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
……





摄政大明 第1109章.狗咬狗(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周首辅,太子殿下又闯祸了,这一次……您救他还是不救?”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周尚景看似昏花的老眼认真观察了赵俊臣片刻,满是皱褶的老脸上随后就闪过了一丝笑意。
但赵俊臣却说不清楚,这丝笑意究竟是出于讥讽还是赞赏。
接着,周尚景慢悠悠的说道:“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储君与藩宗,又是这般影响重大,一切都要看陛下的态度,我等外臣并不方便发表意见,老夫的想法也并不重要……俊臣你只怕是问错人了吧?”
赵俊臣的态度依旧恭敬,道:“若是陛下他心中早有定计的话,咱们这些外臣自然是说不上话,但晚辈寻思着陛下如今只怕是心中还有犹豫,这般情况下您的态度自然就是举足轻重了……而晚辈自然也要与周首辅您步调一致也行!”
周尚景依然是似笑非笑,道:“俊臣要与老夫步调一致?俊臣是希望老夫能与你步调一致才对吧?
要说陛下他目前心中还有犹豫,老夫也许还信,但俊臣你应该是心中早有定计才对,又何必假意征询老夫的意见?恐怕……俊臣你征询老夫的意见是假,实际上只是为了试探老夫对于七皇子的真实态度,对吧?
毕竟,现在有很多人蠢蠢欲动,想要趁机一举确定储君废立之事,把太子赶下台、扶七皇子上位……所以,老夫若是不希望七皇子上位,就一定会选择出手维护太子,是不是?”
听到周尚景的反问,赵俊臣心中闪过一丝尴尬,只觉得自己与这只老狐狸玩心计果然是不容易,竟是这般轻易就被拆穿了真实想法。
但表面上,赵俊臣则是神态不变,厚着脸皮继续说道:“周首辅哪里的话,晚辈只是尊重您的意见罢了。”
周尚景轻轻摇头,突然话锋一转,缓缓道:“老夫的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前,许多时候也没心力与人打机锋了!其实,今天若是你没有主动来寻老夫谈话,老夫也会主动寻你谈话,如今周围没有旁人,咱们二人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周尚景的语气平淡,但隐隐间却又蕴含着一丝前所未有的肃穆与警告之意,这般态度对于周尚景而言可谓是罕见至极。
察觉到这一点之后,赵俊臣的表情也是愈发严肃,垂头道:“还请周首辅教诲就是。”
周尚景再次的深深打量了赵俊臣一眼,缓缓道:“事实上,老夫对于七皇子上位的事情,确实是心中存有忌惮,而老夫会有今日这般态度,则全是因为俊臣你的不断引导,当初若不是因为你的意有所指,老夫也不会怀疑七皇子的心性,这段时间以来更不会与他刻意为难、阻他上位!
而太子他在洛阳城所闯下的那些乱子,其实也是因为俊臣你看准了这一点,明白老夫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太子下台、任由七皇子上位,所以你才会刻意纵容太子胡闹生事,对不对?
你就是算准了,哪怕是太子他搞出乱子,老夫出于大局考虑、也会被迫与你一同出手保全太子!所以,有了老夫与你联手,太子就算闯出再大的乱子,也能暂时稳住储君之位,对不对?
呵!只要是看穿了一个人的想法,拿捏住他的必救之处,就可以驱使此人为你所用了,这般情况即使是老夫也不能例外,当真是好手段!
而你本人,则不仅能趁机进一步打击太子的自信,还可以加深太子对你的依赖,从今往后就能让太子对你言听计从,对不对?”
周尚景的语气依然平淡,但他一连串的质问,却是让赵俊臣有些无所适从,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在此之前,周尚景面对赵俊臣之际,不论是心中藏有怎样的想法,表面上总是会摆出一副宽容长者的模样,一向是态度温和,语气也从来都不会过重,而今天的周尚景则是截然不同,不仅是直接拆穿了赵俊臣的小九九,而且还充满了警告与敲打之意,竟是完全不留情面。
赵俊臣表面上沉默不语,心中则是急速思考,暗暗想道:“周尚景今天为何会摆出这般态度?当真是前所未见!难道说,是我的某些做法,已经触犯到了他的逆鳞?但我所做的事情太多了,又究竟是哪件事情招来他这般不满?
应该不是我利用他出手维护太子地位的事情,周尚景沉浮宦海数十年,无论是主动利用他人、还是被迫受到他人利用,对他而言都是司空见惯之事!以周尚景的心胸,这般情况下只需见招拆招就是,就算一时吃亏今后也总能找回来,完全没必要斤斤计较……但除此之外,我近段时间应该就没有得罪他的地方了,当真是好生奇怪……”
而就在赵俊臣认真思索之际,周尚景看到赵俊臣沉默不语,却是突然叹息一声,就好似是见到了家中的叛逆晚辈,语气中的锋芒稍稍收敛,但也变得更为语重心长,道:“俊臣,你是老夫很看好的后辈,你的心计与才能可谓是万中无一,老夫一向都是极为欣赏!
按理说,像你这般前途远大的年轻人,老夫出于长远考虑,早就应该在你身上押注了,再考虑到老夫很快就要告老还乡、远离庙堂,甚至还应该与你联手协作、势力融合,让你成为老夫的接班人……但事实上,老夫却一直都对你敬而远之,你认为是何缘故?”
听到这里,赵俊臣又是一愣,却是万万没有想到,周尚景心中竟然还考虑过合并双方势力、让自己成为接班人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心中过誉震惊的缘故,赵俊臣竟是一时间忘记了回答。
见到赵俊臣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周尚景却是不以为意,而是抬手指了指赵俊臣的胸口,凝声道:“这是因为,你的野心太大、想到就要做到,更还没有分寸!重点是没有分寸!
野心太大没有问题,这世上有野心的人太多了,但他们都缺乏实现自身野心的能力!但你不同,因为你的能力太强,总是想到就要做到,只要寻到一个目标,就一定会制定计划、逐步达成目的,也总能寻到突破口、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化不可能为可能!
若只是如此的话,还能算是你的优点,但你不懂克制、没有分寸!你想要抓在手里的东西太多了,但你又有几只手?更何况,有些东西原本就不应该是你有资格拥有的,但你依然是妄想抓在手里,却从来都不会考虑这般做法的严重后果!
这个世界,从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制一切、占尽便宜!机关算尽之辈往往都是下场不堪!当年吕不韦是何等的权势滔天、才华横溢?他自以为控制了始皇帝,结局如何?前朝张居正可谓是刚柔并济、手段高绝,他也自以为控制了神宗皇帝,结果又是如何?
前车之鉴,俊臣你应该心中有数!对于我等臣子而言,张驰驾驭、因势推移,方才是立足长远的正途!”
周尚景的这些话,颇有些推心置腹的意思,赵俊臣听完之后再次陷入沉默。
与此同时,赵俊臣也终于明白,周尚景究竟是为何而不满了。
洛阳城这段时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表面上只是太子朱和堉与福王一脉的冲突,但实际上赵俊臣、周尚景、朱和坚三人皆有暗中推动,河南巡抚张博真乃是周尚景的心腹门人,若不是他的全力支持,太子朱和堉也无法迅速平定福王府的那场流血冲突,进而是囚禁藩王、用刑宗亲。
所以,对于洛阳城所发生的事情,昨天不仅是赵俊臣与朱和坚二人收到了详细情报,周尚景也同样是收到了最为详尽的情报——他们三人所收到的情报,较之于德庆皇帝所收到的那份密疏还要更为真实详细。
也正因为这般缘故,周尚景从他所收到的情报之中,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赵俊臣看似是派出幕僚辅佐太子朱和堉做事,但实际上则是暗中鼓动太子朱和堉闯出乱子,而赵俊臣自己则是随后出手收拾乱局,进而是打击朱和堉的信心、增强自己对于朱和堉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就是想要驯化太子朱和堉!
赵俊臣想要驯化一位储君、未来皇帝,这般做法显然是引起了周尚景的强烈不安!
赵俊臣从前的所作所为,还可以解释为自保之举,为了避免自身鸟尽弓藏的命运,无论是结党营私,还是渗透朝野,都还在周尚景的容忍范围之内。
然而,赵俊臣若是想要操控储君太子、未来皇帝,这件事情的性质就截然不同了!
按照周尚景的说法,就是赵俊臣野心太大,而且不懂克制、没有分寸。
毕竟,皇帝乃是天下至尊,再是何等精妙的操纵手法,也只能控制一时,绝不可能控制一世,等到被操纵的皇帝回过味来,必然是猛烈反弹,然后就是一场滔天大祸!
若是这场灾祸只是针对于赵俊臣一个人,周尚景十有八九也不会理会,但周尚景遍读史书之后,却是深知盛衰兴废之理,也很清楚赵俊臣这般野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无论是吕不韦、还是张居正,他们都妄想控制一位皇帝,最终不仅是功败垂成、不得好死,更还牵连了无数官员,整个臣权都因为他们的野心而受到重创!
更何况,吕不韦、张居正等人的功败垂成还算是好的,实际上历史上也曾有人成功过,譬如说王莽、譬如说董卓,但结果往往是更为严重,稍有不慎就是天下大乱!
在周尚景看来,这件事情的性质太过于严重,所以他才会一改常态,直接开口敲打警告。
想明白了周尚景的深意之后,赵俊臣再次的沉默良久,然后就向着周尚景躬身一礼,语气真诚的说道:“其实,晚辈这段时间也经常有过自省,认为自己从前的做法确实是有些机关算尽了,也认为自己应该多学学周首辅您的大智慧,但自己的反省终究太浅,不似周首辅的当头棒喝这般深刻!还望周首辅放心,晚辈今后一定不敢再有僭越,必然是谨记‘分寸’与‘克制’这四字。”
赵俊臣的态度诚恳,好似是认真反省,但他城府太深,心中真实想法究竟是何,却任谁也说不准。
周尚景深深打量了赵俊臣一眼,决定先是听其言、观其行,点头道:“希望你是真的明白了,还望你好自为之吧……
还有,你此前的猜想没错,今天早朝开始之后,一旦是陛下提及洛阳的事情,老夫将会全力保全太子,尽量拖延储君废立之事,到时候你配合老夫行事就是,你我二人联手的话,应该能拖延一段时间。在老夫看来,目前还不是七皇子上位的好时机。”
“晚辈自当是以周首辅马首是瞻!”
听周尚景终于回应了自己最初的试探,赵俊臣也连忙是开口答应。
随后,眼看着朝会召开的时间已是临近,赵俊臣就向周尚景告辞离开了。
看着赵俊臣离去的背影,周尚景轻轻摇头,喃喃自语道:“现在的年轻人,一个赛一个的胆大妄为!赵俊臣是这样,七皇子是这样,太子也是这样!还有那个李纯臣……
但偏偏中生代受限于能力不足,无法与这些年轻人相争,也无法压制他们的乱来!但许多时候,能力越强之人所带来的灾难也就越大,平庸之辈反而是人蓄无害……
大明江山就这样直接交给年轻一辈,当真是令人心忧!有些计划,老夫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说话间,周尚景轻轻摇头、神情复杂。
另一边,赵俊臣转身离开之后,表情也同样是有些复杂,暗暗想道:“周尚景当真是眼光老辣,我驯化太子朱和堉的计划不过是刚刚开始、只是稍有一些苗头,就被他看穿了根底,还受到了警告,让我好生尴尬,许久没有被人这般劈头盖脸的敲打了……
不过,周尚景也确实担得起‘老成谋国’这四个字,以封建时期的臣子标准来看,他无疑是值得敬佩的,但也仅此而已罢了……
驯化朱和堉对我而言,从来都不是最终目的,我也从未妄想过操纵朱和堉一辈子,又或者是利用这般手段来权倾朝野,这只是整个计划的一环罢了!
但如今既然是已经被周尚景看出来了,今后做事就必须要愈发隐蔽了,我目前还承担不起周尚景翻脸的代价……”
暗思之际,赵俊臣已经返回到了“赵党”众官员的身前。
在“赵党”众人的征询目光之下,赵俊臣对于周尚景刚才的敲打警告绝口不提,只是说道:“周首辅已经决心要出手保全太子殿下,这般态度正合我意,咱们接下来将是与‘周党’联手行事。”
赵俊臣的话声刚落,就听到午门之上响起钟声,今天的这场朝会也终于拉开了帷幕。
……
……




摄政大明 第1110章.狗咬狗(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百官们鱼贯进入太和殿之后不久,德庆皇帝也很快驾临,又一阵山呼万岁之后,朝会终于开始。
总体而言,今天这场朝会,可谓是激烈且又无趣。
之所以是“激烈”,是因为持有不同意见的朝臣们在朝会上争锋相对、互不相让,争吵与激辩从未停歇、贯穿始终。
之所以是“无趣”,则是因为这场朝会的情况至始至终都在赵俊臣、周尚景等人的意料之中,并无任何意外之处。
因为太子朱和堉在洛阳所闹出的乱子实在是太大,而且是严重违背了这个时代的伦理观念与官场规则,又有许多官员心中认定了七皇子上位的事情已是板上钉钉、有心想要投机讨好,所以早朝刚刚开始,就有大量的清流官员、投机官员、甚至是中立官员,迫不及待的纷纷出列弹劾朱和堉,想要一鼓作气的废黜朱和堉、拥护朱和坚上位。
一时间,朱和堉可谓是人人喊打,好似是十恶不赦。
然后,“周党”与“赵党”两派则是纷纷站出来表达不同意见,认为太子朱和堉的做法虽然过激,但也是出于一片公心,而且朝廷中枢目前还不知晓详细情况、不应该妄做定论云云,总之就是千方百计的想要暂时保全太子朱和堉、拖延七皇子朱和坚的上位时间。
只是,声讨朱和堉的声势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周”、“赵”二党联手,一时间竟也是落于下风,只能尽力表达一些不同观点,勉强阻止庙堂中枢迅速形成统一意见罢了。
也幸好,就正如赵俊臣所预料的一般,德庆皇帝这个时候也是心中犹豫,自从上朝之后就一言不发的坐于龙椅之上,只是静静听着百官们的激烈争辩,至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立场偏向。
就这样,百官们喷吐了无数口水,足足是争吵了一个多时辰,眼看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时间也不早了,沉默良久的德庆皇帝也终于是开口表态。
然而,德庆皇帝这个时候依旧是没有表现出态度偏向,只是让张德收集了百官们所准备的奏疏,表示自己将会认真翻阅、总揽各方意见,然后才能作出圣裁。
说完,德庆皇帝就宣布下朝了,百官们浪费了大量口水,最终只得到了一个“再议”的结果,并没有改变任何事情。
与此同时,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虽然是耗费了好大力气,但总算是完成了拖延七皇子上位的目标。
就这样,早朝结束之后,百官们或是筋疲力尽、或是心有不甘,皆是陆续离开了太和殿。
而赵俊臣与百官一同离开太和殿之后,却又绕了一个圈子前往了御书房,请求德庆皇帝召见单独谈话。
德庆皇帝对于赵俊臣的求见,似乎是有些犹豫,让赵俊臣足足是等待了一刻钟多的时间,终于是传旨召见。
*
当赵俊臣进入御书房之后,却发现御书房内还有另外两人正与德庆皇帝谈话,分别是宗人府左宗正、英国公张荃,以及翰林院学士吕正明。
张荃身为宗人府左宗正,一向是辅佐德庆皇帝管理皇家宗室事务,负责转述宗室陈述请求、记录宗室的罪责过失。
而吕正明则是当朝大儒,擅于经义注解,儒林地位极高,堪称是宗师一般的人物,哪怕是周尚景见到他都要态度恭敬,如今已是古稀年纪,一向是体衰多病,经常是缺席朝会,就连翰林院衙门也很少去,但此人就是一面招牌,哪怕是他早已经无力担当官职、处理公务,但德庆皇帝也一直留着他的位置,以彰显明朝的文化昌盛。
无论张荃、还是吕正明,在庙堂之中一向是秉持中立,从来都不会参与党争,也很少会发表意见,更不会与人争权夺势,虽是地位崇高,但存在感却是极低。
而德庆皇帝这个时候特意召见这两人谈话,用意也很明显,就是为了进一步打探宗室与儒家对于太子朱和堉的看法。
想明白了德庆皇帝的想法之后,赵俊臣进入御书房之后就默默站在一旁,安静听着德庆皇帝与张荃、吕正明二人的谈话。
只听张荃说道:“陛下,太子在洛阳的事情闹得太大,如今已是震惊了京城左近的所有宗室与勋旧!从昨晚开始,臣的家中门槛就被踏烂了,打探消息、表明意见的宗亲与勋旧可谓是络绎不绝!
太子他此前与各地藩宗相互弹劾的事情也就罢了,说到底只是权责所在,但这一次竟是公然囚禁福王、用刑宗亲,自然就让许多人感到兔死狐悲,可谓是人人自危,甚至还有人已经把太子殿下比作是......建文皇帝,认为太子殿下对宗室怀有偏见与恶意,丝毫不顾念血脉之情,登基之后说不定会效仿当年的建文帝一般再次削藩。
而且,依臣的看法,这一切都还只是开始,等到洛阳之事的消息传遍天下,只怕是各地宗亲的反弹还要更大。”
听到张荃的禀报之后,德庆皇帝眉头愈发紧皱,然后转头看向吕正明,问道:“吕老爱卿,你对于这件事有如何看法?”
吕正明的年纪太大,反应也有些迟钝,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缓缓道:“陛下,当年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因为儒家的三纲五常、五伦八德,皆乃是天下至理,最有益于江山治理、教化百姓!可以说,自东汉以来,儒家之道就是历朝历代的统治根基!
这‘五常’之中,有‘仁’亦有‘礼’,‘五伦’之中则有‘长幼有序’之说,‘八德’之中更还有一个‘悌’字!
而太子殿下在洛阳的诸般做法,确实是太过了,福王好歹是他的叔父,诸般罪行尚未定论,也没有受到陛下的明确旨意,又岂能随意囚禁?至于那些宗亲,皆是皇家血脉,乃是他的亲族,又岂能肆意用刑?
这件事情,无论太子殿下他究竟占不占道理,在儒家眼里都是无视纲常的恶行,因为他败坏了道德表率,给予了世人错误示范,必然是要批判的,今后这件事情记载于史书之中,只怕也不好看。”
表态之际,张荃与吕正明二人依然是态度中立,只是从宗亲与儒家的角度向德庆皇帝陈述了意见。
但也正因为如此,德庆皇帝对于他们的表态也就愈发不敢忽视。
德庆皇帝沉默良久之后,缓缓叹息一声,道:“如今这般情况,朕也是深感为难!吕老爱卿、英国公,你们二人回去之后,一定要想办法尽量降低这件事情的影响,等朕今后做出决断之际,也能稍稍轻松一些。”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张荃与吕正明二人皆是点头答应,然后就在德庆皇帝的示意之下离开了御书房。
就这样,御书房内只剩下了德庆皇帝与赵俊臣二人,以及少数几名伴驾伺候的宦官。
德庆皇帝依旧是沉默不语,没有主动理会赵俊臣,显然是心情极差。
眼见到这般沉默氛围还有持续下去,赵俊臣目光一转,却是摆出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主动问道:“陛下,太子殿下早就向您呈过密疏、表明了他的想法,他将会主动扮演黑脸,严惩宗室罪行、吸引宗室怨气,然后则是由您出面扮红脸安抚人心、收获众望......如今的情况也正在按照太子殿下的计划一般进展,可谓是一切顺利,您又为何会不高兴?”
“顺利个屁!”
随着赵俊臣的这一番话,顿时就引发了德庆皇帝压抑许久的怒意,只见德庆皇帝怒声呵斥之际,更还执起手边茶盏向着赵俊臣的脚下掷去,摔成了一地碎片,也把赵俊臣吓了一跳!
“他哪里是扮黑脸,分明是在扮一个不仁不义、肆意妄为的跋扈恶徒!他心里究竟还有没有‘分寸’二字?这般做法哪里是在吸引宗室怨气?分明是在招引全天下的抨击!他究竟有没有想过,朕在这般情况下,若是想要稳定朝野、平息众怒,究竟要如何惩处他才行?
确实!朕是有废黜他的心思,但朕也是一个当爹的,也曾对他寄予厚望,至始至终都未曾想过要把他废黜之后丢进宗人府大牢里囚禁终身,任他自生自灭,那样只会让他郁郁而终,朕也要白发送黑发!朕希望他被废黜之后依然能当个富贵闲人、一生平安无忧!但他的这般做法,岂不是逼着朕用最严酷的手段惩治他?”
德庆皇帝怒喝之际,赵俊臣偷偷抬眼察看,却发现一向是性子凉薄的德庆皇帝,此时表情间竟是闪过了一丝痛苦之态!
见到这般情况,赵俊臣也就大致明白了德庆皇帝的真实想法,不免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德庆皇帝这个时候反而是顾念起了父子之情。
但赵俊臣心中对于德庆皇帝却是毫无同情之意,反而是有些讥讽,当然表面上满是感同身受的模样,向前一步劝道:“陛下切莫动怒,依臣来看,太子的做法虽是过激了一些,但事情还并不算是多么糟糕,只要是操作得当,尚还有挽回的余地。”
......
......




1...543544545546547...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