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当然,相比于李自成无脑西奔,福临身边有大量智囊,对于西撤,其实也是进行过深思熟虑的。

    顺治朝廷之中,冯铨、洪承畴等人,对于崇祯朝灭亡,内心都有感触和反思。

    崇祯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内有李自成,外有满清。

    现在顺治的处境,与崇祯有相似之处,为了避免陷入两线困境,加上福临坚持,洪承畴等人总结崇祯朝失败的经验,建议福临西迁。

    虽说一旦放弃北京,顺治朝廷必然受到沉重打击,满清正统的地位动摇,但总比被一锅端了好。

    另外,让出北京,来自吴越军的压力,就得由阿济格来承担,顺治可以在山西或者关中,重建朝廷,待阿济格与吴越军斗得疲乏之际,再发兵夺回北京。

    计划即定,福临带着后宫眷属,连夜出京。

    同时传令满达海、勒克德浑撤军,令直隶省,真定、顺德之军,西撤至井陉,又令山西巡抚派兵把守太行八径,准备阻拦阿济格的追兵。

    不过计划虽好,操作起来,却并非那么容易。

    首先是满达海与勒克德浑,被阿济格杀得大败,损失惨重,率领溃兵,自天津逃到北京,未入京城,便绕城而走,追着福临进入宣府。

    而随行的蒙古骑兵,在关外吃了一个败仗,在关内又吃一个败仗,又见福临的朝廷,逃出北京,军心立散,对满清的忠诚,大大降低。

    福临政权的仓惶,还有狼狈逃窜的模样,被蒙古人看在眼里,八旗兵对蒙古的威慑力大大减弱。

    科尔沁蒙古看在福临和布木布泰的面子上,护送福临前往太原,但是察哈尔蒙古,本就与满清有仇,于宣府洗劫了保安、怀来、延庆三地,抢掠大批财物和牲畜,掳走数万百姓北归。

    这使得福临朝廷,实力大大削弱。

    满蒙本就靠利益结合在一起,如今满清对蒙古,控制力逐渐衰落。

    在福临进入宣府后,满达海、勒克德浑遂即引兵追至。

    此时,集结于宣府的清军,尚有十余万众,满达海建议,顺治派兵把守居庸关,同时以宣府为行在,观察北京局势,待阿济格与吴越军交手,再复夺北京,恢复基业。

    不过福临毕竟不到二十岁,从小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没有向父辈和兄长们一样,接受战争的磨炼,意志不太坚定。

    福临并未听从满达海的建议,认为宣府距离北京太近,没有安全感,坚持要前往太原。

    太原盆地,四周山脉环绕,易守难攻,且相对富裕,福临执意前往,而他一走,察哈尔蒙古,便洗劫了宣府北归,不愿意继续跟随福临。

    ……

    清晨,北京南郊,徐州兵团的前锋,漫野而进。

    阿济格骑着高头大马,领着两白旗的精锐,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北京南郊。

    这时,阿济格已经得到了斥候的禀报,北京城内的多尔衮余党,也给他送来消息,福临小儿已经逃离北京,使得北京成为一座空城。

    这让阿济格有些失望,福临小儿应该像建文一样,把自己烧死,或者消失,可这个畜生却贪生怕死,逃离了北京,一点儿骨气都没有。

    阿济格不知道,他们满清的皇帝,大多如此,后面的皇帝去承德避暑,那是常有之事。

    福临逃走,必然会在山西重建朝廷,给阿济格带来麻烦,不过阿济格已经占据北京,福临落荒而逃,他起兵靖难,算是成功了。

    福临撤出北京后,原来党附于多尔衮的满洲贵族,打开了城门,在永定门外迎接阿济格。

    自从满达海等人政变,刺杀多尔衮,夺取政权之后,在京的多尔衮党羽,就受到福临的压制,不少人都被罢官闲置,有的还因为一些小事,被丢进大狱。

    现在,阿济格打进北京,这些人无疑又翻身把歌唱了。

    在京的两白旗贵族,迎接阿济格,几十人围着阿济格哭诉他们这两年多遭受的苦难,要求阿济格对福临一系进行清算。

    “王爷,摄政王并非坠马而亡,实为满达海所刺。王爷要给摄政王报仇啊!”有两白旗的老人痛哭流涕。

    “王爷,自从摄政王被刺,两黄旗、两红旗,还有两蓝的人,就抢夺我们的旗田,打伤我们的家人。还请王爷为我们做主啊!”

    阿济格听见这些人诉说,内心也十分愤怒,不过多尔衮毕竟已经死了,而这些人被欺负也不是一两天,报仇不急于一时。

    现在,阿济格有更重要,更想做的事情去做。

    那便是登基做皇帝,这是阿济格一直以来的野望。

    现在他终于打进北京,内心早已迫不及待。

    当下阿济格不耐烦的安抚道:“你们放心,摄政王的仇,本王会报,你们的冤屈,本王也会一一处理。不过,现在福临小儿舍弃祖宗基业,朝廷不能一日无主。当下第一要事,乃是择一人,为大清皇帝!”

    阿济格说得这么明显,众人立时反应过来,纷纷拜道:“英亲王乃太祖之子,骁勇善战,于大清有大功,威望高于众多宗室,当为奴才等人之主,进位大清皇帝!”

    阿济格不像别人,当婊子还立牌坊,他没有推让,当即大笑,“哈哈,朕便顺应众卿之意。”

    当下,阿济格好言安抚这些满人,而后便在属下的簇拥下,直接穿过正阳门,进入内城。

    次日,阿济格便在何洛会、苏克萨哈、兰布、多尼、和度、傅勒赫等二十多名满洲贵族的支持下,于紫禁城内登基,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崇武。

    阿济格登基为帝之后,立时派遣信使,传旨北方各省,要求各地归附于崇武朝廷。

    于此同时,阿济格为泄心头之恨,对北京城内为来得及撤走的顺治一系,进行清理。

    占据北京的徐州兵,在城中肆意抓捕,敲诈勒索,北京城中一时间,鹤唳风声,乱成一团。




第713章山海关
    紫禁城。

    徐州兵占据北京后,阿济格便霸占了皇宫,一边纵情享乐,一边筹备着登基大典。

    他的属下,也是志得意满,十余万大军,涌入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福临撤出北京时,有一部份舍不得北京家业,不想跟着顺治流亡的满洲贵族,还有中立的大臣,留在了北京。

    这些本来抱着,无论是福临,还是阿济格,都是爱新觉罗氏的人,他们谁做皇帝,都是大清,不影响他们的心思,他们照样过他们的日子。

    因此,在阿济格进城时,这些人跑去迎接阿济格,兵表示愿意为崇武朝效命。

    可是,他们并没有想到,阿济格的徐州兵进城后,他们却成了被祸害和清算的对象。

    阿济格打进北京,顺治和他的追随者跑了,阿济格手下十余万将士,帮着他从徐州一路打到北京,帮助他做了皇帝,阿济格也不好意思让他空手而归。

    因此,便只有纵容他们在城中乱来,与当年大顺军助饷,有得一拼。

    徐州兵在城中,能拿的就拿,能抢的就抢,冲入宫殿和府库,还有官员府邸,甚至有满洲贵族的妻女,都被奸污。

    阿济格一边纵容属下,一边大肆封赏从龙功臣。

    宗室里没走的,都被封为贝勒和郡王,多尔衮、多铎的子嗣,还他自己的几个儿子,则被封为亲王。

    另外,何洛会、苏克萨哈等人,也都有封赏。

    阿济格和他的拥护者高兴,被阿济格裹挟的范文程,虽被委任首席内院学士,却高兴不起来。

    看阿济格的作为,范文程不禁感叹,皇太极、多尔衮甚至济尔哈朗都一直压阿济格一头,并非没有道理。

    本来范文程想立劝阿济格不要称帝,保持大清的统一,但他知道这句话不能说,说了肯定会被阿济格弄死。

    不过,他看着北京的乱象,范文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入宫进谏。

    皇宫内,登上权利巅峰的阿济格,纵情一夜,睡了几个顺治的妃子,正余殿中做乐。

    这时,范文程被太监引进来,看见眼前羞人的一幕,踌躇半响,还是壮着胆子道:“皇上,现为大清之主,京师便是皇上的京师,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如今乱兵于城中作乱,所做所为,比当初闯贼更甚,皇上若是纵容,必失民心啊!”

    阿济格闻语博然大怒,“狗奴才,你敢将朕比做闯贼!你敢诅咒朕!”

    范文程骇得连忙下跪,阿济格脾气暴躁,进谏是要冒风险的,要不是为了大清江山,范文程根本不会多说。

    “奴才该死!不过奴才对皇上忠心耿耿,不敢诅咒皇上。而是如今,福临西入山西,关外又有吴越军威胁,所以……”范文程叩首痛陈。

    阿济格脸色阴晴不定,阿济格作为努尔哈赤第十二子,但在老奴的儿子中,并不出众。

    早年比不过自己的兄长皇太极、莽古尔泰、代善,后来皇太极死后,又比不上多尔滚、多铎,他内心一直不得志。

    历史上,阿济格在多尔衮死后,欲图政变夺权,不过却以失败告终,幽禁赐死。

    现在成了皇帝,占上顶峰,难免膨胀,一时失了自我。

    不过阿济格毕竟不是真蠢,他阴沉着脸,沉默半响,最终挥手道:“你们先下去!”

    几名宫女连忙从他身上离开,退出大殿。

    阿济格遂即对范文程道:“且起来吧!”

    范文程站起身来,忙趁机继续进言道:“皇上,如今有三件事甚急,需皇上尽快决断!”

    阿济格沉声道:“哪三件事!”

    范文程道:“其一,安定京师,建立朝廷,号令地方。其二,遣兵追击福临。其三,尽快派兵接收山海关,挡住吴越军!”

    阿济格稍微沉吟,便知道范文程说的其实很有道理,其实即便范文程不说,阿济格也要办,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毕竟拿下北京,总得高兴高兴。

    既然做了满清的皇帝,北京就是阿济格的都城,阿济格不可能真的看着属下,把北京给毁了。

    “范学士说的有理,福临跑了,天下无主,朕即为皇帝,当立即恢复朝廷。”阿济格沉思道:“传令下去,让汉兵撤到外城,令两白旗,维持京师秩序,禁止劫掠杀人。另外,在京官员,原职录用,范学士推荐几人,出任内院学士,并传旨各地,改年号,听命于朕。”

    范文程忙道:“皇上英明。”

    阿济格继续陷入沉思,追击福临确实也是一件要紧的事情,福临不死,以他的身份,便能够与朕分庭抗礼。

    若是福临退到山西后,站稳了脚跟,山西甚至关中地区,都会效忠福临。

    可是追击福临,需要大量兵力,吴越军却兵临山海关,朕一旦派出兵力去追福临,北京便会兵力空虚。

    这就会给赵杂毛机会,万一赵杂毛破关而入,攻击北京,那朕如何抵挡,岂不成了李自成第二,要仓惶逃出北京。

    想到此处,阿济格不禁站起身来,在皇位前来回踱步,沉思半响,才皱眉说道:“内院派人去山海关没有?”

    范文程道:“刚入北京,奴才听说吴越军杀入辽西,便派人去了山海关。”

    阿济格点了点头,“你做的不错。佟图赖是什么态度?”

    范文程道:“佟图赖愿意为大清守关,不过他兵力不多,还请皇上派兵接防。”

    阿济格沉思道:“有道理,须先控制山海关,把赵杂毛挡在关外,使朕无后顾之忧,再遣兵攻灭福临。”

    范文程听闻阿济格一言立时大喜行礼,“皇上圣明!”

    山海关外,吴越军大营蔓延。

    中军大帐内,赵铭与众将聚集,听取斥候的回禀。

    “殿下兵临山海关,北京大震,福临小儿见不能敌,仓惶撤往宣府。阿济格则兵不刃血的占据了北京!”刘迁单膝跪地,抱拳禀报。

    赵铭与众将闻语,脸上露出笑意,谓众人道:“阿济格占据北京,即便不称帝,也要自领摄政,而福临逃入山西之后,身边亦不缺乏追随之人,定然择一地,重立政权。这样一来,满清分裂,孤的意图便实现了。”



第714章赵杂毛撤军
    中军帅帐内,众人一阵哄笑。

    谢迁道:“殿下,如今鞑子分裂,我们当趁此时机,破了山海关,收复北京!”

    张光翠等将内心激动,纷纷附和,“对,收复北京!”

    张光翠是顺系老将,阿济格突袭江北时,与李过一起,被接到江东,后被整编为前军。

    对于顺系将领而言,北京曾经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刻,同时也是最耻辱的时刻。

    现在绕了一圈,居然又接近北京,一个个都感慨连连。

    众将士气高涨,不过参军张家玉却道:“谢都督,咱们只有三万兵,就算打下山海关,也难以收复北京。”

    当年清军趁着明朝内乱之际,依靠吴三桂投降,仗着手上十多万八旗兵,才成功入关。

    赵铭现在只有三万人,明显唬人尚可,想收复北京,却不太可能。

    毕竟吴越军刚收复辽中,辽西,这些地方都地广人稀,不能为吴越军提供补给和兵源,战线太长,哪里有实力,再占北京。

    赵铭微微颔首,“张参军之言有理!现在说收复北京,为时尚早,阿济格和福临都还要几十万大军,孤这三万人,还占不住北京。”

    其实赵铭现在也有二十五万大军,不过大部都在江浙地区,短时间内无法调动到北方,吴越国的水师,也没有运送几十万人的能力。

    谢迁闻语不禁道:“殿下之意,莫不是就此收手?大军可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啊!”

    这次正月初兵,气候严寒,吴越军将士都十几辛苦,而大军虽破锦州,占宁远,但这些地方,早前被满清破坏,基本没人,也没有储备什么物资,吴越军斩获甚微,远不及消耗。

    按着吴越军以往的规矩,大军缴获,七成归藩库,三成用来奖赏士卒。

    现在没什么斩获,将士们除了饷银和藩府该给的奖赏,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其它收获。
1...237238239240241...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