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三位辽东铁骑千户之中,唯有邬霁云一人没有积极表态,而罗炳与闫震二人则皆是直接出面领命。
对于赵俊臣而言,这个结果可谓是毫无意外。
按照何仁胜的说法,罗炳也是何宇的铁杆心腹,而如今“建州女真害死何宇”已是盖棺定论,所以罗炳自然是急切想要奔赴前线,不仅是要为何宇报仇,也要趁机调查清楚何宇遇害的详细情况。
在赵俊臣询问之前,罗炳还想着要为刘雄求情,但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罗炳则是再也顾不上刘雄了,一心只想要为自己争取到这个押送粮草的任务。
与此同时,同样是按照何仁胜的说法,闫震乃是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的辽东老将,只要有机会奔赴前线作战,他从来都是态度积极。
然而,相较于闫震,这个时候还是罗炳态度更为急切,见到闫震要与自己争夺这项任务之后,顿时是变了脸色,大声道:“闫千户,这次机会你无论如何都要让给我,只要你让我这一次,我今后必有报答!”
看到罗炳的这般态度,闫震稍稍犹豫片刻之后,很快就后退了一步,表态自己不再与罗炳相争。
赵俊臣轻轻点头道:“本阁也是这般想法,锦州大营之中终究还是需要一位像是闫千户这样的老将坐镇,既然如此,押送粮草的任务就交给罗千户吧!还望你把粮草押送到前线之后,不要停留太久时间,迅速返回锦州大营,后续还会有押送任务……若是你一心想要留在前线作战也许,但必须要说服另外一位辽东铁骑千户回到锦州大营,代替你执行押送任务!”
见赵俊臣给了自己留在前线的机会,罗炳当即是大喜过望,连连点头道:“卑职遵命!”
然而,看到这一幕之后,赵俊臣身后的何仁胜则是表情大变!
一旦是让罗炳率军押送粮草奔赴前线,而刘雄也因为“冲撞了赵俊臣坐驾”的缘故被关押,那也就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之内,在整个锦州大营之中,完全忠于何宇的高层武官就只剩下了何仁胜一人!
而且何仁胜已经失去了兵权,麾下的辽东铁骑皆已是跟着吴应熊与辽东镇众将驰援北上,所以何仁胜也就失去了影响力。
虽然锦州大营之中除了辽东铁骑之外还有万余规模的寻常边军将士,也有不少寻常千户依然是忠于何宇,但已是无法影响局势变化了!
更何况,随着何宇的意外身亡,他曾经的军中心腹究竟还有多少人依然愿意保持忠诚、不顾一切的维护何宇的生前利益,更是要打一个问号。
就像是赵俊臣所言一般,何仁胜这个人虽然聪明,但就是书生气太重。
何为书生气?就是做事太讲道理、遇事太多顾忌!
于是,何仁胜虽然也想要全力阻止这般情况、提醒罗炳不要中了赵俊臣的奸计,但他的反应却是慢了一步,当他在心中暗暗组织语言、构思着自己究竟应该如何说话才能面面俱到之际,赵俊臣却已经开始了下一项话题,这件事情也已是盖棺定论了。
只见赵俊臣再次把目光转向了锦州守备彭纪,再次传令道:“彭守备,你接下来就负责把那三十万石粮草与押送所需的车马皆是备好,尽快交给罗千户!与此同时,再给本阁准备一处安静房间,然后把辽东镇的所有账册皆是交由本阁查阅!
当本阁进入锦州大营之后,一切礼节皆免,在场各位若是没有必要事情,也不必总是寻理由跑来本阁这里拉关系,本阁必须要抓紧时间翻查账册,尽快调查清楚锦州大营物资储备的详细情况,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支援前线将士的后勤补给!”
说完,赵俊臣再次翻身上马,然后就率先向着锦州大营之内行去。
*
当赵俊臣终于是进入锦州大营之后,也顾不上仔细观察锦州大营的情况,先是亲自盯着彭纪组织车马队伍、带人从军库之中搬出了大批粮草,又亲自盯着罗炳押送粮草离开了锦州大营,等到这一切事情皆是结束之后,时间已是临近傍晚。
然后,赵俊臣就领着辽东巡抚王世臻、辽东按察使黄珂、以及自己的心腹幕僚李传文与牛辅德二人,一头钻进了彭纪为自己所准备的房间,专注于调查辽东镇的物资储备。
又过了整整一夜之后,赵俊臣与几人终于是初步摸清了辽东镇物资储备的详细情况。
这个时候,赵俊臣已经整整忙碌了一天有余,几乎是没有任何休息时间,但他却不见任何疲态,表情间反而充满了阴沉与痛恶之色。
与此同时,王世臻、黄珂、李传文、牛辅德四人的情况也差不多。
盯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账册,赵俊臣深吸一口气之后,咬着牙冷声评价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何宇该死!彭纪该死!辽东镇所有高层武官都该死!”
……
……
摄政大明 第1318章.以金抵粮.
……
……
赵俊臣翻查这些账册之际,只是稍稍看了几眼,就已是完全确定,彭纪交给自己的所有账册皆是假账,账目内容也皆系伪造!
赵俊臣自己就是造假账的祖宗,对于这些假账自然是一眼即知。...
摄政大明 第1319章.拔除迷思.
……
……
赵俊臣明明是来锦州大营协助辽东各军稳定后勤的,理应是利用自身影响力从朝廷中枢为辽东镇索要更多钱粮才对,但现在竟是要把军库之中的存金尽数搬往国库,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彭纪连...
摄政大明 第1320章.吃干抹净.
……
……
相较于京城官员,辽东镇的武官们就算再是如何奢侈铺张,也终究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
所以,锦州大营的真正库存之中,各类珍奇珠宝、古董字画等等奢侈品的数量并不算多,也没有几件价...
摄政大明 第1321章.掌控锦州.
……
……
大约一刻钟时间之后,受到赵俊臣的传唤,邬霁云率先进入了赵俊臣的房间晋见。
大概是因为出身经历的缘故,邬霁云总是一副沉默寡言、表情阴郁的模样,见到赵俊臣之后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态度倾向,只是按照规矩行礼问安之后就垂手站在赵俊臣的面前,静静等待着赵俊臣率先讲话。
赵俊臣仔细打量了邬霁云片刻之后,问道:“邬千户,本阁听说你也是将门之后,你的父亲邬山崎曾经是辽东镇的东路参将,乃是何宇总兵的结拜兄弟,甚至也有机会接任辽东镇总兵的位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你父亲与何宇总兵联手迎战建州女真,结果他为了掩护何宇总兵撤退而战死沙场,于是何宇总兵就把你收为义子、亲自抚育培养,对不对?”
谈及邬山崎的战死经历之际,赵俊臣刻意在“掩护”二字上面加重了语气。
邬霁云顿时是忍不住眉头一皱,也终于有了情绪波动,答道:“何总兵他是这样告诉卑职的。”
换句话说,就像是何仁胜所提供的情报一般,邬霁云一直都在怀疑邬山崎的阵亡真相,认为是何宇当年为了争夺总兵之位而背刺害死了自己父亲。
赵俊臣仔细思索了片刻,认为以何宇的决断与狠辣,也确实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于是,赵俊臣又问道:“何宇是你的义父,他现在不明不白的死了,你应该是格外悲痛吧?”
邬霁云直接摇头,道:“家父当年战死之后,总兵大人就对卑职讲过一句话,‘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又过了一年时间之后,家母也因为伤心欲绝追随家父而去,可谓是家破人亡,总兵大人又对卑职说过,大丈夫只需是向前看、向上看……所以,卑职遵循着总兵大人的教导,并不会特别悲痛。”
听到邬霁云的这般说法,赵俊臣不由是轻轻一笑,只觉得这个人要比想象中有趣。
“向前看、向上看……这样说来,邬千户你也不想要探究自己父亲当年阵亡的真相了?”赵俊臣悠悠问道。
邬霁云顿时是身体一震、霍然抬头。
他当然想要知道自己父亲当年阵亡的真相!
这件事情早已经变成了邬霁云多年以来的心中执念,哪怕是何宇已经死去,这般执念依然是没有减轻丝毫。
邬霁云犹豫片刻后,忍不住反问道:“赵阁臣您……难道知道些什么?”
赵俊臣摇头,道:“本阁什么也不知道,但如今的锦州大营之中,却一定是有人知晓真相!”
邬霁云是一个聪明人,当即是目光一闪,追问道:“刘雄?”
赵俊臣点头道:“刘雄!”
刘雄乃是何宇的家族佃户之子,尚未成年就已是追随何宇参军入伍,多年以来一直跟在何宇身边,从何宇的亲兵近卫逐步晋升成为辽东铁骑千户,当年也亲身参加了邬山崎阵亡的那场大战,自然是知晓相关真相。
实际上,赵俊臣此前假装自己受到刘雄的冲撞、刻意的摔落马下,让自己在所有人面前丢脸狼狈,趁机是羁押了刘雄,就是为了这个时候。
邬霁云深吸一口气之后,缓缓道:“但刘雄因为冲撞惊扰了赵阁臣坐驾的缘故,目前已是羁押在锦州大营的军牢之中,由锦州守备彭纪负责看管,卑职恐怕是无力插手……但赵阁臣您必然是有办法的,否则也不会特意向卑职提及这些事情,对吧?”
赵俊臣又是一笑,点头道:“本阁很喜欢聪明人。”
说完,赵俊臣把一封手令推到邬霁云的面前,道:“刘雄终究是辽东铁骑的千户,还是由你们辽东铁骑负责看管为好!你拿着这封手令去寻彭纪,他自然会卖给本阁一个面子,把刘雄转交于你看管,接下来究竟要处理刘雄,则是由你自行决定。”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补充道:“不过,本阁有一个条件!本阁现在忙于后勤之事,不愿意分心处理别的事情,所以把刘雄交给你看管之后,后续所引发的一切麻烦也要由你独力挡下!”
邬霁云确实是一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赵俊臣所说的“麻烦”究竟是什么,也隐约猜到了赵俊臣这一系列做法的真正原因。
一旦是把刘雄交给邬霁云看管,以何仁胜的聪慧与眼光,就必然会察觉到这件事情的危险之处,也一定会想办法夺走刘雄。
但何仁胜目前已是无兵无权,他若是想要从邬霁云这里夺走刘雄,就只能联合锦州大营之中那些依然忠于何宇的普通边军武官,一同向邬霁云施压。
这样一来,不论是邬霁云,还是何仁胜,又或是锦州大营之中依然忠于何宇的那些普通边军武官,就皆是会围绕着刘雄而展开激烈争斗,自然也就无暇顾及别的事情了。
这般情况下,赵俊臣也就更有把握可以瞒着他们搬空锦州大营的军库存金。
邬霁云并不清楚赵俊臣想要搬空军库存金的计划,但他知道赵俊臣一定是想要趁机转移所有人的注意力。
不过,自己父亲的遇害真相就在眼前,邬霁云也顾不得考虑赵俊臣的真正计划,当即点头道:“若是卑职接管刘雄之后会引发各种麻烦,就一定会独自处理妥当,绝不会让赵阁臣分心……也绝不会让别的人分心。”
赵俊臣再次笑了,道:“你果然是一个聪明人!若是你接下来知悉了当年真相,也许咱们二人还有合作机会。”
赵俊臣的意思是,如果邬山崎当年战死沙场果然是因为何宇的背刺暗算,那自己也会帮助邬霁云报复何宇的家族。
毕竟,何宇当年如果没有背刺暗算邬山崎,他未必就能顺利成为辽东镇总兵,所以何家族人目前所享受的一切荣华富贵,很大程度上就是窃自于邬霁云的家族。
邬霁云沉默片刻后,抬手接过了赵俊臣摆在自己面前的手令,点头道:“卑职一向是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若是卑职所知悉的真相与自己的猜测相符,就一定会不惜代价、再次求助于赵阁臣,但若是卑职所知悉的真相与自己的猜测不符,也同样会全力报答总兵大人的恩情!”
说完,邬霁云把手令收进怀中,见赵俊臣没有别的事情吩咐之后,就告辞转身离开了。
“恩怨分明……这世上哪有这般好事!终究是个年轻人,总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看着邬霁云的离去背影,赵俊臣不以为然的轻轻摇头。
*
不久之后,另一位辽东铁骑千户闫震也很快就出现于赵俊臣的面前。
按照何仁胜的说法,闫震乃是辽东铁骑的老将,可谓是军功卓着、作战骁勇,却一向是不认可辽东镇拥兵自重、养寇为患的做法,时不时就会提出异议,但何宇依然是爱惜他的才能,就一直把他留在辽东铁骑领兵,每次迎战建州女真之际都会对他委以重任。
赵俊臣先是看似随意的与闫震攀谈了几句,趁机验证他的立场与才能。
没过多久,赵俊臣就已经有了判断,这位闫千户确实是一位封建王朝时期的理想武官,不仅是任劳任怨、骁勇善战,而且还一心想着忠君报国、青史留名。
这种人物虽然罕见,但偶尔还是可以碰见一两个。
简而言之,若是这位闫千户遇见了目前正在五军都督府担任闲职的何漳,这两人必然是一见如故、迅速成为至交知己。
赵俊臣当初可以轻易拿捏何漳,如今再见到与何漳情况相似的闫震,自然也是驾轻就熟。
只见赵俊臣先是态度诚恳的表达了自己对于闫震的钦佩之意,然后又情真意切的讲诉了一堆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最后又郑重其事的表示自己一定会认真听取闫震的相关意见,希望自己与闫震二人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协助。
在赵俊臣的迷魂汤之下,闫震自然是大受感动,虽然还不会完全信任赵俊臣,但也给予了积极回应。
然后,闫震就上了赵俊臣的套儿。
只听闫震大声说道:“赵阁臣,卑职这个人一向是不懂得藏着捏着,既然您说愿意听取卑职的意见,那卑职就直说了!根据目前所收集的情报来判断,建州女真这一次兴兵来犯绝对不是小打小闹,就算是吴总督他有能力挡下建州女真的主力主攻,恐怕也无力阻挡建州女真的分兵劫掠,所以咱们一定要抓紧时间整合锦州大营的军队,一旦是收到求援,就要及时出兵支援……”
赵俊臣深以为然的点头同意,又问道:“那闫千户认为,由谁来负责整合锦州大营的军队最为合适?”
没有任何意外,闫震仰首挺胸,再次大声道:“卑职认为自己最合适,当仁不让!”
赵俊臣也是一副完全信任的模样,点头道:“本阁并不方便插手锦州大营的军务,但也愿意全力支持闫千户的想法!本阁下次见到彭守备之后,就一定会说服他把锦州大营的部分兵力交由闫千户统辖……嗯,本阁记得锦州大营以北十里之外地势平坦、面积辽阔,正适合闫千户练兵备战!”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闫震当即是大喜过望,然后就告辞了赵俊臣,兴冲冲准备练兵去了。
而这样一来,赵俊臣也就顺利支走了闫震,让他暂时离开了锦州大营。
这一系列操作之后,距离赵俊臣彻底掌控锦州大营已是不远了。
但就在赵俊臣开始思索后续计划之际,彭纪则是匆匆赶来、再次求见,向赵俊臣禀报了监军太监姚让的态度。
……
第三更。
……
摄政大明 第1322章.意外收获.
……
……
“不知好歹的老阉货!”
见到赵俊臣之后,彭纪先是愤愤的辱骂了姚让一句。
很显然,他与姚让之间的沟通并不顺利。
赵俊臣倒是早有心理准备,他一直觉得姚让这个老太监不简单。
很明显的一个道理,姚让的年纪已是五十有余,在赵俊臣所见过的实权太监之中,唯有内书房太监刘清的年纪要比姚让更大一些,也唯有德庆皇帝的长随太监张德与他年纪差不多。
内廷之中,一向是充满了尔虞我诈,不折手段的卑劣小人数不胜数,再加上德庆皇帝时不时的清洗整顿,寻常太监根本就活不到大岁数,但姚让却是可以顺利活在现在这般年纪,这般情况就足以是说明许多东西了。
就算他原本只是一根腐木,活到现在也一定长出了毒蘑孤。
于是,赵俊臣问道:“怎么回事?详细讲讲。”
彭纪骂骂咧咧道:“卑职见到姚让之后,最开始并不愿意透漏赵阁臣您的存在,就暗示自己会从军库之中挪用一批物资,希望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曾想这个老阉货一直都在装傻,假装自己完全听不懂,就算是卑职向他许诺了好处,他也完全不愿意回应任何承诺!
无奈之下,卑职只好搬出赵阁臣,表示这件事情乃是赵阁臣您想要把锦州大营军库之中的那些无用之物收归国库、填补户部亏空,结果那个老阉货竟是说……“
赵俊臣眉头一挑,追问道:“他说了什么?”
“他说他完全相信赵阁臣您的秉公之心!所以也愿意亲自出力协助、为赵阁臣效犬马之劳!”
说到这里,彭纪眉头紧锁、面色阴鸷。
姚让的这句话看似是好话,但内中深意却是有些不妙。
姚让说他相信赵俊臣的秉公之心,言下之意就是自己也要秉公办事,会把锦州大营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如实禀报于德庆皇帝;
姚让又说他愿意亲自出力协助、为赵阁臣效犬马之劳,言下之意则是他想要亲自参与这件事情的具体过程,顺便是近距离监视赵俊臣的一举一动。
所以,也难怪彭纪会是这般羞恼了。
若是让姚让近距离监视赵俊臣与彭纪的一举一动,还把一切事情皆是如实禀报德庆皇帝,那彭纪就很难是把赵俊臣所许诺的三万斤黄金收进私囊了。
以德庆皇帝的性子,一旦是听说区区一名守备官竟是私下里截走了理应是收归国库的三万斤黄金,那彭纪的往后余生就别想着安稳度日了。
相较于彭纪的羞恼不已,赵俊臣则是依然冷静。
他安排彭纪与姚让进行接触,原本就只是为了趁机试探姚让的立场与秉性。
而现在,赵俊臣倒也稍稍明白了姚让这个人为何会在内廷之中不合群了。
沉吟片刻后,赵俊臣道:“既然如此,本阁就亲自出面与他接触一下好了!彭守备,你再代本阁传话,邀请姚太监来见本阁。”
彭纪则是摇头道:“卑职没必要替您传话,姚太监他还说,他很快就会亲自前来拜见赵阁臣。”
赵俊臣微微一笑,道:“倒是省事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房门突然叩响,房外传来了令狐光的禀报声:“启禀赵阁臣,有一位辽东镇百户武官急着想见彭守备,似乎是有重要事情禀报。”
受到赵俊臣的点头许可之后,彭纪转头回应道:“令狐总兵,请你把那位百户武官带进房间说话。”
听到令狐光答应之后脚步声逐渐远去,彭纪稍稍犹豫了一下,忍不住向赵俊臣建议道:“赵阁臣,有一句话卑职也不知道该不该讲,那就是……您让令狐光一直跟着自己,还允许他鞍前马后的跑腿做事,恐怕是有些隐患!令狐光这个人……在卑职看来绝不可信啊!”
赵俊臣又是轻轻一笑,道:“没关系,不必担忧,本阁自有安排。”
赵俊臣的话声刚落,就见到一名锦州百户匆匆进入房间,也顾不上向赵俊臣行礼,就急声向彭纪禀报道:“彭守备,您刚刚去见了监军太监姚让之后,姚让就派出了一个快马信使,想要离开锦州大营前往京城方向,但已经被兄弟们寻理由拦住了,就是不知道还能继续阻拦多久,您看究竟要如何处置这个快马信使?是否让他顺利离开?”
听到禀报之后,彭纪表情一变,再次骂道:“这个老阉货,果然是想要向京城中枢通报消息!好心拉他入伙、分他好处,结果一片好心全喂了狗嘴里了!”
骂完之后,彭纪再次看向赵俊臣,表情间满是狠毒之色,轻声问道:“赵阁臣,咱们一不做、二不休……”
然后,彭纪抬手做出割脖子的动作,显然是想要杀人灭口。
赵俊臣则是摇头道:“姚让并不知道详细情况,更不知道咱们究竟要搬走多少东西,他就算是想要通报中枢,也只是一些粗略消息,没必要过于紧张,就让那个信使离开吧……至于姚让究竟要如何处理,还是等本阁亲自与他接触之后再说。”
说到这里,赵俊臣虽然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如何处理姚让,但已经想清楚了自己处理彭纪的具体手段。
*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之后,监军太监姚让终于是亲自求见了赵俊臣。
这个时候,已是临近午时,所以赵俊臣就特意布置了一桌简便酒席招待姚让,两人边吃边谈,由辽东巡抚王世臻、辽东按察使黄珂、以及锦州守备彭纪三人坐陪一旁。
见到赵俊臣所摆下的酒席之后,姚让天生愁苦的面容之上挤出了一丝笑意,又似乎有些局促,道:“赵阁臣您客气了,您是一位贵人,咱家则是身份卑贱的奴婢,哪里有资格受您这般招待!担不得、担不得……”
赵俊臣笑道:“你是监军太监,锦州大营的许多事情反而是本阁需要向你求助,自然是要好生招待一番,也能趁机拉近关系,今后合作之际也就更为默契。”
说完,赵俊臣就率先入席而坐,姚让稍稍犹豫之后,终于是小心翼翼的坐在了赵俊臣的身边,但依然是半边屁股挨着凳子边缘虚坐,似乎是随时准备着起身伺候赵俊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