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方茹的话到一半,赵俊臣已是挥手道:“我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只不过是你比我想象中还要做的更好,让我有些吃惊罢了。”
虽然没有怪罪方茹,但实际上赵俊臣心中是很吃惊的,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在他离京的这段时间,户部和内库竟是由方茹在代他管着,而且还管理的井井有条。
见赵俊臣没有怪罪的打算,反而获得了夸奖,方茹明显轻松了不少,脸上的笑容,也恢复了寻常的明媚,轻声说道:“老爷你不怪罪我就好。”
赵俊臣将惊异压倒心底,问道:“事且从急,我自是不会怪罪,不过,那李成儒身为户部尚书,掌管户部名正言顺,我在的时候还好,有陛下撑腰,架空他很容易,但你又是如何做到的?”
方茹笑道:“老爷你有陛下撑腰,而我也有老爷你撑腰啊,李成儒是怎样的人老爷你也知道,从前老爷你掌管户部的时候吃肉,其他那些郎中员外郎们,也能跟着有口汤喝,但若是由那李成儒掌管户部,他不想吃肉,其他人也别想喝汤,这样一来,又有谁愿意真心跟他做事?所以我见他有夺权的打算后,就跟户部的人打了招呼,假传了老爷你的命令,户部大小事务全都交到咱们府中来定夺,至于其他的事,从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那些户部的郎中员外郎们自是心领神会,很快也就把那李成儒再次架空了,他李成儒虽说是户部尚书,但也要经那些郎中员外郎的手来办事不是?现官不如现管嘛。”
方茹相貌很美,但偏向于妖娆妩媚,然而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却是神采飞扬,淡了几分妖娆魅惑,却多了几分精明干练的风采。
赵俊臣越发觉得这方茹不简单,又问道:“那周尚景呢?他身为内阁首辅,想要往户部掺沙子,就算是我在京中坐镇,怕也不好处理,你又是怎么对付的?”
“老爷你可听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尚景固然是内阁首辅,但户部被老爷经营多年,又哪里那么容易就能掺进沙子?随便做几笔错帐,然后按在周尚景安排进来的那些人头上也就是了,贬职的贬职,丢官的丢官,那周尚景不知道老爷何时回京,亦不敢有什么大动作,所以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
说这些的时候,方茹的眼眸愈加的明亮了,显然对这些勾心斗角的阴谋诡计颇感兴趣,近乎本能。
听方茹的解释后,赵俊臣默然无语,亦终于明白许庆彦为何会对方茹如此戒备了。
这女人不仅生性偏激,更是头脑精明有手段,若是自己人,一切好说,若是敌人,那就麻烦了。
另一边,方茹继续向赵俊臣解释着内承运库的事情。
只见方茹银牙轻咬,杏目含怒,快声说道:“不过,户部这边我虽能帮老爷你照看一下,但内库却不同,老爷你虽说自年前就兼管了内承运库,但内承运库那边经手办事的大都还是宫中太监,我不好抛头露面,那些太监就更难收买利用,再加上老爷你一离京,那些从前掌管内库的几个宦官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兴风作浪,我就更是无法插手了,我这些日子虽说尽了全力,但也只能做到不让内库发生大乱子,然而如今内库已是混乱不堪了。好在内库与户部不同,就算混乱一时,这权柄也落不到别人手上,少爷你如今回来了,一切也就好办了。”
说到这里,方茹抬头看着赵俊臣,白皙妩媚的脸上,却满是杀意:“不过,这次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内库必须要整顿一番了,否则老爷你也无法做到如臂驱使,至于那几个从前掌管内承运库的宦官,更是留不得,他们在内库上下影响力尚在,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在日后做出什么样的事,与其留这么一个隐患,还不如趁早除掉他们好安心,老爷你不是说想要内联宦官外结党羽吗?这就是一个机会,借着整顿的机会除掉一批老人,加强对内库的掌控,同时再引进其他几股宦官势力以示好,正是一举两得。”
另一边,许庆彦轻哼一声,似乎在为方茹管得太宽而不满,但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主意,是他自己无法想到的好主意。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亦是为方茹的想法暗暗叫好,刚准备说些什么,就见有赵府下人匆匆跑来禀报道:“老爷,宫中有使者来了。”
~~~~~~~~~~~~~~~~~~~~~~~~~~~~~~~~~~~~~~~~~
ps:求推荐,求收藏,求三江票,谢谢大家。
摄政大明 第五章.德庆皇帝(中).第二更
宫中使者,是来招赵俊臣入宫觐见的。
很显然,如今因为南巡的事情,德庆皇帝与满朝官员怄上气了,这些日子以来,怕是天天在等着赵俊臣回京的消息——赵俊臣对他一向有求必应,且理财之术高超,如今已是德庆皇帝打破僵局的唯一指望了。
所以,赵俊臣刚刚回府不过半个多时辰,德庆皇帝就已是得到了消息,并亟不可待的要见赵俊臣了。
明白了德庆皇帝心中的急切,赵俊臣自是不敢耽搁,坐着府里最快的马车,随着宫中使者向紫禁城赶去。
若说来到这个时代后,哪个人对赵俊臣最为重要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就是德庆皇帝了,可以预见,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赵俊臣都离不开德庆皇帝的扶持与帮助。
然而,在觐见德庆皇帝的路上,在赵俊臣的脑中,考虑的却不是自己在见到德庆皇帝后应该如何应对,而是关于方茹的事情。
准确的说,是自己今后究竟该如何处理与方茹的关系。
之前,许庆彦曾向赵俊臣描述方茹多么的精明、多么的偏激、多么的不折手段,赵俊臣原以为只是夸大其词,但与方茹真正接触过之后,赵俊臣却发现许庆彦的描述一点都没夸张。
方茹以区区赵府侍妾的身份,在赵俊臣离京后,竟是自作主张的代替赵俊臣处理户部和内库的大小事务,不仅管的井井有条,更是让户部尚书李成儒、内阁首辅周尚景这两位朝廷大员先后吃了暗亏,这种惊世骇俗的表现,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尤其是,方茹在谈及这两个月来她自己的所作所为时,眸子中闪烁的那种不安分的野心,更是让赵俊臣心中暗暗警惕。
身边人有能力是好事,有野心也不是坏事,赵俊臣自问这份胸襟还是有的,但前提却是这位身边人无法对自己造成威胁。
然而,如今的赵俊臣已是被李代桃僵,对方茹并不怎么了解,这方茹甚至都不能算是他的枕边人,自是很难产生信任。
以方茹的不安分和野心,再加上从前那百花楼的隐患,让赵俊臣无法确定,继续把方茹留在身边,为自己做事,究竟是好是坏。
若是把方茹继续留在身边,帮自己做事,先不说方茹的性子经历对赵俊臣而言是一颗不定时炸弹,无法让人安心,单是把各种朝野大事交给身边侍妾处理,就不符合赵俊臣的固有观念。
然而,若是从此疏远方茹,却又浪费了方茹的一身能力,赵俊臣如今身边正缺这么一个帮手,更何况至少目前为止,方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赵俊臣着想,亦是为赵俊臣做了不少事情,若是贸然疏远淡化,甚至刻意的打压仇视,难免会让知情者寒心。
不由的,赵俊臣回想起了自己离府前,方茹与他的一番谈话。
………
那时,赵俊臣正欲随宫中使者入宫,方茹却把赵俊臣偷偷拉到一旁,轻声问道:“老爷你刚才谈到的诸多危机中,那根本无法解决的危机,可指的是当今太子朱和堉对老爷你的敌视?”
赵俊臣点头道:“正是如此,不过太子毕竟不是皇帝,只是有可能罢了,未必没有解决的办法,今后的日子还长,倒是不用太担心。”
方茹却是笑了,神情明媚,眼中闪烁着耐人寻味的光芒,说道:“老爷所言,正是关键所在,那太子朱和堉屡屡与老爷你为难,我也曾留意打探过他的消息,却发现,这朱和堉自被册立为太子后,在刚开始的时候,当今陛下对他还极好,多有刻意培养,但近些年来,却反而越来越冷淡了,甚至还屡屡压制,这般变化,老爷你可曾想过原因?”
听方茹这么一说,赵俊臣不由的一愣,关于这般变化,他却是从未留意。
按理说,朱和堉虽然敌视赵俊臣,却绝对是一位好太子,甚至被许多人看做是大明朝的中兴之主,这些年来更是贤名满天下……
突然,赵俊臣想到了德庆皇帝那好大喜功、唯我独尊的性子,心中涌出了一丝明悟。
“你是说……”赵俊臣一脸的不可思议:“当今陛下,在嫉妒那朱和堉?”
父亲嫉妒儿子,皇帝嫉妒太子,看似不可理解,但联想到德庆皇帝的性子,却又让赵俊臣觉得很正常。
德庆皇帝自诩是一位明君圣主,自视甚高,又好大喜功,然而自朱和堉成为太子后,不过几年间,其得到的赞誉与贤名,却已是远远超过了德庆皇帝,许多清流,甚至已是迫不及待的想让朱和堉继位登基了。对于这一切,德庆皇帝如何能够开心?即使没有嫉妒之心,怕也是心中颇感威胁,毕竟历史上,皇位斗争无情无义,儿子势力渐成后,逼着老子退位自己称帝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
更何况,世人如今对朱和堉的赞誉,最多的一句就是“将来必是大明中兴之主”,大明朝在崇祯皇帝在位时已经中兴过一次了,如今经过了德庆皇帝继位执政后,竟然需要再次中兴,那岂不是说德庆皇帝这些年来一直在败家吗?那岂不是说德庆皇帝昏聩无能吗?
如此种种,朱和堉即使再怎么英明能干,以德庆皇帝的性子,又如何会喜欢他?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猜测,方茹轻笑道:“老爷所想,也正是我的猜测,不过具体如何,却需要老爷你自己去陛下那里探探口风了。”
………
方茹的精明,在这番谈话中尽显无疑,赵俊臣虽擅长布局,但若论对人心的揣摩,却远不如方茹。
自穿越之后,太子朱和堉的敌视,就一直是压在赵俊臣心口的一块巨石,但方茹的这番揣测,却是让赵俊臣想到了对付朱和堉的关键所在,如果猜测成真,那么把朱和堉从太子宝座上拉下来,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再想到方茹之前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自己着想,亦是从未对不起自己,赵俊臣心中不由轻轻叹息,终究还是无法下定决心对付方茹。
“还是先把她放在身边观察一段时间吧,毕竟她虽是隐患,但也能帮我不少。”
这么想着,赵俊臣向着马车外扬声道:“庆彦,你来一趟,我有事吩咐。”
没过片刻,许庆彦已是跳上马车,向赵俊臣问道:“少爷,你有何事?”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吩咐道:“我知道你从前一直在让人暗暗监视着方茹,只是不敢跟我明说罢了,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加大监视的力度,有什么异常,亦要及时向我通报,但要做的隐蔽些,莫让方茹看出什么异常。”
听赵俊臣这么说,许庆彦知道赵俊臣终于对方茹不放心了,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轻声说道:“少爷,既然你对方茹不放心了,那又何必继续监视?留着她,终究是个隐患,不如直接……”
说到这里,许庆彦竟是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赵俊臣眉头微皱,叹息一声,说道:“隐患终究只是隐患,宁可错杀一千那是曹操的手段,这方茹至今终究没有对不住我的地方,反而助我良多,我若是只因为怀疑就对付她,那今后又有谁能放心跟我?以防万一,稍加监视也就是了。”
就在这时,马车停下,车厢外响起宫中使者的声音。
“赵大人,我们到宫中了,还请您下车步行。”
~~~~~~~~~~~~~~~~~~~~~~~~~~~~~~~~~~~~~~~
ps:凌晨前还有一更!
摄政大明 第六章.德庆皇帝(下).第三更
“臣赵俊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德庆皇帝是在养心殿召见的赵俊臣。
进入养心殿后,叩拜之时,赵俊臣偷眼向着德庆皇帝看去。
德庆皇帝如今虽已经五十有四,但保养得极好,看起来不过四十出头,面容威仪,双眼炯炯,一把美髯颇为显眼,显然这位帝王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在赵俊臣觐见时,德庆皇帝正在查阅奏章,不知为何面色有些难看。
见赵俊臣下跪行礼后,德庆皇帝却不让赵俊臣起身,反而笑骂道:“你竟然还知道回来,一走就走了两个月的时间,若不是朕派人去催促,难不成你还要在潞安府继续耽搁下去不成?”
德庆皇帝的声音,低沉有力,亦是颇具威严。
不过,赵俊臣见德庆皇帝面带笑意,显然只是打趣,所以亦不紧张,只是把自己在潞安府灭蝗的前后经历说了一遍后,一脸被冤枉的无辜:“所以啊,陛下你这可以冤枉微臣了,微臣掌管户部,深知这些年来国库钱粮周转困难,若是让那蝗灾蔓延到山西全境,又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赈济粮款?陛下您爱民如子,到时更会心忧如焚,微臣身为陛下的臣子,又哪里敢让陛下您如此劳心?所以只好留到潞安府组织官府百姓灭蝗了。”
根据继承而得的记忆,德庆皇帝对赵俊臣的宠信,已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赵俊臣与德庆皇帝说话时,也略带耍宝夸赞,这样不仅不会引起德庆皇帝的不满,反而更显亲近。
听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哼了一声,道:“算你说的有理,起身吧。”
在赵俊臣起身后,德庆皇帝却叹了一声,说道:“这一趟你在潞安府的所作所为,其实朕早也知晓,你能如此懂事,明白大局,朕心甚慰,然而你在潞安府灭蝗虽说辛苦,但朕在京中却也不容易。朕想要南巡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
赵俊臣恭敬的答道:“臣听说了,好像是陛下您有意南巡,然而朝中大臣,却皆是反对,如今这事正在僵持着。”
德庆皇帝怒哼一声,说道:“何止是僵持着,这些人简直就是想要挟众逼朕低头!”
在赵俊臣看来,德庆皇帝生性好强,更好面子,这次想要南巡,或许原本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想到,满朝大臣竟皆是反对,德庆皇帝自觉丢了面子,反而拗起了性子,不愿意让步了。
然而,德庆皇帝虽是九五之尊,却也不能违背众意,如今也只能相互僵持着了。
“连首辅周阁老也反对吗?”
赵俊臣一脸的惊讶。
内阁首辅周尚景,虽不似赵俊臣一般对德庆皇帝有求必应,但也从不会明目张胆的反对德庆皇帝的意思。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德庆皇帝脸色愈加的难看,把他刚才正在翻看的那些折子随手递给了身边太监,说道:“朕这些日子让朝中大臣上折子讨论南巡利弊,结果竟是没一个人支持朕南巡的,这些折子,你且看看。”
说话间,那太监捧着厚厚一摞折子来到赵俊臣身边,赵俊臣随意拿起一份,翻开细看。
正如德庆皇帝所说,这些折子,全是朝中重臣所呈,无一例外,全都反对德庆皇帝南巡。
在赵俊臣翻看折子的时候,德庆皇帝沉声说道:“朕已是下定决心,这次无论有何般困难,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也一定要南巡,自古以来,皇权臣权相争不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若是这次朕被他们逼得低头了,日后这国家大事就由不得朕独断乾坤了。”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番话后,赵俊臣不由的一愣,本以为德庆皇帝只是与臣子怄气,却没想到还有这一层考虑,帝王心术,着眼之处果然与常人不同,让赵俊臣不由得对德庆皇帝高看了一眼。
所以,赵俊臣亦是点头应和道:“陛下说的极有道理,俗话说的好,有一即有二,有二即有三,这次群臣相逼,咱们是绝不能退让的。”
“咱们”两字,不仅与德庆皇帝拉近了关系,亦是表明了赵俊臣的立场,所以在听到赵俊臣的话后,德庆皇帝脸色也稍稍好看了一些。
待翻到太子朱和堉的折子后,赵俊臣心中急转,已是想到了试探德庆皇帝心意的法子。
只见赵俊臣皱眉道:“太子殿下竟然也反对陛下南巡?怪不得,从前朝堂中枢,何曾出现过如此百官一心的情况?太子贤名满天下,由他带头反对的话,自是群臣跟进了。”
说话间,赵俊臣偷眼向着德庆皇帝看去。
德庆皇帝却没有接话,甚至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是怒是忧。
然而,德庆皇帝的默然,反而更能说明了德庆皇帝此时的心思。
赵俊臣却接着说道:“不过,太子殿下倒是不愧朝野间的贤名,这份劝谏折子,条理清晰,处处为天下安生考虑,朝中大臣的那些观点,皆可以在其中找到,可惜……”
“可惜什么?”
听赵俊臣称赞朱和堉,德庆皇帝下意识的皱起眉头,问道。
赵俊臣叹息道:“太子殿下本意是好的,亦是一心为国,然而他这么做,固然能得到群臣追随、百姓爱戴,却是忽略了陛下您的处境,如今形势僵持,陛下进退两难,太子殿下确实是有失考量了。”
赵俊臣此言,几乎等于在明说太子朱和堉想借着与德庆皇帝作对的机会为他自己赚取声望人脉了。
也不知德庆皇帝有没有听出赵俊臣的话中深意,却是哼了一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太子阻止朕南巡的本意是好,而朕执意南巡的本意就是坏了?”
赵俊臣连忙请罪,道:“臣不敢这么认为,臣是支持陛下您去南巡的。”
顿了顿后,赵俊臣接着说道:“臣刚才看这些折子,发现群臣反对陛下南巡,理由不过有四,一是陛下南巡并无实际意义,大可不必,二是陛下南巡惊扰民力,劳师动众,三是陛下身为天子,自应该坐镇京城,不可轻离,四是陛下南巡,耗费甚大,户部银钱不足。”
听赵俊臣把理由一一罗列,德庆皇帝脸色有些难看了,这些话语理由,近些日子他一天能听到看到数十遍,早已腻烦。
然而,赵俊臣却接着说道:“这些理由看似充分,但依臣来看,却颇为可笑,或是经不起推敲,或是可以轻易解决,大臣们以此为借口阻碍陛下南巡,却只能说他们迂腐无能了。”
听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眼神一亮,说道:“哦?快快说来!”
~~~~~~~~~~~~~~~~~~~~~~~~~~~~~~~~~~~~~~~
ps:今天第三更,继续求推荐、收藏、三江票~
摄政大明 第七章.南巡之论(上).第一更
关于这些问题,赵俊臣早在潞安府之时,就已是想到了应对之策,此时见德庆皇帝询问,亦是信心十足。
“先说着第一个问题。”赵俊臣轻轻挥着手中折子,说道:“在许多朝中大臣看来,陛下南巡纯属面子功夫,并无实际意义,这实在是迂腐之语、陈旧之思,我大明疆域广阔,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最是容易闹出各种问题,而浙江安徽等地,又是我朝盐粮重镇,更是不得有失,正需要陛下南巡,巡视地方,强调帝王存在,传播帝王威仪,让地方官员与地方耆老由此而对朝廷心存敬畏,加强中枢与地方之联系,了解百姓民生与疾苦,难道不正是南巡的意义所在?为了这些意义,难道为南巡花上三五十万两银子还算多吗?”
顿了顿后,赵俊臣继续说道:“陛下南巡,实为忧国爱民之心,若日后还有人敢以‘南巡并无实际意义’为理由,阻碍陛下南巡,陛下大可以直接把他拿下问罪,或是藐视君上用心良苦,乃大不敬之罪,或是别有用心,隐瞒地方情况,更是谋逆大罪。”
听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赞赏。
虽然德庆皇帝很清楚,他之所以南巡,只是因为皇宫呆腻了,想去江南山明水秀之地走走散心罢了,哪里想过这么多事情?
不过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是不可或缺,所以德庆皇帝亦是把这些话语暗暗记在心中,等着日后用来反驳朝中众臣,类似的理由他也能想出许多来,却没法像赵俊臣这样说得漂亮。
不过,实际的银钱问题没能解决,一切都只是纸上之言,所以德庆皇帝虽然点头表示了赞赏,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示意赵俊臣继续说下去。
而见到德庆皇帝的神色,赵俊臣亦是明白了关键所在,所以也加快了语速,继续说道:“至于第二个理由,称陛下身为天子,就应该坐镇京城,不可轻离,否则容易就容易生出乱子,在臣看来,更是可笑,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难道陛下想去地方都不可以?若是陛下一旦离京,天下就会生出乱子,那究竟是陛下的问题?还是臣子的问题?更何况,关于国家建设,朝中诸般观点,相争相斗,各有各的道理,陛下不去地方实际了解一番,又如何能制定国策?难道仅仅听信臣子的一面之词?古往今来,所有昏君聩主,皆是不了解民生国情,被臣子欺瞒之君王,陛下您英明神武,又爱民如子,又岂能仅仅坐在紫禁城中任由臣子摆布?陛下身为帝王,就应该独断乾坤,依臣看来,那些臣子之所以反对陛下巡视地方,怕是用心可疑。”
听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又是点头不已。
赵俊臣之言,马屁拍的恰到好处,正合了德庆皇帝自诩圣君、好大喜功的性子,再想到这些日子以来满朝文武的反对,不由的,竟是让德庆皇帝产生了“满朝臣子无数,唯有赵俊臣深知朕心”之感慨。
而此时,赵俊臣亦终于说到了阻碍南巡的关键所在。
“至于第三个问题,即南巡劳师动众惊扰民力的问题,以及第四个问题,即南巡耗费巨大但户部银钱不足的问题,其实是一分二、二合一的问题,归根结底,朝中大臣们的这两个观点,可归纳为四个字,即劳民伤财。虽略有道理,但在臣看来,只要变通一番,亦是颇容易解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