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小姚氏还罢了,知道莳萝的婆婆也能回护她,自是高兴的。
只就着话头,不知怎的又想起周大成来了,就拉着姚氏问道:“大成和他媳妇可和好了?”
即便姚氏一早就知道秦老娘必是会过问这桩事儿的,也老早就和妯娌们商量着对好了说辞。可忽的被秦老娘这样问起,饶是姚氏还算有急智,还是滞了一下才笑道:“表叔的犟脾气您还不知道么,何况表弟妹这回确实做得不对,总得给他们时间叫他们慢慢缓和才是。”
秦老娘初听这话,确实如此,可下意识的又觉得不对,只是不待她多想,花椒就缠了过来:“祖母,你头还疼吗?还热吗?有力气说话了吗?”
香叶也扁着小嘴挤了过来:“祖母好了对不对?”
看着眼前的两个心肝宝贝,秦老娘哪还有心思去想旁的,那点子念头一闪而过,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搂着花椒香叶“心肝头肉肉头”的亲昵,听着她们小鸽子似的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姚氏看着缠住了秦老娘的花椒香叶,长松了一口气,赶紧避了出去,同妯娌们套话去。
这里花椒看着自己开了个头,几个小姐姐就都叽叽喳喳地秦老娘谈起了天儿来,也是在心底长吁了一口气的。
和好?
当然没有!
不仅没有和好,张氏还又被周大成揍了一顿,就是这两天的事儿。
原本秦老爹同他说好了的,住上两夜冷静冷静就家去。有甚的话儿,两口子说清楚了,做错事的要道歉,打人的也该赔不是。
秦家兄弟几个也都过来劝他,秦连熊更是叫了他,两人在溪边走了几个来回,明摆着告诉他:“堂前教子枕边教妻!这事儿,虽是张氏起了贪念,可你周大成也不是没有责任。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的两口子,老婆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你都不知道,你这是当的哪门子的丈夫!”
又道:“既是做错了事儿,就得知道错在哪里,知道悔改,知道承担责任,知道怎样弥补过错。张氏若是不知道,你这个丈夫就得担起责任来教她知道。她若是肯听,你就好好教导她。她若是不肯听,你更得好好教导她,教到她知道她懂事为止。动不动就动手动脚的,你觉得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秦连熊这苦口婆心的一席话,周大成还真是听进去了。
而秦连熊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也是松了一口气,回去同兄弟们交差,还叹了一声:“到底大舅过世的太早了,没人教他,哪里懂得这些个道理的。”
哪里知道周大成回去后原本还按着秦连熊的嘱咐,耐下性子好好同张氏分说的。
可张氏一见周大成软了下来,她倒是硬气起来了。
张口闭口自己没错:“本就是打算带着我们一道发财的,是你傻,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都往外扔……我告诉我娘家人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又不是为的我自己……我又不是故意嚷出来的,是我嫂子嘴上没个把门的……”
反正她没错,错都在旁人。
周大成气的目眦尽裂,尤其是听到张氏连秦家都抱怨上了:“我娘家人又没种出白芹来,又没碍着他们发财,还死揪着不放做什么……”
哪里还记得秦连熊的话,一巴掌打的张氏登时就昏厥了过去。
消息传到秦家,阖家短暂的无言之后,这桩事儿就被大伙儿有志一同的压了下来了。。
花椒突然想到了今年年后姚氏的娘家母亲过来赔不是时,提到的姚家老太太的原话:“为恶而不知,道歉又有何用。”
现在却是,为恶而不知,再教又有何用。
家里的女眷们俱是直叹气,秦家兄弟倒是接受的坦然。
有这工夫琢磨那不受教的,还不如好好琢磨琢磨过不了几天就要起收的二茬白芹,如何才能“杀出重围”,顺顺利利的运出去。
只正琢磨之际,汪运仁又过来拜访,却是提出想和秦老爹就之前的章程,再做详谈。(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八十章 观摩
花椒偷眼看着上首与秦老爹对坐的钱运仁,小脑袋瓜飞速转动。
实在是没想到这样的辰光,秦家正处在风口浪尖上,钱德隆居然愿意蹚这趟不算清的水,过来详谈合作一事。
虽然秦老娘这一病,阖家都没心思理会旁的事务了。
秦老爹简单一语带过的,钱德隆并不是十分有意和自家就此合同达成一致的消息也未在家里翻起浪来,眨眼的工夫就沉底了。
花椒心里却是失望了一记的。
其实在她看来,一级市场的秦白芹已有八仙居和大通号二分天下,以钱德隆自身的体量想要分一杯羹,怕是不大可能的事儿。
可与自家合作,把握时机抢占二级市场,凭借钱德隆的铺货渠道和自家的技术支持,或许也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的。
只牛不喝水强按头,钱德隆既是并没有这样的意愿,那自是没话好说的。
却没想到忽的柳暗花明。
只花椒都已是心里有数了,秦老爹和秦连虎兄弟自然不会不明白。
而钱运仁在此时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在他自身而言,对整个钱德隆的发展而言,却是他衡量再三之后最好的选择。
虽然并不是他想做的事儿,却是他必得去做的事儿。
毕竟这不过短短几天工夫,可秦家壅制出白芹的消息不说出传遍了整个崇塘,可但凡有心的,哪怕远在莲溪城里亦是心中有数了。
他自然暗自警醒。
若说此前只有五分意,可现在哪怕心里还在犹豫,到底还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与秦家合作。
而既然已经决定和秦家进行合作了,哪怕内心深处还有一丝的无奈和不甘,却是必得化为主动的,想尽一切办法在坏事儿里翻出好事儿来,这才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所以钱运仁当即便带着钱大掌柜恭敬而来,虽然不至于事无巨细的坦白,却也算得上足够坦诚了。
秦老爹从来都是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秉性。
不管钱运仁之前的诸多斟酌和拿捏,可人既已打定主意,看不出一丝勉强之sè。而合作一事对自家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甚至于名利双收。
却也不急着当即表态,略一思量,索性请钱运仁和钱大掌柜往东头园子里一观。
钱运仁也好,钱大掌柜也罢,听到秦老爹的邀请,却是俱有些愣怔的:“这,这怕是不大好吧!”
钱德隆有酱园,还有糕坊,这二人一东家一大掌柜,自是知道这其中的忌讳的。就连传承都自来是一师带一徒,又岂是随随便便能带外人进去观摩的。
就是自家铺子里的伙计雇工,亦是不被允许多走一步的。
秦老爹却并不介意。
二茬的白芹即将起收,三茬的白芹还未壅土,旧年郭掌柜那般观察询问都未看出真正的名堂来,他还真是不怕这二人一看的。
而钱运仁和钱大掌柜眼见秦老爹竟有如此把握,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凝重。
秦家壅制白芹的消息是如何流传出去的,钱运仁和钱大掌柜知道的或许比秦家人还要细致,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张家偷师壅制白芹却大败一事儿。
原本还再猜测秦家是不是还私藏了“一招鲜”。
毕竟秦家两代俱是手艺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道理总是理会的。
可现在看来,壅制白芹的鲜罕之处,怕是不只一招的。
既是秦老爹这样笃定,二人便也不再推辞,跟着他进了东头园子。
豁然开朗。
这是钱运仁和钱大掌柜的第一感觉。
二十亩的园子,分畦列亩整齐划一。
以二人多年练就的清点酱缸坛子的功力,一眼看过去,总有一千多塬的白芹。
而且塬与塬之间,都开有两尺左右的塬沟,沟中还积有清水,看起来错落有致。
二人不是没有见过白芹的,可那装在篮子里包装大气jīng致的秦白芹再夺人眼球,跟眼前的景象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
这是白芹,可说的俗一点,这也是钱呀!
也难怪秦家要下这样的成本,浇筑的院墙简直可以和城墙相媲美。
钱运仁和钱大掌柜俱是定下心神,愈发不能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
而细看之下,东西两边的差异也已是显而易见。
钱运仁虽然没有种过地,可俗务还是通的。略一思忖,已是明白那东片的白芹应该已经壅在土层之中了,而这头西片的白芹不过刚刚长出两三寸,应该不是同一茬的。
钱运仁虚心求教,秦老爹也不隐瞒:“这白芹是时令鲜货,扎堆上市恐怕保存不易。何况壅制白芹全靠人力,劳动量大,需要的人手多,实在是能力有限,只能分批壅制上市了。”
钱运仁一点头,再看向面前白芹的目光又不相同。
没想到不过一年光景,秦家对于白芹的了解和经营,可能远比自己所想的要深厚的多。
又大概目测了一下白芹的产量,钱运仁在心底倒吸了一口气。
待回到上房堂屋后,钱运仁呷了一口方才换上的新茶,委婉地向秦老爹提了一个要求:“以后壅制白芹技术上的疑难,鄙人还恳请老丈不吝赐教。”
“这是自然。”秦老反应过来。
不用钱运仁说,在决定限期十年的时候,秦老爹就已是做好了在此十年间为钱德隆更新白芹技术的打算了。
就好比家中几个小孙女已经琢磨出来的秋提前白芹,还有正在进行的延长白芹保存期限的实验,一旦成功,他都不会藏私的。
否则钱德隆何必花钱购买他们秦家成熟的白芹壅制技术,完全可以自己琢磨。
更何况秦家是靠白芹起复的,他们家同白芹冥冥之中自有缘分,老人家内心深处自然不愿给白芹抹黑。
听到秦老爹肯定的回复,钱运仁心中最后的一点担忧也烟消云散。
当即请秦老爹拟定文书,约定时间在钱德隆签订合同。
而钱运仁和钱大掌柜离开秦家不久,钱德隆欲与秦家合作壅制白芹的消息,已经像雪花一样,飞遍了崇塘各处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八十一章 成效
消息传出,整个崇塘的空气都是一滞。
紧随其后,自是好的坏的,甚的话儿都有的。
钱德隆经过这五六十年的jīng心经营,在崇塘百姓的心目中早已不单单是一家老字号这样简单了。
旁的不说,只说若有家人亲戚在钱德隆当差,那走出去说话的声气儿都不同一般的。再若能不用排队买到白秋酱油或是金腿月饼,那更是下巴都要仰到天上去的。
而秦家如今却能同钱德隆谈买卖……
世人看向秦家的目光自然又再不同。
有咋舌的。
没想到这天上还真能掉下馅饼来,可惜被旁人捡了去。
也有不屑一顾的。
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以往看着秦家一声不响的,没想到也是条大尾巴狼。坐等秦家大话说破了天去,被钱德隆大耳刮子的打脸。
却没想到一等几天,腊八都过了,不但没有听到钱德隆出声反驳,反而传出了钱德隆已经和秦家签订了合同的消息。
这却是许多人亲眼所见的。
就在钱德隆,大东家钱运仁亲自在门外迎接秦家一行,另外还请了郭掌柜和崇塘巡检司的李巡检做的见证。
合同签的非常顺利,在坐的也说说笑笑非常投契。
消息再传出,之前还说三道四没句好话的那些个人自然哑了火。
可更多的还是好奇钱德隆究竟和秦家谈的甚的买卖。
还有这秦家,往后又算什么!
庄户人家?
乡绅?
抑或富贾?
一时之间,倒是无措起来了。
尤其是算得上最先得到消息的这些个姻亲故旧之家,最是忐忑。
这人情可是欠大发了,别说一辈子了,就是他们祖孙四代拼了老命,怕都还不上的。
老舅公伤脑筋的不得了,还是舅太公一语点醒梦中人:“既是掰着手指头脚趾头都算不过来,那就别算了,也别还了。只要子子孙孙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把秦家当做自家人相待,也算是报恩了。”
而原本就抱着这样心思的杜老娘,待从儿子那听到消息,知道钱德隆不但应诺了一成的提成,还支付了三千两的定银后,一贯有正主意的老人家也踌躇起来了。
杜老爹却捧着茶碗在一旁老神在在的道:“我就说吧,这样大的情分,咱家兜不兜得住,且不好说呢!你看吧,我一语成谶了吧!”
气的杜老娘抡起拳头狠捶了杜老爹一记,杜老爹一个踉跄,一碗热茶差点全合在了自个儿身上,点着杜老娘直摇头,嘴里不住地念叨:“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杜老娘见老头子未被烫着,眼眉都未动一下,转身又同儿子们商量:“要不,咱家就像现在一样,就同那周家兄弟一样,往后就给亲家帮工吧!”
老头子虽一贯叽叽歪歪扭扭捏捏,走个路都要一步三摇,叫她急得冒火,可不得不承认,却也难得说了句人话的。
这样大的恩情,来去上万两的利,确实不是他们家能够兜的住的。
杜大舅眼见自家老娘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却是笑了起来,只这笑还未绽到十分,就见杜老娘眼睛眯了起来,忙敛了笑容,道:“行啊,反正姻伯父家正缺人手。”
老舅公家跟着秦家壅制白芹也赚了大钱一事儿,旁人或许不大知道,杜大舅却是知道的。
可他也仔细寻思过了,东头这园子不但秋冬两季壅制白芹的时候需要人手,春秋两季培育种芹的时候亦是离不得人的。
这样一来,除了农忙时节,其余辰光,他们兄弟都可以去给秦家做忙工,秦家总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而舒家那厢,也是一个老早就得到消息了。
顾氏自是欢喜的团团转的,亲家家里越得力,对自家自然亦是更有利的。
至于白芹,暂且顾不上。就算顾得上,却也得三思而行的。
……
而不管外头如何吵嚷,自家家里头一切如常,并未闹起来,秦老爹自是欣慰的。
郭掌柜听说后也颇为羡慕秦家结了这么些靠得住的亲家。
结两姓之好,本就是为着守望互住。可这年头,人心趋于机械变诈,人情日薄一日,利心一发,父子兄弟亦能反目毁誉,更别说姻亲之间了。大难临头能各自飞,不反chā你一刀,就阿弥陀佛了。
秦老爹听得郭掌柜的感叹,呵呵地笑,又问他:“大郎这两天就该到了吧!”
提到长子,郭掌柜登时就高兴起来了,笑得见牙不见眼:“你看我这脑子,我就是来同你说这桩事儿的。”说着又赶忙告诉秦老爹:“昨儿夜里打前站的就到了,说是已经过江了。我算下来,最迟明儿夜里总能到了。”
又笑道:“我估计汪老三那明后也得到人了。”
果不其然,郭大郎和汪三掌柜的心腹前后脚赶到了崇塘。
见过了郭掌柜,又过来拜望秦老爹。
不过二旬不见,郭大郎整个人都已是瘦了一圈儿,可jīng神头却很好,走起路来都与以往大不一样了,豪爽利落。举手投足,整个人气质大变,往日那弱质彬彬的模样已再不见了。
郭掌柜很是满意,特地带了他过来“说书”与秦老爹等人听。
郭大郎也不含糊,将秦白芹之风靡、八仙居之火爆,一五一十一板一眼的告诉秦家人听。
其实京城大掌柜不断地有书信过来,郭大郎的口齿也不是十分伶俐。
可阖家还是听得非常欢喜。
郭大郎也是越说越放松。
若说起先还有些放不开,一套一套的却都是大掌柜信中谈及过的。说到最后,已是言笑晏晏地同大伙儿说起了京城的趣事街谈来了。
比如说京里这会子最贵的宴席已经不是甚的鱼翅席燕菜席了,而是白芹宴了。
而且能做白芹宴的,无一不是京里老字号的南菜馆,一直以来最得京里人喜欢的北菜馆倒是反退了一射之地。
这却是意外之想了,花椒瞪眼了眼睛。
刚刚痊愈能下地走动的秦老娘更感兴趣,连声问着郭大郎白芹宴的菜sè,郭大郎竟也能说个囫囵。
郭掌柜听着不住地点头,郭大郎又告诉大伙:“还有一件好玩的,听说那些个饭庄菜馆还会将符契和白芹一道上桌,以正名声。若是客人需要的话,还可以将符契带走。”
秦连凤好奇的不得了:“带走?要这符契做什么?”
郭大郎就笑道:“稀罕玩意儿呗,就算什么都不能干,也可以留着把玩呀!”又道:“不光是饭庄子,据说就是那些个大家子,吃白芹前也一定要先瞧瞧符契,吃完后也不一定舍得扔呢!”
听完这话,阖家俱是愣怔,随后啼笑皆非。
可想明白后,却是长松了一口气的。
花椒亦是长松了一口气,他们为之秦白芹做的这么多努力,总算是略见成效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世情
而秦老爹在长松了一口气后,心思一动,又打定主意要在符契上下下工夫。
与郭掌柜商量着,是不是把制作符契的木料给换掉。
说实话,当初制作符契的时候虽然也曾对木料进行过筛选,用的大多都是给莳萝打制家什时剩下来的一些个山桃木、核桃木。
在他们这样的寻常人家,这样的木料已经算是上好的硬木了。
可若仔细计较的话,再是硬木,也不过是硬杂木罢了。
郭掌柜很认同,皇城根下的老百姓还真是不认这些个“柴木”的,仅从称呼就可见一斑,认为这类木材只配劈柴烧火。
只眼下暂且还顾不上这些个。
两位老人家达成一致意见后,秦老爹就将这则事项记录了下来,预备明年开春再来细论,
先把心思放在二茬白芹的起收上。
而等东头园子二茬白芹和试验田的白芹全部起收上市后,年关已是近在眼前了。
家里却又人来人往,复又热闹了起来。
却都是过来秦家拜访的有心人。
秦家与钱德隆合作的消息,双方虽然不会主动提及,却也不会刻意隐瞒。
秦家这里虽然鲜少有人主动上门询问,可家里人外出时,也免不了被人问上一两句。
至于钱运仁,本就交游广阔,又任着崇塘商会的会长,过来向他询问咨询的好友伙伴自是不计其数的。
而这些人中,有的听完了秦家如此“苛刻”的条件后,当即就退步了。
甚至于看向钱运仁的目光也有些不大好看,只觉得匪夷所思。
三千两银子,再加十年的一成利,就买来一份白芹的壅制技术。
还不能姓个秦!
那要这技术有什么用?
难不成还真想弄个钱白芹出来?!
可他们是商人,又不是菜农,只管南北贩货,哪里顾得上这白芹是怎么种出来的。
不过钱家要是真能种出钱白芹来,他们当然是可以给钱家提供渠道铺货的。
有钱一起赚嘛!
而有些人,尤其是了解钱运仁行事风格的经年老友,眼看钱运仁连这样“苛刻”的合同都签的心甘情愿,心里头自然不是没有旁的想法的。
回去后不免翻来覆去的揣摩钱运仁的心思,又派了心腹去打探秦白芹的消息,倒是正好赶上了秦家二茬白芹起收,八仙居和大通号过来拿货。
还有些崇塘本地的乡绅,自家就有田庄的,更是动了心思了。
种这白芹,可是比种植春花秋禾赚的多得多了。
就是方良送了白芹过来,知道秦老娘之前生病,这会子刚能下地之后,陪着老人家说了会儿话后,都拉着秦老爹诉苦。
说是府里头实在是藏不住话儿,姻亲故旧家的田庄管事俱都走马灯似的找上了他,他这会子把几个跟着他壅制白芹的老堂匠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就怕他们动了歪心思。
他们这样的人家,不但主子们都是拐着弯儿的姻亲故旧,就是底下的世仆亦是如此,防不胜防。
竟比上回还利落,直接把白芹丢给秦老爹,说了一圈儿话,连车都不坐了,直接打马回了田庄。
当时秦老爹和郭掌柜还有些面面相觑,哪知不出几天的工夫,那些个来自四面八方的拜帖就像雪花片似的往家里飞。
秦老爹只好将忙着起收白芹的秦连虎给拎出来,专门应付这些个奉上拜帖的家人仆役。
只是哪怕秦连虎一向都对秦老爹的要求无有不应的,可撑不住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只半天的工夫,吃过午饭就硬是同秦连熊换了个个儿。
秦连熊原本还不信邪,他行走崇塘二十年,甚的难缠的主儿没见过,何况他自个儿就不是甚的善茬。
哪里知道也只半天的工夫,就把秦连熊磨的直哼哼,被那些个好话guàn的夜饭都吃不下了,有气无力地同秦连豹说:“好好的一句话,非得拉长了做两三截,咬文嚼字,拿腔拿tiáo,算是念过两日书还是怎的,这样的差事该交给你才是!”
秦连豹捧着饭碗正吃饭,听到他这样说,头都没抬:“铺子里,正忙,二哥,再受累,吧!”
1...5152535455...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