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
……
摄政大明 第1331章.战争之神.
……
……
击溃了一队建州女真的劫掠游兵、又挑选战俘向玄烨传话之后,赵俊臣很快就再次集合全军、继续向着东北方向行军。
又一路疾行两个多时辰之后,赶在天色渐暗之前,赵俊臣与麾下援军终于是远远望见了清河堡的城墙。
清河堡乃是辽东境内的重要关隘,位于本溪以北,再往东几十里外就会进入建州女真的势力范围,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边防任务。
与花马池营、锦州大营类似,清河堡整体为正方形,城墙高两丈、宽一丈,皆是由青砖砌成,周长约有四到五里,后靠云蒙山、前临清河,可谓是易守难攻,也有东、西、南、北四门,周围还设有点将台和先锋台,拥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防御能力。
与此同时,清河堡之内并没有多少百姓,人员构成是以辽东镇边军为主,驻军约有三千人,由一名守备官负责管理。
简而言之,清河堡的经济价值近乎于无,但位置与作用则是至关重要,所以建州女真也派出了两千兵力赶到清河堡附近,负责监视与牵制清河堡的驻军,若是清河堡的防务安排出现破绽,也会伺机展开攻势。
发现这支建州女真军队的存在之后,赵俊臣也不由是表情严肃,认为自己与麾下援军若是想要顺利进入清河堡内进行休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把这支建州女真军队赶走,否则在全军进入清河堡期间很容易就会受到对方的突袭。
考虑到自己麾下将士的良莠不齐,一旦是突然间受到突袭,也很容易就会引发溃乱,说不定还会让建州女真军队趁乱攻进清河堡内,那赵俊臣就要变成战争罪人了。
最终,为了顺利驱赶建州女真的军队,赵俊臣先是停军布阵、再次准备迎战,然后就把高得捷再次唤到自己面前。
在一处高坡之上,赵俊臣扬起马鞭遥指远处正在逐渐逼近的建州女真军队,缓缓道:“高千户,咱们若是想要顺利进驻清河堡,就首先需要驱走清河堡附近的建州军队!对方拥有两千兵力、编制完整,与咱们不久前所遇到的那一队劫掠村民的游兵散勇截然不同,若是使用正常方法与他们交战,必然是耗时良久、损伤极大!”
讲明白了当前局势之后,赵俊臣也毫不介意自己的阁臣身份,大肆吹捧道:“所以,本阁希望高千户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也让本阁顺便见证一下高千户与后炮后军的手段!本阁认为,火炮乃是战争之神,而高千户又是此道翘楚,只要高千户愿意出手相助,必然是可以轻易击退建州军队的。”
高得捷并没有因为赵俊臣的吹捧而忘乎所以,反而是趁机提出了条件,道:“驱除建州鞑子,卑职自然是责无旁贷!但卑职这里也有一事相求!”
因为有求于人,所以赵俊臣很好说话,好似毫无主见一般,连连点头道:“高千户请说!只要本阁有能力满足,就一定答应。”
高得捷目光一闪,缓缓道:“赵阁臣刚才曾说,火炮乃是战争之神,卑职深以为然!在卑职看来,随着红夷大炮的不断改进,威力越来越大、射程越来越远、射速越来越快,往后的两军交战之际,炮军必然会代替骑兵与步兵成为战场主导,一切战事安排也皆是会围绕着炮军进行安排……
卑职甚至认为,在拥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最理想的战争方式就是炮兵集中火力一举击溃敌方主力,再由骑兵登场追击溃兵、步兵出面清扫战场,而不是像现在这般,炮兵只是作为配角,负责支援骑兵与步兵作战!”
听到高得捷这一番话,赵俊臣不由是心中震惊了。
高得捷的这番论述,已经非常接近近代战争的打法了。
赵俊臣早就知道高得捷拥有当世名将的潜质,但也没想到高得捷竟是拥有这般远见。
就在赵俊臣心中震惊之际,高得捷则是面现无奈之色,道:“卑职曾经向吴总督建议,应该削减骑兵与步兵的数量,向火炮后军进一步倾斜资源,把火炮后军的规模扩充两倍,这般改变足以是让关宁铁骑的战力至少提升一倍!
但很可惜,吴总督他并不赞同卑职的意见,依然是最为重视甲骑中军,而卑职的这般建议也得罪了关宁铁骑的一众骑兵武官,受到了许多排挤!若非如此,以卑职的能力与资历,现在也不会只是区区一名千户了。”
说到这里,高得捷转头看向赵俊臣,表情间满是期冀,郑重道:“所以,卑职希望赵阁臣您可以答应卑职,待您率军进驻清河堡后,就把清河堡的防务交由卑职全权负责,让卑职以炮军为核心安排清河堡的城防事宜,也可以趁机验证自己多年以来的想法。”
赵俊臣认真打量了高得捷一眼,点头道:“可以,本阁也希望亲眼见证,像是高千户这样的优秀将领,可以尽情施展才华!”
赵俊臣很清楚,高得捷想要全权接管清河堡的防务,更主要是一种针对自己的反制手段,防止火炮后军逐渐受到自己控制,也让他在进驻清河堡期间更容易与吴应熊取得联系。
不过,想要趁机验证他所构想的全新作战模式,显然也是高得捷心中的真实想法。
而赵俊臣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答应了高得捷的这项要求。
在赵俊臣看来,高得捷的这项要求看似是有些过分,但实际上反而是有利于自己逐步控制火炮后军。
因为德庆皇帝的布局,山海关吴家的先天不足是极为明显的,吴家可以世袭罔替山海关总兵与蓟辽总督这两个位置,无疑是让吴家迅速跻身成为明朝的顶尖将门,但只要吴家无法顺利吞并辽东镇,这般情况也同样限制了吴家的实力上限,甚至还会变成吴家未来衰败的主要诱因。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历任的山海关总兵皆是由吴家子弟担任,那就意味着吴家的麾下将士最多只能升到参将之位,再加上吴家势力只局限于山海关附近,所以吴家就算是侥幸遇到了高得捷这般惊才艳艳的将星,也根本无法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
这般情况下,那些有野心、有才能的武官们,自然是深感自己受到压制,也就无法长期保持他们对于吴家的忠心!
就以高得捷为例,别看他现在是对山海关吴家忠心耿耿,动不动就是“我家吴总督”如何如何,一旦是让他在清河堡内品尝到了全权统领三军、尽情施展才能的滋味,他是否还会甘心留在关宁铁骑的火炮后军之中,继续当一个备受排挤的千户?
就算是高得捷甘心于此,那他的副手韩大任呢?
他们一定会心中不甘,也一定会寻求改变,迫切寻求一个让他们可以尽情施展拳脚的新平台!
而这个新平台,山海关吴家无法提供,赵俊臣却有办法提供!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栖。
想到这里,赵俊臣的嘴角泛起了一丝莫名笑意,点头补充道:“一旦是进驻清河堡之后,除了李百户等人麾下的五百名辽东铁骑之外,其余军队皆是交由高千户辖制!对于高千户所设想的全新作战方式,本阁也很感兴趣!”
见赵俊臣不仅是轻易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更没有排斥自己的心中构想,高得捷一时间反而是有些不敢置信,追问道:“此言当真?”
赵俊臣点头道:“本阁一向是言而有信!”
高得捷闻言之后大为振奋,当即是连连点头,大声道:“既然如此,卑职就让赵阁臣亲眼见识一下,火炮后军在卑职指挥之下所发挥的威力!卑职保证,一个时辰之内、天色昏暗之前,就会把清河堡附近的建州鞑子尽数驱赶到十里之外!赵阁臣您接下来只要掩护好卑职的炮阵、再择机派出骑兵追击骚扰一下建州鞑子即可!”
说完,高得捷连行礼也顾不上,就兴冲冲的离开了赵俊臣的身边,赶回火炮后军准备作战了。
看着高得捷迅速远去的背影,赵俊臣脸上的莫名笑意愈发明显了。
*
接下来,高得捷果然是格外卖力。
仅仅是一刻钟时间之后,火炮后军就已经布好了阵型,各型火炮皆是摆好了位置。
在高得捷的刻意安排之下,所有火炮依然是被灰色布罩遮住了炮身,让外人无法估算这支炮军的具体规模,甚至会误把火炮后军视作是普通的辎重部队。
与此同时,清河堡外的建州女真军队也迅速逼近了赵俊臣的麾下援军,经过几次试探与侦查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赵俊臣麾下军队之中精锐不多,充斥着大量老弱边军与普通民夫拖后腿的情况。
对方的领兵将领也是一个果断之辈,发现这般情况之后立刻就针对赵俊臣麾下军队的薄弱位置,集中兵力发起了攻势。
若是寻常状况下,面对建州女真军队的这般攻势,赵俊臣还真不容易应对。
但高得捷竟然早就预判到了这一点,提前调整好了炮口位置,当他见到建州女真军队发起攻势之后,当即是命令炮兵们掀掉了遮在炮身上面的布罩,又仅仅是百息时间之后,随着震耳轰鸣之声不断响起,各型火炮已是炮火齐射,瞄准建州女真军队冲锋阵型中间靠前位置,瞬间倾泄了近百枚炮弹!
仅仅是一轮齐射,建州女真军队就出现了至少两三百人的死伤,当即就被打蒙了!
但还不等建州女真军队理清现状、再次组织攻势,再仅仅是百余息时间之后,就再次迎来了第二轮齐射。
建州女真军队这个时候已经分散了兵力,削弱了自身冲击力之余,也大幅减少了伤亡,但恐怖情绪依然是迅速蔓延!
在高得捷的指挥之下,火炮后军的发射速度极快、火力也是非常集中,所以建州女真的领兵将领根本就无法准确估算火炮后军的具体规模,还以为赵俊臣的麾下军队至少拥有两百门火炮!
而这般庞大规模的炮军,又让对方进一步错估了赵俊臣麾下的实际兵力,认为赵俊臣必然是拥有更多兵力,而眼前这支良莠不齐的军队只是鱼饵罢了,否则绝不可能配置这般庞大数量的火炮。
于是,当赵俊臣寻准时机派出李彦带着全体骑兵进行追击之后,建州女真就果断的退兵撤走了,迅速向着远方遁去,只丢下了一地残骸。
见到建州女真的撤兵遁走之后,观战的赵俊臣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点头道:“说是一个时辰,但实际上耗时仅是不到三刻……比预期还更快一些!虽然也有建州女真猝不及防的缘故,但高得捷确实是没有吹牛!”
虽然是在出声夸赞,但赵俊臣的表情则是有些不以为然。
见识过后世现代军队的导弹犁地战术之后,赵俊臣对于火炮后军所展现的威力不免是有些失望,甚至还有些怀疑这个时代的明朝火炮是否可以胜任高得捷所设想的战术地位。
“……‘火炮是战争之神’,这句话乃是拿破仑的说法,距离现在还有几十年时间,明朝的火炮改进也不如西洋各国一般激进,也许……待我从西洋各国引进了更新型的火炮与炮弹之后,情况会更好一些?”
而就在赵俊臣这样若有所思之际,高得捷则是再次兴冲冲的赶到了赵俊臣面前,洋洋得意的等待着赵俊臣的夸奖,也想要催促赵俊臣实现承诺。
赵俊臣并没有让高得捷失望,当即是大肆夸赞了高得捷的能力——赵俊臣所失望的只是这个时代的火炮威力,但高得捷的指挥能力确实是可圈可点,所以赵俊臣的夸赞之言也全是出于真心。
随后,赵俊臣也很快就遵循了自己的承诺,稍稍打扫了战场之后,就赶在夜色降临之前,率军进驻了清河堡内。
因为赵俊臣的地位更高、麾下兵力也更多,所以很快就全面接掌了清河堡的所有权力,然后就力排众议、把清河堡的防务大权尽数交给了高得捷。
再然后,赵俊臣就留在清河堡内,耐心等待自己那位“老朋友”的登场!
*
而赵俊臣率军进驻清河堡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了抚顺境内的前线战场。
建州女真大汗玄烨、蓟辽总督吴应熊、以及辽东镇的各位将领,收到消息之后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
……
……
摄政大明 第1332章.送他去死!.
……
……
“赵俊臣终于现身了?在清河堡?果然……”
在抚顺关外,建州女真的军营帅帐之中,玄烨听到禀报之后,表情之间并没有浮现出任何意外与惊讶之意,更多是若有所思。
自从当初在宣府镇防区与赵俊臣相见之后,玄烨就敏锐发现了赵俊臣的超乎寻常之处,认为赵俊臣的存在必然将对明朝局势造成深远影响,也一直都在密切关注赵俊臣的动向。
而赵俊臣奉旨巡视辽东之后,辽东镇很快就出现了内乱迹象,玄烨当时就隐隐有所预感,认为辽东地区的种种局势变化皆是源于赵俊臣的阴谋算计,待各方势力纷纷卷入乱局之后,就皆是会变成赵俊臣的棋子,于不知不觉之间受到赵俊臣的驱使与利用。
但对于建州女真而言,辽东镇的乱局绝对是一次百年难遇的良机,玄烨不愿意错失交臂,所以他虽然是明知道自己有可能会受到赵俊臣的利用,但还是抱着尽力一试的态度,亲自率领建州女真的主力大军趁机攻打抚顺关,一旦是顺利攻占了抚顺关,辽东镇的整个北路防区就将会沦为建州女真的囊中之物。
谁曾想,战事开始之后,仅仅是不到十天时间,明朝的蓟辽总督吴应熊就已经亲自率领数万大军赶来支援,而且援军之中还包括辽东铁骑与关宁铁骑这两支让建州女真也深感忌惮的当世强军。
见到明朝援军的迅速出现,玄烨当即就明白了,辽东境内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果然皆是源于赵俊臣的阴谋算计,自己也果然是受到了赵俊臣的利用,否则明朝援军绝不可能这般迅速就可以驰援前线,而自己想要趁机攻占抚顺关的计划也已经很难实现了。
想明白这一切事情之后,玄烨就一直等待着赵俊臣的登场现身。
虽然攻占抚顺的计划已是难以实现,但玄烨依然不愿意空手而归,更不希望自己平白受到赵俊臣的利用,他必须向赵俊臣讨取报酬!
*
就这样低头思忖片刻之后,玄烨抬头看向汗帐之内的众位建州文武官员。
不论是八旗旗主,还是汉人降臣,这个时候也皆是表情凝重。
他们并不似玄烨一般察觉到了幕后隐情,但赵俊臣率领大批援军入驻清河堡的事情依然是让他们深感压力,因为这般情况就意味着明朝援军正在源源不断的陆续赶至。
最终,玄烨的目光投向了大将图海,缓声问道:“图海,攻打抚顺关的战事进展如何?”
图海面现愧色,垂头答道:“启禀大汗,虽然明朝总督吴应熊已经率领援军赶至战场附近,但我军的实力依然占优,与明军交战之际也依然可以占据主动,但……从大局来看,情况就有些不妙了,虽然吴应熊及其麾下明军无法突破我军的拦阻,迟迟不能进入抚顺关内与抚顺守军汇合,但他们已经占据了抚顺关以南的一处山谷据险而守,与抚顺关互为犄角之势,总是让我军行动之际腹背受敌,无法充分发挥实力……”
不待图海把话说完,玄烨就已经挥手打断,皱眉道:“本汗当然明白这些事情,本汗只是想要知道,我军目前还有多大机会可以攻破抚顺关?又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实现?”
图海不敢打包票,但在玄烨的逼问之下,还是硬着头皮答道:“抚顺关乃是汉人最重要的边城之一,原本就是城高墙厚、驻扎重兵,即使是孤守无援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攻破,我军刚开始攻打抚顺关之际,也认为汉人援军至少需要等到一个月时间之后才会陆续赶至,但现在……恐怕是还需要再等两到三个月时间,耗尽抚顺关守军的精锐兵力之后,才有把握一举攻破。”
顿了顿后,图海小心翼翼的抬头观察了玄烨一眼,又补充道:“前提还是未来两三个月内不会再有更多汉人援军出现,否则还要延时更久,变数也会更多……”
说完,图海就再次垂头,紧张等待着玄烨的出声训斥。
毕竟,他的这般表态,就相当于是公开承认了建州女真的战略意图已经彻底失败了。
但预期之中的训斥并没有出现,玄烨只是摇头轻叹,缓缓道:“倒也不能怪你,自古以来任何军队想要攻破一座拥有重兵驻守的大城,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咱们这一次兴兵攻打抚顺,原本也就是姑且一试罢了。”
图海闻言之后不由是面现感激之色,只觉得玄烨这般体谅自己的苦衷,果然是当代明主。
但实际上,玄烨的这一番话也是为自己开脱责任,毕竟这场战事乃是由他亲自坐镇督军,他这个时候若是斥责图海作战不利,也就相当于是承认自己指挥无能。
随后,玄烨又转头看向了一位建州女真文官索额图,问道:“军中粮草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索额图同样是面现难色,迟疑答道:“兴兵攻打抚顺关之事,毕竟是临时起意,战前准备并不充分,军粮储备也就有所不足……若是劫掠汉人粮草的计划进展顺利,后方也能运来更多补给,大概还能坚持两个月时间。”
玄烨的表情依然平静,只是再次摇头轻叹,道:“虽然本汗坚信将士们的奋勇无畏,迟早都可以击溃汉人军队、攻破汉人城池,但各地粮荒尚未顺利渡过,实在是不能再向百姓们征用更多粮草了!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拼命,却让他们的父母妻儿饿殍于后方,本汗实在是于心不忍!看样子……本汗只能是应邀前往清河堡与赵俊臣相见、体面结束这场战事了。”
就这样,寥寥几句之间,玄烨就把停战退兵的原因从战局不利变成了体恤百姓,自身责任也是尽数撇清。
而汗账之内的众位文武官员闻言之后,也是纷纷行礼称颂,高呼“大汗仁厚”。
玄烨满意点头,又补充道:“不过,咱们付出了这般多的心血,也不能空手而归,所以在本汗与赵俊臣谈判期间,图海你依然要派兵攻打抚顺关,抚顺关越是摇摇欲坠,后续谈判就越是对我方有利!”
说完,玄烨就挥手让众位文武官员离开了汗账,只留下了汉人降臣钱通一人。
*
等到所有人皆是离开之后,玄烨表情间的平静与从容迅速褪去,面庞上满是阴沉之色。
建州女真虽然深受汉人文化影响,但终究还是残留了许多游猎民族的特征,族内的文武官员也皆是带着一股子蛮莽之气,无法接受一些弯弯绕绕、权衡妥协之事。
与此同时,因为建州女真至今也未能入主中原,玄烨所拥有的权威地位也并不是稳如泰山,八旗旗主依然是野心未尽、桀骜难除,所以玄烨也不敢当众揭短自己。
所以,有许多情绪,玄烨只能在钱通这样的汉人叛臣面前展现;有许多事情,也只能与钱通这样的汉人叛臣进行商议;还有许多计划,玄烨更是只能向钱通这样的汉人叛臣进行交代。
相较于那些建州女真的文武官员,钱通也更加理解玄烨心中的真实想法,见到玄烨的表情变化之后,当即是轻声劝道:“还望大汗息怒!”
玄烨狠狠拍打桌桉,咬牙切齿道:“息怒?如何息怒?事情进展到现在,本汗终于是想明白了!赵俊臣先是在辽东招惹了一堆麻烦,于是就故意让本汗发现辽东镇的乱象、引诱本汗出兵,利用本汗这个外部威胁,帮他整合辽东境内的各方势力,迫使山海关吴家与辽东镇众将接受他的安排,让本汗兴师动众的助他收尾善后!
而他选在这个时间登场现身,就意味着他如今已是万事俱备、胜劵在握,也拥有了压制辽东境内各方势力的手段,所以就觉得本汗没有用处了,想要安排本汗退场了!
这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被赵俊臣视为棋子、受赵俊臣所驱用,简直是奇耻大辱,本汗又岂能不怒!本汗自己受辱也就罢了,但绝不能让他轻易得逞!他若是不愿意割肉交出足够好处,本汗又岂能饶他!”
钱通连忙问道:“大汗您想要如何反制赵俊臣?”
玄烨紧紧盯着钱通,道:“接下来,本汗将会亲自领军奔赴清河堡与赵俊臣相见、与赵俊臣谈判退兵停战之事,但你则是留在这里,暗中与吴应熊以及辽东镇众将进行接触,不仅要向他们揭露赵俊臣的阴谋计划,也代表本汗同时与他们谈判退兵停战之事!”
说到这里,玄烨逐渐恢复了平静,冷笑道:“赵俊臣这个人,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总想要占尽天下间的所有好处,战场明明是在抚顺关附近,但他偏偏是邀请本汗前往清河堡相见,必然是为了抛开吴应熊与辽东镇众将,想要单独与本汗达成停战协议,然后就可以独占平定边患之功绩,让别人捞不到一丁点好处!
但本汗也不会让他如愿,反而是要趁机两边要价!明面上是与赵俊臣谈判、私底下也同时与吴应熊等人谈判,让他们相互抬价,谁愿意拿出更多好处,本汗就与谁达成停战协议,让他立下大功向汉人朝廷邀赏!
到时候,本汗既要连本带利的讨回好处,还要趁机挑拨双方关系,让辽东境内各方势力与赵俊臣再次陷入内耗之中!……想要独占天下间的所有好处,最终结果必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闻言之后,钱通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此计大妙!但……赵俊臣乃是汉人朝廷的阁老,又掌控着工部、户部这两大衙门,可谓是本钱雄厚,臣担心吴应熊与辽东镇众将就算是拼命抬价,最终也争不过赵俊臣啊。”
玄烨依然是冷笑不断,道:“本汗自然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亲自前往清河堡与赵俊臣谈判,就是因为本汗心中清楚,必然是赵俊臣出价更高,咱们最终还是会与赵俊臣达成停战协议!两边抬价的手段,只是想让赵俊臣多吐出一些好处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