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手术直播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真熊初墨

    检查用了20多分钟,郑仁让苏云送患者回去。

    他还不忘了叮嘱苏云,一定不能让患者动。

    苏云知道轻重,郑仁的担心,也是他的担心。

    急诊患者接多了,千奇百怪的事儿见的也多。小心驶得万年船,也只能这样了。

    苏云在帝都,曾经接诊了一个自发性气胸的患者。

    患者是走着来的,诊断为左侧自发性气胸,肺组织压缩60%。患者自诉有过气胸史,并给予闭式引流治疗后痊愈。

    这种患者没什么好说的,病史单纯,治疗简单。要是拒绝做开胸或是胸腔镜手术,下个胸瓶观察几天也就是了。

    然而,胸瓶下进去后,开始有暗红色新鲜血顺着胸管引出来。

    苏云没有大意,搬了个凳子坐在患者身边,观察胸瓶引流情况。

    两小时后,每小时引流已经达到200ml左右。

    苏云当机立断,和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开胸探查。

    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因为患者做过一次闭式引流,肺部和胸膜有粘连。这次自发性气胸,肺组织被压缩的时候,导致胸膜顶粘连区域被撕破。

    术中探查,只有大母手指甲大的一块撕脱区,该区域有渗血。

    就是这么点渗血,胸腔正压的时候,渗血都不明显。当把空气引出去,胸腔恢复正常压力后,开始大量渗血。

    上台的时候,患者已经处于失血性休克前期。

    差一点人就没了。

    如果苏云大意一点点。

    如果当天有大抢救,所有人都上台,耽误了观察、处置时间。

    如果……

    千万个如果,患者都会死在病房里。

    所以,干临床的医生,会有一个毛病——所有怀疑、心里不托底的地儿,都会被无限放大。

    或许,这也是悲观主义的一种,也是一种强迫症。

    现如今,郑仁和苏云就是用这种态度去对待疑似颈动脉划伤的患者。

    见郑仁没走,赵姐知道他着急,干脆加急出片。

    当颈部血管cta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两人都惊呆了。

    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片,插在颈动脉上。

    虽然阻止了颈动脉出血,但这个不稳定因素到底什么时候出问题,任谁都说不好。

    郑仁看到玻璃碎片的一瞬间,马上拿起手机,给苏云打电话。

    “患者颈动脉看到玻璃碎片。不要压迫左侧划伤区域,一定不要压迫!”

    “对,请血管科来会诊,通知他们,准备急诊手术。”

    “安抚患者,让患者情绪稳定。”

    交代完后,郑仁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把手机收了起来。

    能发现问题,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个患者最难、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这种手术,最早是普外科做的,毕竟是颈部手术。但随着血管科分出去,就归血管科做了。

    郑仁不是不能试一试,但一是没有趁手的、可以阻断颈动脉之类的耗材。二是现在手术训练时间已经告罄,不训练一下,谁敢去碰颈动脉

    至于海城市一院血管科的技术力量,有可能拿不下来这台手术。

    但郑仁也不在意。

    外科手术拿不下来,自己可以一起上台,超选,进颈动脉,在出血的位置下个带膜支架也就够了。

    虽然后者的处理不严谨、不正规,但能救命的手段都是好的。

    “郑总,玻璃是怎么进去的呢”赵姐一边做后期处理,一边问到。

    “估计是高速运动玻璃碎片刺入皮肤,而且这种玻璃




570 倒霉的普外二科
    c_t;送走了患者,郑仁这才安稳下来。

    类似急诊患者,自己不用上台做手术,也少了几分牵挂。

    甚至不用时间流逝,此刻郑仁脑海里已经忘记了患者、患者家属的模样,只记得这样一个病例。

    接下来该研究一下小伊人过生日的问题了。

    那个计划……郑仁心里腹诽了一句,大的已经超出了郑仁的控制。

    但是看到科室里面那群家伙兴高采烈的样子,郑仁也不愿意拂了众人一片好心。

    “苏云!”郑仁找了一圈,没看到苏云人影,便喊了一声。

    苏云应了一声,与之一起响起来的声音还有郑仁白服口袋里的手机铃声。

    站在急诊科,郑仁知道没有急诊大抢救。手机响起,郑仁一点都不害怕。

    拿出来,看了一眼,是孙主任。

    最近几天总是和孙主任打交道,这货难道连关腹都不行这都多久了,不会还没关完吧。

    “孙主任,你好。”郑仁心里琢磨着,接通了电话。

    “嗯好,我这就上去。”

    “行,我尽快。”

    见郑仁挂断电话,苏云问到:“老板,老孙那面又怎么了”

    “说是做一个疝气修补术,术中发现问题,手术做不下去了。”

    “出息!”苏云斥道。

    “呃……”郑仁沉吟了一下,“或许真的是什么难题,我觉得他们水平不会这么呲,一个疝气都做不下来。”

    苏云只是单纯的看不上孙主任那种脾气而已,况且给谢伊人过生日,多好玩啊,比在医院手术、会诊好玩多了。

    话虽然如此,但该去还是要去的。

    普外二科要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也不会术中找会诊。

    要知道,每一次台上会诊,都是特别丢人的事情。(注1)

    不是碰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没有哪个外科医生想要术中台上会诊的。

    当然,急诊大抢救除外。

    两人今天第二次去了大外手术室。

    平时一个月都不去一次,今天真是邪门,竟然去了两次,还都是孙主任的患者。

    郑仁觉得孙主任最近的运气有点不好。

    下了电梯,苏云没有直接走医生通道去换衣服,而是拉着郑仁往患者家属等待区那面瞄了一眼。

    十几个患者家属焦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在等待区走来走去,气氛压抑。

    想来也是,要是做疝气修补手术,顶天也就一个小时完活。

    孙主任和孟总他们不知道在台上遇到了什么问题,这才耽搁了这么久。

    两人转身走医生通道,去换衣服,郑仁沉思。

    “老板,你猜术中发现什么了”苏云小声问到。

    “疝气修补……”苏云的问题,郑仁还真是没办法回答。

    只是疝气修补而已,普外科最小的手术。

    几个月前在普外一科,郑仁再怎么不受待见,这种小手术也是能做上的。

    简单到极点的手术,郑仁真心想不出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唯一的可能是有肠道疝了出去,造成崁顿,导致肠坏死。

    但这种可能性早就被郑仁排除了。

    就算是肠坏死,普外二科直接切肠子就行了,犯不上找自己去台上会诊啊。

    两人充满了疑惑,换了衣服,抓紧时间走进大外手术室。

    已经是中午了,术间关闭,还在做手术的没有几个房间。郑仁扫了一眼,到第一个术间问了一下。

    第八术间,两人径直走了进去。

    “孙主任,什么事儿”进了术间,郑仁没有寒暄,直接问道。

    这时候,怕是孙主任那面火都上房了,再寒暄什么的也不合适。

    “郑总……”孙主任戴着帽子、口罩,抬起头,眼神有些散乱而恍惚。

    看样子,孙主任都该被抢救了。

    郑仁没说话。

    “郑总,患者以右侧腹股沟难复性无痛性肿物三日入院。”孟总也懵逼了,但是他毕竟年轻一点,抗击打能力……总之,孟总说话还算正常。

    “腹股沟区超声检查发现疝囊内卵形均匀回声肿物,怀疑为卵巢。术前和患者家属讲解了病情,如果术中有需要,就会做切除手术。”

    郑仁有些不耐烦,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术中



571 瞬移来的省城专家(盟主无聊打仗加更3)
    c_t;手术室的无影灯很亮,手术刀很薄,郑仁很慌。

    他很努力的蹭到今天的手术,却没想到付院长为了表达对教授的重视,亲自当助手。

    此时他穿着无菌手术衣站在手术室的角落里,压根看不到哪怕一丝术野。

    只要有手术,就会有意外发生。郑仁没想到的是,术前也有意外。

    本以为会上台看到世界顶尖教授的手术,可是此刻只能站在角落里。

    马上要开始的手术很重要。

    据说躺在手术台的病人是海城首富,得了恶性程度很高的胰头癌。

    本来可以选择去帝都、魔都,找全国最牛逼的外科医生,做国内顶尖的手术。

    可是机缘巧合,正好赶上rb森宇一郎教授来华讲学。

    森宇教授是肝胆胰外科全世界最顶尖的专家,据说几年前天皇的手术就是由他主刀的。

    眼前的患者拒绝了做免费的示范手术,而花费天价,托人请森宇教授在讲学结束回国时,来海城单独给自己做手术。

    要全球最顶尖的教授同意来海城做手术很难,郑仁知道。但患者不想留在帝都被人参观,

    而且,

    关键的是,

    他真的请到森宇教授来海城了。

    教授要求很严格,术间不允许参观。所以,郑仁努力蹭到手术,却没上去手术台。

    而是按照付院长和刘主任的意思,穿了手术衣,站在角落里等待手术结束,他上去当助手缝皮。

    这是郑仁能争取到的最好的机会。

    ……

    ……

    九点十五分,手术正式开始。

    森宇一郎教授作风严谨,没端大牌医生的架子,亲自开皮。

    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腹膜,一层一层切开,如庖丁解牛一般熟练。出血量极少,目测也就5-10ml。沾血的纱布只有星星点点的红色,像是雪地里盛开的红色花朵。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腹膜打开后,付院长和刘主任惊呆了。

    胰腺恶性肿瘤发展的极为迅猛,已经侵犯到周围组织,黏连严重,犹如一体。

    这名患者的所有片子,经过太多专家会诊。最后送到森宇一郎的手里,得到认可,认为可以手术治疗。

    所有专家、教授都认为患者是三期胰头癌,病情较重,但肿瘤组织和周围没有黏连,适合手术。

    可惜天不随人愿,所有人都看走了眼。

    看到这种情况后,付院长的汗一下子就冒出来,打湿了无菌帽。

    这到底怎么回事

    为了避免失误,术前两天还做过一个核磁,与前片对比,没有太大变化。

    难道肿瘤组织两天内暴长

    付院长手里拿着吸引器,微微颤抖。

    森宇一郎教授有些不悦,用手里中弯钳子敲了敲吸引器,小声说了句日语。

    付院长虽然不懂日语,但还是敏锐的捕捉到钳子敲打吸引器中蕴含的负面情绪。森宇教授对自己不满意,付院长如坠冰窟,全身都有些僵硬。

    身后的年轻的翻译马上脸一板,严厉的看着付院长,“付桑,森宇教授对你的表现很不满意。虽然你们的技术水平和器材一样的低劣,但是还请拿出最专注的态度来完成手术。”

    已经很多年没人敢这么和自己说话了,付院长大窘。难怪抗战的时候大家最恨的是二鬼子和汉奸,真是可恶啊。

    不过他没敢表现出一丝内心的不满,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怎么看怎么像是在谄媚。

    病情比预想的要复杂,但对于全球顶尖外科医生来讲,只是难度很高,却并非无法解决。

    手术继续,一点点耐心的剥离肿瘤和周围组织黏连,出血依旧很少。稍大的毛细血管都会提前结扎或是用电烧点掉,没有例外。

    站在无影灯下的森宇一郎毫无疑问是引人注目的主角,像是璀璨的星辰,在舞台上展示着自己出类拔萃的技巧。

    郑仁则是阴暗角落的一粒灰尘,微不足道。
1...187188189190191...9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