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然而,不等李子雍说完,何榷已是挥手打断,不以为然道:“李老不必过虑,朝廷中枢这两三百年以来一直都想要从南京官场收权,但又有哪次成功了?
南京官场目前情况确实是有些混乱,但只要咱们扳倒了政敌、统一政令,自然是很快就可以拨乱反正、平息乱象,到了那个时候,朝廷中枢也就没理由收权了!”
其实,何榷根本不关心南京官场会不会被朝廷收权,他只是无比怀念自己曾经连续弹劾三位阁老与五位尚书的风光与壮举,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对于这种事情就已经彻底上瘾了。
所以,何榷只想要不断弹劾自己看不顺眼的朝廷官员——当然,他对于绝大多数朝廷官员皆是看不顺眼——进而是引来世人关注、百官敬畏,这种感觉总是让他欲罢不能。
随后,吴陉人也再次点头,道:“本官也听说了传闻,但本官与何御史也是相同看法,唯有迅速统一南京官场政令,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也可以从根本上阻止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若是咱们只是一味想着宁事息人,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说到这里,吴陉人面现怨毒之色,他与南京户部尚书汪正乃是积怨已久,他本人也不是江南出身的官员,所以他同样不在乎南京官场的权力存续,他只想要把汪正踩在脚下罢了!
而李子雍则是性格软弱之辈,见到吴陉人与何榷二人皆是态度坚定,自然是不敢再劝,只是心中暗叹,只觉得自己恐怕是无法平平稳稳的告老还乡了。
吴陉人与何榷二人也没有过多理会李子雍的反应,只是继续商议着后续计划。
“立刻让咱们手下的所有人皆是做好准备,等到七皇子殿下休养好身体之后,咱们二人就再次前往瞻园拜见、务必要让七皇子殿下明白咱们南京官场的人心所向!”
“对,声势越大越好!”
*
瞻园之中,朱和坚则是继续向王保仁讲诉着自己对于南京官场的看法。
只见朱和坚侃侃而谈,继续说道:“除了以吴陉人、何榷、李子雍三人为首的势力之外,还有南京户部尚书汪正、南京礼部尚书沈欣文、南京工部尚书宋大成这三人另成一派!
只不过,这三人之所以是联手结盟,全是因为吴陉人与何榷二人做事太过霸道,让他们三人必须要联手阻挡,但实际上这三人并没有共同利益,相互间还有许多矛盾,很难齐心协力,所以就被吴陉人他们死死压制着……依晚辈的看法,若不是王太师您一直都在暗中支持他们,他们早就被吴陉人、何榷他们彻底击败了!”
王保仁面现激赏,点头道:“七皇子殿下的眼光果然敏锐,老夫所提供的情报之中并未明确指出这一点,但七皇子殿下依然是看出了老夫暗中支持汪正、沈欣文等人的做法!
七皇子殿下的看法没错,老夫确实是一直都在暗中支持汪正、沈欣文等人,就是为了让这两派势力僵持不下、不断冲突,也让南京官场陷入混乱之中无法自拔,还要让南京六部无法统一政令、同心协力,否则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也正是因为老夫这段时间的暗中支持,所以汪正、沈欣文、以及宋大成他们对于老夫一向是较为信任,这也是咱们接下来可以利用的地方!”
朱和坚则是笑着称赞道:“王太师果然是手段高绝,全盘局势尽在掌握,汪正等人把王太师视为靠山,但实际上却只是王太师手里的棋子罢了!”
王保仁却是摇头纠正道:“只是弃子罢了!这几人不堪大用,当棋子也不合格!”
朱和坚再次点头,道:“对,是弃子,汪正贪婪吝啬、性格跋扈,沈欣文则是嫉贤妒能、自作聪明,南京官场目前的狼藉名声大半是因为他们二人造成的,若是让他们成为棋子,只会坏了王太师的声誉,所以王太师您一直都只是暗中支持他们,却从来都没有公开支持他们……这几人当棋子虽然不合格,但作为弃子则是最为合适不过!”
*
正如王保仁所言一般,自从七皇子朱和坚来到南京城内之后,南京各界势力就一直都在紧紧盯着朱和坚的一举一动,许多人也皆是把朱和坚视为是他们扭转局面的希望所在。
所以,此时的南京望江楼内,汪正与沈欣文等人也同样正在谈论朱和坚的事情。
自从担任南京六部尚书以来,汪正、沈欣文、宋大成等人利用各自权柄皆是捞得钵满盆满,短短半年多时间就皆已经拥有了数十万银子的身家,其中捞银子最狠的汪正,他的身家更是高达百万之巨!
要知道,就算是赵俊臣的前身当年捞钱最狠的那段时间,也远远没有这般高效。
此时,虽然只是早晨的辰时三刻,但汪正、沈欣文、宋大成三人却是特意选在南京境内最为奢华的望江楼吃早餐,他们面前的每道餐点皆是极为考究,一顿早餐相当于寻常百姓人家的数月开销。
而他们决定在望江楼相聚,一边是为了商议今后局势,一边是因为他们的银子太多,这点开销根本不放在心上。
“各位,本官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咱们昨天前去瞻园拜访七皇子殿下的时候,虽然是吃了闭门羹,但吴陉人、何榷他们也同样吃了闭门羹!这般情况足以证明七皇子殿下确实是只想要休息,并不是刻意拒见咱们、对咱们存有偏见!
而且,我昨天晚上还去拜访了王太师,给了王太师好大一笔好处,终于让王太师点头同意、向咱们引荐七皇子殿下!嘿,只要咱们与七皇子殿下拉上关系,从今往后自然是不必再担心吴陉人他们的攻讦了!”
说话之际,汪正满脸得意,自以为胜券在握。
汪正此人年纪刚到不惑,正是人生精力巅峰之际,但由于长期沉溺于酒色,让他的面色有些苍白,眼袋也很显眼。
宋大成则是好奇问道:“却不知,汪尚书你这次送给了王太师多大好处?”
汪正又是肉痛、又是自豪的说道:“足足五百两银子!”
“嗤!”
汪正话声刚落,沈欣文就嗤笑了一声,道:“王太师还真是好脾气,区区五百两银子就愿意出面!汪尚书还真是大手笔!”
沈欣文年纪与汪正相当,同样贪财、也同样好色,就连苍白脸色与黑眼圈也是颇为神似,但这两人却不似吴陉人与何榷一般志同道合,反而经常会有冲突。
就像是三天之前,他们二人就曾是因为一名青楼头牌而争风吃醋,闹得很不愉快。
“我这五百两银子可是为了咱们三人一同出的!你若是嫌少,又出了几钱?”
“也不瞒你说,昨天我也去见了王太师,给了五千两银子的好处!你还真以为你那点银子就能说动王太师出面?”
“你竟然瞒着我等私下去见了王太师?”
“你难道不是?”
眼看到汪正与沈欣文二人又要争吵,宋大成总算是多些理智,立刻劝道:“两位,现在不是咱们争吵的时候,目前南京官场大变将至,七皇子殿下的出现更是让局势风云变幻、人心思动,咱们最好是多做准备才行!
当务之急,还是要寻到一个强力靠山,有了靠山为咱们撑腰之后,就再也不必担心吴陉人他们的攻讦,而王太师他虽然愿意支持咱们,但终究是权势弱了一些……依我来看,还是京城中枢的阁老赵俊臣最靠谱!只要给足好处,赵阁臣应该也愿意接纳咱们!
正好,南京吏部侍郎曹文斌就是赵阁臣的门人,咱们可以通过他来搭上赵阁臣的门路……汪尚书,却不知这件事你办得如何了?”
听到宋大成的询问,汪正顿时是表情难堪,咬牙道:“那个曹文斌,一向是对我敬而远之,对于我的各种暗示也一直都没有理会!要我看,咱们还是绕开曹文斌,直接派人前往京城与赵阁臣联系就好!”
沈欣文又是嗤笑一声,道:“曹文斌不愿意搭理你,还不是因为你过于吝啬,吃肉的时候连汤水也不给别人留下?要我是曹文斌,我也不会理你!”
随后,又是一场激烈争吵!
*
瞻园之内,朱和坚称赞了王保仁的手段之后,却是眉头愈发紧皱,表情也愈发严肃,又说道:“但最值得关注的势力,却还不是明面上的这两派!现如今的南京官场,不仅是官场高层内部出现了分裂,高层官员与中下层官员之间也同样出现了脱节与撕裂,甚至就连南京官员与绅儒商民之间,也同样是矛盾重重、离心离德……这般情况,也就让别有用心的两股势力,寻到了可乘之机!”
王保仁听到这里,也同样表情凝重了起来,点头道:“是啊,周党、赵党……这两股势力自然是不甘寂寞,这种事情必然会插一脚!”
……
……
摄政大明 第1162章.事端开启(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周党!赵党!
周尚景!赵俊臣!
朝廷格局发展到目前阶段,庙堂上的任何大事小事,皆是无法绕开这两个派系的干涉与影响;庙堂之中的大小官员,做事之际也必须要考虑这两位权臣的态度与立场。
所以,对于这个时代的众位野心家而言,这两个派系、这两位权臣,简直就是挡在他们面前的两座大山。
而朱和坚与王保仁二人,无疑都是当代野心家之中的佼佼者,也都把自己视为是这两座大山的挑战者。
所以,谈及此处,朱和堉与王保仁同时间皆是抬眼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
随后,他们就从对方的表情之间,皆是看到了一丝刻意闪现的忌惮与敌意。
于是,这两人也皆是心中满意,认为他们的共同立场又多了一项。
一瞬间的相互观察之后,朱和坚又是轻轻一叹,缓缓道:“是啊,周、赵二党的朝野势力过于庞大,周首辅与赵阁臣这两位权臣也皆是嗅觉敏锐、手腕高绝,这种时候自然是避不开他们!
现如今,因为南京官场的高层官员与中下层官员的离心离德、以及南京百官与南京百姓的矛盾重重,也就让‘周党’与‘赵党’两派皆是寻到了机会,分别拉拢了一批南京中下层官员与南直隶地方豪族势力,在南京官场之中又形成了另外两股势力!
其中,‘周党’在南京城内的领袖人物,乃是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马森,而‘赵党’则是以南京吏部侍郎曹文斌为首!
近半年时间以来,这两人暗中活动频频,不仅是拉拢了许多心怀不满的南京中下层官员与地方豪族,而且还各自拥有一些强援相助!
‘周党’马森的强援乃是南直隶左布政使刘牧、以及南直隶按察使吕扬,‘赵党’曹文斌的强援则是南直隶巡抚、前阁老黄有容,以及影响力愈发庞大的‘联合船行’!
这两股势力虽然一直是躲在幕后、表现低调,极少会有公开行动,但他们的实力却是不容小觑,而且拥趸众多!现如今,眼见大变将至,他们接下来必然会有所行动,而且必然是所图甚大!
晚辈认为,相较于吴陉人、汪正这几个性格缺陷过于明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辈,以马森、曹文斌这二人为首的周、赵两派势力,才是后续计划的真正变数,也才是我们必须要重点关注的真正对手!”
说到这里,朱和坚的表情已是凝重至极。
王保仁也是轻叹点头,又补充道:“其实,七皇子殿下这几天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情报消息,有一部分内容已经过时了,老夫这里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新消息……
就在昨天午时左右,马森与曹文斌二人先后从京城中枢那边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两封密信的具体内容尚不可知,但马森与曹文斌二人收到密信之后,很快就进行了秘密接触!
依老夫的推测,应该是京城中枢的周首辅与赵阁臣那两位已经在私底下达成了部分共识,所以南京城内的周、赵二党势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有可能将会结盟合流、携手行动!”
听到王保仁的补充之后,朱和坚的表情顿时是愈发严肃了起来,沉思良久未语。
若是周、赵二党联手算计朱和坚,朱和坚本身也没有太多信心可以阻挡。
见到朱和坚的表情变化,王保仁的表情同样凝重,但眼神中又闪过了一丝满意。
让盟友深感威胁的共同强敌,永远都是促进团结、控制盟友的关键前提。
现如今,因为周、赵二党的联手合作,朱和坚必然是要愈发依赖王保仁,王保仁对于朱和坚的影响力与重要性,也将会越来越强!
只要把朱和坚这位未来储君与自己牢牢绑定在一起,王保仁的未来庙堂地位,就必然是稳如泰山。
于是,见到朱和坚已是深刻感受到威胁巨大之后,王保仁却又适时的出言宽慰,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缓缓道:“对于周、赵二党的合作,自然是要慎重对待,但七皇子殿下也不必过于担心,就像是老夫上次所说一般,周尚景与赵俊臣这两人总体而言还是顾全大局的,他们的后续行动最多也就是浑水摸鱼、占些好处,绝不会破坏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只要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得以顺利实现,你我二人这一次就算是有功无过!
更何况,就算是周、赵二人当真想要暗中坏事,但他们远在京城中枢、无法亲自出手,只是由马森与曹文斌这两位小人物负责具体操作,老夫或许对付不了周、赵二人的联手,但对付马森与曹文斌二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七皇子殿下只需放手去做,若是事情出现了纰漏,一切还有老夫随时都可以出手相助。”
听到王保仁信心十足的承诺,朱和坚也是稍稍安心,连声恭维道:“这是自然,只要有王太师坐镇南京、主持大局,也愿意全力支持晚辈,那就必然是万无一失,晚辈也没有任何可担心的!”
恭维之际,朱和坚的态度极为诚挚恭敬,似乎已经把王保仁视为自己的最大依仗。
然而,听到朱和坚的恭维言论,王保仁虽是深为满意,但依然没有向朱和坚承诺更多事情,只是微笑点头。
见到王保仁的这般表现,朱和坚不由是心中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
其实,朱和坚刚才总结南京官场的各方势力之际,还有一股势力刻意没有提及,而这股势力的为首之人,正是太子太师王保仁!
王保仁在南京官场经营多年,虽然前段时间因为朝廷中枢的整顿清洗而受到重创,但底蕴尚存,依然不可小觑——南京六部的十二位侍郎,其中有三人乃是王保仁的门生故旧;南京都察院的众位御史之中,也有许多人与王保仁交往密切;趁着南京官场这段时间以来的混乱局面,王保仁也同样拉拢了一批南京官场中下层官员与地方豪族壮大自身势力;
与此同时,王保仁在南京城内还拥有一个效率极高的情报网,南京附近的任何风吹草动,皆是瞒不过王保仁的耳目。
更别说,南京官场的汪正、沈欣文、宋大成这一派,对于王保仁也是颇为信任,随时都可以驱使利用。
可以说,现阶段的南京官场,虽然局势复杂、派系繁多,但无疑是以王保仁的势力实力最强、隐藏最深!
所以,只要王保仁愿意毫无保留的全力支持朱和坚,朱和坚自然是没必要担心太多!
但偏偏,王保仁就是不愿意向朱和坚承诺太多事情,也迟迟没有向朱和坚交代自己的详细计划,只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关键时刻才会出手收拾局面的压阵人物,让朱和坚独自挡在前面、承担大部分压力。
朱和坚一向是精于算计、深谙权谋,自然是看出了王保仁的险恶用心。
很显然,王保仁就是想要逼着朱和坚愈发依赖于他,趁机提升他本人对于朱和坚的影响力!
在朱和坚看来,自己现在所面临的艰难局面,主要原因自然是周尚景的暗中算计,利用造势手段让自己陷入“众望所归”的局面,所以必须要由暗转明、被迫亲自出面收拾南京官场的复杂局面。
然而,王保仁的冷眼旁观、顺水推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保仁察觉到周尚景的算计之后,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毫无办法阻止,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顺其自然、作壁上观。
毕竟,若是根据德庆皇帝的最初想法,朝廷中枢推行收权计划之际,乃是王保仁站在明处主持大局,朱和坚则是躲在暗中辅佐协助,所以王保仁必须要独自承担所有压力与责任;
但现在,因为周尚景的暗中作梗,情况则是变成了朱和坚必须要站在明处主持大局,而王保仁则是躲在暗处压阵兜底,也就让朱和坚与王保仁二人必须要共同承担所有的压力与责任。
这两种情况相较而言,自然是后者对于王保仁更为有利,不仅能逼迫朱和坚竭尽全力,还可以逼迫朱和坚愈发依赖自己。
甚至于,若是今后南京局势脱离控制、万一搞砸了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还可以逼着德庆皇帝亲自下场收拾乱局。
所以,王保仁不仅是没有出手阻止周尚景的计划,反而是乐见其成、说不定还曾是暗中推波助澜。
这样一来,朱和坚被迫站在明处之后,所面临的压力越是巨大,就越是需要依赖王保仁的支持。
也正是出于这般考虑,自从与朱和坚相见之后,王保仁看似是对朱和坚推心置腹,但实际上他提供给朱和坚的支持力度,一直都有所保留,就是为了让朱和坚深感压力、愈发依赖自己。
虽然朱和坚本身也对王保仁隐瞒了许多底牌,但并不妨碍朱和坚心中厌恶王保仁的相同做法。
*
虽然是心中厌恶王保仁的这般手段,但朱和坚现在也确实离不开王保仁的支持。
所以,朱和坚心中暗骂之际,表面上则是愈发恭敬了,出言请教道:“王太师您刚才说,周、赵二党并不会破坏朝廷中枢的收权大计,他们的后续行动最多也就是浑水摸鱼、占些好处……那么依照王太师的看法,周、赵二党究竟是在觊觎哪些好处?”
王保仁依然是想要考校朱和坚的能耐,却是不答反问:“七皇子殿下一向聪慧,自然是心中已有推测了吧?”
朱和坚沉吟片刻后,答道:“他们的目标不外乎有二,其一就是利用造势手段,逼迫晚辈亲自出面处理南京官场的复杂局面,趁机把大量难题抛给晚辈,一旦是晚辈没能妥善处理这些难题,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再次推迟储君废立之事;
其二,则是觊觎南京官场的那几个实权衙门,譬如说南京都察院、南京大理寺、南京国子监等等!
毕竟,朝廷中枢这一次的收权目标只是针对于南京六部,但其余那些实权衙门的相关权力还会延续一段时间,而周首辅与赵阁臣二人一旦是掌控了这些实权衙门,就可以极大提升他们对于南方官场的影响力,所以这些实权衙门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眼中势在必得的肥肉!”
王保仁点头表示赞赏,道:“七皇子殿下果然是慧眼如炬,老夫也不能补充更多了!”
朱和坚试探道:“这样看来,周、赵二党确实是所图非小……但南京官场毕竟是王太师的地盘,难道您就要眼睁睁看着周、赵二党插足其中?”
朱和坚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周尚景与赵俊臣乃是他们二人的共同对手,希望王保仁全力协助自己。
王保仁的眼中再次闪过了一丝凝重,但表面上则是自信一笑,道:“老夫在南京官场经营多年,若是真让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予取予夺,那老夫今后也就没必要重返京城中枢辅佐朝政了,还是安心留在南京城养老就好!
事实上,老夫当初虽然是被迫亲自出手整肃了南京官场,可谓是损失惨重,但也受到了陛下的准许,暗中保留了大部分亲信门生,而这些亲信门生如今就被老夫安排在南京都察院、南京大理寺、南京国子监等等衙门之中!
所以,老夫对于这几个衙门的掌控力,还是有些信心的,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若是没有觊觎这几个衙门也就罢了,若是他们真想要趁机插足夺权,老夫必然会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王保仁的这般表态,虽然是信心满满,但他依旧没有向朱和坚透露自己的详细计划。
顿了顿后,王保仁又说道:“所以,七皇子殿下不必考虑太多,还是专注于思索自己的事情就好……随着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发展到下一步,七皇子殿下必须要站出来主持局面,也必须要亲手处理周尚景所准备的那些难题……却不知,经过这两天时间的推演与准备之后,七皇子殿下对于周尚景所准备的那些难题,是否已经寻到了妥善解决之策?”
听到王保仁的询问,朱和坚却不似王保仁一般信心满满,至少表面上是一副信心不足的样子,再次叹息道:“在吕德与傅平生两位先生的协助之下,晚辈倒也寻到了一些对策,但这些对策究竟能否顺利解决那些难题,晚辈依然是心中没底……毕竟,周首辅为晚辈所准备的那些难题,实在是过于棘手了,当真是令人左右为难。”
说到这里,朱和坚就把自己这两天以来所想到的各项对策,向王保仁详细讲诉了一遍,希望王保仁可以提供一些指教与意见、完善自己的想法与思路。
然而,听完了朱和坚的详细讲诉之后,王保仁的态度只是模棱两可,虽然没有出言质疑,但也没有开口称赞,依然是老调重弹,笑道:“七皇子殿下既然已是思虑周详,那就只需是放手而为就好,若是万一出现了纰漏,一切自然还有老夫随时可以出手相助!”
见到王保仁的这般态度,朱和坚心中忍不住再次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无疑是让朱和坚愈发的倍感压力,自然是王保仁的刻意为之。
朱和坚也知道,他与王保仁虽然皆是有心合作,但他们皆是野心家,也皆是各有算计,合作之际又皆是想要保存实力、占据主动,任谁也不愿意主动亮出底牌,想要让他们二人摒弃私心、推心置腹,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