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林晧然亦是大惊,看到一位公公领着小太监已经到了门前,急忙带着大家走出会馆迎接圣旨。
传旨太监看到林晧然的衣着,自然知道他的身份,展开圣旨大声念道:“国朝二百载,文运昌盛,然终是有缺,今却已无憾,特赐下金匾,以彰文名。”
有数十人跟着跪在这里,听到要赐金匾,亦是万分羡慕。这种待遇,可不是每个状元都有的,往届的状元郎甚至都不能见圣上一面。
“谢主隆恩!”林晧然规规矩矩地叩头,然后上前接旨。
传旨大监让人将牌匾抬过来,微笑地冲着林晧然道:“状元公,请揭御匾吧!”
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林晧然走了过去。
看着被红布盖着的牌匾,他的心里亦泛起了几分好奇,一把将红布揭开,却看到那御匾有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大明文魁!”
看到这四个字,四周的人的眼睛都瞪起,仿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般。
何为“文魁”,是指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和文昌星君,天下公认最有学问的神灵。现在赐了这么一个头衔,相当于认同林晧然是大明最有才华的人。
有这个御匾,那林晧然的地位就要略高于一般的状元郎。起码在名义上,林晧然的“文魁”头衔,得到了嘉靖帝的认可。
当确定没有看错的时候,所有人都羡慕地望向了林晧然,亦热切地望着那块御匾。
传旨大监走到林晧然跟前,又是温和地笑道:“文魁君,圣上已经下旨,令广东布政使为你在家乡立文魁牌坊。”
众人听到这话,又是一阵倒吸一阵冷气。
这状元牌坊倒是听得多了,但如今却立文魁牌坊,还真是前所未闻。但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个文魁牌坊地位必在状元牌坊之上了,真正的光宗耀祖。
甚至林晧然所在的那条村,恐怕不是什么状元村,而是文魁村。
林晧然得知有这个好事,心里亦极为兴奋,当即又是一阵谢恩,然后对着传旨太监道:“还请公公入内喝一杯水酒。”
“不了,杂家还要赶着回宫里复命呢!”公公摇头推辞道。
林晧然悄无声色地递了银两,亲自将这位传旨公公送走。
虽然如今嘉靖帝勤政,又极度信任锦衣卫左都督陆柄,所以现在大监的地位显得极低,但却没有任何小瞧的意思。
这帮太监虽然拿不着批红权,但毕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哪怕是打个小报告,你亦可能会掉层皮。特别嘉靖生性多疑,他们虽然不能锦上添花,但却可以落井下石。
正是如此,他打定主意要跟太监搞好关系,甚至尽量帮他的弟弟冯保谋权。如此他亦反应过来,他似乎捡了一个厉害的弟弟。
“状元郎,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你睁瞎没看御匾吗?林文魁,我敬你!”
“大家今天都是金榜题名,来,同饮这一杯!”
虽然没有酒,但大家喝着茶,气氛亦显得很是高兴。
这一次,会馆一共诞生十一位新科进士。林晧然自不用提,除了杨富田和张伟侥幸中得二甲进士之外,其他八人都是三甲同进士。
二甲进士其实是有机会通过馆选,以庶吉士的身份进行翰林院实习三年。只是明年又是正科,故而庶吉士的名额会大减,而杨富田和张伟的排名较低,故而是肯定得不到庶吉士。
不过二甲的好处还在于,他们几乎都会成为京官,直接被吏部安排在京城中任职,以后的升迁机会很多。像现在的吏部尚书吴鹏就是二甲进士出身,直接进入工部做主事,然后一步步爬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只是二甲亦不能进入翰林院,跟三甲进士的区别并不算大。若家里有资源或者有机遇的,三甲同进士出身逆袭二甲进士出身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傍晚,天刚刚擦黑。
潮州会馆的十一位新科进士坐上马车,一同前往东江米巷的礼部赴琼林宴。
林晧然还是跟宁江、杨富田同乘一辆马车,宁江似乎有些小郁闷,一个人坐在角落那里,闷不作声,却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过亦是难怪,心高气傲的他,输给林晧然亦就罢了,结果却连向来被他瞧不起的杨富田都不如,如今他自己更是跌落三甲。
由于极为熟悉官场的游戏规矩,故而很清楚二甲跟三甲有着极大的差距。
他一旦被外放,若没有大机遇和强硬的背景,是很难再回京的。有很多外调的三甲进士,终其一生,不过是知府而已。
“听说了吗?现在的吏部尚书吴鹏是个只认钱的主!”杨富田打破沉默,冲着二人说出了一个新鲜出炉的小八卦。
“这谁不知道!”宁江当即翻了一个白眼。
自从李默倒台后,严党怕再出现第二个强硬的吏部尚书,故而将听话的吴鹏推了上来。吴鹏原本只是工部左侍郎,地位还在严世藩之下,但却被严党推到了吏部尚书的高位,当真是天上掉馅饼。
只是吴鹏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主,在上任后,他对严世藩是言听计从。严世藩借此收受贿赂,故而现在想要得一个好职位,银两变得极为重要。
“那你……是不是该打点一下?”杨富田进着他眨了一下眼睛,当即提议道。
宁江仿佛被踩了尾巴,怒瞪着他道:“我才不会做这种事!”
林晧然打量着宁江,跟他目光相撞时,发现他有些心虚地躲闪,但决定捅破这层纸,直接朝他询问道:“都这时候还藏着掖着,你家里真没有关系?”
经过这些日子以来的接触,说宁江的出身平常,他绝对不会相信。这人的眼界要远高于一般人,特别对官场的东西太过于熟悉。
虽然潮州没有什么姓宁的大官员,但他却是断定,宁江肯定是有些来头。
宁江迎着他的目光,最终泄气地说道:“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我……可能会到兵部!”





寒门祸害 第242章 琼林宴
“兵部有什么好,现在谁不知道工部富,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工程!你看看严世藩,为什么一直窝在工部里,还有徐阁老,为什么偷偷将他儿子塞进工部?”话刚落,杨富田顿时着急地说教道。
宁江的额头挂起黑线,发现这货的智商真是欠缺,鄙夷地望着他道:“就你这智商,哪天肯定被人卖了还替别人数钱,你还是趁早告老还乡吧!”
“你才告老还乡!我虽然不能入阁了,但我肯定能做到尚书,而且是最风光的吏部尚书!”杨富田扬起下巴,满怀信心地说道。
宁江竖了一根中指,断定这二货会在官场撞得头破血流。
林晧然自然没有杨富田这么二,在听到宁江的回答后,便深深地打量了他一眼。当即就想到了原兵部的翁尚书,翁尚书跟着宁江虽然不同姓,但却是潮州人士,怕这个姻缘不浅。
兵部在六部自然不显眼,远没有工部那般有油水,亦没有吏部握着那么大的权柄。只是三甲进士能进兵部,算是一个极不错的去处,只要留在京城,以后还真不好说能走到哪一步。
在得知宁江的去处后,林晧然知道宁江的前程根本不需要他担心,转而又冲杨富田问道:“你呢?你想要进工部还是吏部?”
“二个都行,不过事情有点难办!”杨富田很是痛快地点头,但蹙起眉头道。
虽然他是二甲进士,但排名并不靠前,本身又没有什么过硬的资源。想要进入工部或者吏部,恐怕得费些力气才行。
“你不是说吴尚书是个只认钱的主吗?”宁江鄙夷地望着他道。
“对呀!但……我跟他不熟,怕是他的府门都进不了,有银子也不知道该怎么送啊!”杨富田叹了一口气,沮丧地说道。
“我以后到了刑部,第一个就斩你!”宁江听着他果然走这条路,当即指着他磨牙道。
“你整天说我是猪,我看你才是猪!”杨富田丝毫不脸红,指着外面道:“现在整个官场不行贿受贿,你就等着被排挤,迟早得去南京报道。”
林晧然看着二人又要进行争论,忙是跟着二人说道:“好了,应该是快到了,有事回头再说,咱准备下车吧!”
琼林宴,其实是民间习惯的称呼,到本朝已经改名为恩荣宴。历届宴会地点都设在礼部,由礼部和光禄寺承办。
他们十一人到了礼部门口,拿出通行的牌子,便迈步走进了礼部的大门。
林晧然不由得多瞧了几眼,他即将入职的翰林院上属衙门正是礼部,而礼部又是翰林的自留地。以后最好的发展路线,正是进入礼部任职,然后以礼部尚书为跳板,进入内阁。
只是这次的宴会设在宴厅,连二门都没迈进去,他们便被领到了旁边的宴厅。
虽然还没有开席,但宴厅已经聚着一百多名进士。不少人正围着探花郎徐渭,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大家听得是津津有味。
“哈哈……状元郎来得正好!你们有什么问题,都问他去!”徐渭第一句是对林晧然说的,后面一句则是对围着他的那帮人说的。
这帮进士看着林晧然这位状元郎出现,都纷纷过来打招呼,并对他进行了一番恭维。
林晧然听到他们提及除掉徐亮,便知道徐渭又帮他宣扬他“血书生”的事迹了,亦是谦虚地跟着围过来的进士拱手。
“师兄,你乃吾辈读书人楷模也!”
虽然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都有一个保家卫国的宏愿,在得知林晧然的事迹后,令很多人对林晧然的印象大为改观。
除掉徐海余党的魁首,为江浙百姓除害,为大明的抗倭事业作贡献,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焉能不让他们感到敬佩?
特别是江浙的士子,在得知林晧然这个壮举后,都将他当成英雄般看待。而林晧然的地位无形中又得到了拨高,弥补了他先前年轻的劣势,毅然成为了这次恩科进士的领头人。
其实徐渭和毛惇元都推崇林晧然,他们这帮人又如何还不服气呢?特别同科的情谊,这个关系是官场最重要的纽带之一,哪怕心里有着忌妒,但表面还是要以林晧然为尊。
林晧然自然不会托大,对着众人纷纷回礼。虽然将三百多名进士记下并不现实,但现在先混个脸熟,以后若是相遇,到时再攀交情亦不迟。
“我现在才反应过来!”林晧然落得清静后,找上宁江诉苦道。
“什么事?”宁江疑惑地望着他。
“那块御匾可能将我的战功包进了里面!”林晧然眼睛闪着泪花,很像回去砸了那块匾。
“这倒不一定,你对得起那个名头!”宁江认真地思忖,然后摇了摇头道。
“那,我会升官?”林晧然的眼睛略亮,望着宁江道。
宁江正想要打击,结果鸿胪寺的一名鸣赞官高声唱道:“吏部尚书,到!”
整个闹哄哄的大堂瞬间是鸦雀无声,然后便看着一名肥胖的二品官员走了进来,散落在宴厅的近二百名进士纷纷望向这位官员躬身行礼。
这位官员自然就是吏部尚书吴鹏,却见他温和地摆着手道:“今天是圣上设宴,我等以后同朝为官,都不需多礼!”
说话间,领着几个属官径直走到上席。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徐阁老会出席恩荣宴!”宁江远远望着吴鹏,很是肯定地说道。
“为什么这么确定?”林晧然疑惑地望着他道。
宁江扭过头,眼睛透着自信地道:“虽然吏部亦在东江米巷,过来确实会比其他官员快一些,只是若首席读卷官徐阁老不出席的话,咱老师必然得作陪了。”
“厉害!你不到刑部可惜了!”林晧然朝着他竖了一个大拇指,由衷地夸赞道。
杨富田看着宁江有些意动的模样,便凑着胖脸过来笑问道:“嘻嘻……要不要哥帮忙,将你那份也一起出了?”
宁江脸色微变,从牙缝挤出一个字:“滚”。




寒门祸害 第243章 吴山的怒
先前闹哄哄的宴厅,这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无心于交谈,目光殷切地望着吴鹏。他们接下来的命运,无疑掌握在这人的手里。
吏部除了掌握着进士的分配权,还有以后的转正、升迁权,另外就是六年一次的京察。
分配权自然不用说了,他们能不能分配到好职位,皆取决于吏部。而太多数进士都是以“观政”或“见习”身份入仕,一年后能否转正,亦在于吏部。
以后的升迁,能不能谋得更好的去处,同样需要吏部的任命。哪怕你无欲无求,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知县或知府,那亦要看吏部的脸色,因为每次京察都会挑一些官员进行免职。
正是如此,他们前程和命运都在吏部,在这位吏部尚书大人手里捏着。若是得到这人的赏识,那将会是前程似锦,若是得罪此人,那将是断送前程。
当然,这一切跟林晧然没有任何关系。
翰林院的牛叉之处在于,独立于朝政之外,跟着锦衣卫类似,隐隐直成一系。入职、升迁和京察,吏部根本就管不着。
特别,吏部尚书吴鹏又是非翰林出身,自然亦不可能在翰林院兼着职位,根本插手不到翰林院中来,所以林晧然完全不用理会这位吏部尚书。
“我……我要不要现在上去呢?”杨富田望着远处的吴鹏,心里既是激动又有着担忧,冲着旁边的二人征求意见道。
“你还要不要脸,一大帮人看着,你二甲进士的尊严放哪里了?”宁江听到他打这个主意,当即朝着他数落道。
“我才没有你们那么虚伪!你看看他们,谁不想上去巴结吴尚书啊?”杨富田耷拉着脑袋,但不服气地指着宴厅那些进士道。
宁江望着那些明显心不在焉的进士,心里亦是一阵泄气,但还是劝道:“你现在上去说什么?说我能给你送银子吗?”
杨富田蹙起眉头,发现除此之外,确实没什么可说的。特别他亦是明白,若是过于直白的话,怕对方都未必敢收他的银子。
仅是片刻,前来赴宴的进士、一些相关官员接踵而来,徐阶这位大人物亦是出现。
林晧然看到徐阶出现的时候,却是抿着嘴摇了摇头。按说,这个恩荣宴应该给吴山这位老师主持,但他却偏偏来凑了热闹。
明面上是重视这次宴会,但实质徐阶还是考虑自身,想在他们这帮新科进士面前刷刷存在感,俘获一些好感度。
按着礼制,林晧然作为状元独坐一席,榜眼和探花共坐一席,其他进士则是四人一席。每席都放着丰盛的佳肴,亦是有着诸多讲究。
恩荣宴,实则就是一种礼宴,所以亦有着一套固定的流程。
乐声奏响后,徐阶端起酒杯又是一阵长篇大论。先是感谢皇恩之类的话,接着对进士又是一番祝贺,最后朝着大家举杯同饮。
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林晧然带着众进士,又是对着殿试的这些阅卷官进行谢礼。虽然这次殿试的恩师是嘉靖,但对徐阶等人亦是要进行感恩。
在几项仪式过后,便是大家的自由活动时间。
能够取得进士功名的,都不是傻子,都已经迅速转换好身份。在士子中,他们是高高在上,但在这个官场中,他们都还只是幼苗。
面对着这些朝廷大员,他们亦是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是孔雀开屏,想要获得这些大人物的赏识。有人吟诗,有人作词,亦有人唱曲。
林晧然静坐在桌前,品尝着美酒和佳肴,很喜欢杏花酒的芳香。如同世外高人般,看着这群进士如何阿谀奉承,看着人生百态。
却不是他正直,不屑于攀炎附势,而是他知道自身的定位。
作为恩科状元郎,他即将入职次六品翰林修撰,进入翰林院做词臣。而翰林几乎是独立于朝政之外,他根本不用过早就参与党争。
哪怕他现在屁颠颠去给严嵩提鞋,他一样捞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翰林院的升职较为讲究,若没有圣上的恩典,在翰林院短期根本无法进行升迁。
就算他想要站队,完全先端着姿态,跟着孔明同志学习。若如今急匆匆地去投诚,不仅会被别人看低,可能还会招来敌党的攻击,绝对是下下之策。
正是如此,他不需要对这些大人物卑躬屈膝,亦不用急着去抱大腿。
可惜了!
林晧然品尝着这由御厨炮制的鹿肉,多汁而鲜美,若是虎妞那丫头吃上的话,绝对会赞不绝口。却是没有忘记,上次的鹿鸣宴,她对带回的鹿肉极为满意。
想到虎妞那个丫头,尽管周围都是闹哄哄的,但忍不住朝着南方望去,眼神透露着几分落寞,亦有着淡淡的思念。
若是留心观察的话,会发现绝大多数进士给吴鹏敬酒时,都会格外的活跃。大家都不是傻子,都知道谁才是掌握他们命运的人。
虽然二甲进士会分配到六部九卿,但哪怕是六部,亦是有高低贵贱之分。工部跟吏部无疑是最好的去处,而兵部、刑部就要差很多。
“这小子怎么突然又转性了,像跟夏刚阳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吴山坐在席前,虽然看似在漫不经心,但亦在观察着这帮学生的一举一动。有人给他留下好印象,亦有人给他留下坏印象,如同在沙子里淘金一般。
虽然拥有三百五十七名学生,但如何都绕不过这位新科状元郎。
他至于都记忆犹新,在陛下去掉糊名,知道这份试卷考生竟然先前已经连中五元,那时是何等的兴奋,那双眼睛都透着亮光。
单是这一点,这小子在圣上的心里,绝对是远超于过去的所有状元。
只是这小子在金殿上的应答,却让他极为不满,这人简直是一个马屁精,将来不是严就是徐。但今晚的表现,却又让他有些意外,竟然如此的淡定与孤傲。
特别是这份孤傲,给他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但吴山很快就发现,他又错了,这小子果然是有着一肚子的歪歪肠子。
却见几乎所有进士都上来敬过酒了,林晧然朝着后面望了一眼,身后有好些人急不可耐地站了起来,纷纷向着他汇集。
“夏刚阳怎么会教出这种逆徒?”
吴山气得咬牙切齿,他如何不知这小子打的主意。
整个宴会有三百五十七名进士,若想在他们面前留下印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个上来敬酒,哪怕再用心,亦不会记得几人。
只是这小子却不同,他拥有着状元的光芒,而他故意落在最后,然后带着相熟的人上来敬酒。这些人定然会沾光,同时亦会记得他的好。
虽然手段确实高明,但吴山却是极为痛恨。这小子才初入官场,就如此懂得拉拢人心,按着他的禀性,怕又是下一个严嵩。




寒门祸害 第244章 又见竹诗
大明立国近二百年,虽然状元郎出过不少,但却从没有一人能够连六元。据最新消息,这位状元郎被圣上赐予“大明文魁匾”,深受圣恩眷顾。
正是如此,哪怕是次辅徐阶,在这个宴会上可以不关注其他新科进士,但这个新科状元郎却不得不多瞧上几眼。
徐阶看着新科状元郎整晚都光顾着酒菜,心里还有些惋惜,以为这位状元郎不通人情世故,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
当看着他带着一帮人过来敬酒时,徐阶心里不由得暗喜,同时亦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这人不由得刮目相看。
在接受他们的祝酒后,他亦是放下酒杯,温和地笑道:“原来你们都是广东的同乡,那以后应当相互扶持啊!”
“我们是同乡不假,但公私还是会分明的!”林晧然微笑着回答。虽然知道徐阶这番话透露着好意,但却不得不防,他们可承受不起结党营私的帽子。
经过徐阶这里敬酒后,张伟等人都极为兴奋。
徐阁老给他们这些人贴上一个清晰“广东同乡”标签,无疑他们这帮人都获益,能加深在场大人物对他们的印象,起码知道他们跟状元郎同样来自广东。
林晧然又带着人来到了吴山的案前,只是让他感到疑惑的是,这位便宜老师仿佛是吃错药了一般,对他好像是左右看不顺眼。
却不知道是不是尹台给吴山戴了绿帽,还是尹台欠吴山一百万两没有还,至今吴山对他都还是一副“深仇大怨”的模样。
不过他对吴山却亦不感冒,这人太过刚正,根基又浅。哪怕他真要选择投诚,无论是严党,还是徐党,都要比这人强上一百倍。
按着礼数,敬了徐阁老,然后敬了老师,接下来自然是吏部尚书吴鹏,亦是此次敬酒的重点人物。
吴鹏已经年近六十,体形微胖,皮肤白皙,眉宇间透露着和气,却不像是一位吏部尚书,更像是一位礼部尚书。
嘉靖二年的进士,但仕途多舛,五十多岁才捞得工部的右侍郎,排在靠着父萌的严世藩之后。不过在李默倒台后,他却是一鸣惊人,取代李默成为吏部尚书。
对于非翰林出身的他而言,这无疑是一下子登了天,成为大明最在实权的尚书。
“呵呵……六元及第,千古奇闻,不愧是我大明文魁!”吴鹏看着林晧然领着一帮人过来,却先开口微笑地道。
“谢太宰赞誉!我等祝太宰福如东海水,寿似不老松!”林晧然端起酒杯,冲着他祝贺道。
吴鹏似乎有心跟着林晧然交好,并没有过分地端着姿态,同时故意卖他面子,亦是对着林晧然身后的人多问了几句。
能够走到这个位置的,其实都不是傻子,甚至可以说是人精。吴山能够看穿林晧然的手法,他吴鹏自然亦是能够看穿。
张伟的兴致极高,突然提议道:“状元郎,昔日在鹿鸣宴为吴参政的竹画题诗,今日恩荣宴,何不赋竹诗一首?”
1...7172737475...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