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但与此同时,李传文的表情依然是从容如常,并没有太多担忧之色。
事实上,听到牛辅德的回答与疑惑之后,就连赵俊臣也是表情稍稍一松。
牛辅德专精于军务之事,对于官场上的门道并不似赵俊臣与李传文一般擅长,见到这二人的表情变化之后,不由是心中疑惑,问道:“若是有人躲在幕后推波助澜的话,这场兴州民乱必然会造成更大影响,幕后推波助澜之人也必然还有后招后手,但学生看赵阁臣与李老先生的样子,反而是并不担心?”
在赵俊臣的点头示意之下,李传文转头向牛辅德解释道:“正因为有人躲在幕后推波助澜,所以这件事情才好处理!嘿嘿,这官场之上,对错之事原本皆是清清楚楚,然而一旦是融入了党争攻讦的因素,许多事情究竟谁对谁错就再也讲不清楚了!
这场兴州民变,最初是源于赵阁臣的农务改革计划所引发,若是正常情况下,赵阁臣这种时候就必须要站出来、向朝野各方详细解释自己的农务改革计划为何会引发这场民变,很容易就会越描越黑,受到百官的纷纷质疑!
而现在,赵阁臣则是可以把这场民变的责任尽数推给幕后推波助澜之人,表示农务改革计划并没有任何问题,之所以是酿成了兴州民变,则完全是因为有卑劣小人暗中使坏的缘故,然后就可以避开真正的问题,也就是农务改革计划本身究竟是否存在弊端与隐患。”
随后,赵俊臣则补充道:“还有就是,若是没有人躲在幕后推波助澜,以兴州四卫的实力很快就可以控制局势,等到这场民乱彻底平息之后,朝廷中枢很快就会给这场民乱进行定性、裁定责任,但本阁现在被拖延在辽东境内,鞭长莫及之下自然是无法干涉朝廷决定,必然会被朝中政敌趁机落井下石……
然而,若是有人躲在幕后推波助澜的话,兴州四卫也是迟迟没有派兵支援,兴州民乱必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平息,朝廷也就迟迟无法为这场民变进行定性,裁定这场民变究竟是何方之责任,也就为本阁争取了更多时间,让本阁可以从容布置反击手段!”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表情已是恢复了严肃,又说道:“所以,辽东之事,必须要尽快解决!咱们现在对于兴州民变之事也是鞭长莫及,而吴应熊则是即将就要现身登场,咱们的当务之急依然还是眼下的辽东变局!”
……
……
摄政大明 第1301章.在握(十).
……
……
对于兴州民乱之事,赵俊臣最忌惮的事情不是幕后有人推波助澜,而是幕后推波助澜之人乃是德庆皇帝、周尚景、朱和坚这三位强大棋手之一,甚至是这三人的联手而为。
虽然说朱和坚与周尚景目前皆已是离开了京城中枢,而德庆皇帝则是没有任何理由阻碍农务改革,更不会刻意引发一场民乱,所以这三人皆是不大可能参与此事,但这世上之事总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赵俊臣一开始也是如临大敌,生怕兴州民乱之事乃是这三人之中某一位所布下的一步棋。
但进一步了解到兴州民乱的详细情况之后,赵俊臣就不是特别担心了。
若是这三人出手,绝不可能让自己轻易看出迹象。
所以,兴州民乱的幕后推波助澜之人,顶天也就是阁老李和、程远道,又或是吏部尚书宋启这些人,赵俊臣的农务改革计划确实是妨碍了他们的利益,所以这些人反对农务改革的立场也更为坚定……但总体而言,并不会让赵俊臣感到特别棘手。
思及此处,赵俊臣稍稍安心,很快就把注意力转回到了辽东镇的事情之上,也向李传文、牛辅德二人详细解释了自己的计划目标。
昨天辽东镇众位高层武官推举新任总兵之际,赵俊臣就当众推测过吴应熊的抵达时间,认为吴应熊若是星夜兼程、不惜马力的话,最早今夜凌晨丑时就会抵达附近,而若是吴应熊不愿意浪费马力、也不愿意冒险连夜行军的话,则最迟今天上午己时之后抵达。
而现在,根据姜泉的推测,蓟辽总督吴应熊最迟一个时辰之后就会抵达,也就是今天己时之后、午时之前,基本就是赵俊臣所推测的最迟抵达时限。
通过吴应熊的抵达时间,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推测出吴应熊的目前心态与后续战略。
若是吴应熊乃是快马加鞭的连夜率军匆匆赶至,就表示吴应熊乃是抱着赌徒心态而来,当他赶到这里之后,他麾下的关宁铁骑已经耗尽了体力与马力,战力可谓是十不存一,这般情况下就算是群龙无首的辽东镇也可以轻易击败于他,若是吴应熊还想要吞并辽东镇,也只能寄望于辽东镇被自己唬住之后主动投降,反而是不足为惧。
但现在,吴应熊一路赶来之际则是不疾不徐、按部就班,遇夜扎营、兵疲则歇,反而是展现出了吴应熊从容不迫、势在必得的心态,也意味着吴应熊想要吞并辽东镇的心思极为坚定,所以才会刻意保持麾下关宁铁骑的战力,这表示吴应熊已经做好了使用强硬手段的心理准备。
这般情况下,吴应熊无疑是更难对付。
就像是赵俊臣曾经向辽东镇众位高层武官所言一般,他这次只是以朝廷阁老的身份奉旨巡查辽东,但并不是全权钦差,只有巡视之权,却无干涉之力,更无权限影响吴应熊的决定。
所以,若是想让吴应熊放弃吞并辽东镇的念头,赵俊臣就必须要多耗些心思才行。
想到这里,赵俊臣的表情再次凝重了起来,抬头向姜泉问道:“据你观察,目前辽东镇的情况如何?士气可有恢复?徐郃是否已经暂时控制住了局势?”
刚才谈论兴州民变之际,姜泉一直插不上嘴,这个时候终于有了表现机会,连忙答道:“根据卑职的观察,辽东镇边军的士气尚未完全恢复,但已经有所好转,毕竟徐郃昨晚已经向辽东镇全军将士分发了许多肉食与酒水……边军将士平日里伙食极差,只能吃炒米与干饼,所以昨晚一顿肉食足以是让边军将士们恢复一些士气!”
军队之中的肉食储备,自古就是维系士气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黄申明独自坐镇营地期间,就是因为肉食分配的原因而下定决心要出手立威,由此可知一顿肉食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力之大,而徐郃昨晚一口气宰杀了全部随军牲畜、搬出了全部肉食储备,也展现了他的坚定决心。
见到赵俊臣轻轻点头之后,姜泉继续说道:“至于徐郃是否已经暂时控制住了局势,则不好说……据卑职所知,辽东镇各将倒也愿意听从徐郃的军令,但执行之际则是有些不尽人意,表面上辽东镇的各支军队也算是相互配合,但据说徐郃私底下已经与辽东镇各位将领争吵过许多次了!
与此同时,徐郃表面上也算是收服了何匪、何仁胜、刘雄麾下的三千辽东铁骑,再加上他麾下的数百私兵、以及南路防区援军两千余人,在辽东镇内部也算是拥有了兵力优势,这也是辽东镇各位将领愿意听他军令的最大原因。
但根据卑职听说的小道消息,何匪三人麾下的那三千名辽东铁骑虽然是明面上已经归于徐郃统帅,但依然有许多辽东铁骑武官频频向徐郃提议,希望徐郃可以立刻释放何匪、何仁胜、刘雄三人,然而徐郃却一直都不同意,担心何匪等人被释放之后自己就无法继续统帅这三千名辽东铁骑,所以徐郃对于那三千名辽东铁骑的控制也不能算是稳固。”
赵俊臣再次点头,对于这般情况并无意外,因为目前这般局势就是赵俊臣刻意营造出来的。
随后,赵俊臣笑着夸奖了姜泉一句,道:“你返回辽东镇军中仅仅是四五个时辰,就可以收集这般多的消息,也有了分析情报的能力,看样子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待本阁返回京城之后,一定要寻机会让你肩负更多重担了。”
姜泉表情大喜,但也连忙摆手谦逊道:“卑职的消息渠道,全是赵阁臣您搭建起来的,卑职只是向您转述汇报罢了,就算是有些成长,也全凭着阁臣您这段时间以来的教诲。”
赵俊臣再次一笑,不再多说什么,只是转头看向李传文与牛辅德二人,问道:“现在辽东镇坐拥兵力优势,也暂时结束了群龙无首的局面,但依然是存在内耗情况,而吴应熊的兵力处于劣势,但他对于麾下的关宁铁骑则是如臂使指,而且还拥有蓟辽总督的大义优势……双方近乎是势均力敌!
这般局面对于咱们而言也算是有利,但若是想要引导局势变成本阁所期望的情况,依然是要耗些心思……却不知两位先生有何良策可以教我?”
这一次,则是到了牛辅德所擅长的领域,率先说道:“据学生所知,山海关吴家这一次决心极大,吴应熊率军进入辽东境内之际,麾下兵力总计有四千之众,皆是关宁铁骑之中的精锐!
赵阁臣您也知道,关宁铁骑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破阵箭头、中军甲骑、以及火炮后军!而目前跟在吴应熊身边的那三千名关宁铁骑,皆是关宁铁骑之中的破阵箭头与中军铁骑,但还有一千名关宁铁骑需要更久时间才能抵达附近,而这一千余关宁铁骑则大多是火炮后军!”
“哦?山海关吴家甚至就连火炮后军也出动了?果然是决心极大!据本阁所知,关宁铁骑的破阵箭头皆是由死囚与各族奴隶组成,所以耗资极少、人数也不算特别多,中军甲骑皆是重骑兵,人数也最多,但耗资最大的部分,则是火炮后军,占了关宁铁骑的一半以上军费支出,据说拥有重炮二十架、轻炮上百架,山海关吴家对于火炮后军也是极为重视珍惜,平日里基本上只用以镇守山海关,极少有机会出动……“
说到这里,赵俊臣若有所思,隐隐间已经猜到了牛辅德的建议。
果然,牛辅德很快就说道:“正是如此!吴应熊这次率军进入辽东境内之后,看似是不疾不徐、按部就班,但实际上依然是行军很急,让关宁铁骑的火炮后军与大部队拉开了距离,如今那一千火炮后军脱离了中军甲骑与破阵箭头的保护,想要赶到附近则还需要两三千时间,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候……所以,赵阁臣您若是想要逼着吴应熊就范,也许可以从这里下手!”
赵俊臣了然点头,道:“多些牛先生提醒!确实是一个良策!”
随后,李传文则是说道:“牛先生所提之策,乃是具体手段,但从赵阁臣的计划大方向来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把西门盛从吴应熊的手里给捞出来,不仅是要让西门盛重获自由,最好是可以趁机收获西门盛的感激、与西门盛达成某些默契……”
随后,李传文也向赵俊臣提了一个建议。
听到这个建议之后,赵俊臣当即是大喜笑道:“有了两位先生的辅左,本阁果然是如虎添翼、大为轻松!”
而就在赵俊臣大喜之际,帐外突然有人出声禀报,说是辽东镇的探子返回营内传来消息,蓟辽总督吴应熊如今已经率领关宁铁骑赶至营地以西数里之外,正在与吴世霖合兵汇聚,即将要现身登场!
……
……
摄政大明 第1032章.在握(十一).
……
……
辽东镇营地以西七八里之外,吴应熊与吴世霖父子二人终于相见,他们二人麾下的关宁铁骑总计五千余人,也正在迅速汇拢合兵之中。
这些关宁铁骑相互熟悉,又皆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所以很快就整合好了阵型队列,至始至终都不见有任何混乱之意,也让那些正在远处监视的辽东铁骑寻不到任何可趁之机。
然而,吴应熊与吴世霖父子二人的见面过程却不是特别愉快。
当吴世霖远远望见父亲吴应熊、以及吴应熊身边的吴家首席幕僚方光琛与族叔吴应麟等人之后,当即就快马加鞭的迎了上去。
策马赶到吴应熊的面前,吴世霖翻身下马之后,沉声道:“总督大人、方先生……你们总算是赶来了!卑职此前估算时间与路程,原本还以为……你们早在昨天上午之前,就应该赶至胡家庄境内才对。”
吴家的家教很严,吴应熊与吴世霖虽是父子关系,但吴世霖在外人面前依然会称呼吴应熊为“总督”,也会自称为“卑职”。
但吴世霖的话语之间,则是带着一丝怨气。
吴世霖昨天就是因为错判了吴应熊的抵达时间,误以为吴应熊很快就会率兵赶至,所以才敢联合方振山与辽东镇军队作战,结果当吴世霖与辽东镇军队正式开战之后,吴应熊与他麾下的关宁铁骑相距战场竟然还有整整一日行程……
若不是何宇遇害的消息突然传来,迫使辽东镇匆匆退兵,吴世霖昨天必然会遭遇一场惨败!
当时的战况之凶险,让吴世霖至今依然是心有余悸。
在吴世霖看来,这全是因为吴应熊行军太慢、姗姗来迟的缘故,简直是延误军机之重罪。
只可惜,吴应熊不仅是他的顶头上司、蓟辽总督、更还是他的亲生父亲、吴家家主,所以吴世霖没胆子指责吴应熊,更没胆子向吴应熊问罪,只能是隐晦表达不满。
听到吴世霖的隐晦指责之后,吴应熊丝毫没有理会,只是表情严肃的抬头遥望正在远处监视己方的辽东铁骑。
吴应熊身边的方光琛则是笑吟吟的解释道:“大少爷,总督大人这段时间的行军速度绝对不慢,他为了尽快赶到这里,就连火炮后军都抛下了……
然而,考虑到辽东镇一贯以来的跋扈作风与强硬态度,咱们必须要做好准备、随时与他们真刀实枪的打一场,所以就不能让将士们的体力与马力损耗太大!更何况,因为是客场作战的缘故,咱们无法依靠辽东镇补充后勤,所以总督大人也无法抛下辎重军需,行军之际自然也就拖慢了速度。”
听到方光琛这一番话,吴世霖表情稍缓,算是接受了这些解释。
然而,吴世霖并没有注意到,方光琛看向自己的目光之中,竟是闪过了一丝无奈与担忧。
*
古话有云,“富不过三代”,哪怕是吴家一向是家教严格,但依然无法逃脱这般规律。
任何一个家族势力的兴衰盛亡,总是由先辈们卧薪尝胆、兢兢业业,好不容易才为家族积攒了一定的资源与本钱,然后出现一位野心勃勃、雄才大略的继任者,励精图治之后让家族势力厚积薄发、迅速崛起,再然后则是一位性格稳重的继任者负责守成保业,最后则是一位自以为是的轻狂后辈,轻易就把家业彻底败光。
对于吴家而言,卧薪尝胆、兢兢业业的积攒本钱之人乃是吴三桂之父吴襄,此人乃是李成梁父子的部将,也短暂担任过辽东镇总兵之位,算是奠定了吴家崛起的基础;
野心勃勃、雄才大略的继任者则是吴三桂,吴家在他的经营之下逐步变为了大明朝的顶级将门,影响力举足轻重,就连蓟辽总督与山海关总兵这两个关键位置也可以世袭罔替;
而现任的吴家家族、蓟辽总督吴应熊,则是亲眼见证了祖辈们的辛苦经营、兢兢业业,深知创业之不易,也明白世界之广阔、以及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性格稳重、懂得敬畏,做事之际也是格外谨慎,生怕吴家家业会败在自己手上。
但到了吴世霖这一辈,哪怕是吴家家教极严,大多数吴家子弟也并不缺乏能力,但他们总是下意识认为吴家目前所拥有的尊贵地位就是理所当然的,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优待也皆是理所当然的,已然是失去了敬畏之心,迫不及待的想要占有一切渴求之物,完全不懂得代价与风险为何物,甚至认为这個世界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运转。
关于这一点,无疑是吴家未来的最大隐患,不仅是方光琛看得明白,吴三桂、吴应熊父子也皆是心知肚明,但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扭转这般情况。
这一次,吴三桂与吴应熊安排吴世霖率军进入辽东境内独自行动,就是想要趁机打磨吴世霖的骄躁之心。
但很可惜,根据后续情报来看,几乎是毫无效果。
至少,在吴应熊与方光琛的眼里,吴世霖自从进入辽东境内之后,就几乎没有做过任何正确决定。
*
思及此处,方光琛心中暗暗叹息一番,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只是愈发急切想要帮助山海关吴家吞并辽东镇。
只要山海关吴家顺利吞并了辽东镇,就可以直接影响整个大明朝的国运兴衰,这般政治地位可谓是稳如泰山,任谁也不敢随意打压针对,吴家家业也就可以长久兴旺,不会因为继承人的能力与心性而受到影响。
但另一边,吴应熊却不会惯着吴世霖,他仔细观察了远方的辽东铁骑许久之后,终于是把目光转向了吴世霖,冷声道:“你还有脸说本督行军太慢,也不看看你这些日子以来所做的那些好事!”
吴世霖一愣,反问道:“卑职做什么事了?”
见吴世霖依然是没有察觉自己的错误之处,吴应熊表情间的怒意更重,道:“你刚刚抵达辽东境内之后,就立即率军与辽东铁骑较量了一场,还与辽东总兵何宇发生了冲突,对不对?”
吴世霖连连点头,面现自豪道:“对啊!卑职当时率领麾下关宁铁骑,完胜了同等规模的辽东铁骑,可谓是大涨了咱们吴家的威风!但因为辽东镇输不起,所以才有了后续冲突……”
不待吴世霖说完,吴应熊已是训斥道:“糊涂!愚蠢!本督当初派你来辽东干什么?是让你带着关宁铁骑给赵俊臣撑腰!让赵俊臣见到咱们吴家的重要性之后,主动求着咱们山海关吴家帮他敲打辽东镇,趁机卖给赵俊臣一个人情!
但你倒好,还不等与赵俊臣接触,也不等赵俊臣主动开口求助,就先已经彻底得罪了辽东镇,让双方关系势同水火……这样一来,局面就变成了咱们吴家求着赵俊臣出面帮着咱们抗衡辽东镇,而不是赵俊臣求着咱们吴家出手帮他敲打辽东镇!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你到底明不明白?
更何况,本督已经看过了当初那场较量的详细情报,你虽然是胜了一场,但赢得极为侥幸,若不是李世杰那个二世祖指挥失误,你必然是输面更大……若是真输了,现在就是关宁铁骑丢人现眼,你还有脸邀功?这种出于侥幸的胜利,不要也罢!”
见到吴世霖犹自不服,吴应熊继续训斥道:“但等到你应该展现魄力的时候,你反而是变成了缩头乌龟!何宇被绑架之后,辽东镇封锁了胡家庄全境,更还勒令你与你麾下的关宁铁骑皆是守在营地之中不可随意出动……而你竟然答应了辽东镇的这般条件?你也不想一想,你代表着山海关吴家,你在这般情况下听从了辽东镇的命令,没能趁机讨到更多好处不说,岂不是还代表着咱们吴家低了辽东镇一头?”
训斥之际,吴应熊的表情愈发恼怒,声音也是越来越大:“还有昨日那场战事,更是让本督不忍卒视!你决定与辽东镇开战,完全是因为你想当然的认为本督很快就会率军赶至,完全没有考虑到各种变数,也没有与本督联络确认情况,临阵指挥之际更是完败给了何匪!何匪是谁?一个大字不识一筐的辽东铁骑千户罢了!……”
在吴应熊的不断训斥之下,吴世霖的表情愈发不服气,但他看到吴应熊正在气头上,也只好是垂头挨训,不敢再有反驳。
眼看着吴应熊还要继续训斥下去,而吴世霖也快要忍到极限,方光琛终于是出言劝阻道:“总督大人,还是先谈正事要紧!您看辽东镇的这般架势,老夫隐隐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劲啊!”
……
……
摄政大明 第1303章.在握(十二).
……
……
听到方光琛的提醒之后,吴应熊再次抬头遥望,果然发现了辽东镇军队的异常之处。
或者说……是混乱。
最开始的时候,当吴应熊与吴世霖父子二人率军汇合之际,辽东镇的营地一直...
摄政大明 第1304章.在握(十三).
……
……
目前局势之下,山海关吴家一心想要吞并辽东镇,而辽东镇虽然是刚刚经过了一系列内乱,但实力根基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山海关吴家若是想要顺利吞下辽东镇,也绝不是一件易事,甚至可以算是一...
摄政大明 第1305章.在握(十四).
……
……
在目前阶段,吴应熊想要出手吞并辽东镇,最为棘手之处并不是己方兵力较少,也不是客场作战,而是情报方面的不足与滞后。
自从何宇失踪之后,西门盛第一时间就果断下达军令,对辽东镇...
摄政大明 第1306章.在握(十五).
……
……
山海关距离京城不算远,德庆皇帝对于山海关吴家也一直盯的很紧,时不时就会召唤吴应熊进京述职,偶尔还会传唤吴三桂进京叙旧,似乎是对吴家圣眷正隆。
但实际上,这般做法乃是德庆皇...
摄政大明 第1307章.在握(十六).
……
……
这个选择就是——同样表态支持辽饷改革之余,再把山海关吴家的一部分权力让渡给赵俊臣,又或者是与赵俊臣达成利益同盟,从今往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唯有这般价码,才能压过辽东镇...
摄政大明 第1308章.在握(十七).
……
……
作为蓟辽总督,吴应熊一直都在处心积虑的想要吞并辽东镇,但他从来都没有妄想过自己可以辖制蓟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