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因此,赵铭率领大军回到辽宁后,大军便投入到了安置百姓的行列之中,并未急于回师江东。

    三月底,赵铭在数十名骑兵的催拥下,来到白塔铺一带,在一顶顶的大帐中穿行。

    营地内,年长的老者和男人们在一起商讨着以后的生活,妇女们则忙碌的洗衣做饭,一群群孩子,则在营地内愉快的玩耍。

    众人的脸上,都露出愉色,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不再麻木和呆滞。

    这时,陪同在赵铭身边的官员,给赵铭介绍道:“殿下,河北来的百姓,许多都是独自一人,很少有家人。现在布政使司,以五百人为一屯,每屯都安排一些老人、孩子和女人,再配二百余名青壮,以保证屯庄有足够的劳力,同时老人、女人和孩子,又能得到照顾。”

    官员名叫焦方,四十出头,崇祯朝的举人,后来投靠赵铭,从底层县丞干起,一步步上升,经验充足。

    前不久,吴越军收复辽中后,议政府决议设辽宁省,焦方以台州知府,出任沈阳知府。

    虽说都是知府,但是沈阳是辽宁省府,而按照官场惯例,出任省府知府后,干上三四年,就能入三司,担任副手,然后扶正,做三司长官,或者直接调入议政府,出任六曹高官,总之前途一片光明。

    赵铭微微颔首,“这个安排可以,有家人的要安排在一起,没有的就按辽宁布政使司的意思办!”

    满清对于旗奴的统治极为残忍,许多人被掳来时,就没了家人,而后在旗庄受旗人和包衣奴的压迫,看不到希望,也很少有成家的。

    焦方点了点头,赵铭遂即问道:“粮食情况如何?”

    一下安置十八万百姓,另外还从朝鲜,迁徒了不少人过来,每日消耗的粮食,必定十分惊人,这是赵铭十分关注的问题。

    焦方道:“殿下从河北缴获粮食三十万石,粮食能够勉强维持,另外朝鲜催领政,令人送来五万石粮食,声言以后开发辽宁的粮食,由他来承担!”

    赵铭闻语无奈的笑了笑,这个崔呈秀也真是的,为了表忠心,这么压榨朝鲜人,激起反抗怎么办?回头得下旨告诫他,给孤王悠着点。

    崔呈秀出任朝鲜领议政后,对朝鲜采取,高压统治,压榨着朝鲜人,已经令许多朝鲜人,心存不满。

    不过,眼下赵铭只是睁一眼,闭一只眼,他需要崔呈秀,为他征发朝鲜民夫,迁徒朝鲜百姓,还有提供粮食和铁矿。

    等这些事情做完,赵铭在废掉,由朝鲜人组成的朝鲜议政府,并采取怀柔策略,便能顺利兼并朝鲜。

    “各屯庄屋宅够吗?”赵铭又问道。

    焦方沉声道:“从殿下出征前开始,辽中的驻军,还有朝鲜征发的民夫,就在修建屋宅。不过十余万百姓,想要全部安置,还无法做到。但殿下也不必定担心,屋宅虽不够,帐篷等物资还是充足的。”

    赵铭打下通州,缴获了无数军资,还有数万顶帐篷,物资极为充足。

    这次开发辽中,等于是阿济格出粮出钱,再有朝鲜人出力,赵铭根本没从江东调来多少物资。

    赵铭微微颔首,不过还是嘱咐道:“关外气候,不比江东,冬季极为寒冷,住帐篷会冻死人的。现在百姓可以住帐篷,但冬季来临之前,务必全部搬入屋宅。”

    焦方当即道:“殿下放心,臣保证不冻死人!”

    “好!那就尽快疏散安置!如今天气转暖,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就怕疫病突起。不要忘记崇祯年间,京师大疫的教训。”赵铭沉声道。

    “殿下放心,臣半月之内,定然将百姓全部疏散安置!”焦方严肃的行礼道。

    当下,赵铭翻身下马,进入一顶大帐中,片刻后,焦方招来各屯庄的屯长。

    布政使司以五百人为一屯,每屯之中,推荐年长识字之人,为屯长,管理屯户。

    这几日来,国社党教导司和宣传司,将这些屯长,召集在一起,每日进行学习,还有思想教育。

    此时,他们刚学习完,受到了国社党思想的熏陶后,正热血沸腾,便被领进大帐,接受最高领袖赵铭的亲切接见,一个个顿时激动异常,泪流满面。

    赵铭好一阵安抚,众人才安静下。

    接下来,赵铭对近百个屯长,进行简短的训话,安抚众人,畅想未来,令众人都是信心满满,热情高涨,而后在白塔铺巡视一圈,便又前往武靖营、长勇堡等地视察了一遍,天黑时分,才回到沈阳行宫。

    这时,赵铭奔驰到行宫前翻身下马,侍卫立时上前,牵住马缰,接过马鞭。

    一日奔波,赵铭也些疲惫,将战马交给侍卫后,便准备大步入宫休息,却见几人在行宫外徘徊。

    赵铭定眼一看,却是李元胤、阮进等江北将领,几人也看见了赵铭,犹豫了一下,才一起走过来。

    “末将等人,拜见殿下!”李元胤带头行礼,众人一起抱拳。

    赵铭见此,眉头微微皱起,心里大概知道是什么事情,于是挥手道:“孤王有些饿了,随孤进宫,边吃边说吧!”




第724章殿下仁义
    李元胤等人闻语,只得跟着赵铭,投宫内而去。

    赵铭走在前头,颇为豪迈的大笑道:“孤王巡视周边,一日未食,看你等在宫外等许久,想必也未曾吃饭。孤这里别的不说,馍管够,肉管够,再整几个江东小菜,几坛好酒,大家一起畅饮。”

    李元胤只是颔首,心事重重的进了宫殿。

    正是吃晚饭的时候,赵铭吃喝方面,也不讲究,向来是遇见什么吃什么,将士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当下,一声吩咐,热馍馍,肉汤,便往桌上送,赵铭招呼几人坐下,又吩咐整点羊肉、猪肉、炒点硬菜,端几坛子酒送过来。

    赵铭满上酒碗,招呼众人吃喝,大谈近些时日来,盖州大战,歼灭满洲四旗,突袭大沽口,纵横河北的豪迈。

    又扯了些,封狼居胥,班定远,汉终军,耿恭归玉门之事。

    江北众将回想起古人的事迹,又联系起这几年在关外作战的事情,一个个也都感慨,觉得快意、豪迈、雄心万丈。

    李元胤却有些心不在焉,他把馍撕成片放进肉汤里,一边吃一边回想着,不得不承认,跟随吴越军作战,确实是他从征以来,作战最有激情的时刻。

    如果可以,李元胤愿意一直为赵铭和吴越军效力,可是他收到李成栋的来信,让他返回江北,为鲁王效力,他不得不回。

    赵铭说了一阵,暗中观察了众人的神情,忽然放下酒碗,长叹一声,“唉!近些时日来,孤与诸位并肩作战,托付生死,甚为愉悦,然而……”

    众多江北将领,忙起身躬身,齐齐行礼,“能追随殿下征战,亦是末将等人一大幸事!”

    赵铭摆了摆手,遂即伤感道:“孤王知道,你等担心江北之事,决意返回江北效力。眼下孤这边也无战事,你等要去,孤不阻拦。不过,船只调配,尚需要时间,你等安心等待,孤不日就派船,送你等回江北。”

    语毕,将碗中酒一饮而尽,满脸不舍之情。

    赵铭的心意,李元胤等人,其实心里都明白。

    江北军到辽东后,赵铭没有将他们当外人对持,吃喝与吴越军一样,装备、钱粮优先补给,待遇不比吴越差分毫,有时候还要好一些。

    吴越军对他们掏心掏肺,当自己人对待,现在众人确实有些不好意思开口离开。

    看着赵铭的神情,他们都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赵铭。

    江北诸将听赵铭之言,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最后只是纷纷羞愧的低头抱拳,“末将等人谢殿下成全!”

    李元胤道:“殿下给我们的装备,我们将全部留下来。”

    赵铭板起脸来,不快道:“元伯何出此言?如今局势板荡,你等回江北之后,难免遭遇大战。江北军的装备,你们全部带走,另外孤王再送你们快炮五十门,手雷五千枚,火药三万斤。”

    说完,赵铭端起酒碗,大声道:“好了。今日不提这些。来,喝酒,就当孤王为你等践行!”

    李元胤等人感动不已,纷纷端起碗来,“殿下之情,我等铭记于心,某干了!”

    语毕,齐齐仰头,干了一碗。

    “好!”赵铭大喝一声,“来,满上,再喝!今日不醉不归!”

    赵铭不再提江北之事,酒席间只谈近些年来,辽东作战,攻击满清的旧事,然后开怀畅饮,将李元胤等人一一干翻在地,滚入桌下。

    这时,看着烂醉如泥的众人,赵铭冷笑一声,“哼,小样儿!”然后,挥手吩咐,“来人,将他们送回去!”

    待侍卫将李元胤等人送走,赵铭遂即吩咐道:“让张家玉来见孤。”

    不多时,张家玉来到书房,看见赵铭背靠在座椅上,一手按着额头,呼吸粗重,显得有些疲惫。

    赵铭酒量虽好,但是将十几个江北军将领喝趴下,他其实也差不多了。

    “殿下!”张家玉见此,轻声唤道。

    赵铭反应过来,坐正身子,“张先生到了!”

    “臣刚到!”张家玉道:“殿下日理万机,要保重身体啊!”

    赵铭抬手示意张家玉入座,而后问道:“江南有消息传来没?”

    张家玉摇了摇头,“自前些天传来朱聿键逃出南京的消息后,近几日没有其他消息传来。”

    赵铭闻语颔首,遂即吩咐道:“有消息传来,第一时间通知孤王。另外,李元胤要是问起船的事情,你先压一压!”

    张家玉沉吟一阵,领会了赵铭的意思,行礼道:“臣明白了!”

    赵铭遂即挥手,“好了,且下去吧!”

    当下张家玉告退,赵铭遂即也返回寝殿休息,很禽兽的困了一个朝鲜美人。

    接下来几日,李元胤一直在等待赵铭给他安排船只,不过赵铭这边却没一点儿动静。

    时间到四月初,李元胤只得找张家玉等人询问,张家玉则推脱,天气不行,担心遇见风暴,让李元胤再等几日,李元胤又去找赵铭,却得知赵铭去宁远,张家玉也追去了宁远。

    之前,吴越军攻击大沽口,确实出其不意,不过海上运输不便,阻碍了赵铭从河北获得大量人口。

    这次,赵铭从河北只得到十八万人,还不足一个县的人口,而辽河平原千里之地,至少需要二三百万人。

    为此,赵铭还是需要拿下山海关这个通道,以便下次能带走更多人口。

    这日,赵铭正在宁远堡视察,张家玉忽然来报,“殿下,江南消息到了。”

    赵铭闻语挑眉道:“什么消息?战况如何?”

    张家玉道:“鲁王攻下南京后,进位监国,发兵追赶朱聿键,大军一路攻取芜湖、安庆,杀入江西夺取湖口,不过随即便遭受了江西金声桓的反击,大军止步于湖口。”

    赵铭不禁摸了摸两撇胡子,这样的战局,在他的预料之中。

    江北军战力强悍,可地盘小,兵力少,前期凭借战力强,攻势猛,加上拥有不少犀利的器械,能够势如破竹,但随着战争持续,战事扩大,加上器械迅速消耗,江北军的劣势,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而,隆武朝廷体积庞大,资源丰厚,人马众多的优势,就会逐渐体现。

    届时,战役便会出现转折。

    这种例子,赵铭知道的很多,不需列举,因此看得比较透彻。

    朱以海前期若是没能打垮隆武朝廷,一旦进入相持,他便没有机会了。

    赵铭一阵沉吟,片刻后,忽然问道:“李元胤最近有什么动作?”

    张家玉无奈道:“据说李将军每日都去行宫询问,殿上何时回宫,什么时候有船去江北。”

    赵铭呼出一口气,沉声道:“张先生,你立刻安排船只,送江北军去南京!”

    ~~~~~~

    营口,码头。

    一万多江北军,穿着精良的盔甲,扛着燧发火枪,腰间挂着水壶、药壶、手雷,登上战船。

    这时,李元胤等人抱拳与张家玉告别,“张参军,请代末将,向殿下告别!”

    张家玉微笑道:“殿下舍不得李将军离去,不忍前来送别,不过却让本官,给李将军和江北军将士,送来一些礼物!”

    说完,张家玉一挥手,身后士卒便抬来几十个大箱,然后将箱子打开,里面全是白花花的“赵大头”。

    “这是!”江北军众将大惊,眼睛瞪大。

    张家玉微笑道:“按着吴越军的规矩,将士立功,是要分军田的。这些是殿下给江北将士的奖赏,共计十万元,另外它日诸位要是愿意来吴越国,殿下随时欢迎,诸位之前的功绩也会记着,到时一并赐田!”

    众人闻语,无不感动,他们将脱离吴越军的序列,一般而言,都会受尽刁难,奖赏和银子完全可以不用给,但是赵铭却不仅给了,还一下给了十万。

    明知他们要脱离吴越军,还送装备,送钱,这样的主公,哪里能找?

    若不是,鲁王此前对他们也不错,众人恨不得,全部都留下来。

    当下,银子抬上船,战船起锚升帆,李元胤等人站在船头,与吴越军众将挥手道别。

    这时船只刚离开海港,阮进忽然指着码头不远处的一座山头,惊呼道:“是殿下!”

    赵铭骑马驻立山头,目视船队走远,船上李元胤等人,视之,不禁泪流满面。

    “殿下真乃仁慈重义之主啊!”



第725章宜从众议
    江西湖口,江北军兵船云集,军帐漫野。

    朱以海起兵后,久经战阵的江北军,一路所向披靡,连破隆武之军。

    不过,随着战线拉长,加上士卒疲乏,江北军杀入江西后,便被金声桓挡住。

    这一挡,朱聿键便有了喘息的机会,立时以武昌为行在,传檄各省,起兵勤王,平定叛乱。

    四月底,江北军与赣军大战几场,并未讨到什么便宜,而随着湖广的明军抵达九江,江北军想要速灭隆武朝的计划,便基本宣告失败了。
1...242243244245246...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