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只小身量摆在这里,整个人都快趴到女儿墙上了,却还是够不着探看门洞内的情况。
饶是丁香也够不着,秦老爹却是一眼就看到了门洞内不知甚的时候多了一个破竹篮。
心里登时就是咯噔了一下。
赶忙领着花椒姐妹下了堡墙,打开堡门。
花椒正好立在秦老爹身后,探着身子,一眼就看到了门洞内的破竹篮。
可那破竹篮里装着的却不是甚的小猫,竟是一个裹着一床打满补丁的小破被子的小婴儿。
香叶跑在了前头,也已是瞧见了,当即就惊呼了一声,后退一步,手足无措地僵在了当地。
丁香也傻了眼,张大嘴巴,一瞬间就变换了无数个嘴型,却只是说不出话来儿来。
花椒已经盯着正皱着一张小脸的小婴儿走上前去。
不是孩子也不是yòu儿,真就是婴儿,看样子眉眼还未长开,脸上还未退红。
花椒以她不多的经验来判断,这孩子应该还未满月。
手脚被裹在被子里一动不动,摸上去更是冰冰凉的。
只有嘴里发出呜呜咽咽的哭声,小舌头时不时地舔着嘴chún,看起来有些烦躁。
花椒屈起指头碰了碰她发白的面颊,她立马扭转头来,张开小嘴做出找东西吃的样子,还知道吸吮。
花椒下意识地就要伸手去抱。
可一看到自己的小短胳膊小肉手,手就顿在了半空中。
忙看向秦老爹。
面sè有些凝重的秦老爹已经伸出手来,把小婴儿抱在了怀里。又两步上前,站在门前的溪埂上扫视了一遭,不见异样也不见人影,只得先提着破竹篮把小婴儿抱了回来。
花椒站了起来。
这才知道不知甚的时候腿都软了,根本迈不开脚步。
直到反应过来撒腿也在周遭找了一圈的丁香抿着嘴chún无功而返,花椒才拖着一脸懵然的香叶,一步一挪的慢慢往家去。
有人将还未满月的小婴儿送到了自家门口。
消息瞬间在家中传开,阖家都动了起来。
罗氏开了箱笼,找了花椒小辰光穿用过的小衣裳同niào布包被过来,同秦老娘围着这个小女娃一通忙活,给她擦洗换衣裳。
花椒这才知道小婴儿是个女娃娃,脐带还未脱落,依秦老娘的判断,出生可能还不满十天。
却就这样被爹娘给放弃了,杜氏直嚷着作孽。
赶紧盛了碗米汤过来拿热水捂着,由罗氏拿小勺子舀了米汤,让小女娃一点点地吸进去。
好在小女娃就这样都能吃下东西,虽然一顿饭就吃了将近两刻钟。
之前还能保持镇定的花椒从起初的腿软到现在浑身无力,慢了不只一拍之后,脑子里这才开始刷屏似的闪过各种念头。
然后整个人也同香叶丁香似的,渐渐懵住。
缩在墙角,木木的看着床上的小女娃。
不知道是不是该庆幸,秦老娘姚氏婆媳都有丰富的抚养婴儿的经验,仅凭小女娃的动作哭声就能判断出她的状态来。
冷了、热了、饿了,终于困了、
不知道已经折腾了多久难受了多久的小女娃很快眯起了眼睛来,发出一声声不耐烦的哭声。
在罗氏的拍哄之下,小脑袋一歪,瞬间入睡。
可睡着之后,小女娃的鼻子里就开始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来。
秦老娘说,这怕是伤风了。
也难怪,这样的时节,早晚温差正大。又是这样小的孩子,就裹了那么一床都露出灰扑扑棉絮的又薄又破的小被子被放在外头,也不知道究竟呆了多久。
能捡回条小命,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只这样小的孩子,也不能用药。没有旁的办法,只能好生照看着,多喂水,多给她清理鼻孔。
花椒就拉着香叶小心翼翼地爬上床去,一心守着小女娃,也好叫秦老娘几个腾出空闲,赶紧商量对策去。(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三百一十章 查访
丁香也悄悄跟了出去。
很快屋里就只剩下了两个小丫头守着一个小女娃,安静的只听得到小女娃吭哧吭哧的声音。
更叫人揪心。
而且小女娃睡的并不踏实。
被包在包被里的小手小脚时不时的就要折腾一下,嘴里也呜哩呜哩的。
花椒同香叶时不时的就要安慰一番,小女娃就好上一些。
好在这样的看顾,对于花椒,尤其是曾照顾过花椒的香叶来说,都不算甚的难事儿。
而花椒看着还有力气想伸手蹬腿的小女娃,这心里头总算舒坦了些许。
就这样过了片刻,香叶忽的凑到花椒耳边同她悄声耳语。
只刚开了个头,说了句“小妹妹”,话都到了舌尖上的又被她咽了回去,抿嘴收声,停了下来。
香叶有一肚子的事儿想不明白,想问花椒,她知道花椒肯定是明白的。
可话到嘴边,她忽的就不想问了。
她知道,这个小妹妹就算醒着也根本听不懂她们的话,可她还是不想当着她的面,说些就连自己说起来都觉得很伤心的话儿。
花椒看着香叶的眼圈瞬间红了起来,又慢慢转过头去,把头埋在了曲起的膝盖上。
她的鼻子也终于酸涩了起来。
伸手摸了摸香叶的丫髻,靠过来把脑袋轻轻抵在她的脑袋上,又蹭了蹭。
香叶立刻就靠了过来,小姐妹两个默默无声,就这样依偎在一起。
只看表象,内室自是一室的温馨。
而相较而言,外头堂屋里,虽然坐满了人,却颇有些风雨欲来的凝重。
一屋子的人,这心里头俱是五味杂陈,颇有些不是滋味。
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该说些甚的。
最后还是秦老爹给这件事儿定了性。
道:“各人的孩子各人疼。这样的时节,若不是实在有难处,你们也是为人父母的,又有哪个当爹当娘的舍得把自己的心肝送人的。何况之所以送到咱家来,也不过是指着孩子能活条命罢了,都不容易。若是能找到人家,把孩子好生送回去,咱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罢!”
说着就看向了正埋着头,心思不明的秦连熊:“老二,这事儿我就交给你了,你想办法打听打听。”
秦连虎诸人听了这话,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俱是纷纷点头称是,算是同意了秦老爹的决定。
秦连熊被点名,抬起头来,也爽快的应了一声:“成,您老放心就是!”
可这心里头,却再是没有这样好的心气儿的。
老爷子这辈子顶天立地,从不以恶意去猜测人心。
尤其是如今年纪越大,成天又有孙男娣女的在脚下绊来绊去的,尤其是几个小丫头成天“祖父”、“祖父”的喊着,一刻不见就要寻人,心都化了,也就越发心软了。
甚的都乐意往好处想,甚的都乐意替人着想。
就算当初隔壁……存了那样的心思,老爷子都能觉得也算合情合理。
他却不行,没有老爷子这样的心xiōng,也没修炼到老爷子的程度。
在他看来,这个巴巴送到自家门口的孩子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前情后状,且不好说的。
百样米养百样人。
这世上,自有情愿给儿女掏心掏肺、把命搭上都甘愿的爷娘,却也有把儿女抽筋剥骨称斤论两都不皱眉头的娘老子。
就算老爷子不叫他打听,他也不会放任这么个心头大患不问不管的。
只要一想到或许有人正在暗戳戳地琢磨着算计自家,他浑身汗毛都该竖起来了。
喝了一碗粥,同兄弟们简单交代了两句,秦连熊揣上银子就急急出门去了。
先往巡检司拜见李巡检,同他打个招呼,又找了崇塘街面上老招牌的帮闲帮着暗中访一访。
李巡检这人,不管目的何在,可对崇塘百姓还算不错。
听说有人把孩子遗弃在秦家门口,当即就上了心。
不光是因着秦家的缘故,也是因为当今是曾下令民间严禁抛弃婴儿的。若是溺婴,更要以故杀子孙论罪。
而且虽然天高皇帝远,可崇塘也是有着自己的乡约民规的。
毕竟说起来,崇塘百姓的生计其实是要比别处优渥的多的,只要不作死,少有活不下去的,也少有遗弃子女老人的事故发生。
却也不是没有。
比如也有极贫之家实在无力抚养子女,却也没有溺婴抛弃之说的。
通常都是先鼓励近亲乡邻收养,若是仍旧无人抚养,一般来说,都会把孩子送入镇上的道庙庵堂活命。
就少有会遗弃路旁的,也少见这样直接送到人家门口的。
忽的出了这样的事故,自是要严查的。
而崇塘街面上的帮闲们,行的就是混饭吃的行当。说媒拉纤,成全事儿,大到衙门里走马换将,小到jī毛蒜皮,就连原配的蟋蟀都能访来,这找个把子人的,虽不敢大包大揽,却也答应访一访。
能查能访就成。
秦连熊松了一口气,已是打定主意,就算挖地三尺,也得把人给翻出来不可。
否则不说旁的,只说这崇塘内外要都他娘的有样学样儿,但凡养不活孩子或是不想养孩子就往自家丢,那自家甚的都不用干了,挂了育婴堂的牌子专给人养活孩子得了!
这他娘的叫甚的混账事儿!
而这厢秦家这边儿,秦连熊出门之前也是给杜氏漏了口风的,杜氏越想越不对,就同妯娌们商量:“你们说,我去找找袁家婶子怎么样?”
又道:“她老人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收腰抱小的事儿,怕是再没不知道的,可男人们哪有地界儿蛰摸去。”
又把秦连熊的意思同妯娌们透了透。
真是作孽。
姚氏几个想到孩子,面上都不好看。
总归是条路。
杜氏这里也出了门,直奔崇塘去找袁婶子。
饶是袁婶子这辈子经过见过,也算见多识广了,初听这事儿,也着实愣了一记。
随后就立马应了杜氏,径直关了脚店,帮着秦家出门打听去了。
杜氏谢过袁婶子,家来的时候,又顺路回了趟娘家,把这事儿同杜老娘也说了说,也请她帮忙留意。(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三百一十一章 荒唐
杜氏原本只是顺带着提了一句,毕竟杜老娘也有一干烧香念经的老姐妹儿。
这些个婆婆妈妈在一块,甭看嘴里念佛,可实际上东家长西家短甚的话儿不说的。
没想到却把杜老娘唬了一大跳:“吓,你可不敢要那孩子,再想要丫头都不成!你那么些个侄女儿呢,哪个都是孝顺的,你还怕逢年过节没人上门?”
旁人不知道,可杜老娘哪能不知道杜氏心心念念就想要个女儿的。又是个说是风就是雨的性子,可别看着家里头三房认了两个内侄儿,就开始眼热。
一句话说的杜氏顿时就一口茶喷了出来,哭笑不得:“您老这是打哪想来的,我那三个臭小子都愁不过来了,哪有jīng力养闺女的,何况我们家除了侄女儿,还有三个闺女呢!”
杜老娘见她真是无意,就松了一口气,只还是担心,道:“那你可得劝着些你家婆婆,那孩子再不敢留下的。”
杜氏不住地点头:“知道知道,我公婆心里明白着呢!这不,忙着给她找娘老子呢么!”
杜老娘却又一拍巴掌,道:“咳,你不知道,我年后还恍惚听了一耳朵,你们家那个大成媳妇前阵子还在外头嚷嚷呢,说是你家这又是白养活好几十孩子又是漫天撒钱给人瞧病的,忒是心善。只这善心发的不是地方,怎的不接济一把眼皮子底下饭都吃不上的自家人自乡人,这可都是姻亲乡邻的。还不是为着博名声!你听听,这可是人话。可偏还有一起子鬼肚心肠的王八蛋还要跟在后头摇尾巴的应声呢!你家要再无缘无故就收养个丢在大门口的孩子,恐怕再没个收梢了……”
即便杜氏早就知道张氏那就是个甩不脱的牛皮糖,成日介就没少在外头言三语四的,两口子也没少干架,这样的闲言她们妯娌也不是没听说过。
可一听这话,还是气的够呛。
忍不住啐了一口,劈口大骂道:“扯她娘的臊,咱们崇塘人家,守着这么一方水土,只要不是自作孽,就再没活不下去的!她怎的就吃不上饭了!混账玩意儿,要不是看在我婆婆的面子上,我非得会一会她不可!”
到底咽不下这口气,家来时停在周大成家门前的溪埂上,不免指着秃子骂和尚,指桑骂槐了一番,气才顺溜了些。
老舅婆听到动静赶过来,忙问谁惹她气恼了。
杜氏自然不会瞒着老舅婆,就同她把前情后状说了说。
老太太听说有人把未满月的小婴儿弃在了秦家门口,一拍大腿,也急了。
赶忙跟着杜氏过来寻了秦老娘,同她道:“姑nǎinǎi,你听我一声劝,这孩子不管找不找得到娘老子,都万万留不得。你想想,你们不知道这孩子是哪个丧良心的娘老子丢下的,人娘老子这心里头可是门清的,要不崇塘这许多人家,怎的谁家都不给,恰巧丢到你家门前来了,还不是看着你家院墙高,想替孩子挣个前程。这可是惦记着你家帮着养孩子呢!”
又道:“到时候,你们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到七八、十岁上头,会帮着家里搂活儿了,再或是长到十五六岁该出门子了,人娘老子过来领孩子了,一句血浓于水,你是给还不给,又叫孩子怎么自处!”
老舅婆越说越气,不免大骂道:“这是谁家出的这样狼心狗肺的王八羔子,怎的不绝户头!”
可说来说去,却是没人觉得秦家会不抚养,甚至是会不善待这个小女娃。
花椒辗转听说这些之后,就有了片刻的愣怔。
也是这才有些明白小女娃怎的会出现在自家门口了。
可这也导致了不单花椒,阖家每天早上起来的头一桩事儿,就是有些心惊胆战地打开堡门,看上一眼。
说实话,就担心甚的时候再来一个竹篮摇篮的。
至于这个小女娃,虽然照顾婴儿,尤其还是并不是甚的容易的事儿,可架不住家里头人多,白天大伙儿搭把手也就照顾下来了。
而到了夜里,自是不好叫秦老爹秦老娘这般年纪还要cào心起夜的,所以便由沈氏抱了回去带着睡。
一带三天的,孩子的伤风症状慢慢好转,脐带也自动脱落了。
沈氏都有些唏嘘,说这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不吵不闹的,乖得很。
只这都三天过去了,却仍旧没有任何孩子爹娘的消息。
不光是秦家人,就是秦家拜托的那些个巡检司的兵役们、崇塘街面上的帮闲们,还有袁婶子,面上也不大好看。
这可真是砸招牌了。
为此袁婶子还特地来了趟秦家,问家里可有何打算的。
而她自己,也是同杜老娘、老舅婆相差无几的想头,含蓄地道:“如今崇塘内外不少人家都在盯着您家的动作呢,这孩子您家若是收下了,难保还有第二个第三个……”
短短一句话,袁婶子越说越艰难,只觉得简直糟心透了。
这做善事儿怎的还做出麻烦事儿来了。
何况还有些话儿她都说不出口。
偏还有那么一起子毫无廉耻的缺德小人,还说甚的反正秦家有钱,又不是养不起。何况已经养了这么些孩子了,索性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又有甚的所谓的。
只袁婶子说不出口,秦连熊却没甚的好瞒着掖着的,早已知会过家里了。
有人觉得秦家有钱,有人觉得秦家心善,还有人觉得秦家人可是要考科举的,正是博名头的时候,反正都觉着养活个孩子又算甚的。
更有人又把当年秦家遭贼的事儿拿出来说话,说甚的若是秦家就此博个积善人家的名声,说不得往后再不敢有蟊贼光顾了。
花椒只觉得荒唐。
禁人作恶,可也。
强人行善,绑也。
道德绑架,就是这么来的。
自家确实愿意收养一些孤苦无依的孩子,给他们相对稳定的生活,给他们提供相对而言强一些的教育和生存技能。
可这是自家的事情,不代表任何人可以用那些毫无逻辑的因为所以就对自家指手画脚,强行迫使自家所谓行善,履行他们丢出来的所谓责任。
无耻之耻无耻矣,天底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可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偏偏没有道理可言。
而就在这花椒心头都生出了两分戾气的当下,郭家借用的八仙居的商船终于靠岸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三百一十二章 齐至
八仙居的商船甫一靠岸,秦家就得到了消息。
盘算着时间,估摸着郭家人已经下船略做休整了,秦老爹秦老娘这才领着秦连凤亲去拜望。
却没想到竟在堡门前遇上了陈师傅一家子。
这才知道两家竟是同行,不过商船靠岸之后,郭家人直接去了八仙居在崇塘的货栈落脚,而陈师傅则领着妻子同时年五岁的儿子径直过来了秦家。
阖家自是欢喜不已,又赶忙安顿陈家人。
还是之前陈师傅住过的书院后院,房舍早已安排妥当,三间正房全都辟了出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居住。
而原本住在厢房里的罗冀文启兄弟,在文启大病初愈之后,已是齐齐搬进了内院花椒家,小兄弟两个正好同六哥分住了东厢房。
陈师傅同秦家人一锅饭吃了整两年,自然不会见外,只陈师傅的妻子儿子却颇有些拘谨。
到底是客居。
直到看到秦家给他们安排的房舍日用之后,陈师娘总算是略松了一口气。
而那厢崇塘码头上,郭家的嫁妆也已是陆续运至了货栈里。
这趟送嫁,郭家来的人不算多。
却俱是至亲。
除了新娘子的嫡亲兄嫂之外,郭大郎郭娘子两口子也将规矩习俗暂且放在了一旁,亲自过来送嫁。
在船上待了将一月,虽说家里头没有一个晕船的,可光是那白茫茫的水面就足够让人眼晕的了。
这会子好不容易脚踩实地,郭家人俱是长松了一口气。
只郭大郎暂且顾不上旁的,人刚刚落地,与陈师傅一家道别,看着他们上了码头上载客的牛车径直往秦家去,就折身过来同赶来接船的货栈朝奉见礼,只顾不上寒暄,就先请问道:“秦家老三同大郎县试可有题名?”
那朝奉虽然诧异郭大郎不赶紧打点陪嫁,先问秦家,却也是知道秦家同郭家结亲的事儿的,就恭喜道:“中了中了,秦家大郎考进了头团,秦家三爷更是了不得,进了县前十,考了第七,想来秀才也必是囊中之物了。”
随后都不用喜出望外直念叨着三喜临门的郭大郎如何打听,就一壁帮着郭大郎父子打点陪嫁行李,一壁把这些日子以来秦家发生的或是相关的事儿一五一十的告诉给郭家人听。
说着话儿的工夫,众人已是进了码头旁的货栈里。
进了后院,也替秦家高兴的郭娘子一见几间正房厢房俱都收拾的清清爽爽亮亮堂堂的,床头还摆着干净暄软的铺盖。
就知道货栈里的朝奉伙计都是男人家,怕是再顾不上这些个的,想来还是秦家过来收拾的,这心里头就更是妥帖了。
满意地点了点头,挽了衣袖就要去料理托了秦家帮忙置办的家什,就听那朝奉正同郭大郎说到秦家分家一事儿。
郭娘子还未反应过来,郭大郎大吃一惊,已是急急问道:“秦家已经分家了?甚的时候的事儿?”
他是知道秦家原本预备年后,也就是三茬白芹起收之前就行分家的,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会子家里头忙着给那两个孩子医病,就这样耽误了下来。
他还想着这一耽误,估摸着是要等到秦连豹叔侄俩院试结果出来之后才会分家的,却没想到竟还是赶在婚事之前分了家。
那朝奉就道:“秦家行事常常出人意表,谁都没想到他们在家中子弟过了县试之后竟会分家。不过究竟怎么分的,外头还没有话儿传出来,只知道秦家的几位舅爷都过来了一趟,应该已经分析清楚了。”
说着又颇有些不解的道:“只不过听街面上墩头铺里的刀手说,秦家如今买肉还是按着往例,看上去不像分了家的样子,所以谁都不知道秦家究竟是如何分析的。”
郭大郎与秦家相熟,何况还陆陆续续的在秦家暂住过好多回,却是有些明白秦家的打算的,听过之后也不多言,只点了点头。
郭娘子虽然听的不大明白,可有一则却非常满意,朝着儿媳女儿点了点头,道:“内言不出外言不入,这才是懂规矩的正经人家。”
只再听下去,听到秦家这两天又出的一桩事端,不由眉头紧锁。
那朝奉也是说的直摇头:“……我看秦家可算是被那些个混账东西架起来了。这个女娃娃,若是秦家收下,依着秦家的为人,总比道庙庵堂里的清苦日子好过,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要动这个歪脑筋的。可若是不收下,也不知道多少恨人有笑人无的玩意儿要上前踩一脚,总是两难。”
这世上的事体,总是如此。
对得起自己的时候说不得就要对不起别人,可对得起别人的时候又往往要委屈了自己。
1...9091929394...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