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尽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弱水千流
之前的猜测也能印证了,那位高卧绣床的老祖宗果然比谁都奸诈,一个皇后没能弄死她,这回居然亲身上阵!仔细想来也真够狠,毒害太后,这罪名堪比弑君,这是压根不打算给她留活路了么?之前玉观音一事将皇后害得不人不鬼,如今竟连嫡亲的孙女儿也要拉下水了。
阿九挑起个冷笑,皇室之中说什么骨肉至亲,利益当头,什么都是假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才是受天下人尊仰的天家!只是有一点想不通,她自入宫来一直安分守己,从未做过冒犯葛太后的事,杀人之祸天上来,教人费解。
她感到困惑,思来想去却没个所以然,忽见曲太医从里间窜了出来,神色惊惶箭步如飞,手里托个香屑盒子,恭恭敬敬呈到皇帝面前,惶骇道,“大家,这是慈宁宫平日里用的熏香,微臣仔细辨别过,其中掺入了许多石罗花粉……”
秦嬷嬷听了悚然大惊,诧异道:“曲大人说毒在香中?可除了老祖宗,慈宁宫上下都平安无虞……”
曲正身子躬得低低的,对揖着双手道:“嬷嬷有所不知。石罗色味清甜,性本无害,然而若与红背桂花相混合,便是一味剧毒,轻者头昏脑涨恶心欲吐,重者暴毙,一命呜呼哪!方才我查验宫中饮食,老祖宗晨间的确用过一碗桂花莲子羹,正是红背桂……”
“混账!”皇帝气疯了,扬手将那金丝珐琅盒撂翻在地,碎木屑子散了一地,一股子清淡的异香逐渐在殿中弥漫开来。
秦嬷嬷听了霎时失声哭起来,捶胸顿足道:“老祖宗一辈子毒菩萨心肠,到头来竟落得这般田地!”说完朝皇帝跪下叩头,一字一顿道:“大家,皇子犯法同庶民,毒害太后论罪当诛,绝不可姑息!”
此言落地,殿中诸人俱是一滞。高程熹微怔,不解道:“听嬷嬷这话……莫非知道对老祖宗不轨的何人?”
秦嬷嬷老泪纵横,泣不成声道:“大家有所不知,老奴伺候了老祖宗几十年,对主子的喜恶再熟悉不过。老祖宗向来不喜桂花,今早那碗羹是玉棠宫的宫女莲儿送来的,说是欣荣帝姬一番孝心,谁料到……”
阿九原本漠然站着,听了这话,登时惊异地抬起眼帘。玉棠宫?欣荣帝姬?看来之前倒是她天真了,大戏开幕,远比自己想象的要精彩百倍。
那头的帝姬却是一脸震惊,一张小脸上花容失色,骇然道:“嬷嬷这是什么话?我何时派人往慈宁宫送过桂花羹?我同老祖宗最是亲近,怎么可能加害她!”说完双膝跪在了地上,抬眼看皇帝,吃红着眼惶骇道,“皇父!这其中定有什么误会,儿臣绝不会加害老祖宗!皇父明鉴哪!”
“天威浩荡,老奴绝不敢欺瞒万岁!”秦嬷嬷冷笑了一声,“既然殿下不肯承认,老奴一面之词也不足为信。不如将莲儿那宫女传来当面对质,一切便能水落石出!”
皇帝回过身在圈椅里坐下来,手掌里把玩着两枚墨玉手珠,摁着眉心道:“那名宫女何在?带上来。”
那莲儿简直像一直等在外头,这番话甫一落地,两个内监便一左一右架着个宫女进了殿,整个过程顺畅自如,不知事先编排了千百遍。
欣荣不着痕迹一个侧目,同秦嬷嬷两个眼神上一番往来。收回眼,转过身,面向众人时又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状貌,挺直了背脊道:“这便是莲儿,皇父要问什么,大可问个清清楚楚。儿臣心中坦荡自然没什么可怕的,只怕是得罪了蛇蝎心肠的小人,遭人栽赃陷害!”
阿九冷眼观望眼前种种,面上没有一丝表情。斜眼看那宫女,那人背对着她,从这个角度看不见容貌,只能觑见一副清瘦的身板,双肩瘦削孱弱,跪在地上抖如风中落叶。紧张么?忐忑么?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吧。
她歪了歪头,忽然觉得这个奴才可怜,其实自己也心知肚明吧,出了这样的事,无论背后主使是谁,这个叫莲儿的丫头都难逃一死。这样卖命,这样做牛做马,太后都许诺了什么好处呢?人死如灯灭,荣华富贵都带不走,恐怕是为了家里人吧。
阿九嗟叹,银针在指缝间露出半截,幽光刺痛人眼。
难逃一死,人活在世上其实都难逃一死,不过早与晚罢了。
她面色淡漠,指尖一动,沾了剧毒的银针便飞射而出,刺入了那宫女的后颈。不偏不倚,例无虚发,没入风池穴,那宫女惊恐地瞪大眼,身子直挺挺倒下去,甚至连半点声音也来不及发出。
死寂只在刹那,欣荣帝姬吓得叫起来,捂着口惊惶道:“快来人!快来人!快看看她怎么了!”
尖叫在偌大的正殿中萦绕不休,凄厉如夜间的枭鬼。众人后知后觉,这才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苏公公反应算快的,跳起几步护住皇帝,慌忙道:“有刺客!有刺客!快护驾!保护大家!”
未几,殿外脚步声震天响,一帮子着飞鱼服按佩刀的锦衣卫蜂拥而至,冲入殿中将皇帝团团围住,殿里殿外乱成了一锅粥,人仰马翻,活像一处闹剧。
阿九转过头,将好对上欣荣惊骇的目光,微勾了唇角朝她挑起个笑,无声无息地退了出去。
穹窿之上乌云密布,白昼俨然如黑夜。忽然一道火闪子划过去,白生生的光照过去,她半眯了眸子抬眼看,只见远处的抱厦后头似乎立着一个人影,青面獠牙无比狰狞,竟然是一张钟馗面具。
臣尽欢 55|4.13髪表
阿九微怔,眨了眨眼定睛细看,那地方却连半个鬼影儿都没了。她疑窦丛生,然而也没细想,只当自己是眼花,是时身后殿中的响动却愈发地大,引得众人回身去看。
事发突然,竟然有人当着皇帝的面杀人,这还得了?宣帝圣驾受惊,锦衣卫们自然声势如虹地拿找刺客,领头的是指挥使姜成,抱着绣春刀跪在皇帝跟前,胸脯拍得跟放闷炮似的,“微臣定要将那刺客捉拿归案,依大凉律法严惩!”
当官的最会打官腔,花里胡哨说一通,翻来覆去也就那几句,什么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真办起差来却大打折扣。宣帝皱眉,一巴掌拍在自己个儿膝盖上,叱道:“在朕面前杀人灭口,拿朕这个皇帝当死人么?翻了天了!今儿是对太后下毒,明儿个恐怕就要杀朕,紫禁城还能有太平日子么!一帮子没用的废物,拿不到刺客,全都推出去斩了!”
人都是贪生怕死的,姜成起先还铁骨铮铮,听了这话当即吓软了脚,诺诺道:“大家放心,微臣一定要竭尽全力缉拿真凶!”说完不敢耽误,右手抬起来一挥,众锦衣卫便一窝蜂地退了出去。指挥使比了几个手势,数人往四下分散开,冒着风雨寻追那莫须有的刺客去了。
瓢泼的雨水从天上往下倾倒,金玉撑开伞支在阿九头顶。她微微侧目,雨珠子从伞沿往下滑落,如断了线的珠串,伞骨纤细,雨珠子狠狠砸下来,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脆弱得堪堪欲折。
雨势愈大,钰浅撑了伞从后头赶上来,步行间雨水飞溅,将裙角打湿成暗色。她焦急道:“这鬼打更的天气。殿下,雨越下越大了,奴婢已经命人备好了御辇,您快登车,没的淋了生雨,对身子不好啊。”
阿九的面色极平静,摇头:“雨水干干净净,淋了也没什么不好。”说着微微转头,目光扫了一眼慈宁宫那方。天气太暗,殿里青天白日也点起了灯烛,恍恍惚惚的几点,像幽冥中升到人间的鬼火。她语气有些寡淡,寒声道:“毒害太后的罪名可不小,大家准备如何发落欣荣帝姬?”
金玉口里直哼哼,呸道:“满肚子坏水儿的东西,什么玩意儿!竟然还想陷害殿下您,看看,这回老天算是开眼了,那刺客来得也真是时候,这下子死无对证,欣荣算是将罪名都给坐实了!”
她杀人于无形,连最近身的两个丫鬟都无所察觉。阿九闻言反应平淡,倒是钰浅瞥了金玉一眼,压低了搡子斥道:“这地方儿可不比碎华轩,把嘴巴管严实了,欣荣帝姬是皇女,犯了再大的罪那也是主子,容不得你说三道四。”复转头看阿九,眼神复杂:“方才万岁爷受了惊吓,让人护送着回乾清宫了,也没说怎么发落那位帝姬。”
阿九冷笑,目光流转在檐下的雨串子上。
到底是皇后嫡出的公主,自幼被皇帝捧在手心儿里疼宠,哭一场闹一场喊冤枉,皇帝心软拗不过,也许就不了了之吧。方才千钧一发,她为了脱险不得不出此下策,其实也没真想置欣荣于死地,倒是那位金贵的公主,如今和太后一个鼻孔出气,以为是她加害皇后,拿她当死敌,着实伤脑筋。
连绵的是阴雨,分明是盛夏天,风吹在人皮肉上,居然有几分凛冽的意味。帝姬摊开右手接纳雨水,冰凉的点子狠狠砸下来,柔嫩的掌心隐隐作痛。然而她恍若未觉,淡淡道:“紫禁城里向来没有太平安生的日子,人人为己,谁与谁都没有关联。这一局是有天助,有惊无险,将来还不知要闹出什么幺蛾子。不过也别怕,宫中时日还长,她们有张良计,我也有过墙梯,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钰浅微微颔首,沉声道:“殿下是有福气的人,吉人自有天相,又有丞相从中帮衬,必定逢凶化吉的。”说着稍停,换上副不解的神情,左右顾盼一番又道:“只是太后这回兵行险着,恐怕不是厌恶良妃娘娘这样简单了。殿下可是哪里得罪了太后,否则怎么会招来这样的大祸?”
无怪乎这丫头奇怪,其实就连阿九自己都一头雾水。自入宫以来,她同太后的接触屈指可数,短短几面都是恭谨有度,哪里会得罪她呢?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太后佯装中毒,先是利用秦嬷嬷将矛头对准欣荣,意欲陷害她栽赃嫁祸,冠上两个大罪……
忽地,像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阿九的眸子骤然惊瞪。方才一心想着脱身,居然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太后同欣荣早有预谋,那又是怎么骗过一众太医的呢?太医院自开国以来便设立,行替宫中诸人望闻问诊之职,一帮子医正都是良医翘楚,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眼瞎了不成?
莫非太后真的对自己下了毒?阿九微怔,转念又觉得不可能,因疑惑道:“钰浅,依你看,太后是真中毒还是假中毒?若是装的,如何能瞒天过海骗过一众太医?”
钰浅也一副大惑不解的模样,搀着她的手臂绕过一个拐角,口里说:“不光殿下想不明白,奴婢也觉得怪诞。奴婢以前有位师傅,同慈宁宫的秦嬷嬷相熟,听说,太后她……”
话说到一半儿戛然而止,阿九往她侧目,蹙眉道:“太后怎么了?”
钰浅迟疑了一阵儿,似乎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探首凑近阿九的耳畔,低声道:“听说,当年太后还是坤极时,曾与宫中一位乐师来往密切,那乐师是苗疆人,精通蛊术……殿下您说,太后是不是也会蛊术?”
阿九心头一沉,半眯了眸子沉吟道:“蛊术……又是蛊术。”
谢景臣也精晓驭蛊之术,之前便听闻,太后极为器重丞相,二者之间难道有什么关系?她细细思索,又问:“苗疆来的宫中乐师……那乐师如今可还在宫中?”
钰浅摇头,“听师傅说,那乐师早在二十五年前便死了。”
“死了?”她诧异地瞪大眼,“怎么死的?”
“听说死得蹊跷,无端端的便暴毙了。”风大起来,钰浅轻声叹口气,结果金玉递过来的披风搭在帝姬肩头,“一个乐师,不是什么要紧人物,自然没人放在心头。宫中主子不上心,当奴才的更不可能追根究底了。”
她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地点头,“我省得了。”
金玉在边儿上听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歪着头道:“殿下可真奇怪,这会儿您是腹背受敌,竟然还有闲心去打听几十年前的事?死了二十五年的人了,和您半点干系都没有嘛,关心这个做什么?”
小丫头片子心思浅,说话做事也全不经脑子,哪里知道阿九在琢磨什么。一个苗疆来的乐师,死因不明,二十五年前谢景臣将将出生,也是个苗人……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巧合的事?她愈想愈觉得离奇,蹙眉道:“太后没由来地要杀我,怎么是没关系呢?”
兵家里头常说知己知彼,不弄清前因后果,她岂不成了冤大头?若是一个不慎丢了性命,将来阎王殿上,恐怕想投胎都难!阿九忖了忖,觉得其中缘由十有八|九同谢景臣有关,可想明白了这一层又能怎么办呢,直接找谢景臣去问么?他会一五一十地告诉她么?
钰浅审度她脸色,抚她的肩宽慰道:“殿下莫忧愁,等丞相入了宫,同他好好说道说道。太后的确居心叵测,可谢大人无所不能,有他为您筹谋,您也没什么可怕的。”
金玉听了不住地点头,附和道:“就是就是,凭您和大人的关系,要他帮你招架太后,还不就一句话的事儿么!”
平白无故的,怎么又绕到这桩事上头了?阿九双颊发热,抬起双手摸两腮,心头暗觉懊恼。她明明是冷静淡定的性子,可不知怎么的,但凡碰上同那丞相有关的事,整个人都像脱胎换骨似的,变得呆呆傻傻了。
她气鼓鼓的,佯出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道:“一句话的事儿?哪儿有你说的这么容易。大人和我的关系?他和我什么关系,我怎么自己都不知道,你们两个怎么什么都能往那上头扯,烦不烦哪!”
三个姑娘正说着话,前方长廊下却迎面走来一行人。身后一例是抱拂尘的司礼监内侍,打头的男人身量极高,戴圆帽,着曳撒,兽首面具挡去大半张脸,却是多日未见的掌印大太监赵宣。
赵宣,赵宣……阿九咂弄这个名字,忽然觉得有些滑稽。真正的赵宣不知多久前便死了,眼前这个人顶替了这个名字,顶替了这个身份,他哪里是司礼监掌印,分明是大戏班子里拈粉拿腔的春意笑。
高程熹昏庸归昏庸,心眼子也不是全没有的。君王枕畔不容他人酣睡,这一点无关乎昏君明君。朝廷设立东缉事厂,为的便是从丞相手中均走部分权势。然而眼下的情形却很可笑,谢景臣先下手为强,杀了赵宣,将自己的耳目堂而皇之送入了紫禁城。若被皇帝知道,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迷蒙的雨水间或伴着惊雷,一切的生机都偃旗息鼓,苍茫的天地呈现出灰暗的意味。仿佛是掐灭了夜色中的烛光,大千世界都被囫囵吞没进去,没入黑暗,没入绝望。
疾步而来,雷厉风行。视野中映入一个身影,清丽柔婉,春意笑抬眼一望,认出是碎华轩的欣和帝姬,当即顿了步子,对揖起双手朝她鞠礼,恭谨道:“奴才恭请帝姬万福玉安。”
阿九一笑,眉眼间清朗若风,上前几步请他平身,目光在他的身上细细打量:“多时不见,赵公公别来无恙。”
春意笑仍旧低垂着眉目,言辞间甚是恭敬,“乞巧节将近,宫中事宜繁杂,奴才没能到碎华轩给帝姬请安,还望殿下恕罪。”
她伸手拢了拢耳际的碎发,缓缓说:“我没有责怪公公的意思,公公成日为宫中的主子劳心伤神已经很辛苦了,我心中极为怜悯,你又何罪之有呢?”
这话有些一语双关的味道。春意笑面上的笑容稍稍敛去,微躬着背脊道:“承蒙殿下垂爱,可伺候主子原就是奴才本分,奴才不敢提辛苦。”
“这话说得好。”她颔首,目光从他的面具往上滑,直直看向那双微挑的凤眼,面无表情道:“做奴才的,最要紧便是忠心耿耿恪守本分。只是我想提醒公公,务必弄清眼下的局势。你是谁的人,谁给你如今的地位身份,谁才是你的主子,都要认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切莫失足,贻误终身。”
话说到这份儿上,再愚钝的人也能听出弦外之音了。她冷嘲热讽半带威胁,春意笑的面色却一如既往,眼角浮起几丝笑意,淡淡道:“奴才谨遵帝姬教诲,不敢相忘。”
“不忘最好。聪明人都懂得审时度势,公公一副七窍玲珑心,不该犯的糊涂可千万别犯。主子的性子你最了解,将来若有差池,便是大罗金仙也要束手无策。你好自为之。”。”阿九说完斜他一眼,侧身从他边上挺直了背脊走过去,声音遥遥散落风中,淡漠如死水。
掌印低眉敛目,对掖了双手恭恭敬敬退到一旁,沉声道:“奴才恭送殿下。”
阿九没有回头,沿着游廊径直朝前。金玉却似乎依依不舍,一连回头看了好几次,最后一回将好对上郑宝德的目光,面上霎时笑开了一朵花儿,回过头抿嘴笑,一脸的窃喜。
钰浅在边上看得莫名,搡了搡那丫头的肩道:“你回头看什么呢?”
金玉蓦地一愣,头甩得跟拨浪鼓似的,“没看什么啊,没看什么……”
心底似乎飞起了只鸟儿,拨开了重重云雾,横冲直撞上了青天。一行人已经走了老远了,这头郑宝德却还眼巴巴地望着,眼神直勾勾的,恨不能长到人身上去。
边上的内监试探地喊他,小声道:“少监?少监?”
起先几声没回应,那小太监无可奈何,只能扯着嗓子吼了句。郑宝德被吓得挑起几丈高,登时回了魂儿,扬手一个耳刮子打过去,那小太监的圆帽都给打掉了,连忙捡起来戴好。又听他骂骂咧咧道:“你想活活吓死我么!”
那小太监揉着脑袋心头暗骂,面上却还是一副唯唯诺诺的神态,猫着腰道:“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郑宝德狠狠啐了一口,抬眼一望,却没见着掌印的影儿,霎时一急,回头道:“赵督主呐?”
“督主先走了,就在您刚才发木的当口儿……”
先走了?郑少监一愣,也顾不得其它了,抱着拂尘便火急火燎地追赶上去。不消问也知道督主去了哪儿,慈宁宫闹出这么大的阵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督主这又是去给欣荣帝姬收烂摊子了!
可怜见的,仔细想来督主也是倒霉,遇上谁不好,非得摊上这么个小祖宗,智谋上有欠缺,偏偏还喜欢趟浑水。回回让人拿刀使,还得连累他们督主,真教人伤透脑筋!
宫里的太监命苦,脚上的功夫那都是练出来的。郑宝德跑得气喘吁吁,好在还是追上了春意笑,汗如雨下地凑上去,张口喊了声督主。
春意笑目不斜视往前走,忽然道:“这会儿锦衣卫都在捉刺客,宫中四处必然乱作一团。方才京都的番子来了消息,说有周国的人潜入了内廷,施派下去,将宫中各处都给我看严实,切莫让人浑水摸鱼。”
掌印这副声口,向来都是温润流丽。然而这话落地,没由来地教人浑身发凉。郑宝德心头骇然,面上却一丝不显,只是拱手道:“督主放心,奴才必定加派人手看守宫中要塞,绝不让人有机可乘兴风作浪。”说着稍停,又悄悄拿眼觑他面色,迟疑道:“督主,欣荣帝姬毒害太后一事在宫里闹得沸沸扬扬,恐怕难以收场,您看……”
他似乎颇疲累,捏着眉心摆了摆手,“横竖是万岁爷的亲骨肉,出不了什么大岔子。”
宝德应个是,又问:“督主,派出去拖住丞相的人,怎么料理?”
“全杀了,一个活口也不能留下。”他口吻淡漠,提起曳撒跨过慈宁宫的院门儿,“切记干净利落,那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目达耳通聪明绝顶,绝不能让他瞧出端倪。”
“督主放心,”宝德说,“照着您的吩咐全办妥当了,桶子一例扣在周国头上,神不知,鬼也不觉。”
*********
神机妙算这四个字,阿九也担得起了。
事情的走向同她预想的如出一辙,欣荣在乾清宫里头哭天抢地,拿了白绫子嚷着要上吊,将一众宫人吓得魂飞魄散。春意笑不愧是唱戏出身,跪在地上涕泗横流,居然还挺声情并茂。什么遭人陷害被人栽赃的,张口就来,连磕巴都不打一个。
皇帝原先还刚正,半夜的时候慈宁宫那方却传来了消息,说濒死垂危的太后醒了过来,将秦嬷嬷好生责难了一顿,断言下毒的另有其人。
给了一个台阶,自然要顺着下。皇帝松口了,最后以欣荣大闹乾清宫为由,罚她面壁思过半日,满城风雨便算告一段落。
雨停在半夜,风却没有停歇,呼呼地刮过来,攥紧窗屉子,蓦然便将桌上的灯烛熄灭了。
烛灭了,一室却没有完全黯淡下来。阿九在绣床上翻了个身,隔着轻纱幔子望外头,一场倾盆大雨,捎带而来的是玉盘似的月色,莹莹如水,铺洒开了一地。
她看得出神,脑子里仍然在想白天的事。太后与谢景臣的关系,恐怕远不止表面上这样简单。二十五年前死去的苗疆乐师,和他又是关系呢?或者说,这三者会不会同时有牵连?
关于他的出身与家中人,她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自记事起他便居高位,孑然一身形单影只。过去未曾细想,如今愈发觉得可疑。父母早亡,没有兄弟姐妹,可亲友呢?总不会全家只剩下了他一根独苗吧!
堂堂一个丞相,这么些年来竟然连一个来投靠的亲友都没有,未免太过怪诞。
她长叹一口气,翻个身往里侧卧,目光看向悬在床尾的玉如意,幽冷的墨绿,映衬淡淡月华,有种说不出的凄美意境。
脑子里还在胡思乱想,忽然背后传来阵轻微的响动,在寂静的夜色中突兀一场。阿九凛目,翻身从床榻上一坐而起,顺手抽出短剑攥在掌心中,旋身看,殿中立着一个人。
冰绡挡不住月光,星星点点的幽芒落在他身上,一张如玉的容颜隐在暗处,望着她,缄默不语。
认出这人是谁,阿九惊得险些叫出声。好歹忍住了,撩了帘子下床来,赤着双足跑到他跟前站定,拉他的琵琶袖,压低了嗓子道:“深更半夜的,你怎么来了?”边说边朝外张望,“没有让人发现吧……”
说完就后悔了。这副最贼心虚的模样,简直就跟偷情似的!阿九咬咬唇,有些怨怼地望着他,然而面前的人却半晌不开腔,只是定定看着她。她像是想起了什么,松开手朝后退了几步,试探道:“……你是哪一个?”
谢景臣失笑,走过来牵她的手,低声道:“你看我是哪一个。”
还好,这幅模样,看来不是那个疯子。她略吁口气,稍稍定下心神,这才道:“今儿个宫里出大事了,我让人你找你,你却半天不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