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烽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瑞根
“首座,我觉得即便是我们不主动参与进去,越国和蚁贼如果够聪明的话,也应该考虑到我们的因素,他们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张万山微笑道:“或许唯一让他们有些担心的就是我们被中原沙陀人和蔡州拖住了脚步,分不出足够力量来参与吧?”





烽皇 第二百二十二节 出卖
“你觉得我们应当主动参与进去?”崔尚有些意动。
“为什么不呢?”张万山反问,“难道首座觉得我们应当囿于门户之见,不待见蚁贼?只要能给我们带来实惠,那些虚名对我们徐州现在来说,又有多少约束和意义?”
崔尚沉吟不语。
不能说虚名就对徐州没有任何意义了,毕竟郡王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当然,你要说有多少约束,也不尽然,关键在于利益够不够大,郡王也不是在乎虚名的人,比起楚扬二州来说,这点虚名的确不够看。
“让侯晨他们派人去接触一下吧。”崔尚终于打定了主意,“暂时不必给官方身份,摸清底细再说,另外你们无闻堂要着重了解越国和蚁贼之间的具体勾连内容,看看越国给蚁贼开出了什么条件,我总觉得光是歙睦衢几州之地,难以满足秦权的胃口,因为没有越国,蚁贼也具备吃下这几州的实力,要让蚁贼配合越国,肯定越国要给其他蚁贼想要的东西。”
“会不会是和朝廷有瓜葛?”张万山突然想到了什么,“前些时日说有人与朝廷使团有接触,夜鹰那边也在调查,我们也在了解,好像就是和杭州那边有关系。”
“哦?”崔尚为之动容,心中也是一动,“莫非钱元瓘想要为蚁贼牵线,谋求招安?”
“有此可能,但钱元瓘为何不与我们接触呢?”张万山也为之色变,“难道是因为时机不成熟,还是觉得我们没有余力?”
“都有可能。”崔尚心中渐渐明悟,“此事不宜拖,我要立即向郡王报告,若是运作得好,我们便要立即着手准备,吴国不比其他,须得周密筹划,这是一局大棋。”
崔尚深知现在江烽、陈蔚都在为目下徐州钱银不足苦恼。
淮南的确产粮,但是这些粮食掌握在粮户和粮商们手中,而赈济兖郓沂以及平卢那边的流民灾民,平抑北地粮价,可不是他们的义务。
粮商只会为利而来,就算是冲着粮价价差而去,淮南粮食运到北地也会被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仍然还是有许多贫民吃不起,吃不起他们就要变成流民,而这是江烽不愿意见到的。
徐州需要将这些潜在流民约束在北地本地,不让他们向南流动,更不能让他们变成为祸一方的盗匪,那么赈济,动用常平仓打压粮价,都是必须的,这都需要有雄厚的财力支撑。
可徐州连续经历大战,根底浅薄,现在有正处于军队整编改制的关键时期,同时又还面临着北进河朔的节点上,所需的钱银是巨大的,哪怕有胡商们的支持,仍然是缺额巨大,所以在这一点上,楚扬二州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甚至是江烽无法抵御的。
正是基于此,崔尚觉得这个“合作”构想就有了一个最坚实的基础,如果能拿下楚扬二州,就算是把整个宋州送给袁氏又如何?打下宋州立威正名的目的已经达到,宋州本身的价值意义反而没那么重了,而楚扬二州带来的实际利益是宋州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甚至可以说十倍二十倍还有多。
的确,没有谁能拒绝这个诱惑。
江烽也不能。
******
“守不住了。”李鹤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无奈,看着街道上脚步匆匆的行人,李鹤背负双手,转过身来,“张大人,你家里人都撤到徐州了吧?”
“没有去徐州,我让他们直接去宿州。”张继祚脸上同样是一脸风尘仆仆之色,他刚从中牟前线回来。
前日一战,大梁军再败,士气军心浮动,好在晋军尚未准备完毕,辎重补给尚未跟上,就这样梁军仍然未能取得胜果,被晋军铁骑一个反击,眼睁睁的看着一场胜利变成了小败,这极大的打击了本来就有些低迷的梁军士气。
“宿州?”李鹤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张继祚也没有遮掩什么,这个时候大家都知根知底,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去徐州的人太多了,我不想去看人脸色,宿州是江烽复建的州,就在通桥,家人来信说情况还行,比不上寿州,但是在运河边上,交通方便,我张家一大家子数百号人,想要在徐州买一座像样的宅院,那都价钱不菲,日后事情谁能说得清楚,还是得省着点儿过日子啊。”
李鹤看着对方那张精瘦的脸,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一年前,他们俩还在为是否出兵徐州支持尚溪与江烽争夺利益争论不休,这才一年不到,情况就已经是彻底逆转,汴京城里的望族大姓们都在纷纷逃往徐州找出路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李鹤也多次扪心自问,强大的大梁为什么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像一个泥塑的巨人一样被人一推就轰然倒下了?
看看这些人现在的表现,就能略知一二,都提前把自己家人送到了徐州去,你还能指望大家万众一心与沙陀人决一胜负么?
自己不也一样?
李鹤当然没有权力去指责对方,他自己一眼早在半月前就把妻妾和未成年的儿女送到了庐州。
他父亲老家就是庐州舒城的,现在庐州居于江烽治地最南端,也是一座大城,若是这边大事不济,他当然更愿意去庐州养老。
短短一两个月内,估摸着从汴梁离开前往南边的人数都要超过二十万,几乎每天码头上都有数千人乘船离开,当然带走的还有财物家资,没有人来阻拦,也没有人能阻拦,梁王都不敢,否则也许就要立即引发一场兵变。
据说整个寿州、濠州、泗州、徐州拥有的上千艘大船都已经集到了汴京,就是为了运送从汴京转移出来的人财物,想一想都让人觉得恐怖,上千艘大船,每一艘都能装上百人,这样如流水一般,不停的在汴京与徐州、寿州、宿州、泗州和濠州之前来往,硬生生就运出了一二十万人出去。
要知道这一二十万人都是汴京城中最富裕的一群人,剩下的都是没有资格包船的中下层,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有不少的手艺人获得了机会,从汴京城撤出到了徐州和宿州,据说这得到了江烽的直接指示。
从近期来看,从汴京经陈留、雍丘到宋州这一线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人流,这些都是惧怕沙陀人占领汴京之后遭遇洗劫的普通人家,他们赶不上船,那就只能靠驴车、牛车,甚至只能靠自己双腿,沿着这条陆路向东南进发,直下宋城。
这条路在雍丘分成两线,北线走曹州南面的考城(现民权)到宋城,南线则走襄邑、宁陵到宋城,还可以直接南下走太康南下陈州。
对于寻常民众来说,谁都愿意到最不容易发生战争的地方去逃难,否则千里逃难如果目的地也一样会遭遇战争,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相比之下,徐州看上去似乎比蔡州更靠谱,毕竟彭城郡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征服了感化军、泰宁军和平卢军,不得不说连续不断取得的战事胜利,的确为江烽成为吸引民众逃亡的目标加了不少分。
“寿山,中牟守不住了,恐怕我们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了。”张继祚的脸上露出冷酷的表情,“徐州方面拒绝了进军接管汴京,他们在宋城和蔡州还狠狠的打了一仗,听说是两败俱伤,只可惜庞子义赶到中牟也无济于事,白白葬送了天兴左军。”
“哼,江烽不傻,他敢接管曹州和濮州,却不肯进兵汴京,这是算准了沙陀人的底线,他若敢进兵汴京,那沙陀人和他之间就没有缓和余地了,他这是踩在边缘在玩火。”李鹤眼睛里也闪动着火光,“你以为他能走到这一步岂是如此冲动简单的人?”
“我没指望他会踏进来,但我没想到他在汴京城里煽动恐慌,让汴京人一窝蜂的往他地盘里跑,难道就不怕沙陀人撕破脸?”张继祚摇摇头。
“汴京四战之地,易攻难守,而且谁知道沙陀人有多少细作内应混了进去?江烽当然不敢轻易接手。”李鹤淡淡一笑,“但濮州和曹州呢?濮州有尚溪坐镇,曹州这边沙陀人的细作内应能有几个?他算盘打得比谁都精呢。”
“我们怎么做?”张继祚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了,他更关心现实的问题。
“怎么做?”李鹤脸上也露出复杂的表情,“当然按照他的要求来做,事不可为,那我们就只能顾我们自己了,陈留的常平仓,我已经安排了,估计他们的船也应该过了雍丘了,他们能拉多少算多少吧。”
“蒲城(今长垣)的马场呢?”张继祚问道。
“朱茂的人早已经到了那边,尚溪的人也去了。”李鹤苦笑,“没想到江烽竟然如此信任尚溪,居然愿意让尚溪接管这一批战马。”
滑州南边的蒲城有大梁三大军马场之一,乃是朱允亲军诸如控鹤军、落雁都这些嫡系亲军的军马专用马场,还有两千多匹马匹在那里。




烽皇 第二百二十三节 收罗
“或许这就是江烽的成功之道吧。”张继祚的脸上神色也是复杂莫名,目光里也多了几分怅惘,“看看杨堪、丁满、张挺他们,再看看昔日时酆和王守忠麾下的诸将,一个个都能在江烽手底下干得风风火火,寿山,你说我们大梁如此多的英豪就不能为我们所用,而用了的却也不能一展所长呢?”
李鹤也无言以对,道理谁都明白,但是到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时,那就不是那个味道了,也许这就是大梁没落的原因吧。
没有了开国时的壮志雄心,没有了那个时候的骁悍进取,剩下的都是安于现状养尊处优,眼睛都只看得到各家利益,这样的大梁能在与沙陀人的争锋中生存这么多年,算是殊为不易了。
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为之奋斗,不能激起整个群体的热情勇气,这个政权就没有希望,而现在徐州似乎正在复制当年大梁成功的奇迹,但是当他成功之后,能摆脱大梁的厄运么?
“唉,现在说这些又有多大意义?”张继祚叹了一口气,“但愿我们大梁的武将们能在徐州那边有所作为,沙陀人这个仇,我相信我们能报回来。”
李鹤知道张继祚话语里的意思。
实际上这么久来,已经有许多人应该和徐州那边搭上线了,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家人族人,同样也还有很多人不服这口气。
或许大梁这边已经事不可为,但是在徐州那边呢?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那么反过来,淮北为枳,淮南也就能为橘,在大梁不能得偿所愿,那么在徐州能不能实现复仇呢?
也许可以吧,但这都和大梁无关了。
“你觉得徐州对上沙陀人能行?”李鹤丢开了许多羁绊心思,和张继祚探讨起来。
“不太好说,总感觉徐州崛起太快,根基太浅,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好像又是徐州的一个优势,没有任何束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徐州有淮南诸州作为根基,那是大梁无法相比的粮仓,而且又大修水利,据我所知,淮南诸州所产粮食足够平卢、淄青、天平、武宁以及淮右五镇所需,甚至绰绰有余,这就是江烽敢于和沙陀人对峙的本钱。”
张继祚家学渊源,其父张全义在朱温时代就是朱温麾下能文能武的得力臂助,深知军事力量和综合实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钱粮对一支强大军队的作用有多大。
“还有徐州的铁料产量大增,还出产了大量精钢,这是沙陀人无法比的,沙陀人对徐州能占上风的就是骑兵的机动能力,但如果徐州保持守势,沙陀人这一优势就会被削弱,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如果这种态势继续下去呢?”李鹤不得不承认这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同僚还是有些眼光的,看问题很准。
“如果继续对峙,局面对沙陀人肯定会越来越不利,徐州甚至可以在河朔动手,弥补自己短板,而徐州铁、粮的优势,却不是沙陀人短期能弥补的。”张继祚一语中的。
李鹤当然知道张继祚所说的江烽要在河朔动手的意思。
徐州枢密院枢密使王邈就是成德军的前任节度使一族嫡子,对成德军下属诸州很熟悉,而且亦有厚实的人脉关系,而现任成德军节度使张氏一族张处瑾在成德军诸州弄得天怒人怨,尤其是在成德军东部诸州,几近半独立状态。
拿下了平卢的徐州要想图谋成德军东部诸州,只需要跨过大河就能得逞,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这可能会引来北面早就都河朔三镇垂涎的契丹人的敌意,但毕竟契丹人和成德军之间还有一个实力不弱的卢龙镇,在没有吞下卢龙镇之前,契丹人纵然有千般想法,也还只能看着。
“沙陀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只要拿下汴京,他们就可能会对徐州动手。”李鹤摇头道。
“未必。”张继祚同样摇头,“沙陀人打下汴京,中原之地并未尽归他手,河南府他们只占了一半,南阳和蔡州都来分食,这边诸如汝州、许州、陈州、宋州都被南阳、蔡州占了,沙陀人未必甘心,而且最关键的是南阳和蔡州要比许州更好打,在此之前,沙陀人也同样需要休整和分赃,那些塞外杂胡你不满足他的胃口,他们是不会老老实实跟着朱邪存厚走的。”
“如果我是朱邪存厚,就要先打徐州,南阳和蔡州甚至可能会袖手旁观,但你打南阳和蔡州,那就给了徐州以时间喘息和坐大,而现在徐州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李鹤继续摇头,“朱邪存厚麾下亦有智者,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他当然能看到这一点,但你要知道朱邪存厚并不是一人能说了算,沙陀内部贵族势大,还有那些塞外杂胡一样有自己的想法,你不去打弱的打更能马上拿到现实利益的,却要去碰最硬的骨头,你说那些沙陀贵族和塞外杂胡能答应么?再说了,你说徐州会利用这些时间坐大,沙陀人一样会觉得,我们吞下了这个中原,难道势力不会变大?”张继祚嘴角又露出了惯有的冷笑。
“哼,吞下中原又如何?这些胡人能一下子消化掉么?弄不好只会成为他们的拖累吧?”李鹤不以为然,“朱邪存厚还没有那么狂妄自大,以为他一占了洛阳、汴京,就天下归心了吧?”
“朱邪存厚肯定看得到,但他下边人呢?”张继祚反问。
晋国体制名义上已经汉化,但是实际上沙陀贵族仍然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虽然李存厚贵为晋王,但是若不能得到沙陀贵族的支持,他的执行力就要大打折扣,这一点李存厚不得不考虑。
“你的意思是沙陀人可能会先对蔡州或者南阳动手?”李鹤沉声问道。
“或许会是魏博。”张继祚犹豫了一下,“虽然魏博诸州破败,但罗氏一族这么多年搜刮极多,一举解决魏博侧翼威胁,还能有所收获,对内部和杂胡也是一个交待,也不至于刺激契丹人。”
“不可能!”李鹤摇头,“魏博罗氏一族实力不弱,打魏博,损失不小,收益却不够大,至于说解除威胁,现在魏博怕是更惧怕沙陀人进攻他吧,哪里敢威胁沙陀人?”
“也有道理,那就是南阳可能性更大。”张继祚认可了李鹤的理由。
“为什么不是蔡州?”李鹤又问道。
“别看蔡州才和徐州打了一仗,但我敢肯定,这会儿蔡州已经在和徐州和谈,甚至可能结盟了。”张继祚语气相当肯定,“徐州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沙陀人灭了蔡州,那直接就威胁到了徐州的武宁镇和淮右镇,势必动摇江烽的根基,江烽不会容忍,我相信自要沙陀人稍微露出要进攻蔡州的意图,双方就会宣布结盟。”
李鹤细细思索,觉得张继祚的分析的确在理,只是江烽和袁氏之间仇怨极大,双方能放下这段仇怨结盟么?
“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而已。”张继祚知道李鹤的怀疑和担心,“徐州需要时间,蔡州同样也需要时间,也许蔡州和南阳也会结盟?”
“三家结盟?”李鹤心中微微意动。
“这种连环结盟不好说,徐州需要的只是时间,如果沙陀人单单只进攻南阳,徐州未必愿意出兵呢。”张继祚觉得这里边也有许多变数,“如果蔡州因为南阳而卷入战局,徐州会不会因此出兵,不太好说,没准儿徐州觉得南阳和蔡州联合起来能拖住沙陀人一两年呢?对徐州来说,也许一两年时间就足够了。”
李鹤摇摇头,哑然失笑,“继祚,我们这是在替别人担心,我们自己命运难保,还有这份闲心?哎,说说我们自己吧,你打算怎么做?徐州那边的邀请已经来了。”
徐州方面从未放过大梁的遗产。
偌大一个汴京城,周邻还有陈留、雍丘这些富庶的县份,眼见得沙陀人铁骑难挡,这些地方的士绅富户和豪商巨贾们,当然要另寻后路。
而徐州那边也是敞开怀抱欢迎,寿州、宿州、徐州、泗州、兖州、曹州都任由这些选择落足。
当然在这些人眼中,肯定是首选徐州和寿州,然后再是宿州、泗州,兖州、曹州都是一些不愿离开中原腹地的人的选择。
事实上从洛阳陷落之后,徐州方面就在积极做这方面的工作了,从洛阳就撤出来不少士绅富商逃到了徐州。
后来这方面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汴京城里紧张气氛日浓,许多在徐州方面有些瓜葛干系的士绅望族们自然想要提前安排好后路,以免玉石俱焚,所以双方也是一拍即合,各种便利都是大开门路。
“看吧,我等都是走投无路之人,若是能在徐州有一番造化,为家族子弟谋些前程,为何要拒绝?”张继祚黯然叹道。
李鹤亦是如此着想,眼见大梁穷途末路,大家背后都一大家族人,与沙陀人早已结下死仇,纵然李存厚不计较,他们也不敢留在汴京,再看看四周,似乎只有徐州才是最合适的投效对象了。




烽皇 第二百二十四节 树倒猢狲散
看见赵煜带回来的一千多匹战马归入栏中,尚溪忍不住叹息一口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把自己手中战马交给手下的赵煜也紧走几步过来,不无感慨的道:“枢密院还真是大方,一口气就给了我们一千五百匹战马,虽说数量也不算很多,但是现在徐州的战马也不富余,能这么大方,某都有些受之有愧。”
“是啊,谁曾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徐州就有如此气象?某还是眼力差了,小觑了郡王,才落得这个田地,也拖累了一干儿郎们。”尚溪摇头不已,大手抚摸着粗糙的马栏。
马栏内都是上等战马,尚溪麾下诸军中骑军有两军不到,大概在三千五百骑左右,若论战马数,在昔日感化军中算是比较充裕的了,但仍然不足。
这一次归附徐州之后,居然获得了一千五百匹战马补充,不得不说是一个意外惊喜。
当然,这是从蒲城大梁军的军马场里弄来的,但无论怎么说,枢密院能给他这支军队补充一千多匹战马,可谓相当难得了。
“大将军何出此言?我等都是将军所赐,岂有异心?”赵煜赶紧安慰道:“再说了,现在也不为迟,郡王绝非守成之主,虽说没有同意我们进军滑州,但是日后肯定也是对我们有大用的。”
“前面的话日后就不要再说了,我们现在都是郡王所属,一切皆以王令为准。”尚溪摆摆手,若有所思的道:“郡王恐怕还是不愿意这个时候和沙陀人交恶,可拿下曹州,沙陀人就能忍耐得下来?”
“曹州地位怕是不能和滑州比,滑州居高临下,又临大河,若是被我们占了,沙陀人就是取了汴京,怕也睡不安枕了。”赵煜抚摸着颌下短须,“某在想,枢密院让我等补充战马恐怕也不完全是信任和器重的原因,恐怕也是有任务交给我们才对。”
“河朔?”尚溪捋了捋颌下浓须,“应有之意,某就怕郡王视某无用,那才是最糟糕的,魏博军这边是块硬骨头,郡王若是要某渡河北击魏博,却是一场硬仗,但某以为枢密院当时要取成德镇东部诸州才对。”
“呵呵,当时如此,王枢密使便是成德望族出身,王家至今在成德诸州有很深的影响力,若是郡王要以契丹人为敌,成德诸州就必须提前布局拿下。”
赵煜也是沙场宿将了,跟随尚溪多年,大局观并不缺,也看出了徐州方面对北面的警惕性很高,甚至超过了西面的沙陀人,所以才有这般说。
“棣、沧、德三州?”尚溪微一沉吟,“棣州和德州也就罢了,沧州怕是不好办,倒不是惧怕张处瑾,而是北面的契丹人和卢龙刘守光。”
“刘守光和契丹人现在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契丹人想下嘴,却又瞻前顾后,刘守光想撕破脸,但又怕弄巧成拙,这是麻秸秆打狼——两头怕。”赵煜冷笑,“但契丹人野心勃勃,实力摆在那里,迟早要下嘴,这不是刘守光强硬或者妥协就能阻挡得了的,自个儿没实力,那就怨不得人。”
“说得好啊,自个儿没实力,那就只能被动挨打。”尚溪喟然,“感化军如此,泰宁军也是如此,而郡王却能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为何?”
“不好说,有人说是天命所归,也有人说时运皆济,还有人说是郡王得民心,也还有人说郡王能广纳人才,也许皆而有之吧。”赵煜也很感慨,“不过某还是弄不明白,从浍州一隅到淮南,郡王如何能不断的以弱胜强,嗯,术法一道算是一个原因吧,但就因为这个?”
尚溪沉默不语。
形势逼人,沙陀人在中原攻城略地,已然不可阻挡,大梁王朝的崩塌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局,甚至传闻大梁内部亦有人邀请徐州军进驻汴京,但被拒绝,足可见局面之恶劣。
自己依附于大梁,但现在看来之前选择是错误的,大梁不是可以依靠的大树,而放弃的江烽却成了熠熠闪光的强者,现在不得不改变这一局面。
1...284285286287288...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