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可丁香还有香叶,却从始至终还有些懵。
刚知道茴香既要定亲,而且未来姐夫还是李蹊的时候,丁香差点没把花椒给活吞了。
揉着花椒的腮帮子恶狠狠地教训她:“你个不讲义气的小坏蛋,这样大的事儿,都敢憋着不告诉我。”
香叶也生气了,破天荒地没有帮花椒。
花椒哭笑不得,却是一本正经地道:“不是我不告诉姐姐们,不是方才议亲么,我也不知道这事儿真的能成呀!”
香叶一想花椒这话,好像真的不错。就开始心疼花椒了,挽着丁香的胳膊替她求情:“三姐松手吧,仔细把椒椒的小脸搓红了。”
丁香鼓了鼓腮帮子,果真放轻了力道,不过还是道:“小丫头哄我们呢,你也不想想,要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那回三叔虽然不在家,可三婶怎的可能让二姐也跟着我们一道去李家田庄赏秋的。”
“对哦!”香叶就又一嘟小嘴,屈指弹了弹花椒的鼻头。
花椒赶忙摇头:“这不一样的,让二姐跟着我们一道去,那是为着让二姐看一看真人。要是二姐愿意,这桩婚事才能往下议,若是二姐不愿意,那就甚的都别提了。”
“对哦!”香叶又点头,还伸手给花椒摸了摸鼻头。
花椒就摇着脑袋,用鼻头在香叶手心里蹭了两记,香叶咯咯地笑。
丁香嘟了嘟嘴,却是捧着小脸儿道:“那这么说来,下一个不就该lún到我了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四百一十六章 陪房
花椒看着丁香一副“故作”哀怨的小模样,忍不住嘻嘻地笑。
没想到她猝不及防又歪楼。
就要点头,“就是就是”的tiáo侃她两句。
绝对不是花椒没有同理心,实在是眼前的“小哀怨”可是丁香呀!
只话还未出口,花椒的视线就被定格在了丁香还带有婴儿肥的圆嘟嘟粉嫩嫩的光洁小脸上。
不禁大憋气。
阿弥陀佛!
她竟然在丁香脸上眼底读出了一种无奈的坚强来……
花椒不敢置信地晃了晃小脑袋,复又瞪圆了眼睛望过去,丁香已经耷拉着小脸儿在叹气了,脸上只有发自内心的哀怨。
那一瞬间的“无奈的坚强”,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
花椒有些傻眼。
不知道是她方才大眼昏花了,还是纯粹是她脑补过度的结果。
只根本容不得她多想,香叶已是紧随其后地附和了起来。
一本正经地点着小脑袋,嘎嘣脆地响应道:“下个是三姐,那下下个就是我啦!”
完完全全的陈述句式,基本上没有半点的情绪激动,尾音那小小的雀跃,也只是香叶素日的说话习惯而已。
不知道前情后状的,估计还以为这是她们小姐妹在吃点心呢!只不过今儿的茶食不大对香叶的胃口,纯属“剩饭剩菜”,不吃浪费的节奏,所以香叶兴致不高,再是没人会想到小姐妹这是在商量终身大事儿的!
而香叶说完后,整个人瞬间就鲜活了起来,还眨巴着明亮的大眼睛,歪着小脑袋去看花椒。
花椒被她忽闪忽闪的整个人都快融化了。
再艰难都一点头:“三姐,四姐说得对!”
香叶就眉眼弯弯地重重点头,伸手拍了拍花椒的丫角:“我们椒椒可真乖!怎的这样乖!”
花椒被她“顺毛”捋的哭笑不得的,丁香却又叹了一口气。
花椒一颗心都被她叹的揪起了,一时间实在是想不明白丁香这到底是怎的了,竟长吁短叹多愁善感了起来。
前一刻可都还没这样的坏毛病呢!
丁香却已将注意力转回到了李蹊的身上了,托腮深深思量片刻后,方才郑重地点头道:“新姐夫好像确实不错诶!”
花椒却觉得自己貌似已经跟不上她“仙女”一般的步伐了,下意识地竖直了耳朵自习聆听。
就听丁香已是扳着手指头念叨道:“新姐夫拳脚功夫那样扎实,十八般兵器又都通一些,马骑得好,车也驾得稳……”
最后还一拍巴掌,神总结道:“虽然嫁了人就不好玩了,可新姐夫甚的都能玩得好,还有耐心又细心地带着大伙儿一道玩儿,二姐嫁给他,以后肯定不会不好玩儿的!”
小尾巴香叶也跟着一点头,赞同道:“新姐夫确实很厉害呢!”
只随后给出的论据却是:“烤肉烤的可好了,不柴不腻,美味!”
花椒目瞪口歪地望着两个小姐姐。
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才把大眼睛收回眼眶中。
好吧!
她就知道,这两个已经在思考人生大事儿的小姐姐,其实根本就没搭上这根筋!
却并不晓得,其实那厢同样都没搭上这根筋的小小子们,亦是炸了锅了。
其实不比丁香还有香叶的后知后觉,也是接触的到底不多的缘故。可那拨小小子们,在此之前实际上已经多多少少的,都明白了些许李蹊还有李家的心意了。
尤其四堂哥同五堂哥。
只不过同其他兄弟们都一样,他们二人在此之前始终没有机会亲自验证这桩事儿,更别提摆一摆小舅子的谱儿了。
甚至于直到这会子,婚事已经基本落定,可以说再无更改的可能,乖觉的小兄弟两个也根本没有拿一拿乔的念头。
不过并不是没有,而是这两个小怂包根本不敢有……
二堂哥同三堂哥却是长松一口气的。
他们对李蹊的印象其实俱都非常好。
而这个好的开头,其实是从李巡检开始的。
从几年前替他们家发布海捕文书缉拿秦连彪,再到旧年同秦连熊一道合股成立保婴堂,同秦连熊针芥相投称兄道弟……这在一众还多多少少有些小孩子气,又尤其还讲点子江湖义气的小小子们心目中,李巡检那就是同道中人的。
而李巡检的儿子,那自然就是兄弟了。
只不过,当兄弟能够两肋chā刀。可当姐夫妹夫的,这就值得商榷的。
毕竟李家可不是他们这样的寻常百姓人家。
李巡检再是芝麻绿豆,那也是官身。李家虽不是莲溪崇塘本地的乡党,可在原籍那也是当地望族,这样人家的出身,说起来最重规矩。
可说句放肆的话,虽说看起来俱是一板一眼的人家,素来斤斤拘泥于棺椁之厚薄尺寸、守丧之期限年月。可往往最不讲规矩的,也正是这些个人家。
就譬如说,他们这样的人家,就算四十无所出,也不一定就有纳妾的。
四堂哥诸人在家族的庇护下,还略懵懂,可二堂哥三堂哥因着年纪不上不下的缘故,却已经开始触及到大人的世界了。
而给他们打开这一扇大门的,却是不久之前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儿。
无意中大概其的知道,原来秦连豹中举后,除了有人拿了田地、铺面、奴仆相送外,还有额外相送女人的。
还不只一个。
目的俱都差不多,美其名曰:红袖添香……
叫他们足足起了一身的jī皮疙瘩。
虽说不管是产业还是人,都被秦连豹给婉拒了,可这桩事给二堂哥三堂哥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世上还有这么一句话:“取个号,纳个小”。
据说这正是当今学子在金榜题名之后,最为得意的两桩事儿。
不过这同样一桩事儿,搁在二堂哥身上,他考虑的是,他们家祖训不许纳妾,所以他们家的姐妹从未遇到,甚至于或许都不曾听说过这世上还有“妾”这么一回事儿。等到出阁之后,若是真的碰上了这样的事体,必是要伤透了心的。所以为了避免日后扯皮不清的,是不是最好能够事先约法三章,上道紧箍咒云云的……
而搁在三堂哥身上,他愁的却是,这会子虽则看不大出来李蹊有甚的歪心思,也没听说过李巡检家里头有甚的妾啊房里人啊乱七八糟的。可若是李蹊以后不学好,他们家到底得出动多少个兄弟,才能将李蹊给揍趴下,吓破他的胆儿,叫他再不敢放肆。
不过还有一则,这兄弟二人的想法却是出奇的一致的。
他们都能想到的事儿,家里头一干长辈们自是没理由不考虑在内的。
而事实上,李家那厢除了会花两千两银子做聘礼,其中不管正礼也好,喜糕蹄酒也罢,都会上礼单外,还在礼单上额外写明了李家给小两口置办的私产。
孩子成亲,除却聘礼外,有能力的人家多半会给小两口置办些私产。
何况李蹊还是长子。
所以李家那厢早就议定了送给小两口的私产,一是位于崇塘镇上的两层三间铺面一处,二是崇塘乡间的田庄一处,就是上回招待秦家小字辈们用来赏秋的那座田庄,田庄上良田占地百余亩,山头占地三百余亩。
这样算下来,聘礼,私产,再加上婚礼的开销,怎么也得花费个六七千两银子。
男一担女一头,这是男婚女嫁开销的惯例,也就是说,女方嫁女儿的开销通常是男方娶媳妇的一半。
虽然李家并不是盯着人家妆奁不放的人,抑或说,李巡检对秦家的家底景况还是心里头有数儿的。
可秦家这厢心里头也就有数儿,知道怎的大致陪送了。
而除了这白纸黑字的聘礼妆奁外,那厢李巡检其实老早之前就曾有意无意地同秦连熊提及过,他们家也有无子四十方许纳妾的族规。
还撇嘴不屑道:“我们这样的人家,看着大老粗,可比那些个动不动就自恃君子的文臣家里头清净多了。那些个人家,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呢!”
婚姻大事儿,门当户对才不吃力。
秦连熊一贯是这样认为的。
而他们家,即便秦连豹到底顺利中举,却仍是后起之秀。上不上,下不下,高不成,低不就,这正是家里头小字辈们婚配的难处儿。
尤其女孩儿家,成亲可好比投胎的。
若是李家门风上头略差一些,依着秦连熊,是宁可叫茴香姐妹低嫁,也不愿意叫她们进了那样的宅门熬油点蜡的。
而到了小定这天,家里头邀请至亲过来观礼的时候,俞阿婆从秦老娘这儿听说了这里头的诸多关窍后,自是长松了一口气的。
忍不住念了句“阿弥陀佛”,同秦老娘道:“我早说了,我们家茴香衣食不忧,不管低嫁高嫁还是门当户对,嫁个女婿不过图个肯疼她,就算家里头有诸多不好,可谁家屋里没个磕磕绊绊的人啊事儿啊的,十全还没有十美呢,只要女婿待咱们家茴香实心,两口子恩恩爱爱的,旁人chā不进手去,那就再没甚的可愁的了……”
这话说到秦老娘心坎里去了,自是欢喜的,朝着俞阿婆颔首:“正是这话儿,我也算是了了一笔心事儿了。”
俞阿婆何曾不是了了笔心事儿,这两个外孙女一个外孙子,她哪一个不放在心尖尖上的。为着茴香的这桩婚事儿,她也不知道一个人埋头在家烧了多少高香的。
只略一思量,就又问道秦老娘:“可李家那样的人家,必也是使奴唤婢的,茴香出阁,家里头可打算陪送两房下人的?”
俞阿婆自是知道秦家的家规的,可今时不同往日,何况旁的不说,只说茴香出阁之后,一应陪嫁必是需要人来打点的,总没有个新媳嫩妇儿,自家迈手迈脚的道理。
秦老娘就道:“亲家周到,知道我们家没有这规矩,已是替茴香打点好了。说是婚礼前会派了人手过来给茴香使,若是茴香觉得合得来的话儿,那就把身契交给茴香,由茴香来安排……”
其实这桩事儿,若是搁在旁人家,或是亲还没结成,就先得结出一包子气儿来的。
譬如搁在李家这厢,其实李家这样的人家,结亲时,女家陪送陪房是非常普遍的事儿,可以说是天经地义。可素来结亲就是“抬头嫁闺女,低头娶媳妇”的事儿,只有女方提要求,男方俱都答应的,哪有男方提甚要求的。
秦家没有准备下人陪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打了李家的脸,如何不至于生气的。
可在秦家这厢,若是寻常女家,说不得就是不肯收下男方的下人的。一是不免觉得自家受到了轻怠,大把的嫁妆我都陪送了,难道还差这么几个底下人不成。二是觉得自家姑娘身边的体己人,如何能叫婆家经手的。到时候偷龙转凤的,他们可又找谁说理儿去……
总之各有各的理。
可当这桩事情真的发生时,李家这厢,因着知道秦家不蓄奴仆的缘故,李巡检到底男人家家的,想不到这些,可李太太却早就思量过了,若是秦家情愿的话,也不必为着陪房cào心了,现买现tiáo教到底艰难,直接就家里tiáo教好的挑两房人过去,茴香使得顺手了,那就留下使唤,到时候直接将卖身契送交到茴香手里,不怕他们阳奉yīn违。
再到了秦家这厢,也没有以恶意去猜测别人的习惯。
在秦家人看来,李太太确实是好意。
而他们家也确实正在考虑陪房一事儿,也确实有些犯愁,族里族规在此,可茴香,或者说李家的情况也摆在这里,确实有些不知道盖如何行事儿的,也还未来得及坐下来细细商议。
李太太这一手笔,确实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自是欣然允诺的。
而李太太见秦家那厢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自己的好意得到了旁人的善待,自是越发高兴的。
只俞阿婆听着却不大能够放心,可到底茴香姓秦不姓方,何况都已应诺下来了,这会子说甚的都晚了。有这工夫,还不如好好教导茴香如何收拢人心来的直接的。
俞阿婆就没说甚的。
可话已说到这上头,秦老娘却是有话儿想说的,略一思量,就试探性地问起俞阿婆脱籍的事儿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四百一十七章 脱籍
只秦老娘哪怕有一肚子的话想同俞阿婆说,也并没有直截了当的就从脱籍一事儿入手。
而是先同俞阿婆说起了李蹊来。
神sè轻松地告诉她听:“我听老二说,李家那厢仿佛是预备着翻年就叫姑爷下场试一试身手的,所以才同我们家商量着,开春以后就来告期……”
俞阿婆也曾当家作主过,还是场面上走动的人,一听这话,还有甚不明白的,自是替茴香高兴的。
拉着秦老娘的手直点头,称赞李家道:“亲家考虑的再周到不过了,若是能喜上加喜,双喜临门,这自是再好不过的。”
只话虽这样说,心底却是有些赞叹,还有些好奇的。
就问秦老娘:“李家姑爷比咱们家茴香大两岁,应是属马的,开年也不过十八岁年纪。怎的,都有把握下场武举了?”
还拍了拍秦老娘的手背,道:“这可不简单!我可听我家老大说了,武举可不比文举来的容易的。那可真真的台下十年功,只是我们这样从文的人家从不知道罢了。”
“我细细想了回,”俞阿婆说着又认真地道:“可不是这个理儿,做文章还有套路可寻,可骑马射箭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可是半点糊弄不人的。有句话叫甚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正是这个道理。他们读书人诗啊文啊的往往难分高下,可练武的一拳头下去,就能知道谁高谁低分出胜负了,你说是不是我说的这个理儿。”
秦老娘点头应是,确实是这个理儿。
只不过孩子们的这些个事儿,其实如今她已是很少过问了。
一来是她年纪大了,转不过弯来了,有些个老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了。
说的那些个过时了的车轱辘话儿,孩子们听得进去,这是孩子们孝顺的缘故,她却不能倚老卖老,叫人可恶的。而孩子们的事儿,愿意告诉她的,她就听着,不想说的,她也不放在心上。
用小花椒的话说,谁还能没个小秘密的。
再二一个么,父母是父母,祖父母是祖父母。
生活起居还则罢了,他们既是时间充裕,心态上也更平和些,多体贴些孩子自是不碍的。可孩子的学业教导上,本就应该由父母主导为先的,祖父母只有搭把手的道理,却没有胡乱置喙的道理的。
一辈又一辈,老一辈的自然就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了,该放手的自然得放手,该放心的也自然得放心,再不能凡事儿都冲在前头,越俎代庖、大包大揽的。
所以关于李蹊的事儿,她只听秦连熊还有秦连豹都称赞他功底扎实,不管拳脚套路,还是兵器招式的,不说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却已经高过差不多年纪的同龄人一筹了。
这虽得益于李蹊得天独厚的出身,却也同孩子自个儿知道上进再分不开的。
之前四堂哥同五堂哥就不只一次的在他们面前夸赞李蹊,说他刻苦的都不要命了,一天十二个时辰,大多数的日子里,除开三个时辰睡觉的辰光外,就是吃饭都在背书的,恨不得一须臾都要掰成两半用的架势。
秦老娘就委婉地告诉俞阿婆道:“李姑爷自yòu习武,如今都快成家的人了,也是时候下场试一试深浅了。何况孩子大了,不历练不摔打,又怎的成器呢!”
说着又顺势说起了自家的小小子来:“就譬如我们家二郎、三郎同六郎,按着老三他们的意思,亦是决定叫他们开年下场适应适应考试的环境的。”
这话一出,俞阿婆自是倒吸口凉气的,又惊又喜的道:“三个孩子要一道下场吗?”
可到底喜比惊要读得多的,已是欢喜道:“若是三兄弟能一道得中生员,不,别说生员了,就是一道过县试过府试,这也是一段佳话呀!”
还道:“你瞧瞧,咱们莲溪这么多大家大族的,除开‘方张左胡施’这五大姓,多少人家能有父子、兄弟一道题名的美事儿的。”
已是畅望了起来。
秦老娘就笑了起来,道:“哪有这么容易的!”
又叹道:“他们这一辈,却是不能同老三相提并论的。外头都瞧着老三眼睛都发红,却不知道老三虽说真正埋头下苦工不过这么三四年的光景,可他虽则方才坐三望四的年纪,可之前的二十余年却从来手不释卷的。将近二十年来,大字书抄了一册又一册,可他抄书念书为的是兴趣,可不是为着念书学业而念书的。”
秦老娘虽则确实上了年纪了,可在这一方面,她却是能感同身受,并且理解秦连豹的。
只因她也有兴趣。
而且烹饪对于她来说,既是兴趣,也是训练,还是信仰。
所以即便现实情况真的不允许,既没有工夫也短缺食材。哪怕外头的流言蜚语更是满天飞,说甚的都有,她也从来没有怠慢过哪怕一次的粗茶淡饭。
不过对于俞阿婆而言,却是并不大能够理解秦老娘的这席话儿的。
就问她道:“为着念书学业而念书,这不对吗?”
秦老娘就解释给她听:“没有甚的不对的,可为着念书学业而念书,势必是会很辛苦的。而为着兴趣而念书,却是甘之如饴的。”
好像是这个道理,俞阿婆思虑半晌,正要颔首,秦老娘已是笑道:“不过我听我们家老三教导孩子们的时候也常说念书光是兴趣其实仍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学会深思熟虑、融会贯通方能成。就譬如《百草》里头,是水部的就得归到水部里头去,是火部的就得归到火部里头去。一样的道理,每本书里头都有那么多的学问,不做归纳的话,不但易忘,而且无用。只有把每次所得的新学问,同旧有的学问相联络相贯串,这些个学问方能扎根到心里,才会开花结果的。”
秦老娘的这一席话只是有感而发而已,却让俞阿婆感受到了甚的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读书人不容易,这她自是知道的,她也一贯佩服念大本书写大本字儿的读书人,可却是这辈子头一遭听说念书的门道,自是心悦诚服的。
更对秦连豹赞不绝口,还道:“难怪我远在莲溪,都听说有大户人家想延请姑爷做西席,教导家中子弟呢!”
再想到自家方庆还有小麦跟着秦连豹念书,越发觉得虽说两个小小子年纪不算小了,可念书哪有嫌少的,趁着年纪也不算大,还是多念两年书的好。否则往后一肩担起生计大事儿后,可再是没有这样的闲心的。
秦老娘却是摇了摇头,道:“那家人家,不提也罢。估摸着也是不知打哪听来的,认定了老三念书有诀窍,所以铁了心的要请老三当西席,可老三根本没想过这条路,当时就婉拒了。可偏偏那家人家又认定了老三在拿乔,是不满意束脩的缘故,又陆陆续续来了好几回,怎么说都不信,叫人轻不得重不得。”
“还有这样的事儿?”俞阿婆只听说如今好些个人家都想延请秦连豹为西席,却不知道还有这一说,不禁一皱眉头。
秦老娘看着就赶忙道:“不过不碍事儿,那家人家也不过一根筋通到底的直肠子罢了,倒不是有甚的坏心的。”
俞阿婆听着就颔首,不过还是同秦老娘道:“若是真有甚的难处,受了甚的委屈,只管上府里诉去,有的是人给家里头撑腰呢!”
如今满莲溪的,谁不知道方家尤其看中莲溪这么多年来数一数二的后起之家秦家的。
若是明知道这些,还敢同秦家为难,那可是明摆着跟方家过不去呢!
她活了五十多岁了,还没见过这么胆大包天的玩意儿呢!
秦老娘同俞阿婆相交将近五十年,听话听音,自是明白俞阿婆的未尽之意的,
略一犹豫,还是只能试探地道:“姐姐,你有没有想过,给孩子们一个前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