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接下来,徐郃又转头看向了李世杰,态度也变得客气了许多,继续说道:“李千户,你与你麾下的辽东铁骑,接下来恐怕是要更为忙碌一些,首先是要分出一部分兵马、密切监控史城与他麾下的那些辽东铁骑,防止他们再次作乱;
其次则是挑选一些能言善辩、性子机灵的麾下将士,与何匪、何仁胜、刘雄三人麾下的辽东铁骑进行接触、传播流言,就说何总兵的遇害身亡,极有可能是与山海关吴家、以及建州女真的阴谋有关,尽量激发他们同仇敌忾的情绪;
最后,当本将出面收编何匪、何仁胜、刘雄三人麾下的辽东铁骑之际,你也要跟在本将身边,尽量发挥自己与将门李家的影响力,削减那些辽东铁骑的抗拒之心。”
对于徐郃的这般吩咐,李世杰并没有任何迟疑,当即是抱拳领命。
颁布了这一系列军令之后,徐郃总结道:“刚才赵阁臣已是计算过了时间,蓟辽总督吴应熊最迟等到明天上午己时左右,就会率领关宁铁骑抵达咱们这里,所以咱们必须要赶在明天辰时之前解决全部内患!事不宜迟,各位现在就可以行动了。”
随着徐郃的话声落下,帐内的众位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不敢怠慢,起身告辞之后,就要赶着去完成徐郃所交代的各项任务。
不过,李泽荷告辞离开之际,则是转头看了一眼依然昏迷不醒的何匪、何仁胜、刘雄三人,忍不住问道:“请问徐代总兵……这三人又要如何处理?要不要也监禁起来?估算一下迷药的分量,他们恐怕很快就要醒来了。”
徐郃心中已有预桉,摇头道:“何匪等人就留在这里,待他们苏醒之后,本将亲自与他们交涉,尽量是说服他们的支持。”
对于徐郃的这般决定,李泽荷并不觉得意外。
徐郃目前只是代任总兵,若是想要坐稳位置、威慑各方势力的异心,就必须要控制何匪等人麾下的那三千名辽东铁骑,但若是无法争取到何匪等人一定程度的认同,徐郃就算是一切计划皆是顺利实现、把这三千名辽东铁骑暂时收编于麾下,今后也迟早会出现变数。
所以,徐郃认为自己必须要与何匪等人达成一场交易,内容不外乎就是为何宇报仇雪恨之事。
何匪、何仁胜、刘雄三人皆非贪恋权势之辈,他们目前最在意的事情就是为何宇报仇,所以只要徐郃愿意承诺自己将会不惜代价为何宇报仇,自然是有机会争取到何匪等人的认同与支持。
想到这里,李泽荷的心中反而是闪过了一丝轻松与喜意,似乎是发现了一个大好机会。
但表面上,李泽荷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只是轻轻点头之后,就转身迅速离开了。
*
另一边,赵俊臣看到徐郃的这般表现之后,也不由是轻轻点头。
徐郃的心机与能力固然是不及西门盛、李泽荷、甘成三人,但并不意味着徐郃的能力与手段就很弱,他终究是一位边军老将,他的深厚资历也代表着丰富经验,待他稳定情绪、下定决心之后,却也是不容小觑,这一系列军令倒也算得上是对症下药。
但赵俊臣依然不看好徐郃。
若是想要对付山海关吴家与建州女真,仅凭这些“对症下药”的手段,恐怕是未必够用,更不可能彻底熄灭山海关吴家与建州女真的野心觊觎。
更何况,李泽荷、甘成、李世杰等人现在表面上是对徐郃惟命是从,但实际上则是心思各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阳奉阴违、暗中下绊子。
不过,在赵俊臣的眼里,徐郃终究只是一个过渡人选,只要他可以暂时团结辽东镇各方势力、结束辽东镇群龙无首的局面,让山海关吴家无法轻易吞并辽东镇,就算是完成使命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吴应熊的正式登场,然后则是与吴应熊进行交涉,想办法让西门盛重获自由……”
这般暗思之际,眼看着辽东镇的众位高层武官已经陆续离开,帐内只剩下了自己、徐郃、以及依然昏迷不醒的何匪三人,赵俊臣也同样起身离开座位,说道:“徐代总兵接下来必然是还有许多事情要忙碌,而且本阁也有些疲了,所以就不打扰徐代总兵了。”
说罢,赵俊臣摆了摆手,就要转身离开。
但还不等赵俊臣迈出脚步,徐郃就已是连忙唤道:“赵阁臣请留步,卑职有一事请教。”
赵俊臣转头问道:“何事?”
徐郃先是稍稍犹豫了片刻,终于是面现决意,快步走到赵俊臣的身边,压低声音问道:“卑职冒昧,想要向您购买一件东西,您若是不愿意卖,那就权当是卑职没说过,您若是愿意卖,那就更好不过,您随意开价,卑职绝不还价!”
赵俊臣并不意外徐郃挽留自己、想要与自己单独谈话,但他却万万没想到,徐郃挽留自己竟是为了向自己购买某件东西。
心中好奇之下,赵俊臣忍不住问道:“你想要购买何物?本阁身上应该没什么东西值得徐代总兵这般重视。”
徐郃再次压低声音,语气也有些紧张,道:“卑职想要向您购买一封奏疏!一封呈送于陛下面前的密疏!
具体内容是……李泽荷、甘成、黄申明这三位参将,之所以是一改常态、愿意支持辽饷改革之事,皆是因为卑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苦苦劝说,若没有卑职的牵头表态,辽饷改革之事必然是难以实现!”
说到这里,徐郃表情愈发紧张,仔细观察着赵俊臣的表情变化。
听到徐郃的解释之后,赵俊臣不由是吃惊于徐郃的大胆妄为与异想天开。
但与此同时,赵俊臣也不由心生感慨,只觉得自己从前小觑了此人,同时也高估了此人。
……
……
摄政大明 第1296章.在握(五).
……
……
在古时官场,尤其是明清两朝后期,官员们卖奏疏、卖折子乃是常事,相关交易流程已是极为完善,相关产业链也已是极为成熟,甚至还出现了职业掮客,京城境内尤其常见。
简而言之,在庙堂之中、任何一人,不论是内廷宦官还是外朝文武,只要你拥有向皇帝上呈奏疏、向朝廷建言献策的权限,就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别有用心之人寻到你面前、提出一场交易,希望你能以自己的名义、按照他们的想法,写一份奏疏呈交于皇帝与朝廷。
这份奏疏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弹劾某人,也可以是举荐某人,甚至还可以是发表政见、影响朝廷决策;这份奏疏的上呈方式,可以是直接呈交于皇帝面前的密疏,也可以是通过正常流程层层转交,甚至还可以选择在朝会之上当众抛出来、进而是引发百官争论、造成更大反响;
最终,根据呈交这份奏疏之人的身份地位、这份奏疏其中内容的重要程度、以及这份奏疏的不同呈交方式,价位也是各有不同,但基本上也算是明码标价。
顺便一提,最近这几年以来,在各种各样的奏疏内容之中,就以“弹劾赵俊臣贪赃枉法”这种内容的奏疏价格最低。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已经有太多人弹劾赵俊臣贪赃枉法了,不仅是德庆皇帝与朝中百官早已是见怪不怪,就连赵俊臣本人也已是虱子多了不痒,所以这种内容的奏疏反而是无法产生任何影响,同类产品过于泛滥,价格自然也就提不起来。
而赵俊臣作为朝中权臣之一,不仅是曾经多次卖过奏疏——只要你的奏疏内容恰好符合赵俊臣的当时想法,又或是你的奏疏内容无关紧要但给足了价钱,那么赵俊臣绝对是一个热情周到的店家,甚至还会主动提供售后服务;而且赵俊臣也曾经多次买过奏疏——有些时候,赵俊臣想要为自己的某项政见酿造更大声势,又有些时候,赵俊臣想要表达某个观点,但这个观点并不方便由自己与自己的朋党直接出面,这种情况下赵俊臣也会不惜价钱,大量购买其他官员的奏疏。
前段时间,赵俊臣为了扳倒前任山东巡抚陆远安,就曾经向朝中二十余位官员先后购买了近百次奏疏,一口气掷下了十余万两银子,乃是那些官场掮客的最大主顾之一。
然而,此时见到徐郃竟是提出想要向自己购买一封奏疏,而且还是一封直接呈交于德庆皇帝面前的密疏之后,赵俊臣依然是有些吃惊。
不仅是吃惊于徐郃的开门见山,更是吃惊于这份奏疏的具体内容。
但很快,赵俊臣就猜到了徐郃的想法。
按理说,买卖奏疏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应该当面直说,实在是太不体面了,应该是寻一位人脉广阔的官场掮客绕着圈子转达才对——这个世界上,越是肮脏龌蹉的事情,就越是追求表面上的光鲜亮丽。
只可惜,辽东镇位于偏远之地,不似京城一般市场制度完善,也没有像样的官场掮客,再加上时间紧迫,所以徐郃就冒险向赵俊臣当面提出了这场交易。
而这场交易,不仅是徐郃的釜底抽薪之策,也是他为自己所寻的退路。
对于德庆皇帝与几位阁老而言,历年辽饷的巨额支出一向是最令他们头疼的事情之一,而辽饷改革之事一旦是得以落实,无疑是可以大幅降低辽饷支出,德庆皇帝与众位阁老也将会深感轻松、大为欢喜。
虽然说以德庆皇帝与几位阁老的经验与智慧,一眼就能看出辽饷改革的具体内容乃是赵俊臣的手笔与风格,但他们并不认为赵俊臣有能力让辽东镇接受辽饷改革。
这般情况下,一旦是赵俊臣答应了徐郃的这场交易,写一封密疏向德庆皇帝说明辽东镇之所以是愿意接受辽饷改革的计划,全是因为徐郃极力推动的缘故,那德庆皇帝就必然会对徐郃大生好感。
而这般情况下,德庆皇帝说不定就会绕开辽东镇的内部推举,直接指定任命徐郃成为名正言顺的辽东镇总兵,到了那个时候,徐郃的地位自然是要更为稳固,不必担心自己只是一个过渡人物,也不必再担心自己今后仅是出现一点失误就要被迫退位。
退一步来讲,就算是德庆皇帝没有直接指定任命徐郃成为辽东镇总兵,而徐郃代任总兵期间也因为无法迅速解决辽东镇的各项危机而被迫退位让贤,但只要德庆皇帝因为这封密疏而对徐郃心生好感,也很快就会给徐郃另外安排一个肥差,让徐郃脱离辽东镇这滩浑水,不必担心自己会因为这段时间以来的各种利益争斗而遭到事后报复。
徐郃被众人推举成为辽东镇代任总兵至今,也不过是短短一刻钟时间,他能在这般短时间之间就构想出这般计划,而且还愿意冒着计划败露的风险直接向赵俊臣提出交易,这般急智与胆魄皆是不俗,让赵俊臣不得不承认自己从前小觑了此人之余。
但与此同时,赵俊臣也认为自己从前高估了徐郃。
相较于李泽荷的机智、甘成的城府,徐郃的行事作派一向是显得有些平庸,但平庸也有平庸的好处,一是不容易引起敌视,二是不容易犯下大错。
而徐郃此时一改平日里的平庸作风之后,立刻就犯下了两个极为明显的错误。
一是他完全错估了赵俊臣在德庆皇帝心目之中的定位,德庆皇帝表面上看似宠信赵俊臣,实际上则是充满了猜忌,所以赵俊臣若是上呈密疏为徐郃说好话,那德庆皇帝不仅不会对徐郃心生好感,反而是会把徐郃视为是赵俊臣的潜在军中党羽,然后就会极力打压。
二是徐郃完全轻视了赵俊臣的卑劣与无耻,根本不清楚赵俊臣背后捅刀之际究竟是多么很辣,竟是直接向赵俊臣袒露心意,让赵俊臣寻到了一个极佳机会,只要把这件事情泄露出去,就可以迅速激化他与李泽荷、甘成等人之间矛盾,进而是让赵俊臣可以再次浑水摸鱼。
想到这里,赵俊臣看向徐郃的目光,不由是充满了怜惜。
当然,这种怜惜也可以视作嘲讽。
但很快,赵俊臣就收敛了心中情绪,开始思索另一件事情——若是自己答应了这场交易,又应该趁机为自己换来哪些好处?
见到赵俊臣的沉吟不语之后,徐郃不由是紧张至极。
他毫无把握自己能以代理总兵的身份控制辽东局势,所以才向赵俊臣当面提出了这场交易,徐郃也知道自己这般做法风险极大,自然是极为担心赵俊臣的反应。
在徐郃的紧张打量之下,赵俊臣沉吟片刻之后,终于是缓缓说道:“徐代总兵你应该明白规矩,以本阁的身份地位,价位本来就很高,再加上你这封奏疏所代表的份量……本阁可以答应这场买卖,但你一定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才行。”
见赵俊臣终于松口,徐郃顿时是大喜过望,他不怕赵俊臣出价高,只担心赵俊臣直接拒绝这场交易,于是连忙说道:“赵阁臣您尽管出价就行,只要在卑职能力范围之内,就绝不还价。”
价位、买卖、出价、还价……若是不知内情之人听到这场谈话,恐怕要误以为谈话双方皆是充满铜臭味的生意人——实际上也差不多,赵俊臣身上所散发的铜臭味,较之寻常生意人还要更为浓重。
赵俊臣看向徐郃的目光再次闪过了一丝怜惜,就好似看到了一个主动把自己卖了还在帮忙数钱的傻子,然后摇头道:“正因为本阁可以随意开价的缘故,反而是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想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开价……这样吧,这场交易,本阁暂时答应了,回去休息之后就为你准备这封奏疏,然后就会随着辽饷改革的奏疏一同送去京城,至于你究竟要给本阁怎样的回报,则是要等本阁想清楚再说。”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徐郃只觉得自己占了便宜,竟是可以先收货、再出价,愈发是大喜过望,连连点头表示同意,也再次感谢了赵俊臣。
赵俊臣轻轻点头之后,意味深长的说道:“徐代总兵能有这般决心,本阁深为钦佩,也深为欣慰,只希望徐代总兵你今后不要后悔这场交易就好。”
说完,赵俊臣就转身离开了。
*
在徐郃看来,赵俊臣能同意这场交易,就绝对是一个有赚不赔的好消息。
或许是时来运转的缘故,徐郃很快就收到了更多的好消息。
首先是徐郃唤醒了何匪、何仁胜、刘雄三人之后,虽然是立刻就遭到了何匪等人的愤怒质问,一度是爆发了激烈冲突,但他经过大量口舌之后,终于还是勉强说服了何匪等人,让他们接受了辽东镇的新局面,又经过了各种交涉、让步、以及承诺之后,也得到了何匪等人一定程度的默许,不会干涉徐郃接管他们麾下的辽东铁骑。
随后,李泽荷、甘成、黄申明等人也纷纷传来了喜讯,李泽荷与甘成二人顺利联系到了各路援军之中的亲信武官,也成功收回了兵权,让七千余各路援军皆是回到了各路参将麾下,算是初步化解了何匪等人的威胁,而黄申明把大量肉食与酒水分发出去之后,也顺利振奋了全军将士的士气、初步稳定了军心。
最终,赶在第二天辰时之前,在何匪等人的默许之下,徐郃也初步控制了何匪等人麾下的三千辽东铁骑,算是暂时拥有了兵力优势,这样一来也算是暂时控制了辽东镇局势。
然而,就在徐郃深感苍天眷顾之际,赵俊臣却已是顾不得关注这些事情了。
这是因为,当赵俊臣返回到禁军驻地之后,终于是发现了许庆彦此前摆脱何宇控制之际所遭受的严重伤势。
而且,当赵俊臣见到许庆彦的时候,许庆彦的伤势已经出现了感染迹象,陷入了昏迷之中。
……
……
摄政大明 第1297章.在握(六).
……
……
禁军驻地之中,赵俊臣的营帐之内,许庆彦浑身红肿滚烫,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但依然是低声呻吟不断,头部、脖颈、肩头等处皆是绑着渗血白布。
赵俊臣站在许庆彦的床前,看着许庆彦的这般模样,似乎是面色冷肃,又似乎是表情呆滞。
与此同时,一名参与了此前绑架计划的禁军总旗,正在向赵俊臣轻声解释着许庆彦从受伤到昏迷的事情始末。
“……测听到何宇即将要策反那几名胡家庄农户之后,许兄弟就连忙带人冲进房间控制局势,但谁也没想到,何宇的伤势其实早就好转了,一直都在伪装自己依然是腿脚不便,再加上那间木屋极为逼仄,根本没有躲避余地,所以何宇突然发难之下,许兄弟就被他给挟持了……
……但许兄弟当时表现极为悍勇,直接用后脑勺撞折了何宇的鼻子,然而何宇也是一个血勇之人,虽然是猝不及防被许兄弟撞的眼冒金星,却也奋起余力,用手中木刺连续捅了许兄弟好几下,让许兄弟的面部、肩头、以及脖颈处皆是受伤严重……
……又等到今天清晨,许兄弟见到禁军将士们冲进密林之后,就知道阁臣您已经开始实施备用计划,他必须要尽快扮成刚刚冲进密林的禁军同袍才行……
……但他担心自己身上伤势已经初步凝出血痂,会被辽东镇的人看出破绽,竟是直接用手撕掉了伤口上的全部血痂,让各处伤口再次大量流血、伪装成了新伤,然后就向辽东镇的人解释说这些伤口皆是他与禁军将士们冲进密林之际不小心掉进陷阱所致……
……然而,许兄弟的伤势原本就较为严重,这一次直接撕掉所有血痂之后,更是元气大伤,就再次加重了伤势,虽然是把辽东镇的人顺利糊弄了过去,但很快就开始发起了高烧,伤口也出现了化脓迹象,离开密林之后不久就昏迷了过去……”
说话之际,这位禁军总旗的表情间满是钦佩,只觉得许庆彦的坚韧与悍勇皆是要远强于寻常军人。
不论是被何宇挟持之后悍不畏死的反抗,还是为了掩盖破绽而亲手撕掉伤口血痂,这些事情都不是寻常人有勇气做到的。
不仅是这名禁军总旗,亲眼见证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所有参与绑架计划的禁军将士皆已是对许庆彦心服口服。
说完这一切事情之后,这名禁军将士就突然跪在赵俊臣的身旁,低头泣声请罪道:“卑职等人办事不利,不仅是险些让何宇逃走、影响了赵阁臣您的大计,更没能保护好许兄弟,这一切全是因为卑职等人无能,还请赵阁臣责罚!”
赵俊臣沉默良久之后,缓声道:“起身吧,你根本没必要请罪,这一系列事情并没有你们的责任!若是硬要说起来,被何宇挟持、让何宇寻到逃走机会,全是因为许庆彦他自己思虑不周、做事焦躁的责任……而许庆彦现在的受伤昏迷,则全是因为本阁一直以来逼他太紧太狠的缘故……”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语气终于有了波动,似乎是多了一丝自责,但又似乎是冷静评述,继续说道:“本阁一直希望许庆彦能成为本阁的得力臂膀,他是本阁的总角之交,自幼就跟在本阁身边,乃是本阁最为信任之人,若是他的能力心机有所成长,本阁自然就可以轻松许多……
出于这般想法,本阁一直在设法逼着他尽快成长,让他承受了太多压力!尤其是这一次,本阁其实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许多后手,就是为了预防计划进行之际出现纰漏,但本阁并没有把这些后手告诉许庆彦,反而是屡次向他强调,他所执行的任务就是本阁这一系列计划的成败关键,他若是任务失败了,本阁就无法活着离开辽东镇……
所以,当他见到自己的任务即将失败之后,就陷入了痴狂之中,把自己的生死彻底抛之脑后了!所以他才会与何宇拼命,所以他才会毫不顾忌自己的伤势,这一切,全是本阁所逼,若是他接下来出现任何意外,也完全是本阁害了他!”
这一番话,似乎是讲给那位禁军总旗听,又似乎是自言自语。
说完,赵俊臣闭上了双眼,表情间也终于是忍不住闪过了一丝痛苦。
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许庆彦很有可能将会大破大立、彻底成熟,心智、手段也皆是会大幅提升,成为赵俊臣真正的得力臂助。
从这方面而言,赵俊臣催化许庆彦成长的想法也算是成功实现了。
但前提是……许庆彦可以侥幸活下来,顺利挺过眼前这场劫难!
这个时代,既没有消炎药、也没有药用消毒液,伤口化脓发炎绝不是一件小事,死亡率奇高无比。
这般情况下,相较于活下来之后迅速成长,许庆彦更有可能将会直接死于伤口并发炎症。
只要是人,就会有感情,即使是赵俊臣也不例外。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赵俊臣与许庆彦之间相处最久,感情也最为深厚。
这种感情不仅是友情,也包含了一部分亲情,唯有在许庆彦面前,赵俊臣的心态最为放松,可以稍稍卸下一部分面具与心防。
如今看着许庆彦躺在床上昏迷之际依然是不断轻声呻吟,显然是极为痛苦,赵俊臣不由是悔恨不已。
他现在宁愿许庆彦完全没有成长,依然像是从前一般只当一个纯粹的无能小人,也不愿意许庆彦冒着生命危险、承受巨大痛苦,就是为了变成自己所期望的模样。
但现在,再说这些事情皆是没用了。
赵俊臣现在所能做的事情,唯有两件罢了,其一是全力救活许庆彦,其二是……睡觉休息。
自从那些辽东铁骑发动兵变之后,至今已有三天时间,赵俊臣几乎就没有休息过,如今也同样是濒临极限,头脑昏昏沉沉,时不时就会感到身体虚脱。
赵俊臣现在很想要陪在许庆彦身边、亲自照料,就算是无法发挥任何作用,也好歹是可以稍稍心安……但他很清楚,自己并不能这样做。
吴应熊很快就要登场,赵俊臣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与充足精力,继续推动自己的计划,根本没有时间与余力分心,否则只会让许庆彦所付出的惨痛代价皆是化为流水。
赵俊臣先是唤来了负责为许庆彦医治的几名军医,从自己昏昏沉沉的脑袋之中,尽量搜刮出了一些源自于后世的粗浅医学知识,譬如是用酒水擦拭伤口、又譬如是喂食盐水补充体力等等,向这几名军医详细叮嘱了几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