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直播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真熊初墨
毫无意外,穿刺失败了。
他没有失望,因为郑仁知道,这次穿刺的目的是定位,而不是成功。
这次穿刺,只是为了在影像上留下一个痕迹,作为标记的靶点。
郑仁专心的看着影像,心里已经有了患者肝静脉、门静脉的三维立体图形构建。
“向上1.5cm,角度右偏15度。”郑仁一边移动导丝,一边说到。
苏云怔了一下,按说手术中,郑仁自己操作就已经足够了,从前的手术都是这样,他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而且还有一个右偏15度,那是什么意思
略一琢磨,苏云很快便理解了郑仁的意思。
因为肝静脉很粗,导丝在肝静脉里太旷,导致会不断的漂移。
郑仁肯定操作导丝,沿着血管壁走,用血管壁帮着固定导丝。虽然作用不大,但也要比四周空荡荡的好很多。
这里涉及到手术手法的问题,是用经验堆积起来的手感,苏云知道。
至于右偏15度,是告诉自己固定导丝的时候,手应该保持的角度。
苏云鄙夷的想到,幸亏自己智商高,换个人来还真配合不上去。这货运气和真好,遇到了自己。
郑仁也知道这一点,但这些都是术前在系统手术室里学习到的,根本没时间去沟通、交流。
【哈,第一次了!】
杏林园里,开始有弹幕计数。
经过很多次的直播,但凡是第一时间上线观看手术的医生,都恍惚产生了一种术者从来不会失败的错觉。
他们很少有幸灾乐祸的,而是在开开心心的数数,看术者到底几次穿刺能顺利完成手术。
【这一针偏的有点远啊。】
【是有点远,不知道术者的意图。要说是碰运气的话,他的运气似乎真的不怎么好。】
【我不相信术者会盲目进行穿刺,上次的栓塞后导致肠道坏死,然后用坏死肠道标记出血点的手术你们还记得吧。那时候,我都急懵了,没想到术者真的做到了。】
很快,弹幕下,术者开始第二次穿刺。
穿刺针的黑影像是一道黑色的闪电般劈了下去。
门脉与肝静脉的影像重叠,穿刺针的影像出现后瞬间便停止,混杂在门脉与肝静脉重叠的影像之中,难以分辨。
【成功了么】
【不知道,这针位置特别好,我有一种已经穿刺成功的感觉。】
【看术者下一步操作就知道了。】
杏林园的医生们仿佛进入了手术室,是自己做手术一样,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开始有人说第一针位置有些远,是术者故意的,还有人不以为然。可是从第二针的位置看,说是术者没有目的的瞎蒙,在场观看直播的医生们都不相信。
即便不成功,大家都莫名相信下一针,必然会成功!
这是几十台手术直播带给大家的信心。
&n
302 胜负,一线之间(2/4)
?
说着说着就歪楼,或许这是紧张时候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手术室里,遇到意外情况后,要么摔器械发火,要么沉默压抑。
直播间里,没办法摔器械,把气发到助手身上,而且手术不是自己做。医生们作为吃瓜群众,心态还是比较放松的。
术者又失败了一次,也不能说术者手术有问题,那么只能讲段子歪楼取乐了。
手术室外,操作间里,鲁道夫瓦格纳教授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图像。
他很难相信,郑仁是第一次做tips手术。
简直太熟练了,要不是因为患者突发的呕血,第三针穿刺就成了!
他的天赋简直让人羡慕,鲁道夫瓦格纳教授心里想到。
苏云有些惋惜,却没有惊讶。
对于郑仁第一次坐tips手术,表现出来的纯熟手法,他已经无视掉了。
这种事儿发生的太多,已经失去了新奇感。要是还惊讶,苏云怕是下巴都会惊讶掉了。
他已经麻木,下意识的认为这都是应该的。
或许,曾经别人看自己的时候心中也会产生出这样的无奈吧。
“急诊手术就这样,别急。”苏云淡淡安慰到。
“嗯。”郑仁点头,冷漠的抹去心中那股淡淡的遗憾,重新开始移动、校对导丝位置,准备再次进行穿刺。
仔细观察影像,郑仁发现导丝的位置偏离的并不算远,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多大移动。
估计是患者呕吐的时候,苏云的手随着患者动作而动,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解释。
这个助手,还真是完美啊。至少在郑仁的角度来看,挑不出什么毛病。【¥#&最快更新】
“向前0.5cm,右手25度……23度角。”郑仁估算,说到。
很快,导丝再次就位。
系统手术室里,在实验体上做手术得来的经验经过现实中的淬炼,郑仁有一种升华的感觉。
差不多就是这次了,虽然经历了一次失败,郑仁反而有了更为强大的信心。
他没有安抚患者,让患者尽量忍住不要动。
这里不是急诊处置室,患者也不是因为矫情哭爹喊娘。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大量静脉血积压在胃部,这种生物性质的刺激,不是人为能控制的。
就像是打嗝,就像是发烧,不是人为能控制、改变的。
只有趁着患者呕血的间歇期,快速操作才可以。
简单观察了一下患者,见患者的呼吸很弱,很快,却没有躁动的迹象。
郑仁随即扣动穿刺针的按键。
穿刺针在影像上显示出来的黑影穿过肝静脉,出现在门脉的肝脏分支里。
“成了!”苏云压抑的低声吼道。
“稳住。”郑仁没有急,坚定、踏实的像是一块压舱的石头。惊涛骇浪中,让小船划到胜利的彼岸。
“嗯。”苏云随即应了一声。
穿刺成功,只是最关键的一步。之后要是有任何闪失,必然会导致手术失败,要重新进行。
所以一切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我去……第四次就穿刺成功了!牛逼!】
【其实第三次就应该成功的。】
【术者再一次超乎了我的想象,在我印象中,我们医院做过几十例tips手术,手术时间都超过4小时,估计穿刺次数应该在20次左右。】
杏林园里,一片欢腾,即便是之前猜测术者手术会失败的医生们也都如释重负。
虽然不是国人,但他们也没有为此希望手术失败。
弹幕并不多,虽然最关键的一步解决了,剩下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留置带膜支架。
支架的选择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不带膜的支架,稳定性会很好。就是一个变成桶状的铁丝网,在肝脏内由肝实质固定,摩擦力很大,很难术后脱出。
但问题在于,肝脏的再生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一段时间后,或许是一年,或许是几年,支架有可能被再生的肝脏堵塞,tips手术建立的通道重新闭合。
而带膜支架,因为支架与肝实质的摩擦力不够,虽然避免了肝脏再生后重新闭塞通道的可能性。但是,需要更高的手术手法,尽量把支架固定住。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郑仁在系统手术室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对各种文献的研究,还是选择了带膜支架这种术式。
他有信心,把支架稳定的留在穿刺针的通道里。
手术间外的操作间里,鲁道夫瓦格纳教授沉默了。
他坚决的否定了郑仁是第一次做tips手术的说法!要是郑仁第一次做tips手术,就能这么熟练,tips手术怎么还能称之为介入皇冠上的明珠!
这个术式,他做的太多了。正因为了解,才会觉得不可思议。
自己当初学习tips手术的时候,挨了多少骂失败了多少次第一次成功的时候,是多开心
这一幕幕在教授的心里回忆起来。
不可能,郑仁绝对不可能是第一次做tips手术。
即便是现在的自己,面对急诊呕血的情况,也很难在第三针的时候就摸到了胜利女神的裙角。
而且在第三针意外失败后,郑仁的情绪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导丝的位置也同样没有受到影响。
接下来的第四针,直接成功!
难度有多大,鲁道夫瓦格纳教授是最是清楚的那个人。
郑,真的拥有一双上帝之手,他的存在简直就是为了做介入手术而存在的。
坚定要带郑仁去海德堡大学研究室的心思再一次被事实夯实,愈发坚定,像是阿尔卑斯山颠的岩石一般。
郑仁扶着导丝,密切注意着患者的情况。此刻要是患者再有剧烈的呕吐动作,导致导丝被抽出来……
那可是一件特别操蛋的事情。
10m
303 支架摞支架(3/4)
?
手术直播间里,画面定格,医生们等了几秒钟,查看了一下自己的网络,发现没问题,都疑惑起来。
【怎么不动了】
【手术没做完啊,不会穿刺结束,就算是手术完成了吧。】
【我还想看看术者正式开通肝静脉和门脉,有没有特殊的手术步骤呢。】
几条弹幕飞出,大家确定网络没有问题,更加疑惑起来。
难道还有什么自己不了解的手术术式,像是上次急诊手术一样,一屏双野么
【不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降!】
很快,有人发现了情况不对。
因为时间比较短,患者肺内误吸导致血氧饱和度变化刚刚开始,但观看直播的可都是医生,对生命体征的变化无限敏感,直接就注意到了。
惊讶还没有蔓延,手术直播的视野又从新开始动了起来。
可是手术术野却和之前不一样,颠簸的厉害。就像是某些真实性特别高的纪录片,摄影师手里拿着摄像机追踪摄像一样。
看着头晕,晕的特别厉害。
有些前庭神经不发达的医生,瞬间就有了恶心、呕吐的感觉。
这是怎么了
术野中,10mm的带膜支架坚定而快速的向前移动,顺着导丝进入门脉,寻找穿刺针留下的那道轨迹。
【我去……没法看了,这是怎么了】
【是不是患者又突发大呕血了】
【可能性极大!甚至有误吸的可能。这种情况下,术者还要继续手术么】
观看直播的医生们很快就猜测到了事情的真相。
但真相是如此的残酷,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愿相信。
眼看着手术就完成了,患者竟然出现大呕血……手术……还能做
虽然术者在坚持,可是绝大多数的医生在心里面都放弃了。
安安静静的都穿不进去,导入带膜支架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患者现在这个状态。
手术室里,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疯狂下降。
夏主任手里拿着吸痰管,愣住了。十秒钟到底行不行患者窒息、缺氧的时间如果能控制在三到五分钟之内,还没什么问题。
但这种情况,肯定是越早处理越好。
郑仁要求十秒钟……
夏主任看去,郑仁和苏云的眼睛都盯在屏幕上,郑仁的手速全开,带膜支架迅速顺着导丝达到门脉与肝静脉穿刺点。
苏云努力保持着导丝位置,顺着患者的抽动而做调整,给郑仁争取时间。
在无法判断患者抽动幅度的时候,苏云把导丝向里送,即便造成小范围血管内损伤,也要比导丝抽出来,重新做一次手术好。
10mm带膜支架送入,扩张,支架顺利的顶住肝静脉与门脉的血管壁上。
手术完成!
“夏主任,抽异物。”郑仁没有松了这口气,患者呼吸道误吸,也是足以致命的急症。
夏主任听到郑仁的话,马上拿起吸痰管,顺着患者鼻腔开始往里送。
一边送,一边不断压住、松开出气口,让吸痰器有节奏的把患者鼻腔、口腔、呼吸道里淤积的血抽吸出来。
误吸时间还短,而且患者状态并不好,吸入的异物也不算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