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双方已经争论许久,而多尔滚虽死,但其执政十年,党羽众多,实力依旧十分强大,两边势均力敌,谁也压服不了谁,使得局面陷入了僵局。

    四更天,北京议政殿内,依旧灯火通明,争吵不断,城墙上士卒来往巡视,城外军营灯火通明,气氛十分紧张。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骑兵各骑两匹战马狂奔而来,不多时,就奔至南城下,为首骑兵焦急大喊:“速开城门!军情十万火急。”

    进些日子来,各地前来报急的信使不断,守军已经见怪不怪,不过眼下摄政王一党与济尔哈朗等人对持,双方随时可能擦枪走火,所以守军士卒非常谨慎。

    城下骑兵只有三人,可守城将领还是没有开门,而是坠下竹筐,将报信骑兵拉上城头,验明身份后,找来马匹送他们离去。

    信使翻身上马,一路疾驰,直接冲到皇宫前,对上面守军大喊:“紧急军情,要立刻禀报皇上和太后。”

    皇宫内,议政殿内,多尼怒声说道:“摄政王为国操劳十余载,带领大清入关,灭李自成,鼎定京城,这些功绩,难道你们都要抹杀吗?”

    济尔哈朗冷声道:“我大清能入关,乃是太宗打下的基础,八旗能够横扫关内,亦是太宗皇帝六入关内,松山一役,歼灭了明军主力,是八旗勇士善战,闯贼和明军不堪一击。这与是不是摄政王执政,关系不大,换成其他亲王摄政,我大清一样能够入关,鼎定北京!”

    济尔哈朗这么说,就是将多尔滚所做的一切,全盘否定,认为有他没他,大清一样入关,甚至没有他,大清反而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你~”多尼闻语愤怒无比,济尔哈朗这是准备完全否定多尔滚。

    议政殿内,两派大臣相争不下,福临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大殿内炒成一团。

    这时,一名太监却匆匆忙忙的钻入珠帘后,对着布木布泰一阵耳语。

    片刻后,珠帘里,布木布泰突然发声道:“郑王,皇上六岁登基,大清能有今日,全靠摄政王和诸位叔王辅佐。近两年来,摄政王处理事务,确系有些独断专行,有了不少失误,但是摄政王的功绩,却不该抹杀。”

    大殿内正争论的两派大臣,一下寂静无声,都将目光投向的珠帘之后。

    济尔哈朗眉头一皱,不知道布木布泰为何忽然改变态度,多尼等人也是一愣,没想到多布木布泰会给多尔滚说话,就连坐在皇位上的顺治,也不禁侧头看向珠帘。

    布木布泰却沉声说道:“摄政王坠亡,朝廷内部动荡,外部伪明虎视眈眈,大家不宜再争。且摄政王为国操劳十载,至今未能下葬,实在令人心寒。今天大家都不要再争,就依哀家之意,必须追谥摄政王。”

    多尼等人听了立时大喜,两白旗的大臣,纷纷欢呼雀跃,“太后圣明!”

    布木布泰遂即挥手道:“好了,今天就商议到这里,该如何追谥,大家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

    济尔哈朗等人虽不情愿,但还是沉着脸答应下来。

    这时已经是四更天,争论了大半夜的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从议政殿出来,有的脸上露出喜色,有的则眉头紧皱。

    济尔哈朗实在想不出,布木布泰为何忽然改弦更张,正疑惑的往外走时,一名太监追上来,“郑王爷,太后有请!”

    议政殿内,顺治正一脸愤怒的责问布木布泰,他怀疑布木布泰是因为私情,所以才放过大好时机,为多尔滚说话。

    这时,济尔哈朗、满达海等人都被叫回来,给两人行礼,“奴才拜见皇上、太后!”

    布木布泰扫视众人,沉声道:“都起来吧!几位也对哀家的态度比较疑惑吧?”

    济尔哈朗等人没说话,不过脸上神情却能看出来,他们确实不解。

    众人被多尔滚压了十年,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终于把多尔滚给熬死了,难道还要让多尔滚一派继续压在他们头上。

    布木布泰沉声道:“你们看看吧,这是尚可喜刚送来的急报,武昌失陷,恭顺王自·焚而亡,我们再争下去,大清的江山就完了!”

    众人闻语心头一惊,纷纷脸色大变,武昌失陷,孔有德战死,像是一个颗惊雷,炸得众人说不出话来。

    济尔哈朗连忙接过军报,快速扫视一遍,脸色阴沉的将军报递给满达海等人。

    看完军报,济尔哈朗立刻就明白了,布木布泰的态度,为何会改变,大清内部确实不能再争,继续争下去,吃饭的锅都让人夺走了。

    这段日子,他将精力放在了争夺权利上,忽视了南边的战局,没想到局势居然恶化得如此之快。

    济尔哈朗并不糊涂,得知武昌失陷,孔有德战死,立刻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武昌失陷,江宁必危。若是继续争下去,阿济格也挥师北上,那大清就真完了。”

    布木布泰见此遂即道:“哀家希望郑王能退一步,安抚两白旗,暂时化解大清内部矛盾,一致对抗伪明的反击!”

    济尔哈朗当即抱拳,“太后圣明,既然如此,那就大肆追封摄政王,高位对待摄政王一派,先稳住他们,等渡过危机,再做计较!”




第528章江南困局
    武昌失陷,孔有德被杀的消息,传入北京,如同一声惊雷,惊醒了满清朝廷。

    面对外部陡然增加的压力,原本处于分裂之势的满清朝廷,重新走向了妥协。

    济尔哈朗等人意识道,如今继续与两白旗争权,只会让南方的明军得利,因此放弃了彻底击垮多尔滚一系的目标。

    而多尼等人,也意识到,多尔滚死后,他们已经无法,全盘接过多尔滚曾经的权利。

    此前,多尼和楼亲还想死撑,等待阿济格挥军北上,但是武昌失陷,江宁危机,南方的战局陡然恶化,使得阿济格被牵制在扬州,多尼和楼亲便也就绝了等待阿济格的心思。

    现在布木布泰决定肯定多尔滚的地位,多尼等人便也就只能默许顺治亲政,收回部分权力。

    十二月中旬,顺治心中虽不情愿,但还是率领大臣,缟服出东直门外十里,迎接多尔衮腐烂的遗体。

    一日后,顺治又下诏追尊多尔滚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上庙号为成宗,以皇帝礼仪来安葬多尔滚,并尊多尔滚之妻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赐多铎过继给多尔衮之子多尔博为亲王,俸禄为诸王三倍。

    多尔滚主政十年,党羽众多,布木布泰让福临肯定多尔滚的地位,除了因为外部明军的压力之外,也是为了福临能够坐稳江山,暂时稳住两白旗贵族。

    福临下旨追谥多尔滚,令原本人心动荡的多尔滚一系,一下安定下来,同时也放松了警惕。

    如果多尔滚被否定,他们这些党羽,自然要受到处罚,现在多尔滚的政治地位和贡献背肯定,他们的位置自然暂时稳定下来。

    在追谥多尔滚,给与多尔滚极高的地位,肯定他的功绩之后,福临遂即又提拔多尔滚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对何洛会、谭泰等人也进行了安抚,多尔滚一系的大臣,原本的位置大多没动,甚至还得到了升迁。

    这样一来,两白旗贵族对顺治亲政的抗拒也就减小了,不再与帝党争锋相对。

    在安抚多尔滚一系的同时,这次为搬倒多尔滚,出力很大的人,也得到了一行的奖赏。

    首先两黄旗贵族的地位得以恢复,索尼、鳌拜等人都被复起,同时提升了满达海、勒克德浑、瓦克达等人的地位。

    另外,由于福临刚亲政,对于政务不熟悉,又以济尔哈朗、阿济格、满达海、多尼、岳乐为理政五王。

    这样一来,满清内部的动荡,便初步稳定下来,不过满清内部达成妥协,外部面临的威胁,却并没有改变。

    隆武朝廷夺下武昌后,几十万明军,对江宁虎视眈眈,于此同时,浙江的朱以海,也正调动兵力,准备夺取江南。

    清军在楚赣战役失败后,兵力损失很大,江南清军原本与浙军和东海镇实力相当,现在楚赣的明军威胁江宁,江南清军等于两面受敌,局势便危险起来。

    这时,议政殿内,达成妥协后的满洲贵族们,济尔哈朗、满达海、多尼、岳乐四大理政王,以及众多议政大臣,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福临依旧端坐在皇位上,布木布泰居于珠帘之后,听着众人商议。

    这时济尔哈朗主持会议,他沉声说道:“据南方传来的消息,朱以海与海寇赵铭,起兵二十万,将要进攻江宁。于此同时,在楚赣刚占据武昌的朱聿键,亦有意率领二十余万人马,顺江东下,攻击江宁。现在南方的局势危机,江南等于是两面受敌!”

    如今江南乃是阿济格坐镇,清军兵力大概在二十万左右,与浙系明军实力相当。

    现在,江南清军不仅要面对南面的浙系明军,还要面对西面顺流而下的楚赣明军,阿济格恐怕难以对付。

    满清入关后,与明军交战近十年,两军逐渐在南方,进入力量相对平衡的相持阶段。

    明清之间,在巴蜀、荆楚、江南三大战区,实力本来接近,但是现在荆楚的清军崩盘,便影响了南方明清之间的军事平衡。

    多尼恼怒道:“局势恶化至此,都是应为勒克德浑善自撤兵,应该严惩勒克德浑!”

    济尔哈朗闻语皱起眉头,“多尼,今天是商议怎么化解危机,不是来追究是谁的责任。”

    多尼闻语,阴沉着脸不再出声,济尔哈朗遂即扫视众人道:“诸位可有化解此次危机的办法?”

    大殿内众人一下安静下来,省情严肃,岳乐道忧心道:“英亲王面对两路明军的威胁,朝廷必须要派出兵马,增援英王,才有机会守住江南,化解危机。”

    满达海沉声道:“关键是现在四面告急,我大清根本没有可以调动的兵力,去增援江南!”

    坐在皇位上的福临,有些不解,皱起眉头道:“我大清雄踞北方,怎么现今连增援江南的兵力都调不出来?”

    此时满清占据疆域,依然比南明要广大,人口也比南明要多。

    福临有些不太理解,为何前些年还压着明军打的清军,会忽然面对无兵可调的窘迫境地。

    满达海撇了多尼一眼,行礼回道:“启禀皇上,近两年来,朝廷与海寇作战,接连失利。此前连败数阵,损失了大批兵力。如今,四川平西王正与孙贼激战,抽不开身,海寇之兵盘踞辽东和朝鲜,朝廷需要设兵防备,所以根本抽不出多少兵力出来。”

    济尔哈朗这时也道:“江南现在受到两面威胁,楚赣的伪明军队,加上朱以海和海寇的兵力,参战的伪明之军,可能接近五十万。朝廷现在就是抽调兵力,集结几万人,投入江南,对于战局的影响也是有限,无法改变江南被动的局面!”

    福临闻语,心中暗恨多尔滚,大清的江山居然被他糟蹋到了这样被动的地步。

    “那该如何是好?”福临脸色阴沉,珠帘后布木布泰的神情也沉重起来。

    大殿内,诸王与议政大臣们,都是神情凝重,拿不出策略。



第529章问计洪承畴
    北京城,刑部大牢内。

    夜晚幽暗的牢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不多时,伴随着牢门被打开的铁链声,通道的尽头,出现了火炬的亮光。

    这动静引得原本死一般沉寂的牢房内,忽然发出厉鬼一般的哀嚎,叫冤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十多狱卒,护卫着一个身穿斗篷的妇人,径直从牢房间的通道走过,来到了牢房最里面的一间。

    借着火炬散发的亮光,可以看见里面关押着一个人影,那人身穿白色的囚服,脑后的小辫儿散开,面壁而坐,仿佛石化了一般。

    “洪中堂!太后来看你了!”一名官员打开牢房的房门,讨好似的提醒道。

    这间牢房内,关押的正是吃了败仗,丢掉大清国数万精锐,至使盛京陷落,两陵受辱的洪承畴。

    洪承畴被关押进入大牢后,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完蛋了,不仅狱卒没给他好脸色,对其敲诈勒索,一些心怀愤慨的八旗贵族,也来找他的麻烦。

    许多人认为洪承畴这么大的汉奸,肯定捞了不少油水,可是洪承畴其实并没怎么捞钱。

    因此入狱这半年来,洪承畴的处境,可谓极为悲惨,被狱卒和八旗贵族刁难,而家族早就将他除名,也没人为他奔走活动,得不到好处的狱卒,将他折磨得生不如死。

    洪承畴听见了身后的声音,整个人微微一愣,身体一下都僵硬了。

    这时布木布泰掀开斗篷,走到洪承畴的身后,侍卫拿来火炬,照亮了洪承畴的身影,还有他身前的墙壁,上面居然是一副用碎石画出的地图。

    “洪中堂,你受委屈了!”布木布泰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洪承畴身体一颤,差点老泪纵横,忙转过身来磕头,痛声说道:“罪臣拜见太后,怎敢劳太后来此!”

    布木布泰看了身边官员一言,颇有威严道:“给洪中堂赐座!”

    狱卒们飞快的搬来桌椅和板凳,布木布泰在座椅上坐下,然后示意洪承畴坐在小板凳上,挥手屏退狱卒和侍卫,“你们暂且退下,哀家有要事,要与洪大人谈!”

    侍卫犹豫了一下,还是在布木布泰的目光下,走出牢房,不过并没有离开太远,而是就站在牢房外,门也只是虚掩,一有问题,能够随时冲进去,制服洪承畴。

    牢房内,只剩下布木布泰、洪承畴,以及两个贴身伺候的老婢。

    这时布木布泰目光扫视墙壁上模糊的地图,对洪承畴道:“洪中堂还是不忘我大清啊!”

    洪承畴忙道:“士为知己者死,太宗皇帝的恩德和赏识,奴才不敢忘。”

    布木布泰微微颔首,沉默片刻后,才道明来意,“洪中堂,哀家今日来,其实是我大清正遇危机,想要问计于中堂!”

    洪承畴坐正了身子,“太后尽管询问,奴才知无不言,死而后已!”

    布木布泰先问道:“最近朝廷发生之事,中堂知道吗?”

    洪承畴点了点头,“奴才有所耳闻,皇上已经亲政了!”

    听洪承畴的话语,布木布泰放心下来,洪承畴虽在牢狱之中,却不忘打听外面的事情,说明他对局势还有些了解,不像那孙传庭,在牢中写写画画,钻研平贼之策,却不知贼寇今非昔比,以今发展到百万之众。

    布木布泰叹息道:“南面报急,伪明之军陷武昌,杀恭顺王等四万余众。现今,朱以海、赵铭起兵二十万,自东南攻击江宁,伪明楚赣之师,二三十万建瓴而下,直指江南,英亲王遭受两面夹击,而朝廷无援兵可派。哀家想问计中堂,哀家和皇上,该如何渡过此次危机?”

    洪承畴有点心惊,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局势变化尽然如此之大。
1...154155156157158...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