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第721章攘外需安内
赵铭闻言,心头一惊。
急忙接过揍报,展开观看,只扫一眼,脸顿时沉了下来。
“殿下,江北发生何事?”顾炎武小心问道。
赵铭将揍报递给他,都懒得开口,真是心累的紧。
顾炎武接过来观看,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抖着奏疏,破音道,“鲁王居然反了!”
朱以海自己的说法,他是起兵靖难了。
满清这边阿济格刚刚也才靖难,并成功登基为帝,不知道是不是刺激了朱以海,让他也下定了起兵夺位的决心。
江北急报,朱以海并未接受赵铭攻击阿济格的建议,而是趁着阿济格北上,江北压力大减之际,抽调淮江一线精锐,纠集十万大军,扑向南京。
这一下,天下真是乱成一锅粥了。
赵铭双手捂了把脸,半响道:“得了!孤也别折腾了!”
赵铭原意,他在河北牵制,给南线创造机会。
现在朱以海不来,浙江的吴越军借道,也难以实现,从南进攻的计划,肯定泡汤了。
这次对明朝而言,乃是一次打击满清的绝佳机会,若是打得好,收复江北州府,将战线推着淮河一线,没有问题,甚至打下徐州,夺取山东,也并非没有可能。
如此一来,大军休息一年半载,就可发起收复北京的战役,满清距离完蛋,也就不远了。
现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朱以海却反了,真是让赵铭感到心累。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初江北之败,后来赵铭远征南洋,都因为内部问题,而导致赵铭失败,或者半途而废。
算上这一次,事不过三,赵铭真的累了。
其实,在朱以海返回江北之后,赵铭就知道朱以海存了反心,而且为夺取帝位,进行着准备。
当初,朱以海要求赵铭提供制造开花弹的技术和工匠,要求归还江北军,便是想要起兵。
赵铭一直压着江北军不放,便是想要拖延朱以海谋反的时间,但是朱以海还是等不及,提前造反了。
现在朱以海同朱聿键开战,赵铭这两万人,在河北也翻不起大浪来,只能放弃这次机会,又给了阿济格重整旗鼓的时机。
谢迁不禁懊恼道:“如此关键时刻,鲁王怎能如此不顾大局!”
抗清十余年,好不容易等到这样的机会,却没人配合,让谢迁很是愤怒。
赵铭沉着脸,并未再说什么,一是事已至此,二是他其实理解朱以海的决定,也早知道朱以海要反。
当初清军势大,朱聿键在福建做傀儡,是朱以海扛起抗清大旗,在浙江浴血奋战,数败清军,扭转大势,之后收复南京,也是他的功绩。
论对大明的付出,论功绩,朱以海自认为远多于朱聿键。
朱聿键的皇位,本该朱以海来做,当初为了统一抗清,朱以海才做出退让,认可朱聿键为皇帝,而他则退一步,担任储君。
他做储君,已经是牺牲和退让,可朱聿键占了好处,窃取他的功绩,非但不心存感激,反而设计陷害他,废了他的储君之位,并打死那么多追随他的心腹手下,任谁也不会就这么算了。
一般人被这么欺负了,都要血溅五步,何况朱以海呢?
从南京逃出后,朱以海就憋了一肚子气,而吴兆胜等将,更是恨透了朱聿键和隆武皇帝。
朱以海要反叛的因,早在朱聿键废储时,就已经种下了。
朱以海被废后,变存了反心,不过他做困江北一隅,夹在满清与隆武朝廷之间,平常兵力被两线牵制,根本没有机会。
这次阿济格率领徐州兵北上,使得朱以海不需要用多少兵力去防备满清,可以抽调主力,一鼓作气,攻击南京。
现在朱以海力量弱小,只有趁着各方势力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时,以迅雷之势,夺取南京,登基为帝,才有机会。
否则但凡,有别的势力干预,他都难以成功。
本来,赵铭以后,朱以海会等到他归还江北兵后,再动手,不想朱以海居然突然行动。
他这一起兵不要紧,可赵铭的计划,又被搅黄了。
赵铭摆了摆手,感叹一声,“唉,攘外还需安内啊!”
赵铭虽然理解朱以海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但是他却不能继续容忍这样破坏他计划的事情再度发生。
从崇祯朝的教训,到赵铭吃过的几次亏,历史告诉赵铭,也让赵铭意识到,内部不安稳,不统一,就难以解决外部的事情。
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自家安宁,然后才有后面的事情。
赵铭目光坚毅起来,这次朱以海起兵,或许就是他夺取政权,实现内部统一的机会。
顾炎武听赵铭之语,不禁挑眉道:“殿下之意?”
赵铭并未多言,这个说出来,会显得他蓄谋已久。
赵铭摆了摆手,沉声道:“顾先生,多调船只,大军尽快撤离。”
既然朱以海起兵攻击南京,赵铭便必须尽快赶回江东。
朱以海的势力,如今远弱于隆武朝廷,突然袭击之下,就算取得一定成果,也难以彻底击败隆武的势力。
赵铭估计,明朝的局势,届时极有可能,向满清一样,分裂为两个朝廷,然后相互攻伐。
这样一来,赵铭策划,使得满清分裂,创造出来的机会,不仅被浪费,还有可能被满清乘虚而入。
赵铭必须赶回江东,集结精兵,解决朱以海和朱聿键,借这次机会,夺取明朝政权,控制明朝,再兴兵北伐。
局势所迫,现在赵铭只能走,攘外必先安内的路线。
顾炎武闻语,明白了赵铭的意思,内心不禁有一丝兴奋,满清分裂之后,已是明日黄花,迟早为吴越国所灭,赵铭要先解决大明内部问题,统一大明,夺取政权,或许并非一件坏事。
“殿下放心,臣这就安排!”顾炎武当即行礼,不过遂即又道:“只是调动船只,需要时间,加上百姓和物资还未运完,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赵铭皱起眉头,海上虽然出其不意,但是运输确实受到许多限制,不如陆地,想走就走,想撤就撤。
第722章仓惶离京
赵铭不得不承认,朱以海选择的时机,其实很正确。
在赵铭占据浙江,被封为吴越王后,朱以海已经意识到,赵铭不再是他的下属和盟友,而是成为了他的威胁和潜在对手。
若是,朱以海在赵铭期盼的时候,起兵夺位,他敢肯定,赵铭不可能看着他夺取帝位,必然从中干涉。
对于异姓王来说,赵铭绝对不想看见一个,统一且强大的中央朝廷出现。
因此,朱以海选择阿济格北上,赵铭出兵河北之际,起兵靖难,可以说是深思熟虑的。
此时出兵,只有他与隆武朝廷之间对决,满清分裂,无暇顾及明朝内部争斗,赵铭人在河北,也难以影响纷争。
这时,朱以海只需要击败朱聿键即可,而朱以海相信,以江北军的战力,他定能击败朱聿键的军队,重新夺回本属于他的东西。
届时,只要速夺南京,让朱聿键死于非命,朱以海就能登基为帝,接手南京朝廷。
此时,朱以海已经与朱聿键开战,不过赵铭却像朱以海预料的一样,被拖在河北,短时间无法回到江东。
大沽口,吴越军船只的运送能力有限,每次只能运那么多人,来往渤海一趟,又需要十余天,所以撤退速度极为缓慢。
这让赵铭感叹,看来还是要拿下山海关,若是从陆地走,此时早已撤完。
既然一时间不走,那就得顶住阿济格的攻击。
阿济格对于赵铭,摧毁旗庄,释放旗奴,并搬空通州之事,感到极为愤怒。
此时,满清官员的统计已经出来,阿济格这次损失极大,通州损失粮食二十万石,棉衣五万件,军靴八千双,白银三十万两,刀剑兵器不可计数。
此外,直隶东部沿海,被摧毁的旗庄达六百余座,旗人被杀一千余人,包衣死伤无数,粮食损失十五万石,银钱损失四十万两,牲畜七万余头,逃走旗奴多达四十余万。
这样巨大的损失,令阿济格颜面扫地不说,也让满汉八旗对阿济格极为不满。
福临在北京时,虽没打什么胜仗,但是赵杂毛至少没有打进河北。
现在赵杂毛打进京畿,兵临北京不说,还摧毁了他们庄园,众人自然会觉得阿济格不如福临。
这使得阿济格又羞又怒,率领十万大军,对吴越军进行猛烈的攻打。
清军重炮轰击,步军猛冲,战斗十分激烈,不过吴越军手握利器,背靠大海,又有舰炮支援,火力实在太猛,清军冲了几次,都是留下一地的尸体,便被舰炮击退。
清军攻了数十次,都以失败告终,以脾气暴躁著称的阿济格,也被治得没了脾气,只能看着吴越军将百姓撤离。
这对阿济格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他内心甚至期盼,多来点船,赶紧把赵杂毛这个畜生运走。
三月十日夜,近百艘战船,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大沽口。
防线后方,手持火枪的实在,严阵以待的警戒,码头上,大队穿戴整齐,背着方块被子,腰间挂着水壶和手雷,手里斜握火枪的吴越军士卒,排成长队,登上战船。
“殿下,该走了!”谢迁对站在炮台上的赵铭说道。
赵铭紧了紧披风,吩咐道:“将大沽炮台的重炮,全部运走,然后用火药将炮台炸毁,以便下次直入大沽口。”
谢迁当即抱拳,“臣领命!”
赵铭说完,遂即一甩披风,大步下了炮台,往码头而去。
四更天,留守大沽口的吴越军,全部登上战船,而就在这时,大沽炮台猛然爆发出“轰”的一声巨响。
清军大帐内,只穿一件内衣的阿济格,急忙挑帐出来,看着大沽口方向,脸上肌肉抽搐。
“皇上,赵杂毛将炮台炸了!”一员清将急报。
阿济格神情阴沉,遂即呼出一口长气,沉声道:“让多尼收复大沽口吧!”
~~~~~~
三月十一日,南京。
就在赵铭乘坐战船,撤离大沽口时,江北军自仪征,渡过长江,向南京杀来。
隆武朝对于朱以海,其实一直都不放心,朱聿键派遣大量锦衣卫,监视江北军的一举一动。
在朱以海在扬州起兵之时,朱聿键立刻就得知了消息,命大军严密守卫南岸,阻挡江北军过江。
江北军被禁军挡在江北数日,就在南岸禁军懈怠之时,李成栋命属下,备下大量筏子和小船,上插火炬,借着江风,自旧江口,将筏子和小船放下。
插着火炬的筏子和小船,被风吹拂着,顺流而下,火光映红江面。
南岸禁军误判,江北军自旧江口,大举渡江,南岸火炮轰击,大军跟着火船向下游而去,阻截江北军登岸。
李成栋遂即率领精兵,乘船自仪征过江,待禁军发现,船队已经抵达南岸龙潭镇,江北兵趁机登岸,江禁军杀散。
南岸禁军得知,江北军渡江,顿时一哄而散。
不到三年前,明朝内讧,阿济格乘机南下,打垮了隆武朝十余万大军,赵铭在镇江等地,也围歼了大量禁军,收编了数万明朝溃兵。
这使得明朝一下损失十余万精锐,如今禁军新募后,虽然训练数年,但是没有参与过战争,哪里是江北虎狼的对手,江北军一过江,南岸防线顿时奔溃。
李成栋成功登岸后,朱以海遂即率领主力渡过长江,十余万江北军进抵南京外郭城。
朱聿键本想坚守南京,等待江西金声桓率兵来援,可不想朱以海从吴越国获得了不少开花弹,一天就攻破了外郭,前锋逼近内郭神策门外。
这时,南京城东,炮声隆隆。
身穿黄袍的朱聿键,在太监的搀扶下,快速向西,身后无数太监、大臣、嫔妃,还有侍卫簇拥着,仓惶的在红色的宫墙间疾走。
自从光复南京后,朱聿键向来以中兴天子自居,自比宋高宗,不想现在居然仓惶逃离北京。
朱聿键被扶着快步向前,神情寂落,只觉得自己犹如仓惶出逃的唐玄宗,差点留出泪来。
何腾蛟跟随在朱聿键左右,宽慰道:“陛下,不必气馁,待撤到湖广,重整旗鼓,大军定能收复南京,扫灭叛贼!”
(今晚没了,以后,一天三更,中午十二点,晚上九点,转钟零点更新。)
第723章安置百姓
辽中,浑河两岸。
白塔铺,是距离沈阳城,比较近的一个镇子,也是从河北运来的百姓,主要安置地之一。
按着参军张家玉等人的建议,是将百姓安置在辽河口,在营口一带拓殖,不过赵铭考虑到辽中空虚,最后还是决定,将从河北裹挟过来的十八万百姓,安置沈阳附近,将沈阳打造成一个可以自足的据点,以便吴越国控制辽河平原。
其实这次河北之行,解放的旗奴至少三四十万,不过海上运输能力有限,许多旗奴都是自己逃散,并未跟随吴越军过来。
此时,在沈阳城外,浑河两岸,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绵延十余里,足足一万五千帐,生活着十多万百姓。
他们现在这里落脚,稍后辽宁布政使司,会对百姓进行甄别,然后安置到沈阳周围的各个屯庄。
赵铭从大沽口回到辽地后,并未立刻返回江东。
此时,正是朱以海与朱聿键斗得激烈之时,时机尚未成熟,待两人斗得不可开交,天下百姓厌烦之际,赵铭便可以调停姿态,加入战局。
这样一来,即可乘机谋夺大权,又顺应了天下民心。
猜你喜欢