千匹,此乃固额,跟往年一致!”
“广西今天夏粮收成五十一万石有奇,比往年略有增长!”
……
十三位郎中已经渐渐习惯于林晧然的做事风格,每次议事都是简单而实效,依次将各自手上的数据和情况在这里进行汇报。
在角落坐着几个户部正堂的属员,亦是在奋力疾书,将一些重要的内容都进行了记录,而林晧然事后往往都会进行翻看。
约是盏茶工夫,十三位郎中已经汇报完毕。
林晧然微微地点了点头,却是对着山西司郎中刘耀进行询问道:“刘郎中,去年的九边的军饷可有了结果?”
户部十三司虽然对应十三省的事务,但各省的事务或重或轻,像云南司这种事务不重的司职部门会负责茶盐等事项。
对于一些全国性的财政问题,或者像是这种九边军饷的总支出,则是可以交给任何一个司职部门进行处理。
“回禀正堂大人,咱们山西司已经统计出结果:嘉靖四十三年,户部发放九边主、客军饷及杂项费用,共计三百六十三万两!”山西司郎中刘耀早已经知晓如何配合于林晧然,早已经是将林晧然交待下来的问题盯着完成,此刻显得不紧不慢地回应道。
“怎么会这么多?真有这么多吗?”
“怎么就不会这么多了?以前咱们不统计,那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
“我的乖乖,怪不得咱们太仓总是无银,这么大笔项的支出谁受得了啊?”
“他们九边吃军饷倒是一点都不含糊,只是前两个月人家还没到辽东,就急得将石华山叫回来做缩头乌龟了!”
……
其他十二位郎中听到这个惊人的数据,虽然心里早有了准备,但还是暗暗地瞠目结舌,亦是不由得交头接耳地言论起来了。
咳……
林晧然面对着这个嘈杂的场面,不由得沉着脸轻咳了一声。
在听到这个声音后,众人亦是乖乖地停止议论,知道现在的正堂大人很注重效率,便是重新将目光汇集到林晧然的身上。
林晧然喝了一口茶,又是沉声询问道:“谈一谈咱们户部新近都有哪些开支吧?”
几个郎中交换了一下眼色,山东郎司中钱中岳开口道:“本月下旬雷轩和雨轩要开工动土,工部已经着人过来催促,索要工程银十二万两!”
林晧然对于皇上所指定的工程颇为无奈,端着茶盏沉声继续询问道:“还有吗?”
山西司刘耀发现有几个人望过来,只好硬着头皮地汇报道:“当下最近的一笔军饷是:宣府、大同和山西三镇下月初应发军饷,共计银十七万七千五百两!”
林晧然用茶盖子轻泼开茶梗子,仍然沉着脸地询问道:“还有吗?”
“正堂大人,皇上刚刚下旨到户部,着令我们户部调十万两入内库,以供宫廷之用!”云南司新任郎中杨富田发现几个同僚望向自己,亦是只好硬着头皮进行汇报道。
林晧然正是喝着茶水,在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差点没连茶带血地喷出来。
他提出的刁民册和征粮改银无疑是能够增进税收的举措,但是偏偏皇上和首辅没有理会他,事情拖到今天都没有下文。
现在倒好,这要起银子倒是一点都不含糊,而且一开口直接就索要十万两,敢情是将户部成为了他的提款机。
至于后世说徐阶比严嵩如何贤明,这简单就是最大的笑话。
且不说他亦是不多拦一下嘉靖,显陵祾恩殿需要七十三万两修,八成就是他徐华亭给整出来的。这些年,兴修道家建筑并没有比严嵩时期少建,应天府的宫殿一直都没有停,银子一直都没有少花。豆子文学网
顺天府的提编银高于正税,这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按着皇上现在没有节制的花销,若是没有这些杂税来填补,根本就干不成这些事。
林晧然心里一通的抱怨,但很快平复自己糟糕的心情,迎着众郎中担忧的目光,对着兼掌太仓事的河南司郎中赵子泉询问道:“现在太仓还有多什么银?”
“回稟正堂,太仓只剩下税关上缴的十万两,其余都是各色实物!”河南司郎中赵子泉显得苦涩地回答道。
大明一直都是以征实物为主,如果需要用银的话,往往都是从仓库拉出实物换成银两,亦是为何林晧然提供征粮改银的一个原因。
林晧然知道户部官员卖实物其实是有门道的,不过有些地方他可以进行插手,但有些地方则却不能纠往过正。
这实物换银的交易,如果不留给那些商贾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那么商贾亦不会一下子吃了这么多实物。
加上他亦是一直重视实物换银跟往年的数据对比,现在他实物换银比往年足足多出两成,敢情人家也是卖面子给他这位户部尚书。
不过他心里亦是清楚,原本应该有一份属于户部尚书的那一份孝敬,大抵亦不会有人敢于给他送过来了。
山西司刘耀意识到皇上突然索要这十万两会让户部雪上加霜,便是低声地抛出问题地道:“现在咱们户部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是精打细算,将该卖的都卖了!”山东郎中钱中岳显得老诚持重地低声回应一句道。
众郎中发现情况当真是不容乐观,亦是纷纷扭头望向了林晧然。
林晧然将茶盏放了下来,对着河南司郎中赵子泉道:“你一直总揽户部财务支出,当下能否应付近期的财政支出?”
“这些下官已经几番核实,皇上突然要这十万两,怕是至于出现八、九万两的缺口!”河南司郎中赵子泉显得苦涩地回应道。
这……
众郎中听到这个情况,则是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林晧然听到近期出现这么一个财政缺额,亦是苦笑地感慨道:“天下人都以为咱们户部最是有钱,更称本正堂是财神爷,但殊不知咱们是真正的穷鬼!”
众郎中亦是深有同感,而山东司郎中钱中岳则是壮着胆子询问道:“正堂大人,近期我们是能够开源的法子都想了一个遍,但现在缺额这么大,此事当如何是好?”
众郎中纷纷将目光重新落到林晧然身上,随着林晧然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大家早已经习惯性地信任于林晧然。
虽然夏粮会陆续到京,不说每一批夏粮都已经有了去向,这远水也是解不了近渴,这工部和兵部的银子不能拖,皇上的银子更是不能拖。
林晧然亦是暗暗地感到一阵头疼,虽然他能从联合商团那边借来银子,但这个事情却是后患无穷。
在地位和权力没达到一定程度之时,他不可能会轻易地暴露财富,甚至不会让人知道他跟联合商团的密切关系,严家被抄家之鉴可是就在眼前。
面对着这一个千年难题,他亦是无奈地道:“皇上那边不能拒绝,此事容本正堂再想一想,你们都先回去忙吧!”
众郎中深知这是户部的难题,不过他们终究都是户部的老人,对这种经历却是一点都不陌生,亦是恭敬地告辞离开。
杨富田身穿着崭新的五品官服,由于资历的关系,却是一直都坐在最末。看着其他人离开,他则是观察了一下林晧然的脸色,却是跟着林晧然回到签押房。
林晧然回到茶桌前坐下,用手揉了揉额头。
这个朝堂若是再不改变,不想办法改革税制和打压偷税漏税的问题,他非要死在这个户部尚书的任上不可。
“师兄,这是内阁刚刚送到户部集议的折子!”杨富田知道林晧然正是头痛之时,便是将一份奏子递过来道。
林晧然一听是内阁抛过来的折子,却是没好气地回应道:“这徐华亭当真是不让老子省半点心啊!”面对着眼前的大难题,他是没有一点心情应对徐阶不断抛过来的明枪暗箭。
“师兄,你是误会了,这是张伟的折子,没准你看过会好受一些!”杨富田看着林晧然的态度,急忙进行解释道。
林晧然听到是张伟的折子,亦是生起了一些好奇,这才停止了揉额头的动作,便是伸手将奏疏接了过来。
杨富田刚刚在议事厅一直不敢喝茶,这个时候亦是抓起茶壶给自己和林晧然倒茶。
林晧然显得好奇地打开奏疏,却见上面清楚地写道:“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江浙巡抚张伟谨奏:浙省自有倭警以来,以兵饷浩钜加徵山荡税银五万五千馀两,缘山多荒石,荡多潴水,比之成熟田亩不同,小民不胜其困。今幸海波不扬,宜从汰省,臣多方访询,极力撙莭,凡裁革各衙门冗役银三千七百馀两,量减各营炊爨火兵银一万二千馀两,扣除湖台水陆官兵银二千八百馀两,发义乌兵畨休回县减粮团操省银八千七百馀两,共减去银二万七千三百有奇可免山荡税额之半。请四十五年为始,酌量减派以苏民困!”
看着这一份奏疏,他的心情确实是好上不少。
张伟无疑是尽心尽责的官员,当下的东南倭乱已经平息下来,确实可以着手减少一些抗倭的开支,而不是一昧地想要朝廷多发放军饷。
林晧然便是将奏疏放下,亦是微微地感慨道:“如果都像张鸿图这般为国着想,咱们便不用天天为银两犯愁,大明百姓离盛世怕亦是不远矣!”
“我早说了,论真想做事,还得靠我们这帮同年!只是张鸿图这个栽减军饷,倒是能省出不少银子,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杨富田喝了一口茶,则是无奈地摇头道。
林晧然知道确实是这般,但总归算是一个让他感到舒心的消息。
“对了,隔壁刚刚有人过来,宁江亦是升任了郎中,不过是南京的!”杨富田将茶杯轻轻地放下,又是道出一则消息道。
自从胡松上台,他们这边虽然没有受到明目张胆的打击,但亦是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
像这一次,宁江被调到南京职方郎中,倒不全然就是打压宁江,毕竟宁江以如此的年龄和资历出任南京职方兵部郎中,未尝又不是另一种“培养”?
林晧然倒不可能跟徐阶那边锱铢必较,官场中如果没有任何的妥协,那么是一种不成熟的体现,便是无奈地回应道:“宁兄升职南京职方郎中倒亦不全然是坏事,等他在南京熬一熬资历,有合适的机会再将他弄回来吧!”
杨富田知道这是最好的做法,亦是认可地点了点头,且他总觉得宁江的性子过于刚直,还是要多些磨炼才行。
林晧然的脑子一直都在想着银子的事情,心里突然微微一动,却是对着杨富田认真地询问道:“海瑞最近如何?”




寒门祸害 第1774章 高兴和意外
中午的阳光照在礼部正堂签押房的屋顶上,一个如同白色的精灵般的斑点落在茶桌的茶杯上,那茶水显得红润而有光泽。
杨富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听到提议海瑞这号人,显得有些激动地放下茶杯道:“这海青天可不得了,你可知道他今天见到我说啥了?”
冥冥之中,亦算是一种缘分。林晧然成为了后世鼎鼎有名海瑞的顶头上司,而杨富田则成了海瑞的上司。
林晧然注意到杯中的茶水被照得红润而诱人,只是听到这一声“海青天”,心知准是没有好事,便是端起茶杯好奇地询问道:“他说啥了?”
“他见面的时候,阴阳怪气地说我这套官服怕是花了不少银子,这分明就是摆明挖苦我啊!”杨富田抖了抖靓丽的五品青色官服的料子,显得很是气愤地诉苦道。
由于出身富商之家的缘故,平素亦是习惯于大手大脚。只是他的身家摆在这里,加上联合商财的财富足以满意他的一切贪欲,故而他一直亦算是洁身自好。
1...573574575576577...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