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看见眼前的城池,赵铭不禁嗟叹,锦州在明末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发生过数次大战,在关外战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这座祖大寿镇守多年的雄城,此时却破烂不堪,当年袁崇焕和关宁军筑造的铳台、敌台全部垮塌,城墙多处崩坏,城楼都不复存在。

    赵铭见此冷笑一声,“石廷柱就凭借这破城,也敢拦孤?”

    谢迁望了眼城池,担心城头有炮,于是道:“殿下且回大营,给臣一天时间,就这破城,臣定然拿下,擒拿石廷柱来见!”

    赵铭大笑一声,“好!孤给你一天的时间,大军今夜要在锦州城中过上元!”说完,赵铭猛的一拔马缰,便领着骑兵疾驰着离开。




第710章兵锋之盛
    赵铭拔马回营,谢迁立时调集人马,准备攻打锦州城。

    三万大军,留下五千人守营,东西两城外,各五千人进攻,北城一万人主攻,最后派遣五千兵马,迂回到锦州与宁远之间埋伏。

    谢迁在辽东久经战阵,什么围三缺一,围点打援,半路埋伏,都玩的贼溜。

    大军布置妥当,主攻的北城外,已经开始炮战。

    红夷大炮,轰击着城墙,砸得城头砖石飞溅,烟尘弥漫,清军士卒根本不敢冒头。

    在大炮的掩护下,攻城臼炮被退到城前的炮坑中,前方堆上石块和木板,构成掩体。

    后方万余士卒,则扛着长梯,列阵等待。

    “都督,各营已经准备就绪!”部将打马过来,向谢迁禀报,

    谢迁收了千里镜,用肉眼看了城头一眼,嘱咐道:“记住了,臼炮一开炮,大军立刻开始冲锋,趁着城头爆炸,一鼓作气杀上去。”

    “喏!”部将抱拳领命。

    谢迁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又补上一句,“城内的鞑子,气势早泄了,攻猛一点,只要冲上城头,他们必然溃围南逃。”

    城池外,红衣大炮不停的轰鸣,在隆隆的炮声中,城前的臼炮阵,已经装填完毕,后方的吴越军士卒,则双手握住火枪,目光紧盯着城头。

    就在这时,冲锋的号角冲天而起,吴越军士卒顿时虎啸着,漫野冲锋。

    城头的守军,看着雪白的大地上,涌来的吴越军身影,心头狂震,纷纷拿起兵器,准备迎击。

    “轰轰轰”城下臼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黑色的开花弹,被抛上天空,划出道道弧线,砸向城头。

    “卧倒!”见识过开花弹的旗兵,不禁惊恐的大呼。

    “轰轰轰”城头巨响连连,浓烟滚滚,站着的清军全被气浪掀飞,场面恐怖至极。

    守军将领脸色煞白,浑身颤抖,周围全是卧倒,还有倒地哀嚎的身影,以及散落的残肢断臂。

    这时,爆炸产生的烟尘还没散去,被掀飞的士卒,还没爬起来,倒在地上的士卒,便惊恐的发现,薄薄的烟雾之中,一个身影从城头跳上来。

    顺系老将张光翠落在城头,战刀一挥,顿时就将一名清军砍翻,而在他身后,一名接着一名的吴越军,紧随着跳上城头。

    城头守军不禁满脸惊恐,炮弹刚爆炸,清军还没回过神来,吴越军就已经冲上城。

    他们难到不怕被自己人误炸吗?清军被吴越军的悍勇震惊了,从没见过这种打法。

    城头上的清军,如梦方醒,匆忙拔出刀来,竭嘶底里地怒吼,“快,将蛮子赶下去。”

    清军想奋起反抗,不过却来不及了,跳上城头的吴越军、江北军,将城头清砍翻,清军心头恐惧,稍作抵抗,便纷纷逃窜。

    在吴越军的猛烈进攻之下,石廷柱的人马无心抵抗,当张光翠登上城头时,清军被吴越军的速度和勇气震撼,被炸懵的清军,被吴越军一冲,便开始溃散。

    战斗没到中午,不到半天时间,锦州城就被吴越军攻占。

    这一仗,可以说是吴越军与清军交战以来,打得最轻松的一仗之一。

    吴越军从三面城墙登城,石廷柱见吴越军占据城墙,只能率领属下,从南城突围。

    南城外,石廷柱勒马回望,看着仓惶而出的属下,心神不禁一时恍惚,他有些想不明白,大清军是从何时变成现在这般模样,这还是八旗吗?分明仓惶如狗!

    “固山,快走吧!”身边将领,急声提醒。

    石廷柱看见追击的吴越军,已经出现在城头,欢呼声响彻城内,叹了口气,拔动马缰,挥鞭南奔。

    数千清军仓惶奔出锦州,向宁远方向逃离,溃兵一口气跑了五十里,抵达松山堡附近。

    石廷柱勒住马缰,环视四周,“这里是松山?”

    沈永忠舔着干裂的嘴唇,“固山,确系松山地界。”

    石廷柱心头一凛,当年松山一战,十余万明军就是在这里,被赶入大海,全军尽没。

    那时大清兵锋何其之盛,而如今,唉,不提也罢了。

    这时石廷柱四下张望,溃兵沿着海边的道路前进,东面是大海,西面是山坡,这要是被人从高往下一冲,定然全军覆灭。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赶到宁远堡在休息!”石廷柱当即喝令。

    语毕一挥马鞭,夹马冲出,而就在这时,前方忽然爆炸连连,道路上的清军,立时被炸得人仰马翻。

    “杀啊!”江北军大将李元胤大喝一声,拔马挥刀而出。

    五千大军呼啸着杀出,从山漫山遍野的冲下。

    “砰砰砰”火枪射击。

    “轰轰轰”手雷投出。

    道路上泥土四溅,浓烟滚滚,爆炸之中,清军士卒瞬间大乱。

    石廷柱勒马大喝,“不要慌乱,给我冲过去!”

    周围士卒却只顾仓惶四散,纷纷逃命,犹如无头苍蝇一般乱窜。

    石廷柱连连喝止,却无济于事,而正当他挥刀,准备砍杀溃兵之时,一骑风驰而来。

    李元胤骑着一匹雄健的战马,战马的冲击力,加上斜坡的惯性,仿佛一道疾风,挡在身前的清兵,被一一撞飞,所向披靡。

    “老贼,受死!”李元胤扬刀一声大喝,刀光一闪,石廷柱猛然回头,满目惊恐,要动却已经来不及。

    一时间,只见寒光一闪,劲风刮过,石廷柱人头飞起,在空中旋转着坠地。

    战马上,失去头颅的尸体,喷射着鲜血,半响也从马上坠落,栽倒在地上。

    李元胤一刀斩了石廷柱,勒马大喝,战马前蹄悬空,威风凌厉,“给我杀!”

    “杀啊!”将士们齐齐怒吼,如虎入羊群一般,杀入清军之中,清军士卒丢盔弃甲,连滚带爬的逃离。

    一时间,汉军正白旗的清军,不是被从后砍杀,就是被驱赶着,惊惶的向东跑去。

    清军士卒慌不择路,数千兵马跑到海边,后方是江北军的骑兵,前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清军仓惶奔入海中,被海浪席卷,数千兵马,尽数被斩于松山。



第711章河北大战
    直隶省,天津之南,方圆数十里内,杀声振天,近三十万人马,铺满大地,战场上乱做一团。

    随着时间推移,山西和蒙古的援兵,越来越多,局势对阿济格逐渐不利。

    在此种情况下,阿济格只能孤注一掷,率领十二万大军,拔营北上,扑向北京,在援军赶来之前,推翻福临,登基为帝,而后传檄安定北方。

    由于关外,吴越军的压力,使得福临不得不下令,满达海和勒克德浑尽快击败阿济格,然后回师增援辽西。

    在得知阿济格北上后,清军立时纠集十五万大军,前往天津阻击,双方在卢沟河之南遭遇。

    一时间,近三十万大军,在河北之地,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阿济格的徐州兵团,旗兵虽不多,但手下绿营兵,都是在前线与明军做战多年的精锐。

    这些兵马,接受从明朝,缴获的大批装备,器械精良,待遇也不差,还有吴越军和明朝投降的军官,帮助训练,人数不占优,但攻势却相当猛烈。

    这时,如果有雄鹰飞过天空,鹰眸俯视大地,眼中映射的宏大场面,必定令任何人都感到震撼。

    几十万大军,在河北大地上,进行这生死搏杀,士卒的呼喊,枪炮的轰鸣,声音直上九霄,令好战之人热血沸腾。

    此时,徐州军的步军与清军绞杀在一起,外围两白旗的骑兵,与两红旗还有蒙古骑兵反复冲杀,大地上到处都散落着,清军的尸体,还有无主的战马。

    蒙古骑兵,如同洪流一样,贯穿徐州军的大阵,军中惨叫声,喊杀声,兵器的交击,火器的怒吼,令身处其中的人,感到疯狂和绝望。

    战场后方,一面大纛旗下,满达海和勒克德浑看着胶着的战场,心急如焚。

    徐州军步军,结成严密的军阵,火炮在阵中不停的轰击,蒙古轻骑兵几次冲锋,都没能突进去,解决徐州军的炮阵。

    这些火炮,大多是阿济格从赵铭手中缴获,十分精良,一炮下去,清军步军就像割草般倒地,清军骑兵也被砸的人仰马翻。

    阿济格的两白旗,则在火炮射程的范围内,来回冲杀,杀得清军血流成河。

    若是,长久下去,清军久攻不下,士气一泄,徐州军发起反扑,清军必然大败。

    这时,局势对清军已经不利,两人心急如焚,勒克德浑驱动着战马,几次想要亲自冲杀上。

    “巽亲王,让重骑兵再冲一次吧!”勒克德浑咬牙切齿,“破了阿济格的炮阵,叛军立时大败。”

    满达海脸上一阵纠结,重骑一出,他手上就没底牌了。

    而,就在他犹豫之际,背后却一阵蹄声传来,满达海猛然回首,只见一队传信骑兵,疾驰而来。

    “王爷,京师急报!”济尔哈朗之子,贝勒富尔敦奔到跟前,慌张道。

    满达海皱起眉头,问道:“什么事情?”

    富尔敦喘息道:“吴越军攻占锦州,宁远守军不战而逃。现今赵杂毛兵马以到山海关外,皇上和太后决议西迁,已经出了京师,令王爷断后!”

    “什么?”满达海闻语大惊,如五雷轰顶,脑子一片空白,整个人在马上摇晃几下,险些坠了下来。

    勒克德浑满脸狰狞,“该死的赵杂毛,居然打到了山海关!”

    富尔敦道:“据从辽西逃回的旗兵禀报,赵杂毛使用臼炮和开花弹,真要攻打,山海关怕也守不住。现在王爷这边无法击败叛军,赵杂毛又兵临山海关。京师人心动摇,朝廷商议后,决定放弃京师,先撤往山西,再做打算。”

    勒克德浑愤怒的指着战场道:“现在这个局面,怎么办?”

    满达海沉默一阵,痛苦的牙齿咬碎,沉声道:“撤下来!将吴越军丢给阿济格对付。”

    勒克德浑立时道:“王爷,现在撤下来,必然大败。”

    满达海怒气也冲上来,“若是不撤,胶着下去,便一个也撤不下来了。”

    凄厉的号角声响起,交战的清军骑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迟疑一阵后,拔马后撤。

    清军步军反应过来,如退潮一般向北撤退,而陷于阵中的清军,预感到危险,瞬间惊呼四起。

    徐州军后方,大纛旗下,阿济格敏锐的察觉到了清军的动向,不禁发出狂笑,“哈哈哈,满达海顶不住了!”

    阿济格嗅到了胜利的气息,立时扬起大刀,放声怒吼,“全军突击。”

    激昂的号角声响起,徐州军将士受此激励,鼓足血气,向清军发动了气势如虹的进攻。

    清军的这场内战,从清晨进行到傍晚,战场上的喧哗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寒风吹拂着残破的军旗猎猎作响,无主的战马发出悲鸣。

    方圆数十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身上插着箭矢和刀枪的尸体。

    灰色的大地上,密密麻麻的人,流出的血液汇聚成河,染红了大地,谱写了满洲衰落的一曲悲歌。

    大战结束,以阿济格的徐州军大胜告终。

    在满达海得知,福临从北京出逃后,决议撤退,清军阵线崩溃,留下一地的尸体,徐州军奋起追击,一路斩杀数万清军。

    这时,战场上,穿着清军衣甲的徐州军,游走在尸体和无主的战马之间,收集着战利品,搜寻着活口,一串串的俘虏,被徐州军押走。

    阿济格浑身是血的骑在战马上,天空中一片片的雪花飘落,落在他的肩膀上,铺满大地的尸体,则慢慢被雪花覆盖,显得十分悲凉。

    这时何洛会奔驰过来,擦了擦脸上血迹,禀报道:“王爷,溃兵有骑兵掩护,他们轮流撤退,奴才不敢紧追,让他们逃了。”

    阿济格沉着脸,“满达海逃亡何处?”

    何洛会回道:“向北逃走,应该是去了北京。”

    阿济格脸色阴沉,当即喝令道:“满达海若退守北京,咱们攻城还得费一番功夫。传本王军令,留一部收拾战场,两白旗随本王,立刻直扑北京,夺回我们失去的东西。”



第712章阿济格称帝
    满清京师,大明北京城。

    当年吴三桂献关,八旗入关,李自成与关宁和清军,在一片石大战后,仓惶撤出北京。

    如今此事过去不过十余年,李自成逃离的身影,大顺政权的仓惶,还在北京百姓的眼中,满清政权又重演了这一幕。

    这时,占据北京十三年的满清政权,重现了大顺的仓惶,福临连夜逃出北京。

    在阿济格大兵压境,吴越军又逼近山海关的情况下,福临害怕了。

    为了避免被困在北京,遭受两面夹击,在福临的坚持下,满清朝廷于正月二十日夜,悄悄撤出北京,出居庸关,入宣府。

    面对内外的军事压力,福临认为自身难以,同时对抗阿济格和吴越军,所以选择了暂避锋芒。
1...236237238239240...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