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霍正源与江正皆是精擅于识人之术,打量吕德之际也皆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就在霍正源与江正二人正在打量吕德的同时,吕德现身之后也在认真打量着霍正源与江正二人。
就这样稍稍观察片刻之后,吕德突然摆出一副谦逊表情,然后快步走到霍正源的身前,躬身行礼道:“学生吕德,见过霍大学士!
其实,学生早就想到霍大学士您这些天应该就在南京城内,也一直都有心拜见,但霍大学士您的行踪难寻,学生原本还以为自己没有机缘与您相见,没想到竟是在这里偶遇了霍大学士,当真是荣幸之至!”
霍正源并不意外吕德能猜出自己的身份,毕竟刚才观江楼的掌柜柴源一定是向吕德透露了许多消息,吕德若是真有见识的话,通过蛛丝马迹猜出霍正源的身份并不困难。
但霍正源却是没有想到,吕德竟然表示他早就猜出自己这些天一直隐藏在南京城内,不由是眉头一皱,问道:“哦?你认为我这些天一直都在南京城内?为何会有这般猜测?”
吕德依然是态度谦逊,答道:“霍大学士您乃是朝廷首任东南巡阅使,自从您来到江南境内之后,自然是受到了各方瞩目,学生当然也有关注!前段时间您原本是一直滞留在苏州境内、与黄阁老一同商议东南巡阅使衙门的设置,也经常接见南直隶的各界人士,但就在六天之前,苏州那边就再也打探不到霍大学士您的相关消息,所以学生才会有这样的心中猜测;
毕竟,苏州与南京相隔不远,快马只需半日行程,您又是朝廷中枢那位赵阁臣的心腹至交,如今南京官场即将要发生大变,您绝不应该错过这场好戏才对。”
吕德的身后乃是太子太师王保仁与七皇子朱和坚,霍正源的身后则是赵俊臣,所以吕德这次与霍正源的相见虽然只是偶然事件,但也代表着两方势力的正式接触。
这般情况下,吕德的身份虽然无法与霍正源相提并论,但这一番话也是绵里藏针,暗示太子太师王保仁与七皇子朱和坚他们对于“赵党”势力想要在南京官场摘桃子的行为早就有所准备。
对于吕德的这般表现,霍正源心中有些不满,但他并未直接表现出来。
毕竟,吕德在柴源这种人眼里虽然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但在霍正源眼里也只是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罢了,与吕德斤斤计较只会让自己失了身份。
这个世界上,有前途的年轻人太多了,但九成以上都会半路夭折。
于是,霍正源只是深深打量了吕德一眼,轻轻点头道:“吕德,我也听说过你,刚才与这家观江楼的柴掌柜聊天之际,还曾谈到了你这段时间以来的种种表现……如今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确实是有些聪明!但据我所知,你如今正在辅佐七皇子殿下与王太师做事,现在七皇子殿下与王太师他们皆是前往孝陵那边参加祭祖大典,你又为何会现身于此处?”
在霍正源看来,吕德此时来到观江楼,原因必然是与自己一样,就是为了近距离观察接下来那场南京民变的具体情况。
然而,吕德却是轻叹一声,回答也再次出乎了霍正源的意料之外。
“晚辈来此,乃是为了祭奠一位朋友!”
“祭奠?”霍正源微微一愣后,很快就若有所思,追问道:“你的那位朋友是何时过世的?”
吕德轻声答道:“就在今天,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就是半个时辰之后。”
霍正源再次点头,同样是轻声道:“原来如此!”
就在吕德与霍正源打机锋的时候,位于二楼的几人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了一阵惊慌呼叫声。
“大事不好了!闹起来了!学子们闹起来了!快关店门!快关店门!”
……
……





摄政大明 第1171章.南京民变(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把吕德引到观江楼二楼之后,听着吕德与霍正源二人的交谈,柴源只觉得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让他目不暇接。
他此时才知道,自己眼前这位霍姓中年儒生,竟然是朝廷中枢的一位大学士,还是什么东南巡阅使!
这般身份之尊贵,还要远远超乎柴源的最初想象。
然而,还不等柴源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听到了楼下店内伙计的惊慌呼喊声,说是什么学子们正在闹事。
于是,柴源连忙是快步走到窗口,向着窗外远处看去,很快就明白了情况。
隔着秦淮河,此时的江南贡院大门处,已经完全乱成了一团,有一大群书生举着各种条幅,似乎是想要从江南贡院冲出来,但又有另一群书生奋力阻拦,想要把前者堵在江南贡院之中、不让他们离开,双方相互推搡、拳脚相加,已然演变成了一场群殴。
柴源在心中粗略估算了一下,赫然发现这场冲突之中所涉及的书生人数竟然有六七百人之多,显然这场冲突不仅是包含了绝大多数江南贡院的贡生,更还有其它书院的大量读书人纷纷参与其中。
若只是一群读书人互殴,虽是斯文扫地、传为笑谈,但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这些读书人大多是手无缚鸡之力,只要没有手持凶器,任凭他们拳打脚踢之际再是如何卖力,也很难闹出人命,最多也就让双方身上多些淤青罢了。
然而,柴源却发现,这场冲突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刚开始还只是两帮书生相互殴打,但这些读书人各有人脉,双方的帮手很快就源源不断的赶来助拳,有些是书童仆从、有些是亲朋好友,更还有许多青皮无赖主动加入、浑水摸鱼、唯恐天下不乱!
这样一来,冲突规模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迅速扩大,就在柴源观察局势的短短一盏茶时间,参与冲突的人数规模就从六七百人转眼间变成了两千人,而且波及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之中。
一时间,以江南贡院为中心,整个秦淮河北岸皆已是陷入了彻底的混乱与无序,并且还向着观江楼所在的秦淮河南岸迅速扩散!
那些浑水摸鱼的青皮无赖之流,更是趁机抢砸附近店铺,甚至还有一处店铺突然间冒起了熊熊烈火。
柴源并不是一个笨人,他见到这些情况之后,心中大为惊骇之余,更还在一瞬间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霍正源、江正、吕德等人今天陆续来到观江楼之后,皆是说过今天南京城内会有一场大戏,柴源原本还在心中好奇,不明白所谓的“大戏”究竟是指什么,但现在他已然是猜到了答案——霍正源等人所说的“大戏”,显然就是指眼前这一幕了!
还有,为何今天一直都没有见到江南贡院的学子们光顾观江楼用餐?原来并不是这些读书人都跑去孝陵那边看热闹了,而是他们根本顾不上用餐,只顾着相互集结起来准备冲突了!
最后,这场冲突不仅是毫无预兆的突然发生,波及范围更是迅速扩大、让所有人皆是红了眼,这般情况必然是因为有人躲在幕后推波助澜,而如今正在观江楼二楼“看戏”、而且对于这场“大戏”早就有所预料的霍正源、江正、吕德这三人,只怕皆是逃不了干系!
想明白了这些情况,柴源自然是不敢继续停留在观江楼二楼,一方面是急于指挥店内伙计关闭店门、防止观江楼受到这场冲突的波及,另一方面也是不敢继续留在霍正源、江正、以及吕德这三人的身边,担心自己接下来会听到一些不该听到的内容。
于是,柴源连忙向霍正源等人告罪一声,然后就急匆匆的下楼离开了,临走之前还拉走了所有店内伙计,一时间观江楼的二楼上只剩下了霍正源、江正、吕德、以及吕德的一位随从。
*
见到店老板柴源的匆匆离开,霍正源不由一笑,道:“这位柴掌柜,倒是一位聪明人。”
听到霍正源的意有所指,吕德同样是意有所指,道:“还请霍大学士放心,我与这位柴掌柜曾有多次接触,他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必然是明白自己应该对哪些事情守口如瓶。”
其实,霍正源也只是随口一提,并不是真的担心柴源口无遮掩到处传扬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一方面是因为柴源其实并没有从他们这里听到多少真正有用的消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霍正源在内心深处根本就不在意柴源这样的小人物,也根本不认为柴源这种小人物会影响到自己。
所以,霍正源轻轻点头之后,就把柴源的事情抛在脑后,只是负手站在窗边,举目遥望秦淮河对岸的混乱局势,似笑非笑道:“我也是江南人士,自从我前往京城中枢为官之后,就经常听到那些北方出身的同僚说什么咱们江南百姓民风文弱,不似北方百姓一般坚韧刚烈……但现在看来,咱们江南人也很有血性嘛,哪怕是这些贡院书生,打架互殴之际也是毫不含糊。”
霍正源的这一番话看似赞誉,但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讥讽之意。
在霍正源的眼中,“血性”这个词汇十有八九属于贬义一类,与“鲁莽”一词几乎同义。
所以,这场冲突与混乱虽然是早在预料之中,但看到这些江南境内最有才华的读书人纷纷是失了理智、主动参与群殴之中,同样身为江南读书人的霍正源心中颇是有些恨铁不成钢之意。
一旁,吕德则是开口为自己的同窗们开脱解释,道:“大势之下,个人裹挟在群情之中,原本就难以保持理智,这种时候若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今后反而会受到孤立与排挤,更别说这场冲突还有许多势力躲在幕后推波助澜,所以也怨不得他们会纷纷失了理智。”
霍正源转头看了吕德一眼,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吕公子你应该也是幕后推手之一吧?若不是你在这段时间以来反复的鼓动群情、激化矛盾,你的这些同窗们如今也不会这般冲动盲目。”
说到这里,霍正源也不等吕德回答,就抬手一指河对岸的混乱局势,又问道:“这场大戏虽然看着热闹,但终究也只是看着热闹罢了,我只是远远看着,并不能了解具体情况,却不知吕公子能否为我们二人讲解一下?”
听到霍正源说了“我们二人”这几个字,吕德不由是心中一愣,然后就转目认真观察了江正一眼。
吕德原本还以为江正乃是霍正源的身边随从,并不是特别在意,但此刻听到霍正源的言下之意,才发现江正的身份似乎并不简单,在霍正源的心中有些份量。
在吕德的观察之下,却见到江正此时同样正在认真观察河对岸的混乱局势,但与从容淡定、暗含讥讽的霍正源不同,江正的表情很是严肃,他多年以来一直都跟着杨洵学习律学,对于这种无序混乱的情况自然是充满了厌恶。
短暂打量了江正一眼之后,吕德只是稍稍考虑了一下,也同样是摆出一副开诚布公的态度,轻声解释道:“今天这场混乱的源头,乃是因为应天书院的一部分贡生,不满于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衙门近半年以来愈发偏袒于豪族子弟的政策,再加上七皇子殿下在南京境内声誉极佳,所以这部分贡生就打算在今天集结起来,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期望能引起七皇子殿下的注意、为他们主持公道。
但与此同时,那些豪族出身、凭借财势进入应天书院的贡生们作为受益者,自然是不希望七皇子殿下注意到这般情况、进而是出面拨乱反正,所以也同样是集结起来,想要阻拦对方离开贡院、制止他们的抗议之事……。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一部分贡生打算冲破阻拦、前来秦淮河南岸的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另一部分贡生则是拼命拦截,这样一来,冲突自然也就发生了!”
听到吕德的解释之后,霍正源又仔细观察了河对岸的局势,点评道:“双方倒是势均力敌。”
吕德再次解释道:“应天书院不仅是朝廷南北两大贡院之一,更还是天下四大书院之首,一向是金字招牌、招生严格,而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偏袒豪族子弟的做法也不过是持续了半年多时间,所以应天书院的学子之中,目前依然还是以真才实学者居多,但那些凭借家族财势进入应天书院的豪族子弟人数虽少,但他们身边却拥有大量的亲随与护卫,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僵持局面……在这般僵持局面之下,冲突乱象自然是越来越大,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会是越来越大。”
顿了顿后,吕德又说道:“不过,只需再等一会儿,这般僵持状况必然会被打破,那些心怀不满的读书人必须要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也唯有等到那些心怀不满的书生堵在南京礼部衙门之外聚众抗议之后,这场针对于南京礼部的冲突,才能演变成一场针对于南京六部的民乱!”
就好似预言一般,吕德话声落下没多久,秦淮河北岸的冲突僵持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
这是因为,有一股生力军突然加入了这场冲突之中!
*
作为凭借自身真才实学进入应天书院的贡生之一,张志远对于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这半年多以来过份偏袒豪族子弟的种种恶政,可谓是深恶痛绝。
就因为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的倒行逆施,不仅是张志远的两位至交好友痛失了进入应天书院读书的资格,更还有一名与他有旧怨、却又不学无术的豪族子弟竟是进入了应天书院,赫然成为了与他一样的贡生。
那位豪族子弟进入贡院之后,对张志远也是屡次挑衅,经常说什么“你除了死读书还有何用”、“少爷我与你一样也是贡生”云云。
所以,张志远在激愤之下,再加上某些人的不断鼓动,自然是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的队伍之中,可谓是表现积极。
为了这次的行动,张志远还专门准备了一面横幅,上面写着“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十八个大字,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意思就是做大事若是出于公心,自然会有众人相助;若是只考虑自己,众人也会离你而去。
张志远深信,这一句警世名言必然能让那些礼部官员羞愧不已、无脸见人。
但此时,因为行动受到阻拦,再加上某些人的刻意激烈矛盾,双方的冲突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群殴,张志远也很快就成为这场群殴的其中一员。
只见张志远紧紧抓着手中横幅、把横幅拧成一条布鞭到处挥打,一时间还真有不少人被他的布鞭抽中。
然而,张志远虽是越战越勇、好似万夫不当,但手中终究只是一条布鞭,根本抽不疼人,战果却是近乎于无。
不过,作为一位饱读圣贤书的书生,张志远的打架水平也就是这样了,事实上参与这场群殴的双方书生也大多是这般水平,撑死也就是抓头发撕衣服的手段,远不如市井间的泼妇互殴,还自以为重创了对手、大涨了士气。
因为两边贡生的互殴厮打,这场冲突所引发的混乱已经从应天书院迅速扩散到了整个秦淮河北岸,更还有许多青皮无赖趁机抢砸,但在战场中心处,两边贡生的战斗场面却是令人有些哭笑不得。
就在张志远挥舞着布条连连痛击敌人之际,与他对阵之人却是不知从何处拾到了一根木棍,硬是扛着张志远手中布条的连连重击、欺身到了张志远的面前,然后一棍子就把张志远砸得眼冒金星。
吃痛之余,眼见对手竟是不讲武德、率先使用了木棍这样的大杀器,张志远不由是心中一慌,就打算暂时撤退重整旗鼓。
而就在这个时候,张志远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大声呼喝。
“众位同窗莫怕,我带着帮手前来助阵了!”
……
……




摄政大明 第1172章.南京民变(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张志远转头一看,顿时是大喜过望,好似看到了救星。
来人也是应天书院的贡生,名叫何昊,与张志远一样是打算今天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的贡生一员。
但在此刻之前,张志远一直都看不上何昊此人。
因为何昊不务正业、浪费天资。
按照何昊自己的说法,他乃是“生性慕侠”。
简而言之,就是何昊看了太多闲书,喜欢结交一些所谓的“好汉”、“豪侠”,经常与一些闲汉聚在一起吹牛喝酒。
在张志远眼中,这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其实何昊的读书天分极高,只看他这些年来一直分心于“结交好汉”,甚至还耗费了大量时间跟随那些好汉们练习拳脚功夫,却依然还能顺利进入应天书院读书、历次考核的名次也不算差,由此就可见一斑。
但也正是因为何昊明明拥有极高天分却又总是不务正业,所以一向都把“勤能补拙”视为人生信条的张志远也就愈发看不上他了。
但此时此刻,何昊的突然现身,在张志远眼中却无疑是救星天降。
原因无他,何昊不仅是练过拳脚功夫、与张志远这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大为不同,最重要的是——此时的何昊身后,还跟着好大一群膀大腰圆、神态悍勇的“好汉”!
这群“好汉”,倒也对得起何昊平日里的诸般吹嘘,在何昊的带领下赶来助拳之后,就像是虎入羊群一般,哪怕是没有持有木棍、布鞭这类杀伤性武器,仅凭拳脚也同样是势不可挡,而且下手皆是极为狠辣,只要是挡在他们面前的人,无论是敌对立场的读书人,还是为对方助拳的随从护卫,又或者是那些浑水摸鱼的青皮无赖,皆是被他们重手击倒、良久站不起身。
就这样,在这群好汉的相助之下,原本还算是势均力敌的僵持局面几乎是立刻就被打破,那些阻拦张志远、何昊等人的贡院书生以及他们的助拳之人,一时间纷纷是溃败鼠窜。
只不过,贡院学子们的冲突群殴,其实只是秦淮河南岸混乱的引子,因为还有许多青皮无赖趁机打砸抢掠,许多平日里相互看不顺眼的人这个时候也是趁机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所以秦淮河南岸的混乱景象虽然逐渐受到控制,却依旧还在持续,除非是官府派人镇压,否则必然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张志远刚才一直忙于冲锋陷阵、与敌大战,直到此时敌人皆是逐渐溃败之后,他终于有闲暇环顾周围情况,才发现因为贡院学子们的这场群殴,竟是在秦淮河南岸造成了这般巨大的混乱,心中大为惊骇之余,也隐隐觉得局势已经超出了控制。
而就在张志远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何昊已是领着几名好汉来到了张志远的身边,关切问道:“张兄,我刚才远远看着你被人砸了一棍子,却不知伤势如何?身体没事吧?”
张志远先是茫然摇了摇头,道:“有点疼,还有些昏,但应该没什么大事。”
随后,张志远的头脑逐渐清醒,也终于反应了过来,发现自己眼前之人乃是己方赢得这场冲突的最大功臣,于是他的态度也顿时热情了许多,向何昊连连道谢道:“何兄,这场冲突多亏了有你才能赢下来,平日里你经常说这些好汉义薄云天、武艺非凡,我一直都有些不以为然,但今天若不是你及时领着这群好汉赶来助阵,咱们这些人只怕就要被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给拦住了!现在看来,你能与这些好汉交好,当真是一件大好事!今天的这场胜利,你当记首功!”
张志远连声夸赞之后,原以为何昊必然是要得意洋洋、趁机吹牛,谁曾想何昊听到张志远的夸赞之后竟是没有任何得意之情,反而还有些心不在焉、面色苍白。
更让张志远觉得奇怪的是,跟在何昊身后的那几位好汉的表现,也不像是与何昊关系莫逆的样子,只是安静冷漠的站在何昊的身后不远处,就好似正在监控何昊一般。
然而,还不等张志远思索更多,何昊也同样环顾了一眼周围情况,然后轻声问道:“张兄,咱们今天原本只想要去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期望能引起七皇子殿下的注意、为咱们这些读书人主持公道,谁曾想竟是引发了这般巨大的乱象,现在整个秦淮河南岸都已是一片狼藉,事情已然是闹大了……你说,咱们还要不要继续去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要不,暂且收手如何?我有些担心事后朝廷会把今天种种混乱的责任皆是归在咱们身上!”
张志远因为立场最为坚定的缘故,乃是他们这一派学子的领袖之一,态度很是重要,这也是何昊率先来到张志远身边表达关切的主要原因。
听到何昊的询问,张志远又是一愣,没想到一向以来总是以“侠义”、“担当”自诩的何昊竟然会表达出退怯态度。
不过,张志远依然没有多想,毕竟他们这次所闹出的事情确实是太大了一些,这般情况下心生怯意也是人之常情。
但张志远依然是立场坚定,而且还有充分理由,所以他立刻就驳斥了何昊的退怯想法,大声道:“正因为事情闹大了,咱们反而是愈发不能退让,必须要去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也唯有这般做法才能引起那位七皇子殿下的注意、让七皇子殿下为我等主持公道!
这半年多时间以来,南京礼部衙门与南京国子监一直都在偏袒那些豪族纨绔子弟,咱们这个时候若是退却了,就不能引起七皇子殿下的关注,也无人为咱们主持公道,到时候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反而会把今天这场混乱的所有责任都扣在咱们头上!
何兄,事到如今,咱们已经没有回头路可选了,必须要去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进一步造出声势!”
此时,一些有影响力的贡生学子纷纷聚拢到了张志远与何昊身边,听到张志远的这般说法之后,这些人也纷纷是出声附和、表示赞同!
“对,张兄所言有理,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咱们已经退无可退了!”
“不能在这个时候退却,必须要去南京礼部衙门抗议,向朝廷展现咱们的态度!”
1...582583584585586...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