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另外呢,徐达又是何许人当朝第一功臣,文武全才,最守规矩,最懂进退之道,连保护自身都做不到,如何能统御几十万大军,打出一个大明朝来

    而且从徐家的后人来看,老朱也着实没有害徐达,在徐达死后,徐辉祖继承了魏国公爵位,很受重用,在靖难之役中,他还站在了朱允炆一边。

    试想,徐达真是死在了老朱手里,一肚子冤屈,徐辉祖还会忠于朱允炆吗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徐达都是正常病死的,至于“鹅肉”的故事,无非是想证明朱元璋残忍好杀,阴险毒辣,不放过功臣而已。

    但对不起,老朱是好杀人,但死在他手里的功臣,几乎都是罪证确凿,只能说老朱执法严明,不徇私情而已!

    用捏造的东西泼脏水,除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别的作用。

    “徐姑娘,圣人都说过,令尊身为武将,却不胡乱杀人,何来杀孽太重之说!”刘淳轻笑道:“我还觉得令尊杀得少了,若是他能把鞑子全都杀光,我们也就太平无事了。徐姑娘,我敢说,千百年之后,史书上对令尊只有赞颂之词,他是真正的大豪杰,大英雄!“

    当着人家闺女的面,花式吹捧老爹,刘淳说得义正词严,理直气壮,没法子,徐达就是这么优秀!

    徐妙云脸上含笑,她是越发欣赏刘淳的耿直了。

    “小妹,你替咱爹祈福,是你的孝心,可若是有人说咱爹杀人太多,会有报应,那就是胡言乱语,诽谤中伤!你放心,姐姐不会放过他们的!”

    徐妙锦眉头紧蹙,小丫头愈发纠结起来。

    “大姐,既然如此,为,为何我总是梦到咱爹,梦到……”徐妙锦说不下去,她的眼前浮现出老爹凄惨的模样,不断向自己诉苦,说他没法修成正果云云……

    “徐姑娘,你听说过一句话,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

    徐妙锦猛地抬头,“你说梦里的也是假的”

    刘淳不置可否,“徐姑娘,我能不能请教一件事,你每天什么时辰醒来”

    “这个……卯时初刻!”徐妙锦道。




第42章 农民和工人的差别
    把徐妙锦留在身边,刘淳是绝对没有想过的,如果不是徐氏把她带过来,刘淳都不想跟徐妙锦有任何的瓜葛!

    真的,虽然徐妙锦名门出身,又聪明,又漂亮……但刘淳向来主张“从心”,他可不想跟朱棣抢女人玩。

    咱长得这么帅,家底越来越丰厚,结交的朋友圈程度也够,以后挑什么样的没有,何必自己找麻烦!

    但问题是徐妙锦主动留下来,这就让刘淳殊不可解了,莫非小妮子觉得自己长得好,学问好,看上了自己

    也不对啊,她好想还不到十岁,哪来那么多超前的心思

    刘淳想不透,索性就不去想。

    多一双筷子,又能有什么了不起!

    还是大事要紧!

    朱棣拿下了金山,纳哈出只剩下战败和投降两条路。

    刘淳对当下的明军,战斗力相当有信心,冯胜、傅友德、蓝玉、朱棣,随便拿出一个,都能横扫大漠,这次出击辽东,那是十拿九稳。

    既然如此,就不得不规划接下来的事情了,辽东土地辽阔,物产丰饶,还有数百万的人丁,是个庞大无比的市场,当下还属于处女地,要怎么开发,可要好好布局。

    白羊口的这点家底儿在北伐结束之后,就会面临失去订单的风险,可若是能打开辽东的大门,抢先下手布局,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不出所料,这一战结束,大宁都司就会设立,另外奴儿干都司也会提上日程,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肥沃的白山黑水,资源几乎是无限的。

    刘淳仿佛看到了一座座的金山,往自己家里搬!

    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前吃订单,战后吃土地,这才是标准的扩张模式!

    生活在强盛的明初,感觉还真是不错啊。

    既赚一百万两的小目标之后,刘淳准备定一个稍微大一点点的目标,成为北平首富!

    在老朱的统治下,靠倒买倒卖,什么商业创新,金融敛财,那是想也不要想!

    刘淳可不觉得自己的脑壳能硬得过沈万三。

    所以他把发财的重点放在了钢铁上面!

    他不是跟冯胜要求,要建造钢铁作坊吗,现在就可以着手了。刘淳把作坊的位置选在了白羊口的外面,山溪的下游。

    这样做可以减少对村子的污染,还能充分利用水源。

    刘淳喜滋滋去寻找建厂的位置,他沿着河流往下走,走出去不远,他发现一个孤零零的背影,正在河边洗衣服。

    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啊

    是徐妙锦!

    在她抬头的那一刻,刘淳认了出来。

    这下子可把他吓坏了,无论如何,人家也是王府贵女,跑到白羊口住,居然自己洗衣服,传出去,岂不是怠慢了贵客!

    刘淳也顾不得什么,急忙跑过来。

    “徐姑娘,你怎么能干这些事情,还是让下面的人做吧”

    徐妙锦抬头,瞧了眼刘淳,又继续低头,娴熟地搓着衣服,十分有经验,看起来干得不是一次两次了。

    “多谢柳先生关心,这些小事,我自己可以的。”她顿了顿,又道:“其实庙里也不是一无是处,很多僧尼讲究不劳动不得食,一日不做就一日不餐。我在庙里学了不少东西,洗衣服,做斋饭,甚至琴棋书画,针织女红,我都略微知道一些。”

    刘淳更加惊讶了,“徐姑娘,你是中山王的掌上明珠,这些事情有太多的人替你做,又何必辛苦自己”

    徐妙锦想了想,轻声道:“柳先生,你讲佛门装神弄鬼,哄骗愚夫蠢妇,这一点小女子不想否认。可你知道吗,佛门也讲究众生平等,善门大开,多少无依无靠的人,能在佛门找到一丝的安慰……”徐妙锦说到这里,眼中泛着泪光!

    她抬起头,冲着刘淳凄然一笑,“你知道吗你的心肠有多狠!有些事情,我情愿一辈子都不知道!”

    徐妙锦说完,伏身拾起衣服,拔腿就走。

    看着她瘦小的背影,刘淳顿时呆住了,他发现这个小丫头,有着和她年纪完全不相符的成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小姨其实挺苦的。”

    小胖墩托着大大的脸盘,对刘淳道:“外祖父有四位夫人,小姨是贾氏所生!”

    原来徐妙锦还是庶女!

    徐达在日,视她为掌



第43章 女人当男人用
    “都是一帮喂不熟的白眼狼!”

    三爷不停拍桌子,震得刘淳耳朵嗡嗡响,“那个,爹,别那么大火气啊!”

    “哼!”三爷豁然站起,伸出手指,怒冲冲敲着桌子道:“我能不上火吗干得好好的,他们拿了田产,掉头就跑了,扔下了这么一大摊子的事情,军粮怎么办火药怎么办,还有炼铁的作坊……你说,还干不干了”

    “当然要干,这可是咱们家的来钱路子啊!”刘淳确定道。

    三爷一屁股坐下,抓起茶壶,直接灌了一大口茶,把壶放下,怒冲冲道:“说得轻巧,现在人都跑了,我看你怎么办别的不说,宋国公和燕王那边还有军粮呢,如果不能按时交上去,人家办咱们一个贻误军机,你的脑袋就没了!”

    “当然了,我也好不了,要砍头,先砍我的!”三爷觉得跟刘淳生气没有道理,他叹口气,“你说这帮人,怎么就那么不懂得知恩图报,实在是可恶!要不……我现在就带着兵马,把他们抓起来!”

    柳三总算想起来,他还是白羊口的百户,又是锦衣卫的身份,权力还是有的!

    刘淳却急忙拦阻,“可别犯傻,公差官吏,若是下乡为非作歹,老百姓是能抓了,扭送京城的!”

    老朱的确有这条规矩,柳三被气得翻白眼,心里头埋怨,陛下啊陛下,你这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吗

    你老人家干嘛那么照顾那帮泥腿子

    果不其然,谁也逃不掉屁股决定脑袋的命运。

    这些日子,三爷竟然有了资本家的觉悟。

    刘淳深吸口气,“抱怨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弄明白,工人们为什么都跑了”

    “这还用问还不是拿到了田地,说他们是白眼狼,一点都不冤!”

    三爷嘴上骂着,可心里头也盘算起来……严格说起来,白羊口的工人还是民夫,是以战事的名义征调的。

    按照朝廷的规矩,他们只需要承担一个月的徭役就够了,最多可以延长到四十天……而且还是计田出丁,一顷田出丁夫一人即可。

    很显然,这些规定,都是朱元璋对穷苦百姓的照顾。

    可若是按照老朱同志的规定,刘淳如何能聚集起足够的工人,快速加工军粮

    没法子,他只能给民夫开工钱,这还不够,又把土地拿出来,这才短时间聚集了足够工人……当初刘淳是规定,干满三个月,就能拿到土地。

    实际干活的时候,有人卖力气,有人会技术,纷纷提前拿到了应得的土地。

    得到了土地可不打紧,工人们都开始计算起来。

    平均每人多了一亩多的田产,有的人家出丁多,能拿到五亩之多!

    眼看到秋天了,现在回去,还能种一茬秋菜,留着冬天吃,没准还能买一点,加上挣的工钱,虽然不多,但也能过一个肥年了。

    更何况再有一个月,就要秋收了,还有自家的土地等着他们呢!

    这不,他们纷纷跑了。

    “我跟他们讲,给加三文工钱,他们也不干!这帮榆木脑袋,活该守着那点田穷死算了!”三爷还是怒火不息。

    刘淳却相对坦然,他太熟悉这种情况了,说穿了,这些人就是农民工!

    而且还是被逼着出来干活的。

    小农经济为什么稳定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农民自种自吃,自给自足。

    让他们离开家门,听别人的指挥,老老实实当个工人,简直势比登天。

    哪怕到了后世,从农村出来的青年,也愿意开个小饭店,小发廊,小水果店……自己当自己的老板,只有没什么选择的,才会跑去生产线当工人。

    这个毛病,在大明的老百姓身上,更严重无数倍!

    老朱分田才二十年,北方还相对地广人稀,靠着种地就能活着,若不是刘淳拿

    土地引诱他们,才不会坚持到今天呢!

    怎么办

    刚刚建立起来的家业,就要垮了吗

    三爷急得冒火,他还指望着赚钱娶冯小姐呢!看现在的样子,别说赚钱了,恐怕连订单都没法如期完成!

    刘淳认真想了想,道:“其实还不至于那么糟糕!”

    他给三爷分析情况……诚然,工人走了不少,但工匠还在!

    这些工匠是北平的匠户,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他们没法跑。

    刘淳能快速建立起作坊,可不是靠着他金手指一点,什么都来了。其实燕王朱棣出了大力气。

    生产木桶要木匠,要



第44章 顽强的女人们
    在许多工人逃跑之后,刘淳聚拢剩下的工人,跟大家进行了一次畅谈。

    “我知道,你们所有人家里都有田地,来做工,一是朝廷征发,迫不得已,二是在下开的条件还算诱人。”刘淳轻笑了一声,“诸位,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们觉得靠着家里的田,就能过上好日子吗”

    “要我说,很难!”

    “就拿现在的情况来看,也最多是温饱而已,远远达不到富裕的程度。天下承平二十年,陛下挥兵北伐,残元覆灭在即。要不了多久,北方就会迎来一个太平盛世。”

    “人人都期盼着太平安宁,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当乱离人。可大家想过没有,太平就意味着人丁滋长,南方的商贾,辽东的蛮夷,都会聚集到北平,昔日的战争前沿,变成了商贸繁荣的市场!土地兼并不可避免,你们若是不能趁着这个机会,发家致富,一旦错过了时机,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你们的土地或许被买走,你们的孩子没有田耕,不得不去城里当学徒,你们的妻女要去伺候别人……”

    “我不是个小气的人,更不会亏待自己人,我们现在是刚刚创业,收入或许比种田高不了多少,工作呢,更加辛苦!但是请大家放心,接下来我们会拿出更多的商品,尤其是等到铁器上市,就能赚到大把大把的钱,到时候大家伙走到哪里,都会让人羡慕嫉妒……”

    刘淳谈了很多,效果不能说没有,但也不像预想的那么大,更没有到人人信服的程度……他们完全想象不到,商业发展,会对农村造成何等的冲击。

    在他们看来,大不了守着田地,自给自足!

    让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农民,去畅想未来,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

    之所以还能留下来,就是家中人多地少,在这里能拿到工钱,还有免费的伙食,仅此而已!

    第一批的工人,通常是破产农民,至少是过得不好的农民!

    如果有选择,谁愿意像牛马一样干活呢!

    刘淳只能一边提高工钱,稳住人心,一边招募女工,填补缺口,勉力维持。

    由于太过忙碌,刘淳已经把徐妙锦从脑袋里扔出去了,等她游山玩水够了,脾气顺过来,就回北平,或者回应天,反正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

    刘淳如是想到,可他哪里知道,徐妙锦可没有心思游山玩水,她正在充当老师,教导几个妇人识字!

    除了张嫂子之外,还有两个,一个姓牛,人称牛大妈,另一个叫韩二姐,是个十八岁的大姑娘。
1...1314151617...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