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时,各炮的炮手发射完后,迅速用裹着打湿的羊毛棍子刷清膛,然后填入一包新的发射药,再用棍子把铁弹压实,调整炮口后,再次发射。

    城头正装填火炮的清军,立时被炮弹砸翻。

    阿济格大声怒吼,“快,给朕开炮还击!”

    城头清军满头大汗,城上红衣大炮,移动不便,清军满头大汗,终于完成了装填,调整了炮位,而正要发射之时,却发现城外吴越军炮队,已经被马儿拉着后撤。

    清军一时间目瞪口呆,不知道该不该发射。

    阿济格见此暴跳如雷,“给朕打,留下他们!”

    清军火炮发射,在地面上溅起道道泥柱,吴越军在炮火中,从容后撤。

    赵铭目视北京城,他这次前来,就是羞辱阿济格,打击清军的士气,而已两万人,肯定难以在占据北京。

    现在目的达到,赵铭顿时挥手道:“全军后撤,先拿下通州!”

    说完,赵铭便拔动战马,周围士卒在骑兵掩护下,纷纷向后撤退。

    城头上清军,见吴越军撤退,有些摸不到头脑,但心中还是有些庆幸,纷纷松了口气。

    这时阿济格看着吴越军撤退的放向,却忽然捶胸,“不好!赵杂毛奔通州而去了。”

    范文程闻语亦是大惊,通州储备了大量粮食和军资,北京城几十万人口,还有驻军,都靠通州仓库补给,赵杂毛若夺通州,阿济格将损失惨重。




第719章搬空通州
    阿济格占据北京后忙着登基和大肆封赏功臣,任命官员,建立崇武朝廷,根本没有想到,赵铭会杀入河北,兵临北京。

    如今,阿济格刚占据河北,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建立有效统治,极为空虚,便给了赵铭可乘之机。

    通州距离北京很近,阿济格同样没有驻守什么重兵,只有一千余明清军驻守。

    赵铭在北京城下转了一圈,耀武扬威之后,便围了通州城。

    通州存放了大量物资,阿济格想要救援,可属下却没有能与赵铭相抗衡的将领。

    这到不是阿济格麾下无人,而是之前赵铭自山海关撤军后,阿济格将自己手下比较能打的,都派了出去。

    现在他手上虽有四万多人,但是守城还可以,要对付赵铭,显然不行,多半送死。

    可是,通州关系北京的物资补给,又不能不救,最后阿济格令范文程督师,率领一万人马出城,去干扰赵铭,司机救援通州,同时派遣快马,让多尼和和度撤军,又令徐州派遣兵马,北上勤王。

    阿济格刚登基为帝,就令人勤王,可谓颜面扫地,令他恨急了赵铭,而他攻取山西,彻底消灭福临的计划,也流产了。

    范文程出城后,根本不敢追赶赵铭,派遣斥候时刻注意赵铭的动静。

    他这到不是要对付赵铭,而是为了确定与赵铭的距离,以保证自己安全。

    “殿下,后面的尾巴,要不要臣带兵冲垮他们!”谢迁冷笑道。

    赵铭骑着战马,满不在乎的摆手道:“算了!他们保持这么远的距离,就是怕孤调头打他们,你一动,他们肯定又缩回去了。”

    谢迁道:“不打他们,身后老跟着这么条尾巴,真不自在!”

    赵铭道:“派斥候监视,不理他们,先打下通州!”

    通州距离北京很近,两万吴越军,转了一圈,又回到通州。

    城中守将,看见去而复返的吴越军,骇得脸色煞白,不过作为满人,他却没有开城投降,而是选择了坚守。

    赵铭见劝降不成,遂即吩咐谢迁立刻攻城。

    后方,范文程在距离通州三十多里时,便停下了脚步。

    这时,一将挑帘进帐,急声禀报,“启禀中堂大人,吴越军开始攻城了!”

    范文程焦虑的在帐内踱步,一旁吴越军降将黄廷道:“中堂大人,通州若失,存粮为吴越军夺走,不仅京师饥荒,大军也会缺粮啊!”

    范文程恼怒道:“你当本官不知道吗?可是能有什么办法,现在扑上去,只是送死罢了!”

    黄廷道:“难道看着吴越军攻下通州,夺走通州的粮食和军资?”

    范文程踱步道:“眼下只能寄希望于,豫亲王、英亲王能够迅速回师,合兵一处,再对付吴越军。”

    说完,范文程叹了口气,“希望通州能坚守几日,拖延些时间。”

    众多清将闻语,都是泄气,吴越军在京师附近作恶,他们却全然没有办法,只能远远看着,士气遭受极大打击。

    大清国何时沦落到此等地步呢?尽然如此窝囊!

    一个时辰后,帐帘再次被掀开,斥候仓惶进来,跪地禀报,“启禀中堂大人,通州失陷了!”

    通州守军不到千人,吴越军大炮一轰,士卒一冲,不到一个时辰,就攻占通州。

    守将哈图巴,率领残兵退入城中巷战,被吴越军将士斩杀于通州县衙。

    范文程闻语大惊失色,一屁股坐在帅位上,帐内清军也是心中大骇,绝了出战的心思。

    不过黄廷却焦急道:“中堂大人,通州失陷,城中物资尽数落入吴越军之手,怎么办?”

    作为吴越军叛投满清的将领,黄廷内心十分恐惧,就怕吴越军得势,满清大败,今后找他清算。

    范文程脸上露出慌色,他知道通州仓库的粮食和物资,落入吴越军手中之后,会给满清带来什么后果。

    若是不夺回粮食,北京肯定要粮慌,崇武朝廷将失去一统北方的机会,甚至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可是现在,手上没有精兵,上去只能送死,范文程只能安慰道:“不慌,几十万石的粮食,还有无数军资,赵杂毛两万人,一时半会儿也运不走,而豫王和英王之兵,一旦得到消息,骑兵三日之内能赶到,步军六日能回援,咱们继续等待。”

    范文程语毕,便让斥候继续监视,众将则先行散去。

    次日清晨,一夜未睡的范文程,赤红着眼睛,坐在帅案前。

    这时,帐帘再次被挑起,黄廷急步进帐,范文程顿时心头一紧,抢先惊呼道:“又有什么坏消息!”

    黄廷急声道:“中堂大人,吴越军裹挟通州百姓,还有天津、静海、香河、东安、武清等县的旗奴,十余人万搬运通州物资,运送队伍长达数十里,通州快被赵杂毛搬空了!”

    范文程闻语,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本官就知道,赵杂毛会效仿于谦,只是本官不明白,百姓和旗奴不是军队,怎会听他调遣!”

    当年于谦保卫北京,面对通州粮仓,从北京派出兵力去运送粮食,会使得北京空虚,让百姓运送粮食,又容易遭受瓦剌骑兵的突袭,百姓也不敢冒这样的风险,最后他令各地勤王的大军,士卒人手一袋,将通州的粮食,全部运去了北京。

    通州前往大沽口的道路上,无数扛着米粮的百姓和旗奴,漫山遍野的向东跋涉,吴越军士卒则在后护卫。

    这时,赵铭勒马驻立于道路旁,顾炎武不禁感慨道:“殿下宣告河北,让各地旗奴,前往通州搬运粮食,搬多少,到辽东就给他们发多少免费的口粮,这一招实在太英明了。”

    赵铭微笑道:“如此多的粮食和军资,不如此,岂能全部运走。这些百姓,被运到辽东之后,要消耗孤大量粮食,现在等于他们自带粮食,将大大减轻,孤在辽东投入。”

    通州城外,得知吴越军已经撤走的范文程,领着一万清军,追至通州。

    这时,范文程纵马在前,忽然勒住马缰,紧皱起眉头,身边将领也都纷纷勒住了战马,看向前方。

    “那是什么?”范文程抬起马鞭,颤声问道。

    黄廷脸色阴沉,看着道路旁,被钉在木桩上的近千具尸体,恐惧道:“中堂,是通州守军!”

    范文程顿时骇得一个激灵,好个赵杂毛,手段居然如此残忍,尽然将通州守军全部钉死在一根根的木桩上,就像是一片长满稻谷的田地。

    上千人像插秧一样,栽种在地上,场面恐怖,这是**裸的羞辱,还有恐吓。

    万余清军停下脚步,看见前方的场景,顿时吓得赫赫发抖。



第720章江北生变
    大沽口,吴越军在此扎下大营。

    范文程追到通州后,看见了赵铭的恐吓,一万大军便停在通州,不敢向前进军。

    没了清军的干扰,赵铭一面在大沽构筑坚固的营盘,一面派遣李元胤等人,四处出击,席卷附近州县,攻破旗庄,扑杀旗人和包衣兵,解救大量旗奴,前来大沽口。

    此时,在大沽口附近,已经聚集了十余万百姓,几万头牲畜,还有大量粮食和军资,但每天依旧还有吴越军领着大批旗奴,进入营地。

    附近:一些受不了压迫的旗奴,也杀了旗庄头目,主动前来头靠。

    看着赵铭将河北搞得一团糟,大量旗庄、旗田遭受毁坏,无论是北京的阿济格,还是通州的范文程,都心急如焚。

    赵铭所做所为,严重损害了旗人的利益,而阿济格作为崇武朝皇帝,无法保护旗人的利益,难免使得旗人对他不满,影响他帝位的稳定。

    在阿济格和范文程心急如焚之时,大沽口码头,近百艘大船,则正吞吐着士卒,装运着物资和百姓。

    从关外来的援兵,从船上下来,十余万百姓,还有二十多万石粮食,无数银钱和军资,则等着被装运上船,然后运到关外。

    赵铭这边在大沽口,紧锣密鼓的将百姓和粮食运走,范文程那边,却此急得上火,屎都拉不出来。

    二月十日,接到勤王诏书得和度,首先率领七千骑兵,自井陉奔回北京,而后又转到至通州,与范文程会合。

    范文程这才壮着胆子,拔营东进,行军至天津,不过由于兵力不占优势,又不敢走了。

    十一日,同姜襄对持的多尼,也率领七千骑兵赶至,清军兵力达到两万四千人,范文程才再次拔营,继续东进。

    这一次,清军前进至大沽口,在距离吴越军五里处下营。

    不过,清军依旧不敢进攻,只是登着眼睛,看着船队运走百姓和粮食。

    大沽炮台,本来是清军防御吴越军而建,现在却成了吴越军的据点。

    此时,赵铭登上炮台,伸手从侍卫手中拿过千里镜进行观看,旁边谢迁道:“殿下,鞑子目前有两万余人,半数为骑兵!”

    赵铭观察一阵清军营盘,见其中骑兵奔驰,遂即吩咐道:“告诉李元胤,近期不要出营,放出去的各队人马,全都收回来!”

    谢迁点了点头,遂即又道:“殿下,阿济格调集的援兵,近期应该会陆续赶至,殿下准备如何打算?是否百姓和物资运完,大军便进行撤离?”

    赵铭收了千里镜,回头看了眼聚集于海滩的百姓,还有堆积如山的物资,微笑道:“先运完人口和物资,再继续坚守此地,拼且派出战船,从它处破袭,牵制鞑子!孤守在这里,阿济格的精锐,就只能留在河北对付孤,如此一来,南面的机会就来了!”

    早前,赵铭已经派人前往江北,联络朱以海,邀请江北兵,攻击徐州,并让江浙的吴越军,借道江北攻击山东。

    赵铭的意图就是搅乱河北,牵制住阿济格的精兵,为南线创造机会。

    这一次,赵铭即便灭不了阿济格,也要重创他,报江北之仇,一雪前耻。

    “臣明白了!”谢迁当即抱拳行礼。

    赵铭闻语,又拿起千里镜,发现清军大营后方,又来了一支兵马,不禁微微皱眉。

    “又有清兵赶来了!”赵铭沉声说了一句,遂即吩咐道:“百姓和物资要加速撤离!”

    身后的顾炎武道:“殿下,船队来往于关外与大沽口之间,需要时间,且十余万百姓,还有大量牲畜和物资,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运完,臣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赵铭闻语放下千里镜,转身看着顾炎武道:“先运人,后运物资和牲畜。”

    然后又看向谢迁道:“传令将士们,加固防线,清兵越聚越多,用不了多久,就该进攻了。”

    “喏!臣等遵命!”众人齐齐领命。

    二月十六日,攻打山西的两路清军步军,先后赶至大沽口。

    此时,聚集于大沽口的清军,已经多达八万人。

    二十七日,随着吴越军被包围在大沽口,早就按赖不住的阿济格,带着满腔怒吼,率领一万大军,与范文程会合,清军兵力达到九万。

    若在加上一些包衣,早已超过十万人。

    阿济格到了清军大营,首先训斥范文程作战不利,不过阿济格毕竟不像多尔衮那么心黑,他还算比较厚道,只是训斥几句,并没有拿范文程顶罪。

    河北被赵铭祸害成这个样子,北京之东,六七个县的旗庄,几乎全被摧毁,旗人死伤极多,还有通州的粮食和军资被搬运一空。

    这样的责任,皇帝一般不能背,背了就显得皇帝无能,会遭人记恨,要是多尔衮,肯定找个替罪羊杀了,来给蒙受损失的八旗贵族消气。

    阿济格虽然暴躁易怒,喜欢杀人,但他脸皮比较薄,心里知道范文程为他背锅,所以只是训斥几句,不好意思下黑手。

    在训斥之后,阿济格遂即亲自调动兵马,开始发动对大沽口的进攻,不过吴越军修筑了完善的工事,加上大沽炮台的重炮支援,清军的进攻,很快就遭受失败。

    阿济格见此大怒,不过他是杀场宿将,知道使蛮劲没用后,便停止了进攻,瞪着带血丝的怒目,看着一艘艘大船,将百姓接走。

    时间到二月底,大沽口的百姓和物资已经运走大半,而这时,阿济格等待的重炮终于到来。

    二十七日,清军百门重炮,一字排开,开始轰击大沽口,摧毁吴越军工事,吴越军的伤亡,顿时惨重起来。

    这时,在大沽口炮台内,赵铭站在沙盘前。

    “殿下,阿济格炮击之后,必然开始猛攻!”谢迁沉声道。

    赵铭皱起眉头,问道:“时间过去近一月,南面还没有消息吗?”

    赵铭正相问之际,参军张家玉却沉着脸走进来,呈上一份奏报,“殿下,江北生变!”
1...240241242243244...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