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农家记事 第三十八章 警醒
蛇打七寸,没有谁比秦老娘更知道自家这个族嫂这辈子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了。
一句话就点住了她的死xué,叫她如被掐了脖子的黧jī似的,哭声戛然而止,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黄阿婆愣愣的看着秦老娘,再是没想到她竟会这样颠倒黑白,帮着袁氏纵着她乱家。可刚刚她的一席话,又每一个字都重重地刻在了她的心上,叫她一个冷颤从头凉到脚。
若真是如此,那她守了二十年,又为得什么。
竟是进不得退不得了。
姚氏妯娌几个早就知道必有一场闹腾的,却没想到黄阿婆这样糊涂,也没想到自家婆婆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更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番话竟就能镇住黄阿婆,俱是又惊又喜又好笑,暗自称愿。
后来听说这事儿的袁大嫂更是喜不自禁的,来了这些天,她已同黄阿婆明里暗里的斗了好几回法了,胜负都有,可到底功力不够,没能把她彻底按下去再不能翻身。
不禁背地里拍着xiōng口,心有余悸地告诉自家小姑子:“你往后可务必同隔壁好好相处,也得好好孝敬你那叔叔婶子,有你了婶子帮你说话,你那婆婆就是浑身都是嘴,也再拿你没办法。”
“我理会的。”话虽这样说,面上也半点不显,可袁氏心里却亦是松了一口气的。
她原以为自个儿早早的就把那桩事儿捅了出去,虽则不会相帮自己,可只要秦老娘站着干岸不理会,她就能收拾了那老太婆。却没想到这老太婆看着jīng明,却是个糊涂到家的。没有揪着那事儿不放,只是嚷嚷着要休了自己再给儿子讨个会生养的,叫她又好笑又省心。更没想到的是,秦老娘竟是不声不响的回护了自己。
袁氏心里头感动不已,又长长吁了口气。不过也暗自警醒,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儿却也是可一不可再的。否则的话,却是叫婶子难做了。
袁大嫂自是不知道自家姑子心里的种种想头的,只是又不禁咋舌道:“这样本事,怪道能把四个儿媳捏在手里呢!”
袁氏听了这话,回过神来,却是摇了摇头,正sè道:“这可不是,我也活了半辈子了,就再没见过比我婶子更体恤儿媳的婆婆了。若是我也有这样的福气,我也情愿供着她。”
见小姑子这样说,袁大嫂也不同她争辩什么,虽说觉着这话儿也有点子道理,毕竟谁家媳妇坐月子能吃上一百八十只jī蛋的,可到底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说得再光鲜漂亮都没有,到底眼睛看到的才是真的。
那老娘若真有小姑子说的这样好,这么些儿子,俱都成家立业了,再过两年,孙媳妇都要进门了,怎的还不分家?
还不是掌家掌惯了,却是事事都要捏在自家手里,舍不得把这家让给儿子儿媳当的。
却不知道树大分杈、儿大分家,这才是人世间的道理呢!
这世上多少兄弟妯娌甚至于小一辈,就是因着这个坏了情分的。
就是自家,若是婆婆能活到现在,有个小姑子搅在里头,说不得她也有罪要遭呢!而有个婆婆在里头传话,说不得她和小姑子也不会这样要好了!
只心里再是这样想的,当着秦老娘的面,袁大嫂却是滴水不漏的。面上带笑,只道自家姑子是个牛心拐孤的脾气,可实际上心地却是再好不过的。素日里有什么不防头的,还请亲家婶子看在小辈儿还不知事儿的面上,难免行事冲动不周全,多多担待多多教导。
袁大嫂这话儿姿态放得极低,却是自有深意在这里头的。这样的事儿,不管搁在哪家都是过不去的。即便是你再有隐情再有难处,也是不行。错了就是错了,这是道理。可做下这事儿的偏偏是自家姑子,还有甚话儿好说的,自是要帮她描补的。
又暗自庆幸,幸好那老太婆不得人心,否则这亲家婶子这样厉害,这事儿可没这样容易了结的。
秦老娘自是没有不应的。秦连彪这样混账,本就他们理亏在先。不用袁大嫂拜托,他们也是势必会照看一二的。再退一万步说,虽已出了五服了,可一笔总写不出两个秦字,袁氏总是秦家的媳妇,几个丫头也总是秦家的孩子。
袁大嫂对秦老娘的表态很是满意,却也知道不能再要求太多了。有些事儿在舌头尖上打了个滚,还是咽了下去。心里盘算着,只能以后再做计较了。
而秦老娘也不曾多说些旁的,却是实在是没有这个脸再说些什么了。
这么多天过去了,秦连彪竟然依旧不见踪影。据秦连熊回来说似乎也在崇塘打牮,却自来没有亲眼看见他,更没这个闲工夫把他拎回来的。
秦老娘在心底直叹气,袁大嫂倒是欢欢喜喜的告辞了,花椒就在留意隔壁的动静。
果然袁氏刚把袁大哥袁大嫂送出家门,没了人弹压,黄阿婆很快就又闹了起来。
花椒暗自摇头,却也管不了这许多了。只要她不闹到自家来,这就行了。不过自打那天被自家祖母一句话说得哑了火之后,她就再也没上过门了,这倒是意外之喜。
不过也只一个念头闪过而已,很快花椒就把这事儿抛在了脑后,一心一意开始干活儿。
家里家外的活计是再干不完的,就像地里的草,割完一茬又有一茬,就别指望有个消停的时候。
就是花椒,捡完了菜地里的杂物后,还有房前屋后的八边地需要收拾。这些个零碎还未收拾干净,菜地里的草竟风吹又生,长起来了。
可不管怎么样,家里七十余亩耕地都已慢慢收拾了出来,翻晒施肥,已是有了两分模样了。只不过因着地势土sè等等原因,有几块耕地的土性已是勉强复原,已经挖xué点种,种下小麦油菜了。可还有几块耕地本就是荒地好不容易养熟的,又因着临水的缘故,却是遭了大难了,即便jīng心料理依旧土乏无力。再加上家里头上半年沤下的肥料被洪水冲走了大半,再无肥料可用,也只能点下蚕豆慢慢养着了。
天底下就没有比吃饭更大的事儿,掰着手指头细算算,历史上有多少个朝代多少个年头,老百姓的终极目标也不过吃饱饭罢了。
而在庄户人家而言,种子也是命根子。
ps:我现在的命根子就是这文了~
再p:还要多谢那一季的平安符,多谢姐妹们的支持啦~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三十九章 忙种
不比花椒前世,不说很多农民都将手里的土地或是流转或是承包给了种田大户,就是自家种地的,不管是种植庄稼也好,还是栽瓜种菜也罢,都已是鲜少有人家会自己留种了,大多都是直接去种子站购买各sè种子。
既是方便,也实在是这些年来,循序渐进的,地里头种植的基本上都已是杂交过的作物了,而这些作物其实是根本不能用来繁殖的。否则不但产量降低,品质也会变差,却是一年不如一年的。
所以大多数种子的外包装上都会特地标着上一行字,大致就是:“本种子为杂种一代种子,不可留种再种。”
而时间倒退回去自是不然的,虽则花椒直到现在还未闹清楚自己身处的时代或是空间,可杂交种子却总是还没影儿的事儿。社会上更没有种子机构、种子工程的出现,市面上也很少会有种子的买卖,庄户人家种地依然秉持着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模式,顶多就是邻居之间小范围的交换而已。
一年到头的,旁的先放放,在庄户人家而言,自留种子总是桩天大的事儿。
而花椒家的庄稼瓜菜种子,就都是由家里的女眷们在祖母的带领下选种留种并收集,并由祖母亲自妥善保管的。
不仅是地里头春花秋禾之类的庄稼,菜园里的瓜菜种子亦是必留的,同样不能马虎了去,毕竟这也同样关系着一大家子明年一年的饭碗的。
而且在花椒看来,比起旁人家难免流露出的两分随意来,自家长于锅灶的祖母在这上头更是尤为讲究的。
其实同世间万物一样的道理,不过优生优育罢了。
好比叶菜的留种,祖母就会把长势尤其强盛的植株特地留下来,专候它开花结子。瓜菜留种亦是如此,也要选择果实美观饱满的瓜果,尤其是那些个成对结荚的豇豆眉豆之类的还得成双留种才是。而等到种子结成了,仍旧不能掉以轻心,尤其还得掌握好采收的时机。毕竟过早自然质量就会不好,而过迟了却是要浪费的。
再等这些个种子采收回来后,叶菜种子脱粒后必得及时晾晒,随后揉去种壳再清除杂质,就可以晒干保存了。至于瓜菜种子,大多亦是这样处理。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葫芦、丝瓜之类的就可以直接留在藤蔓上等它风干,随后保存在通风yīn凉处,等到来年开春取出种子就可以直接点种了……
这些花椒前世即便在乡间生活过也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或者说从未想过要接触的知识,都是在这跟在祖母身边的这些日子里,一点一滴偷师学来的。
不仅如此,花椒还知道祖母每年都会专门买上厚厚一大捆的上好的桑皮纸,除了用来保存蚕种外,就是用来分明别类的保存各sè瓜菜种子的。
虽说花椒暂且还看不出来小棠菜和矮脚黄之间有什么不同,都叫黄豆为什么又体格各异,可祖母却是能把它们分门别类的。把各sè品种的种子用桑皮纸细细包好后,还要做上标记,按着播种的时节分别放入几只特别缝制的棉布口袋内,再保存在通风yīn凉之处,却是可以经年留存的。
因此虽则今年一年俱是风雨不tiáo的,家里头几乎没有留下多少能有成用的种子来,可祖母之前保存下来没有用尽的种子仍是为数不少的。
地里的春花俱以种下,男人们还在地里忙着疏通沟渠、重筑田埂,女眷们就得赶紧忙活菜地了。
家里的女孩子已经把菜地大致收拾出来了,花椒和香叶两个小的专门负责捡拾地里的杂物,莳萝则是带着茴香丁香两个推高填低翻晒平整土地,只不过接下来的活计就不是这些个小丫头能做的了。
而花椒家的菜园子在原先祖父祖母手里的时候其实就在屋后,现在的牲畜圈棚就是原址。后来随着家里头人丁日益兴旺,不过一两分地的菜园子不够用了,这才沿着山脚慢慢往东边开垦的。这会子三十来年过去了,早已成了气候了,只是看起来不甚规整。
俱是沿着山势开垦的,不免横七竖八的分布零散。不是这里横剌里多出来一分地,就是那厢边角上拖出一塬地。
反正俱是无主的荒地,索性趁着这个机会重新规划。
这个念头在秦老娘几人心里刚刚露出了个头,就被无限放大,竟是越想越不错,却是心有灵犀了。
说干就干,秦老娘带着儿媳孙女,开始沿着山势重新围垦土地。都是细致人儿,要不不干,一旦干起活儿来就是半点都不肯马虎的。不但丈量的一清二楚的,还拉着麻线务必保持横平竖直的。
好容易规制出来后,又分隔成了大致均匀的六大块,块与块之间又留下四尺来宽的间隙,暂且忙不过来,却是准备等农闲下来的时候再织以竹木篱笆稍作围挡分隔的。
其实家里以前的菜地亦是这样讲究的,虽则没有这样规整,却也是被秦老娘大致分隔安排了用处的。这样分别种上豆类苞谷、瓜类、茄科、叶菜、葱科、山药芝麻。六年一lún,每年都在这六块土地上分别种上不同种类的瓜菜。不但不会因着连种造成减产,土壤也不会害病乏力,瓜菜自然长得尤其好。
这是秦老娘长久以来积累出的生活经验,也是秦家女眷的不传之秘。
花椒跟在祖母身边,自是受益良多的。
只是说起来容易,这样面阔二十四步进深三十步的一块齐齐整整的长方形土地要分畦成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起码家里一众女眷就早起贪黑的足足在菜地里忙了两天多,才大致归置出了两分模样来。
而母亲她们在前头分塬,花椒就同姐姐们一道按着祖母的划分,跟在后头点豆种菜。
只不过这会子已是仲秋菊月了,能种的菜蔬已是有限。祖母取出一只棉布口袋,里头大多都是可以越冬的叶菜葱科的菜蔬,还有一大包的豌豆种子和几sè萝卜种子。
挖xué、填土、浇水,这样的活计都有姐姐们流水作业,花椒和香叶只要负责点种就行了。只饶是这样的活计,也是花椒自个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取来的,因为她还“不识数”。
ps:姐妹们看开幕式了吗~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四十章 探亲
花椒忙的团团转,一霎时的,哪里能想起自己“不识数”这码子事儿。
看着姐姐们一脸揶揄地看着自己,半晌才醒过神来,真是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还是茴香见她一脸的囧然,怕小丫头难为情,赶紧笑着揽了她要教她识数。
到了这会子,花椒也不再藏拙了,只是天知道她又有甚拙好藏的。
一遍又一遍,好容易等到姐姐们觉得她确实已经能够数清三粒小豌豆了,这才同意她也来点豆。饶是这样,香叶还是不放心,自个儿也点着豆呢,还时不时的就要过来瞧瞧她。
花椒嘟着小嘴,这就有些不高兴了,没得这样小看人的不是。
香叶却还要翘起三个小小的指头,一本正经地告诉她:“是三粒哦,不是两粒,也不是四粒。两粒太少了,四粒又太多了。”
跟在香叶后头浇水填土布灰的丁香就曲起食指弹了弹她的小鼻头,却是又好气又好笑道:“椒椒那有二姐跟着呢,不会漏种多种的。倒是你瞧瞧你自己这个。”说着就从脚边的种xué里捡出三粒豌豆种来给香叶看。
香叶看了看丁香手里的三粒豌豆种,又看了看那种xué里的三粒小豌豆,就不好意思地嘻嘻地笑。
就这样小姊妹们忙着点豆种菜,待豌豆种好,又种白菜萝卜,不过这就基本上没有花椒香叶什么事儿了。
和点种豌豆时不一样,先由大堂姐莳萝负责先将畦里的松润土壤铲除约莫二寸来深存在一旁,姐姐茴香则负责接来泉水,大水浇地,等水稍撤,三堂姐丁香就将种子密密的撒在畦上,均匀的撒上一层后,香叶忙递上筛子,让姐姐们联手把之前铲出的田土用筛子轻轻筛在畦上……
等秦连豹忙过一茬特地告假回来的时候,花椒和姐姐们已是协同合作把这三亩菜地大致种好了。越冬的菜蔬中,差不多也只剩下韭菜还未种了。
说起来也是幸好家里头没人逢九,否则说不得这韭菜就今年就种不得了。
韭菜不逢九,这是自古以来的忌讳。家里头但凡有人年纪逢九,既不能种。原因如何,已是不可考了,左不过不吉利之说。于是就这么一辈一辈的传下来,家家户户也就照着这么做。
也是幸好,韭菜同旁的瓜菜又不一样,并不需要年年甚至于季季种植,往往种好一茬,只要伺弄得当,十年八年的都可不必再种,甚至于有的照看jīng细,每次采割都能过月的,还可以延长至十几年的。
花椒家前年刚又种下的两塬韭菜,大旱大水之后自是毁了,可好歹秦老娘那竟还有留存的种子的。只到底和旁的种子一样,不敢全部种下,却是无论如何都要存上一些以备意外只需的。
只是秦连豹一到家看到自家小女儿,却是唬了一大跳。
抱着花椒左看右看,半晌才皱着眉头小声问罗氏:“椒椒怎么黑成这样了?”
罗氏正在料理他的换洗衣裳,听着就微微笑道:“日日都在地里帮着我们干活呢,怎么能不晒!”
说着又捋了花椒的衣袖给丈夫看:“还好,就是脸上脖子手上晒黑了些,身上还白着呢,一个冬天也就养回来了。”
秦连豹看着花椒黑白分明的手腕,不禁好笑,颠着花椒作势要将她抛出去,还要逗着她:“怎么办?我们椒椒晒黑了,可不好看了。”
罗氏闻言又好气又好笑:“好好的,又逗她做什么!”
花椒则是不以为然,不用自家父亲提醒,花椒已经知道自己已是晒黑了不只一个sè度了,却也是刚刚知道不久的。也不知道是没留神还是怎的,等她发现自己晒黑了得时候,就已经黑白分明了。
不过却是比家中其余诸人好得多的,不比几个姐姐还知道带个草帽,几个小哥哥却不管不顾的,日日jīng赤着脊梁在田间地头劳作,个个晒成了黑炭头,连四堂哥都自嘲自己成了乌鱼了。
女孩子自是爱美的,不过花椒早已有这样的觉悟了。
生活在乡间尤其还是山间,不用日头曝晒,光是山风就能把人吹黑了,能有几个白白嫩嫩掐得出水来的,却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花椒就摊了摊手,下意识地就道:“糊上面粉就白了。”
而等这话出口之后,花椒才反应过来这句话的历史何其悠久。
这还是她前世时打小的认知。上yòu儿园起每到暑假就爱往乡下跑,老妈头一桩要警告她的就是不许晒黑了回来,花椒就是一贯这样回答的。
而同样的,一句话也是逗得罗氏和秦连豹哈哈大笑了起来。
花椒就有片刻的恍惚,随后就嘻嘻笑着要从父亲怀里溜下来。秦连豹却抱住了花椒,又问着她:“明儿爹爹带你和你娘亲,还有你哥哥姐姐去看你阿婆好不好?”
花椒瞪大了眼睛,罗氏却是又惊又喜:“你能抽出空里吗?”
秦连豹就点了点头:“我告了两天假,来回一趟,总是尽够了。”
罗氏听着就欢喜了起来,可想到家里头还有这样多的活计,却很有些踌躇:“要不还是再等等吧,等这些日子忙完了,咱们再去。”
“忙完了?活计哪有忙完的一天!”秦连豹就笑道:“再等下去可得过年了,我可是答应了我们椒椒要带她去看阿婆的。”说着又轻声同罗氏道:“爹娘那里我来说,承了岳母这样大的情,总得叫我们椒椒去磕个头的。”
罗氏就斜了秦连豹一眼,又掩了嘴笑:“婆婆前儿还同我说呢,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得空,总得过去瞧瞧,家里的事儿也得知会一声才是,免得我干娘担心。”
秦连豹听了就嘿嘿地笑,抱着花椒往正房去。
秦老爹秦老娘听说了,自是没有不应的,秦老娘更是道:“我还想着你一直这样忙下去可怎么处,总算是能了了我一笔心事了。”又细细地交代了秦连豹与罗氏诸多事项。
两人一一应是,秦连豹说着话儿又把花椒刚刚的童言童语说给众人听,秦老娘大笑,从秦老爹怀里抱过花椒,嗔怪道:“这点子黑算什么,捂上一冬也就白了,你们可不许笑话她。”又道:“你们别不信,今年我们家的菜蔬肯定再好吃不过了,可是我们椒椒和香叶也出了力的呢!”
ps:多谢lly12345678的平安符,多谢姐妹们的支持,这周上最新签约榜,突然发现我的推荐顺序好像和别人都是相反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四十一章 恩怨
翌日一大早,真个天还未亮,花椒就被姐姐唤醒了。迷迷糊糊的任由姐姐摆弄,直到一方略微透着凉意的湿润帕子敷在她的小脸上了,才彻底清醒过来。
花椒茫然的睁开眼睛,环目四顾,仍还有些睡眼惺忪,耷拉着小眉毛,一脸的茫然,模样像极了家中曾经养过的小nǎi猫。
茴香看着就笑了起来,一壁与她擦脸一壁哄着她:“小懒猫先醒醒哦,等待会上了车,我们再睡。”说着话儿又要帮她刷牙,花椒忙接过牙刷子自己动手。
昨儿实在是睡得太迟了些了。
不过想起来又实在欢喜。
父亲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家里家外的活计又暂且告了一个段落,生活又好似迈入了正轨,就似雨过天晴,这日子也就又有了盼头了。
说起来更是自打旱灾洪灾接踵而至后,已是有些日子没有这般阖家老小聚在一起聊天说笑了,全家骨肉这样齐全,这样难得的机会,气氛更是如此和乐融洽,每个人都是兴致盎然的,说说笑笑的,谁都舍不得离开。
用丁香的话说:“和大年三十晚上一样热闹。”
所以到了最后大家伙竟连时辰都忘记了,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已是月上中天,这才匆匆忙忙的各自回屋歇息。
秦老娘更是拦了正在收拾桌椅板凳的罗氏,又连声嘱咐她:“赶紧回去歇了,明儿你们还得起早赶路呢!”
香叶羡慕花椒明儿能进城去,她长这么大还未进过城呢,一晚上都在叽叽喳喳的说个不住。一会儿告诉花椒她表哥说了,城里的金刚脐比镇上钱德隆酱园南货店的还要好吃。一会儿又说城里天天都有百戏看呢……等到要回屋睡觉了,仍是意犹未尽,又扭骨糖似的同母亲撒着娇要和花椒一道儿睡。
沈氏拿她没办法,花椒又团着两只小手朝沈氏拜拜,在一旁帮腔。
她长到这么大,一直都是跟着父母睡的。以前还罢了,现在却是大了,正愁不好打扰父亲母亲的,哪知香叶送上门来,自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也缠着要和姐姐们睡,还拉上了丁香。
结果到了最后,除了大堂姐莳萝以外的四个小丫头就都挤上了茴香的床。同之前在崇塘睡大通铺时一样,大被同眠。不过与之前又不同,小姊妹四个蒙在被子里嬉笑玩闹,花椒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却是忘了今儿还得早起的。
刷过牙漱过口,又问姐姐:“三姐四姐呢?”
“还睡着呢!”茴香给花椒解下围在xiōng前的兜兜,又笑道:“我们不吵她们,让她们再睡会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