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吕德目光微微一闪,但也没有继续纠缠追问,只是再次说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随着百姓们冲击官衙,一场民变已是不可逆转,所造成的混乱也必然是要迅速扩散全城,晚辈不想受到波及,所以想要尽快离开这里,却不知霍大学士意下如何?”
看到霍正源点头认可,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同行的意思之后,吕德又说道:“既然如此,晚辈就先行离开了,期望能很快再次见到霍大学士与这位兄台。”
说完,吕德向着霍正源与江正二人再次躬身一礼,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
看着吕德转身下楼消失不见,霍正源稍稍沉默片刻之后,突然向江正问道:“你对于吕德此人怎么看?”
江正稍稍思索片刻后,答道“他是一个很傲气的人,哪怕是见到霍大学士您之后,他的态度虽然还算谦逊,但完全没有任何谦卑之意,而且颇有手段城府,甚至给人一种难以捉摸之感……绝对是不可小觑!”
霍正源的表情意味不明,轻轻点头之后,又问道:“那你认为,自己相较于这位吕大才子,谁优谁劣?有能力对付他吗?还有,你觉得咱们这一次……能否顺利实现赵阁臣的意图?机会有多大?”
听到霍正源的这般询问,江正依然是表情不变,但语气中满是自信,道:“正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这位吕大才子有他所擅长的手段,晚辈也有自己所精擅的能力,侧重各有不同,并不能轻易评判优劣强弱,但晚辈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样可以影响局势、发挥作用,并不会让这位吕大才子独美!
另外,王保仁王太师的手段心机原本就是超凡绝伦,那位七皇子殿下则是声势正隆,这两人联手合作之后又有吕德这般大才辅佐,绝对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强敌……再加上一直躲在暗处虎视眈眈、意图不明的‘周党’势力……咱们这次想要顺利实现赵阁臣的意图、在南京官场摘桃子,只怕是异常困难!
但若是全力而为的话,晚辈认为也至少能有五成胜算,毕竟咱们的势力同样很强,不仅是有霍大学士您这样的智者亲自坐镇,在南京官场内部也有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作为内应,更还有南直隶巡抚黄阁老以及‘联合船行’作为强援……所以,并不是只有咱们认为敌人棘手,在咱们的对手眼里,咱们也同样是不好对付!”
“你认为有五成机会吗?倒也不算是很低了,值得放手一搏……”
听到江正的这番说法,霍正源的神态间多了一些笑意与轻松,然后说道:“刚才吕德所言有理,随着百姓们开始冲击南京礼部衙门,这场民变已是不可逆转,整个南京城很快就会彻底乱起来,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咱们必须要尽早离开这里、返回住处,也必须要尽快行动起来、执行赵阁臣的计划!”
说完,霍正源就率先向着楼下走去,态度颇是从容。
看到霍正源的这般表现,江正的嘴角却是不由泛起了一丝微妙笑意。
这一次,赵俊臣安排江正紧急赶来南京城内协助霍正源做事,总共有两层意图。
第一层意图,乃是让霍正源、黄有容他们趁着南京官场的混乱局势,设法考验江正的忠心与立场。
关于这层意图,赵俊臣已是向霍正源、黄有容他们明示了,而江正本人也大概能猜到一些。
但第二层意图,赵俊臣则只是明确交代了江正一个人,反而是刻意隐瞒了霍正源、黄有容他们,而且霍正源与黄有容他们也完全没有猜到。
那就是,赵俊臣要以江正的刚直坚定性格,来弥补霍正源的性格弱点!
赵俊臣当时的说法是——“等你抵达南京之后,必然会见到霍正源霍大学士,根据我的安排,他到时候将会全权负责与南京官场有关的一切计划,而你的任务就是全力辅佐这位霍大学士!在庙堂百官之中,霍大学士的才智可谓是数一数二,若是仅论机敏二字,即使是我也要明显弱于他一筹!
但他明明是拥有这般才智与机敏,却一直都没有在官场之中闯出大成就,就是因为他拥有一个明显缺陷,那就是他的性子太软了,习惯于隐于幕后,遇到困难之后也总是倾向于后退自保,作为一名辅佐者他无疑是极为优秀,平常时候也有能力主持大局,但面对南京官场的复杂局势,遇到王保仁、七皇子、‘周党’等等强敌,他说不定就会下意识的信心不足、习惯退缩……
但江正你的性格却是与霍大学士完全不同,你没有霍大学士那般和光同尘的手段,才智与敏锐也未必更强,经验更是远远不如,但你要比他更敢与展现锋芒,决心也更为坚定,所以你在辅佐霍大学士之后,一定要设法坚定霍大学士的信心,绝不能让他有任何迟疑与自馁,若是他退缩了,我在南京官场的种种布置也会满盘皆输!”
事实上,此前江正曾是向霍正源明确表示,自己接下来有可能会与他出现意见冲突,就是为了这般情况埋下伏笔。
很显然,赵俊臣的眼光极准,甚至可以说是先知先觉。
就在刚才,当吕德表示太子太师王保仁与七皇子朱和坚二人早就在等着霍正源现身之后,霍正源的表现看似是平静从容,但江正依然能察觉到霍正源那一瞬间的动摇与退缩。
否则,霍正源也不会突然开口向江正询问己方的胜算几何,这就是霍正源的动摇表现。
所以,江正也立刻就强调了己方的优势,还刻意夸大了己方的胜算,就是为了坚定霍正源的信心。
从现在来看,效果还算不错,霍正源听到江正的这番说法之后,显然是更加从容淡定了许多。
作为一位公认的庙堂谋略家,霍正源自然是拥有自己的分析,他的分析也必然还要比江正更为全面详尽,但因为性格方面的缺陷,他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有人给他鼓一鼓劲。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江正并没有任何骄傲,只是钦佩于赵俊臣的识人之术、用人之道,也逐渐明白了赵俊臣为何可以操控“赵党”那群自私自利的贪官奸臣为己效力。
与此同时,江正的嘴角笑意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恢复了一贯以来的面无表情——他必须要尽力隐瞒赵俊臣的第二层意图,否则若是让霍正源察觉到了这般情况,他与霍正源相处之际就会变得异常尴尬了,这般尴尬情况也必然会影响到赵俊臣在南京官场的布置。
在江正看来,自己这次能否全力隐瞒赵俊臣的第二层意图,也同样是赵俊臣所安排的考验之一。
最终,江正只是不动声色的迅速跟在霍正源身后下楼,同时开口问道:“霍大学士,您觉得咱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做?是联系南京户部尚书曹文斌?还是等着王太师与七皇子他们与咱们接触?”
霍正源轻轻摇头,道:“自古以来,发生民变之际,总是有两项东西最为重要,一个是镇压混乱的兵力,另一个则是稳定民心的钱粮!只要掌握了这两项东西,就能在乱局之中拥有最多的话语权!
关于前者,应该是掌握在王太师的手里,据我所知他手里有陛下的密旨,可以随意调动南京附近的所有兵力,咱们自然是没能力插手,但后者嘛……你觉得目前的整个南京城内,又是哪股势力可以调动最多的钱粮?”
江正稍稍思索之后,答道:“应该不是南京户部,因为南京户部尚书汪正的贪墨挪用,南京户部能调用的钱粮并不会有多少……”
随后,江正突然想到了什么,不由是摇头自嘲,道:“是晚辈糊涂了,明明自己刚才还提到过……现如今的南京城内,能调动最多钱粮资源的势力,其实正是赵阁臣他亲手创办的‘联合船行’!”
霍正源赞许的轻笑点头,道:“正是如此!所以,咱们要首先联系钱莱!”
霍正源所说的钱莱,正是“联合船行”在南京城内的大掌柜。
于是,江正发自肺腑的称赞道:“霍大学士高明,一眼就看透了关键之处!”
就像是赵俊臣所言那般,霍正源虽然有明显的性格缺陷,但若论才智与敏锐,却绝对是一个超凡绝伦之辈!
*
而就在南京城内终于是发生了民变,霍正源、江正、吕德等人也纷纷离开观江楼之际,这场民变的消息,也终于是传到了孝陵那边七皇子朱和坚与南京百官的耳中!
……
……
摄政大明 第1175章.朱和坚初掌大权(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南京城内突然间爆发了一场民变,这件事自然是极为紧要、至关重大,必须要迅速平息镇压,不能有任何耽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件事的紧要程度与重要性,是否超过了正在孝陵举行的祭祖大典?
又或者说,是否应该为了这场南京民乱,就要影响与打断祭祖大典的进程?
对于这个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无论古今中外,许多官员遇到麻烦的第一反应,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设法隐瞒消息、能压就压、粉饰太平、不见棺材不落泪!
这种反应,看似是目光短浅、愚蠢至极,但其实也有着极为清晰的逻辑思路、以及极为明确的利益考量,所以这种事情才会屡禁不绝。
就以这次的南京民变为例,对于那些留在南京城内坐镇的朝廷官员而言,若是毫无遮掩的直接呈报情况,那就必然是要背黑锅、承担各种罪责,也必然是会断送仕途。
反之,若是暂且压下消息,设法赶在消息外泄之前独力摆平乱象,一旦是侥幸成功了,反而是敢于担当、有功无过,说不定还有机会升官发财,历史上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哪怕是最终无力回天、遭遇惨败,自己的罪责与惩处也不会更重多少,只是麻烦变得更大、然后丢给朝廷罢了。
简而言之,这般情况下,迅速上报情况只对朝廷大局有利,但暂且压下消息、设法粉饰太平,却有机会为自己谋利。
在自身利益与朝廷大局之间,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牺牲前者、选择后者。
更何况,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意思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项,分别是祭祀和战争。
而目前正在孝陵所进行的祭祖大典,无疑就是明朝近年来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
所以,若是立刻向孝陵那边呈报南京民乱之事,正在进行之中的祭祖大典必然会受到影响,这般情况下若是事后发现南京民乱其实并不严重、很轻易就可以平息,决定呈报此事的官员反而还会承担额外罪责。
正是出于这般想法,面对这一天的种种乱象,留在南京城内坐镇的官员们可谓是格外反应迟缓。
当应天书院的贡生们发生冲突、互殴群斗之际,他们只是派人传令应天书院自行处理;当整个秦淮河南岸皆是乱成一团之际,他们还在反复确认消息真假;当学子们堵在南京礼部衙门外面抗议请愿之际,他们只顾着争吵商议;当百姓们开始冲击南京礼部衙门之际,他们还妄想着赶在祭祖大典结束之前尽快平息乱象……
一直等到这场民乱规模越来越大,在某些势力的暗中鼓动之下,许多百姓不仅是开始冲击南京礼部衙门,就连附近的南京衙门也纷纷受到波及与冲击,整个南京城皆已是迅速乱成一团之后,那些留在南京城内坐镇的官员们才终于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终于熄灭了侥幸心理,不情不愿的向孝陵那边禀报了民乱之事。
再加上孝陵外围的层层关卡、反复筛查,等到相关消息传到七皇子朱和坚等人的耳中之后,时间已是临近晌午。
对于七皇子朱和坚而言,无论是这场南京民乱,还是南京官员们的迟缓反应,都是早有预料的事情。
这般局势,正是朱和坚的表现机会,虽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但无疑是他最好的表演舞台。
于是,朱和坚的表演也很快就开始了!
*
这个时候,孝陵内的祭祖大典虽然已经进入了尾声,但若是按照原定流程,还需要再等半个时辰左右才能真正结束。
当南京城内爆发民乱的消息传到孝陵之后,孝陵内的所有官员都是阵脚大乱、不知所措。
相较而言,朱和坚的表现则堪称是大将之风、王者之气,不仅是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依然是镇定自若的主持着祭祖大典,设法安抚了百官情绪、让祭祖仪式顺利进行了下去,而且也是当机立断、临场改变了自己的祭文内容、极大压缩了祭祖大典的剩余流程,最终只用了半柱香时间就结束了剩下的祭祖仪式。
见到朱和坚的这般表现,孝陵内的所有官员皆是心中惊叹、自认不如。
等到祭祖仪式彻底结束之后,朱和坚就立刻率领众官员离开了孝陵宝城范围。
(注:所谓‘宝城’,是指是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地宫。)
离开了宝城范围之后,朱和坚的表情立刻就变得严肃冷厉,终于是显露出了震怒之意,但他依然没有立刻发作,似乎是担心打扰到宝城内列祖列宗的清静。
一直等到所有人皆是离开了宝城一里范围之外,朱和坚终于是停下了脚步,转身向着南京百官怒声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南京城会突然爆发民乱?哈!民乱发生在祭祖大典之际,朝廷还真有面子!”
见到朱和坚终于爆发怒气,一时间南京百官愈发惶恐、纷纷请罪,顿时就跪成一片、皆是不敢抬头与朱和坚对视。
朱和坚完全没有理会南京百官们的表现,只是冷声追问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你们想要请罪已经晚了,但现在也不是问责的时候,我只想要知道三件事情!其一,这场民乱究竟由何而起?其二,这场民乱目前发展到何般程度?其三,你们打算要如何平息这场民乱?”
听到朱和坚的三连询问,南京百官依然是无人敢答,只是纷纷转头把目光汇聚在应天知府何荣的身上。
这个何荣,也正是负责赶来孝陵向众人呈报民乱消息之人。
对于朱和坚所提的三个问题,何荣自然是不敢回答第一个,也就是南京民乱的起因,否则就会彻底得罪南京六部的尚书侍郎们,他也同样不敢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否则若是自己的提议无法见效,就必然要承担更多罪责。
最终,何荣只好是避重就轻,硬着头皮只回答了朱和坚的第二个问题,颤声道:“回殿下的话,目前南京城内的民乱规模已是极大,就在下官赶来孝陵禀报之际,参与暴动的南京乱民已有近万之众,以南京六部衙门为首,南京城内许多官衙皆是受到了乱民冲击,尤其是南京礼部衙门,如今已经被乱民们给砸了……若是朝廷不能下定决心迅速出兵镇压的话,这场民乱只怕是就要愈发不可控制了!”
朱和坚的表情有些震惊,似乎是对于事情的严重性估算不足,又疾声问道:“竟是这般严重?你为何一直等到此时才来禀报?”
何荣连忙解释道:“七皇子殿下明鉴,正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而孝陵的祭祖大典乃是朝廷近年来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所以下官等人不到万不得已之际,自然是不敢打扰……”
不等何荣说完,朱和坚已是怒声打断:“放屁!迂腐之见!‘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句话自然是不假,但你可有认真想过这句话里的‘祀’之一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本皇子来告诉你,这个字代表着民心所向!代表着朝廷威望!代表着正统道义!南京百姓竟是选择我等祭祖这一天发动暴乱,足以证明南京官场已经失了民心,朝廷威望已是扫地,正统道义也是不存!这般情况下,还谈什么‘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我看你只是一心想要欺下瞒上罢了!”
又不等何荣为自己辩解,朱和坚再次怒声质问道:“还有,我看你完全不敢回答这场暴乱的起因,是怕得罪人吗?但就算你不说,本皇子也完全可以猜出真相!若不是南京官员倒行逆施、失了民心,南京百姓们又为何会冲击官衙?你刚才说,百姓们冲击官衙之际,尤是以南京六部的情况最为严重……显然,百姓们的矛头主要是指向了南京六部,而南京六部就是这场民乱的罪魁祸首!”
听到朱和坚的这一番话,南京六部的众位尚书侍郎们纷纷是表情大变。
但朱和坚依然不等他们开口解释,已是雷厉风行的做出了最终决定,扬声道:“当初朝廷中枢的赵阁臣巡视陕甘三边之际,发现了陕甘三边部分文武官员有媾和绥靖之行径,然后就当机立断的免去了相关官员的权职、主动站出来接管陕甘军政,最终才有了陕甘大捷、收复河套的赫赫战功!
现如今,既然这场暴乱乃是因为南京六部所起,你们也都没有任何主意,本皇子认为南京六部已经不适合负责主持南京局势了……所以,本皇子决定事急从权、效仿前例,亲自出面主持南京局势,你等可有异议?”
朱和坚很清楚,这次的南京民变,对他而言乃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不仅是周尚景给他布置的一处陷阱,也同样是他的一场机遇。
所以,朱和坚接下来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是顺利稳定南京局势、实现朝廷的收权计划,处理周尚景所准备的各项难题,趁机展现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德庆皇帝、朝廷百官、以及民间百姓心中的印象与评价;
其二,则是要设法展现自己的雷厉风行、勇于担当,趁机扭转周尚景刻意为他所营造的“从谏如流”形象,让世人皆是明白自己也有强硬的一面,不仅要争取声望,还要赢得威信!
其三,就是要最大程度的从南京官场之中攫取利益与权力,防止“周党”与“赵党”势力出手摘桃子!有了这些利益与权力,他就可以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影响,还能作为筹码与自己的支持者们加深联系,甚至还能把太子太师王保仁彻底绑在自己的船上。
其实,以朱和坚今时今日在南京境内的声望与地位,就算他没有主动表态,也很快就会在“众望所归”之下被推举出来主掌大局。
然而,朱和坚为了趁机展现自己的强硬与担当,却根本不打算等到“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局面出现,就主动表示自己要站出来主持局势。
听到朱和坚的这般说法之后,南京百官却纷纷是不敢回应,并没有立刻表态支持。
朱和坚若是没有主动表态,他们这个时候考虑到朱和坚的地位与声誉,必然会纷纷表态拥护朱和坚站出来主持大局、领导南京百官控制南京局势,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逃避一部分责任、还有了拥护之功,朱和坚受到他们的拥护之后,事后哪怕是明知道他们的身上罪责,也不会过于为难他们。
然而,这个时候朱和坚主动表示自己要站出来主持大局,情况自然是截然不同,他们失去了拥护与支持的机会,朱和坚事后追究责任之际也就不必顾念旧情。
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官场中人自然皆是门清。
于是,听到朱和坚的表态之后,场面上再次陷入了尴尬的沉默,没有任何人回应。
但朱和坚决心已定,并不是这些官员的沉默不语就能阻止的。
所以,朱和坚见到众人沉默之后,又问道:“你们皆是不说话,就是说没人反对了?既然如此,在朝廷中枢另有安排之前,本皇子将会全权负责南京城内的全部事宜!
现在,本皇子宣布三项命令,所有人皆是不可违背,否则就以抗命论处!”
……
……
摄政大明 第1176章.朱和坚初掌大权(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其实,这些南京官员此时的沉默不语,本身就是一种反对态度。
但朱和坚却是硬要说南京官员们的沉默表现乃是“不反对”的意思,这简直就是混淆黑白、指鹿为马了,若是真让他趁机总揽南京大权,说是一场政变也不为过。
然而,就算是明知道朱和坚的这般做法不合适,南京百官却依然不敢直接反对,只能继续用沉默来回应。
毕竟,朱和坚乃是众所周知的准太子,“新太.子党”也是朝廷中枢势力最盛的三大派系之一,又因为“周党”这段时间以来的暗中捧杀,朱和坚在南京各界人士之中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这般情况下除非是遇到生死存亡之际,否则任何人都不敢直接站出来表态反对。
所以,就这样,在一片沉默不语的尴尬氛围之中,朱和坚名不正、言不顺的接掌了南京大权。
就像是赵俊臣当初在陕甘三边的做法一样。
然而,朱和坚的狠辣决绝还要明显更强于赵俊臣,南京百官们也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很快就要大难临头了。
*
“现在,本皇子宣布三项命令,所有人皆是不可违背,否则就以抗命论处!”
随着朱和坚的话声落下,又经过了短暂时间的沉默之后,在“周党”的南京都察院担任左副都御史马森、以及“赵党”的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这两人的领头之下,陆续有南京官员表态自己会听候朱和坚的命令。
但绝大多数南京官员,此时依然是沉默不语。
见到这些南京官员的表现,朱和坚眼中闪过了一丝冷笑与讥讽,依然是毫不在意,只是大声宣布道:“其一,以我的名义传令于南京守军,让他们立刻封锁城门、出兵封锁南京城内的各处主要路口!
但必须要向他们强调一点,那就是他们的任务只是封锁,限制这场民乱的范围与规模,但绝不能与百姓们发生冲突!
若是百姓们冲击他们的封锁,就让他们用身体硬扛着,告诉所有南京守军,只要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事后就会亲自向朝廷为他们请功!
其二,派人设法与南京民间各界的领袖人物进行联系,让他们出面协助官府平息这场民乱、约束各自的门生、族人、以及下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