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但茹儿你却只有我……所以,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多陪着你、照顾你,你若是晚上睡不安稳,我就陪着你说些闲话、打发夜晚时间,你若是没有胃口,那我就亲自下厨、给你做一些没见过的菜肴,其实相公我也会下厨的……”
听到赵俊臣的温柔话语,方茹不由是面现迷醉与幸福之色,很快就破涕为笑了。
妊娠反应之下,方茹的情绪变化很快。
另一边,崔倩雪与张玉儿二女则是面现羡色,只希望现在怀孕生病的人是自己。
然而,赵俊臣的温柔言语还没有说完,就听到许庆彦的禀报声音从房间外传来。
“少爷,周尚景派人送来了一封密信,似乎是与南京那边的事情有关!”
许庆彦的禀报声音,顿时就打破了房间之中的温馨氛围,赵俊臣的温柔表情、方茹的幸福表情、崔倩雪与张玉儿二女的羡慕表情,所有人的表情一时间皆是僵住了。
片刻时间的尴尬沉默之后,许庆彦见房间之中迟迟没有回应,就再次唤道:“少爷,周尚景派人送来了一封密信,似乎是与南京那边的事情有关!听周府信使的意思,事情有些急切,需要少爷尽快回复消息!”
随后,方茹的一双明眸之中满是失落,但她的表情已经恢复了平静,轻声道:“相公,你还是先去办正事吧。”
见到赵俊臣依然犹豫,方茹再次强调道:“茹儿只是小病,很快就能痊愈,相公不必担心,朝廷正事终究是不能耽搁的……若是茹儿这边还有事情,立刻就会通知相公,相公完全不必在意一时。”
赵俊臣叹息一声,起身吻了方茹的额头之后,又顿了顿足,终究还是离开了。
赵俊臣虽是机关算尽,但他绝大多数时候依然是无法掌控一切,只是被时局推着走向未知方向,不仅是身不由己、心也不由己。
*
虽然也知道不应该,但赵俊臣依然是忍不住迁怒许庆彦,认为许庆彦来得不是时候。
所以,离开方茹的房间之后,赵俊臣并没有理会许庆彦,只是伸手接过了周尚景的密信,然后就冷着脸迈步走向赵府小书房的方向。
而许庆彦见到赵俊臣这般情况,还以为方茹的病情比较严重,不由也是慌了,一路上不断安慰赵俊臣宽心,说是温采宁、章德承两位神医一定能治好方茹云云。
当赵俊臣来到赵府小书房之后,总算是恢复了冷静与理智,也知道自己只是在迁怒许庆彦,于是就摇头解释道:“方茹的病情并不严重,只是受到一些风寒,但她不愿意吃药,只想要硬抗过去……唉,也怪我当初多了一句嘴!
但无论如何,应该不碍大事,只是她这段时间全凭自己硬抗病情,必然是要遭受很多罪,若是实在不行,我就要逼着她喝药才行……你不必担心什么,我只是心情不好。”
说完,赵俊臣已是坐在书桌后面,首先用一点时间收拾好了心情,然后就拆开了周尚景的密信认真查看。
正如许庆彦所说一般,周尚景的这封密信乃是与南京的事情有关。
与“周党”化解了矛盾之后,周尚景已经答应了赵俊臣的请求,让赵俊臣参与到后续计划之中、与周尚景一同对付七皇子朱和坚。
然而,周尚景一直都没有向赵俊臣透露自己计划的详细内容,显然是担心赵俊臣提前知晓计划全貌之后,也许就会暗中作梗的缘故。
现如今,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计划已经进行到最后一步,周尚景针对七皇子朱和坚的计划也已经完成了布局,于是周尚景终于向赵俊臣送来了一封密信,也在密信之中向赵俊臣详细告知了他这项计划的全部内容,并要求赵俊臣全力配合。
事实上,局势发展到这一步,赵俊臣自然是来不及暗中搞小动作,也只能全力配合周尚景行事了。
而赵俊臣看完了周尚景的密信内容之后,表情间则是充满了钦佩与惊叹之意。
“周尚景的这项计划,并没有赶尽杀绝……事实上,周尚景为朱和坚留下了许多生机,只要朱和坚做事之际一心秉公处理,他就不会有任何麻烦,但……朱和坚当真会秉公办事吗?以朱和坚的性格,到时候十有八九只想要占尽一切好处,所以……他肯定要栽跟头了,就算是王保仁也救不了他!”
……
……





摄政大明 第1158章.事端开启(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赵俊臣这次主动参与到周尚景的计划之中,不仅是为了联合周尚景一同坑害七皇子朱和坚,也是想要浑水摸鱼、趁机为自己攫取好处。
现如今,因为时间上已经来不及的缘故,赵俊臣不敢在暗中搞太多小动作,否则就会有可能影响到周尚景的计划成败,可谓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能是尽量配合周尚景的计划行事。
不过,反复翻看了周尚景的密信内容之后,赵俊臣心中不断推演着南京方面的未来局势发展,依然是敏锐的寻到了好几处切入点,能让自己在不影响计划全局的情况下,攫取一定的利益好处。
譬如说……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以及南京僧道司!
自从靖难之役以后,明朝就一直是拥有两套行政班底,北京、南京各有一套,京城中枢所拥有的各大衙门,南京官场往往也会拥有有相同机构。
京城中枢有六部衙门,南京官场也有六部衙门,京城中枢有都察院,南京官场也有都察院,京城中枢有国子监,南京官场自然也有国子监。
这一次,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官场的收权计划,只针对于南京六部,所以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以及南京僧道司等等衙门的权力,依然还会延续一定时间。
而这些衙门的权力,也同样不小。
就以南京国子监为例,下辖着明朝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明朝规模最大的南京贡院、以及技术实力与影响力皆是最为雄厚的江南书局!
其中,应天书院就像是京城国子监一般,拥有招收贡生的权力,院内众位教授一个个皆是当世大儒,院内贡生不仅是享有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资源,更还可以直接参加科举。
考虑到江南境内的文化荟萃,应天书院自然是汇聚了大量人才,就连当初的赵山才也是应天书院出身——赵山才曾经被称作“江南才子”,年纪轻轻就拥有诺大名气,也是因为他当初在应天书院读书期间表现鹤立鸡群的缘故。
事实上,相较于京城国子监如今早已是沦为了勋贵子弟的镀金之地,应天书院的人才质量还要更高一点。
至于南京贡院,则是明朝时期规模最大的科考场所,明朝官员至少有一半人乃是从南京贡院考出来的。
还有江南书局,拥有这个时代最强的刊印技术,明朝时期的各类主流书籍,也有三分之一乃是由江南书局负责刊印与流通。
简而言之,若论在明朝读书人心目之中的影响力,南京国子监还要远在京城国子监之上!
至于南京都察院,则是清流们除了京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个大本营,肩负着监察南方各地官场之权责,更还是清流势力的造血与养老之地。
简而言之,清流之中若是冒出了一位优秀新人,往往都会率先安排到南京都察院历练一段时间,趁机养望造势,等到这位清流新人的声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调任到京城都察院任职,藉此来源源不断的为清流势力提供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庙堂中枢的清流们若是不小心栽了跟头,又或者是到处弹劾之际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往往也会离开京城都察院、前往南京都察院躲避风头,虽然已是很难重返京城中枢,但至少可以保证全身而退。
而且清流们又凭借着南京都察院的监察南方官场之权,也可以不断经营人脉、增强底蕴,为他们的家族基业保驾护航。
再说南京僧道司,也同样是管辖着南方各地的宗教大权,南方各地的佛道势力若是想要新建僧院道观,皆是需要获得南京僧道司的许可,南方各地的僧院道观,若是想要招收新的僧人道士,也皆是需要南京僧道司发放度牒。
这三大衙门的权力影响,皆是不可小觑,在南直隶境内尤其是根深蒂固,对于赵俊臣的未来计划也皆是可以提供助益。
于是,赵俊臣经过认真思索之后,已经决定选择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南京僧道司这三大衙门作为切入点,趁着南京官场的变动,再次扩张自己的势力影响。
当然,赵俊臣并没有妄想要彻底掌控这三大衙门,因为赵俊臣相信周尚景这个时候必然也盯上了这三大衙门……至少是盯上了南京国子监与南京都察院,绝不会让赵俊臣摘掉大多数桃子。
与此同时,正在南京境内坐镇的王保仁与朱和坚二人也不是吃干饭的,必然也会趁机扩张他们的势力。
所以,赵俊臣并不贪心,他也不认为自己可以顺利掌控这三大衙门,但只要是能把自己的影响力逐渐渗透进入这三大衙门,将来可以有限度的干涉这三大衙门的决策,赵俊臣就很满足了。
*
思定之后,赵俊臣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但他并没有急着给周尚景回复消息,而是率先给自己在南直隶境内的诸位朋党与盟友,像是南直隶巡抚黄有容、东南巡阅使霍正源、江浙巨贾林云璞、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等人,皆是写了一封密信、交代了许多事情,然后就安排快马信使连夜把这些密信送去了南直隶方向。
随后,赵俊臣又召来了刚刚加入赵府的幕僚江正,也同样交代了许多事情,然后就让江正尽快收拾行囊、同样是连夜赶往南直隶。
赵俊臣把江正派去南直隶,其实并没有托付多少重任,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后续计划加一道保险罢了,最主要还是想要趁机考察江正的立场与忠心,也想要趁着江正离开京城之际重组自己的幕僚团队。
也直到此时,赵俊臣才终于抽出时间,给周尚景写了一封回信派人送到了周府,回信内容自然是信誓旦旦保证自己会全力配合周尚景,对周尚景的计划没有任何异议,一切皆是以周尚景马首是瞻云云。
等到这一切事情皆是结束之后,赵俊臣发现时间已是傍晚酉时三刻,天色也已经逐渐昏暗,而赵俊臣只顾着处理事情,竟是连晚饭也忘了吃,自然是身心疲乏。
但赵俊臣总算是还记得自己不久前对方茹的承诺,派人从厨房之中取来一碟夜宵随意填腹之后,又命人取来一盆水洗了一把脸、稍稍提振了精神,然后就强迫自己抛下手头上的剩余事务,匆匆赶往方茹的房间陪伴照顾了。
毕竟,赵俊臣此前已是信誓旦旦的做出了承诺、保证自己会尽量陪伴方茹,虽然很快就遭到了打脸、被迫食言,让那些承诺很快就变成了笑话,但赵俊臣依然不打算完全放弃自己的承诺。
“虽然是食言了,但并没有完全食言,我只是食言了一点……希望方茹此时已经睡下、并没有刻意等我……”
渐暗的夜色之下,赵俊臣快步赶往方茹的房间之际,心中自我安慰道。
但等到赵俊臣再次来到了方茹的房间之外,却发现房间内依然亮着灯火。
当赵俊臣进入到方茹的卧室之后,又看到方茹还是半躺在床上,双颊依然是有发烧之际的病状殷红,身体也依然是萎靡虚弱。
与此同时,方茹的侍女小碧则是捧着一本诗词抄本不断朗读着。
这般胎教方法,依然是缘于赵俊臣前段时间的随意一语,但方茹显然是记在了心上,即使是生病之际也完全没有忘记。
见到推门而入的赵俊臣,方茹顿时是散去了虚弱萎靡,好似是瞬间就恢复了许多精神,笑靥如花。
赵俊臣走到方茹床前,问道:“茹儿你是在刻意等我?”
方茹摇头,道:“茹儿也想要等待相公,但终究是养胎为重,只是下午时候已经睡过一次了,现在有些睡不着,所以就让小碧为腹中胎儿朗诵诗词,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像是老爷一般有出息……
此前一直都是茹儿自己给腹中孩子读诗的,但今天茹儿的喉咙有些肿痛,所以就让小碧代读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然后就挥手让小碧离开房间,自己则是坐在了方茹的床边,拿起了小碧所留下的诗词抄本,又倾身靠近方茹隆起的腹部,翻开其中一页继续轻声读道:“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在赵俊臣轻声诵读之际,方茹只觉得无比安心,最初还是用一双明眸静静注视着赵俊臣的体贴表现,但很快就逐渐闭上了双眸、呼吸也逐渐放缓,再次沉睡了过去,嘴角噙着笑意。
*
对于赵俊臣而言,这种温馨氛围并不常见,持续时间也总是不长。
但对于七皇子朱和坚而言,却是从他出生以来就与这种温馨氛围完全无缘。
也正因为如此,朱和坚从来都不会盲目相信任何人,也从来都不会盲目依赖任何人。
朱和坚很清楚,当他面对真正困难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也只能相信自己!
所以,就在赵俊臣、周尚景等人皆是在暗中布局、就连王保仁也是另有算计之际,朱和坚抵达南京之后,只是短暂休息了一个晚上,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忙碌。
因为王保仁的提醒,朱和坚已是很清楚他接下来所要面临的困局——他很快就要被迫站出来、亲自主持南京官场的混乱局面,也必须要亲手处理周尚景为他所准备的那一系列难题!
王保仁虽然是朱和坚寄以厚望的盟友,但他显然是另有心思,想要趁机试探朱和坚的秉性与手段,也想要趁机加强自己在朱和坚心目中的地位影响,所以朱和坚这一次依然只能依靠自己。
朱和坚其实早就习惯了这般情况,虽然是心中暗暗怨恨王保仁的心术手段,但他并没有过多抱怨什么,只是把全部精力皆是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不过,王保仁虽然是另有算计,并没有一帮到底,但他依然是已经帮了朱和坚不少忙——不仅是提前推测出了周尚景的计划全貌,也预先推算出了周尚景的具体手段,而且他推荐给朱和坚的两位幕僚,也就是吕德与傅平生二人,也确实是能力出众,为朱和坚提供了不少助力。
当朱和坚抵达南京之后的第二天,在吕德与傅平生的协助之下,再加上贾伦暗中所提供的一系列情报,朱和坚很快就理清了南京官场的复杂利益关系、以及现阶段的混乱局势。
在此期间,朱和坚也顺便发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王保仁为何会这般看重年纪轻轻的吕德!
“哦?这样说来,吕先生你与那位江南才子赵山才,相互间很熟悉了?”
这一天,朱和坚半途休息、与两位幕僚闲谈之际,也趁机打探出了吕德的身份来历,却很快就发现了一项很有趣的消息,便是开口确认道。
……
……




摄政大明 第1159章.江南第二才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原本只是休息间隙的寻常闲聊,顺便打探一下吕德与傅平生这二人的根底与秉性。
但谈到吕德的过往经历之际,朱和坚却是突然发现,吕德乃是扬州人士,而且他前些年一直都在应天书院读书。
这也就意味着,吕德与赵山才这二人不仅是同乡,而且还是同窗。
对于赵山才此人,朱和坚最是印象深刻,若不是他当初及时出手暗中害死了赵山才,太子朱和堉现在恐怕已经在赵山才的辅佐之下稳固了庙堂地位,储君废立之事也根本无从谈起。
于是,朱和坚忍不住进一步打探道:“哦?这样说来,吕先生你与那位江南才子赵山才,相互间很熟悉了?”
听到朱和坚突然间提及赵山才的名字之后,吕德的表情顿时就冷淡了下来,眼神复杂、良久不语。
沉默片刻之后,吕德轻轻点头,缓缓道:“关于赵山才此人……学生与他很熟悉,就算是想不熟悉也难!”
说完,吕德又是轻声一叹。
见到吕德的这般反应,朱和坚若有所思,但还是试探追问道:“我看吕先生与赵山才年纪相仿,又同样是才华横溢、智慧非凡,也同样都是扬州人士、曾在应天书院读书,想必你们两人一定是惺惺相惜的至交好友吧?”
若是吕德与赵山才二人交情匪浅的话,那就意味着朱和坚今后必须要刻意防范吕德了,毕竟赵山才当初就是被朱和坚暗中害死的。
不过,看吕德此时的神态反应,却不像是与赵山才交情很深的样子,但为了以防万一,朱和坚还是要询问清楚才行。
吕德显然是不愿意过多谈及赵山才,但既然朱和坚已是开口询问,也只好是无奈答道:“学生与赵山才乃是同龄、同乡、同窗,而且赵山才本人也是算是豁达亲切……所以,若是学生的心胸稍稍开阔一些的话,那么学生与赵山才二人自然是有机会成为莫逆之交的。”
这一番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吕德与赵山才二人关系疏远,而且还是吕德主动疏远了赵山才。
朱和坚乃是极为聪慧之辈,谈到此处已是大致猜出了吕德的想法,但依然是明知故问、再次追问道:“哦?吕先生为何要这样讲?”
见到朱和坚的追根问底,吕德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旁边的傅平生似乎是了解一些情况,看向吕德的目光充满了同情、无奈、还有一丝不以为然,而朱和坚则是装作一副毫无察觉的好奇模样。
最终,吕德轻声讲诉起了他与赵山才的曾经故事。
“学生乃是出生于书香门第,近百年来家族祖辈之中曾是出过七名进士、十一位举人,晚辈的叔祖父则是江南大儒吕思瑞,而学生自幼就饱受诗书熏陶,也展现出了一些天赋,族中众位长辈对于学生也是抱有极高期望。
而学生最初也算是争气,学问成绩皆是远超同侪,甚至能与族中叔伯并肩,也早早就名扬乡里,那时候学生自然也是自诩不凡,只觉得自己乃是当世第一才子,这一辈子注定是会有不凡成就……但就在这个时候,学生遇到了赵山才。
因为学生与赵山才乃是同龄同乡的缘故,所以也就同期参加县试,结果是赵山才名列第一,学生则是屈居第二;随后又一同参加府试,依然是赵山才名列第一、学生屈居第二;再然后又一同参加院试,还是赵山才名列第一、学生屈居第二……
经过这三场童子试之后,学生与赵山才二人皆是顺利考取了秀才功名,然后就同期进入应天书院读书,但那几年时间,学生哪怕是拼命苦读,但历次的书院内部考核,依然还是赵山才第一、学生次之……
再等到前年秋闱,学生更是竭尽所能、拼尽全力……对于学生而言,考取举人功名并不困难,想要胜过赵山才却是难如登天……但那一届乡试,赵山才还是第一名解元,学生也还是次名亚元……”
说到这里,吕德的表情可谓是无比复杂,好似窒息一般的痛苦与无奈,但隐约间又有一些轻松与庆幸。
随后,吕德长吁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最终,等到去年此时,学生虽然有资格参加春闱会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机会、决定再等三年时间……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学生已经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恐怕是永远也无法胜过赵山才,但又不愿意再次被赵山才强压一头,所以就退怯了。
谁曾想,赵山才前往京城参加会考之后,竟是没多久就因病英年早逝了……学生从未胜过赵山才一次,从今往后也彻底失去了机会,听说赵山才病逝的消息之后,一时间竟也是怅然若失……
随后,因为学生的学问已经到了瓶颈,就告别了应天书院的众位师长、原本是打算趁着这几年时间前往各地游学,谁曾想就在这个时候,王太师却是听闻了学生的名声,亲自出面邀请学生辅佐于他,而学生思及下一届会试还在两三年以后,王太师又是诚意十足,所以就答应了王太师的邀请,这段时间也算是协助王太师做了不少事情,总算是没有荒废时日。”
说完,吕德又是一声长叹。
*
谈及赵山才的常年压制之际,吕德的表情看似坦然、但朱和坚依然是敏锐察觉到了吕德言语间的怨怼情绪,再等到吕德谈及赵山才的死讯之际,看似是遗憾与怅然,但朱和坚更是分明感受到了吕德内心之中的那一丝轻松与庆幸。
察觉到这些情绪变化之后,朱和坚也就稍稍放下了心中戒备。
吕德的这些情绪若是没有作假,那他就算是将来知晓了赵山才的真正死因,也绝不会产生要为赵山才复仇的想法。
这也就意味着,朱和坚可以放心把吕德收为己用!
其实,经过这一天时间以来的接触,朱和坚对于吕德的能力才华已是颇为看重,认为吕德头脑清晰、办事干练,许多时候更是可以一眼就看出某些事情的核心与本质,将来必定是前途无量。
根据朱和坚的看法,一个人是否拥有政治天赋,首要一点就是看这个人是否拥有“筛事”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从一堆繁杂琐碎的事情之中,迅速筛选出哪些事情必须要尽快处理、哪些事情必须要重点关注、又有哪些事情可以暂时无视,然后根据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分别进行处理。
能否把这些事情处理妥当暂且不说,但首先要进行筛选。
这项能力看似寻常,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天赋,也需要拥有很高的经验与见识。
这一天时间以来,朱和坚与吕德、傅平生二人一直都在梳理南京官场的复杂情况,吕德则是展现出了极为不凡的筛事天赋,让朱和坚颇为惊叹。
1...574575576577578...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