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堵胤锡不明白严起恒为何出此言,想了想,还是道:“算得上奸雄!”
第668章择主而事
严起恒闻语又道:“那鲁王殿下呢?”
堵胤锡皱起眉头,不过还是道:“殿下英武,知兵善战,乃当世贤王,确为储君最佳人选,只可惜~”
严起恒继续道:“吴越王,赵博安如何?”
堵胤锡喝了口茶,半响回道:“赵博安本来当世英雄,可观其近来行径,他日必为汉贼!”
严起恒闻语,不再说话,堵胤锡目光扫视他一眼,也不再言。
主战派在何腾蛟上位后,遭受巨大打击,堵胤锡被迫隐居君山,而另一位大佬江西总督万元吉,则死于流放广西途中,令不少人都寒了心。
堵胤锡见严起恒接连发问,已经察觉到严起恒的心思,不过他并没有劝说严起恒,人各有志,主战派摊上他这么个大佬,立下赫赫战功,却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他没有脸面要求,他们还像以前一样,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堵胤锡已经明白,严起恒过来,其实是想劝他,重新选择可以辅佐的明主,但是他不可能这么做,
堵胤锡站起身来,叹了口气,“吃口饭再走吧!”
当下,堵胤锡与严起恒,在草堂用饭,接下来两人不了政事,只话了些家常,谈起一些熟人,而每提起一些亡故的同袍,两人都是一阵叹息。
“恩相!如今天下变幻莫测,谁主沉浮,尚未可知。为自身计,恩相应早做打算!”严起恒站在岸边,躬身道别。
堵胤锡却道:“荆州之事,老夫虽料定,孙可望必不会扩大事态,但处理不好,还是会让北边渔利。江浙事变,朝廷已经伤了元气,令满清占去数府之地。荆州之事,你务必处理妥当,不能再让满清渔利。若是又让满清借机占据数城,此消彼长之下,对天下乃大不利!”
严起恒闻堵胤锡之语,知道老上司,虽说被罢官,遭受不公,但心中依旧向着朝廷,不会给自己留后路,于是摇了摇头,登上船头,然后一拱手,转身入仓。
小船儿上,堵钟麟荡起船橹,离开君山,往岳州而去。
严起恒在君山拜见了堵胤锡后,遂即与随从,前往荆州,去处理西川兵哗变一事。
在前往荆州的官道上,严起恒领着数旗,纵马奔行。
这时,副使张家玉,追上严起恒,两马齐头并进,不禁问道:“就要到荆州了!先前在君山,大人为何不将想法告知阁老?”
严起恒目光注视前方,一边夹紧马腹,一边随口回道:“阁老为人,我十分清楚,他不会同意我们的想法,况且~”
张家玉抽了一鞭子在马臀上,冷笑接过话头道:“况且,就算让阁老选,阁老也不会选择孙可望!”
严起恒奔驰中。回头看了张家玉一眼,见他神情颇为不屑,沉声道:“看来你也不想选孙可望。”
张家玉没有回答,严起恒见此,呼出一口长气,“那就先看看孙可望的虚实吧!”
语毕,严起恒忽然一扯马缰绳,冲上了一座山丘,驻马远眺荆州城,身后骑兵,立时跟着冲上来,勒停了马缰。
这时,严起恒向西眺望,发现荆州城外,大营蔓延,不禁心头一惊,皱眉道:“朝廷的情报有误!”
张家玉脸色也沉了下来,“看架势,至少有十几万人啊!”说完,他不禁愠怒道:“荆州来了这么多西川兵,怎么没一个人通知我们,难道傅上瑞的人都是瞎子、聋子吗?”
严起恒扯动马缰,控制着被西军连营气势所骇,有些不听话的战马,舔了舔嘴唇道:“他是何腾蛟的人,不可能帮本官!”
张家玉道:“难道他们想将荆州的事情闹大,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严起恒摇了摇头,讽刺道:“何阁老的想法清奇,常常会有损人不利己之举,本官现在也不知晓,他们有什么想法。”
说完,众人沉默着注视,成片的军营,张家玉打破沉默道:“看着架势,莫非孙可望到了荆州?”
“他来了更好,免得本官入川!”严起恒语毕,便一拔马缰,便冲下了山坡,满是豪情的朗声大喝,“随本官去会会这个西南枭雄!”
张家玉等人连忙拔马,紧随于后,众人绝尘奔向荆州。
荆州城,已经集结了十五万西川兵,不过孙可望确实没有轻举妄动。
如今这局势,天下任何一方势力,想要破局,都很艰难,而对于南明内部的各方势力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隆武朝想削藩,可削得不好,引发叛乱,清军立时插手,孙可望想出川,一旦与隆武朝交战,清军肯定也会横插一杠子。
总之,各方相互牵制,又有满清虎视眈眈,只要明朝内部一乱,清军必然乘机渔利,着实让明朝内部,有心壮大实力的各方势力,十分被动,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些势力之中,各方想要壮大自身势力,就得损害同一阵营内,其他的势力的利益,而满清又会趁机渔利,让任何一个想要夺取明朝统治权的势力,都举步维艰,难以打破局面。
隆武朝廷想通过消藩,来统一内部,结果便是惨重的失败,现在孙可望要出川,占据荆州,便是损害了同一阵营中,隆武朝廷的利益,一旦两方发生大战,清军必然渔利。
孙可望作为一方霸主,多少有些大局观,他能在明朝最危机的时刻,率兵出云贵,入川抗击清军,为明朝分担压力,便是因为他知道,唇亡齿寒,不能让满清一家独大的道理。
因此,孙可望到了荆州后,虽对湖广垂涎欲滴,却也不敢妄动。
毕竟有隆武朝廷的例子在前,孙可望只能在行宫内,苦思破局的对策。
在大明内部几大势力之中,赵铭已经有了他的破局之策,就是在南洋扩张,找到了新的增量力量,清军对此无机可乘。而隆武朝进行削藩的破局之策,已经破产。朱以海、孙可望则还没有打破局面,发展自身势力的策略。
这时,孙可望正站在书房内,面对着地图出神,部将冯双礼,走进来抱拳行礼,“大王,朝廷使者到驿馆了!”
孙可望思绪被拉回来,眉头一挑,“终于来了!”
第669章其非明主
驿馆内,严起恒推开窗户,打量把守驿馆的西川兵甲士。
张家玉坐在房间里,不禁道:“孙可望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还不见我们。”
严起恒走回来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笑道:“若是孙可望不想开战,又想强占荆州不还,芷园以为他会怎么做?”
张家玉看了严起恒一眼,捋了捋鄂下短须,沉吟道,“既然不能真打,那便只有恐吓,来达到他的目的。他肯定先晾着我们,再展现一番西川国的实力。”
严起恒端起茶杯,喝起茶来,不再说话。
这时,驿站外,忽然一阵喧哗,一名身穿土黄色官府的西川国官员,在甲士的簇拥下,进入驿馆。
不多时,屋外驿丞便道:“两位大人,大王派人来接你们了。”
屋门打开,严起恒笑着站起身来,对张家玉道:“芷园,随本官去见一见孙大王。”
两人抖了抖袍子,便走出房间,前来的西川国官员,却伸手拦住,扬起脸道:“两位使者,就准备这样拜见大王?”
张家玉一愣,疑惑道,“不然呢?”
西川国官员道:“在下已经为两位准备了入见的礼服,还请两位换上,以免失礼。”
张家玉皱起眉头,孙可望这是在摆谱,“本官大明~”
严起恒一伸手,将张家玉挡在身后,打断他的话语,微笑道:“换,还请将礼服拿来。”
当下,两人换上了孙可望准备的礼服,乘坐车架,在甲士的护卫下,前往孙可望的行宫。
明朝在荆州封过三个亲藩,湘王朱柏、辽王朱植、惠王朱常润,不过由于时间久远,加上战乱,荆州城中的宫殿,大多都已经毁坏。
在隆武朝廷收复荆州后,惠藩和辽藩返回荆州,利用藩王身份,重新拿回田产和府邸,并加以修缮。
西川兵占据荆州后,惠藩和辽藩逃出荆州,孙可望便霸占惠王府邸,作为自己的行宫。
马车在行宫前停下,严起恒、张家玉下来,便见宫门前,甲士林立,彩旗飘飘,一行人在侍卫的引领下,来到宫殿外,便被力士阻拦,大殿前的广场上,西川国的文武个个盛装出席,一个个的服饰比大明这个老牌帝国还要夸张。
这时,孙可望前后簇拥着鸾旗,左右皆是旄骑护卫,乘坐六匹健马拉着四**车,来到殿前,而后再一众西川国大臣的簇拥下,进入大殿。
天子架六,孙可望作为藩王,明显已经逾越,排场搞的比大明皇帝都还大。
张家玉脸色沉了下来,严起恒见此,对孙可望的兴趣,失去了大半。
“宣使者进殿!”在孙可望和西川国文武,进入大殿后不久,呼声从内往外,被侍卫传了出来。
严起恒和张家玉,遂即登上台阶,进入大殿,在两侧端坐得笔直的文武注视下,走到殿中,行礼道:“拜见殿下!”
孙可望身穿冕服,头戴冕旒冠,派头十足的抬手道:“请起,赐座!”
太监,搬来座位,严起恒和张家玉入座后,孙可望看向严起恒,大笑道:“严侍郎与孤相熟,若投孤麾下,孤愿授以左相之职!”
当年严起恒奉堵胤锡之命,出使云贵,劝说孙可望出兵四川,算是熟人。
孙可望乃是流寇出身,得不到士绅大户的支持,西川国立国后,孙可望为了获得绝大多数百姓的支持,一直推行打击地主士绅的政策。
这使得,读书人普遍反感西川国,造成了西川国急缺行政人才和谋士、
孙可望确实很欣赏严起恒,希望他能效忠自己。
严起恒却微笑拱手,“殿下好意,在下只能心领。这次在下奉命入楚,乃是使命再身,不敢忘记职责。”
孙可望不想,严起恒居然都不考虑,就拒绝了他的好意,脸不禁沉了下来。
流寇出身的孙可望,摆这么大的排场,一是通过西川国的礼制,来向明朝示威,宣示西川国已经是一个健全的王国,二是,越匮乏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
孙可望一直被人视为流寇,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国之主,不想天下人,继续将他试为流寇,所以搞出比明朝还大的排场,以及复杂的礼仪和规制,妄图得到天下的认可,并吸引人才。
孙可望听严起恒的话语,见拉拢不成,沉着脸道:“哦,不知道严侍郎,有什么使命?”
严起恒行礼道:“奉朝廷之命,处理西川兵哗变,安抚西川兵,请殿下归还荆州。”
孙可望闻语冷笑一声,“这次孤王麾下将士,因何占据荆州,想必严侍郎也清楚,不需要孤给你们解释。朝廷想要孤撤出荆州可以,但是必须将欠饷补齐。”
张家玉闻语,不禁问道:“多少?”
孙可望沉声道:“孤自起兵入川,为大明抗清以来,耗费巨万,死伤将士无数。这次收到朝廷之邀,发兵来援,朝廷不发补给,全是孤王自筹。因此,朝廷不给孤一千万两,孤不会撤出荆州。”
“一千万两?”张家玉大惊,“这根本不可能?”
孙可望却冷笑道:“怎么,嫌多?仔细算下来,孤还算少了!”
严起恒拦住张家玉道:“殿下,一千万两,朝廷确实拿不出来,还请殿下退让一步,在下也想想别的解决方案。”
孙可望道:“朝廷从不发饷,若是朝廷不给,孤便自取。”
言下之意,便是荆州只是开始。
严起恒知道,这只是孙可望的威胁之语,遂即道:“还请殿下给些时间,在下需要回禀朝廷。”
孙可望微笑道:“可以,严侍郎若是改变主意,也可随时告知于孤!”
大殿接见结束,严起恒于张佳玉返回驿站,两人在房间内坐下,张家玉不禁埋怨道:“一千万两,朝廷根本拿不出来,这个想都不用想,朝廷肯定不会同意,严大人有什么好禀报的,莫非对孙可望的招揽动了心。”
严起恒也不生气,坐下来喝了口茶,才道:“我今日观那孙可望,其非明主也!方今天下,雌雄未定,孙可望不学周公吐哺走迎国士,亦不学曹孟德光脚迎许攸,反而端起架子,盛加修饰,妄自尊大,怎能留住人才,又何以争天下?”
第670章阻止何腾蛟
张家玉听了严起恒对孙可望的评价,不禁点头,他心中其实更加中意于鲁王朱以海,退一步,吴越王赵博安,也比孙可望强,所以一直对孙可望抱有成见,不希望严起恒带着他们,投靠孙可望。
“大人所言透彻!”张家玉赞了一声,遂即却又道:“可是,孙可望所提要求,难道真报上去!”
严起恒放下茶杯,正色道:“报,自是要报上去。”
张家玉也是聪明人,捋着短须,一阵思索,逐渐明白过来,“孙可望不会真与朝廷开战,其所言一千万两,目的不过漫天要价,不想归还荆州。朝廷想收回荆州,却也不能发兵。这样一来,根本就谈不拢,大人将孙可望的条件,报上去,是想让朝廷做出退让,接受大人的条件!”
严起恒颔首道:“不错!眼下看来,让孙可望直接交出荆州,已经不可能。朝廷那边不让步的话,我们在这里根本没法谈。”
张家玉皱眉道:“可荆州是湖广重镇,难道让给孙可望。”
严起恒站起身来,叹气道:“如今多事之秋,荆州已经被孙可望占据,朝廷又无力收回,本官只能尽力。”
~~~~~~
南京,鄂国公府邸。
何腾蛟看完了严起恒送到内阁的奏疏,捋着长须,沉声问道:“陛下和内阁是什么意思?”
在发现隆武对自己失望后,何腾蛟并没有时刻出现在隆武面前,而是在闭门思过后,上书朱聿键,称病不出,一直在府邸内,不再接触内阁事务,将国事全部交给张同敞、杨文聪来处理。
这到不是何腾蛟要交权,而是故意为之,皇帝不是嫌弃他能力不足么,那他就将政务,都交给皇帝的新宠张同敞来出理。
不过,这只是表象,他没去内阁,却依靠着朝中党羽,来操控朝中事务,令属下官员对张同敞的政令,阳奉阴违,搞出诸多事端,让皇帝迁怒张同敞,明白张同敞的能力,还不及他老何。
“阁老,陛下得知孙可望开口要一千万两,立时便大发雷霆!”金堡微笑道:“他们谈出这样的条件,居然还有脸上报朝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