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这些大部头书籍,乃是赵俊臣离京之前就为自己特意准备好的,不仅是为了在路上打发时间、平复心情,也是为了设法弥补自己的弱项。
赵俊臣善于见缝插针、浑水摸鱼,惯于使用无法见光的阴谋手段,所设计的各项计划也过于精巧复杂——这些特点不仅是赵俊臣的优点,也是他的劣势。
而以赵俊臣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势,却必须要多学着使用一些因势利导的阳谋手段了。
这段时间以来,与周尚景接触越多,赵俊臣就越能感受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
*
这一天,赵俊臣坐在轿中,翻阅着手上那本《汉书》,看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内容之后,喃喃自语道:“众建诸侯啊,每当是看到这一部分内容,都会忍不住惊叹汉武帝的这般手段……根据后人总结,历史上的四大阳谋,分别是推恩令、围魏救赵、二桃杀三士、狭天子以令诸侯……在我看来,这其中又以推恩令最为无解,三言两语之间就抽空了诸侯们的根基……
细细想来,所谓‘阳谋’总结起来,就是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把自己手中的一些闲置资源变成炙手可热的珍贵之物,从而形成对自己更有利的局势,然后则是随势而动、顺势而发……
其中,这个‘势’字,就是利益与人心的意思,它只是一个引子,以利益所驱、以人心所向,把局势引导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而利益与人心之所趋,往往都是无可违背的,所以阳谋手段自然也就不会失败了。
当初周尚景曾是无意间提到过一件事情,那就是我若是能野心小一些,不似现在这般不受控制、难以预料,他其实很乐意合并周、赵二党,让我成为他的接班人……
从某方面而言,这就是一个极为高明的阳谋,不仅是让他的手中权势瞬间扩张近倍之多,我与‘赵党’众人也拥有了更安全的未来保障,在利益与人心的驱使之下,没有任何人能抗拒这般提议,而周尚景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一句‘接班人’的承诺罢了!
相较而言,阴谋手段也同样重视利益与人心,但里面增添了太多无法见光的变数,譬如欺骗、强迫、蒙蔽等等手段,自然也就落于下乘了。
周尚景能使用阳谋、善使用阳谋,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一贯以来的公私兼顾,所以就成为了公认的臣权代表,总能争取到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官员的支持,也就总是站在大势一方……
但我并不似周尚景那般拥有百官认同,经验底蕴也有所不足,所以也不能盲目模仿周尚景的风格,必须要有自己的方式……
而我接下来的努力方向,就是尽量剔除自己计划之中像是欺骗、强迫、隐瞒等等因素,多加入一些人心与利益的考量,所有欺骗总有拆穿的那一天,所有强迫都会遭遇抵抗,所有蒙蔽也迟早要真相大白,但人心与利益却是很难改变的,总是让人积极主动、甘心受驱……
反过来讲,今后与周尚景、德庆皇帝他们为敌之际,面对他们的阳谋手段,也可以从改变利益与人心的方面下手……”
一时间,赵俊臣思考了许多东西。
在此之前,赵俊臣一直都专注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反而没机会沉淀自己,也没工夫思考这些道理。
经过这一番思索之后,赵俊臣认为自己略有成长,心情也稍稍好转了一些。
然而,就在赵俊臣低头打算继续翻阅手中《汉书》之际,坐轿外面突然传来了赵大力小心翼翼的请示声。
“阁臣,咱们已经离开了蓟镇防区、来到了辽东境内,但因为之前路程太赶,已经错过了前往途径府城休息的机会,眼下天色渐暗,咱们必须要尽快挑选一处地方过夜……根据小人的打探,往北二十里处有一座军堡,往东十里则是一处村落,您看咱们究竟是前往北边军堡过夜?还是前往东边村落过夜?”
听到赵大力的请示,赵俊臣合上了手中书册,然后挑开轿帘向外看去,果然看到夕阳西落的景象,再过不久就会天黑。
然后,赵俊臣又发现,并不是只有赵大力一个人来到轿子旁边向自己请示,许庆彦就站在赵大力身边,但他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小心翼翼、满是委屈的观察着赵俊臣的表情。
显然,因为赵俊臣这几天心情烦躁、多次向身边人发脾气的事情,让许庆彦与赵大力二人皆是承受了许多无名之火。
人们心里不痛快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向身边人发脾气,但这其实是一种懦弱与不成熟的表现,因为所有人都心里清楚——向身边人发脾气不会有任何严重后果,向外人发脾气却有可能会遭到记恨,所以就选择让身边人与自己一同承受负面情绪。
此时赵俊臣的心情已经逐渐平静,见到许庆彦与赵大力的这般表现,也不由是心中有些愧疚。
思索片刻后,赵俊臣吩咐道:“边镇的各处军堡过于逼仄狭小,还是去东边那处村落过夜吧,准备一笔银子交给村民,向村民们购买一些肉食,大家这一路都幸苦了,今天晚上吃些好的。”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之后,许庆彦与赵大力二人皆是答应一声,然后就急忙想要离开赵俊臣的附近,显然是担心自己会再次受到赵俊臣的迁怒。
但就在这个时候,赵俊臣又出声叫住了许庆彦与赵大力,继续说道:“还有,若是能寻到酒水的话,也设法寻来,我虽然不喜饮酒,但今天晚上却要与你们二人喝几杯,趁机向你们赔罪……这几天我心里不痛快,但也不应该迁怒你们,现在心情平复了一些,才察觉到了自己的过错,是我不对!”
赵大力是一个憨厚忠诚之人,更是蒙受了赵俊臣的大恩,所以他只是惧怕赵俊臣的迁怒,但心中并没有任何怨恨,此时听到赵俊臣的道歉之后,连忙是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一切只是小事罢了。
另一边,许庆彦听到赵俊臣的道歉之后,却是愈发委屈了起来,一时间就连眼眶都红了。
但赵俊臣既然已经道歉了,许庆彦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赵俊臣啦。
*
就这样,赵俊臣一行队伍东行十里之后,终于是赶在天色彻底黑暗之前,远远看到了赵大力所说的那处村落。
然而,赵俊臣的队伍并没有立刻进入村落,而是提前停了下来。
因为情况不对!
村外的几颗大树上,赫然挂吊着五六具尸体,所有尸体皆是村民装扮、面目狰狞,一眼望去令人忍不住心中骇然。
村落的中心位置,明显能看到明亮火光——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村民农户皆是贫困无比,就连柴木也是能省则省,每当晚上很快就会漆黑一片、不见光亮,但眼前的这处村落,竟是能看到明显的火光,这种情况同样不正常。
与此同时,更还有哭嚎声、争执声、怒骂声隐隐传入耳中。
很显然,这处村落目前正在发生某些重大变故。
听到禀报之后,赵俊臣再次掀开轿帘向着村落方向看去,也顿时是表情凝重,第一反应就是有山贼劫掠。
如果只是山贼劫掠,赵俊臣倒也不担心,作为一名朝中阁臣,他的此行任务又是前往辽东宣示朝廷威仪、敲打那些军头,身边自然是有军队护送,包括了五百名身强体壮、装备精良、形象威武的禁军将士,以及五十名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再加上赵俊臣本人的随从家丁,队伍规模足有六百之众,寻常山贼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赵俊臣只是迅速吩咐道:“派些机敏的探子前去打探消息,若有发现异常立刻来报!传令所有的同行将士,备好战马兵器、随时准备迎战!”
然后,赵俊臣就坐在自己的轿子里,耐心等待消息。
经历了陕甘三边的激烈战事,些许马贼根本不被赵俊臣放在眼里。
很快的,探子们已经探清了村落里的情况。
事实证明赵俊臣多想了,并不是村落遇到了马贼劫掠。
但真实情况,却还要比赵俊臣的预想状况更为恶劣的多!
……
……





摄政大明 第1179章.赵俊臣总是食言而肥.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很快的,一名禁军百户领着几位村民来到了赵俊臣的坐轿前。
几位村民看到赵俊臣身穿绯袍玉带,端坐在蓝呢银顶的八抬大轿之中,周围则是刀甲明亮的层层将士护卫,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排场,顿时就被吓得不知所措。
那名禁军百户则是特意摆出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单膝跪地、扬声禀报道:“卑职禁军百户姜泉,奉阁老之命前往村中调查,现已查明具体情况,向阁老复命!
还望阁老得知,此处村落名叫胡家庄,并没有受到山贼马匪的劫掠,无论是村外悬吊的尸体,还是村内传来的哭嚎声,反而是与辽东边军的逼迫行径有关!村内的火光也是因为村民们点燃篝火连夜商议的缘故。”
说话间,姜泉的表情间满是兴奋与狂热,好似是把这次向赵俊臣当面禀报的事情,视为是自己的人生荣耀。
这般情况并不奇怪,因为赵俊臣的刻意安排,随他前来辽东地区的五百禁军将士,皆是曾经参与过陕甘三边的战事,不仅都算是赵俊臣的军中旧部,也都亲历了赵俊臣的赫赫战功,所以这批禁军将士皆是对赵俊臣崇拜至极,甚至还有许多狂热之辈。
像是这个姜泉,曾经只是一个禁军小旗,但他在陕甘三边先后跟随赵俊臣参加了小川河大战、渭水大捷等等战事,还曾亲眼见证过“赵俊臣”在小川河战场上白马银枪、三进三出的武勇英姿,从那以后就把赵俊臣视为人生偶像,而他本人也因为陕甘三边的军功被晋升为百户之职。
赵俊臣自然是知晓姜泉的经历,但也顾不上叙旧,只是表情严肃的追问道:“姜泉,我记得你,也算是本阁的旧部了……究竟是怎么回事?说一下具体情况”
听到赵俊臣把自己称作旧部,姜泉的表情愈发兴奋了起来。
但对于赵俊臣的追问,姜泉的反应却有些犹豫,最终则是转头看向身边几位村民,吩咐道:“你们不是想要申冤吗?这位大人乃是朝廷中枢的赵阁老,想必你们也曾听说过赵阁臣在陕甘三边的赫赫战绩,乃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大英雄、大青天!你们把胡家庄的情况向赵阁臣详细解释一遍,赵阁臣接下来自有裁定!”
听到姜泉的吩咐,村民们立刻就跪成一片,纷纷哭嚎了起来。
很显然,他们确实是蒙受了极大的冤屈,若非是走投无路,这些老实巴交的村民必然是不敢这般放肆。
村民们一边是哭嚎不断,一边是纷纷向赵俊臣讲诉起了胡家庄的情况。
“青天大老爷啊!您一定要为我们作主啊!否则我们就真没活路了!胡家庄都是一群贫困百姓,哪里凑得出五百石粮食!”
“我家闺女,才十四岁,还没嫁人啊!就这样被那些当兵的给掠走了!您可一定要救救她!”
“他们硬要说我们胡家庄与前段时间的那场民乱有关!冤枉啊!冤枉啊!我们胡家庄百姓一向老实本分,哪里敢参与民乱之事!”
“大人啊,您看那些悬吊的尸体,那里面就有老朽的儿子!老朽的儿子啊!就因为忍不住出声解释了几句,然后就被边军杀了,还把尸体悬挂在村外……老朽的好儿子啊,老朽就这一个儿子,一向是孝顺老实,边军们却硬说他是乱民,不仅杀了他,还要吊尸示众、以儆效尤,如今别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老朽就连收尸也不敢啊!”
这般哭喊申冤之际,任谁都能看出村民们的绝望与愤满,甚至还有一位死了儿子的老丈因为内心激愤一度昏死了过去。
但村民们的哭诉过于杂沓,赵俊臣耐心听了好半天,才终于是听明白了大概情况。
原来,就在今天下午申时左右,有一队辽东边军突然来到胡家庄,宣称是他们收到情报,认为胡家庄的村民与前段时间辽东防区境内的一场民乱有关,随后就开始勒索胡家庄的村民,要求胡家庄必须要在三天时间之内拿出五百石粮草作为“助军粮”以证清白,否则胡家庄的所有百姓都要以乱民之罪论处。
胡家庄根本凑不出五百石粮食,然后就有几人忍不住出声争辩了几句,结果那些辽东边军竟是二话不说,直接杀死了所有争辩的村民,然后就栽赃这些村民皆是暴民,还把他们的尸体悬吊在村外以示警告,而其余村民害怕边军们的进一步报复,就连收尸都不敢,只能眼睁睁看着族人的尸体曝于村外。
到了最后,边军们眼看村民们实在拿不出粮食,于是就掳走了胡家庄的所有年轻女子,说是胡家庄百姓什么时候能交出粮食,什么时候才会放归这些女子回家。
等到这些边军们离开之后,胡家庄的村民们实在没办法,只好是点燃篝火连夜商议对策,这也是赵俊臣看到村内泛着火光、又能听到哭嚎与怒吼声的原因。
明白了胡家庄百姓的悲惨境遇之后,赵俊臣自然是心中大怒!
辽东边军的这般行径,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哪里还像是保家卫民的朝廷将士?
性质之恶劣,就连寻常马匪山贼也不如!
一时间,因为心中怒意,赵俊臣险些就要站出来为胡家庄的百姓们主持公道!
但只是“险些”而已!
*
这段时间以来,辽东军镇屡屡向朝廷呈送奏疏,今天说是境内发生了民乱,明天说是建州女真出兵挑衅,但朝廷的衮衮诸公心中都明白,无论是辽东百姓的暴动,还是建州女真的挑衅,十有八九都是辽东军镇的虚构编造!
只是因为朝廷中枢一直都想要削减辽东军镇的军资耗费,辽东军镇为了抵抗朝廷中枢的决策,所以才会无中生有、编造事故,让朝廷中枢不敢对辽东镇轻举妄动。
然而,还有一件事情,朝廷中枢的衮衮诸公们皆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没有任何人愿意多想,更没有任何人愿意提出来。
那就是,为了应付朝廷中枢的调查,辽东军镇必须要拿出确凿证据,用以证明百姓暴动、边防冲突等等事情的真实性!
所以,每当是辽东军镇在奏疏之中提一句“建州女真出兵挑衅”,说不定就会有一批无辜的辽东百姓被他们杀良冒功!
所以,每当是辽东军镇在奏疏之中提一句“防区内有乱民暴动”,那也同样要挑选一批无辜百姓作为乱民惩处!
那些奏疏之中,随意几个字,往往都意味着无数百姓的家破人亡!
朝廷的衮衮诸公都不是蠢货,否则他们也爬不到现在这般地位,对于下面的蝇营狗苟皆是心知肚明,但没有任何人敢揭穿这件事情!
就像是一个装满屎尿的马桶,你若是没有掀开盖子、也没有用棍子搅动,臭味也不会特别刺鼻,就可以把事情一直掩盖下去、无视掉马桶的存在,所有人都能装作无事发生。
但若是掀开了马桶盖子、再用棍子搅动,那就必然是臭味熏天,再也无法忽略马桶的存在,马桶的问题就必须要解决。
但,究竟由谁来解决?谁有能力解决?又有谁愿意出手解决?
至少,赵俊臣一直以来都是不愿意的,周尚景也同样不愿意,朱和坚更是不会愿意……或许朱和堉愿意出手,但任何人都不敢让他负责此事。
所有人都讨厌搅屎棍。
于是,衮衮诸公都在装糊涂。
而赵俊臣一直以来也都是其中一员。
但这一刻,因为德庆皇帝的调虎离山,赵俊臣被迫离开了朝廷中枢,亲自来到了辽东镇这个马桶近前,马桶里的臭味就算是想要假装闻不到也不行了。
*
但赵俊臣不愧是赵俊臣,哪怕是马桶的臭味差点把他给熏死,他还是可以捏着鼻子硬是表示臭味根本不存在。
经过了最初的心中震怒之后,赵俊臣终究还是冷静了下来。
胡家庄百姓的境遇固然是极为悲惨,赵俊臣也确实是愤恨于辽东边军的滔天恶行,但赵俊臣这个时候必须要“顾全大局”,绝不能就因为心中的怜惜与震怒就与辽东镇发生冲突!
毕竟,赵俊臣早就想好了,自己这次来到辽东巡察只是走过场罢了,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尽量敷衍过去,绝不能耽搁时间!
朝廷中枢那边正值多事之秋,方茹的产期也是近在眼前,他若是与辽东镇撕破脸皮,必然会耽搁大量时间,然后就会影响到赵俊臣的全盘考量。
更何况,辽东镇的情况与当初的陕甘三边截然不同,赵俊臣当初奔赴陕甘三边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也有信心可以掌控大局,而且陕甘三边的将领们皆是拥兵自重、谁也不服谁,经常是明争暗斗、相互拖后腿,所以赵俊臣也有机会逐个击破。
但这一次,赵俊臣前来辽东镇之前,并没有任何准备,甚至都没有一个与辽东镇撕破脸皮的预案,辽东镇内部也要比陕甘三边团结得多,所以赵俊臣一旦是与辽东镇翻脸,几乎是没有任何胜算!
而且,辽东镇的将领们不仅是团结排外,而且还是胆大妄为、尾大不掉,这些年来不明不白的死在辽东境内的监军、钦差,总数已是不下于十人,赵俊臣若是与辽东镇发生冲突,说不定也会死得莫名其妙。
所以,若是抛掉“正义”、“良心”、“底线”这些无用之物,无论从任何方面考虑,赵俊臣都不应该就为了胡家庄的百姓而与辽东镇发生冲突。
当然,赵俊臣心底也明白,胡家庄的情况绝对不会是一个孤例,但赵俊臣还是一如既往的假装自己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
最终,好不容易等到胡家庄百姓的哭诉暂时告一段落之后,赵俊臣先是稍稍沉默了片刻,然后则是面无表情的缓缓说道:“各位百姓不必担心,关于这件事情,本阁一定会向辽东镇质询,若是所有事情皆是不假,本阁一定会为你们主持公道……至少,本阁会为你们澄清乱民之罪,也会帮着你们把被掳走的妻女给尽数索要回来!”
赵俊臣并没有说谎,他终究是朝廷中枢的阁老,无论是澄清胡家庄百姓的乱民之罪,还是为胡家庄百姓索要被掳走的妻女,只要他愿意开口说出来,辽东镇必然会卖给赵俊臣一个面子。
但赵俊臣的承诺也就到此为止了,他并不能惩办那些作恶的辽东边军,也无法为胡家庄以外的辽东百姓主持公道,更不能阻止辽东镇边军今后再次作恶,否则他与辽东镇的冲突必然就会发生。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承诺之后,一部分村民顿时是面现欢喜之色,还以为自己果然是遇到了一位青天大老爷。
这部分村民,大多是没有被辽东边军随意杀死族人,也没有被辽东边军强行掳走妻女,所以他们所期望的“主持公道”,原本就只是息事宁人罢了。
但另一部分村民这个时候则是表情绝望,看向赵俊臣的眼神也是充满了仇恨,就好似看到了一只面目丑恶的伥鬼!
这部分村民,大多是有亲人死于辽东边军的构害,又或者有妻女被强行掳走,所以他们所期望的“主持公道”,却不仅仅是息事宁人这般简单,而是报仇雪恨、严惩恶徒,所以他们也就能听出赵俊臣话语中的敷衍之意。
一向是自信从容的赵俊臣,这个时候竟是不敢与这些底层百姓对视,说了几句承诺之后,就立刻放下了轿帘、挡住了村民们的目光,然后轻声吩咐道:“时间不早了,进村休息吧……
我记得这里乃是义州城的防区,主持防务之人乃是辽东镇西路参将黄申明,今日发生在胡家庄的事情只怕也与黄申明有关系,进村稍稍休息之后,就安排几位将士作为信使赶去义州城与黄申明相见,向他说清楚我的意思,让他认真考虑胡家庄的事情,绝不能让无辜百姓蒙受冤屈……
还有,吩咐下去,所有人进村之后都不可以骚扰百姓,借用房间之际也要多给百姓们一些银子作为补偿……”
赵俊臣吩咐之际,语气还算平静,但许庆彦与赵大力二人长期跟在赵俊臣的身边,却是敏锐察觉到赵俊臣此时正在强行按耐着某种情绪,皆是不敢怠慢,连忙就答应了下来。
随后,赵俊臣就在胡家庄百姓的复杂目光注视之下,缓缓进入了胡家庄内过夜。
*
这一夜,赵俊臣再次食言了,他没心情与许庆彦、赵大人二人饮酒致歉,很早就睡下了。
然而,大概是胡家庄的条件过于简陋,哪怕赵俊臣挑选了一间最好的屋子下榻,这一夜也依然是睡得不安稳,只觉得房间里到处都是刺鼻臭味,就连自己也变得臭不可闻。
就这样似睡似醒之间,赵俊臣好不容易挨到了天色微亮。
然后,赵俊臣很快就起床穿衣梳洗,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胡家庄。
然而,当赵俊臣唤来许庆彦,表示应该尽快离开这里的时候,许庆彦的表情竟是有些微妙,竟是提出了反对意见,道:“少爷,咱们还是吃过早饭之后再走吧,稍稍耽误一会时间不碍事的。”
不仅是许庆彦极为了解赵俊臣,赵俊臣也同样了解许庆彦,见到许庆彦这般表现之后,当即就察觉到了什么,立刻皱眉问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许庆彦的表情愈发尴尬,但在赵俊臣的逼视之下,最终还是低声答道:“胡家庄村外……出了些意外状况。”
*
半柱香时间之后,赵俊臣已是亲自来到了胡家庄外。
胡家庄的村口处有几颗大树,昨晚就是因为树上所悬吊的六具尸体,让赵俊臣等人察觉到了胡家庄的异常状况。
但等到今天早晨,树上所悬吊的尸体数量,已经变成了十五具!
原来,就在昨晚深夜,有九位村民一同选择来到这里上吊自尽!
其中有几人,赵俊臣昨晚还曾见过。
有一位死了儿子、哭诉之际一度昏死的老丈;
1...586587588589590...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