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可哪里知道花椒自从那天喷出鼻涕泡泡后,不过两日光景,就总有些清水鼻涕,罗氏并秦老娘都担心花椒这是伤了风了。
虽说花椒这一年或许是有菩萨保佑的缘故,也或许真是结了善缘沾了方老夫人的福气了,无病无灾,就连伤风都未有过,还养的圆滚滚的,身子骨别提多康健了。
可刚刚害过一场大病的秦老娘却是深知病来如山倒的,赶忙熬了姜汤,****都要给花椒和几个小的guàn上一大碗。
今儿看着夜风呼啸,不消罗氏说,秦老娘已是开口哄了花椒搁家玩儿了。
花椒乖乖应了,送走了小小子小丫头们,还跟着罗氏沈氏往各家看顾烛火。
不多时的工夫,杜氏也跟了过来,朝罗氏沈氏使了个眼sè,道:“我听爹娘的意思,打从今年起,若是隔壁那娘俩回来过年,咱家就由大伯他们男人家去拜个年。若是不回来,那也就无需走动了。”
罗氏面sè如常,只是微微一笑,本来不管黄阿婆在不在家,她都不会登门拜年拜节的。
沈氏却是长松了一口气的。
她还真有些担心明儿要去崇塘给黄阿婆拜年,若是那样,她必得把孩子们留在家里的。
可这样一想,思绪突然转到了袁氏和四个丫头身上,他们算是大年初一就躲了一灾,可袁氏同红枣姊妹作为儿媳和妻子、女儿和孙女,却是无论如何也得赴难的。
可正房脚踏外室门,沈氏怎么想怎么别扭,眉头微蹙,正要说话,姚氏快步找了过来:“爹娘那说有事儿要商量呢!”
杜氏妯娌三个忙应了一声,撂下话题,牵着花椒快步去了上房,就见堂屋里,秦老爹与秦老娘已是分坐在了上首,下首秦连虎兄弟俱是正襟危坐,忙行礼依次坐了下来,花椒则被秦老娘招手,端了小竹凳坐在了她脚边。
花椒挺直腰板并拢双腿,两手放在膝盖上,下意识地就觉得必有事儿要发生。
就听秦老爹醒了醒喉咙,道:“我和你们母亲,有两桩事儿要和你们商量商量。”
说着看了眼轻拍着花椒背脊的秦老娘,又看了眼聚jīng会神倾耳细听的儿子儿媳,道:“头一桩事儿,方良田庄上的那个叫小麦的小小子,你们肯定都听丁香说过了。”
说着眼见大伙儿俱是面露诧异,秦老爹缓缓地道:“我也是瞧见他才动的心思,又和你们母亲寻思着,咱们家的祖训家规虽是严禁子弟蓄奴纳婢,可若是收养些个孤儿,这却是不妨的,就想同你们商量商量。”
其实不光是想到了小麦,秦老爹更想到了自身,想到了当年不得不卖身为奴的秦老娘,和也不知是被人贩子拐卖还是被家人所卖的罗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自家虽然能力有限,可他也希望力所能及的能帮助一些像小麦那样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孩子们。
给他们一个正经的出身,教他们一项谋生的手艺。
叫他们也能像个寻常人一样,好好过日子,慢慢填平心中的伤疤。
把心里头的想法告诉秦老娘听,秦老娘自是无有不应的。
她这一辈子,虽然遭过罪吃过苦,可到底是甜的时候多。抚今追昔忆苦思甜,比起积财积物,她更希望儿孙能够积德积善。
可秦连虎姚氏兄弟妯娌的虽然已经习惯了大年三十守岁之际,阖家聚在一起说说一年的生计,却再是没有想过秦老爹秦老娘竟会有这样的打算的。
罗氏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已是眼眶微红。
随后诸人亦是陆陆续续反应了过来,俱都若有所思。
而花椒乍听之下,却是一愣的。
关键是她从未想过像他们这样有子有女的家庭还能收养孩子,可想到小麦死里逃生的际遇,已在心里重重点起头来。
如果没有旧年的天灾,小麦这会子肯定也同他们一样在父母长辈的膝下承欢,和小小子们一样在为着放假而欢呼为着过年而雀跃,不用和父母家人生离死别,也不用伶仃一人度过新年。
若是旧年老天爷没有及时刹车,放任铺天盖地的bào雨再下三天,兴许都不用三天,他们兄弟姊妹的际遇,兴许还不如小麦。
正激动的无以复加之际,秦连虎看了眼姚氏,已是率先开口道:“爹,娘,这是好事儿,我们自是赞成的。只是依我想来最好能拟个章程出来,咱们也好依章办事儿,免得到时候好事儿却成了坏事儿。”
秦连熊亦是颔首道:“大哥说的对,咱们既是打算收养些个孩子,除了叫他们吃饱穿暖之外,也得教给他们谋生的本事,叫他们能在这个世道立身才是。”
听到这里,秦连豹心思一动,倒是有些明白秦老爹的意思了,抬头看了眼罗氏,又看了眼眼睛晶亮的花椒,已是爽快道:“我也赞成。”
秦连龙却已是笃定的笑了起来:“不是我说大话,咱家还缺谋生的本事吗?”
秦连凤是见过小麦的,想起当时小麦极有耐心的哄着丁香几个玩,更已是急的跳脚了,总算lún到他了,还未站起来,话已出口:“我也没意见。”
花椒不知怎的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出来后才觉得这样的场合自己太没礼貌了,忙朝秦连凤抱着拳头晃了晃。
逗得大伙儿俱是笑了起来,秦老爹也跟着呵呵笑了起来,与秦老娘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欣慰之sè,索性拍板道:“既是都没意见,这事儿,我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兄弟妯娌自个儿商量着拟章程就是,我和你们母亲就不cào心了。”
秦连凤不住地点头打包票:“行啊,这事儿交给我们就成。”
秦连熊动了动手腕,被杜氏瞪了一眼,才搁在了茶几上,顺嘴就道:“爹,那第二桩事儿是什么?”
所有人的思绪被秦连熊打乱,花椒却发现一直轻抚着自己的秦老娘手下顿了顿,抬起头来朝后望去,就见秦老娘脸上除了之前的温和笑意,竟不知何时浮现了两分肃穆,正诧异之际,就听秦老爹已是轻言细语,一字一句地慢慢道:“这第二桩事儿,我和你们母亲商量过了,想趁着我们脑子还算灵清,咱们商量着把家分一分吧。”(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八十六章 分家(一)
晴天霹雳是甚的感觉,花椒并不知道。
就是几年前忽的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小婴儿的时候也不曾体验过。
可秦老爹淡淡的一席话,就跟青天白日耳朵边打了个炸雷似的。
心口“嘭”地一跳,咽了口唾沫。
花椒不知道这威力到底能不能及得上晴天霹雳的,可跟方才团年饭之前,秦连凤偷偷放给大伙儿玩的二踢脚好似也没甚不同的。
呆愣愣的看着面前的秦老娘,脑子里一条条弹幕流星般“嗖嗖”划过,花椒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自然看不到身后秦连虎姚氏诸人变换的神sè,自然就更不能理解秦老娘面上为什么竟会慢慢透出欣慰之sè了。
秦老娘自是欣慰的,虽说分家是他们老两口多少个夜晚来来回回商量过的,也是她心甘情愿的,可心里到底是不舍的。
看到儿子儿媳被丈夫轻飘飘的一句话骇的心神俱震,茫然、震惊、焦急、失措、伤心之sè变换,唯独没有高兴雀跃,自是安慰的。
不为别的,只为这些年来,他们老两口的用心和努力,没有白费。
可别说秦连虎兄弟五个根本高兴不起来了,好容易近十年未提过分家,这忽的大年三十重提分家,谁能高兴的起来。
就是姚氏妯娌四个,也心乱如麻,已是慌了手脚了。
别说姚氏杜氏了,就是罗氏沈氏都不止一次的从丈夫那听说过,老爷子曾不止一次提出分家的事儿。
可这么些年过去了,她们妯娌之间说是妯娌,其实交情早已甚是似异姓的姐妹了,能够同居度日,实在是三生的天缘。分不分家,早已不是她们妯娌各自在意的事儿了。
却没想到这会子正是一家子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发家兴家的时候,老爷子竟又提出了分家,还是当着她们这些个儿媳妇的面。
这可是头一遭。
如何能不心乱的。
下意识地就开始疑惑为什么要分家,是不是他们哪里做的不好。这个家,能不能不分。
花椒脑子里也塞满了类似的问题,忽听身后传来“唰”的一声响,又听秦老爹道了一句“你先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
花椒这才慢慢醒过神来。
转动着不知何时僵直的脖子,就见秦老爹摆了摆手。
再转动着身子一点一点的往后挪,就见原是秦连熊已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嘴chún翕翕,面sè涨得通红,正目不转睛的望着秦老爹。
花椒缓缓转动着脖子一一看过去,就见在坐的长辈们,或是一脸肃然或是焦急或是伤心的看着秦老爹,花椒也顺着他们的目光转过身去。
竟又从秦老爹面上看到了欣慰之sè。
花椒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好似锈住了,忽的就不够用了。
其实说到底这也正常,毕竟花椒前世也不曾生育过,不曾为人母,还真就不能真正明白为人父母的心思。
而在秦老爹这个一家之主的大家长而言,虽然欣慰于孩子们的第一反应,也确实是认可同居共财的大家庭模式。
他们这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说起来也已是维系了十七八年了,如今长孙女都出门子了,父子、母子、兄弟还则罢了,婆媳、妯娌之间也从未红过脸,小字辈的也都能玩到一起去,从来和乐融融。
实在是不容易。
可他却是一直主张分家的。
不光是为着家庭的和睦和发展着想。
家,总是要分的。
家和家产也总是要传给儿子的,这是早晚的事儿。
他也曾见过不少老人对孩子成了小家就闹着要分大家觉得无可奈何,可在他而言,不但觉得不必如此,更是情愿趁早分家的。
之前也曾四次提出分家,反倒是孩子们都非常抗拒,不愿分家。
可这一回他同老妻商量着,分家的时机或许已经到了。
秦老爹从未想过自己会一辈子占着家产不放。
分家对于他而言,其实也并不代表着权利的失落。
因为cào持一个家,本来就不是一种权利,而是沉甸甸的责任。
只要子孙能够争气,能够接替他顶门立户支应门楣承担责任,作为父亲而言,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失落的。
若说老早前还担心百年之后孩子们为着析产而离心,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倒是已经不大担心他们闹出叫祖宗都跟着丢脸的事儿了。
可是,却又不免担心起了自己老两口了。
不痴不聋,未堪作大家翁。
就像这两年上,老妻总担心自己年纪大了,到底还能不能像以前那般把一碗水端平。
以前他还总是打趣她杞人忧天。
可自从老妻这一病,虽不是甚的大症候,可老妻知道,他也知道,身子骨已是大不如前了。
他们到底已是这个年纪了,体力渐衰。若有一天,他们老两口就这样躺下了。若有一天,他们真的像老妻说的那样老糊涂了,处事开始偏颇。到底还能不能维系好这个大家庭,一切都是未可知的。
更何况家里已经不比往昔了。
以前总觉得分了家,没了这点子本就不值当的惦记,兄弟妯娌之前说不得还能更亲热一些。
可现在秦白芹给家里带来了名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些利害关系。
而作为父母而言,作为一家之主的大家长而言,尽量在众多子孙之间合理的分配家财以减少矛盾,这是他们的责任。
既是如此,那还不如趁着他们脑子还算灵清,早日分家。
在心里长吁了一口气,秦老爹方向儿子儿媳们道:“分家是斩不断血脉亲情的,只要你们兄弟妯娌能够齐心,其实分家并不就是坏事儿,你们也完全不必担心我和你们母亲感到难过。其实在我们来说,我们年纪大了,你们如今也大了,别说老五了,就是传根都快到可以说亲的年纪了,如果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你们都能顶门立户保护家小,夫妻和睦教养子女,兄弟同心妯娌协力,严谨治家勤俭持家,我和你们母亲真的只有高兴的。”
又道:“何况我也想过了,咱家分产不分业,白芹买卖,我和你们母亲都是属意五股均分,你们五房平分,以后亦是要同心协力壮大家声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家(二)
只到底随着小小子们小丫头们欢天喜地的笑闹声伴着影影绰绰的爆竹声传回家中,分家一事儿,最终还是没有定论。
秦老爹与秦老娘的坚持,在坐诸人虽都看得明白,可秦连熊和秦连凤还是完全没有办法接受分家的提议。
秦连熊还能私底下同杜氏抱怨一番,秦连凤就只能蒙头拔头发了。
倒是秦连虎、秦连豹和秦连龙兄弟三个俱都没有做声,也没有表态。
大年初一,又是拜年又是待客的,阖家男女忙的团团转,何况心底还压了这么块大石头,阖家的女眷也再没心思去理会袁氏到底有没有带着孩子去崇塘给黄阿婆秦连彪拜年了。
大年初二迎婿日,若是按着家里往年的惯习,各家都是该走岳家的,只今年舒秉庚是成亲后头一年上门的新女婿,为着请他吃年酒,杜氏、沈氏都提前同娘家人打了招呼,罗氏也同方良知会了一声,大年初二就不回娘家了,推迟到到大年初三。
姚氏知道后自是感激的不得了,莳萝同提着大包小包的舒秉庚过来时,也没想到叔父婶子同弟弟妹妹们竟都在家,可一思量就知道必是给自己做面子的,挽着婶子们团团的行礼,欢快的不得了。
姚氏看着还同小姑娘似的长女,心里总算好受了一些。
可莳萝到底是秦老娘姚氏教养长大的家中的长孙女,哪怕离家已经两个多月了,可到底婆家还在熟悉之中,娘家才是她生活了十六年的家,一看姚氏与杜氏诸人的面sè,就知道家中必是有事儿发生的。
却没有当即问出口,而是拉着茴香细细问了一回。
只茴香虽然心细,自打莳萝出嫁后,更是自发担负起了照应所有兄长弟妹的重担,可阖家长辈合力相瞒的事儿,哪里是她一个小丫头能够知道的,想了半晌,才道:“家里没事儿发生呀!”
说着又道:“这些天家里都好好的,就昨儿表婶要上咱家来拜年,被表叔锁在了家里。还有隔壁族伯娘没带红枣几个去崇塘拜年,崇塘也没人过来。”
可这些个事儿说到底虽与自家略有干系,却是不值得大姐这样特意寻了她相问的呀!
茴香左思右想还是想不明白,可莳萝却已反应过来了。知道家中必是出事儿了,还是小字辈们都不知道的大事儿。
却是忍不住了,吃过午席就拉着姚氏一通的问。
姚氏本来不欲同莳萝多说的,大年下的,又到底都是娘家的事儿,与莳萝这个出嫁女的干系并不大。何况舒家也并不是那等看着他们分了家,弱了声威,就会怠慢莳萝的人家。
可见莳萝已经觉察出了,也不好瞒着了,就把秦老爹意欲分家的原委告诉她听。
莳萝听完后亦是大吃一惊,可沉默良久之后,却是道了一句:“既是祖父祖母俱是想要分家,或许分家真的不是甚的坏事儿了。”说着又拉着姚氏的手轻声地道:“娘要是明儿回门,倒是可以问一问外祖母和太外祖母。”
姚氏抚着莳萝的后背,点了点头。
就是莳萝不提醒,姚氏也是存了心思同自家祖母悄悄说一说这桩事儿的。
而不只姚氏,等到初三回门,没有主意的妯娌几个都没忘了同娘家人悄悄说一说这桩事儿。
就是罗氏,都和俞阿婆议了一回。
罗氏心里拿不定主意,更加关键的是她听秦连豹字里行间的意思,似乎是情愿分家的。罗氏自然是听丈夫的,可这心里也自是不得劲儿的。
俞阿婆却并不意外。
旧年一年,她和秦老娘见面的次数比往年几年加起来都来得多。秦老娘有的话儿不好和儿子儿媳说,在她面前却是百无禁忌的。
其实说起来,她早就觉察出秦老娘有这样的心思了。
虽说大过年的同儿子说分家,实在是叫她哭笑不得,可说到底她却是赞同的。
叹了一口气,拍着罗氏的手同她道:“你婆婆就是这么个人,甚的不好的事儿都要往自个儿身上揽,她这是不想误了你们,也不想叫你们兄弟妯娌背上坏名声。”
罗氏眉头微蹙,不想叫他们这些个儿子儿媳背上坏名声,罗氏能够理解。可不想误了他们,这是怎么话说的。
俞阿婆就道:“就像你公公说的,你们如果能够自己立起来,他只有高兴的。可若你们五个房头绑在一起,傍门依户,凡事儿都有指望,长久以往的难免失了自立的能力,依赖成性坐享其成。你也是从这家出去的,那些个大家子不都是这般日(日)从里往外啃,从内瓤上败下来的么!”
罗氏听完俞阿婆的话这才恍然大悟,过了半晌,长吁了一口气,倒是有些明白公婆的良苦用心了。
而这厢罗氏在俞阿婆内室之中若有所思,而那厢花椒趴在屋檐下的罗汉床上,一壁晒着日头一壁瞪着玻璃瓶里的小金鱼儿,亦是若有所思。
虽说年前的月余光景中,方良既要忙着地里的白芹,还得忙着那些个磨不开的应酬,却仍旧给花椒姊妹三个弄来了稀罕礼物。虽然没能寻到答应花椒的袖珍房子,却给花椒弄来了一只葫芦形的玻璃瓶,瓶底还养着两尾红珍珠。
稀罕是稀罕,却被袁阿婆骂了一通:“她这样小,要是一个不留神养死了,这不是招她哭么!”
方良当时只顾着稀罕了,玻璃瓶稀罕,金鱼儿也稀罕,哪里理会养不养的活的,被俞阿婆提醒了才反应过来,今天再给花椒掏礼物时就不似旧年那般炫耀了,扭扭捏捏拿了出来,花椒却喜欢的不得了,不住地念叨着“谢谢大舅”,方良才松了一口气。
花椒小心翼翼地捧着玻璃瓶玩了半天,起初是真稀罕这会子的民间工艺,可看着看着,思绪就飘远了。
她不想分家。
这两天她整个人恹恹的,满脑子就这样一个念头。
可事情到了这一步,秦老爹秦老娘都已决定分家,这桩事儿已是势在必行,那天提出来也不过是知会大伙儿一声,就是秦连豹同罗氏都做不得主,就更别提她一个小丫头了。
虽然心里明白秦老爹提出的股份制对整个家族的发展来说,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可花椒心里却还是迈不过这个坎。
轻点着玻璃瓶,逗弄着悠闲自得的小鱼,花椒又叹了一口气,忽的听到阵阵清脆的响声,就见六哥、方良同小麦三个小小子一路耍着霸王鞭,笑着跑了进来。
怔怔地看着小麦脸上的笑容,花椒堵在心间的那口郁气,不知怎的,忽的就散了大半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八十八章 分家(三)
花椒也没想到会在俞阿婆家见到小麦。
之前被方良一路顶了回来,一进门就看到穿着簇新大红棉袄的小麦,还愣了一记。
听得许氏悄声向罗氏解释才知道方良可怜小麦独个儿在田庄上过年,寻思着反正也不过添双筷子的事儿,索性就把他带了回来。
俞阿婆和许氏看到小麦,同花椒一样,也是一愣。
不过亦是很快就喜欢上了懂事守礼的小麦,跟自家的皮猴狲一比,简直天上地下。
又怜惜他小小年纪却与家人失散,看他的言谈举止,说不得也是好人家的孩子,爹妈若是知道他如今的出身,不知道该怎么伤心呢!
赶紧丢下手里的活计,给他做鞋做袜的,有心叫方庆好好同人学学规矩,方庆起初还有些不忿。小麦却是知道他的心思的,主动与他搭话,眨眼的工夫,两人就玩到一块儿去了。
今儿更是他们一到,方庆就赶忙把小麦介绍给了六哥,三个小小子玩到了一块儿。
花椒和茴香自是认得小麦的,而六哥却是从丁香嘴里知道的小麦,早就好奇有人能让丁香心服口服了。
而秦连豹和罗氏虽也从丁香嘴里听说过小麦,可真正引起注意却是因着秦老爹的那番话。
罗氏心头一软,携了小麦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秦连豹在一旁听了会子,暗自点头,就拉了方良请他帮着留意些像小麦这样际遇可怜的孩子。
方良亦是没有想到秦老爹竟会有这样的心思,可既是秦老爹决定的,他亦是没有二话的,一点头:“你放心,等过完年,我就托了相熟的经济好生寻摸。保管个个聪明伶俐,不比小麦差到哪里去。只是能不能读书写字,这就不好说了。”
秦连豹却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道:“聪明伶俐就不强求了,说句实在话,像小麦这样灵慧的孩子,只要遇上还算有些良心的主家,都能过的下去。倒是那些个木讷的,往后的日子恐怕有些艰难。所以不管聪明木讷,只要孩子懂事儿,你就帮着先瞧瞧。”
听得这话,方良又是一愣。
可不得不说,秦连豹所说还真是不虚。
别说方家那样的高门大户采买小厮丫鬟了,就是他挑小厮就是为着使唤方便,自然要挑聪明伶俐、健康周正的。
那些个愚笨粗浅、不懂规矩不识趣、看不懂眉高眼低,别说他都看不上,更是绝对不会有经济愿意领上方家这样的宅门来的,这可是砸自家的招牌呢!基本上在最底下的经济那就被刷下去,往下等处去了。
1...5354555657...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