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对于这般情况,百官之中自然也会有人心中不服,但不服也要憋着,否则就是自讨羞辱。
时至今日,赵俊臣在朝廷财政方面已是积威极深,即使是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也被赵俊臣打上了“思想钢印”,认定了满朝百官之中唯有赵俊臣一人可以妥善解决朝廷目前的粮荒难题。
今天的朝议期间,情况也是如此。
赵俊臣详细列举了一系列与海漕相关的庞大开支之后,百官之中虽然也有人认为赵俊臣颇有夸大其辞、危言耸听之嫌,但一时间竟是无一人敢站出来表态质疑,生怕自己会在赵俊臣的驳斥之下当众丢人现眼。
德庆皇帝更是因为赵俊臣的这般表态,当场就宣布了漕运之事不必再议,迅速终结了相关话题。
*
早朝结束之后,程远道表情间充满了不甘之意,怒瞪了赵俊臣一眼之后,就率领着清流们纷纷离开了太和殿。
对于程远道本人而言,他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漕运衙门的贪墨奢靡,也并不是特别在意海漕之事是否成功,他主动挑起河漕与海漕之争,最终胜负并不重要,主要是想要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朝堂争议,然后他就可以趁机提振清流们日渐衰落的士气与心气。
近百年以来,庙堂之中每当是出现河漕与海漕之争,就一定是争论不休、旷日持久,所以才让“周党”众人暗暗忌惮。
然而,就因为赵俊臣的明褒暗贬,用一连串的惊人数字吓住了满朝君臣,河漕与海漕之争竟是嘎然而止,清流们的士气与心气不能没能提振,反而是再次受到重创。
这样一来,程远道自然是对赵俊臣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赵俊臣也完全没有在意程远道的怒瞪,等到朝会结束之后,就在“赵党”众人的拥簇之下,迈步走到了周尚景的面前。
见到赵俊臣的迈步靠近,包括周尚景在内的几位“周党”核心人物,皆是善意微笑点头,显然是极为满意赵俊臣的表现,两派之间的关系至此也算是暂时化敌为友了。
而赵俊臣来到周尚景面前之后,并没有再谈早朝上的事情,只是表情关切的问道:“周首辅,您接下来是要前往文华阁处理朝廷公务?还是直接返回周府休息?
若是您直接返回府中休息的话,晚辈就安排章德承、温采宁两位神医立刻动身、前往周府为您诊治。”
周尚景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则是摇头一叹,缓缓道:“就在今天早朝之前,老夫已是收到消息,辽东镇那边又呈交了一份公文,说是防区境内再次发生了一场民变,老夫原本是打算动身前往文华阁,与众位阁老商议此事,但……”
说到这里,周尚景再次的摇头一叹,老脸上竟是罕见的显现出了一丝无力。
对于周尚景的无奈表现,赵俊臣也是感同身受,冷哼一声后,咬牙道:“对于朝廷中枢而言,辽东镇显然已是尾大不掉了!
自从建州女真纳贡称臣之后,辽东边疆今后几年已是再无战事,削减军费开支、减轻朝廷负担、抓紧时间修生养息,乃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辽东镇却是千推万阻、拒不从命!
嘿!这段时间以来,辽东境内好生热闹,今天一场兵变、明天一场民乱,不仅是不愿意削减军费开支,还屡屡伸手向朝廷索要更多钱粮……简直就是一块滚刀肉!”
一旁,阁老李和也是深感无奈,轻叹道:“就为了辽东之事,咱们内阁众人已是多次商议,但一时间也寻不到任何解决之策!
辽东镇那边显然是软硬不吃,根本不懂得体谅朝廷大局,不仅是没办法讲道理,若是想要使用强迫手段的话,又必须要担心建州女真的反应……真是令人左右为难!”
一时间,无论是周尚景身后的“周党”众人,还是赵俊臣身后的“赵党”众人,纷纷是出声怒斥辽东镇的不服管教。
然而,在场众人皆是文臣,面对辽东镇这般拥兵自重的武装集团,自然是束手无策,哪怕是周尚景也不例外。
谈着谈着,思及辽东镇这段时间以来的种种恶劣表现,赵俊臣的表情间忍不住闪过了一丝肃杀阴冷之意,恨不得亲身前往辽东、重掌杀伐之事。
毕竟,赵俊臣并不是一位纯粹的文臣,也曾亲自上过战场、拥有青史留名的赫赫战功,因为拥兵自重、不服管束而死在他手上的边军将领,更是不胜枚举!
留意到赵俊臣表情间的肃杀之意,包括周尚景在内的众位朝廷高官皆是忍不住心中一寒,然后也纷纷回想起了赵俊臣当初在陕甘三边的那些惊人事迹。
在此之前,因为赵俊臣一贯是以文臣姿态与众人相处,所以他们也就一直都无法想象,陕甘三边的那些骄兵悍将一个个皆是桀骜不逊之辈,又为何会被赵俊臣轻易驯服。
但此时,见到赵俊臣的气场变化之后,众人也终于是察觉到了一丝端倪——也许,赵俊臣当初能驯服陕甘三边的那些骄兵悍将,就是因为“杀伐果断”这四字!
然而,就在下一瞬间,赵俊臣已是收敛了心中的肃杀之意,再次恢复了一贯以来的温雅形象。
毕竟,赵俊臣现阶段还无法离开庙堂中枢,就算再是如何恼恨辽东镇的恶劣表现,许多事情也只能是在心中想想罢了。
再次无奈摇头之后,赵俊臣并没有理会周围众人的不同反应,只是向周尚景劝道:“周首辅,依晚辈的看法,辽东镇所宣称的那些‘民乱’、‘兵变’,十有八九只是凭空捏造,就是为了要挟朝廷中枢罢了,所以您也完全没必要当真,直接无视也就是了!
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早治好您的胃疾,您治好了胃疾之后,才能抽出更多心思与精力,逐步处理辽东镇尾大不掉的情况!”
周尚景再次思索片刻后,终于是点头同意道:“既然如此,老夫今天就不去文华阁处理公务了,而是直接返回府中等待章、温两位神医的诊治……”
说到这里,周尚景又是摇头一笑,道:“就是有些对不住御膳房的厨子,老夫昨天才特意叮嘱过他们,说老夫今天中午想吃荷叶糕,却是让他们白忙活了。”
听到周尚景的这般说法,赵俊臣心中一动,隐约间好似是联想到了某个关键问题,但一时间又想不清楚。
但赵俊臣并没有表现出来,依然是神态如常,说道:“既然如此,晚辈现在就去安排,让章、温两位神医尽快前往周府为您诊治。”
说完,赵俊臣向着周尚景躬身一礼,然后就领着“赵党”众人离开了。
周尚景并没有立刻迈步,而是盯着赵俊臣的背影若有所思。
然后,周尚景缓缓说道:“刚才的朝议期间,赵俊臣的表态很有趣……他显然是支持海漕的,只是认为朝廷目前还没有准备好推行海漕之事罢了!
所以啊,你们千万不要错以为这场漕运争议已经结束了……清流们表态支持海漕,对于咱们而言也只是一场麻烦而已,但若是今后有一天赵俊臣认为朝廷已经准备充分了,也同样站出来表态支持海漕,那才是真正的威胁!
总而言之,为了预防赵俊臣今后翻脸,咱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行,可不能再像是这次一样猝不及防了。”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周围的几位“周党”官员皆是面色微变。
与此同时,他们不久前所滋生的那一丝心中好感,也瞬间就变成了深深忌惮。
见到“周党”众人的这般反应,周尚景满意的轻轻点头,然后也同样迈步向着太和殿外走去。
*
却说,赵俊臣离开了太和殿后,同样没有前往文华阁处理朝廷公务,而是提前返回了赵府,然后就招来了章德承、温采宁这两位当世国手。
向章、温两人详细解释了周尚景的情况之后,赵俊臣又刻意提醒道:“两位神医,有些事情我并不方便亲自向周首辅询问,所以就只能交由两位代劳了……简而言之,两位神医为周首辅诊治身体之际,有一件事务必要打探清楚,那就是周首辅这段时间以来每当是如厕之际,粪便之中是否有出现血丝……若是发现周首辅的粪便之中出现了血丝,还请两位神医暂且不要声张,而是把消息率先告知于我,我到时候自然也会向两位详细解释真相。”
假若周尚景不仅是胃病迟迟无法好转,粪便之中还出现了血丝,那么赵俊臣也就可以完全肯定——周尚景的身体异常状况必然是与金刚石粉末有关系。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这般叮嘱,章德承与温采宁二人皆是觉得奇怪,但见到赵俊臣这般忌讳莫深的模样,也只好是按耐着心中好奇、点头表示答应,然后就告别了赵俊臣,匆匆赶往周府为周尚景诊治了。
等到章德承与温采宁二人离开之后,赵俊臣则是闭着眼睛喃喃自语道:“如果我的猜想为真,那我究竟要不要出手搭救周尚景,真是让人左右为难啊……”
而就在赵俊臣喃喃自语之际,赵大力则是快步进入房间,禀报道:“赵阁臣,那个李纯臣又来到府外求见于您了,这已经是他连续第四天求见了,您这一次要不要见他?”
赵俊臣缓缓睁开双眼,思索片刻后答道:“这几天一直晾着他,也晾得差不多了……把他领来见我吧!”
……
……
摄政大明 第1149章.逼迫(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赵俊臣的暗中迫害,李家已是穷途末路,眼看着就要家业败落。
李纯臣收到消息之后,似乎也是心急如焚,所以每天都要准时守在赵府之外、屡屡求见赵俊臣,想要恳求赵俊臣高抬贵手,放过李家一条生路。
然而,赵俊臣一直都在刻意晾着李纯臣,完全没有理会李纯臣的求见。
与此同时,赵俊臣还让赵府门房向李纯臣暗示,说他的身份低微,所以赵俊臣根本不可能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也绝无可能见他。
这般情况下,李纯臣若是还想要见到赵俊臣、挽救家族命运,也就只剩下了一条路可选。
那就是——向赵俊臣公开自己的真正身份,以內厂厂督的名义求见赵俊臣。
到时候,考虑到內厂的未来权势与作用,赵俊臣自然是不敢怠慢,不仅会立刻与他相见,也许还会与他主动修好,不仅是高抬贵手放过李家,还会设法补偿李家生意的损失。
但这样一来,赵俊臣就会发现內厂重建的秘密,李纯臣也就违背了德庆皇帝的意志。
简而言之,在“不忠”与“不孝”之间,李纯臣必须要选择一个!
这也是赵俊臣刻意晾着他的真正原因,他就是想要逼迫李纯臣做出选择,然后就可以通过李纯臣的具体选择,来判断李纯臣的真实秉性。
最终,李纯臣哪怕是屡次吃了闭门羹,也依旧没有向赵俊臣透露自己內厂厂督的身份。
很显然,在李纯臣的眼里,德庆皇帝的意志远远要比家族命运更为重要,哪怕是眼睁睁看着家族败落,他也要忠于德庆皇帝的意志!
赵俊臣甚至认为,李纯臣这几天看似是傻乎乎自讨吃闭门羹的行为,就是刻意表演给德庆皇帝看的。
得到这般结论之后,赵俊臣还要继续试探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李纯臣被赵俊臣逼迫到这般地步,也不愿意背叛德庆皇帝,究竟是缘于何般心理?
是贪恋权势?还是盲目忠君?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谓是完全不同。
唯有看确定了这一点,赵俊臣才可以完全确认李纯臣的真正秉性,也才可以决定下一步针对李纯臣的具体手段。
也正是出于这般考量,赵俊臣才决定与李纯臣见上一面,趁机对他进行下一步的试探。
*
很快的,赵大力已经领着李纯臣来到了赵俊臣面前。
而李纯臣见到赵俊臣之后,竟是当场就行了大礼,直接跪在赵俊臣的面前、把头埋在地上,大声哀求道:“下官拜见赵阁臣!赵阁臣,下官的家族眼下已是山穷水尽,眼看就要家业败落,还请赵阁臣您大发慈悲、高抬贵手,放过下官的家族吧!”
听到李纯臣的这般说法,又看着李纯臣看似卑微的态度,赵俊臣忍不住撇了撇嘴角。
官场之上,下位者受到上位者的刻意刁难之后、若是想要恳求上位者放过自己,就必须要谨慎挑选自己的话术,绝不能开门见山,否则就会在适得其反、愈发激化上位者的敌意。
这种时候,就算是明明知道上位者的阴险卑鄙、一直都在刻意刁难自己,也要尽量摘脱上位者的责任、主动维护上位者的公正形象。
就以这次的事情为例,李纯臣若是真想要恳求赵俊臣高抬贵手、放过李家,他的表态就应该是“李家运气不好、遇到了意外劫难、还望赵阁臣慈悲为怀伸手拉李家一把、李家今后必有报答”云云。
总而言之,就是不能有任何指控之意,要把赵俊臣摆在拯救者的位置上,也刻意把一份人情交给赵俊臣。
以李纯臣的心机智慧,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但他见到赵俊臣之后,偏偏是表态希望赵俊臣“大发慈悲”、“高抬贵手”、“放过李家”云云。
这般说法的言下之意,简直就是直接指控赵俊臣刻意迫害李家,所以赵俊臣也不再是一个公正高尚的拯救者,而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卑鄙小人,就算是赵俊臣真的放过李家,也无法获得人情,反而会传出一些不好听的名声。
这样一来,相当于撕破了面皮,赵俊臣自然是下不来台,也不可能高抬贵手、放过李家,反而还要更进一步的欺压李家、让李家族人彻底走投无路!
察觉到这一点之后,赵俊臣心中冷笑,暗暗想道:“果然!李纯臣这几天屡次求见于我、自讨吃闭门羹的做法,根本不是想要求我高抬贵手、放过李家,只是想要向德庆皇帝卖惨!
这件事情的相关消息,今后一旦是传到德庆皇帝的耳中,德庆皇帝只会觉得李纯臣不愿意与我同流合污,所以才会受到我的刻意欺压……但就算是受到百般欺压、家道败落,李纯臣也是独自忍受,完全没有向我透露內厂重建的秘密,自然就是忠心耿耿的表现!
这样一来,德庆皇帝不仅会愈发怜惜李纯臣的境遇,也会愈发信任李纯臣,李纯臣本人也就会受到更多重用,可谓是前途似锦!
这个李纯臣……心机手段真是够狠,就为了讨好德庆皇帝、展现自己的忠心,竟是不惜牺牲家族基业、坐视着自己的父母族人穷困潦倒、流落街头!”
想到这里,赵俊臣对于李纯臣的真实秉性,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
若是无家,何以有国?李纯臣这般冷血对待父母族人,又岂会全心全意的效忠于德庆皇帝?
所以,赵俊臣只是听到李纯臣的这几句开场白,就已是心中有了判断,认为李纯臣的忠君之心并不纯粹,他对德庆皇帝的唯命是从、忠心耿耿,只是一种攫取更多权势的手段罢了。
当然,目前的佐证还少,这般判断也只是赵俊臣的初步想法,为了防止误判,赵俊臣还要继续试探李纯臣,然后才可以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判断。
于是,赵俊臣就好似被李纯臣的这番言论给激怒了,语气冰冷的说道:“本阁听不懂你的意思……你家的基业败落与本阁有何关系?为何要哀求到本阁这里?
还说什么要让本阁高抬贵手,难不成你家的基业败落,还是本阁所造成的?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本阁日理万机,往日与你也不熟悉,既无交情、也无恩怨,又为何要刻意针对你的家族基业?事实上本阁根本就不清楚你的家族情况,也完全不打算关心!”
听到赵俊臣的驳斥,李纯臣依然是摆出一副走投无路的可怜模样,继续哀求赵俊臣放过李家,但只是说了一堆毫无含义的车轱辘话,继续营造着自己受到赵俊臣迫害的悲惨氛围。
见到李纯臣的这般模样,赵俊臣眉头皱得更紧,又想道:“这里乃是赵府之中,周围并无德庆皇帝的眼线,但这个李纯臣依然是一味做戏,也不知演给谁看……只能说此人心机太深,做戏也要做全套!”
想到这里,赵俊臣心中有些不耐,再次冷声说道:“别跪着了,站起来说话……本阁越听越糊涂了,你到底为何会认为自己家族的基业败落与本阁有关系?”
说完,赵俊臣见李纯臣依旧不愿起身,就向赵大力打了一个眼色示意。
赵大力一向是力大无穷,当场就伸手把李纯臣从地上提起了身,李纯臣一介书生,这个时候自然是毫无抵抗之力。
李纯臣被提起来之后,赵俊臣也终于看到了他的表情神态,却见到李纯臣此刻面庞上满是灰尘与泪痕,再也不见曾经的翩翩风度与深沉城府,就像是一位心忧家族、一筹莫展的可怜孝子。
只不过,这种形象与李纯臣的往日形象相差太远,在赵俊臣看来无疑是做戏做过头了。
另一边,李纯臣见到赵大力就像是提小鸡一般把自己提了起来,眼中闪过了一丝羞愤与怨毒,但他依然维持着楚楚可怜的表情。
随后,李纯臣还想要继续跪在赵俊臣的面前,但赵大力依然拎着他的衣领,所以就无论如何也无法跪下。
眼见到李纯臣只顾着与赵大力较劲,赵俊臣的表情愈发无奈,声音愈发冷漠道:“你只是通政司的底层官员,本阁今天特意抽出时间见你已是破例,你最好是珍惜机会,本阁耐心有效,若是你再次有问不答,本阁立刻就会把你赶出去!”
无奈之下,李纯臣只好是放弃了挣扎,向赵俊臣详细讲诉了李家生意这段时间屡次受到构害的情况,然后又说道:“……时至今日,下官的家族已是山穷水尽,不仅是原有的生意无法继续经营,还欠下了十余万两银子的巨债……
而家父使劲浑身解数之后,终于是打探到了确切消息,说是南直隶各界之所以是刻意构害下官的家族,乃是缘于赵阁臣您的示意……”
说到这里,李纯臣再次向赵俊臣哀求道:“赵阁臣,下官也知道自己在官场之中并不讨喜,因为当初殿试之际的那篇文章引发了众怒,而且下官的家族生意也因为下官的固执成见,并没有加入‘联合船行’……但这一切都是缘于下官的年少轻狂,下官的父母族人都是无辜的,还请赵阁臣就高抬贵手放过他们吧!”
显然,李纯臣并不知道赵俊臣已经提前察觉到了內厂重建的秘密,还以为赵俊臣刻意针对于他,乃是因为他当初在殿试期间所写的那篇《悬剑论》、以及李家生意没有加入“联合船行”的缘故。
听到李纯臣的这般说法,赵俊臣的表情愈发不耐烦,冷哼道:“一派胡言!对于你家族的种种事情,与本阁毫无关系,就凭你的官场地位、以及你的家族生意那点规模,本阁根本不会放在眼里,也配让本阁亲自出手、刻意针对?你也太高看自己了!
本阁听了你的讲诉之后,发现这一切事情全是你父亲财迷心窍、做生意赔了本,竟然也要怪在本阁头上?你们全家都失心疯了不成?”
说到这里,赵俊臣摆了摆手,又说道:“总而言之,对于你所说的那些事情,本阁全不知情,也毫不关心!本阁今天特意见你,也完全是因为别的缘故!
若非是本阁在你身上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情,就凭你的地位身份,就算是守在本阁府外连续求见一年,本阁也懒得见你!”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一直都在演戏的李纯臣终于是忍不住一愣。
他原本还以为,赵俊臣今天终于愿意见他,乃是因为他已经连续四天时间守在赵府外面求见的缘故,谁曾想赵俊臣与他相见竟是有另有原因?
李纯臣暗暗思索片刻,却依然想不出赵俊臣刻意与自己相见的原因,心中好奇之下,一时间也顾不得向赵俊臣继续哀求了,而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却不知……赵阁臣又是为何召见下官?”
赵俊臣转头看了自己身后的许庆彦一眼。
见到赵俊臣的眼神示意之后,沉默许久的许庆彦终于有了表现机会,立刻就摆出一副精明强干的模样,快声说道:“就在四天之前,也就是你首次求见赵阁臣之际,府里有人发现府外不远处有几人探头探脑,似乎是在窥探赵府的动向……
但因为我家阁臣的身份地位,一举一动皆是受到朝野各方的重点关注,所以我们赵府对于这件事情原本也并不是特别在意。
谁曾想,那几人竟是连续四天出现于赵府之外窥探,而且那几人每次的出现时间,皆是与你的出现时间完全重合!
你若是来到赵府之外求见赵阁臣,他们就会随之现身,你若是候在赵府之外,他们也会一直躲在远处探头探头,你若是离开了赵府之外,他们也会随之离开……而且他们的表现很是训练有素,很善于跟踪与反跟踪的手段,完全不像是闲杂人等!
所以,我们也就做出判断,认为那几人根本不是想要窥探赵府的情况,而是为了跟踪与监视你!”
听到许庆彦的这番解释,李纯臣顿时是心中一惊!
要知道,他乃是內厂秘密重建之后的內厂厂督,也肩负着德庆皇帝所交代的秘密任务,没想到竟是被人暗中监视也毫无察觉,反而还要赵俊臣的人提醒他。
这件事情,自然是让李纯臣感受到了莫大的危机与压力。
然而,许庆彦的下一句话,更是让李纯臣面色大变。
只听许庆彦继续说道:“察觉到这般情况之后,为了以防万一,赵阁臣就派人暗中摸了摸那几人的底细,然后就发现……那几人竟是受命于西厂的锦衣卫番子!”
西厂!锦衣卫!
听到这两个关键词,李纯臣顿时是身体一僵、面色苍白。
另一边,许庆彦说完之后,已是退回到赵俊臣的身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