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赵俊臣很少会用这般严肃的语气,张道全不由是吓得身体一颤。
但最终,张道全迟疑沉默了片刻之后,还是垂首低声道:“其实......小人当时确实是心中生出了一丝怨气!......但也就一丝而已!
赵阁臣您是最明白小人的,小人这一辈子也没有别的志向,就是希望‘同济庙’能够成为上清、全真、禅宗、三论宗那样的佛道大派!而小人自己也能称宗作祖、名扬天下......
陛下当初提议要为‘南海三圣’广修庙宇,还要让‘同济庙’负责具体事宜,这样一来,等到各州府县的‘南海三圣庙’纷纷建成之后,就相当于变成了‘同济庙’的分支,‘同济庙’也就能迅速与全真、上清、禅宗、三论宗等大派相提并论了,小人的志向也就能迅速实现......
然而,就因为赵阁臣您当时一直瞪着小人,眼神好是骇人,吓得小人不得不婉拒了陛下的提议,但小人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实现心中志向的机会,也顿时就破灭了,所以......小人虽然明知道赵阁臣您一定是另有深意,但还是忍不住生出了一丝怨气。”
耐心听完了张道全的诉苦,赵俊臣不置可否的轻轻点头,道:“哦?只是有些怨气?而不是怨恨?这般情况倒是要比我想象之中好一些。”
张道全又是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小人会对赵阁臣生出一些怨气就已经是大不应该了,又哪里敢怨恨赵阁臣......绝对不敢,借小人一万个胆子也不敢!”
话是这样说,但张道全的真实情绪究竟是“怨气”还是“怨恨”,却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赵俊臣笑着点头,好似是相信了张道全的解释,态度也是愈发温和,缓缓道:“这就对了,打开天窗说亮话,把心里话说清楚,大家之间的误会也能少些!否则,你总以为我是刻意给你使绊子、阻拦你实现志向,我则是总以为你心里暗藏怨恨、心生二意,隔阂也就出现了,接着就是渐行渐远,今后也很难再有合作......说不定还会反目成仇、变成你死我活的局面。”
赵俊臣的语气温和,但听到“你死我活”这四个字之后,张道全又是吓了一跳,不由是身体一颤。
正常来讲,“你死我活”这个词的意思是“你我二人总要死一个”,但张道全相信赵俊臣此刻所说的“你死我活”,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含义——你死,我活!
然而,不等张道全再次解释,赵俊臣已是摆手打断,继续说道:“你刚才曾是说,我当初之所以会强迫你拒绝广修庙宇之事,乃是另有深意,这般想法倒也没有错!
我且问你,你一直希望‘同济庙’能够成为像是全真、上清、禅宗、三论宗这样的佛道大派,但你是否有想过,全真、上清、禅宗、三论宗这些佛教大派为何能有今日之规模与声势?是因为他们的信徒广布?还是因为他们的庙宇众多?”
张道全又是一愣,犹豫许久后答道:“小人认为,信徒广布与庙宇众多皆是不可或缺。”
赵俊臣则是面现失望,好似是很不满张道全的短视,然后则是摆出一副谆谆教导的模样,缓声道:“错了,你完全颠倒了因果!信徒广布与庙宇众多皆乃是这些佛道大派的成功结果,而不是它们的成功原因!这些佛道大派乃是成功获得朝野各界认同之后,才像是今日这般信徒广布、庙宇众多,但你认为它们为何能成功收获朝野各界的认同?”
赵俊臣的惯用手段——想要成功说服一个人,就必须要让这个人一直陷于疑惑状态之中,然后再是趁机灌输自己的观点,可谓是屡试不爽。
如今张道全就深陷于疑惑状态之中,认真思索了片刻之后,迟疑问道:“是因为它们的教义高深?”
但下一刻,张道全就摇头亲自否定了这般推论。
作为一个天才神棍,他很清楚各派教义对于广大普通信徒而言并无多少实际意义,绝大多数信徒都无法分辨佛道各流派之间的教义异同之处,但这般情况并不会妨碍信徒们崇神拜佛、捐献香火。
眼见到张道全一时间无法寻到正确答案,赵俊臣则是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其实,答案我已经告诉你了,这些佛教大派之所以能够收获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朝野各界的认同!
正是因为他们收获了朝野各界的认同,所以朝野各方势力哪怕不会主动协助它们,但也不会刻意刁难它们,更不会在它们遇难之际落井下石!
这样一来,这些佛道大派就可以顺利传承下去,无论上清、全真、禅宗、三论宗,皆已是延续了数百上千年时间!拥有这般漫长的传承时间,他们就能拥有无数的徒子徒孙,也就能涌现大量人才为它们完善与传播教义,对于普通信众而言也更有说服力,扩张影响力的时候自然也是事半功倍......然后,无论广修庙宇、还是信徒广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听到这里,张道全不由是轻轻点头,认为赵俊臣的说法很有道理。
赵俊臣的语气则是再次变得严肃,继续道:“这也是我当初让你拒绝广修庙宇的真正原因!你认真想一想,你目前只是收获了陛下一个人的认同,但还没有获得朝野各方的认可,若是寻常时候也就罢了,有我的暗中庇护,朝野各方势力就算是不认同‘同济庙’,但也不会与‘同济庙’刻意作对!
然而,你若是同意了广修庙宇之事,所消耗的银粮与民力将会是何等的规模庞大?这般规模庞大的消耗,又将会损及多少人的利益?到了那个时候,朝野各方就不会只是不认同‘同济庙’那般简单了,而是会对‘同济庙’恨之入骨!即使是拥有我的全力庇护,‘同济庙’也将是四面楚歌、处处树敌!
你再是认真想一想,哪怕是拥有陛下的全力支持,难道‘同济庙’还能与天下人为敌不成?更何况,陛下如今已是五十有六,又还能庇护‘同济庙’几年时间?说句不恭敬的话,一旦是陛下将来驾崩了,朝野各界又皆是对‘同济庙’怀有敌意,你‘同济庙’又将会是怎样的下场?历朝历代灭佛毁道之事难道还少了?
呵,你的志向乃是称宗作祖,但那也必须要留下徒子徒孙才行,你认为自己到时候还会留有徒子徒孙吗?至于要让‘同济庙’成为上清、禅宗那样的佛道大派,就更是痴心妄想!至于你本人,也别想着名传千古了,在朝廷的全力打压与盖棺定论之下,不会遗臭万年就算不错了!”
听到这里,张道全不由是汗如浆下,显然是被赵俊臣的描述吓得不轻,心中曾经对赵俊臣的不满也当即是不翼而飞,只觉得自己目光短浅、利欲熏心,果然还是赵俊臣眼光长远、深谋远虑。
“多谢赵阁臣的指点,若不是赵阁臣说明白了利弊,小人只怕是作死而不自知!”
说完,张道全已经离开蒲团,向赵俊臣连连叩首答谢。
赵俊臣亲手扶起张道全,态度也恢复了温和亲近,道:“你我乃是一条船上的人,我对于‘同济庙’投入了颇多资源与心力,帮你也就是帮我,你若是成功了我也会收获不菲,你若是失败了我也会受到牵连!所以你一定要明白,我无论是作出何般决定,都一定是为了你好!”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一条船上的人”并不意味着双方就一定会永远的守望相助、不离不弃,但人类每当是听到“因为、所以”这般描述之后,总是会下意识的心生信服,却很少会认真思索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是否真的存在。
张道全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自然听不出赵俊臣的偷换概念,一时间只觉得赵俊臣的说法很有道理,对于赵俊臣也再无怀疑。
于是,被赵俊臣搀扶起身之际,张道全发自真心的问道:“但还望赵阁臣能够指点一二,小人若是想要让‘同济庙’发扬光大,又应该使用何般方法才是最为稳妥?”
赵俊臣轻轻一笑,知道眼下正是自己给张道全画饼充饥的大好机会!
对于张道全的恐吓,只能暂时阻止张道全的离心与怨气,等到张道全今后回过味来,依然还会抱怨赵俊臣毁掉了他实现志向的大好机会。
所以,想要让张道全能够长久的为自己全力做事,不仅是需要分析利弊、出言恐吓,更还要画饼配合才行!
许多时候,“画饼”要比实际利益更能激发一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乃是上位者不可或缺的必修手段。
......
......
摄政大明 第1115章.画饼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在赵俊臣看来,“画饼”之术也有高明与拙劣之分,“空口讲白话”只是最基础的要求。
而真正高明的“画饼”,也需要一定技巧,三项环节缺一不可。
其一,是至少列举一个“成功案例”作为标杆,以加强自己“画饼”的说服力。
从前的成功案例并不意味着今后还会反复出现,但至少能给人一个盼头。
更何况,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分辨“某某当初成功了,所以你今后也会成功”这般话术之中的逻辑陷阱。
其二,要结合短期回报与长期利益,不能只顾着描绘美好前景,也要及时给予一定的短期回报。
当然,为了今后的“美好前景”,“短期回报”可以“暂时”亏欠一些,但绝不能没有。
虽然说,绝大多数时候,所谓的“美好前景”根本无法实现;又或者说,在“美好前景”实现之前,绝大多数人都会因为自身利用价值被榨干而让人一脚踢开,根本没有资格分享最后的成功果实。
但那些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其三,不能只强调单方面的付出与收获,而是应该重点强调“互利互惠”——至少是表面上的“互利互惠”。
简而言之,“画饼”之际一定要让对方明白,你并不只是在为我做事,你本身也能收获许多好处,虽然我得到的好处“稍微”多一些,你得到的好处“稍微”少一些,但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如此一来,自然就能激发对方的责任感与主观能动性,说不定还能激发对方的奉献精神,变成一件顺手工具。
在赵俊臣看来,唯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算是一次高明的“画饼”,也才能忽悠到一部分聪明人为自己卖力。
否则,仅凭一句“安心跟着我干,将来肯定亏待不了你”,只能在短时间内忽悠少数傻子罢了。
当然,无论是高明的“画饼”、还是拙劣的“画饼”,无论是忽悠聪明人、还是忽悠傻子,画饼就是画饼,忽悠就是忽悠。
当一个人开始侃侃而谈的“画饼”之际,被“画饼”之术所忽悠的人就已经注定了未来被抛弃的结局。
*
赵俊臣自从踏入官场之后,就经常会给人画饼充饥,如今已是经验丰富、颇有心得,可谓是深谙此道。
此时,他向张道全画饼之际,自然也是轻车熟路、张口就来。
“其实,你回想一下我刚才所讲的那些话,就已经告诉过你答案了!”说话之际,赵俊臣就好似良师益友一般谆谆诱导,表情语气皆是极为诚挚:“佛道两家的各大教派能拥有今日之规模,乃是因为它们赢得了朝野各界的认同,而这也就是‘同济庙’的未来努力方向。”
听到这里,张道全依然是若有所思、轻轻点头。
赵俊臣则是继续说道:“我对于‘同济庙’的支持一向是不遗余力,你想想……若不是我的暗中推动,你如何能有机会接触到德庆皇帝、甚至还把咱们这位陛下收为信众?
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开端,今后只要以陛下为契机,‘同济庙’在扩张之际也会事半功倍!
可以说,你的心中志向,如今已经成功了大半,我已经为‘同济庙’打好了基础,也规划好了未来的每一步计划,你只要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就好,完全没必要多想、也完全没必要急于一时!只要听从我的安排,你的心中志向一定会顺利实现!”
听到赵俊臣提及德庆皇帝的例子,张道全果然是信心大增,对于赵俊臣的信任也愈发稳固,连连点头道:“对对!赵阁臣所言大有道理,从前确实是小人心急了!今后赵阁臣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绝不敢再有抱怨!”
顿了顿,张道全却还是忍不住问道:“赵阁臣,那您说‘同济庙’今后具体应该怎么做?”
赵俊臣早有腹案,这个时候则是毫无犹豫的说道:“目前‘同济庙’与陛下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公之于众,许多事情也还要暂时隐忍,‘同济庙’的底蕴也是颇有不足,无法全面扩张影响力,必须要寻准目标、重点经营……
至于‘同济庙’的未来努力方向,我思来想去有两处最为合适,一是内廷、二是辽东!”
“内廷?辽东?”这一次,张道全不由是心中疑惑,只觉得这两个方向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没有任何联系,忍不住追问道:“赵阁臣,从前因为您的指示,内廷一向都是‘同济庙’的重点渗透方向,也算是成效不菲,为何还要重点经营?还有辽东……恕小人愚钝,实在是想不出重点经营那里有何好处……”
赵俊臣轻轻一笑,耐心解释道:“先说内廷,我从前让‘同济庙’渗透内廷,重点目标乃是宫中底层的太监宫女,但你今后的重点目标,则是内廷里的那些大人物!也就是那些执掌实权的大太监!
目前‘同济庙’的机会很好,已经把御马监掌印太监徐盛收为信众,徐盛如今可谓是前途无量,因为他与陛下的‘仙缘’有关系的缘故,受到了陛下的另眼相看,今后也必然是平步青云,说不定很快就会取代司礼监的吴信泉成为内廷之首!
关于这一点,只看陛下他今天拜访‘同济庙’之际,身边还特意带着徐盛就知道了,所以‘同济庙’只要牢牢控制住徐盛,进一步渗透内廷高层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今后一旦是‘同济庙’能在内廷高层之中拥有了大量信众,那好处可就太多了!
首先,内廷高层众人整日都伺候在陛下身边,可以巩固陛下与‘同济庙’之间的关系;其次,内廷高层与朝中勋贵关系匪浅,借着这层关系,‘同济庙’就可以把影响力进一步扩张到那些豪门望族之中;最后,内廷各衙门的权势极大,可以向‘同济庙’提供大量资源,许多小麻烦也无须我出手,借由内廷力量就可以摆平,就可以尽量避免暴露我与‘同济庙’之间的关系!
拥有这般多的好处,自然是要重点经营!”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解释,张道全再次的连连点头,但忍不住又问道:“那辽东呢?”
“再说辽东!你不是一直都想要为‘同济庙’广建分庙吗?我会出银子让你在辽东境内建立几处分庙!
近百年来,辽东各地饱受战火之苦,百姓们整日惶惶不安,正是最需要心灵慰籍的时候,但偏偏佛道两家在辽东境内的影响力皆是不足,如今朝廷与建州女真已经达成协议,辽东地区今后几年将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安稳,正好是‘同济庙’乘虚而入的大好机会!
毕竟,‘同济庙’目前在普通百姓之中还缺乏广泛认同,但京城附近佛道各派云集、竞争压力太大,‘同济庙’对于京城普通百姓的影响力扩张已经到了瓶颈,不妨是另辟蹊径前往辽东经营……一旦是‘同济庙’能在辽东境内站稳脚跟,就可以轻易收获数百万信众,也就拥有了底蕴与根基!”
顿了顿后,赵俊臣表情稍稍凝重了一些,又说道:“除此之外,辽东与建州女真的腹地相邻,等到‘同济庙’在辽东站稳脚跟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向着建州女真的腹地渗透!建州女真的信仰目前还很混乱,本地萨满、密宗佛教、以及主流佛教之间争斗不休,但本地萨满已是式微,密宗佛教与主流佛教的势力范围分别远在西南与中土,皆是鞭长莫及,同样是‘同济庙’的大好机会!
依我的判断,朝廷与建州女真之间的和平必然是短暂的,最多只需五六年时间,还会战火重燃,‘同济庙’一旦是渗透顺利,今后就很有机会为朝廷立下功勋!到了那个时候,在朝廷的明文封赏之下,哪怕是朝野各方不认同‘同济庙’的教义,也无法与‘同济庙’公开为难了,而陛下也可以趁机公开他与‘同济庙’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是‘同济庙’大肆扩张的好时机!”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语气轻柔,开始为张道全描绘未来的美好前景,缓缓道:“你想想,一旦是我的计划顺利,那么只需要五六年时间,‘同济庙’上有陛下、内廷、以及勋贵豪门的全力支持,下有辽东地区近千万百姓的纷纷信奉,中间更还有朝廷的功勋与封赏相加持……这般情况下,‘同济庙’何止是会与上清、全真、禅宗、三论宗它们并肩齐名?完全有机会成为我朝的第一大教!”
当然,“同济庙”今后一旦是在辽东顺利站稳脚跟,就会成为赵俊臣下一步渗透辽东军镇的支点,关于这件事情赵俊臣自然不会提及,否则只会吓到张道全。
此时,听着赵俊臣的蛊惑,张道全不由是陷入了无限遐想之中,表情间闪过了一丝痴迷,就好似已经亲眼见到了赵俊臣所描绘的美好前景。
最终,张道全表情坚定的重重点头,道:“还是那句话,赵阁臣您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赵阁臣您已经为‘同济庙’指明了方向,小人自然是全力以赴!”
见到张道全的表情变化,赵俊臣就知道自己的“画饼”成功了。
于是,赵俊臣再次伸手拍了拍张道全的肩膀,看似随意的补充道:“对了,陛下今天曾有好几次向你询问意见,我看你皆是敷衍过去了,这般做法是对的,但从今天开始若是陛下他再有向你询问意见,你就表示自己需要选择吉时进行占卜才能给出答案,但因为吉时未到,必须要相隔几日才行……至于那些答案的具体内容,我会在事前告知于你。”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张道全先是微微一愣,只觉得自己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他想到赵俊臣刚才所描绘的美好前景之后,最终还是咬牙答应道:“自然如此,一切就按赵阁臣的吩咐来办!”
*
其实,无论是官场、商场、职场、又或是任何利益场,“画饼充饥”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毕竟,无论何时何处,“欺骗”都是攫取利益的最有效方式,而在各式各样的欺骗手段之中,“画饼充饥”往往都是最佳方法。
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就利益的地方就会有欺骗,所以画饼充饥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这一天,不仅是赵俊臣在向张道全画饼充饥,还有许多人正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譬如说周尚景,譬如说朱和坚,甚至还包括了从前一向都是不屑于此道的朱和堉!
……
……
摄政大明 第1116章. 画饼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太子朱和堉从前对于“画饼充饥”这种事情,一向是不屑一顾的。
在朱和堉看来,做人就应该以诚信为本,执政者更是应该如此,至于他本人身为堂堂储君太子,那就必须要抱诚守信、一言九鼎,否则又如何能够成为天下表率、让朝野官民信服与追随?
所以,朱和堉从来都不会轻易向人承诺任何事情,一旦是开口承诺了,就必须是说到做到!
对于这般态度,朱和堉当初曾先后向德庆皇帝、赵山才、以及结盟之后的赵俊臣表诉过。
德庆皇帝当初听了朱和堉的这番表述之后,顿时是目瞪口呆。
然后,德庆皇帝就立刻传旨召唤了当时还在世的前任太子太师肖温阮,接下来就是一通训斥,认为肖温阮把储君太子教育成了一名迂腐呆货。
等到德庆皇帝的训斥结束之后,肖温阮向太子朱和堉说道——“我向你传授了我认为正确的东西,但那条路很艰难,也未必成功,有些事情究竟是对是错、又是否应该坚持下去,别人做不得主,还是要由你自己来定。”
肖温阮过世之后,朱和堉得到了赵山才的辅佐,他也把自己这般理念说给了赵山才,赵山才听后则是沉默不语良久。
但很快,赵山才就好似完全不在意,只是淡定笑着说“什么人就应该做什么事,有些事情确实不应该由太子殿下亲自去做。”
再等到赵山才病死之后,朱和堉选择与赵俊臣结盟联手,也向赵俊臣说过自己的坚持,赵俊臣听后同样是笑了,但笑容意味不明。
最终,赵俊臣悠悠说道:“诚信二字看似是好东西,你认为诚信是对的,但依我看来,这世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在不同立场的人眼中,对错二字经常是截然相反的……
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绝对意义上的成与败!为了虚妄的对错,就放弃了绝对的成败,岂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朱和堉发现,赵俊臣虽然是个大贪官,但他实际上颇有“好为人师”的倾向,经常会长篇大论的向人讲诉一些看似无用的道理。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相较于肖温阮与赵山才二人的一语带过,赵俊臣则是详细讲诉了许多东西。
期间,赵俊臣还向朱和堉提及了一个新概念——“内卷”。
“何为内卷?就是所有人皆是向着中心位置全力挤压!也就是人们为了竞争相对有限的资源,必须要额外付出大量的无效努力,并且还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
就以科举为例,四书五经明明只需要背诵与理解就足够了,书法字迹明明只需要工整干净就足够了,但上榜名额就那么多,天下间的读书人则是数以十万计,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般情况下若是还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额外付出大量的无效努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