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毕竟她想叫一大家子长久的吃上这碗饭,还要吃饱吃好,就不可能死守着眼下的这点子微末技术不知发展不知探索。
在她的规划里,不仅要不断地探索白芹的高效栽培技术以及加工技术,还要研究腐熟底肥的肥效,包括植物源中草药农药杀菌杀虫方面的技术,并且加强质量监控,拉长产业链,促进白芹的升级……
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眼下头一桩事儿,就是要将这秦白芹的名头紧紧攥在自家手里。
心里咯噔一下,花椒忙去看郭掌柜,又眼巴巴地看着秦老爹。
只郭掌柜与秦老爹二人却俱是没有留意小小的花椒,秦老爹正在细细思量着郭掌柜所说,郭掌柜心里也有一大摊子需要重新规划。
何况郭掌柜赶到秦家时已是下半晌了,看着天sè已经不早,秦老爹便顺势请郭掌柜留下用饭,而郭掌柜也没有外道,都不曾客气一番,直接却之不恭留下吃饭。
特地给秦老娘作揖谢过秦老娘,口称“弟妹”,倒把秦老娘唬了一大跳,再三再四的说道“简慢不成礼数。”
郭掌柜却又同秦老爹说,他的家眷都在京城,下回若是有机会的话,一定把家人带来,两家见一见。
花椒来的时间还不长,虽然明白这是郭掌柜有意和秦家结交的意思,却还不知道在这个时代,只有通家之好的两家女人,才可以见一见对方一家的男人,郭掌柜的表态显而易见。可既是通家之好,就不是什么寻常情分了。
秦老爹没有拒绝,饭桌上虽然没有细说什么,可随后郭掌柜更加没有外道的索性在秦家留宿,与秦老爹彻夜长谈。
秦连虎兄弟五个全都敬陪末座,听着二人逐条详谈,并加以记录。
花椒在上房赖到二更天,实在赖不下去了,只得不情不愿地挂在秦连豹的脖子上被他抱回去。
看着花椒耷拉着的小脑袋,罗氏同茴香都有些哭笑不得:“小东西,怎么这样喜欢听大人说话?”
花椒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地笑,由着二人给她脱衣裳塞进被窝,哈欠连天,可就是睡不着。
满脑子根本塞不下旁的东西,人是回来了,可她的全部心思显见还留在上房里呢!
也不知道两位老爷子谈得怎么样了。
不过好在的是只看之前八仙居的行事和方才郭掌柜的态度,想来他们求得也不单是真金白银这样简单的事儿。
旁的先不说,起码两家的诉求都是一致的。
心头一轻,迷迷糊糊的花椒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何时眯了眼睛睡着的。
结果到了翌日一早,打着小酣呼呼大睡,却是怎么摆弄都不醒,把罗氏、茴香娘俩弄得哭笑不得,又有些担心。
哪里知道不摇她不叫她,她自己倒睁开眼睛了,看了眼罗氏和茴香,似是确定了母亲和姐姐都在身边似的,又合上眼睛睡着了。
见她这样渴睡,罗氏自是舍不得叫醒她的。没法子,索性同秦老娘说了一声,让还未上工的秦连豹把花椒连人带被子的抱去了上房,罗氏又抱着她的小枕头给她铺了床,索性叫她在秦老娘的内室睡个够,这样自己也能时不时地过来瞧瞧她。
被这样折腾了一番,花椒仍未醒过来。
天sè渐渐亮堂了起来,随着来帮厨的女人渐渐到齐,家里开始吵嚷了起来。香叶急的团团转,又跑去内室瞧花椒,见她睡得天昏地暗甚事儿不知,不由瞪圆了眼睛。
花椒在内室里一觉香甜,外头的秦老娘婆媳几个却是不胜其扰。
却是为的郭掌柜。
虽说这已不是郭掌柜头一遭上秦家来了,可头一遭也不过村里头几个饶舌的妇人见了一回传了一回,注意力还都放在了郭掌柜带来的大包小包上了,反倒将人退了一射之地。第二回更是来去匆匆,村里人还未反应过来,人已是离开了。
只有这一趟,家里头本就因着东头工程的缘故人来人往,这么多双眼睛这么多张嘴。即便过来帮工的都是与秦家交从甚密的妇人,并没有什么坏心,大多都是好奇罢了,也着实叫人吃不消。
秦老娘到底在方家后宅当过差,很是知道人要说话你是拦不住的。也总要让人有些话说,才不会再闹出旁的事儿来,轻声细语地同她们分说,话题却是越扯越远了。
而内室的花椒总算睡眼惺忪地醒来时,天光已是大亮了。日头透过高丽纸糊的窗户投在床前的青砖上,日影浮动,叫花椒一阵恍惚。
好一会儿,捧着昏昏沉沉抬不起来的小脑袋瓜费劲儿地坐了起来,花椒才意识到周遭的环境已是大不相同了,自己竟然睡在了上房祖父祖母的内室中。
枕的是自己铺着万字回纹纹样枕巾的小枕头,盖得严严实实的也是自己万字回纹的小被子,床沿一侧还拦着一排两三个大枕头。
一头的雾水,顺势往后一仰,花椒倒在了床头的隔板上,看着帐顶绣着的暗八仙,才慢慢反应过来。
随着思绪越加清明,望着帐顶的眼睛却没有了焦距。
忽的又伸出自己已是能看到肉窝窝的小短手翻来覆去的看。
半晌,花椒深吁了一口气,暂且把昨儿夜里思量许久的那些个条条框框封存在了内心深处。
拽过摆在床头的衣裳费劲儿地自个儿穿上,又叠好被子摆好枕头捋好床单爬下床,捋着自己睡炸了毛的小杂毛急急往外走,刚刚挑起门帘子,就听到外头传来郭掌柜的爽朗笑声:“好山好水出好芹,这莲花山,果然是好地方。”(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明
花椒眨巴着眼睛望着好似多年知交一般谈笑风生的秦老爹和郭掌柜。
虽然她并不记得自个儿究竟是昨儿夜里还是今儿凌晨才睡下的,可睡到日上三竿起来,脑袋里不但昏昏沉沉的,还把家里人唬了一大跳却是事实。
可这俩老爷子,据说都是过了四更天了快五更天才囫囵睡下,天不亮就又起来了,还极有兴致地约着爬了后山挖了春笋,据说还在东边山上发现了几株野生茶树,虽然茶芽太过细嫩还不到采摘的辰光,却还是高兴的不得了,郭掌柜更是对莲花山的山水景致赞不绝口。
怎的这样好的jīng神!
可听着二人爽朗的笑声,花椒自个儿也不禁绽出了个笑儿来。
而郭掌柜自然不可能知道花椒在暗地里嘀咕他,去东头工地看了一回,又逗了会儿花椒香叶,吃过午饭,与秦老爹约定半月后莲溪再见,便告辞回城了。
花椒只盼着半月的光景,最好眨眼就能过去。
丁香的心思却全都放在了秦老爹和郭掌柜无意发现的野生茶树上。
她知道后山上油茶树不少,前年入秋她还上山才过茶油的。可自来还未见过野生的茶树呢,没想到自己逛后山就跟逛自家菜园子似的,竟然也有走眼的时候,还被两位老爷子无意中抢了个先,着实有些不服气。
下半晌被功课绊住了,翌日一早,正好家里的小小子们因着清明解馆俱是休息在家,索性一大清早就伙同了小小子们迎着露水上山找茶树去了。
香叶还则罢了,花椒眼巴巴地实则心里也是想去的,可到底看了看自个儿的短胳膊短腿的,还是罢了。
况且她也知道,罗氏必是不放心她去的。不说上山,光是一想到明天就是百鬼出没频频的清明节了,估摸着罗氏都不会放心她离开自己的视线的。
而实际上因着经了去年一灾,村里村外的柳树俱都没能活转回来,没有柳枝chā戴,罗氏真是恨不得把花椒放进小佛堂里,有菩萨护着才能安心的。
也正因着清明,秦老爹索性给帮工们也放了两天假,他自个儿也能缓口气儿了,花椒就领着香叶陪着老人家栽花种草。
过年时存在沙土里发根的花草枝蔓这会子基本上俱已长出长长白白的根须来了,秦老爹便带着花椒香叶按着花草的不同习性,将这些个枝蔓分别种在了房前屋后。
花椒瞧着又将自己过年时存着催芽的福橘籽拿了出来。
过年时新姐夫曾给家里送来一小篓福橘,这在往年就不是什么寻常东西,去年那样的年景就更是稀罕了。
别看就这么一小篓,拢共也就十来个,可要不是舒家父子都在钱德隆当差,怕是花了大价钱也不一定能买得来的。
花椒同兄弟姊妹们每人分到一个福橘,花椒就团着手央着哥哥姐姐们把橘子籽儿留给她。
等到过完年,福橘才算吃完,花椒拢共凑了二十来个饱满个大儿的橘子籽,一个一个的清洗干净后就存在了小碗里。泡了七八天,天天换水。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过寒冷不大相宜的缘故,籽儿的种皮始终没有绽开。
花椒又怕再这样泡下去该将橘子籽泡烂了,没有纸巾,就又拿来了吸水性强的桑皮纸,将种子平铺在浸润过的桑皮纸上,松松垮垮的包裹好,摆在小碗里随手放在能照射到散射光的窗台上。这又过了十来天,种皮总算是裂开了,有一多半的橘子籽儿也已是露白了。
香叶瞪圆了眼睛,脑海中却闪过曾经吃过的所有水果来。
花椒自是不知的,教着她把橘子籽裂开的种皮剥下来,两人齐心合力将橘子籽芽头朝下,种在了花椒早就收拾好的瓦盆里。
花椒就眯着眼睛,指着瓦盆故意逗秦老爹:“祖父,我和姐姐给你种橘子吃。”
香叶听了亦是不住地点头,又疑惑地歪着小脑袋问花椒:“它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结果子呀!”
一直埋头于花草看起来略有些沉默的秦老爹就笑了起来:“我们椒椒和香叶真是孝顺,祖父等你们种出橘子来。”
花椒就嘿嘿地笑,正不知道该怎么同香叶解释这样的种子是结不出果子来的,就见丁香同小小子们兴冲冲地跑了回来。
丁香手里还捏了一枝树叉,问秦老爹:“祖父,祖父,这是不是野生茶树?”
待秦老爹点了头,更是你一句我一句地抢着告诉秦老爹:“祖父,祖父,我们找到可多可多茶树了,就是叶子太小啦,再等些天待叶子长大了,我们就摘来给您沏茶喝,肯定很好喝的。”
秦老爹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祖父等你们的茶叶吃。”
一串儿小东西俱是不住地点头,丁香又跑回屋告诉正在准备祭祀物品的秦老娘:“好多好多的茶叶,再过些天我就去采,到时候炒了,给您和祖父吃。”还道:“那么多叶子,肯定还有多的,到时候就给赏我们那么多料子吃食的老夫人送去。”
秦老娘方才就听到了秦老爹的笑声,心里正松了一口气,听到丁香这样说,竟然还记挂着方老夫人,更是欢喜的什么似的。
姚氏却是哭笑不得,指了指丁香:“真是傻丫头呢,茶叶都是吃的芽头。再过几天,兴许这几天还有雨水,又是日头又是雨水的,眨眼的工夫芽头就老成叶子了,这还怎么吃。”
丁香瞪圆了眼睛,她哪里理会这些的,已是急了起来:“那可怎么办!”又道:“那我现在就去采。”说着话儿竟真的又要上山了。
秦老娘见了忙道:“不急不急,茶叶太嫩了就只有清气没有香气了,也不耐冲泡,没甚吃头,倒是得老一点才好呢!”
丁香听了就长松了一口气,忙不迭的点头:“那我明天就去。”
姚氏就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轻声道:“明儿就是清明了,有什么事儿,明儿再说。”
丁香“哦”了一声,已是想起什么来了,抿着嘴chún歪着头略想了想,已是转身跑了出去,同兄弟姊妹们一道陪着秦老爹栽花种草去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二十七章 操心
其实认真说起来,家里头除了秦老娘隐约知道一点儿,就连秦连虎兄弟都不大知道秦老爹心中那块一碰就会留血的伤疤,一直以来俱都以为思乡罢了。
虽说这一串儿的小字辈就更不可能知道秦老爹的伤心事了,可每逢家中祭祀,虽然祖父看着他们的眼神仍同往常一般充满了笑意,却又会比平时多出一分他们并不明白的东西。
虽是孩子,可鉴貌辨sè,却是就连香叶同七堂哥都模模糊糊亦能感受得到的。
而就像村里那些个饶舌的妇人常常说嘴秦家连祖坟都找不到,又哪来的青烟一般,秦家这么些年来每逢祭祀,就是必须给先辈上坟扫墓,必得亲至坟上剪除杂草、修整陵木、搬土培坟的清明时节,秦家人也只能在莲溪边上圈块地儿挂烧纸钱包袱、供奉祭品、点香烧烛,面对北方遥祭。
花椒被罗氏搂着跪在后头,看着秦老爹佝偻着脊梁,为着能叫先人收到《往生咒》和冥纸,跪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先给土地公土地婆烧纸祷告,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而秦家兄弟在给秦老爹打下手的同时,无一不在心中发愿起誓。
只秦老爹自是不知道几个儿子心中所想的,过了清明,翻过了心中的生死旧账,老人家很快开始向前看,大半心思又都放在了东头的“白芹基地”上了。
东头那二十亩荒地上的土石垃圾俱是收拾妥当了,三十来个帮工能砌墙的都砌墙去了,年纪大了做不来这事儿的也没被秦老爹退回去,俱都留了下来开荒整地、松土施肥。
因着壅白芹又和种植旁的庄稼菜蔬不一样,秦老爹又交代大伙儿必须深耕,也好把地下的yīn土都翻上来晒垡。
虽说这些个帮工俱是上了年纪,可却无一例外都是种地的老手了,又不似年轻人风风火火地没个定性,做起这样的活计来正是得心应手,真个半点不用秦家人cào心的。
而浇筑围墙的那一拨,虽说之前除了秦家父子之外,所有帮工都不曾用糯米浆砌过墙,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俱得跟着秦家兄弟现学。
头两天自然进展缓慢,返工也不只一两回了。可到底熟能生巧,况且这些个帮工虽不是泥瓦匠的出身,可本来庄户人家起房子就多是自个儿攒料自个儿动手,亲朋邻里的再相互搭把手,七七八八的也就把房子建起来了。
虽不是熟练工,却也大都都有两把刷子。再加上俱是肯干肯学,到如今也慢慢顺手起来了,进度自然快了起来。
按着眼下的进度,秦老爹估摸着只要老天爷肯帮忙别下雨,再有七八天,顶多十天的工夫,宽三尺高一丈,一周将近一里的围墙也就能完工了。
秦老爹在心里暗自盘算着工期物料,大步走了过来的秦连熊停下脚步看了看老爷子的背影,才缓步走过来压低声音告诉秦老爹:“爹,我打听到了,那彪货……”
话未说完就见老爷子转过头来一言不发的望着他,反应过来,摸了摸鼻子干笑一声,又正sè道:“听说彪哥跟人出门贩货去了。”
只一句话,就叫秦老爹皱了眉。
自打旧年闹了一场,秦连彪就再不同这边打照面了。秦老娘指了儿子儿媳送了几回衣料吃食过去,也都是袁氏出的面。
袁氏什么都不肯说,倒是红枣偷偷告诉丁香,说是甚事儿不做,白天黑夜都在床上躺着呢!
杜氏暗地里还同妯娌们啐了一口:“大男人成天躺着,仔细再爬不起来。”
哪里知道大年初一陪着黄阿婆去了镇上进香之后,就再没回来过。
自打知道秦家又是买地又是筑墙的,黄阿婆就天天对着东头又哭又骂的,却始终未见秦连彪的人影儿。
这样一番来去就到了清明了,这都得祭祖了,秦连彪还得给自家老子上坟呢,哪知还是音讯全无。
去问袁氏,袁氏亦是一问三不知,也根本不关心。
秦老爹却是cào心的,遣了秦连熊去崇塘打听。
秦连熊一百个不情愿,他根本就不爱管那家的那些个烂事儿。何况只看黄阿婆还有力气对着他们家哭骂,就知道必不会出什么事儿的。
可到底想来想去还是不愿叫老爷子cào这份儿闲心,捏着鼻子去了崇塘,往九甲寻了一圈儿,没去那些个乌七八糟的脚店,寻了一家清净茶馆坐了,同人搭话。
崇塘南北共分十甲,分类细致,从九甲往东向南就是三座水运码头,所以九甲多是茶楼脚店和货栈,多的就是挑夫脚力和帮闲吃主儿,还有些个走单帮的行商,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鼻子耳朵都会说话儿的主儿。
还真个就有人知道,说是还未开年就在这九甲里瞎转悠了,估摸着直到大半月前,不知怎的搭上了个隔壁新安府口音的贩子,好似已经坐船跑货去了,至多就不大清楚了。
秦连熊请人吃了一盏新茶两碟细果,听完后就在心里“嗤”了一声,虽说崇塘自来丝米茶盐俱是不缺,既是产地又是商埠,北边临县的竹木薪炭粮食土产,南边周遭的盐糖油面绸缎呢绒,南上北下俱得从崇塘走,货进货出船来船往,一年到头大半时节街面上行人如鲫,店堂里熙来攘往。
可偏偏去年那样的年景,这会子又不时不节还不到开埠的辰光,就连茶叶都方才上市,大半月前又有什么货可贩的。
更何况就连崇塘的那些个帮闲都知道秦连彪是个到手光,手里根本没甚本钱,秦连熊怎么可能不理会的。
做生意的没个本钱,秦连熊估摸着他倒是肯舍了脸面去赊账的,可也得有人肯当这个冤大头呀!
已是知道了秦连彪下落了,秦连熊也就再不理会这事儿了,只是请人帮自己留心着,就往家来,同秦老爹分说了一通后,也没让老子就别再cào心那彪货的烂事儿了,只道:“爹,再有几天那八仙居的大掌柜就要过来了,咱家是不是也得早做准备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合同
虽说郭掌柜是八仙居的二掌柜,经营管理凡事儿都做得了主,只这回与秦家的这桩买卖,郭掌柜却不敢擅做主张,因着年纪老迈已等闲不离京城的大掌柜早就决定亲自前来了。
信中早已与郭掌柜一一说明并敲定了回城时间,所以上回郭掌柜过来与秦老爹议定了一大通的事项,可到底没有最后落定。
却没想到大掌柜竟比预期到得还要早。
一到莲溪略做休整,前脚刚去见了方老夫人,后脚就由郭掌柜陪着下了拜帖过来秦家拜访与秦老爹会面,又请他至莲溪详谈。
这都是郭掌柜一早就与秦老爹商量好的事儿,秦老爹自然应诺。
到了日子,留下秦连龙秦连凤兄弟二人看守门户,秦老爹秦老娘则由秦连虎秦连熊兄弟二人护送着去了莲溪。
秦老爹是去敲定合同的,而秦老娘这回也跟着一道走这么一遭儿,却是打算进府进府拜见方老夫人,也给府里送些这会子正当季的春笋和自家炒的野茶。
春笋还则罢了,自打知道东头山上有野生的茶树后,丁香就心心念念的记挂上了。
那天被姚氏和秦老娘教导了一番后,丁香抓着二人狠狠补了回有关茶叶的门道。第二天祭祖之后,就摩拳擦掌地伙同小小子们上了山,还真个采了一篮底的茶叶回来。
虽然这头一回采回来的茶叶因着小小子们采摘不当,好多都是一把捋的缘故,再加上采了茶叶后或是直接就那么捏在手里的,芽叶都叫捏碎了,粘手的叶汁子也流了出来,一大半俱是不成用的,可丁香却是越战越勇。
而秦老娘原本也不曾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他们莲花山脚下因着莲花山不能开垦的缘故虽则无人种茶,可周遭好几个乡镇都是出茶的,也曾见过旁人采茶炒茶的,并不稀罕。
可哪里知道丁香同小小子们采回来的茶叶却与他们常吃或见过的茶叶大不相同。明明好些还是一芽一叶,至多一芽两叶嫩芽,颜sè却比寻常茶叶深得多,多为墨绿sè。而且芽叶上头的毫毛也很少,叶片还尤其肥厚硕大。
拿给秦老爹看,秦老爹也大为意外。他们原先也没认出来那些个零零散散的小乔木到底是什么,还是郭掌柜曾经见过野生茶树,细细辨认了一番才确定下来的。却没想过野生的茶树和寻常茶树性状都不一样,茶叶怎么可能会没有区别的。
秦老娘暗自颔首,把丁香几个采回来的野生茶叶挑拣了一番,结果只有一小捧青叶是完好的。
秦老娘自己炒茶,旺火热灶,待锅中温度上来后,青叶下锅手抓翻炒抖动,不多时的工夫,青叶中的水汽和青草气就挥发掉了。
只是就连在一旁观看的花椒都发现或许是叶片肥厚的缘故,好像并不似寻常茶叶那般很快就能揉捻成条索。
而且出锅后这颜sè,未免难看了一些。
不过难看虽难看,可扬香却是远远甚于花椒喝过的寻常茶叶,口感刚烈,山韵明显,耐泡程度也非常高。
秦老娘也来了兴致了,虽然小小子们又得回去上学了,老人家却是每天都要同丁香上山采茶的。
莳萝茴香俱是知道秦老娘要将这茶派用场的,也都跟了上去。
也是这才发现后山上竟有不少的野生茶树,虽然零散于山野林间,可一旦认得,却也不在少数的。
每天都有些许的收获,一旬月的光景,采了四五斤鲜茶,拢共也就炒出了一斤零一丁点儿的茶叶来。除了留下些许自家尝鲜的,其余全都分别打包预备给方老夫人、俞阿婆和郭掌柜送去。
虽说这茶味道太烈,并不适合老人品用,可偶尔尝之,也是他们的心意。
不知道是不是开了春天气和暖的缘故,方老夫人比秦老娘过年拜见时身体更好,气sè更加。
老夫人看到秦老娘来了更是欢喜,当即就尝了带来的茶叶,直说别有一番滋味。虽是野货,却并不比那些个jīng细茶叶差。
又同秦老娘絮起了家常话儿来,都是些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却很有兴致,倒是谁都没提白芹买卖的事儿。
1...3536373839...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